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之平步青云_分节阅读_第315节
小说作者:冷冰寒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94 MB   上传时间:2013-07-11 15:05:40

  他越说越生气,甚至将手中的茶杯嘭的摔在了桌上,茶水流了出来,淌得到处都是。一旁的工作人员连忙过来收拾,心里都不禁暗暗吃惊。按理说,新官上任之后,大多都有一个观察和适应的过程,很少有像杨省长这样第一次会议上就大发雷霆的。

  看着工作人员脸上的惊讶错愕,白玮军蹙起眉头敲了敲桌子,自是示意杨卫国不要激动,注意影响。毕竟刚上任言语就过于激烈,很容易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

  相较激动的杨卫国,董慧明却是显得温尔雅多了。他笑了笑说道:“杨省长这话有些过激了吧?聚乙烯化工厂是陈总理亲自定下来的,也是十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之一,意义非同寻常。不论湖岭适不适合上这个项目,至少他们的领导班子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发展嘛。再说了,杨省长刚来福兴,对于湖岭了解有多少?一口就断定湖岭不适合上这个项目,经过了严格的调查论证吗?会不会有些过于武断了?呵呵,难道说,杨省长比湖岭的领导班子还要更了解湖岭?”

  说这番话的时候,他满脸带笑,可话里话外的却透着一股子阴测之意。

  “话也不能这样说嘛!”一旁的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潘亚金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我看杨省长也是太过于关心这个问题了,所以才会显得有些激动了。”

  看似是在替杨卫国开脱,可实际上却在暗中指责杨卫国根本就不了解情况。

  杨卫国就冷哼一声道:“我是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可我知道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老百姓的利益作为代价。闽浙全民抵制的项目,到了咱们福兴就变成了香饽饽,难道说闽浙的领导干部都是睁眼瞎?拉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这点无可厚非,七百亿的项目也足够让人垂涎欲滴,可为了这点眼前利益,就能忽视所带来的问题吗?领导班子的集体决议,那我只能说,这个领导班子都有问题。”

  “杨省长这样说,是不是在质疑我们以前的工作?”一听这话,省委组织部部长**有些不乐意了。他原本是不够格参加这次会议的,不过白玮军一旦调离福兴,董慧明升任省委书记,那他就是最有可能升任省委副书记的了,因此也得以列席参加了会议。

  原本**参加会议之前,是打算只听不说的,可他没想到这次会议的火药味会那么浓,甚至从刚开始就针锋相对的,大有大战一触即发的态势。而杨卫国一来就像是急于立威的样子,也令得他颇有些不快,终于忍不住出声道:“湖岭的领导班子,都是经过我们组织部考察,报经福兴省省委集体讨论通过任命的,每一名干部都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思想觉悟高的优秀人员。如果杨省长对于我们的组织工作有质疑,随时欢迎你来检查并提出宝贵意见。”

  杨卫国眉头紧皱,到了此时,他也觉得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以至于引来众人的围攻,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作为究竟官场磨砺,政治斗争中的老手,他很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不论自己说什么,在这一刻都会成为靶子,迎接众人犹如狂风暴雨般的进攻。当务之急,不是要再争什么,而是要化解掉当前的困境。

  于是杨卫国一脸诚恳的对**说道:“郑部长,我不是这个意思。福兴能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大省,自然和大家以往的工作是分不开的。我想说的是,我们的领导干部,不光是要有发展经济的意识,更要有保护环境和老百姓利益的意识。同志们,我们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要老百姓安居乐业,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吗?经济发展再好,赚了再多的钱,可置老百姓的利益于不顾,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的,这不是和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

  **原本也没有要和杨卫国唱对台戏的意思,毕竟杨卫国是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是自己的领导,而且在上头背景也足够强硬,和他搞僵了,对自己也没有任何的好处。因此见杨卫国服了软,也就没有穷追猛打了。

  董慧明虽然有些失望,不过还是笑着说道:“杨省长不觉得你这番话过于危言耸听了吗?兴建聚乙烯化工厂,是有战略意义的,对于我们国家的长足发展都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作用和影响。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成了祸国殃民的事啦?照你这样说,那核电厂是不是早就该被取缔啦?”

  “不错,是有一部分群众听风是雨,相信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散布的谣言,因此对兴建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化工厂有所抵触。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让群众明白到,聚乙烯化工厂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即便有一些轻微的污染也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那么他们会举双手欢迎的。”

  杨卫国看了一眼董慧明,眉头不由一跳,想要说什么,不过话到了嘴边却又忍住了。就因为他是政府干部,因此不可能像老百姓那样肆无忌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至少在聚乙烯化工厂的污染问题上,政府既然已经出面澄清定了调子,那么他就不可能去唱反调。

  见杨卫国不说话了,董慧明不由就大为得意。新上任的省委副书记兼代省长在会上被自己驳斥的哑口无言,对于自己威信的树立可谓是大有裨益。等以后白玮军式离开福兴,自己胜任省委书记了,那就更没有人敢和自己唱反调了。

  白玮军默默喝着茶水,面色冷峻。整个会上他始终都一言不发,和他平日里的表现是判若两人。这也跟他即将要离开福兴有关。作为封疆大吏的省委书记,这次调任农业部担任部长,这很难说得清楚是升是降。毕竟农业部是所有部委里最不起眼的,而首都领导众多,一个部长远不如他在福兴当一把手来得舒畅。

  可担任农业部部长,也算是进京了,如果发展得好,甚至进入中枢也未尝不可。如今的陈总理,当初也是这样从西北调入中央的。

  因为要离开了,白玮军这才慎言慎行,不想去沾惹太多是非,哪怕董慧明想要让在福兴兴建这个饱受非议的聚乙烯化工厂,他也懒得去理会,任由董慧明折腾。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新来的杨卫国对此的反应会如此激烈。

  手指敲了敲桌子,白玮军准备作总结性发言,突然就听身旁也一直没有表态的蒋俊峰微笑着开口说道:“白书记,我说几句吧!”

  白玮军心中有些惊疑,不过还是点点头,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刚才听大家讨论的非常激烈,就连我这种门外汉都忍不住想要发表一点自己的拙见了。”蒋俊峰微笑环视在座的干部说道。

  大家纷纷笑了,却又不约而同的瞥了白玮军一眼。

  蒋俊峰虽然没能迈进部行列,但一步一个脚印走地极为扎实。福兴派系倾轧,和他同期的许多干部曾经都耀眼一时,可最终却都因为各种原因淡出了福兴政坛。只有他一直都很坚定的站在白玮军的队伍中,这大概也是白玮军青睐他的原因之一。

  作为白玮军的心腹干将,他此时的发言让许多人不由在心底揣测,这会不会是白玮军的意思?

  “聚乙烯化工厂落户咱们福兴,这自然是件大好事,也说明上面对于我们福兴这些年来的工作是认可的。可我们福兴那么多地方,为什么一定要将化工厂建到湖岭去?”蒋俊峰拿起茶杯喝了口水,润一润嗓子继续说道:“湖岭是我们福兴的第二大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丝毫不亚于云昌,甚至有之过而无不及。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我们福兴的地域发展原本就不均衡,既然如此的话,又为什么不考虑将这个聚乙烯化工厂修建到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比如说宜丰?比如说南华?通过这个大项目,从而促进福兴西南地区经济的腾飞,不更好吗?”

  董慧明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他点上了一颗烟慢慢吸着,显然没想到蒋俊峰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杨卫国却是眼前一亮。他刚才光顾着反对了,却没想到,一味的反对只会引得既得利益者猛烈的反击,倒不如蒋俊峰这样的迂回方式效果可能还会更好一些。

  第一百三十七章群众利益大于天

  深深吸了一口烟,董慧明看向蒋俊峰的眼神里就充满了敌意,冷冷的说道:“地域发展的不均衡,有诸多的历史和客观上的原因,也有许多主管上的原因。就拿这次来说,湖岭方面都知道主动来争取,可宜丰和南华呢?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我们不能为了搞平衡就挫伤了其他地方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否则长此以往,大家都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全都等着我们来给他们想办法,那基层工作还如何开展?”

  董慧明慢慢掐灭了手里的烟蒂,看向众人慷慨激昂道:“同志们,我们为什么要搞改革开放,不就是要打破这种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弊端吗?怎么到了关键时候又扔不下这种观念?对我们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兼顾各地发展是必要的,可我们也只能加强政策倾斜和思想引导,不能大包大揽,否则和改革以前的计划经济又有什么区别?”

  说完之后,他拿起茶杯喝了口水缓和了一下情绪,转头看了白玮军一眼,微笑着说道:“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意见,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

  潘亚金也笑着说道:“是啊,聚乙烯化工厂是国家重点发展项目,对于兴建地点也是有要求的,不是我们想让它落户哪里都行的。湖岭交通便利,应该不会有问题。可宜丰和南华就连高速公路都没有一条,上面能同意在那里修建化工厂?光是产品运出来都要多花不少钱吧?”

  蒋俊峰就笑着说道:“刚才董书记说得很好,市场经济下许多东西都要遵循市场规律,政府不宜管得过多。因为如此,这谈项目就跟谈生意没什么两样,都是可以谈的。湖岭各方面条件好,我们自然可以待价而沽,在项目承接方面就可以的时候就可以作一些筛选,并非什么项目我们都接的。可倘若是宜丰和南华,许多条件就可以适当放宽。这可以让对方自己去选择嘛。”

  他虽然没有明确反对聚乙烯化工厂建在湖岭,可其意思也差不多,大有这个项目愿意落户宜丰南华就落户,不愿意也不勉强,反在湖岭就不行。

  他的话语落下之后,整个会议室顿时就变得沉寂起来。几乎是在瞬间,一道道复杂不一的目光就朝白玮军看了过去。都在琢磨这是不是就是他的意思?

  面对这些目光,白玮军神色丝毫不变。虽然事先没有和蒋俊峰沟通过,不过蒋俊峰这番话,简直就说到了他的心里去了。在湖岭这种经济高度发达的地方建大型化工厂,这简直就是瞎胡闹,和湖岭的整个发展方向也是背道而驰。有了这么一个大型化工厂,以后其他地方的客商,还有谁敢把项目投放在这里?

  不过他很清楚,这事背后大有玄机,他也快要离开福兴了,并不愿意多事。可这并不代表着他就愿意让聚乙烯化工厂落户在湖岭。

  白玮军的目光朝四周逡巡了几眼,就落在一直都没有怎么开口的省委副书记胡玉林脸上,“胡书记,你怎么看?”

  胡玉林闻言不由就一阵苦笑。他已经快要退居二线了,和白玮军不一样的是他上升无望,顶多也就在**或政协里担任一个虚职。因此,越是临近退休他就越是慎言慎行,很少会在公众场合发言,尤其是在这种充满了火药味的会议上,似乎不论怎么说都难免会得罪人。

  不过白玮军已经发问了,他也不可能不回答,就打着哈哈道:“我看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都有道理,我尊重省委的决议。”

  董慧明就不屑的看了胡玉林一眼,心里暗骂道:“老狐狸。”胡玉林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默默吸着烟的杨卫国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话。该表达的都已经表达了,继续说下去,只会刺激对方更猛烈的反扑。刚开始态度极为激烈,是抱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哪怕不能阻止事态的发展,也要让大家了解他鲜明的态度。

  可蒋俊峰的意外发言,却让他似乎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来福兴之前,杨卫国就对福兴这里的势力及人员情况进行过深入细致的了解。或许在别人看来,蒋俊峰这个人光是从能力上来说算不上很强,甚至可以说是庸碌无为,在位那么多年似乎就没有做出过什么像样的事情。可在杨卫国看来,蒋俊峰这个人却极不简单,他很善于韬光养晦,隐身于白玮军的身后为白玮军筹谋划策,事实上,白玮军的许多执政亮点均出自他之手。

  因此,蒋俊峰的这番言论,在杨卫国看来,很可能就代表着白玮军的意思,至少说也能从中窥探出白玮军的许多真实意愿。虽说白玮军在福兴的日子不会太长了,可只要他一天还是福兴的省委书记,他的影响力都不是其他人所能比拟的。只要白玮军也反对在湖岭兴建聚乙烯化工厂,这个项目就很难通过。

  白玮军也觉得很头疼,他不愿意表态,也不愿意得罪人,可事情到了这一步似乎不由得他不表明态度了。而且白玮军也有些腻味董慧明,你是要接我班了,可我这不是还没走吗?现在就耀武扬威、指手划脚的,是不是没有把我放在眼里啊?于是双手朝桌上一圈,就沉声说道:“既然这事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就暂时放一下。”

  杨卫国就轻呼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福兴方面快刀斩乱麻,一下子就将这事定下来,那他想要做工作都困难了。只要事情没有敲定,那都还有变更的可能。

  董慧明却是不乐意了,白玮军不想当恶人,可这事一天敲定不下来,他这到手的省委书记也就可能黄了。因此白玮军不着急,他着急,就阴测测的说道:“不尽快敲定下来,湖岭方面怎么回复?别人可是满腔热血,咱们可不能泼了冷水。”

  白玮军一听这话脸色就阴沉下来,放下了茶杯就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上常委会吧。”

  董慧明慢慢靠在了椅子上,白玮军总算是向他屈服了,这无疑是让他吃了颗宽心丸。光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只要白玮军不捣乱,初来乍到的杨卫国想要翻起怎样的风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可他脸上的笑容还没有绽放出来,白玮军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又令他错愕不已:“不过我首先要表明我的态度。对于在湖岭建聚乙烯化工厂我是持反对态度的。”

  杨卫国和蒋俊峰对望一眼,又都收回了目光。

  **不知道在本上写着什么,潘亚金笑容渐渐淡去,拿起茶杯喝茶,目光却不时瞥着白玮军的脸。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沉闷起来,就是再迟钝的工作人员也能感觉到今天的书记办公会和以往的气氛截然不同,一场风暴好像在悄无声息的逼近。

  就在此时,会议室的门被人轻轻推开,白玮军的秘书,也被称之为福兴第一秘的魏南飞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部手机。

  他的出现,像是顿时打破了会议室里的气氛,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大家都知道,倘若不是非要紧要的事情,魏南飞是绝不会来打断在召开的书记办公会的。可又有怎样紧要的事情?大家都很好奇。

  魏南飞并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而是匆匆来到白玮军面前,俯下身子将手中的手机递给了白玮军,轻声说道:“白书记,陈总理的电话。”

  声音虽小,可在一片沉静的小会议室里却显得格外响亮,以至于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众人不由都是一愣,陈总理这个时候打电话来干什么?难道是为了聚乙烯化工厂的事情向白玮军施压压力不成?

  抱有这个想法的人并不少,尤其是董慧明倍感得意。你白玮军不是牛吗?不同意在湖岭兴建化工厂,你有本事把这话说给陈总理听?

  白玮军眉头就蹙了起来,可陈总理的电话又不能不接,于是从魏南飞手里接过电话就说道:“总理你好,我是白玮军……”

  众人无不将耳朵竖了起来,想听陈总理究竟会和白玮军说些什么。可哪里听得到?只听到白玮军面无表情的不时嗯了几声,就挂断电话了。

  众人立刻将目光投在白玮军脸上,想要从他脸上的表情看出些端倪来。

  白玮军打量了众人一眼,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陈总理刚才说了,类似于聚乙烯化工厂这样或多或少会有污染的项目,不适合兴建在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因此,不仅不会落户湖岭,福兴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他听说近期有人在打这个主意,让我奉劝某些人,踏踏实实工作,别整天瞎琢磨。群众的利益大于天,不论在任何时候,也不能罔顾群众的利益。”

  众人闻言不禁都大吃一惊、面面相觑,董慧明的脸色更是瞬间就变得煞白一片。

  /字首发,您的最佳选择!

  第一百三十八章报复

  白玮军的声音不高,却好似在他耳边扔了一枚炸弹似的,震得脑袋嗡嗡作响,脸上的肌肉也不禁颤抖起来。

  陈总理的这席话就像是判了他死刑一般,心顿时就沉到了谷底。感觉各种复杂的目光汇聚在自己身上,他只觉得浑身像是被灼伤般的疼痛。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董慧明不断的在脑海里问着这个问题,只觉得头疼欲裂。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事态会发生这样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不是说这事是陈总理的意思吗?怎么到头来陈总理又将所有的一切都给推翻了?

  他倒不是不相信白玮军的话。就算再给白玮军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胡乱篡改陈总理的意思。可这样一来他就被动了,尤其听到白玮军转述陈总理的话里那句“别有用心”,他就如芒在背、浑身不自在。难道说,在陈总理心目中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印象吗?

  一时间脑海里转过无数的念头,整个人都有些浑浑噩噩的,甚至喝水的时候被呛到,大声咳嗽起来。

  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董慧明,白玮军继续说道:“有了陈总理的指示,我想这个问题我们就无须再继续讨论了吧?董书记,就由你通知湖岭方面,让他们不用在聚乙烯化工厂项目上白费功夫了。有那个时间,还是把精力多放在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来吧!”

  董慧明失魂落魄的点了点头,心头充满了失败的沮丧感。曾几何时,他还踌躇满志的自以为可以和白玮军扳手腕,可到了此时他才知道,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爬得越高摔得就越重。

  这时,魏南飞手中的手机又响了起来。他接起来捂着话筒简单说了几句之后又对白玮军汇报道:“白书记,刚听到信访办的汇报,说是来了许多湖岭的群众前来**请愿,反对在湖岭兴建聚乙烯化工厂。”

  这话听在董慧明耳朵里感觉尤为刺耳。他不由就暗骂了一句:麻痹的乐安民,你是怎么搞的,这不是给老子难堪吗?

  果然,充满威严的白玮军就颇有些不满的看了他一眼,就沉声说道:“董书记,你看到没有?领导干部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果湖岭方面事事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发生了。”

  董慧明忍气吞声不说话了,其实心头却颇为气恼。这年头**请愿的还少了吗?甚至不少是所谓的**专业户,动不动就**,往首都跑的都有。只不过自己运气不好,好碰上了被白玮军借题发挥敲打了一把。

  蒋俊峰却突然落井下石的说道:“湖岭这短短时间内发生了不少事,我看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是有些问题了。”

  一听这话董慧明脸色大变,蒋俊峰这什么意思?难道还想穷追猛打,借机扳倒乐安民不成?真要如此的话,自己这次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过不等他发言,潘亚金就帮腔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吧?湖岭方面即便有什么考虑不周详的也是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态度至少是端的。要做事就有可能会犯错误,我们也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嘛。否则犯了错误就一竿子把人给打死,以后谁还敢去做事啊?再说了,这兴建化工厂事,也是通过常委会集体决议的,我们总不能出了事就把所有的领导干部全都一撸到底吧?”

  蒋俊峰笑了笑,端起茶杯喝茶,没有再说什么了。

  杨卫国本打算声援蒋俊峰的,可见他不说话了也就忍住了。他刚来福兴,头上的那个“代”字都还没有取掉,表现得太过于激进了也不好。

  白玮军沉吟片刻,紧绷着脸对杨卫国说道:“杨省长,我看这事就由你出面去解释一下好了。”

  杨卫国点头应下,白玮军的称呼虽然生硬,他心情却是大好。明确了聚乙烯化工厂和整个福兴都没有关系了,他去给群众作工作,底气也足了许多。

  散会之后,董慧明铁青着脸回到了办公室。秘书一看他的脸色顿时就忐忑起来。他知道领导心情不好的时候很容易发火,而倘若这火气发到自己身上,保准没有好果子吃。因此小心翼翼的给董慧明茶杯里倒上热水,又将几项工作简明扼要的汇报之后,就逃似的跑了出来,感觉外面的空气都比董慧明办公室里清新了不少。

  将桌上的茶杯件全都扫落在地上,董慧明气呼呼的坐在老板椅上,胸口还急促的起伏着。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他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丢过脸。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董慧明烦躁之际根本就不想接听电话,可这来电的人就像是不接通就不罢休似的,顽固的响了好几声。途中秘书方世南探进头来看了一眼,被董慧明没好气的摆了摆手,又急急忙忙退出去了。

  “妈的,连你这个电话都敢和老子作对?”听着那刺耳的电话铃声,董慧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把拽过电话就准备将电话线拔了,可不经意间看到来电显示之后又改变了主意,将电话接了起来。

  “董书记,事情我已经听说了,你也别太难过了……”

  电话里的声音不紧不慢的,还带有几分磁性,可董慧明一听到这个声音浑身的怒火不由得就腾了起来,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咆哮道:“你不是说陈总理支持我们的吗?现在怎么会这样?”

  “你别着急嘛!”电话里的这个人仍然不急不慢的说道:“要急我比你更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已经在这上面投入了多大?现在这么一来,可谓是血本无归。”

  “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董慧明怒道:“你知不知道我今天丢了多大的丑?这全都是因为陈总理一句话。我付出的也不少。”

  对方轻叹了一声,说道:“是啊,咱们都是损失惨重,就因为其中有人作梗,否则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谁?谁有那么大的能耐?”发泄了一通之后,董慧明也渐渐恢复了理智。他知道,在湖岭兴建聚乙烯化工厂的事情泡汤,自己充其量就是出了个丑,可对方的损失却是数以亿计。但这么多人参与进来的事情,究竟又有谁能坏得了他们的事?

  “我已经调查清楚了,姜云辉今天去见过陈总理,也就是在他见过陈总理之后,陈总理这才改变了主意。我想或许是他对陈总理说了些什么。”

  “他?”董慧明一惊,心中顿时就翻江倒海起来。整件事情中,就姜云辉是最不稳定的变素,因此,他也才会指使乐安民趁姜云辉不在的时候召开常委会,争取赶在他回来之前将生米煮成熟饭,让姜云辉即便不乐意,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可他万万想不到的事,这边有张良计,姜云辉那边就有过墙梯。

  “陈总理能听他的?”董慧明还是显得有些不敢置信。

  在他印象中,陈总理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他决定了的东西是很难更改的。也因为如此,他当初在西北时一度被称之为西北王,独断专行,却也成效卓著。而这聚乙烯化工厂的事从始至今,专家学者竞相反对也没有改变他的心意。姜云辉却能说服他?这怎么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2页  当前第3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5/3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之平步青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