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极品小农民_分节阅读_第329节
小说作者:汉唐风月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15-01-17 22:49:15

  “哈哈,这样说就对了,你这当哥哥的给妹妹搞嫁妆,也是应当的,以后就不准再提这树的事儿了啊。”艾文刚哈哈大笑。

  “这样,一流,让小米带你去房间看看,看是不是按你的想法设计的,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咱们这段时间还能再改改,我和你艾叔去收拾菜,中午给你做顿好吃的。”米喜花一脸笑意,她对目前的生活状态颇是满意,女儿在大公司上班,自己夫妻两人还能经营这么美丽的一个饭庄,相比起前些日子还窝在小巷子里开小饭馆,那不知道强到哪儿去了。

  艾小米带着刘一流推开其中一个包房,房间墙壁都是木质,两边各有两个大窗户,地板是水泥的,房屋的一角砌着一个农村才有的土灶台,一个大抽油烟机挂在上方,房屋的另一边则摆着一个大方桌和四条长条板凳。

  “一流哥,你把农村的这些东西弄到城里来,那些城里人真的会喜欢吗?”艾小米自然是早就见过房间的布置,她可不会认为养尊处优的省城人会喜欢这个环境,竟然把灶台都弄到吃饭的地方来了。

  “呵呵,小米,你不喜欢,是因为你天天就在这种环境,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可城里人不一样,他们早就对各种装修精美的大饭店开始厌烦了,来我们这儿,有新鲜的空气,还有地道的农家菜,既享了口福还能身心愉悦,你说他们咋不想来呢?

  更重要的,城里人吃的菜是用煤气灶烧出来的,米饭是电饭锅给煮出来的,现代科技带来的主要是便捷,但永远不能代替大土灶和铁锅烧出来的饭菜那股子原汁原味的那个味儿。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在农村老家,炒的菜和煮的饭是不是香一些?”刘一流微笑着给艾小米细心解释。

  “对啊,你不说我还想不起来,你这一说我倒是真有这个感觉,回家吃我奶奶做的饭我忍不住就会多吃一碗饭,我以为是回家了心情高兴的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艾小米仔细一回忆,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

  “那是农村土灶台用的是柴火,火力缓慢而均匀,而且带有木柴天然的味道,一起溶进了饭菜里,那是城里的煤气灶、电饭锅不能替代的。

  我之所以给每个房间设置一个土灶台,第一呢是可以让我们的厨师现场给他们炒菜,让他们可以亲眼看到这些原汁原味的饭菜是怎么出炉的,就像我们在农村的家里吃饭一样;第二呢,有兴趣的人可以亲自动手,为自己的家人朋友,炒出香喷喷的饭菜,一切所需都有我们菜馆提供,他们只需要动手就行了。

  而且我们土菜馆提供的将是最顶级最绿色的食材,所有的菜都是从神农架原始森林的山村里运过来的,就连烧的柴火,都是原始森林里的松木,烧起来不会有烟熏味儿,只会有淡淡的松木香味儿。

  怎么样,我这么做,对顾客有没有吸引力?”

  刘一流用的这些招数自然也不是凭空想象,这些东西在几年后将会在各大城市的近郊地段火爆上演,各种农家乐火爆的程度,让那些大酒店都有些眼馋。刘一流只不过是去芜存菁,又加入了一点儿属于自己的创意而已。

  “高,实在是高,一流哥,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有些馋了,今天中午咱们就自己用这大灶台炒菜吃吧,我来给你炒两个菜?”艾小米再小,这会儿也算是听懂了刘一流的意思,他这不光是靠他那个大山里优质的食材取胜,还利用了很多城里人图新鲜的心理,自己能在土灶台上一展身手,那得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儿啊。而且,你不想动手也行,每个房间给你配一个专属厨师,这可比那些大饭店里强得多了。

  “得,我还是吃艾叔做的菜吧,你这几年不就会个西红柿炒鸡蛋吗?”刘一流对这个小丫头那还不了解,她就没炒菜的天赋,西红柿炒鸡蛋那都是闭着眼睛才能吃进去,否则,那个卖相,谁看了都得没食欲。

  龙生龙凤生凤,想让厨师的女儿做菜只是梦,这话还是靠谱的。

  “哼,人家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都一个月没见我了,怎么知道我没进步?”艾小米撅着嘴巴对刘一流轻视自己表示不满。

  “额,你进步了?会做啥了?”刘一流心里一汗,这一个月来可是陌筱白在培养她,以陌大老总炒一个白菜就能放上半斤盐的水平,刘一流觉得这个所谓的进步很是让人堪忧,尤其是还要给自己吃的情况下,那必须得提心吊胆。

  “我会做西红柿鸡蛋汤了。”小丫头很骄傲的挺挺胸膛,那对小鸽子在制服套装下显得一马平川。

  好吧,这和西红柿炒鸡蛋不是一个菜,一个是稠的,一个是稀的,陌大老总在这方面果然靠谱,刘一流忍不住一阵蛋蛋都忧伤,看到她的弟子,自己的后半生真是堪忧,估计又是当家庭厨师的命,否则,都不敢保证生命的安全。

  第768章 一天一桌的私房菜

  按照刘一流的规划,这个小院里的包房都是统一的这样设计,但如果有要求更高的,只是来品尝青峰村美味食材,不喜欢这个调调的,刘一流自然也是考虑到的。

  小院对面湖边上的那两间雅致的竹屋包间就是给这样的客人准备的,不过这两间可得提前预定,并且这两间包间不得自带酒水,也就是说想喝酒,行,得用青峰土菜馆提供的黄酒和果酒,按刘一流这酒的标价,最便宜的也得1800一斤了。

  刘一流也不怕别人说他宰人,他酿的这些加入龙鳝血和灵水的酒喝下去就和普通的酒不一样,而且这价格现在几乎已经透明了,从游客去青峰村他家里买到胖子他们的酒店联盟销售以及青峰村在江城开设的蔬菜专卖店,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价格。

  也就是说,想要到这两间包间吃饭,这一顿饭没有四五千块是搞不下地的,这个价格对于现在人均月收入不到千元的江城来说,显然是有些高不可攀了。

  艾文刚两口子被刘一流这定价吓了一跳,有些为难的问刘一流,“一流,这价是不是定得有些太高了,你做这个土菜馆不就是想让老百姓从城里走出来品尝大山里的美味佳肴嘛,这个价,那个平头老百姓敢来吃啊。”

  刘一流摆摆手,笑着回答道:“艾叔,米婶儿,您们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凡是想来预定的,都先给他们说明情况,咱们这个馆子本来是给老百姓吃的,但是那帮有钱人想装高雅,那就让他们装个够好了,不过,事先跟他们说明,咱们这儿可不玩儿记账那一套,都要给我现结。”

  刘一流自然也知道如此高昂的价格,老百姓是不会来吃的,来吃的要么是有经济实力的商人,要么吃的不是自己的钱的当官的。

  当然,公款吃喝这个事儿,刘一流也看不惯,但他管不了也没打算管,那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已经是一种生活常态,你要是当个官儿,不能拿公款吃喝几乎已经变成了没能力的代名词。

  这种现象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愈演愈烈,一直吃得大部分官员都肥头肥脑的,连老百姓都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直到刘一流重生之前那位铁腕反腐的老总走上华夏最高权利的位置时才开始大力制止,至于效果如何刘一流已经穿越回年青时代,他是不知道的,不过据他估计,如果坚持不懈的制止个十年,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彻底根除,那基本是不可能,华夏大地酒桌上谈事情的文化有些根深蒂固了。

  刘一流也管不了那么多,不管是谁,想来吃,可以,提前预定,现结现付。而且,他还给定了个规矩,每间包房每天只给做一桌,多了没有,遇到周末,按说这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一般酒店恨不得加班加点多开几桌,刘一流却加了一条更让艾文刚一家三口想不通的规矩,周末两天,只有一间包房开放。

  “这,这是为啥呢?难道有生意我们也不做吗?”艾小米忍不住开口问道,这段时间她没少跟着陌筱白请教一些营销策略,本身餐饮业的利润就有百分之六十之多,必然是销售越多,利润就会越大,你就光这一桌,肯定是比两桌要少吧。

  “呵呵,这种规矩可不是说我独创的,这样,我给你们讲个例子,听了你们就知道了。”刘一流笑笑。

  刘一流这一招可不是凭空想象的,这是前世他去京城时得到的一个灵感,一个朋友为了接待他,特地提前了一个月预定了京城极为出名的一家私房菜,并告诉刘一流,这都是通过熟人走了关系,否则排队一年也未必能预定得到位置。果然,私房菜的味道极好,但那个价格也不是说极为高不可攀,只能达官显贵们才能去,为什么如此供不应求?刘一流想了许久才得出个答案,这就叫“物以稀为贵”,首先就把自己的菜定位成稀有的东西,如果这稀有的东西大家又喜欢,必然,就供不应求了。

  “在京城有一家私房菜馆,据说一桌菜金从2000到10000不等,你还不能点菜,主人上什么菜,你就得吃什么菜,如果今天的菜贵了,你就得往贵了给,如果便宜了,好多人还不乐呵,因为那说明没啥大菜,每天还就一桌,周末人家关门歇业。这么多规矩,你们猜这菜馆的生意怎样?”刘一流卖了个关子。

  “生意怎么样了?一流哥,你倒是快说啊。”艾小米急了,这种奇怪的营销方式是她从未听到过的,现在的她早已不是先前的一张白纸,如同是一块拼命汲水的海绵,那能放过这种对她来说极为新颖的营销手段。

  “呵呵,结果啊,这家私房菜馆的预约据说已经派到了两年后,那怕你是国家总理,想吃这私房菜,也得老老实实等着,等他们打电话通知,你才能上门去吃饭。”

  “这,太不可思议了,那里的菜就那么好吃吗?”艾小米一家面面相觑,这生意也太魔幻了吧,客人不能自主点菜不说,时间也给你固定死了,但为何还都这么上赶着去吃呢,只能说那里菜太吸引人了。

  “人家这菜馆可是有悠久历史的,比如说我说的这家私房菜叫郝家菜,郝家菜属宫廷菜,其配方和制作技术均为祖传。郝家菜的祖上郝子嘉,在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任内务府都统,深受慈禧信任。专期主管皇宫内膳食。慈禧垂帘听政,吃饭也要和皇上在一起,其每餐之菜式都在一百种左右。那时,只要一声“传膳”令下,浩浩荡荡的太监队伍便立即抬着膳桌和食盒鱼贯而入。

  郝子嘉的任务就是统一管理皇宫里的这些膳食,每日制定膳单,到膳房查看烹饪质量等。慈禧和皇帝吃的每一道菜,都要经他品尝,于是,久而久之,他便成为美食专家和烹饪高手了。

  后来,郝子嘉把许多宫廷菜配方和做法教给了儿子郝俊峰,然后又传给了孙子郝善麟。郝善麟对厨艺烹调极具天才,在继承祖传技艺的基础上,又结合现代营养和自己的体会不断有所创新。

  郝家菜一经问世,很快即引起轰动。在一次参加宴席比赛时,惊震全场观众,评比获第一名。英国大使在他的餐馆一边吃一边说:“太好了,你不用做广告,我只要在使馆区一说,这里就推不开门了。”果然没过几天,各国驻华大使和跨国公司老板们都蜂拥而至,如果不提前一个月预订,肯定是吃不上的。

  郝家菜的特点之一就是不用诸如味精之类的化学原料,调味靠的是天然方法。菜馆里也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厨具,用的都是火灶。作为一种“宫廷风味菜”,它要求选料精,做工细。为了一桌席,他们全家要从上午准备到晚上客人来。这里还有一个有别于别的餐馆的就是,这里不许点菜,主人做什么你就吃什么。即使这样,依然有人慕名而来。

  从八十年代初期一直发展到现在,名气越来越大,预约排队的就一直排到两年以外去了。这不光是咱中国有,法兰西也有这样一家小小的只做一桌的西餐馆,据说已经有超过三十位总统在他们那里预定座位。”刘一流把前世自己听到的这种私房菜的传说讲给艾文刚一家三口听。

  “我明白了,但是,人家那是有传统的,而且还是什么皇帝吃的菜,我们能跟人家比吗?”艾小米点点头,这“物以稀为贵”的营销模式无疑是成功的,但你首先得让这个“物”味道很好才是吧。

  “哈哈,你这小丫头,连你一流哥提供的美味都不相信了,上次我给你吃的西红柿好吃不?那就是我种的,还有各种更美味的山珍,那怕就是只能炒西红柿鸡蛋的你,炒盘菜出来都能让他们把舌头给吞了。”刘一流哈哈大笑,他自然是对自己能提供的食材极为有自信,如果说这些灵水浇灌长出来的菜不能获得食客的认可,他真是可以买块豆腐自己往上撞了。

  而且他还有杀手锏,就是上次从天坑带回来的“石猪”,那圆滚滚像篮球一样大小的石猪是做烤乳猪最好的材料,现在已经繁殖出了100来只,一个星期提供个五只还是可以的。

  那天吴大少嘴馋,自己就捉了一只烤着尝尝,那个滋味,那怕是已经尝过史前巨蟒肉鲜味儿的他都停不住嘴,猪肉鲜香嫩滑,一口咬下去就像含着一块云朵,入口即化,就连那不多的小骨头都酥软香脆,贪嘴的吴大少硬是连那都给嚼嚼吞了。

  刘一流打算就是用这道“烤石猪”作为自己这青峰私家菜馆的招牌菜,这个“石猪”只有他一家有,不会在其他地方出售,算是全国都是独一份儿,再配合上自己的鳝鱼,水库里的青鱼,家里养鸡场的“壮阳鸡”,味道方面自是没得说。

  至于厨师,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他就准备让艾文刚一人担当,不需要太高档的菜,吃得就是味道,家常的味道。

  而农家乐的厨师,刘一流就准备从青峰村或者白云村聘请几个大婶儿过来担当,那些做惯了山里菜的大婶儿做这个才是真正的得心应手。

  第769章 山村厨师很疯狂

  刘一流跑回村去招聘大婶儿当厨师,当时就开出了一月2500的高薪,而且许诺到月底如果生意好,还有红包拿。

  更为诱人的,因为考虑到这大婶儿也算是家里的主心骨,要是这么一去一年,对家里也不好,省城离家又远,刘一流还专门给开出了带薪休假的时间,每个月都会有三人有八天的假期回家看看,这样一个季度下来,所有人都能回家一个星期,相比起以前在城里一年才能回一趟家的打工生涯要好的多了。

  这一下在村里可是引起了轩然大波,现在按理说在村里挣钱也不老少,平均每户人家一个月种菜,弄山货还有旅游也能弄上个三千块,可这一个人出去就能挣接近三千,跟一家挣的都差不多了,而且还有带工资的假期,老板又是刘一流,肯定不会吃亏。

  虽然这个待遇开的很有些高,要是去上个十个人,光工资一个月都得两三万,但村里没人觉得刘一流是空口白话拿不出来,这小子现在一天光蔬菜专卖店卖他那些高档蔬菜就能挣上大几千呢,更别说他家里那个养鸡场办的红红火火的,每天他老爹和叔叔数钱都数不过来。这工资是绝对有保障,不像去城里打工,好多人辛苦一年上头,连一半的钱都拿不回来,要是碰上个无良老板,搞不好一分钱都弄不到。

  一时间,应聘者如云,就连村里开小卖部的周婶儿都动了心,想把小卖部交给女儿经营,自己去给刘一流的农家菜馆当厨师,要说炒什么高档菜她不会,但做这山里的家常菜,那可是她做了几十年的,闭上眼睛都能做出一桌菜出来。

  不光是刘一流的小院挤满了来打听消息的人,就连刘一流父母那里都有来托关系走门路的,搞得李兰不胜其烦,恨不得跟刘一流老爹刘向阳一样,背上被窝卷躲到养鸡场去,为了能更精心的办好养鸡这个产业,刘向阳三兄弟干脆在这鸡场角上盖了栋高脚竹屋,方便晚上在这边值班,没想到到成了这两口子躲避熟人的避风港了。

  这不,刘一流这边刚应付走村里的李叔两口子,这杨婶儿也太不着调了,说她现在带三岁的孙子有些舍不得,问能不能干脆带着孙子一起去打工,刘一流有些晕乎,他是不是还要在那边再搞个幼儿园?好说歹说才把这异想天开的大叔大婶儿劝走,李兰一脸无奈的走进院子。

  “臭小子,你看看你搞的好事,你把条件说得这么好,一年可以回家好几次不说,还能挣几万回家,村里的那些姐妹们能不动心吗?搞得我在家都呆不成,一会儿的功夫都来七八个来让我帮着跟你说的了,就算我跟你爸躲到鸡场,你大舅妈也不知道从那儿听到的消息,冷不丁的也跑过来跟我说这事儿,还找到鸡场,要不是我们出去的快,都被小金把衣服给挠破了,你惹的祸,自己去搞好,我这都没时间做饭了都。”李兰接过刘一流一脸殷勤递过来的水杯,没好气的对刘一流说道。

  “妈,大舅他们不也学着咱们家在养鸡吗?听说也养了好几百只,看在我的面子上,一天能供应给酒店十好几只呢,这一天少说也得挣个两百块吧,那都忙不过来,咋还想着去我那儿了。”刘一流也有些无奈,这真是钱越多,还想更多啊,以前不跟自己家怎么走动的亲戚现在来得的确是勤快了许多。

  “嗨,你这几个月风头出的,外面都传说你是百万富翁,前两个星期,你在忙你不知道,你大舅家的两个老表也从城里回来了,现在是一家六口人在搞养鸡和种菜,就那点儿东西,那儿需要那么人干活啊,你大舅他们两口子不才动了这个心思吗?”李兰也是很无奈,虽然大哥嫂子以前因为自己嫁了刘向阳这个穷光蛋对自己有意见从来不来往,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哥哥,现在求上门来,不帮心里也是过意不去。

  “成,成,大舅妈想去,就让她去吧,要不,干脆您做主,选些人去得了,这帮大婶们谁做饭的手艺好,谁手艺不好,您在村里这么多年,比我可是要清楚的多。”刘一流有些头疼,干脆把这事儿直接推给母亲。

  “这倒也是,那家的手艺好,那家的手艺不好,我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可是关系到我儿子的生意,那可不能光靠人情,我得去好好选选,那我先走了,晚上我把人选告诉你。”李兰心里一动,这可是关系到自家的钱,那可真不能马虎,一想到这儿,她反而有些坐不住了,风风火火就朝门外走。

  “妈,你不还没吃饭呢,先吃点儿再走吧,我来做饭。”刘一流忙喊道。

  “不吃了,我去你二婶儿家扒两口,和你二婶儿商量商量这事儿。”李兰只是摆摆手,头也没回的就走了。

  “哎呦,可算把这事儿给推出去了。”送完母亲,刘一流躺倒在树下的躺椅上一身舒爽。

  心里也暗暗好笑,自己这亲爱的老妈是没生到城里,要是在城里搞不好也是一陌筱白那样的女强人,刚才还说烦死了,没想到一给她权利,这马上就精神抖擞起来。自己这个性子绝对是不随她,要是随母亲的话,估计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儿能把自己给忙死。还是像老爹好,慢悠悠的性子,啥都不急。

  这世上的事儿就是这样,你越闹心吧,就越有人来添乱,刘一流这儿还没舒心多久,大门外就蹿进来好几条好汉,还没进门就开始嚷嚷,“一流,你这事儿搞得不地道啊。”

  “咋了,二混叔,山叔,你们咋也跑来了?我做啥事儿惹到你们了?”刘一流大是奇怪,说自己办事不地道,这还是回村后的头一回。

  “你这是什么?对,就是电视剧里说得那个,人种歧视。”刘二混子看样子很有点儿不满,也不坐凳子,直接蹲在一旁点上根烟气哼哼的说道。

  “人种歧视?”刘一流这下可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就这小山村,总共两三百口人,不是沾亲就是带故,个个都是黑头发黄皮肤同一人种,没听说村里还为了改良基因,进口其他人种了啊。

  “是性别,不是人种,二混子。”一旁的刘大山小声提醒道。

  “哦,对,是性别歧视,你招聘厨师为啥只说招女人,咋没说招我们这些男人?咋了,我刘二混子做了几十年饭了,难不成我连个女人都不如?你没看电视里面的厨师都是男的,那儿有一个女的?怎么到你这儿,反倒变过来了呢?”刘二混子一想到这就来气,谁说男人不会做菜的,自己以前是喜欢四处晃悠,但这做饭的事儿可是从来都没落下,比家里的婆娘做得强多了。

  我去,刘一流被这一帮大男人们搞郁闷了,就这点儿破事还整出“性别歧视”来了,看来这段时间所有人的水平都见长啊。只是,你们这帮大男人也跑过来凑什么热闹啊,都没几个用过锅铲的,把你们请去,是你们做菜给客人吃,还是我做菜给你们吃呢?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刘一流对自己村里的结构算是清楚的很,山里男人绝大多数都有些大男子主义,他们主要是伺弄庄稼和进山去搞山货,而女人们则主要是干家里的活儿,做饭这事儿基本都是落在女人身上。像刘二混子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为老婆孩子做饭的,在青峰村也算是一朵奇葩了,要不大家伙儿都笑他怕老婆。像其他人可能都没拿过锅铲。

  “停,停,几位大叔,你们会炒菜吗?还有,二混叔,你要是走了,我婶儿吃饭咋整?”刘一流额头上冷汗直滴,这咋都这么不着调呢,刚被大婶儿吵得一头包,还要来陪这帮老男人们磨叽,真是叔可忍,婶婶不能忍啊。

  “咦,这倒也是,我要是走了,你婶儿恐怕只能天天煮玉米吃了,我还真不能去,我刚才都忘了这个碴了,大山哥,那我不去了,你们去吧。”

  有些人轻如鸿毛,有些人却又重如泰山,刘二混子的媳妇儿显然在他的心中就是重入泰山的那一位,虽然的确被他养的比较重。

  直到最后刘一流才算是洞察了这几位大叔的无良想法,原来,除开刘二混子,其余几位大叔的老婆都去找过母亲李兰并得到了她的许诺,这下,几位从没做过饭的大叔有些慌神了,这钱是挣了,但人要被饿死的节奏,于是也跑到刘一流这儿,看能不能搞别的事儿干干,最好有人做饭吃还有钱挣,至于说家里的活儿,孩子们都回来了,交给他们做就成了。

  刘一流大怒,这不仅有想让我开幼儿园的,还有想蹭食堂的,不会做不能学着做吗?没看我这当侄儿的都当了十几年大厨?你以为还是男人一手遮天的年代呢,天早就被半边天们遮完了。

  当下也不跟他们再多说,冲门口懒洋洋趴在那儿晒太阳的八戒使个眼色,八戒气哼哼的站起来,两个小眼睛瞄准几个无良大叔的屁股,龇着寒光闪闪的獠牙小跑着就冲了过来,几个无良大叔登时落荒而逃。

  暴力有时候是很粗鲁的一件行为,但解决问题却简单而有效,对无良老男人尤其适用。

  第770章 预定的人有点儿多

  最终刘一流从青峰村及白云村总共带走了十一位大婶级的家庭厨师,当然,也包括那位找到鸡场去的大舅妈。

  至于他土菜馆需要的所有食材,都是跟着胖子他们酒店联盟运菜的车走,需要的量没他们那么多,也占不了多少地方,自然,那个运费什么的也就省下来了。

  就是在运“石猪”的时候,出了点儿小岔子,胖子硬是死皮赖脸的非要刘一流也给他那儿匀上几只,并出到了一只500的天价,这可比一头大肥猪的价格低不了多少了,如果刘一流还是不给的话,他就威胁说要天天去土菜馆吃白食。

  刘一流自然不肯,这可是他私房菜的招牌菜,全国就这独一份儿,要是给他了,那可就大不一样了。想吃白食?那也要看有没有人给他做,有能提双刀的米喜花大婶儿在那儿,胖子想吃白食的话,那可得冒着被剁成肉馅的危险。

  胖子本来也只是抱着能赖着就赖着,赖不着就自个儿去吃的心理,见刘一流如此坚定,也无计可施,谁让这“石猪”还只能刘一流一个人养的活呢,他想养也养不活。

  不光是他,就连白胖子老头儿胡教授见猎心喜,抱回去过两头“石猪”在研究院里养过,带去的食物都是从刘一流这儿拿的,但没养几天,这“石猪”就蹬腿完蛋了。

  虽然这“石猪”是全国独有,总共也就刘一流这后山上养的一百来只,听着比金丝猴还珍稀,其实经过几位老教授的鉴定,也不能算什么珍稀保护动物,就是竹鼠的一个变种,只不过因为环境的变化不吃竹子改吃草了。

  老教授们听刘一流说天坑里还有着巨大的种群存在,所以,刘一流这儿养的一百来只也就不那么稀罕,完全可以当做养殖动物进行售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5页  当前第3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9/3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极品小农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