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鉴定师_分节阅读_第553节
小说作者:冰火阑珊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16-04-15 14:18:44

  “十一万。”陈逸没有犹豫的说道,这正是瓷片本身应有的价值,当然,是在单独瓷片之时的价值。

  听到陈逸的话语,丁润面色一动,有些惊异,“十一万,陈小友,你可要想清楚,在商言商,不要在其中夹杂着感情。”

  就像是古玩一样,物以稀为贵,最后的总是价值最高的,而这最后一块瓷片,关系到这瓷器的完整,如果没有这块瓷片,这一件瓷器,就根本无法变得完整,无法变得完美,那么它的价值,就相当于整个瓷器最核心的所在,可以想象,就算无法达到整个瓷器的价值,一半,也是毫无问题。

  而这一件浅绛瓷器,完整时的价值,绝对会超过五百万,就算是修复过后的,也最少能达到三四百万,只是因为,它是程门所制作出来的,它是一件大件的象耳尊,除了这一个,他在整个华夏,还没有发现其他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之物。

  它的价值已然不算什么,而它的意义,却是非常巨大的,整个华夏现在所拥有的浅绛瓷器都是非常稀少,更不用说还是这程门制作出来的精品,这将会使得他的瓷器收藏,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让人惊叹。

  可是陈逸偏偏要了十一万这么低的价格,让他有些想象不到。

  陈逸微微一笑,“丁叔,这一块瓷片,以它的价值,就只值十一万而已,虽然在商言商,可是我们不能像其他商人一样坐地起价不是。”

  丁润看了看陈逸,又看了看这一块瓷片,最后哈哈一笑,递给了陈逸一张白纸,“好,陈小友,你这个情,我承了,以后想来看瓷器,打声招呼即可,把你的银行账号写在上面,也省得我们再跑一趟银行了。”

  陈逸笑了笑,在白纸上写下了自己的账号,现在他身在景德镇,实在不急于想要得到花神杯,而是要通过人脉,来让得到花神杯的困难,慢慢的消除。

  他同样可以不要钱,直接向丁润提出这件事情,让其帮忙,但是,这个忙帮完了,那他与丁润之间,恐怕也没有什么交情了,而说出价钱,让其以金钱购买,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花神杯的一些信息,但是,长远来说,绝对比现在直接向丁润提出,更好一些。

  很快,陈逸手机短信声便响了起来,听到这声音,丁润点头一笑,“林老板,陈小友,现在我要带着这些瓷片,前去文大师那里,让他帮忙修复,不知道你们也一块前去吗。”

  “文大师,就是华夏最著名的瓷器修复大师吗,丁老弟,我们当然要去见识一番。”听到丁润的话语,林天宝面色一惊,然后毫不犹豫的说道。

  能够认识更多的人,陈逸自然不会拒绝,瓷器修复大师,他笑了笑,他现在的修复术已然到达了中级,所修复出来的瓷器,会非常的完美,只不过,在现阶段来说,还不能直接公开出来。

  哪怕是像龙园胜雪茶叶或者黄庭经一样,找一个借口,也是不行,这会引起许多人的怀疑,毕竟瓷器修复,在性质上与龙园胜雪这茶叶大不相同,他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那好,我们现在就前去那里,稍等一下,我拿个箱子,把这些碎片打包装起来。”丁润点了点头,从房间中拿出了一个箱子,然后将这些碎片用泡沫层层包裹,放在了箱子之中。

  跟随着丁润,他们来到了景德镇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村落当中,而在这个村落的入口处,有着一个喷绘门牌在上方悬挂着,而其上写了几个大字,让陈逸知道了这是什么地方,樊家井仿古村。

  对于景德镇,陈逸所了解的并不是特别深入,就像是一些窑厂的分布位置,他都是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这樊家井,他却是听高存志讲起过。

  这是一片带有神秘光环的仿古瓷重地,它在景德镇的知名度不亚于天京的潘家园,以及中原北阳的石佛寺,一个是著名的古玩捡漏市场,一个则是著名的玉雕生产中心,而樊家井,便是仿古瓷生产重地。

  将车开到了一处停车场,丁润便提着箱子下了车,“这一处地方的大部分道路太狭窄,除了板车和三轮车之外,汽车根本过不去,我们步行过去吧,那文大师所在的地方,离这里不远。”

  陈逸和林天宝点了点头,下车跟随在丁润左右,向着这处村落的一条道路上走去。

  第六百二十五章文大师

  一路行来,这里的岔道数不胜数,而且道路两旁,都是各种瓷器店铺,里面外面,都是随意摆放着各种瓷器。

  “老板,你这元青花怎么卖,我大批量买。”正走到一间店铺门前,陈逸忽然听到了旁边传来了一声询问。

  听到这声询问,让他有些哭笑不得,随后老板的回答更是让人无奈至极,“你想要精仿的还是粗仿的,大件的还是小件的,大件精的二千,小的一千,粗仿的大件五百,小件二百,量大的话,还可以再便宜。”

  这一二千的元青花,也敢说是精仿,陈逸看了看这店铺林立的街道,摇头一笑,果然是仿古瓷重地。

  除了刚才的元青花,甚至在招牌上直接写着宋代五大名窑的比比皆是,在一些店铺中,陈逸还看到了宋代汝窑,钧窑瓷器的身影。

  宋代五大名窑,可以说是代表着华夏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宋以前,所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大多数都是陶器,而不是瓷器。

  五大名窑之中以汝窑和钧窑最为出名,都是冠绝古今的著名瓷器,在这樊家井,却成了可以批量购买,量大从优的器物。

  在其中几家店铺中,陈逸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些工人正在往瓷器上做旧,根本没有避讳他人,可以说是一道奇景。

  “陈小友,一路上看到这些东西,你觉得如何。是不是觉得他们都在卖假货。”这时,旁边的丁润看到陈逸面上不断露出了惊异,不禁开口笑着问道。

  陈逸从路旁这些店铺中回过神来,看了看丁润,笑着说道:“丁叔,我虽然进入古玩圈子里时间并不长,但也知道这里面鱼龙混杂,在我看来,樊家井这一处地方,就像是上面的招牌一样。所生产的都是仿古瓷器。而不是假货,因为他们没有去欺骗任何人,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在我看来。这个地方比丁叔您家里。更像一个博物馆啊。”

  “哈哈,你说的对,论及瓷器的种类。我雅瓷居根本无法比拟这樊家井,这里可以说是集天下名瓷仿品之大成,无论是宋代五大名窑,还是元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足可以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从樊家井所出去的瓷器,不仅仅只是销往全国各地,甚至于还远销国外。”丁润大笑了一声,他所收集的瓷器虽然很多,但是比起这一个仿古瓷重地来,还是差之甚远。

  听到了丁润的话语,陈逸面上带着感叹,“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学习瓷器鉴定的好地方,一些做旧的方法,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小逸,你这话说准了,我刚入古玩行时,不断的来到这樊家井,看别人做旧,听别人讲一些瓷器的特点,有着实物对照,哪怕是仿品,你的眼力也会提高的很快。”林天宝点头一笑,回忆着过去刚刚进入古玩行的事情,随后又疑惑的向丁润问道:“丁老弟,那文大师真的在这樊家井吗,我以前只听过他老人家的大名,却是不知道他具体的位置。”

  丁润笑了笑,指着旁边数不胜数的瓷器店铺说道:“对于一位瓷器修复大师来说,呆在这瓷器环绕的地方,才是最合适的,能够每天见到自己所爱的瓷器。”

  “文大师除了修复瓷器之外,还会制作一些精品的仿古瓷器,每个月都固定的制作出十余件,每一件都是精益求精,堪比真正的古瓷,上门求购者也是数不胜数,他能够制作出这些精品瓷器,就源于他对于瓷器的了解至深,同时,如果让他修复瓷器的话,他不会管你的瓷器价值有多高,你人的背景有多深,只会按照他个人的喜好,同样,他每个月修复的瓷器,也是有数量的。”

  “林老板,最后问你一句话,如果让你选择两位瓷器修复大师,一位居住在这嘈杂的仿古瓷器之地,一位居住在山清水秀的野外,你会选择哪一位。”

  听到丁润的问题,林天宝摇头一笑,没有犹豫的说道:“这还用说吗,当然是居住在这仿古瓷器的师傅了,就像你所说的,一位瓷器修复师傅,就是因为爱好瓷器,才会选择这一行,在那野外居住,身边没有充足的材料,其修复水平,又能高到哪里去,根本就是自命清高之人。”

  “这也就是大隐于市,小隐于野的含义,好了,快到地方了,我说的那一家做瓷板画的,也在这附近,一会我带你们看看。”丁润看了看道路,然后向着二人说道,加快脚步向着前方走去。

  走了没几分钟,他们便在一个店铺门前停了下来,陈逸朝着招牌上一看,其店铺叫做品瓷斋,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文字,不像旁边那些杂乱的招牌,倒是给人一种万花丛中一点绿的感觉。

  从外面看去,店铺里倒也是有着一些人在选购的瓷器,而目光所及的一些瓷器,其精致程度,远远超过了周围的这些仿古瓷店铺。

  正在这时,店铺里传来了几声训斥,然后便看到一名中年人提着一包东西倒退着走了出来,“文大师,你是不是嫌价钱不合适啊,我再给你高一些怎么样,哪有把生意往外推的。”

  只见一名老人用拐仗赶着这中年人来到了店铺外面,听到中年人的话,老人面上露出了浓浓的笑容,“你真想修复瓷器。”

  “是啊,文大师,绝对想,只要您老开价,一定让您老满意。”这中年人以为老人改口了,连忙说道。

  “那好,我给你指个明路,看到前面的招牌没有,专业接老底,你就找他们就行,价格便宜公道,我这里只修瓷器,不帮人作伪。”这老人笑了笑,指了指不远处的招牌说道,那招呼上清清楚楚的写着,专业修复各朝代瓷器,接老底。

  看到这句话,陈逸有些忍俊不禁,不禁想到了网上疯传的一句话,专业维修核潜艇,反应堆,核弹头翻新……。

  这樊家井里真是其乐无穷,古玩行中许多人所认为的禁忌和秘密,在这里遍地都是。

  一般来说,瓷器的底款是鉴定真伪的重要元素,很多古玩收藏家,其重要关注的地方都在瓷器底款上,对于胎釉,并不是特别重视,再加上现在的仿古瓷水平已经很高,再换上一个老底子,那可信程度非常高,这也就滋生了接老底的现象。

  将一件现代仿做的瓷器底子削下来,然后接上去一个到了代的老底子,当然,有一些技术不行的,接上去会被人发现,但是如果技术高超,接上去的底子,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与完整烧制出来的瓷器一模一样。

  “哎,文大师……”这中年人看了看前面的招牌,苦笑了一下,这修复大师修复的瓷器,和这普通瓷器店铺修复的简直是天壤之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9页  当前第5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3/14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鉴定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