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鉴定师_分节阅读_第571节
小说作者:冰火阑珊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16-04-15 14:18:44

  “文老,过奖了。”陈逸略带谦虚的说道,如果文老知道,他现在还没有全力以赴的话,估计会有些不敢相信吧。

  点睛之笔,再加上灵气导引术所导入的灵性,绝对会使得画作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哈哈,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绘画说是制作一些精美瓷器的基础也不为过,既然你的画作已完成,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制作瓷器吧,刚开始的话,就先从盘子画吧。”文老大笑了一声,接着从一旁的架子上,拿出来两个一模一样的盘子白胎,递给了陈逸一个,并且将一些釉彩放在了桌子上。

  陈逸看了看桌子上的釉彩,不仅有些奇怪的问道:“文老,不是说釉有五彩之分吗,有釉上和釉下五彩,这为什么会有七种釉彩。”

  听到陈逸的话语,文老面上露出了一抹赞许,能够观察到釉彩的异样,这正是说明了陈逸的细致的观察力,“陈小友,先听说讲一些事情,你就明白了。”

  “华夏画在世界美术领域自成独特体系,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对于陶瓷绘画的影响自清代乾隆年代逐渐盛行,有着釉下五彩和釉上五彩之分,而釉上五彩大多为粉彩,当时粉彩完全成功,色彩极为丰富,可以说为绘画提供了极大便利。”

  “明代和清代所生产的一些五彩瓷器,都是将色彩按照花纹图案施于釉上,经过二次入炉烧制而成,这是釉上五彩,而釉下五彩在清末时,才被创造出来,是在清康熙年间的釉下三彩基础上发展而来。”

  “釉下五彩瓷器的特点便是所用的基础颜料是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盐类着色剂,与一定量的硅酸盐原料配制而成,材料本身不含铅毒,有着釉层的包裹,使得它们可以抵抗腐蚀,耐磨损,只不过釉下五彩在高温下变化多端,烧成非常不易,所以,现代很多艺术瓷器用的都是釉上五彩。”

  说到这里,文老微微一笑,“只不过釉下五彩瓷,并不是诞生在景德镇这个瓷器重镇,而是诞生在湘南省,当然,景德镇自然也不甘示弱,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几年前研制成功了釉下汾水七彩,赤橙黄绿蓝黑紫,色彩非常丰富,亮丽而莹润,就此改变了景德镇釉下绘画色彩不丰富的面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比起湘南的釉下五彩更加优秀。”

  “而我们现在第一步所要尝试的,便是属于这景德镇的釉下七彩瓷器的制作,之后再从釉下发展到釉上,你就会对瓷器的烧制,有着更清楚的认识。”

  陈逸点了点头,“恩,一切依文老您的意见,多谢您抽出时间,专门教导我创作瓷器。”

  “哈哈,我与你师傅是至交好友,无需客气,更何况,最重要的是我看你小子顺眼,到了我的地盘上,如果不给你一些帮助,那你的师傅估计能埋汰死我,好了,我们开始吧。”

  听到陈逸的感谢话语,文老摇头一笑,如果陈逸真的是有名无实,那么他自然不会有现在这般的热情与客气。

  来到景德镇没几天时间,便于丁润等人变成了朋友,这正是陈逸凭借自己的能力所得来的。

  “陈小友,提前问你一句,你仅仅只是想要体验一下瓷器的制作过程,还是想要学到瓷器制作中的一些技巧。”在开始之前,文老面带笑容向陈逸问道。

  如果陈逸仅仅只是想要体验,那么大概教着让其制作几件,然后拿到窑里烧出来就行了,反之,则不一样。

  陈逸没有犹豫,“文老,既然有这个机会,我自然想要学到瓷器制作中的一些技巧。”

  “那好,体验和学习所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希望你能够坚持下去。”看到陈逸面上的坚定,文老点头一笑。

  “在艺术瓷器上,华夏国画的基础必不可少,瓷器的绘画上,同样需要用到一些技法,特别是构图,必须要结合器形,构图立意,表现出层次感,国画可以一气呵成,但是瓷器绘画必须附以工艺手段,这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抵过宣纸的墨韵特质,不过陶瓷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雕刻,有些色料还可以堆积,下面我便教你如何在瓷器上构图,当然,所画出来的画面,会与你在宣纸上的画作,有一定的区别。”文老指着桌子上的宣纸画作,对着陈逸慢慢讲述道。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陈逸在文老的教导下,可以说是对瓷器绘画,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之后在瓷板画店铺中所学到的那些,与文老教导的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国画的墨与色陈逸可以说是掌握的非常熟练,但是陶瓷中的釉与彩,他除了理论上的知识,根本没有经过实践。

  在宣纸上,或许可以画一幅花鸟图便完事了,但是在瓷盘上,必须要在边缘画上一些与其相对应的纹饰,才能让盘子更加富有立体感。

  哪怕陈逸运用了中级绘画术,还有初级道心的加成,所跟随文老画出来的盘子,与宣纸上的画作简直无法相比,与文老的盘子比起来,更是有些粗糙。

  陈逸摇头一笑,看来想要熟练掌握釉料的运用,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不过他却是山人自有妙计。

  画完这一个盘子,已然过了一个小时之久,这期间文老并不是一直在画,而是画一步停下来,告诉他其中的道理,然后看着他画,指出其中的缺点。

  不过文老却是有些惊讶,“陈小友,你的学习能力果然十分的强,你现在所画出的瓷器,虽然粗糙,但也是学了几个月的学徒才能画得出来,今天时间也不早了,明日我们再继续,以你的能力,必然会制作出一件优秀的瓷器。”

  之后,看了看时间,文老便向陈逸下了逐客令,瓷器制作,不是一天能够学会的,一些工艺美术大师,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能有如今的成就。

  第六百四十六章胡建达的电话

  “文老,这个盘子我能带回家吧,我想仔细研究一下今天学到的东西。”陈逸笑着指了指盘子说道,同时将鉴定术用在了桌子上的釉彩,以及旁边架子上的一些白胎上。

  文老面上顿时露出了欣赏之色,“陈小友如此不忘学习,一定会离成功越来越近,把我画的这个盘子也一并拿回去吧,也好让你有个对比。”

  “多谢文老,我们明日再见。”陈逸连忙感谢道,此时此刻,鉴定信息也是陆续涌入了脑海中,他向着文老打了声招呼,随其缓缓走出房间。

  他之前所想的妙计,就是功能强大的实体化显示,只要鉴定过的物体,他都能够通过灵气实体化,这些釉彩和瓷胎也不例外。

  只要鉴定过后,他可以想什么时候画瓷器,就什么时候画瓷器,而不会受时间地点的影响,这样才能让他一个月内,制作出一件非常优秀的瓷器,从而完成任务,得到丰厚的奖励。

  走出品瓷斋,陈逸回忆着今天所学到的东西,其中有一些是他不知道的,比如这釉下七彩,他之前确实不知道景德镇已经创造了出来。

  康熙之前的五彩瓷器,是以釉下青花,再加上釉上彩色,组成了五彩瓷器,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彩瓷,而康熙五彩瓷,便是纯粹用釉上彩料绘制的彩瓷,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彩。

  而那个时候,釉下彩色,根本是没有影子的事情。通过文老今天的讲解。他知道了瓷器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着。

  拿着两个上了釉彩的盘子。陈逸回到了古玩市场,此时丁润已然不在了,而林天宝看到这两个白胎盘子,不禁一笑,“小逸,这就是你今天制作的瓷器,其中一个水平很高啊,简直堪称大师级别。”

  “林叔。你都猜出来了,就不要再取笑我了,这个大师级别的正是文老所作,而这一个粗糙的,是我画的。”陈逸面带苦笑的说道。

  “哈哈,没事的,以你的绘画功底,学习瓷器,一定能够举一反三的。”林天宝哈哈一笑,拍了拍陈逸的肩膀说道。

  在接下来。与林天宝交流了一下学习到的知识,当听到釉下七彩时。林天宝便是一笑,告诉陈逸,这釉下七彩的研制过程中,还有着文老的参加,而且文老是起了关键作用的。

  这让陈逸心中一惊,之前他就有了这种猜测,没想到却是真实的,文老的能力,或许比他之前估计的更大。

  之后,吃过晚饭,他便回到了酒店之中,先是写了幅书法,然后他便实体化出了一个白胎瓷盘,又将那釉下七彩实体化出来,包括毛笔,亦是如此。

  在所用的工具,全部实体化之后,陈逸开始了他的学习创作,在瓷胎盘子上不断的绘画,熟练釉彩和瓷器的特性,他所缺的就是这些经验。

  这一个实体化显示功能,可以说自从得到以来,给了他许许多多的帮助,让他可以不必担心原料的浪费,尽情的使用,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

  而实体化的釉彩,就算是弄到衣服上或者手上,都没有任何的关系,它们之中所包含的灵气消耗完毕后,自然而然会消失不见。

  在他所画的这件瓷器上,有着许多缺陷,都在鉴定信息中一一体现出来,而陈逸则是一点点试验着这些缺陷,让它们由缺陷变为正常,画了有一个多小时,克服了一些缺陷之后,他便将这些东西重新化做灵气,收回系统中,兑换成鉴定点,这瓷胎还好些,只需要维持原状态就行了,可是那些釉彩,必须要双倍的鉴定点,才能让它们不会消失。

  陈逸觉得等学完瓷器后,去丁润的家里转一转,吸收一些灵气,换成鉴定点,他现在的鉴定点虽然说还有两万多,但是多多益善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第二天,他再次来到品瓷斋中,跟随文老学习瓷器,文老给他的教导流程,便是先学会画瓷器,然后再带他到瓷窑之中,看看瓷器的烧制过程。

  釉下彩的瓷器,由于高温烧制,有着很大的偶然性,不仅仅与瓷窑的气压有关,更与天气有一些关系,想要烧好瓷器,必须要有着几十年的烧瓷经验。

  这一次,陈逸对于昨天的技巧掌握,已经变得有些熟练了,在绘瓷过程中,让文老都有些惊异,不禁出言询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9页  当前第5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1/14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鉴定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