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鉴定师_分节阅读_第679节
小说作者:冰火阑珊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16-04-15 14:18:44

  “这幅书法的最终目的,或许有着让我们观赏柴荣御书的想法,但是根本所在,就是将柴窑重现,下面。让我们有请我的徒弟,陈逸。为各位展示柴窑瓷器。”说着,郑老抬高声音的喊道。

  郑老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了一阵比之前更加热烈的掌声,所有记者和嘉宾的目光都紧紧盯着发布会的左侧,等待着陈逸的上场。

  就像刚才郑老说的一样,无论那一幅柴荣御书的秘法有多么珍贵,它最终的目的,是能够制作出柴窑来,这一幅书法,他们也只能看一部分,而且皇帝的书法他们又不是没看过,只是风格不同罢了,而且柴荣的书法,也比不过王羲之等人,根本算不上天下第一。

  可是,柴窑,这一个华夏瓷器之冠,却是代表着华夏青瓷的最高境界,它已然在世界上消失了千余年,现在重现于世,所有人都想要看看,这柴窑是不是如同传说中那般模样。

  哪怕是前排那些见惯了各种珍贵古玩文物的老爷子,对于这消失了千年的柴窑,也是没有任何的抵抗力,他们现在来到景德镇,就足以说明一切。

  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陈逸在两名安保人员的护送下,手中拿着两个锦盒,来到了发布台上,与文老和自己的师傅打了声招呼,然后将盒子放在了台子上,朝着众人挥了挥手。

  看到陈逸拿着两个盒子,现场的掌声更加的热烈,这两个盒子之中,所装的,应该都是柴窑瓷器吧,本来以为只能在发布会上,看到一件柴窑瓷器,没想到竟然看到了两个。

  陈逸双手轻轻下压,让整个现场瞬间变得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想要快一点看到锦盒里面的柴窑瓷器,看一看这消失了千年,受到许多收藏家推崇的华夏瓷器之冠,究竟是什么模样。

  “各位记者媒体朋友,还有华夏古玩艺术圈里的各位大师,能够在这里与各位一同见证柴窑的重现于世,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柴窑本来为华夏瓷器之冠,可是如今,华夏五大名窑,也仅仅只是宋代五大名窑,柴窑直接从其中删除出去,当然,这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这是历史决定的,今天,消失了千年的柴窑,再次出现,必然会再次登上华夏瓷器之冠。”

  陈逸望着台下的众人,目光平和,话语也是由缓慢,到最后,变成了激昂。

  听到陈逸的话语,现场所有人都自发的奉献出自己的掌声,以陈逸如此有信心的话语,他们已然可以确定,柴窑的真正面目如何了,此时此刻,他们更加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柴窑,这传闻中美丽至极的瓷器。

  “那机关盒虽然是我发现,但是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真正的柴窑,功劳最大的并不是我,而是我必须要感谢的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师傅郑老,一个是文老,没有我师傅的教导,我无法分析出这盒子所处的年代,没有文老他们的努力,克服了柴窑制作中的种种困难,我们亦然无法在今天可以如愿以偿的见到消失了千年的柴窑,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他们。”陈逸指着身旁的二位老爷子说道。

  现场众人皆是鼓起了掌,对于陈逸的品性,他们亦是有了更深的了解,换做他人,恐怕直接打开盒子,让他们观看柴窑,来以此显示自己的重要,可是陈逸却是并不没有忘记给予他帮助的郑老和文老。

  文老和郑老皆是点头一笑,并没有去浪费时间说过多的话语。

  “好了,下面便是这次发布会最重要的一环,柴窑瓷器的现世,请各位睁大眼睛,与我一起,观看,这两件消失了千年的后周御窑瓷器。”接下来,陈逸并没有再浪费时间,而是将两个盒子依次打开,拿出了那两件柴窑瓷器,一碗一盘。

  在看到这两件瓷器的瞬间,整个会场所有的噪杂声音,完全的消失不见,就连拿着照相机的一些记者,都忘记了按快门,没有一个人发出惊叹声,所有人都被发布台上的两件柴窑瓷器,吸引住了心神,包括坐在最前面的那些老爷子们。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会有如此美丽的瓷器,那一抹天青之色,仿佛真的让他们看到了乌云过后的蓝天一样,经过了雨水的洗刷,那一种最纯净的蓝色,最让人心旷神怡的色彩。

  雨过天睛云破处,这就是柴窑的真实写照,这就是传闻中柴窑的釉色,可是现在,真真正正摆放在了他们的面前。

  美不胜收,那一种如美似幻般的色彩,让所有人的面上,都露出了震惊,内心不断的颤抖着,万分激动。

  听到了陈逸之前的一些话语,他们本来对于柴窑已经有了一些准备,可是当现在,真正的看到柴窑时,他们发现,那传闻中的形容词,远远不及他们所看到的柴窑,这般的美丽,也唯有柴荣的那一首诗句,能够代表柴窑。

  众人足足盯着柴窑观看了几分钟之久,完完全全沉浸于柴窑的美丽釉色当中,“这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瓷器之冠,当之无愧的柴窑,雨过天睛云破处,我从来没有见到如此美不胜收的瓷器。”

  在嘉宾席上,一位老爷子面上带着激动说道,在回过神的那一瞬间,他甚至想要直接将柴窑拿过来,这般美丽的瓷器,没有一个人不愿意拥有,没有一个人能抵抗住它的魅力。

  在经过这老爷子的惊叹声提醒之后,会场内的人,这才慢慢的回过神来,在这一瞬间,一声声惊叹,形成了一阵阵的声浪,不断在发布会场内回荡着。

  与惊叹声一块出现的,还有那一片片的快门声音,而在后面的摄像机师傅们,也一个个回过神来,将镜头拉近,他们必须要把这柴窑最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展示在电视上。

  回过神后,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继续紧盯着柴窑瓷器,内心想要拥有的**变得非常强烈,这一种瓷器,摆放在家中,简直就是最大的风景线。

  没有一件瓷器,能够比得过柴窑,这就是柴窑哪怕消失了千余年,依然响彻华夏的原因。

  柴窑瓷器,现在重现于世,凭借着这种美不胜收的釉色,将会真正的改写华夏瓷器历史,将本来属于它自己的地位,再度抢回来,哪怕是珍贵的汝窑,钧窑,都远远不及它的地位,在今天出世之后,它的地位会更加的稳固,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瓷器之冠,而不是传闻中的。

  坐在最前排的那些老爷子们,距离柴窑非常的近,几乎站起来,向前用力伸伸力便能够到,同样,他们也是感受最深的,柴窑的釉色,就摆在他们的面前,几乎可以映出他们的模样。

  哪怕他们看过无数珍贵的古玩,但是像柴窑这般美丽的瓷器,他们却是从未见过,哪怕是汝窑,也是无法比上,这当真就是华夏青釉发色的最高境界。

  第七百六十三章瓷器发布会(四)

  坐在前方的这些人心中有着一个冲动,此时此刻,如果换了一个地方,不是发布会现场,而是在其他地方,那么他们一定会冲上去说服文老几人,让自己得到一件柴窑。

  这种天青般的釉色,似乎让人看到了天地间,最纯净的风景,感受着这风景带来的心旷神怡,感受自己着那久久没有颤粟的心灵,他们之前的所有感受,完全化做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得到一件柴窑瓷器。

  看到整个现场从刚才柴窑出现时的寂静,变成了现在的嘈杂,陈逸笑了笑,轻轻敲击着发布台,“各位,请静一静。”

  在陈逸话语响起的瞬间,本来嘈杂的发布会现场,很快变得寂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不再看向柴窑瓷器,反而是看在了陈逸身上。

  因为他们知道,陈逸接下来要公布的或许就是柴窑出售的相关事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会拼尽全力去得到柴窑。

  而现场的这些记者,也是同样的想法,在没有见过柴窑之前,他们有着诸多猜测,现在见了柴窑,他们甚至忘了自己是来采访报道的,心中最大的念头,就是想要得到一件,如果有可能,他们甚至会豁出去,以所有的家产,购买一件。

  因为单凭这个釉色,柴窑的价值一定会越来越高,而不会越来越低。

  “相信各位都已经看到这柴窑的模样了,雨过天睛云破处,这是我所理解与柴窑釉色最为相符的一句话。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词语来完美形容它的色彩。不知道各位的感受,与我是否一样。”陈逸站在两件柴窑瓷器旁边,轻轻拿起一件小碗,指着上面的釉色说道。

  现场许多人皆出声附和陈逸的话语,“陈先生,我们跟你一样,雨过天睛云破处。”

  “既然各位都和我一样,应该都知道天空的色彩是随着我们的目光视线的不同。而会发生变化,这同样也是属于柴窑的一种特点,传闻说,柴窑上的釉色,会随光线的变化,由浅至深,由灰白淡兰至浓郁的翠色,现在请投射灯将灯光投射到发布台上。”陈逸朝着酒店工作人员说道。

  随后,一道明亮的灯光,在发布台上亮起。而众人此时一看,果然。刚才天青般的釉色,此时已然变成了灰白淡兰,让所有人内心更加充满了激动。

  或许其他釉色的瓷器,也会在光线发生变化时,产生细微的变化,但绝对不会有现在他们看到的,仿佛变了一个釉色一样。

  随着光线的不断变化,他们所看到的釉色,也是由浅至深,本来的灰白淡兰色,也是慢慢的加深,到最后,变成了山峦之上,那郁郁葱葱的翠色。

  这种翠色,比起天青色更加的青幽,看起来真的就是幽静晶润,这种变化,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他们的内心已然不是想要得到了,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得到一件柴窑。

  随后,陈逸让工作人员将灯光关闭,这两件柴窑瓷器,再度恢复了之前的天青之色,“各位想必都听说过柴窑瓷器的四大特点,青如天,我们已经看过了,明如镜,相信坐在前面的各位也已经在瓷器上照过自己的模样,而薄如纸……”说着,陈逸将其中一件小碗拿了起来,指着碗沿,拿起一张宣纸,这碗沿,就真的如同宣纸一般的薄。

  “至于最后的声如磬,各位可以保持安静。”等到现场安静下来后,陈逸用手轻轻在碗壁上敲了几下,并且用将麦克风对准瓷器。

  此时,众人可以听到一声声如同磬乐的声音,在音箱中响了起来,声音非常的动听。

  四大特点,完全是真的,这就是华夏最顶级的瓷器,柴窑。

  “好了,柴窑已经为各位介绍完毕,相信各位已经真正知道了这是否就是真正的柴窑,只是各位要记住的是,这不是有着一千年历史的柴窑,这是现代生产制作出来的柴窑,但是,哪怕它们是现代制作出来的,也是根据后周皇帝柴窑所御书的秘法严格制作而成。”

  “所以,它们依然被称做柴窑,而不能称之为柴窑仿品,同样,它们的珍贵程度,比起一千多年前的柴窑,也差不到那里去,因为它们都是柴窑,只不过缺少的是历史时间的沉淀。”陈逸面带笑容,指着这两件瓷器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9页  当前第6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9/14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鉴定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