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1000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建伟,你觉得我们应当在哪些方面首先着手呢?”陆为民也听出了董建伟的话语所指。

  “陆书记,您不是已经有动作了么?南车北车,还有中海油,好像你还和华船集团也有联系吧,这不是都要陆续来咱们蓝岛么?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蓝岛的优势所在,理所当然的要把这份优势用到极致!”董建伟也笑了起来。

第五十三节 分析事,剖析人

  “你的意见还是要从第二产业着手?”陆为民含笑问道。

  “陆书记不是已经有了想法么?”董建伟也不示弱,“当然不止于此,但是我以为第二产业,尤其是大力推动和促进我们蓝岛特有的优势制造业,这是一个支点,一个撬动当前我们蓝岛第二产业发展的支点。”

  陆为民点头,但是却没有说话。

  董建伟也看好蓝岛的优势制造业,这在情理之中。

  海洋相关产业是蓝岛一大优势,而铁路设备制造业一样也是,这些大产业链中的中高端制造业,无疑是蓝岛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而伴随着当前能源需求增加,高铁产业的兴起,这两大产业中的中高端产业必然迎来一个大发展,蓝岛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部分中高端产业链尽可能的留在蓝岛。

  这部分高端产业的发展对产业链的需求是巨大的,这可以给相关产业带来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蓝岛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引导这部分产业发展的准备工作。

  自己的动作董建伟和井致中他们都看得到,自然也会循着自己的一些思路来考虑问题,这都很正常,董建伟的思路还是比较敏锐的,迅速的就找到了这个切入点,但是这还不够。

  陆为民的想法是利用蓝岛特殊产业优势,进一步将其延伸和扩展,着重要利用这些央企国企的技术优势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衍生发展,而这些附属的衍生产业链会对整个蓝岛的民营经济实体带来一个巨大的契机,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蓝岛民营经济也会跻身于这个产业链中,占据属于自己的份额。

  陆为民通过前期的一些调研,发现蓝岛的民营经济发展虽然要比昌江这样的内陆省市发展强很多,但是和江浙沪粤这些地方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这种私营企业的发展氛围更是远不及江浙粤这些省市,这种氛围涉及到一个地方的政策/机制/乃至舆论环境等等,至于当这种软环境彻底的改善了,才能谈得上整个氛围的改变,在这一点上包括蓝岛在内的整个齐鲁要赶上江浙粤那边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发展优势产业,提升竞争力,当然重要,而陆为民更看重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培育民营企业服务于央企国企,让民营企业能够光明正大的与央企国企合作和竞争,要把这种公平的市场环境在人们心目中确立起来,使得这种理念慢慢扎根并生根发芽,成为一种根植于人们脑海深处的条件反射性的理念。

  相比这种机制和氛围的确立营造,这些产业本身在陆为民看来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董建伟的观点意见,还是有点儿取巧,但是却符合陆为民的胃口,所以取巧你也得选准目标。

  他也提出了氛围和机制,这恰恰挠到了陆为民的痒处,所以陆为民明知道对方取巧,也要给对方点一个赞,董建伟实质上还是更关注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和提升。

  “建伟,你刚才提到了我们蓝岛产业竞争力的削弱问题,存在三方面,嗯,我的理解,咱们前一届对第二产业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够,这算是一方面,产业机制和氛围的营造力度不够,这算是第二方面,还有第三方面么?”陆为民还是很看重董建伟的意见的,听得很仔细。

  董建伟也有些自豪,连自己说的每一点每一条,陆为民都记得很清楚,这也说明了很多。

  “对,还有第三方面。”董建伟毫不犹豫的道:“第三方面就是我们第二产业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够,政府的规划落后,尤其是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和空白,当国内其他城市新兴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时,我们蓝岛在这方面的发展却显得迟缓而犹疑,缺乏明确的导向,缺乏有效的支撑,混乱无序,这一点也还是可以归结到我们政府上的问题。”

  陆为民眼睛微微一亮,如果董建伟只是提出前面这两点的话,陆为民对董建伟的评价恐怕也就如此而已,而董建伟提出了第三方面,这让陆为民对董建伟的观感有提升了一层次。

  这个第三方面其实不能单纯算一方面,而应当专门列成一个问题来阐述,而不仅仅是竞争力削弱那么简单了。

  董建伟也意识到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对蓝岛的深刻影响。

  毫无疑问,如果要找蓝岛当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当然就是新兴产业发展上的落后。

  这是陆为民认为蓝岛当前面临的最大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蓝岛在传统产业上基础雄厚,但是当前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在这方面蓝岛除了在海洋设备这一块有着先天优势外,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明显落后了。

  这当然和政府的规划有关,一项产业的发展,如果单纯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似乎和政府关系不大,但是就目前的中国来说,还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政府在资源配置上掌握着巨大的权力,新兴产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快速发展,不但需要政府的精心规划,更需要各种资源和政策的扶持支持,尤其是在初期,政府的支持力度几乎就决定着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

  这几年陈式芳主政蓝岛,都第二产业发展少有问津,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发展上去了,这固然给蓝岛财政带来了丰厚收益,但是从产业基础上来说却落后了。

  无论是董建伟还是井致中对此都是很有看法的,但陈式芳强势,而当时的金国忠首鼠两端,毛小鹏左右逢源,田平山明哲保身,董建伟和井致中两人都是不敢在陈式芳面前发声的,所以也只能如此。

  现在陆为民来蓝岛,明显有改弦易辙之势,二人自然也是要拿出自己的观点来,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上,董建伟也有点儿投其所好的味道。

  ……

  这一番探讨下来,陆为民对董建伟的思路观点也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应该说董建伟还是一个观念较为传统的干部,当然这种传统并非指其思维保守,而是指其在发展思路上还是比较倾向于走发挥蓝岛优势产业基础,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第二产业兴市的路径,同时也较为前瞻的提到了要提前规划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一点上还是很具眼光的。

  董建伟的这番观点不能说不妥,如果放在宋州这样的城市,当然是正确的,但摆在蓝岛就有点儿略显不足了,或者说还欠缺了一点儿劲道。

  当然这也可能是初次长谈,董建伟有所保留,毕竟二人之前还没有过较为深入的交流,他能了解揣摩自己的也就是自己在初来时干部大会的一番表态中表露出来的观点意见,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有这样一个开端,那么下一步会更融洽,陆为民有这个自信,如果董建伟表现得过于出众或者绝才惊艳,那陆为民反而要担心了,你这样本事能耐为什么会在陈式芳的压制下表现得如此不堪?

  可以说陈式芳栽倒,省委从未考虑过董建伟,和这一点有关,那就是董建伟在制衡陈式芳时基本上没起到任何作用,这违背了党政主要领导心照不宣的制衡之术,同样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正是董建伟表现得过于平庸,才使得陈式芳表现得这么张狂无忌,才会酿成如此大祸,从这个角度来说,董建伟并非没有责任。

  对于陆为民和董建伟的对话,井致中一直谨守着细心观察深入揣摩的原则,半句话未说,他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来评判未来的市委市府班子会以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出现。

  董建伟表现得比他想象的出色,但是这只是战术上的出色,而真正表现的出色的恰恰是显得云淡风轻的陆为民,对方才是真正的战略出色。

  不动声色间已经彻底的把董建伟的心境拨动起来,让董建伟随着他的指挥棒起舞,当然亦有可能是董建伟心甘情愿的随之起舞,井致中也扪心问过自己,如果自己处于董建伟这个角度,恐怕也无法幸免。

  沟通得很顺畅,董建伟的兴致也被调动了极致,放开了心境,很多问题上更近乎于探讨了。

  初次长谈能达到这种效果,陆为民也一样十分满意。

  应该说董建伟还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或者说他天生就是一个学者型的官员,而非那种政客型的官员,这种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他为什么会被陈式芳压制得这么厉害。

  与本身就有厚实基础陈式芳相比,董建伟的确要稚嫩许多,当然这并不是指董建伟的无能,他只是在这些方面要欠缺一些火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他的优点。

  和董建伟的沟通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旁边还有一位常务副市长尚未获得机会,陆为民当然不会放过。

第五十四节 各色人

  作为市长可以全面阐述自己观点意见,哪怕是迎合了市委书记的一些理念,但毕竟也算是综合性的诠释自己的想法,作为常务副市长当然不可能也有样学样,这一点井致中很清楚,那样就有点儿喧宾夺主的味道了。

  但如何在压过董建伟风头的同时,还要技巧性地展示自己的理念构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有别于陆董二人的,但是却有要能赢得二人认同的,这才是最考手艺的。

  但井致中做得不错。

  他回避了综合性的评述,而选择了藏拙式的弥补方式,即选择一些个别问题来进行探讨,这不但赢得了董建伟的满意,也让陆为民能见识到他的风采。

  井致中选择了三个问题来探讨。

  第一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划,他提出了蓝岛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了,需要马上赶上,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第二是招商引资上存在的误区,这一点他结合了打造优佳环境来阐述,也赢得了陆为民和董建伟的一致认同。

  第三他则重点谈了打造蓝岛东北亚最优交通贸易枢纽的重要性,这是他谈的重中之重,博得了陆为民的高度重视,他感觉陆为民虽然没有多说,但是估计下来之后还会专门找自己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井致中很好的把握住了一个度,用较为隐晦的方式来展示了自己的一些独到看法,他觉得自己应该是达到了目的,向陆为民证明了自己。

  接下来会怎么样还有待于观察,但是井致中自信陆为民在随后的工作肯定会更多的和自己接触,倾听自己的意见,他井致中也不是那种不通世故的人,陆为民有心要在蓝岛做一番事业,他井致中当然也不是甘于蛰伏的人,既然有这样一个共同意愿,为什么不能进一步密切合作呢?

  总而言之,这一场谈话的效果非常好,既超出了陆为民的预估,也超出了董建伟和井致中的预期,而且谈话氛围始终保持着一种热烈积极的氛围中,这非常难得。

  起码董建伟和井致中都觉得是在陈式芳时代不可能有的,陆为民摆出了这个姿态,也意味着他愿意以这样一种合作共荣的方式来推动双方的下一步工作。

  陆为民同样也很满意,相比之下,他觉得董建伟这个市长似乎更纯粹一些,跟喜欢就事论事,和这种人打交道其他还更轻松,相比之下,井致中城府似乎更深,更隐晦,但这人也很有艺术性技巧性地展示自己,说明他也不是那种无欲无求的人,有想法就好,不越底线而有想法,那就最好不过。

  话说回来,走到这个位置,包括自己,谁又能说自己就是无欲无求?他不相信在陈式芳刚刚倒下这个先例在前,就有人来不知死活试探底线。

  ……

  海特集团和澳东集团合作建设的蓝岛海东洲际酒店签署仪式结束,陆为民就主动和海特集团和澳东集团负责人走到了一起。

  海特集团是蓝岛首屈一指的特大型企业,家电领域的领军王者。

  海特/海欣作为蓝岛制造业两大巨头,虽然随着制造业板块在蓝岛经济体系中的不断削弱,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份额比例不断缩减,但是无论是海特还是海欣,陆为民都觉得应当予以足够的尊重。

  毕竟,正是这样的领军企业才支撑起了当下蓝岛制造业骨架,哪怕随着蓝岛产业的不断多元化,它们在蓝岛经济体系中比例越来越小,但它们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不仅仅是对蓝岛,对齐鲁,对中国制造这一称号的打造也是居功至伟的。

  陆为民和海特集团的高层一直谈笑风生,也询问了目前海特集团国际化之路,对海特集团深耕北美市场的战略予以了肯定,并表示蓝岛市委市府坚决支持海特集团走出去战略,不拘泥于蓝岛,生产制造基地市场化途径,但是他也希望海特集团考虑双核心战略,研发中心既要利用北美的搞技术应用领域的人才资源,也应当考虑进一步扩大蓝岛本土的研发中心规模,加快与其他企业共建科技资源合作应用平台这一步伐。

  对于海特集团走出去战略是无可厚非的,白电领域国内利润日趋下降,饱和度大大增加,而向东南亚/非洲才是家电领域的蓝海,当然在高端领域市场,国内仍然有较高的需求度,但作为市场承受力更强的还有北美市场,在海特这样的已经在北美市场有了一定底气的企业,当然更倾向于将北美作为首发地了。

  陈式芳时代蓝岛市委对制造业领域的轻忽需要纠正,本届市委已经明确了这个态度,将会进一步大力支持制造业的发展,陆为民专门出席这个签约仪式,其实就要是要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蓝岛市委对像海特/海欣这些骨干型企业会加大力度支持它们发展,尤其是在主业上的发展。

  当然陆为民也表示理解像海特这样的特大型企业在产业投资多元化上的考虑,认为蓝岛的投资环境正在趋于改善,也会迎来越来越多的高端商务客人,海东洲际酒店这样的超五星酒店的落成会有助于提升蓝岛城市品位和旅游定位,蓝岛市委会予以大力支持。

  回到办公室,祁阳已经替陆为民把茶泡好。

  有一个秘书的确要方便许多,很多工作已经替你规划安排好,你有要求也可以马上提出来,他很快就能按照你的要求更改到位。

  马上就是春节,而春节过后紧接着就是人代会和政协会,然后就是最重要的党代会。

  本次党代会和人代会/政协会不一样,是换届,也就是说包括陆为民在内的市委班子将进行选举,重新产生新一届班子,虽然这只是一个程序性的过程,但是却也算那是对这几个月来陆为民的一个检验。

  陆为民也不敢掉以轻心,当然他也很清楚这出不了什么大事儿,不过哪怕是一些细节上出点儿状况也不好,所以宁肯仔细一些。

  “陆书记,毛部长刚才打来电话,他想要过来汇报工作。”祁阳小声的提醒道:“毛部长已经过来两次了。”

  “那请他过来吧。”陆为民微微皱了皱眉头。

  毛小鹏是陈式芳时代的组织部长,也是在陈式芳手上提拔起来的,但是却很好的把握住了其间的度,并未过多的卷入到陈式芳的那些事情中去,当然,在很多时候,在一些大的政策和人事方面,毛小鹏还是给了陈式芳很大的支持,算是报答陈式芳的“知遇之恩”,只是在具体问题上,毛小鹏就显得很模糊和灵活了。

  这是个老谋深算的角色,陆为民也最不喜欢这一类人,但是他却知道自己作为市委书记,却不得不和这种人打交道,而且交道还比其他人更多。

  橐橐的皮鞋声在门口陡然轻了下来,传来几句轻微的交谈声,陆为民知道是毛小鹏来了。

  毛小鹏是非典型齐鲁人,眉清目秀,戴着一副无边框眼镜,头发永远梳理的干净,皮鞋永远是擦拭得明亮,一个提包拎在手中,怎么看都更像是一个秘书角色的人物,当然年龄上有些不像。

  实际上毛小鹏也和陆为民一样,的确是秘书出身,只不过他不像陆为民那样当秘书都是浅尝辄止,他给原来齐鲁省委某主要领导一当秘书就是十二年,一直到那位老领导退下去之前,才解决到蓝岛担任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他又在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位置上一干七年,硬生生熬成了宣传部长,然后才又从宣传部长转任组织部长。

  虽然毛小鹏没有多少基层的工作经验,但是和毛小鹏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这家伙是个人精,什么事情一点即透,典型的眼眨眉毛动,闻弦歌而知雅意的角色。

  陆为民到蓝岛担任市委书记之后,毛小鹏并没有像金国忠和敬文祥那样迅速向陆为民靠拢,而是一直保持着那种不远不近不卑不亢地味道,保持距离,观察,再观察,这是毛小鹏给自己下的定论。

  这也是经验之谈,也正是这个态度,使得他能够在陈式芳栽倒,他却丝毫无损,甚至在陈式芳时代,他活得如鱼得水,滋润无比,但却从未沾染太深,真正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脚。

第五十五节 高级矫情

  没有太多基层工作经验的毛小鹏凭借的就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揣摩能力,才能在群雄荟萃的蓝岛市委里边站住脚跟,才能在陈式芳的强势下保持半独立和距离,才能与同僚们相处得不卑不亢,就凭这一点,他觉得自己可以在任何状态下游刃有余的走下来。

  当然,他并不是无限度的拔高自己,相反,他很有自知之明,比如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弱点,甚至他也很清楚,自己这一类干部可能在第一印象上是很难讨陆为民这类干部的喜好的,陆为民虽然也是秘书出身,但是和自己却截然不同,对方沾了秘书的光,但是确实靠在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和自己这种在省委机关里打熬资历完全不一样。

  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自身是什么样的角色,他就喜欢用什么样的干部,陆为民长期深耕基层,自然也就喜欢用在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从这个角度来说,像自己,像董建伟,像曹朗,像钱亚东这类干部都应该是他不太感冒的群体才对。

  不过,这只是一种常态下的分析判断,像曹朗这种自然可以完全无视这个规则,同寝室的大学同学这层关系自然可以排除任何不利因素,而下挂这个身份更可以让两人之间没有任何芥蒂地携手合作。

  对于陆为民的用人喜好和风格,毛小鹏也是很花了点心思去了解琢磨的。

  陆为民虽然在齐鲁工作时间很短,看不出什么端倪来,昌江距离齐鲁比较远,但是只要你有心,一样可以找到门道。

  毛小鹏在齐鲁省委工作时间很长,又在蓝岛扎根多年,人脉不浅,很容易就能通过渠道联系到昌江那边,通过昌江省委那边的熟人,也了解到了陆为民在宋州和丰州的工作风格和习惯,尤其是在人事上任用喜好和习惯。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却需要花精力来收集,用心思来仔细揣摩,每一次大的人事调整,重点提拔任用的干部经历履历,任用原因,多有几次这样的分析研判,你也就能揣摩出一个大概来了。

  毛小鹏为此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交情,毕竟要跨省收集这些资料,不是一件简单事儿,而且你还得保持隐秘状态下,承了不少情。

  但毛小鹏觉得值得,陆为民的用人风格他觉得自己还是基本上摸准了脉络,起码自己在日后和陆为民的相处中,不至于一无所知而抓瞎,投其所好这个词儿听起来有些庸俗,但是毛小鹏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理性的需要,他是市委书记,作为组织部长当然需要配合支持,而他要做的是要在这种配合支持中如何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主动性,这才是作为一个成功的组织部长所必需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1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0/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