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1010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今天陆为民带着一帮人再次来看,也就是想要再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对于即将彻底竣工的市委市府新大楼,有什么看法想法,搬还是不搬?如果要搬,怎么才能避免成为公众攻击的焦点,别搬了过来却坐不稳,最后还得要乖乖的搬出去,那更丢脸。

  如果不搬,那么这个如此庞大的建筑群落又该用于什么?是卖掉,还是另作他用?这都是难题。

  田平山已经在市委常委会上公开提出了意见,建议蓝岛市委市政府慎重考虑搬迁问题,认为目前的形势下,蓝岛市委市府不宜搬新址,这个意见遭到了井致中/英若惠/钱亚东/敬文祥等人的反对。

  但是田平山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市政府新大楼明显超标,很容易成为网络舆论炒作的焦点,现在市委市府尚未搬过去都已经饱受非议,虽然是前一届市委市府做出的决定,但是选择搬与不搬的主动权却在现任市委市府,如果这个时候市委市府搬过去,就会被卷入漩涡,会给市委市府今后的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

  应该说田平山的意见是很中肯的,而且田平山作为市纪委书记,从纪委这个角度提出自己建议和意见是很具有警示性的,所以连董建伟和金国忠都没有就这个问题明确表态。而是保持了沉默,像曹朗倒是从舆情这个角度表示了对田平山的意见的谨慎支持,但还是提出要考虑好如果市委市政府不搬迁的话,投资这么大的一个建筑群落该怎么来合理利用的问题。

  英若惠走到了陆为民的身旁,她也还没有搞清楚陆为民的想法。

  英若惠态度坚决的反对不搬迁,倒不是想要享受新大楼的好处,而是出于从财政支出和土地利用的角度考虑。

  实际上在陈式芳提出建设市政府新大楼时,她就是提出了异议的,而且很坚决。

  一是选址。

  她建议要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市委市政府的选址应当要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起引导作用,所以建议市委市府选择西北方向的沧海区,而非临山近海的十关区。

  十关区本来就处于市区,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属于蓝岛市区内风景区位都最佳的区域,市委市府从南城区搬到十关区,直线距离虽然拉远了,但是总的来说都还是在主城区内,而且十关的区位从长远来说比南城区更好,这根本无法起到带动城市发展的作用。

  当然市委市府确定搬迁到十关这边后,十关这边地价顿时暴涨,本来十关区的地价在整个城区中仅次于南城区,和北城区相当,比莱山/沧海区和仁化区高出不少,现在更是一跃超过了北城区,和南城区相当,甚至有隐隐压南城区一头的架势,倒是把十关区的房地产拉动了起来。

  二是规划格局。

  陈式芳一开始就提出了要“高瞻远瞩”,提出要建一个三十年都不落后的市政府大楼,这个调子一定,下边自然是一片喝彩,整个市政府大楼设计图一出来,英若惠就提出这个规格明显超标,肯定会受到省委乃至中央的批评甚至处理,而且老百姓也会骂声一片,但是陈式芳坚持己见,所以英若惠的反对无效。

  投入这么大,耗时这么久,现在却不搬了,这样不但会对整个十关区的城建规划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市委市政府又要考虑重新选址建设的问题,而这样大一片建筑群落如果要真的通过市场转让的方式来出售,根本就不划算,而且也不会有人接手,有人接手也绝对不可能按照你市委市政府的想象的价格来,因为从设计上来说,这就不是单纯的商业楼宇。

  英若惠认为这就是瞎折腾,当初就不该建,但是既然建了,那就要利用好,而不是瞻前顾后担心背骂名,本来这也不是陆为民这个市委书记的责任,陈式芳已经栽了,多背几条罪名也无所谓。

  “陆书记,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预计五一之前就可以基本竣工,想要快的话,五一后就可以搬迁进去,如果还想敞一敞,搁到七八月份或者九月间雨季过了之后,应该是最合适的了。”英若惠沉声道。

  “若惠,市里边这么大张旗鼓的搬迁过来,合适么?”陆为民笑了笑反问:“会不会引发舆情汹汹呢?”

  “陆书记,我只知道市财政投入这么大,而市委市府不可能一直在现在的位置上呆下去,这是现实,而市里不搬过来,这里荒废还是卖掉?卖给谁?这是极大的浪费!”英若惠态度坚决,“可能是会有一些老百姓不理解,但是我们作为以及领导干部,站的角度不同,考虑问题也不一样,要有一点担当和承压的定力。”

  陆为民扑哧一声笑出声来,看了一眼英若惠,“要有担当和承压的定力?若惠,这话用于其他场合其他工作我觉得还说得过去,但这个搬新大楼,好像有点儿不应景吧?”

第八十一节 用途

  “我不这样认为。”英若惠却并没有因为陆为民的异议而退缩,“普通民众更多的是从感性上来考虑问题,在他们看来好像这样华丽宏大的大楼政府用了就是奢靡之风了,我也承认这幢大楼在建设之前欠缺考虑,但是问题是已经建成了,作为一级官员,我们就要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财政投入这么大,一切都是按照需要来建设的,现在市委市府那边的环境也明显不太适合了,你不搬了,损失更大。”

  英若惠的声音不低,也吸引了金国忠和敬文祥的注意力,他们都意识到英若惠这是要竭力说服陆为民了。

  “作为一级党委政府要理性分析问题,这幢大楼和院落要出让的话根本没有人会接手,或者说人家接手也不是看上你这幢楼而是看上这块地,这幢大楼也不是按照商业地产或者写字楼来规划设计的,所以要出让,势必损失极大,而我们市委市府却还需要另行建设新址,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也是不负责任!所以,我认为我们市委市府应当要有担当和承压的定力来尽快搬迁,哪怕一时会引来一些非议责难,但是我想只要时间长了,老百姓也能理解接受。”

  “唔,这有一定道理,还有呢?”陆为民大略知道英若惠的态度,含笑道。

  “还有就是当初启动这个新址建设时,也是对外明示了的,不容否认,这带动了包括剑门关区域乃至周围的武胜关区域/娘子关区域的房地产发展,如果这个时候政府不搬了,势必会对这几个区域的房地产发展是一个打击,这种出尔反尔的表现也不利于塑造政府形象。”英若惠进一步道。

  陆为民点点头,英若惠的态度并非没有道理,他对英若惠的观感也不错,理性客观,当然站的角度不一样,考虑问题自然也没有那么全面,或者说人家站在那个角度也不需要考虑这么多,这本来也就该是你这个市委书记考虑的问题。

  “若惠说的我也明白了,的确有些道理。”陆为民“若惠若惠”的喊得很亲切,虽然英若惠比陆为民还要大上七八岁,但是在蓝岛市委常委里边也算是年轻人了,陆为民这样喊也没有人感觉不妥,“十关这边房地产发展很大程度上市围绕着这个市政府新址而转,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但据我所知当初市委以此立项时不是说的市政府,是冠名以市政务中心吧?”

  英若惠脸色有些讶异,她也没想到陆为民居然了解的这么细,“没错,是以市政务中心的名义立项,当时也考虑到但是省里边有异议,所以……”

  “既然是以市政务中心名义,那我们也可以按照既定原则来,市政府中心可以摆在这边,并没有违反我们市里的承诺不是?”陆为民浅笑吟吟。

  “陆书记,但是全市人民都知道这其实就是市政府大楼,很多领导也在不同场合下,说过这种话,表过这种态。”英若惠皱起眉头,陆为民这是要耍赖了,可却是在规则内的耍赖,规划报告上是注明了这是市政务中心,谁都能查到,你要理解错误,那也没辙。

  “若惠,政务中心是政府的服务窗口,政府很多职能部门都可以也应当在政务中心办公,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方便群众,也算是市政府的一部分,这种说法没有错。”陆为民笑着道:“这不是问题,而且市政务中心如果摆在这边,我相信对十关区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具有正面影响的。”

  英若惠脸上有些不豫之色,显然不认可陆为民的方案,“可陆书记,市政务中心能用得了这么大一幢大楼?难道还打算把这些空置的区块租出去?附楼以及市委大楼这边又怎么办?”

  “嗯,若惠,怎么使用,我有一些想法,但可能还不太成熟,所以还得要大家坐下来商量一下,但是我们首先要确定的一点是市委市府能不能搬过来?不能的话,怎么最大限度地降低刚才你所说的对十关这边的影响,但就我的了解,十关这边房地产发展势头恐怕不是市委市府搬或者不搬所能影响的,现在十关房价都压南城一头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所以我觉得影响不大。”

  陆为民很耐心的解释道,连金国忠和敬文祥都觉得陆为民对于英若惠是不是太宽容了一些,像毛小鹏被陆为民软硬几招碰得灰头土脸,那时候陆为民好像可没这么好的心态。

  见英若惠仍然沉着脸不吭声,陆为民也不以为意。

  谁的思想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自己也没有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是最主要的。

  英若惠从替政府节约打算的考虑,出发点是好的,而且也有其道理,并非出于私心,这一点陆为民还是很欣赏和肯定的,哪怕这样的干部在市委班子内部和自己唱反调,陆为民觉得都可以接受,自己胸襟还不至于狭隘到连这点儿不同意见都听不进,他也相信自己可以说服对方。

  “站在这里看一看,都能感受到这幢大楼的风采,说实话,省政府也逊色不少,我倒不是说蓝岛市政府就不能比省政府好,但是需要就事论事,咱们蓝岛处于这个节骨眼儿上,搬迁过来,合适不合适,这不是有没有担当魄力或者说能不能能不能承压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政治敏锐性,讲不讲政治,顾不顾大局的问题。”

  陆为民语气温和,但是却让英若惠心中一凛,陆为民这是在提醒自己,要考虑政治大局影响,想到陈式芳的问题以及社会上传言这幢大楼建设的种种猫腻,英若惠顿时心一沉,这一点自己似乎还真有些轻忽了,陆为民初来乍到怎么可能在这些问题上犯错误?自己这一番力主,倒是有点儿想要故意设局引陆为民入彀的味道,若是被陆为民误会了那可才真的糟糕了,想到这里英若惠心里更是发慌。

  “陆书记,我……”见英若惠有些紧张想要解释,陆为民很淡然的摆摆手制止:“若惠,不用多说,我心里明白,你的出发点没错,站在副市长的角度你这么建议也没错,但是作为市委常委,你还需要从全市政治大局着眼,下半年是党的十七大召开,蓝岛之前又出了这么一桩事情,说句难听一点的话,在许多方面我们需要振奋精神,有所作为,但是唯独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能授人以柄,更不能成为舆论炒作的热点。”

  英若惠舒了一口气,她能听出陆为民语气中的坦率,这就好。

  她就怕被陆为民误会,想想虽然在市里边井致中/敬文祥和钱亚东都表示反对,但敬文祥本来就是跟着陆为民走的人,他是就事论事,陆为民不会误会,而井致中作为常务副市长从节约财政和方便市政府办公出发,这么表态也没错,但自己和钱亚东的态度就有些可疑了,钱亚东自己自然管不着,但连利益攸关的李辉南都闭口不表态,也足以说明这事儿的敏感性,可笑自己还在那里振振有词,也幸好陆为民理解自己。

  “老金,若惠,文祥,关于这幢大楼的使用我有一些想法,市委市府是肯定不适宜搬过来的,我怕搬过来,日后立文书记和瓒煦省长都不会踏足这里了。”陆为民自我解嘲的笑了笑,“陈式芳的‘政绩大楼’,这个称谓我虽然无所谓背不背,但是避避嫌没坏处,但这幢大楼不能空置,如若惠所言,这幢楼不好处理,卖不好卖,空置肯定不行,但却很符合我的一个规划构想。”

  金国忠和英若惠以及敬文祥都来了兴趣,陆为民显然是有备而来,否则也不会第三次来看这幢大楼了,既然不打算搬过来,还来看什么看?还第三次,那说明对方心里早就有谱儿了。

  “我和建伟市长探讨过,我们蓝岛的产业结构,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这几年民营企业发展也很快,但是总的来说和江浙沪那边相比,逊色不少,而且产业结构上也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分量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招商引资要有针对性的加大力度,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新兴的诸如互联网产业的兴起,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就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互联网产业和我们通常接触的传统性质的制造业企业不太一样,他们只需要足不出户,也许就那么两三间办公室,有电话,有网线,有电脑,就能完成他们的一切工作需求,像之前的信心软件业和现在开始蓬勃兴起的电子商务都属于此列,而互联网产业还不仅止于此,移动互联网也在兴起,这会对整个互联网产业乃至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都形成一个巨大冲击,这里边有太多的创业机会和产业需求,可能我们都想象不到,有时候就是那么三五个人,一两间办公室创造的产值和效益就相当于一个一两百人的中小型企业,……”

第八十二节 孵化园构想

  听得陆为民介绍互联网产业,似乎和当前市委市政府搬迁的问题沾不上边,但是在场三人都知道陆为民绝非无的放矢,尤其是听到互联网产业的发散性特点,三人心中都为是微微一动,这似乎就是和陆为民今天来的目的有些瓜葛关系了。

  陆为民对蓝岛的产业结构不满意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对房地产业的不感冒,对第二产业结构的不满意,这几位都很清楚。

  陆为民之前一直没有明确提出他对经济工作的思路,但却又有一些实质性的动作,比如中北车/中南车集团的造访,中海油和中船集团的洽谈,都显示出这位新任市委书记与央企方面似乎有紧密的联系,像是要通过央企在蓝岛的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

  可陆为民却又在不同场合开诚布公的表示蓝岛的发展不能依赖于央企,也无法寄希望于央企,还是要靠自身。

  要靠自身这个话题比较宽泛,什么叫靠自身?是靠自身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还是依靠自身内生性的要素发展来鼓励本土私营企业发展,亦或是通过创新领先来吸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这没一个方向都可以衍生出无限可能,陆为民没有明确提之前,大家也都只能揣摩。

  但今天陆为民挑明了,互联网产业,而且还就互联网产业的特点特色和发展思路提了构想,联系到市委市府的新大楼,金国忠/英若惠和敬文祥都意识到,陆为民肯定是要拿这个新大楼与互联网产业做挂钩,问题是怎么来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还有些悟不透。

  “互联网产业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宽泛的概念,其特点就是创新性强,创业灵活,对通讯信息沟通条件要求高,对办公场所要求便捷,其核心就是利用互联网互通互联的这个特性,像软件信息业主要服务于是商务和公务,电子商务则是沟通打通线上线下,以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种互联网特性还会进一步拓宽,可以说今后不仅仅是基于互联网本身的产业,也包括传统制造业和商业服务业的业态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些都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带来的,所以互联网产业已经被国际国内视为了高新技术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

  陆为民一边介绍一边也在斟酌言辞:“我们蓝岛本来是以制造业立市,而下一步我们也会在制造业上扬长补短,比如我刚才提到的高铁设备制造和海洋能源勘探钻采和运输设备制造,同时我们蓝岛具有极为优越的交通运输优势,陆海空联运条件极好,作为重要的商业城市/旅游城市以及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可以很好的发挥特性,而互联网产业日后与制造业/商业和运输物流业结合度会日益紧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蓝岛应当抢先一步优先发展互联网产业,在这个产业上如果我们能够占据先手优势,对于我们日后全市的整体产业规划和布局将会带来更大的选择余地,所以我以为,我们要在如何发展这个产业上着重考虑布局。”

  “陆书记,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您认为这个市委市府的新大楼可以考虑用于,呃,作为这个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集中区?就想我们经开区(滨海新区)中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一样?”敬文祥实在忍不住了插言问道。

  “文祥说的能沾上一些边,我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很看好,而且认为互联网产业将是带动拉动我们蓝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最重要的一环,市政府新大楼面积大,条件好,我有这方面的考虑,我们可以把这个新大楼进行一些小幅度的改造,使之成为适合那些初创业的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但不仅限于互联网企业,只要是符合我们市委市府确定的鼓励发展的产业,都可以在这幢大楼里临时栖息孵化,嗯,这就是一个产业孵化园,我们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免费提供水/电/供暖/网络和其他一些服务,使其能够最顺利最轻松的入住其中,不必担心房租或者水电暖和物业费用等等,让其能够在起步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上,这就是我的打算想法。”

  三个人总算是明白了陆为民的意图。

  孵化园这个提法不是首例,但是真正在国内落实推进的,现在还真不多,陆为民是想要用这个新大楼来建成一个以互联网产业为主的产业孵化园,也就是为一些刚创业在资金人力上都还出于起步阶段比较困难的小企业提供一个最优佳的环境,最大限度减轻其初期经营成本,甚至免费为其提供一些最基本的条件,如办公用房/网络,水电暖等等,当然这可能只能使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无限期,而且在产业选择上也需要符合地方党委政府的规划。

  只不过把这样一个耗资巨大的市政府新大楼用来搞这么一个现在很难预判前景的产业孵化园,不能说是一种冒险,但是起码也有些草率的感觉,其能产生的效益大家现在心里都没有底。

  见三人脸色都有些迟疑,陆为民也大略明白他们的担心。

  市政府新大楼规模宏大,投入巨资,就算是市委市政府真的无法搬过来,起码也可以考虑出售转让,哪怕是损失一些,也可以收回大部分成本,尤其是在目前十关区土地价格看涨的情况,这一片土地连带建筑物,就算是不太适合用于商业开发,但一样可以卖个好价钱,而搞成这个产业孵化园,可以说不但没有半分收益,而且还需要在后期服务保障这一块上继续投入,却远无法谈收获。

  “这个事情还只是我的一个初步想法,具体怎么来操作运作,如何来达到目的实现意图,还需要一个具体市场调研,我觉得这可能需要相关的专业机构来进行评估,而不是我们自己拍拍脑袋来决定。”陆为民退了一步,他知道现在骤然要他们接受自己的这个想法还是有些仓促了,要让他们明白产业孵化园的真实价值和意义,明白目前蓝岛的尴尬格局,了解蓝岛要怎么才能真正打开局面,他们才会逐渐转变意识。

  ……

  回到市委之后,陆为民都还在琢磨着这个事情。

  他今天也是有意要先把意图透露出来,金国忠和敬文祥这边没什么,一时思想不通,做工作能作通,英若惠那里就有些麻烦,这个女人很有点儿固执己见,不赞同的意见,很难折服她。

  市委里边董建伟和井致中那边陆为民反而觉得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反对声音不会太大,这两人看问题的深度要深一些,只要明白市委市府不可能搬迁到那边去之后这个原则,讲明道理,董建伟和井致中应该能理解当前不能搬迁过去的政治意义和大局观。

  而对于两人来说,怎么来打开蓝岛经济发展的局面这才是他们最大的压力,相反自己这个市委书记应该是以统揽全局的身份,单纯的发展经济并不是他这个市委书记的责任,大方向大原则确定下来之后,剩下的因该是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了。

  董建伟也和陆为民谈过,第二产业,也就是实体产业的发展依然要坚定不移的通过招商引资等手段来实现项目落地,创立新项目,进一步发展,但陆为民给他提的就是要建设一个新的蓝岛,仅靠第二产业招商引资带来的发展是有些根基不牢的,尤其是在全国各地都对实体企业的招商引资竞争力度之大,都是你追我赶,大项目大家盯得紧,中小项目蓝岛还欠缺一些这方面的氛围,悄悄这个产业孵化园就可以从头开始,充分挖掘可用资源。

  在陆为民看来,市政府新大楼正好可以作为这样一个创业孵化园来打造,而市委大楼这可以把政务中心以及相关金融投资和融创投资本等专门用于为企业服务的这一块纳入进去,为中小企业的初期创业提供最后小的服务和各种资源要素上的支持。

  以十关区剑门关区域的优美环境,再把服务保障跟上,陆为民有信心在这一块上有所作为,当然这还一个持之以恒的系统性规划,非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成效的,也同样能对十关区的发展带来正面效应。

第八十三节 作祟

  陆为民的构想在市委市政府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大家都隐约知道陆为民不太支持市委市府搬迁新址,像田平山就反对搬迁,但是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认同要搞这个什么孵化园。

  尤其是市政府大楼,耗资巨大,超过20亿的财政资金,选址极佳,现在花费几年时光建成,居然就说不搬了,虽然说是限于政治影响而不搬了,但是如何处置则需要考虑,新任市委书记突然提出一个要搞什么高新企业孵化园,就要把这个大楼作为孵化园的产业基地。

  如果按照陆为民的规划构想,这个不计土地成本耗资超过二十亿的新大楼,不但无法为市委市政府收回半分成本,而且市委市政府还会持续不断的对其投入补贴,供水供电供暖以及通讯网络,都要免费,这招商引资也只是搞几通一平,也没有说连水电暖都免费吧?还要提供免费的高速上网,这个世界好事儿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产业孵化园是个噱头,还是领导人头脑发热的拍脑袋主意?有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财政资金这样肆无忌惮的乱用,有没有一个约束性和约束机制?这些消息都已经开始隐隐在下边发酵了。

  陆为民的这个构想虽然尚未正式提交到市委常委会上来研究,但是从陆为民那一趟走下来透露出来的意图,金国忠/英若惠以及敬文祥自然也就要进行“传播”了,而像董建伟/井致中这几个人紧要人物陆为民也是当面沟通,但像其他市委市府班子成员则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情况,免不了各种意见就要出来了。

  对此陆为民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是他没有想到冲击波会有如此之大,甚至连这几天一直在京城的曹朗都知道了。

  ……

  “你这是着惹了众怒啊。”曹朗在接机时就笑呵呵的道。

  “众怒难犯?”陆为民泰然自若,“初步构想而已,没想到也能折腾得沸反盈天,有些人只知道出于个人利益来考虑,鼠目寸光。”

  曹朗摇摇头,“也不能那么说,大家有些舍不得倒是真的,尤其是市委市府干部们,你知道么,相当一部分干部已经提前在十关那边买了房,你现在一句话市委市府不搬迁了,他们怎么办?本来就指望着市委市府搬过去,一来上下班近了,二来市委市府搬过去,十关那边房价铁定会迎来一个上涨,这也是大家真金白银的收益啊,不想过去住,转手卖了,这一道工序就能挣好几万,何乐而不为?现在煮熟鸭子飞了,谁能高兴?”

  陆为民脚步微微一滞,他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事关广大干部的切身利益,当然会引起很强烈的反弹了,这一点陆为民没有预料到。

  “统计过没有,在十关那边买房的干部有多少?”陆为民倒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了。

  “在十关那边买房的肯定不少,有些是早就买了,有些是近期买的,也有一些人准备买,但是有多少是因为这个原因买,不太好说,本来十关那边条件就好,而且实话实说价格也不便宜,你要搞这个摸底调查不太好统计。”曹朗没想到陆为民这么重视,“不至于因为这个你就准备放弃吧?搬迁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不少干部都有心理预期,都在说没有哪个当官的敢把乌纱帽当儿戏去冒这个风险,陈式芳都栽了,虽然不一定是这事儿,他陆为民又不是傻子,凭啥去冒这个险?”

  这一点陆为民也是清楚的,实际上陈式芳尚未出事之前,关于市委市府能不能搬迁的事情就已经有争议了,当然这种争议是私下的,连陈式芳本人也有些忌惮,省委不赞同,她虽然强势,也不能说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所以这个问题在私下里也评估过,未公之于众。

  但既然在评估,就瞒不了人。

  下边干部自然心里也有数,觉得可能市委市府整体搬迁有政治风险,当官的恐怕不愿意冒险,有了这个心理预期,其实陆为民提出来这个不搬迁的意见后,大家也是对这个心理预期的一个失望反应。

  他们是寄希望于这个市委市府大楼是陈式芳搞的,陈式芳倒了,陆为民来接盘,那么这些负资产就不应该计算到陆为民头上,陆为民就算是决定市委市府搬迁过去,那也是“废物利用”,总不能让耗资这样大的一个项目空置吧?那就成了最大的浪费了,浪费也是一种犯罪。

  既然早就有了心理预期,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这个问题才是值得探究的。

  见陆为民面色沉郁,似乎在思考这个问题,曹朗进一步道:“我当时的想法是就算是无法搬迁,但是你可以缓一缓,等到党代会之后再来明确,毕竟还是有那么多人心存希望,你只要不明确态度,大家也没啥,可你现在不但明确了市委市府不搬迁,而且还提出了这么一个孵化园规划,就有点儿授人以柄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10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0/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