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1022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卧室还是收拾得很整洁,不过书房就有些杂乱了。

  看见垃圾桶里的方便面空桶,洪桐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有些心疼。

  丈夫还是没有完全适应自己不在家的生活,忙起来没吃的,就只能用方便面对付了。

  齐鲁这一年多时间来,蓝岛和泉城市委书记先后易人,也标志着十七大之前的人事调整开始逐步拉开了,事实上,像蓝岛警备区的主要领导在调整,每一届大会之前都会有这样的调整。

  也许自己不该到蓝岛,丢下丈夫在蓝岛,生活也没有了规律,身体也许会受影响。

  丈夫本来就是一个工作很认真的人,又兼着宣传部长和统战部长两个职务,照理说泉城市党代会也已经召开了,不应当再让丈夫兼任统战部长,不知道什么原因,仍然让丈夫兼任着两职,而新去市委书记车离好像和丈夫关系很一般,这也是丈夫这段时间更加忙碌的缘故,丈夫不愿意在新来的市委书记面前撂挑子。

  照理说车离之前是前任省委宣传部长,丈夫是泉城市委宣传部长,双方是上下级关系,应该有些交情才对,但是洪桐知道丈夫其实担任宣传部长时间并不长,而作为副省级城市,一直也和省里边有些磕磕绊绊,江大川时代的泉城是如此,陈式芳时代的蓝岛也是如此,所以下边的各部委如果没有私人交情,很难说在工作关系上有多么密切。

  但车离既然来了泉城担任市委书记,多少也还是有些香火缘份才对,也不知道丈夫怎么和车离的关系反而还不如其他以前那些没交道的人了,这一点洪桐也有些弄不明白。

  不过毫无疑问,丈夫现在的处境与江大川担任市委书记时有所变化,工作环境也远不及那个时候好了。

  一边收拾屋子,一边打开电视,洪桐调到蓝岛之后就很少看泉城这边的新闻了,不过偶尔也会看一看,算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丈夫的行踪。

  今天是周末,在住校的孩子也该回来了,洪桐正琢磨怎么孩子还没见踪影,电话就响了起来。

  接了电话,是孩子来的,问了丈夫回来没有之后,就说晚上几个同学还要邀约着去看一场演出,洪桐答应了,叮嘱孩子小心一些,看完演出早点儿回来,洪桐就没说什么了。

  孩子很懂事,高三了,功课压力很大,但是孩子却基本上没有要自己和他爸操心。

  孩子住校,每周周末才回来,学习也很用功,成绩也很好,根本不需要大人多过问,作息都安排得很好,这也是两口子的骄傲。

  搁下电话,洪桐嘴角浮起一抹幸福的笑容,还有一个月就高考了,但是孩子却很放松,换了别人家的家长,肯定不会允许这个时候还要去看什么演出,但是洪桐不会,丈夫也不会,孩子的合理要求,他们都会满足,只要孩子自己心里有数。

  对孩子洪桐还真是比较放心,丈夫和自己的父母都还健在,孩子周末还经常可以到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那里去换换口味,倒是丈夫比孩子更让人操心,丈夫看起来身体很不错,但是胃上还是有些毛病,这也是饮食规律不正常积下来的毛病,医生也说胃病也就是一个养字,注意生活规律,其他没啥。

  可自己这一走,丈夫的生活看来又有些乱套了。

  想到这里,洪桐就有些难受。

  ……

  丈夫回来得有些晚了,洪桐看了看表,已经是七点钟了。

  听见脚步声,把门打开,接过丈夫的包,洪桐看了一眼丈夫的脸色,似乎有些心事。

  “怎么才回来?”洪桐含笑问道。

  “韩书记叫我去说了点儿事情。”向文东点点头,“咦,小巍呢?”

  “他和同学们在外边儿吃,说吃了要去看一场演出,晚一点儿回来。”洪桐解释。

  “哟,看样子是胸有成竹啊,还有几天就大考了,还这么放松,好事儿啊。”向文东乐了起来,“我倒是要看看,他到时候给我拿个什么成绩出来,北大还是清华,复旦还是浙大。”

  “他不是说想去南边儿么?岭南大学也挺不错,算是去你的母校啊。”洪桐笑道:“他们同学里边也有愿意去考南边儿的大学的,都说想换个环境。”

  “看他自己的想法,我倒觉得无所谓。”向文东摇头,“到哪里都没关系,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当然靠北大清华或者复旦浙大这些,我们更有面子。”

  这个时候洪桐才突然想起什么,韩三童叫丈夫去说事儿,说什么事儿?

  丈夫和韩三童关系很好,但是两人并非工作隶属关系,怎么会把丈夫叫去说事儿,而且还说得这么晚?

  “韩书记叫你去说什么事情?他要走了?”洪桐很关心。

  早就有传言说韩三童要离开齐鲁,这也并非空穴来风,洪桐和向文东都判断韩三童可能要走,没想到江大川走了,韩三童还安然不动,向文东也问过韩三童本人,韩三童本人也不置可否,只说要看中央的意图,但话语里流露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不是。”向文东摇头否认,“是另外一件事情。”

  洪桐见丈夫脸上似乎露出犹疑地表情,觉得很奇怪,丈夫可是很少有这种情形的,素来干净利落,有什么说什么,哪像今天这样吞吞吐吐?

  “怎么了,文东?有什么事情么?”肯定是有啥事儿,洪桐心里也是一咯噔,莫不是丈夫的工作要调整,是车离要动丈夫?“是不是工作上的事情,车离那边?”

  见妻子露出警惕的表情,向文东知道妻子误会了,哑然失笑,“是工作的事儿,但是和车书记无关,你别一天老是疑神疑鬼的,我和他关系虽然很平淡,但也谈不上什么矛盾,纯粹的工作关系罢了,他才来几天,心思也还顾及不到这上边来吧?”

  “那是什么事儿?”对自己丈夫性格很了解的洪桐确定肯定不是简单小事儿,紧追着问。

  见妻子的神情,向文东也知道今天不把这事儿说清楚怕是过不了关,沉吟了一下道:“韩书记问了一下咱们家的情况,问我现在这样两地分居适应不适应?”

  洪桐也是机敏无比,立即反应过来:“省里要动你,嗯,让你来蓝岛?可市里才开了党代会,新一届班子才亮相,动谁?毛小鹏,还是钱亚东?”

  向文东也不由得苦笑,自己妻子啥都好,就是对官场上这些东西太看重了,当然这也不能说是坏事儿,起码人家反应比自己这个当事人更敏捷。

  “韩书记没明说,只说陆为民对蓝岛市委班子配置不太满意,认为蓝岛乃至齐鲁的干部交流做得比较差,很多领导干部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都没有离开过本地,有些岗位一干几十年,这样不利于工作,干部容易产生心理惰性和固化思维定势,也不利于预防贪腐,认为省里应该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大概是觉得蓝岛市委在这方面可能存在不少问题吧。”向文东解释道。

  “那他为什么不在之前提出来?非要等市党代会召开之后才来这个动作呢?”洪桐讶然问道。

  向文东看了一眼妻子,妻子对省里边的局面还是不是十分了解,也对陆为民在蓝岛的处境不十分清楚。

  陆为民初去蓝岛,陈式芳倒台带来的余波未消,省里怎么可能轻易同意陆为民大动干戈?

  就是陆为民自己只怕也没有那个底气,弄出问题来,对他这个市委书记也是一个负面影响,那个时候当然要以稳定局面为首要任务。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从韩书记的介绍应该听得出来,陆为民应该是已经坐稳了位置,对局面的掌控力大大增强了,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他下一步的施政意图,这才会有这个意愿。

  陆为民现在面临的压力也不小,蓝岛要撑起半岛明珠/环渤黄海地区和东北亚中心城市的这个名头,拿不出一点像样的政绩来说不过去,一晃他到蓝岛也半年了,也就是该要逐步拿出施政纲领和措施的时候了,所以肯定不会容忍再有人来对他的下一步工作掣肘,调整一些不合适人选也就是必然之举。

  只是如妻子所说,党代会结束没几天,这就要动人,未免会让人觉得太有针对性了,不过恐怕陆为民不是在意这些问题的人。

第一百一十七节 换位

  见丈夫看了自己一眼,洪桐立即就醒悟过来了。

  党的干部在调整上就要简单得多,并非要守着一任一届的规矩,可以说党的干部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句工作需要,随时可以调整。

  陆为民前期要稳定局面,当然不会大动干戈,现在时机成熟了,自然可以向省委提建议了。

  她在蓝岛工作了这么久,对蓝岛的局面有所了解。照理说她作为军队干部是无需过于关心这些事情的,但是一来陆为民夫妻俩和他们夫妻俩关系不错,二来苏燕青和她也算是朋友,加之龃龉蓝岛警备区这个特殊环境中,既可以接触到蓝岛的上上下下,又可以独立于蓝岛官场之外,所以对很多消息的了解,甚至比普通干部更深刻。

  “那我估计就是毛小鹏了,或者也有可能是李辉南和钱亚东,但最大可能性是毛小鹏。”洪桐略加思索就断然道。

  “为什么?”向文东也还不清楚蓝岛那边的情况,但是他知道自己如果被交流到蓝岛任职的话肯定也会是市委常委,问题是现在蓝岛现在市委常委是满员的,自己要过去,肯定也就意味着蓝岛现任市委常委中有人会走人,会是谁,他心里并没有底,韩三童也没有说,但他估计也不可能让自己去当个什么秘书长或者统战部长这一类的偏门常委才对,否则韩三童也不需要这么郑重其事的和自己说这事儿了。

  他一度以为是曹朗要回京,曹朗是下挂的,差不多也快一年了,走人也正常,但是如果是这样,似乎韩三童用不着这么神神秘秘,一个本来就要走,自己去接班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才对,显然不是。

  “这三个人据说都不太符合陆为民的心思,钱亚东这个人性子有些孤僻,不太爱交际,陆为民来,他也是不冷不热,不过他这个政法委书记似乎对在市里影响力并不大,陆为民也知道他这个人脾性,似乎不至于因为这个原因而非要大动干戈的换掉他,李辉南呢,有点儿问题,好像和房地产那边搅得紧了点儿,但似乎也不能完全怪李辉南,先前陈式芳时代就是那个格局,现在看样子李辉南也在调整迎合陆为民的喜好,陆为民是对房地产不待见,这蓝岛人都知道,但现在陆为民好像也在调整风向,似乎有对房地产业没那么多敌意了,而且一个区委书记,兼着常委而已,好像要说对陆为民有多大挑战性或者影响到了陆为民的大计实施,好像也不至于,所以也就只有毛小鹏了。”

  洪桐抽丝剥茧的理性分析让向文东也是叹为观止,他还真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堪称王牌间谍兼情报分析师的老婆,去蓝岛也就是一年多时间,居然就能对蓝岛的政局有这么深刻细致的领悟了解,简直就是天生的贤内助加外助。

  “毛小鹏是组织部长,他怎么会和陆为民搞不拢?他好歹也是走到这个份儿上了,就不明白这里边的道理?”向文东不解。

  “具体原因说不清楚,也许是毛小鹏的风格和陆为民不太一样吧,毛小鹏据说是个比较典型吏员,揣摩领导心思很有一套,但是好像比较缺乏主见和创造性精神吧,嗯,我感觉陆为民不太喜欢这一类干部,他喜欢用有主见有创造性有能脚踏实地干实事的干部,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一项工作他把意图目的和要求讲到,具体就该是你操作者怎么去处理的事情了,他不管,一句话,他管宏观方向,具体运作要副手和下边人自己去做。大概是毛小鹏不符合他的定位吧。”

  不能不说洪桐是在蓝岛下了功夫的,对蓝岛市委市府里边很多遗闻轶事都相当了解,如果陆为民在这里听到,都会对他本来觉得洪桐英姿飒爽不爱红妆爱武妆的女性形象大打折扣,怎么一个英气逼人利落豪爽的女军官就变身八卦女王了呢?

  “一句不符合他的定位,就能决定一个正厅级干部的命运?”向文东有些自我解嘲般的道:“我就符合他的定位?”

  “你少在那里自怨自艾,你当到那个位置,一样可以用种种不同的理由来决定别人命运。”洪桐没好气的道:“这会儿轮不到你多愁善感,何况毛小鹏在蓝岛的口碑并不好,陈式芳时代就有人说他是趋炎附势溜须拍马只想保官帽子,陆为民来了之后,他就有点儿失势了,走人也许是他最好的选择。”

  向文东当然知道毛小鹏的位置是组织部长,自己从泉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调任蓝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话,级别上是平调,但是外人看来都是升了,甚至升了不是一星半点儿,组织部长是权力核心之一,号称五巨头之一,十三个常委里边,排位在前六,若是要真论实际权力,纪委书记未必就能压过组织部长。

  “是啊,轮不到我多愁善感,我该暗自窃喜才对。”向文东摊摊手,“何况韩书记是说要解决咱们夫妻分居兼干部交流任职,我去蓝岛好像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韩书记这么说的?”洪桐心中大喜。

  “前半句是他说的,后半句是我自己杜撰的。”向文东难得的调戏一下自己妻子。

  “去你的!”洪桐一瞪眼,“我就说韩书记怎么可能这么草率,要动毛小鹏没那么简单,毛小鹏和秦汉中/车离关系都不浅,韩书记就算是和陆为民有这个意思,那也不过是一个平手罢了,关键还是要看高书记那里,不过秦汉中好像在高书记那里也是很能说得上话,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行了,这事儿也轮不到你我去操心,韩书记做事的风格你还能不知道?咱们不去想,到时候再说,真要有这种事情,咱们也乐见其成,蓝岛气候好歹也比泉城好些,听说房价也不低,我要去了,不还得买套房子?”向文东也知道这事儿想也是白想,韩三童没明说,也就说明还有很大变数,真要定了,自然就会有消息传来,没有消息传来,那也就是说明没戏。

  ……

  “高书记,是不是汉中还思想不通?”韩三童把方案搁在桌上,含笑问道。

  “唔,汉中还是认同这个交流意见的,对大的方向他是支持赞同的,不过他对一些具体上的东西,可能就有看法了。嗯,为民那边,真的觉得需要调整?汉中对这一点很有看法,他认为作为市委书记,为民心胸不够宽阔,缺乏海纳百川的气概,……”

  作为省委书记,高立文对很多事情洞若观火,但是洞若观火,并不代表他就要去事事过问,那不是他的职责范畴,班子里边有矛盾很正常,真要一团和气,那也就意味着这个班子缺乏锐气和创造力了,他只需要保持一切在自己控制范围内,适当加以引导向有利于工作的方向推动,那就行了。

  陆为民和秦汉中在班子调整上的分歧已经明朗化了,这事儿必须要有一个解决,否则就会影响到工作,两人换了封建社会的说法,都是自己的肱骨之臣,左膀右臂,一个替自己稳固内部,一个替自己率队冲锋陷阵,都不可或缺。

  “立文书记,我不太认同汉中的观点。”韩三童沉吟着回到:“为民和我谈过这个情况,他和毛小鹏没什么私人恩怨,可能就是纯粹的工作作风不搭,为民喜欢那种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干部,嗯,毛小鹏呢,我的感觉,这个同志呢,领悟能力还是很强的,但在创造性和突破性上可能就差了一点儿,也就是说为民希望有个能够主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协助自己打开局面,而不是由自己来安排,再由你来理解领悟他的意图来开展工作,这中间脱了一环,所以就有点儿不搭了,为民这会影响工作,与其到后边而来适应调整,不如趁早,今年蓝岛的工作压力也很大,我能理解他,……”

  韩三童的话听起来似乎也挺在理,事实上陆为民也找高立文汇报过,如果没有秦汉中在里边卡着,高立文也就应允了,问题是秦汉中认为不妥,他也不能不照顾秦汉中的情绪。

  “另外,毛小鹏的确在蓝岛工作多年,但是家也在泉城,老岳父身体不好,孩子马上要考大学,我觉得这一点从情理上也说得过去,……”韩三童接着补充,“安排他回省里或者泉城都可以。”

第一百一十八节 打动

  高立文沉吟不语。

  毛小鹏的去向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说服秦汉中接受这个意见,他需要考虑秦汉中的感受。

  “立文书记,我觉得汉中可能有些误解了为民的想法了,认为为民是不是有些骄矜自大了,容不得不同意见,所以才会反对,但我觉得不是这样。为民和我认真谈过,包括今年他们蓝岛的一些规划构想,我觉得他们的一些意见是颇具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像产业孵化园,在全国不是第一个,类似的提议不少,但是我感觉他们在不但在孵化园的设计理念/运行规程/培育催化这些方面都有很多独到的新意,更难得的是把他们蓝岛经开区的产业园和孵化园对接起来了。”

  韩三童知道是该自己帮高立文下决心的时候了,自己需要打消他的顾虑,让他充分认识到蓝岛目前的重要性。

  “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也就是说孵化园里边也许两三年内也许会涌入两三千家具有创意和创新的技术项目,哪怕只有十分之一能够孵化成功,那么进入产业园后,就会迅速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而根据蓝岛的产业规划,孵化园基本上都是选择了以信息业/动漫/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业等科技含量高或者目前刚刚兴起的新兴产业为主导,这些产业一是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时效要求,二是项目技术虽然个体规模不大,但是很容易形成产业集群,尤其是这样一个产业环境形成,很容易在业界内传开名声,吸引外地的同行和人才来谋求加盟或者自己创业,我个人认为这个孵化园如果真正能如蓝岛市委构想的那样,将会成为超过蓝岛包括先进制造业在内的传统制造业规模的一大产业,当然这可能需要时间和过程,但是这却是蓝岛要在环渤黄海地区和东北亚区域突围而出的关键。”

  高立文微微点头,陆为民向他汇报过孵化园和蓝岛经开区各类产业园对接的构想,他也很赞同,但关键还是在孵化园的质量效果能不能拿出来,如果只是沦为一个噱头,那么蓝岛经开区的产业园也就无从谈起。

  “唔,近期他们孵化园发展怎么样?”

  “非常好,比想象中的好,前不久井致中带队到京城/天津/沪上/杭州/合肥/深圳/广州去进行宣传招商,另一队则是由金国忠带队前往重庆/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哈尔滨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招商,并非针对引资,而是专门到诸如中科院/工程院/北大/清华/人大/复旦/沪上交大/浙大/电子科大/中国科大/哈工大/重大/川大/武大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一次宣演,据说他们一共在所涉及到的这些城市里边的三十多所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进行了这种宣演,重点就是推介他们的创业孵化园,嗯,他们蓝岛已经把这个产业孵化园更名为创业产业孵化园了,鼓励大学生们到蓝岛来创业,蓝岛会为他们提供创业所需的一切基本必备条件,也就是诸如水/电/气/暖/网络和基本的办公用房乃至公寓,据说这个宣演在多所高等院校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据说他们回来之后这一段时间里,接到的电话咨询超过3000个,电子邮件超过5000封,都是咨询在蓝岛来创业的问题的,足见这一次宣演在大学生们心目中引发的轰动效应。”

  “哦?效果这么好?”高立文是知道陆为民提出的经济发展上蓝岛要搞的“双轮驱动”战略的,一轮是依托蓝岛制造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另外一轮就是推进孵化园和产业园对接模式,全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业和工业设计业及其衍生来的高新技术产业,他也听说过蓝岛在市党代会之后的举措,就是分别由金国忠和井致中兵分两路,前往招商引资,但是这个招商引资却有些别出心裁,变成了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大学生创业的宣演,主打创业,而非项目招商引资,足见陆为民在观念上与其他人的不同。

  “嗯,的确非常好,目前孵化园入园的企业并不算多,只有113家,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属于那种大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创业项目,其他三分之二还是属于那种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基础,迁入孵化园来享受政策的较为成熟的企业,但是根据蓝岛方面的评估,这种局面会逐渐得到改变,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创意新技术企业进入孵化园,因为在目前来看,全国尚无比蓝岛更具吸引力的类似创业孵化园,一些城市可能也在开始效仿,但是要建设这样一个环境优越/条件完善,同时兼具配套政策的产业园,不是一两年能做到的,同时蓝岛的城市地理气候环境优势也不是一般城市所能相比的,或许京沪深穗这些地方在某些方面强于蓝岛,但是蓝岛也有其独到的优势,所以我觉得蓝岛的这个战略走得极好,选择的时机也是恰到好处。”

  韩三童成功的把高立文注意力吸引到了蓝岛的下一步发展上来,他就是要利用高立文都蓝岛的看重来打动高立文,让高立文出于为蓝岛大局出发,同意调整毛小鹏,当然他也相信只要高立文愿意去做秦汉中的工作,也一定能做得通秦汉中的工作。

  “唔,蓝岛这一步的确走得很准。”高立文心情也被韩三童的话带好了,点点头:“有时候你先行一步,这个优势后来者就需要花几倍的努力去追赶,如三童你所说,蓝岛的条件不比国内任何一座城市差,蓝岛有条件有理由也有必要打造成为一座更具活力和创造性的城市,在这一点上,我相信陆为民可以做到。”

  成功的把话题带过来,韩三童心里暗喜,“立文书记,今年应该是蓝岛关键之年,孵化园和产业园的对接,先进制造业的推动,蓝岛的经济发展会迎来一个明朗的局面,但是蓝岛八百多万人口,涉及到诸多区县,不是光靠一个孵化园产业园就能将如此大的一个经济体就能拉动起来的,为民也和我谈起过在发展县域经济上,要注重发觉内生资源潜力,营造一个适合本土民营经济发展的优佳化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孵化园和产业园成为龙头,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发展的血肉肌体,真正实现全市动起来,推动全市社会经济事业全面发展,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来支持配合为民的方略。”

  高立文默默点头,却没有说话。

  有些话点到即止,韩三童也知道过犹不及,高立文自有其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怎么来处理他自己心里也有斟酌,自己再多说反而不妥。

  ……

  陆为民把难题丢给韩三童之后,就没有多过问了。

  他相信韩三童一旦打定了主意,自然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么多年分管党群的副书记不是白当的,他对高立文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梁瓒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10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2/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