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1030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大为光火?这有什么大为光火的?谁也不是卖给谁一辈子的,人家要创业,这是好事,应该大力支持扶持才对。”陆为民不以为然,“国企效率低下,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人才流动受制约,论资排辈严重,严重的压制了一些有才华者的发挥,所以敢于冲出束缚自我创业的,往往都是具备自信的,这对于获得自我认可和成功都是好事,对国企来说,一样也会触动,对他们也是好事。”

  “哟,你倒是挺会说话啊,把一桩事情说成了双赢之举了,敢情国企辛辛苦苦培育起来的人才,被挖角,跳槽,还成了对国企的好事?”夏力行又好气又好笑,“挖角也好,跳槽也好,没问题,一切按照法律程序来,但是这些人也应该考虑原单位的付出,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程序问题。”

  “这些细节问题我想不应该影响大局。”陆为民不认同夏力行的观点,“国企存在的弊病不是一点两点,怎么来激活其活力,促使其真正轻灵迅捷起来,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在权属结构上做文章,当然这个问题可能比较敏感,很容易被批,需要高层下大决心。”

  这个问题困扰国内高层很久了,但是也是最容易激发起争论的,五六年前“国退民进”策略的延缓或者说淡出,使得这个话题陷入了沉寂,而在国内经济向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肯定是不受人欢迎的,只有当经济下行,甚至其他手段都无法刺激凑效的情况下,大家才会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才可能出现倒逼的情况。

  话题散开来,气氛也就更轻松了。

  每年这样的单独对话似乎都有这么一遭,只不过随着各人职位的变迁,这种对话也变得越来越平等,当然也多了几分亲情在里边。

  原来苏燕青父亲苏伏波也会参加,但有时候也觉得可能把这种空间留给夏力行和陆为民单独对话更好一些,所以苏伏波有时候也会缺席。

  夏力行很关心目前蓝岛的发展状况,陆为民的一些举措也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他很想知道这些举措对于蓝岛整体经济的拉动究竟发挥出了多大的作用。

  “现在真还说不上,有一些拉动,但成效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估计要到今年乃至明年才能真正发挥出来。”陆为民摇头,“创业孵化园的作用是要鼓励大家敢于创业,我们蓝岛市政府为会这些创业者提供必要的要素保障,只要你有好的创意,好的技术,那么就可以从各方面得到支持,把你的创意和技术真正展示出来,能不能演化成为为生产生活提供实际商品和服务的东西,需要一个过程,从创意孵化变成实质性的商品或者服务,也就是从孵化园到产业园的一个过程,这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孕育,所以我们给孵化园内的企业和创业者们设立的时间都是1年或者一年半/两年,特殊的也可以达到三年,我们可以容忍失败挫折,正是这个容忍机制,才可以使得更多的创业者敢于来尝试自己的未来。”

  夏力行颌首,这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当下蓝岛的经济仍然依靠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支撑,但是一旦陆为民这个举措奏效,那么新兴经济将成为蓝岛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核动力,而且新兴经济对于传统经济带来的不是竞争,而是促进,新技术新服务对传统经济的改造又会带动整个传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和商业模式的变革,这中间孕育着无限商机。

  “为民,你都意识到了新兴经济的巨大潜力,你姐的华民集团难道就没有动作?”华民集团的底细对于夏力行来不是秘密,实际上到了这个层面,陆为民也知道自己的“家底儿”也早就被高层所知晓,虽然自己极力要和华民集团“撇清”,但是他也知道在很多人眼中,华民集团和自己是分不开的,对于高层来说,只要自己没有利用职权为华民集团谋取利益,这就没啥,当然要界定这个东西也很难,所以华民集团也是极力避免和陆为民的管辖范围有什么直接的交葛。

  “当然有,华民集团现在也有一个专门的民间智库,也算是企业的智囊团,他们对新兴经济的研究也很深,像华民创投基金不是就来我们蓝岛了么?就是看好我们蓝岛的做法,我觉得华民集团这样的做法也是合适的,不宜专门去谋一个行业,本身他们的产业也比较庞杂了,再过多的去分散精力,反而不妥。”陆为民介绍道:“华民现在还在整合资源,他们有他们的发展规划。”

  华民集团在国内声名不彰,这和以陆志华为首的高层管理团队有很大关系,陆志华本人基本不接受外界媒体采访,而像杜启立和崔磊这些高层也极少曝光亮相,而华民集团也专门有对外的新闻发言人,除了涉及到集团业务的事务发布外,也对外界媒体想要了解集团内部情况都表示不予回答或者不予置评。

  但是集团规模摆在那里,尤其是像健力宝/风云通讯以及世纪风华/三姝酒店这样在业界内都颇具影响力的企业隶属于华民集团,再加上一个近年来屡屡在影视行业崭露头角的潮流文娱影视传媒集团,所以你就是再想要低调,也很难不招人眼目。

  实际上随着世纪风华地产在香港上市,首日股价攀升至15.3港元,比发行价攀升百分之二十七,世纪风华市值立即超过500亿港元,而经过摊薄之后华民集团所持股份市值超过330亿港元,仅此一役,华民集团的庞大实力立即暴露无遗,只不过外界对华民集团的股权结构却无从得知,只知道陆志华/杜启立/崔磊是华民集团的三驾马车,陆志华是第一大股东,而杜启立和崔磊则是陆志华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从华民集团卖掉补精益髓液给三株集团之后,崔磊和杜启立就开始一直跟随陆志华创业,一直到打下目前华民集团这个庞然大物。

  陆志华在华民集团中的股份占有多少也是一个谜,而崔磊和杜启立这两人在华民集团中股份有多少也一样不为人知,但是毫无疑问陆志华在华民集团中是占据着主导地位,按照外界的评估,即便是陆志华在华民集团的股份只有百分之六十,那么陆志华的身价都有可能超过300亿,因为仅世纪风华地产这一块,她就拥有超过200亿的市值,算是健力宝/民生银行/华民银行/风云通讯/三姝酒店这些资产,她的身家轻松过300亿,甚至超过400亿也是一件简单事情,只不过因为无法了解到陆志华在华民集团中的具体股份占比,所以才无法给出一个较为准确的数据。

  媒体甚至也还挖掘出了担任华民集团董事的萧劲风/齐镇东/魏德勇与陆志华都是昌州195厂子弟,萧劲风担任华民集团旗下的世纪风华地产董事长兼总裁,而齐镇东则是风云通讯的董事长兼总裁,魏德勇则是潮流文娱影视传媒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一个195厂子弟帮俨然新鲜出炉。

  现在已经有媒体把甚少在外界露面的陆志华称之为地产女皇,虽然萧劲风才是世纪风华的董事长,但是陆志华旗下的华民集团却是控股方,而一旦风云通讯上市,不知道陆志华又会获得一个什么样的称号。

第一百四十二节 精英们

  “女皇?”陆志华嘴角浮起一抹嘲弄的微笑,“媒体就会用这些不切实际的语言来夸大其词,一家房地产企业就能主宰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成?在如今都是一片大干快上的时候,房地产红火势头不可挡,碧桂园和万科都不敢说他们是老大,世纪风华算什么?”

  “起码也是对世纪风华地产的一种认可吧?”陆为民看了一眼手表,今儿个算是一个聚会,萧劲风/齐镇东/魏德勇,还有华民集团另外两大核心成员——崔磊和杜启立都要来,算是华民系主要成员的一个团年会。

  “市场会做出判断,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至于其他,真的没有多大意义。”陆志华有些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忙碌一年,还要搞这么一个核心年会,明年集团还打算扩大年会规模,提前到春节前来开,算是凝聚人心,提振士气。”

  “像华民这样的企业集团我觉得这有必要,当然,各个企业有自己不一样的企业文化,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各有各的考虑。”陆为民不插言,这些问题不该他来考虑。

  “你倒是把自己撇得很清啊,深怕沾染点儿什么似的。”陆志华笑了起来,“不过我看今年国际国内形势都有些比较大的震荡,三子,你怎么看?”

  “经济危机都是有其规律的,我们读书时候不是都受过这种教育么?这其实就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规律,嗯,有人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都是七年一个轮回,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儿荒谬,但未尝没有一定道理,2001年美国股市崩盘,加上9.11事件,动荡不安,再往前推7年,1994年,美国债券市场又是一轮风暴,同样也导致了全球经济动荡,再往前推7年,1987年就更不用说了,黑色星期一,股灾,这么一算下来,2008年,似乎也不应该是一个安静的年份,而且从美国次债危机也能感觉到,风暴正在隐隐成型,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中国想要独善其身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我的判断,这一轮风暴对国内经济冲击会比较大,尤其是实体经济。”

  陆为民语气很平静,但是陆志华却听得很认真,皱了皱眉头,“三子,你的意思是对实体业,也就是制造业这一类的会冲击比较大,但是像房地产业,旅游业,文娱影视产业这一类的服务业,反而冲击没那么大?”

  “房地产业,也许还有三五年的火劲儿,毕竟城市化势头还没有消减下来,加上国民投资渠道匮乏,通胀压力下,股市不靠谱,也就只能往房市砸钱了,所以无论是所谓的刚需也好,还是投资渠道也好,都还能红几年,但三四线城市城市化率需求没有那么大,尤其是那些产业不足,又非交通枢纽或者旅游胜地的三四线城市,很快就会退火,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由于其独特性,需求大,供应有限,所以问题不大。”陆为民一个一个的分析,“旅游业,也就包括酒店/餐饮,已经包括线上线下的产业,由于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是呈现一个长期上扬的趋势,所以影响不会大,本身我们国内旅游消费也就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准,所以继续保持增势也很正常;文娱影视产业和旅游业差不多,看看美国好莱坞的格局,再看看国民在这方面的人均消费,所以也会保持一个长期的增长势头。”

  “制造业就很危险么?”陆志华赞同陆为民的观点,华民集团其实也就是这几块产业,像标准工业/健力宝/风云通讯这三块是属于实体制造业这一类的,民生银行/华民银行属于金融服务业,世纪风云地产属于房地产业,三姝酒店/潮流文娱影视传媒属于服务业,按照陆为民的判断,那就是前三块受冲击会比较大。

  “也说不上危险,高速增长一段时间的合理回调也很正常,我的看法,汽车产业仍然是具有前途的,标准工业和万向实业号称国内两大汽车配件龙头,实际上已经成为几大汽车整车制造商的主力供应商,在占有率上很稳定,所以会有冲击,但是问题不大;健力宝么,消费品行业的起落不太受这方面影响,关键还是在于它自身的定位发展,我觉得它还是专注自身发展才更重要;至于风云通讯,我前段时间和镇东通过电话,他压力很大,嗯,苹果的新产品给整个手机行业的冲击都不小,相比之下,经济危机的影响可能更小一些,不过我觉得只要镇东意识到了这一点,也许这反而是一个机遇。”

  陆为民的话抽丝剥茧,气定神闲,让陆志华眼中也是异彩闪动,对自己这个弟弟的看法显然也是格外看重。

  “三子,待会儿他们来了,你得和他们好好聊一聊。”陆志华点点头,“一家企业的发展需要把握好每一个波峰和波谷,乘势而上,有所作为,但这个火候却很难把握好,你所处的角度不一样,看待问题和我们搞企业的位置也不同,所以你的意见对我们来说,可以提供另外角度的观察看法。”

  ……

  陆为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和华民集团这些高管们在一起这么敞开谈天说地了。

  萧劲风倒还多一些,毕竟关系不一样,魏德勇和齐镇东也还有时候电话里聊一聊,偶尔也会凑上机会谈一谈,但像杜启立和崔磊,还真有几年没这么聊一聊了。

  杜启立和崔磊也知道陆为民现在身份非比寻常了,蓝岛市委书记,和昌江省内的哪个地市的官员相比,不在一个层次上,而且蓝岛地处沿海,属于计划单列市,不但原来的世纪风华有项目在那边,而且现在华民创投也把蓝岛作为了主要基地,所以大家对蓝岛那边并不陌生,话题也更多。

  “首先申明,我并不是为了吸引华民创投来蓝岛才会向你们作这番介绍的,实际上华民创投来蓝岛好像也不是我邀请的吧?”陆为民笑着打趣:“我也相信以华民集团和华民创投的专业性,蓝岛创业孵化园肯定是获得了专业人士们的认可才会来蓝岛谋发展的,我和杜玉琦谈过,起码证明蓝岛创业孵化园是真正具备了这种吸引力。”

  杜启立和崔磊都笑了起来,萧劲风和齐镇东以及魏德勇都是面带揶揄地笑容。

  “华民集团走到这一步,我不认为再开拓什么新战线是好主意,毕竟无论是健力宝,还是风云通讯,亦或是世纪风云,还有潮流影视,都还没有做到行业最好,而且这几个产业都还应该有足够的潜力可挖,或者说还有更光明的前景,比如风云通讯,苹果的智能手机出来,应该是一个颠覆性的革命,风云通讯打算怎么应对?是坐观等待,还是坚守自我,亦或是因时而变?世纪风华呢?上市了,似乎带来了丰沛的资本,但是土地储备,还有在一二线城市的发展规划,真的够长远么?潮流影视,我听德勇你也提起过,影视制作现在处于一个黄金周期,但是如果想要在影视行业立足,院线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不过好像华民集团也已经在布局了,潮流院线和世纪风华在商业地产上的合作应该是一个可以期待的模式,希望今年可以看到结出硕果,……”

  世纪风华地产已经开始逐渐加大在商业地产上的布局,由于前期一直深耕一二线城市,世纪风华在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上很精良,尤其是一些优质地块上结合地方政府的需要,打造商业中心的步骤已经启动起来,而这恰恰也符合潮流文娱影视传媒有意要打造一条属于自身的院线想法,这也算是和地方政府的想法一拍即合。

  这种集购物卖场/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商业中心也是当下各地地方政府最欢迎的,万达已经先行一步,华民集团也准备紧紧跟上。

  “关于院线,我们已经有了准备,实际上前期我们就这个构想就已经研究过了,不过陆书记你这个时候提出来,倒真是有点儿英雄所见略同了。”崔磊笑嘻嘻的道:“我们注意到了万达的动作很快,但我们也不慢,不过我们不像万达全面开花,我们觉得还是专注于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可以和世纪风华的发展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世纪风华在做商业中心的构想时,你们已经开始考虑院线这一块了?”陆为民略感惊讶,还是小瞧了这帮人,自己是有过来人的记忆,而这些人就是纯粹的商业嗅觉了。

第一百四十三节 战略建议

  “也不完全是。”杜启立接上话,很是自然,“既然要做商业中心,肯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卖场,餐饮,酒店,还有高端百货,娱乐这一块是必不可少的,但什么娱乐最接近大众化,最能拉来人气,当然是影院,所以要考虑,前几年开始做商业地产这一块时没想过旗下也会有影视传媒这一块,但是现在结合起来,发现更能够体现上下游联动,而且做过影视你才知道相当大一块利润都被院线吞掉了,《七剑》就是一个典型,当时德勇就和我建议过要考虑院线和影视制作的联合,我觉得有道理,公司董事会上也就研究过了。”

  “这么说来,你们已经有规划了?”陆为民心中暗叹,华民的成功绝对不是光靠自己一点战略指点那么简单,固然自己能帮他们在大方向上指路,但是真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块方略,还是需要他们自己来分析判断,所以也才有甄婕去组建的智囊机构,宏观的,微观的,都要有。

  “嗯,如无意外,三月份我们就会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建立华民潮流院线,现在我们旗下已经有四家影城,其中两家通过收购而来,另外两家正在建设中,分处京沪两地,其他城市的布局也在展开,下一步杭城/金陵/蓝岛/大连/深圳/广州/重庆/武汉/成都/西安将是我们首选发展之地,杭城/金陵/深圳/广州这四城的建设规划已经基本敲定,很快就会动工。”魏德勇看了一眼低着头想着什么的陆志华,清了清嗓子,回答道,他才是院线规划布局和建设的具体执行者,“我们希望到年底实现80块银幕的目标,同时要有两块IMAX银幕,到2010年能达到200块银幕,五块IMAX银幕,这比起领先的万达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集团确定的目标是优质精良高效,像京沪两地我们考虑影院建设都在五家以上,但是像三四线城市我们暂不考虑延伸。”

  在座几个人都算得上是华民集团的绝对核心层,也是华民集团的股东,要说只有陆为民才是真正在华民集团没有任何股份的,当然陆为民的独特身份和作用不提,所以这些事关华民集团发展核心机密也没有隐瞒。

  华民潮流院线的发展思路和世纪风华地产相似,集中精力在一二线城市,除了海南这个地方较为特殊,因为当初陆志华曾经在海南呆过,加之九十年代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留下了一地鸡毛,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外,其他地区世纪风华都坚定不移的确定了暂不考虑向三四线城市发展的方针,甚至连一些二线弱的城市世纪风华也没有进入,可以说在内陆中西部地区,除了像成都/武汉/重庆/西安这一类典型的区域中心城市外,世纪风华都没有进入,而现在华民院线也基本上是沿袭了世纪风华的战略思路,只做最成熟的地区,而不考虑开辟经济尚不成熟的区域。

  应该说这个战略虽然看起来略显保守,但是从房地产的长远发展来说却是一个相当明智的策略,这个策略也是陆为民给陆志华和萧劲风的建议,在世纪风华尚不具备与保利/万科/碧桂园这一类巨型房企一较高下的实力情况下,没有必要把摊子铺得太大,集中精力做好手中每一个项目,提高利润率才是最重要的,而要提高利润率,就必须要在项目区域上有所取舍,一二线城市的需求旺盛,购买力强,更适合世纪风华重点发展,而如果贪图规模,一味求大,反而会让企业变得大而无当,大而不强。

  华民潮流院线也延续了世纪风华的战略,在陆为民看来也算是一个稳妥之举,只不过院线这一块和商业地产这一块还是有些不同,如何来区分这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别,还要看华民方面自己来斟酌。

  “唔,文娱传媒这一块,日后会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整个市场规模也会越来越大,无论是做影视制作还是院线,都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我很看好这一块,而且会有一个相当长的黄金期。”陆为民点头认同:“你们主要开拓一二线城市从现在来看是比较稳妥的,其盈利率肯定要比三四线城市强,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华民潮流院线要想进一步在院线市场扩大份额,肯定还是要向三四线城市拓展市场的,另外我倒是觉得既然做了院线,不妨把眼界放宽一些,国外市场,比如美国的院线,也可以考虑,尤其是趁着美国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资产价格缩水,不妨也可以考虑考虑。”

  魏德勇和杜启立/崔磊都有些吃惊,怎么陆为民又突然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国了?陆为民言不轻发,但是一旦出口,他的话都是绝对有分量的,这是这么多年来他们打交道得出的结论,连陆志华的目光都投了过来。

  “三子,你觉得可以投资美国那边的院线?你看好美国市场?”陆志华微微蹙眉。

  “文化娱乐市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呈现出一个较长时期的繁荣阶段,国内如此,美国也不例外,比起国内的娱乐方式丰富多彩,其实美国人的娱乐方式要匮乏许多,当然抛开宗教信仰等一些方面因素的考虑,其实普通美国人的业余时间里可供娱乐的方式真的不多,像我们国内很时兴的K歌,坐茶馆,打牌,在他们那边都不时兴,所以看体育比赛/看电影以及旅游大概就是他们最重要的休闲方式了,所以北美地区的娱乐产业相对单一,但是却更健康一些,我个人的看法,院线应该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方向,当然这还需要你们的专业市场调研机构得出结论。”

  ……

  陆为民给了华民集团高管们留下了这样一个话题,也让华民集团对院线建设更充满了兴趣和信心。

  的确从这几年电影和电视市场的规模来看,增长的速度很快,无论是影视制作还是院线公司都开始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增长,最为明显的就是万达院线和诸如华谊/橙天娱乐/海润这一类的民营影视制作公司,这些公司扎堆儿的涌现,也说明了国内还是有不少人看到了影视市场的繁荣和前景。

  但陆为民一句话把话题拉到了国外,拉到了美国,这不能不让华民集团的高管们怦然心动,尤其是崔磊杜启立和魏德勇他们几人,更是兴奋莫名。

  “瞧瞧,你一句话就他们的性子都给了勾了起来,德勇眼珠子都快红了。”萧劲风嘴角挂着一丝不屑,“国内院线还刚开始动作,连广电总局的批文都还没有拿到,就想走出国门,是不是步子太大了一点?”

  “我没说要他们现在就要去实施,但是可以提前考虑,对市场进行研究。”陆为民摇头,“你别不服气,别看现在世纪风华如日中天,但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应该是已经到了巅峰了,或许这种火爆的局面还能维持那么两三年,但是再往后大概就只能是走下坡路了,嗯,不过我倒是觉得你也不妨把眼光往外看,如果真的想在房地产市场作出文章,你也一样可以考虑让世纪风华走出国门。”

  “啊?世纪风华走出国门?”萧劲风吃了一惊,“往哪里走?世纪风华去建房子卖给外国人?”

  “有什么不可以?你注意到没有,当下国内中产阶层移民的群体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他们的主要去向主要有三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三地本来华裔居民数量也不少,而也是最受移民欢迎的,像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温哥华/西雅图/多伦多/悉尼/墨尔本/珀斯等地都是很受华人移民欢迎的,我估计今后几年国内向北美和澳洲移民的移民数量还会进一步猛增,同时国内富裕阶层出于投资或者保值需求,到国外购买房地产的需求更会进一步增长,所以我觉得也许在这些地方投资房地产业,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陆为民态度从容自然。

  “这个建议倒是有点儿新意,不过你不是说因为次债危机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波动么?”萧劲风还是对美国那边的房地产市场有些了解的。

  “嗯,但那是短暂的,美国政府不会放任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何况我给你的建议是针对我们国内的移民和投资者,当然你如果能做得更成功一些,像美国房地产市场进军,更好。”陆为民笑了起来。

第一百四十四节 难偿

  这个春节成了陆为民和华民集团高管们沟通最多的一次。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华民集团面临转折期,从标准工业到世纪风华,还有后边的风云通讯和三姝酒店都紧接着要考虑上市,几大核心产业都要上市,华民集团也面临着战略调整期,像文娱传媒这一块的分量也在凸显,另一方面是2008年会是中国黄金十年发展期的一个节点时期,从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高原瓶颈期,虽然2008到2012年这几年间经济增速看上去都还过得去,但是头脑清醒的人都能意识到中国经济再无复可能回到前几年那种动辄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速了,这也就意味着国内经济增长要真正进入一个常态化的时代了。

  陆为民虽然也对那种百分之十几二十的增速很期待,但是谁都知道一座城市要达到百分之十几二十增速容易,但是一个国家就太难了,尤其是要连续多年如此,这在总量偏低的境况下也许可以,但是当中国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时,就非常难了。

  别说中国一个国家,就算是现在的蓝岛,陆为民也很清楚自己无论有多么大能耐,都不可能让蓝岛能够像昔日在宋州那样搞出一个百分之五六十的超级增长出来了,能够实现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速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而且就算是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速,都不可能长期维持,陆为民的希望是能让经济增速维系到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之间,连续三年,自己在蓝岛这一仗就算是打赢了。

  这个增速如果放在几年前的宋州,简直就是小意思,但是放在现在的蓝岛,那就真的需要鼓大劲儿才行。

  同样在这个关键节点时期,华民集团也需要调整,所以陆为民要给华民方面一些建议。

  现在看来,华民方面在情报收集和战略研究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起码他们选择的路线方向基本上都是符合陆为民的前世记忆的,房地产业仍然坚持一二线城市发展,不轻易涉足三四线城市,重点发展文娱影视产业,手机积极转型,向智能手机发起冲击,金融投资这一块也成为华民的新兴亮点,尤其是对创投的重视,也许会在几年后成为华民集团日后一大盈利热点。

  这个情况让陆为民心里很是安心了不少,起码华民即便是在没有自己的指点下,现在也能够凭借他们在战略情报的收集和市场情报的调研上作出相对正确的判断决策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陆为民最担心的就是华民集团完全要依靠自己的记忆来点拨,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小觑了华民方面。

  安下心来,陆为民也就放开了许多,把心思放在了带孩子身上,这几天也就成了窈窕最幸福的时光,陆为民带着孩子把昌州能玩儿的地方玩了个遍,也是这几天天公也作美,天气很好,阳光灿烂,所以一家三口玩的也是非常尽兴。

  正月初六,苏燕青带窈窕直飞京城,而陆为民稍晚也要飞蓝岛,不过随后陆为民更换了机票,飞了沪上。

  ……

  有些东西是抛却不了的。

  虽然陆为民也明知道这会越来越危险,但陆为民还是无法舍弃一切,所以他必须要来,哪怕来的时间会越来越少,风险越来越大。

  看着这张珠圆玉润洁白无瑕的脸庞,你完全看不出这已经是一个四十出头的女人,怎看都像是只有三十五六岁,她不想其他女人还需要用化妆来掩盖,就这样清水出芙蓉,真正纯天然的面庞,依然如此,完全看不到一丝一缕的皱纹或者斑这一类的东西,也许就是身上那股子混合着山野气息和雍容大气的味道才使得她更显出一股独特的魅力。

  “孩子呢?”陆为民靠在沙发上,若有所思。

  “为民,我是这样考虑的,随着孩子长大,我觉得你不太合适再见他,嗯,我不是不愿意你见他,你关心他我心里更高兴,但是从现实出发,我得考虑你和他的感受,还有蕴藏着的风险。”隋立媛乌黑油亮的发丝很随意的挽了起来,只穿着一件很合体的家居服,看上去很有点儿家庭主妇的味道。

  “哦?”陆为民没有说话。

  “我和他也说了,我和他爸爸已经离婚了,他爸爸出国去了,也许以后等他成年了,父子才会有相见相认的时候。”隋立媛语气很平静,似乎是在阐述一个于己无关的事情,“我希望他尽早接受这个现实。”

  陆为民默然无语,这应该是一个最好的策略。

  “你不用太担心他,如果有机会,你也可以看一看他,只是……”隋立媛似乎也有些担心陆为民不满,小心的解释道。

  “媛子,我明白,你这是为我好,也是为她好。”陆为民摇摇头,“我还没这么不懂事。”

  “呃,另外,我也还有一个想法。”隋立媛看了一眼陆为民,然后咬着嘴唇道。

  “哦,你说。”陆为民心里微微一震,该来的始终要来。

  “我打算再等两年,嗯,也就是孩子要读书的之前,移民澳洲,嗯,其实现在我已经在澳洲买了房了,移民手续也在委托一家专业公司办理,估计很快就会办理下来,到时候我就打算不再在世纪风华和三姝这边工作了,嗯,算是长住澳洲那边了,好好把孩子带大,给他一个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隋立媛说得很轻描淡写,但是落在陆为民心中却是震动巨大。

  看见陆为民有些震动的模样,隋立媛嫣然一笑,“你也别担心,我去年都已经去过澳洲三趟了,前年还去过一次,考察了那边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挺好,可能除了就业没那么容易,如果单论生活环境质量,真的没的说。你不是担心我的生活开支吧?三姝的分红,嗯,还有世纪风华上市我也有股份的,就这些收入足够我几辈子也衣食无忧了,何况我也在沪上买了一些商业房产,在澳洲这边也有,租金也很丰足,你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个。”

  “我不是担心这个,我是觉得你这样一个人过去,一来能不能适应,那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一般人很难适应的。”陆为民斟酌着言辞,“二来,你一个人,我也有些不太放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10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0/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