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1037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唔,退出,现在多晶硅市场是巅峰了,盛极而衰,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你都看到了大家都在新建生产线扩产,价格战很快就会开打,如果再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这个行业很快就会演变成烧钱大战,越做越亏,不做更亏,你怎么办?你这点儿资本,要和人家那些有雄厚资本支撑的大鳄们耗,耗得起么?即便你耗得起,你之前的收益恐怕也会全部倒回去,你觉得划算么?”陆为民语气平淡,“你现在不是看好风投这一块么?与其把资金和精力耗在一场看不到头的价格战中去,不如抽身出来进军新的领域,现在金融危机初现,还来得及,如果拖到明年,想要脱身也许就不可能了。”

  陆为民的建议让吕嘉薇陷入了沉思。

  理性告诉她陆为民的建议是靠谱的,但是感情上她又接受不了,现在多晶硅行业仍然属于利润丰厚期,几乎每一个月都能给她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这也是她敢放手让嘉华创投这边大胆投入的原因,如果真的出手遂安那边的产业,一旦这边投资出现失误,那自己这点儿老本就够呛了。

  “你担心什么?这边风投也是多个项目,就算是亏,也不可能全军覆没吧?你对你这边的团队就这么没信心?”陆为民看透了对方的担心,“借着你风投公司需要资本补充,正好可以把那边的股权出手,这是最合适的时候了。”

  “我考虑一下。”兹事体大,虽然吕嘉薇内心已经接受了陆为民的建议,但是如此重大一个决策,她还是需要征求多方的意见,那不是几百万两三千万的事情,涉及到上亿资产的转让,的确需要郑重评估。

第一百六十五节 知难而进

  陆为民和吕嘉薇的谈话不涉及到其他,只是一些商业建议,所以显得很随意,不过吃饭显然是不合适的,吕嘉薇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婉拒了陆为民的礼貌性邀请。

  不过她还是表示会在合适时间来拜访陆为民,陆为民也很愉快的表示欢迎。

  吕嘉薇对陆为民的表现也是越来越期待,对于陆为民的高开高走吕嘉薇很有信心,除了陆为民在一些商业上给自己的建议都获益匪浅外,陆为民对经济行使变化的把握也让吕嘉薇非常佩服,而现在中国国内是把经济建设摆在了中心工作位置,也就是说,谁能更好的把握住经济形势,谁就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陆为民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吕嘉薇曾经多次分析过陆为民的发迹史,而且她的分析甚至比其他人更详尽细致。

  她发现很多人称陆为民受惠于曾经担任丰州地委书记的夏力行的提携,把陆为民成功很大程度归结于夏力行的余荫,这很荒谬。

  诚然,夏力行对陆为民的帮助是重要的,陆为民从夏力行秘书一步到双峰县担任县委常委,算是给了陆为民一个台阶,副处级了,这对于一个当时只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说,这个起点的确很高了,没有这个起点,陆为民也不可能有今日之造化。

  但夏力行只给了陆为民一个台阶,而真正的平台是陆为民自己争取来的,她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了解到陆为民本来是要到双峰县担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这显然是一个清闲而优渥的位置,对于一个秘书出身的角色非常合适,镀镀金,锻炼锻炼,就可以走上更高的位置,但陆为民却选择了到区乡上去工作,而且选择了当时双峰最穷困偏远的洼崮。

  后来就不用说了,陆为民在洼崮的成功使得他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当然这里边肯定有夏力行的影响力,但是更主要还是陆为民自身的努力,那个时候陆为民就有胆魄和自信去开创打拼,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而后陆为民在每一个岗位上的表现似乎都有点儿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在双峰,在阜头,在宋州,一步一个脚印,看起来顺风顺水,没有停滞,但是你要仔细分析了解,才发现对方是在每一个职位上都是处于一种不利形势下打开局面,其在宋州担任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和常务副市长期间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只有了解陆为民的发迹史,你才能真正对这个人生出信心,至于说陆为民在商业上的给自己的指点,更像是对手的信手为之。

  十七大上陆为民就当选了中央候补委员,而陆为民还不到40岁,媒体都在惊讶于这一批60后干部的崛起,但是一个六十年代末的中央候补委员,还是太扯人眼球了,而他还在地位一样在国内举足轻重的蓝岛市担任市委书记,就更容易引来关注了。

  可以说陆为民在蓝岛的表现,无论是好还是坏,是优秀还是平庸,都会被放大,吕嘉薇不知道陆为民自己意识到这一点没有,这也就意味着,你表现得好,那么就更容易获得认可,而你表现不好或者平庸,也同样会被人无限放大,遭人诟病,对陆为民来说,你想要在这个位置上平平淡淡混日子熬资历就不行了,你就当不起你这个60后的中央候补委员,你就当不起国内六大计划单列市甚至所有副省级城市中最年轻的市委书记这个名头。

  但现在陆为民的表现可以说征服了所有人,蓝岛成为全国赫赫有名的创业之城/创新之都/创意之岛,这三创,读起来琅琅上口,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蓝岛城市公益广告的经典之语,伴随着每天央视一套综合频道和央视新闻频道以及英语国际频道的播报传递到了全国乃至全球每一个角落。

  这些都是卫聆风向她介绍之后她才获知的,蓝岛一下子有了这么大名气,奥帆之都,三创,溢美之词远播,也吸引了无数人来这里创业投资,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和机会。

  吕嘉薇坚信,就凭赢得这个名声,都足以把陆为民送上更高的平台了。

  陆为民不可能再在这里呆太久了。

  从内心来说,吕嘉薇也希望看到陆为民能够走得更好,这是一个不可能和对方有任何交织,但是却又近乎于朋友的自己的衷心希望。

  接触这么久,以吕嘉薇这么些年来沉浮对人性的了解,她觉得陆为民这个人也许在表面上尽力和自己一股子敬而远之的距离感,但是从本质上这个人不坏,给自己的一些建议也都是由衷之言,这让她很有些感动,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心存善意的,经历了太多的阴谋和背叛,包括自己在内,她真的很难相信人,尤其是身边人和关系亲近的人,往往阴谋和背叛都来自于这些人,反倒是像陆为民这种一直和自己保持着足够远的距离的人更可靠,因为自己不会过分相信,会理性客观的去分析判断。

  就像先前离开时给自己的建议一样,他建议自己以后尽可能的少抛头露面,最好隐身于后,有什么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运作,说这年头掌握了资本已经足够强大了,有了资本也足以吸引足够多的人才来投效,而自己就没有必要再招太多人眼目,吕嘉薇深以为然。

  也许就是这种人给自己的建议才具有可行性,吕嘉薇若有所思。

  ……

  “这就是我们蓝岛的地铁规划?拖了多久了?改了多少次了?”陆为民靠在沙发背上,有些疲倦的摇摇头,“构架倒是越来越庞大,方案也是一扩再扩,我记得我才来蓝岛时就明确表示过,蓝岛的地铁上马势在必行,宜早不宜迟,已经搁过一次浅了,我们还怕什么?我们现在蓝岛相较于京沪深在交通顺畅上还有一定优势,这本来也就是我们蓝岛的竞争力优势所在,可这种优势很脆弱,尤其是在当前我们蓝岛经济增速和城市发展的态势下,你们觉得我们这种交通相对顺畅的状况还能维系多久?一年?两年?还是三年?地铁,哪怕就是一条线,要多久才能建成?三年还是五年,或者八年?一条线够吗?肯定不够,那三条线,五条线,那得多少年?我们不可能等到火烧眉毛才来一拥而上吧?一口气上三条线五条线,财政吃得消?就是有融资平台,发行债券,恐怕人家也不敢接手吧?得有一个科学合理而且长远的规划,可我看到的东西让我很失望。”

  小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无论是董建伟还是井致中,亦或是分管城市建设和交通的英若惠脸色都有些阴沉。

  “陆书记,这个方案一改再改也是有原因的,当年……”敬文祥见气氛有些沉闷,干咳了一声,意欲打破这种情形,却被陆为民有些粗暴地打断:“文祥,你不用打圆场,我知道里边的底细,也知道市里边的难处,但是我么不能有困难就不干了,我们拖不起!”

  “陆书记,这项工作我有责任。”董建伟点头,把责任承揽了下来,“当初若惠和致中与我一道也商量过几次,总是觉得不太满意,总希望能够把方案更完善一些再来同意上报中央,加上其他工作的影响和发改委那边要求也比较高,这件事情就有些拖下来了。”

  见董建伟主动承担责任,陆为民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这件事情他的确有些恼火,去年他就对地铁方案研究专门批示过,要求无比在2007年十一之前敲定方案上报,力争2008年五一之前获批走完全部不程序,但是到去年底方案仍然是磕磕绊绊,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他不得不再给市政府那边放宽了时间,要求今年五一之前必须上报方案,十一之前走完程序,但是到现在方案仍然还压在市里边,这样拖下去,估计明年都走不完程序,更别说动工的事儿了。

  之所以这么拖下来,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目前蓝岛的交通状况还算乐观,市里边的压力不大,总希望能够把方案做到尽善尽美;二是国家发改委那边审查标准要求很高,一点儿瑕疵都不允许有,所以几次上报都被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整改进度却又跟不上;三是市里边的主要精力还是没有放在这上边,这样大的项目,没有主要领导来抓,效率就起不来,尤其是在中央层面,要走通的关节很多,难度也很大。

第一百六十六节 啃硬骨头

  不过陆为民也知道这项工作责任并不在董建伟一个人身上,准确的说应该是整个蓝岛市委市政府,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有责任,他现在有些急躁的情绪,也是因为看到了其他一些城市的地铁项目都在纷纷启动,心里有些发急而已。

  蓝岛本来是国内最早提出地铁规划的,可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九十年代搁浅之后,就始终没有真正启动起来,在陈式芳时代本来也有一个比较好的机会,但是陈式芳心思却不在这上边,都放在了如何发展房地产业上去了,认为这地铁真正要建好,都是好几年后的事情,所以主动搁置,这才拖到了陆为民来之后才重新启动。

  地铁项目本身中央就在严控,审查极其严格,对于所在城市的各方面要求也很高,但是无论如何,蓝岛是从社会经济事业基础上来说是绝对够格的了,蓝岛地面交通建设相对较好,所以蓝岛市民和市政府暂时还没有感觉到交通拥堵带来的巨大痛苦,但是陆为民可以预料得到,按照目前蓝岛的发展要不到三年,甚至两年,蓝岛就会陆续出现交通严重拥堵的状况,而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就会迅速蔓延,一年比一年厉害,而地面交通的拥堵也绝对不是靠扩展城区大修道路就能解决得了的,这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而地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可地铁的建设过程又是漫长的,远比公路交通复杂,耗时更长,这种交通方式需要有更长远的规划和预见,蓝岛其实已经预见到了,但是却在执行上拖了后腿。

  陆为民知道也许自己在蓝岛呆不了太长时间,但是这两年时间呆下来,眼看着蓝岛的局面越来越可喜,应该说现在蓝岛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已经走上了正轨,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得益彰,蓝岛已经具备了挑战京沪深的势头,但是蓝岛在某些方面的基础仍然是弱于京沪深的,像交通一环中的地铁就是如此。

  伴随着蓝岛城市人口的猛增,交通瓶颈压力很快就会突显出来,如果再不及时推进地铁建设,三五年后,蓝岛的交通拥堵状况也许就会超过京沪深,现有的竞争优势也许就会变成劣势,这是陆为民最为担心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成为蓝岛的一大特色,而要保持蓝岛当前的发展势头可持续,陆为民认为蓝岛需要在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上攻坚克难,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打好基础。

  地铁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越是觉得自己可能在蓝岛呆的时间不多了,越是希望能够给蓝岛留下一些“遗产”,两年时间让陆为民已经对蓝岛有了相当感情,他希望能尽自己所能为蓝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建伟,这事儿我也有责任,今年你的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致中也一样,但是地铁的事情审批权限在国家发改委,人家一句话,我们就得跑断气,不过这不是我们可以把这项工作搁下来的理由。大家都清楚地铁项目重要性,不需要我多说,这项工作要抓起来,而且要抓出效率,我看还是由我来牵头。”陆为民思考了一下,才缓缓道。

  其他三人都有些意外,井致中忍不住插话:“陆书记,这恐怕不妥吧?我看还是由……”

  “致中,我不是说我要来过问具体事宜,但我知道发改委那边的门槛不好过,可现在时间如此紧迫,已经容不得我们再这样磨磨唧唧的拖下去了。我的意见是方案暂时不再调整了,先报上去,力争批下来,而且这个试验线路,我的意思是也就不要等这个所谓的试验线路建成运营之后再来考虑别的线路,我觉得这太保守了一些,我的意见是把试验线路分成三段,三段次第开建,但是第一段可以短一些,力争早日建成投入试运营,积累经验,但其他几条线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开建,不要等,经验我们既可以自己积累,也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嘛。”陆为民摆摆手,“具体工作还是市政府这边来做,我的意思是我来牵头跑国家发改委,有问题咱们解决问题,不拖了!”

  见陆为民态度坚决,董建伟和井致中以及英若惠都不再多赘言了。

  “对了,若惠,你不是说国家建设部有一个支持地下管廊建设的试点么?咱们蓝岛条件很适合,这也是一个契机,前期我要你和建设局国土局一起摸摸底,怎么样?”陆为民今天把市政府这三位主要角色抓过来,就是铁了心要解决几项最棘手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这也是他能为蓝岛留下的最后一些“遗产”了,硬骨头他来牵头啃,招骂名他来承担,上边跑关系门道所欠人情由他来扛着,这就是他的想法。

  “陆书记,这事儿我们还在摸底,因为涉及到多个公用事业部门,利益权属牵涉非常复杂,调查就已经很招人恨了,有些部门一听说这个都不太配合。”英若惠一听这事儿,忍不住苦笑。

  陆为民也知道这也是一件极其烫手的事情,目前国内只有沪上搞了一个试点,还有就是深圳也在探索,但陆为民知道这是一个发展方向,现在国家建设部既然有政策扶持,蓝岛当然要去抢这个名额,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能够落实下来,都是收获,哪怕没有这些奖励政策,蓝岛也一样迟早要干。

  “这样,你把具体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梳理一下,交给我看看,这事儿我觉得宜早不宜迟,尤其是中央有资金和政策扶持,不用白不用,……”陆为民见英若惠想说什么,点点头,“若惠,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就是这种地下管廊投入很大么?涉及到诸多部门利益大家大肚皮官司不愿放手么?中央那点补助资金远远不够,这我知道,但是你想想这个管廊建起来了,我们日后要省多少心,要少多少麻烦?我觉得值!至于说利益权属,肯定免不了有人要阳奉阴违,有人要过桥抽板,有人要软磨硬抗,所以我说这事儿还是交给我来牵头,让我来会会他们,一家一家的来剃这些硬茬,是电业局,还是三大电信营运商,亦或是油气供应商?在商言商,允许发表意见,允许磋商,但是谁要挡路,那就不行!”

  董建伟和井致中似乎都觉察到近期陆为民的状态似乎有些没对劲儿,怎么一下子又有些回归到刚来蓝岛时的那种状态了?对具体工作的过问突然多了起来,是真的对市政府这边的工作不满?好像也不是,像政府的具体事务他也没有怎么过问,倒是对这些老大难的硬骨头问题突然热衷起来了。

  像地铁项目,这也是拖了几茬了,不完全是蓝岛方面的问题,国家发改委那边设置的障碍也不少,往往都是骨节眼儿上给你打下来,很伤士气,当然你也不能说发改委那边有啥猫腻,人家严格按照标准来,可有的地方人家可以先上车后补票,一些先期工作可以先做起来,但如果你没有疏通好,自个儿就要动起来,没准儿下一步问责书就要下来了,所以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关系亲疏问题,国内的实情就这样。

  同样像地下管廊建设,中央已经有明确政策出来,大力支持,既有财政补贴政策,也有对央企介入这些项目的融资扶持政策,算是一个拉动,当然这财政补贴政策怎么落实,还有央企介入项目融资扶持,都是一些非常专业而具体的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操作起来,也许差异就很大,给1000万补贴也是补贴,给5000万补贴也是补贴,你有特殊性,人家还更有可行性,所以也需要有强力人士来运作才行。

  还有刚才英若惠提到的涉及到诸多部门的利益权属问题,原来各单位都有自己的工程公司来负责施工,现在你要一家一网打尽,人家工程公司怎么活?这投入怎么来计算?分摊到各单位各企业,涉及到央企和地方企业,还有像国家电网这样的巨头,怎么来划清楚日后的权属问题,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一样需要来协调,而这活儿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下来的。

  很多事情地方政府也无法一言而决,尤其是涉及到有中央部委,有垄断性央企,你就得需要和对方交涉,打嘴皮仗,可人家不属于你管,人财权你管不到,自然不会对你俯首帖耳,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陆为民突然主动站出来要求要把这些工作揽过去,当然是大好事,可这种变化还是让董建伟和井致中有些吃惊,他们担心是不是有什么其他意外事件才让陆为民有此种变化,不搞清楚这里边的底细,他们还真有些不踏实。

第一百六十七节 先行者

  英若惠还有一个会议要参加,提前走了,董建伟和井致中却没有走。

  “是不是觉得我有点儿不一样了?”陆为民也看出了二人的疑惑,咂了咂嘴道。

  董建伟倒是大方,点点头坦然道:“陆书记,咱们实话实说,还真是觉得有点儿不一样了,您才来时还要过问这些具体工作,但后来也就丢手了,但现在似乎又有点儿重拾旧河山的味道,不过我倒是觉得挺好,这些重大工作您来牵头,很多工作也要好开展一些,像和国家发改委那边打交道,还有和一些央企交涉,您出面要更有力度一些。”

  陆为民搓了搓手,像是在斟酌言辞,实际上也的确是在思考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

  有些话当然不能说透,董建伟和井致中这等人都是万里挑一的人精,你稍微露点儿风,他就能揣摩出一二来,很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更不宜这样。

  “我是这么考虑的,当时我才来,说实话,陈式芳主政,没有一个比较科学合理且比较长远的规划,尤其是在产业发展这一块,我呢,自我感觉在搞产业规划上还是有点儿心得,所以也就冒昧出头了,也幸亏有你们几位的鼎力支持,现在蓝岛的产业调整和培育也有了起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项工作都进入了正轨,咱们不是自夸,今年蓝岛的工作在全省全国都当得起‘满眼秋意中的一抹暖色’这个夸赞,别笑,这不是我自个儿创造的美誉,这是《经济日报》昨天头版上的一句话,就是评价咱们蓝岛今年经济表现的。”陆为民笑吟吟地道:“我的看法是,蓝岛经济发展,尤其是二三产业的规划布局这一块上,经过咱们这两年的努力,已经走上了一个良性发展的道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也就是再加一把劲儿推动其更健康更良性的发展。”

  陆为民的观点也获得了董建伟和井致中的赞同。

  这两年蓝岛的变化是明显的,可能外边人或者老百姓感受没有那么直观,但是作为市里边的这些直接接触到具体工作的人却很清楚,蓝岛这两年的产业已经有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原来以家电/石化/电子/船舶/机械和服装为主的传统产业有了一个相当明显的调整,以高铁设备/能源勘探钻采设备/特种运输船舶这三大先进制造业为龙头的技术含量相当高的产业崛起,成为引领蓝岛第二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第三产业则成为另外一块更引人注目的亮点,电子商务,数据通信和移动通讯及其相关联的服务产业,视听技术以及相关联的影视制作,还有文化创意和动漫产业,这些新近崛起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迅速成为一股风尚。

  这不能说是陆为民一己之力达到的,但是毫无疑问陆为民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这一点董建伟和井致中都要承认。

  董井二人都认为2008年可能对于中国对于全球都不是一个让人舒心的年份,但是对于蓝岛来说,却真的是一个最让人满意,也最能让人看到希望的一年。

  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整个城市一片兴盛景象,尤其是经开区和滨海新区分家之后,更是各显神通,经开区除了三大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园区外,还打造起来了以生物制药/生物保健品产业为主海洋生物产业园,以直升机装备制造的航空产业园也正式敲定,与国内外多家航空设备制造企业达成了协议,估计年底就会陆续有多家项目进驻。

  这项工作也由副市长龚岩峰主抓,进展十分顺利,也和其他三大先进制造业形成了互动,多个来蓝岛考察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对蓝岛这种十分热烈的创业环境十分感兴趣,加上一系列装备制造方面的关联企业围绕着三大装备制造园,和直升机装备制造的产业链也有相当关联,认为这不但有助于他们企业落地之后对人才的招聘,会极大的减轻人才招募方面的成本压力,同时也可以对直升机装备制造的产业链提供有益补充。

  第二产业红红火火,第三产业更是一路上扬,孵化园和滨海新区乃至十关的创业中心形成了一个链条式的无缝对接,现在的蓝岛俨然以现代服务业“三创”先行者自居,在国内外都赫赫有名,在今年全球都遭遇金融风暴侵袭而寒意凛凛的情况下,蓝岛却能交上这样一份答卷,不能不说是让人竖大拇指的。

  这种情况下,董建伟和井致中的确感觉很不错,心情也非常好,所以他们对陆为民现在的举动很有些不解。

  “建伟,致中,我也知道当下局面很好,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和京沪深这些城市的差距依然存在,我们有些方面占得一些先机,但这种先机优势还很脆弱,很微小,也许稍不注意就会被对方反超,相反我们和这些城市在某些硬件上面的差距却是刚性存在,甚至短期内都是无法弥补的,比如交通,比如一些公用综合服务体系,比如一些教育文化资源配置,我们得承认,京沪这些老牌大城市,深圳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催化,我们没那么容易追上,所以我们就要利用当前的局势提前做一些准备,为蓝岛下一步的发展未雨绸缪的打好基础。”

  陆为民的话让董建伟和井致中表情都郑重起来,他们听得出陆为民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只不过他们还有些不明白,陆为民究竟意欲何为。

  陆为民也知道二人的疑惑,想了一想之后才缓缓道:“今年国际国内的形势都不容乐观,我们蓝岛算是一个例外,仅从我们省内的情况来看,尤其是10月和11月的情况来看,经济都呈现出一个较快下行的态势,估计12月的情况还会糟糕一些,这是整个国内的普遍现象,预计到明年,受到金融风暴冲击,经济下行压力还会更进一步加大,届时包括我们蓝岛可能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反馈,我判断,中央可能会为了保增长,出台一系列拉动经济的举措,主要应该是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方面,比如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这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我估计相应的省里边也会出台一系列的配套举措,我本人虽然不是太赞同这种一味靠大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但是也要承认这种方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一些地方也的确存在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拖累经济发展的情况。”

  “既然我们无法回避,那么我觉得我们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针对我们蓝岛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把各方面的准备措施做好,甚至抢先一步提出来搁在那里,相当于排队,一旦中央和省里有动作,咱们的这些计划方案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挤进去,也许就能在第一批落实启动,比如我所提到的这个地铁项目,我们完全可以先跑完程序,甚至先动起来,把线路规划做得细一些,没准儿中央出大动作的时候,咱们就能多沾点儿光,说不定一下子就能同时启动两条线甚至三条线的建设呢?”

  陆为民语气很沉稳,有条不紊的分析着:“再比如,地下管廊工程,老城区咱们暂且不提,我们滨海新区和经开区是有条线的,甚至十关/莱山和沧海/仁化都可以提前规划进来,可能你们会觉得这个地下管廊工程投资太大,见效太慢,但是我觉得我们蓝岛就要树立一个先行者的形象,各方面都要先行,更何况现在中央不是有政策要予以补贴扶持么?更应当把这些政策用足,说不定中央在这方面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呢?”

  “还比如,我们蓝岛到连云港的铁路,蓝岛经泉城过石家庄到太原的高铁客专,现在我们感觉好像都还有点儿远,这么大的项目,投资海量,中央都未必能随便下决心,我们下边似乎没有必要在那里折腾,折腾也没用,但是我觉得,如果这一次金融风暴对国内经济影响太大,而中央下决心要避免经济受影响太大,那么肯定会出台不少项目来拉动,如果我们在关系我们蓝岛的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上准备工作做到前面,准备足够充分,再说庸俗一点,关系走到前面,队列排到了前面,说不定我们就能占个大便宜也不一定。”

  陆为民的话让董建伟和井致中眼睛都是一亮,“陆书记,真的有这种可能?中央有大动作?”

  陆为民笑了起来,“这我怎么可能打包票,这要看12月以及明年一二季度的经济发展情况了,不过我觉得明年情况也不容乐观,这种可能性很大。”

第一百六十八节 无需仰人鼻息

  前几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所谓10条比起前一次的会议显得更为明确具体,这10条措施据说前后需要投入几万亿,这一点陆为民也好,董建伟和井致中也好,都已经知晓。

  外界对这十条措施作用和意义也有很大争议,如此庞大的财政投入,虽然明确了投向方向,但是真正在具体操作中会不会发生变化,还真的不太好说,所以大家都还处于观望阶段,甚至还有不少人都觉得这可能就是一个积极信号,标示中央对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不容动摇。

  具体这些措施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大家都还没有头绪,甚至很多人都觉得这也许要等到明年才能见得到端倪,中央会不会真正落实这些措施也还要打一个问号,毕竟现在局面也还没有糟糕到那个地步。

  同时经济界也有不少人批评政府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么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是不合适的,这会进一步打击本来就非常艰难的压缩过剩产能的努力,让前期的共组功亏一篑,这也将使得今后工业压缩过剩产能和调整结构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也会带来更多的隐患,所以在经济界就此项计划争论也很大。

  甚至有不少经济学者批评这是政府在自乱阵脚,本来应该沉着理性应对,却以这样一种违背市场规律的方式来应对,只会得不偿失。

  “不过国务院不是已经提出了计划么?虽然反对声音也不小,但是我觉得实施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我们前期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也许就欠我们这一把火,就能把这些工作给烧起来,所以我才有这样的打算。中央的决定咱们改变不了,但咱们从中占点儿便宜也不为过吧?”陆为民笑着道。

  “所以您就打算自己亲自操刀上阵,去占点儿便宜?”董建伟也笑了起来,“我们是不是该再考虑一些更多的东西呢?”

  “嗯,省里估计很快也会出台一些政策,咱们也得马上应对,中央便宜咱们要占,省里便宜咱们也不能落下,致中,你也得去主动找汉中副省长汇报汇报,谈一谈咱们的想法,什么都得走到前面。”陆为民吁了一口气:“市里边也要有一些针对性的计划,不过我不赞成我们自己投入太大去搞什么额外的建设,还是按照我们自己计划走,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自己办好。”

  井致中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道:“陆书记,董市长和我也研究过,我们觉得大的项目咱们可以不考虑,但是像市里边,比如经开区和滨海新区,还有沧海和仁化那边,有一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要启动起来,也算是借这个风潮吧,也算是对上边有个交代。”

  “致中,我明白你的意思,我说了,我们没有必要给上边有什么交代,我们蓝岛现在的表现就是最好的交代,需不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去搞什么建设,该搞什么建设,我们蓝岛有我们自己的规划,我们心里有数,至于说拿什么证明,经济增速就是最好的说法和交代,我们蓝岛有这份底气来说这个话。”陆为民摇头,不赞同井致中的意见,“我知道你是怕去汉中副省长那里要政策要项目要资金时不好说,咱们可以琢磨一下,提一些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向汉中副省长汇报,这也算是一个交票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10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7/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