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1049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他想去拜会一下高立文,不仅仅是高立文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更是因为高立文分管工业和国资这一块工作,而自己下一步的很多工作,也就是政策研究,可能都要和工业和国企打交道,尤其是像郭征谈到的华航集团的一些构想,这些都需要和国务院相关领导进行沟通,这样自己就任之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对相关政策和观点进行梳理研究。

  当然,拜会高立文,陆为民也是希望能够获得高立文的一些指点,毕竟自己刚入京,对很多方面的工作还懵懵懂懂,夏力行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但是高立文却能够以不同的角度给自己更多的指导,这有助于自己迅速适应新环境,工作打开局面。

  陆为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担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之后,会主要分管或者联系哪些方面和部门的工作,其实兼任中联部副部长也就是一个信号,自己铁定要联系中联部这边,如果还要对接国务院下属部委,外交部也应该在其中,而中央政策研究室内部呢,国际研究局基本上是铁定的了,至于其他还有没有,他不确定。

  他觉得自己现在其实不宜分管和联系过多的工作,让自己兼任了中联部副部长,也就意味着自己更多的要从对外交往这条线来开展工作,这个对外交往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国际交往,同时也包括党与党之间的党际交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党际交往比国际交往更为灵活,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反对党/参政党以及地方政党和民间社会团体组织,通过党际交往可以更灵活更便捷的沟通交流,在处理一些关系上时弹性幅度更大,也更不容易引发外界的关注。

  涉及到对外交往这一块的工作相当复杂,尤其是面临新形势下中国经济正在步入走出去的时代,怎么来通过经济走出去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中国的生存发展空间,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维护国家利益,这里边大有文章可做。

  当前中国国际战略已经从最初的重视与欧美俄等大国交往开始转变为均衡战略,尤其是对周边国家和非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东南亚/南亚以及一些特定的非洲友好国家更成为了中国的外交重点,而党际交往更是大有潜力可挖,这也是这么些日子来也一直在琢磨的,当然在没有接触到具体工作之前,他知道自己很多想法还停留于前世对中国外交政策转变的一些看法,等真正接触之后,陆为民相信自己可以更游刃有余的来处理好这些。

  ……

  该来的始终要来。

  陆为民最终还是联系了高立文的秘书,不过高立文日程太紧,近期抽不出时间来,陆为民也就只能作罢。

  走马上任。

  先是中央政策研究室这边,不出陆为民所料,政研室这边举行了一个小规模的欢迎仪式,据说比较少见,因为从地方上直接调入政研室担任领导的这种情形本来就很罕见,不像绝大部分政研室领导都是从政研室内部成长起来的,对于“外来户”,必要的形式还是要有。

  政研室主任工作很繁忙,但是仍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和陆为民做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

  算是一个相互间的交流,既征求了陆为民的意见,也谈到了政研室的一些想法和安排。

  和陆为民预测的大同小异,国际研究局由陆为民分管联系,但主任的态度很明确,虽然只有一个局归陆为民分管,但是因为陆为民身份特殊,兼任中联部副部长,而中联部那边的工作主要就是党际交往,而涉及到党际交往的内容就很复杂丰富,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主任的态度就是陆为民虽然重点分管联系国际研究局,但是却不局限于国际研究局,凡是涉及到中联部那边工作需要的,政研室这边都会在资源上予以优先支持。

  陆为民感觉得到,主任对自己的到来还是比较欢迎的,或许是觉得中央政研室的人员体系较为封闭,大多数都是从政研室内部,以及相关部委和一些高校研究机构而来,真正从地方上,尤其是地方基层而来的少之又少,自己的到来也许能给政研室里注入一泓清泉,带来一缕清风,让整个政研室的气氛更加活跃开放。

  所以主任在和陆为民交谈时也专门谈到了陆为民长期在基层工作,又曾再多地担任主要领导,在政研室内部的会议和交流上要多发表意见,尤其是要善于从基层的工作难处来谈看法谈意见,为政研室工作更好的服务基层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陆为民当然也是谦虚一番之后只能点头应允,这个时候要过分谦虚就会被视为矫情了,毕竟政研室几位副主任里边,都基本上没有在基层工作的经历,唯有自己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而且从工作开始就一直在基层,乡镇区县市省,什么位置,什么角色,都基本上玩转过,所以在这方面还真有些优势。

  在政研室这边报到之后,然后就是中联部那边了。

  中联部那边的情况比政研室这边还要独立,基本上是外交战线出来的,或者就是高校和研究机构来的,少数是原来的外经委和商务系统来的,多多少少都和对外关系沾点儿边,所以对于陆为民这个突兀的从地方上冒出来的角色也是十分感兴趣,不过有一点比政研室那边强,那就是陆为民居然在中联部这边还有一个熟人,就是那位前几个月两度陪外国友人来蓝岛考察的窦庆文。

  窦庆文是中联部非洲局副局长,在陆为民担任蓝岛市委书记期间,两度陪同相关国外政党团体来蓝岛考察,后来又陪着一起去了丰州考察,可以说算得上是一个熟人了。

  对于陆为民出任中联部副部长,窦庆文也一样是惊诧莫名,虽然说中联部把蓝岛和丰州作为了非洲局/亚洲一局/西亚北非局的重点参观对象,但是你要说这就上升到了蓝岛市委书记出任中联部副部长,这也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窦庆文还是敏锐的觉察到了一点,那就是陆为民在出任中联部副部长的同时,前边还挂任了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这个职衔,一人兼两职,都是中央部门,而且还是从地方上调上来,这不能不让无数人摔烂一地眼珠子。

  窦庆文也琢磨过陆为民这一次突兀的进京,他不相信像这样的前所未有的调动会是中央头脑发热或者一时兴起,这肯定是有所针对,他甚至也可以肯定,这多多少少也与今年以来多个外国政党代表团到蓝岛和丰州等地考察评价非常好有关。

  尤其是几个政党代表团到丰州都重点参观考察了像阜头和伏龙两个区县的发展情况,听取了当地主要领导对这两个区县的发展历程介绍,非常感兴趣,认为阜头和伏龙当时的境况与现在他们国家的许多落后地区有相似之处,而阜头和伏龙都能在短短十几年间,甚至是几年间就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执政党在这个地区发展上绝对有值得借鉴和学习之处,所以他们在丰州的学习考察参观甚至比在蓝岛更用心更认真,因为他们觉得蓝岛的发展状况和他们所在的国家地区情况差异较大,难以借鉴效仿,反倒是丰州地区的情况与他们比较接近,值得好好琢磨一番。

  在这一点上,窦庆文也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汇报,部里边对这个情况也很感兴趣,所以也才有后来的非洲葡语国家青年领导人研修班到蓝岛和丰州,再后来还有连续几批非洲国家的干部研读班到蓝岛和丰州进行考察学习,而在丰州逗留的时间要比在蓝岛长得多。

  很显然部里边也是认为丰州的情况更适合这些国家的实际,通过丰州的发展更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在落后地区的发展经验,而蓝岛的高大上形象更像是一个让这些国外客人们瞻仰的对象,算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学习发展的一个远景目标。

第二十九节 入行

  应该说中联部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合适的,起码后面几批来自缅甸/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的政党代表团都对在蓝岛和丰州的考察表示十分满意,对于蓝岛他们更多的是仰视羡慕,对于丰州则是认真的学习和思考,很显然他们更认同丰州的发展模式,认为与他们国家所处的环境更相似。

  窦庆文认为也正是这些国外政党代表团和研修班的学员们在蓝岛和丰州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反映到了中央高层领导那里,尤其是分管意识形态的相关领导那里,这才使得陆为民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迅速上升,进而成为了部领导的候选人。

  不管如何,陆为民现在成为了部领导,而窦庆文对陆为民的印象也颇好,虽说陆为民来自地方,对于部里边的工作并不熟悉,但是从窦庆文与陆为民接触的几次中他感觉到陆为民并非对中联部的工作一无所知,而且还能对党际交往工作中提出一些颇为新颖的见地,加上陆为民有着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尤其是对经济工作很有建树,这对于在与外国政党交往特别是来自亚非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们进行交流沟通时,这方面的经验可谓相当宝贵。

  有窦庆文这个熟人的介绍和牵线搭桥,陆为民觉得自己在中联部这边比政研室的氛围更为宽松,而部长赵家淮对陆为民的到来也是格外欢迎,前期的一些情况他也比较了解,在他看来中央对陆为民的看重才会让他来中联部工作,而这也是对前期中联部工作的一种肯定。

  在中联部这边的工作也进行了分工,陆为民负责分管和联系研究室和党群外事协调局,分管联系研究室自然是和中央政研室那边工作形成对接,而党群外事协调局也是主要考虑到陆为民在基层工作多年,对省市县这一级的情况都比较熟悉,可以协调省市对外联络工作。

  在了解了自己在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这边的分工之后,陆为民其实就意识到了中央对自己工作的考虑,叶谯山没有明确自己在这两个部门工作的主次也是有其道理的,中央政研室那边自己主要分管联系国际研究局,而国际研究局的工作主要就是联系对接中联部/外交部/对外友好协会以及一些智库/研究会等团体,从这些部门单位中获取各方面的情报信息,为中央在对外交往工作中提供信息分析研判意见和对策。

  同样中联部这边的情况也相似,研究室归自己分管联系,同时也还添了一个党群外事协调局,其实也就是要重点针对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党际交往工作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要对一些相关重点国家的重点党派/组织和团体的活动情况,研判这些党派组织和团体在各自国家中的发展状况,兴衰更替,从而分析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他们交往的策略以及如何更好的为中国国家利益服务。

  ……

  “行啊,我还担心你有些不太适应呢,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能进入状态。”曹朗狠狠的擂了陆为民一拳,“你小子,我就说,适应能力比谁都强,哪里都能这么快就站稳脚跟。”

  “曹朗,没那么夸张,我现在还谈不上站稳脚跟,就是去熟悉了一下情况,初步了解一下子就工作,弄明白自己现在究竟该干什么,什么工作是自己当前工作的重点。”陆为民连连摇头,“要不我怎么会让你联系刘哥,就是想向他请教请教,在这种部门单位里边,我该怎么做才最合适。”

  曹朗家里很宽敞,只有他和陆为民两人,灿烂的阳光透过镂空的白色窗帘打进来,斑斑点点,洒落在茶几上,两杯还袅袅散发着水汽的茶杯摆在面前,陆为民翘着二郎腿,若有所思。

  柯岚带着孩子与苏燕青和窈窕一块儿出去了,知道家里要作为曹朗/陆为民以及刘斌探讨工作的战场,所以她们也是一大早就离开了。

  “我觉得你的工作性质和刘哥那边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刘哥在国务院研究中心,他们那边是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以国内为主,涉及面相对更微观一些,而你所在的中央政研室,素来都是以宏观和框架性的东西为主,涉及到具体的行业,都只是指导性的政策意见,这里边是有区别的。”

  曹朗也对这里边的门道有些研究,陆为民寄希望于刘斌能给他一些指点,曹朗觉得意义不大,当然相互间探讨肯定是好事,但是自己的路还得要自己走。

  陆为民的工作性质更为特殊,身兼二职,中央高层对其十分看重,昔日还以在国务院研究中心工作为荣的刘斌在看到陆为民甚至更超前了一步,已经进入了中央政策研究室这个中国最高层的智库中时,只怕一样是唏嘘感慨不已吧。

  “我当然明白,可我才到这一类机构里工作,说实话,对工作性质/方式和手段还真有些不太懂,要适应肯定要花一些时间,可我不想在适应上花太多时间,像尽快的融入进去,寻找到属于我自己的位置,尽快的把工作开展起来,刘哥在国务院研究中心工作这么多年,起码研究中心与中央政研室在研究性质和方法是一致或者说相似的,至于说目标不一致,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那倒不是我担心的。”陆为民不以为然。

  见陆为民头脑还是很清醒的,曹朗心里略微松了一口气。

  陆为民在他面前从无遮掩,曹朗也衷心希望陆为民能够在进入中央核心圈层之后能够有更好的表现,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都是直接进入中央核心领导视野的要害部门,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可以说你的表现,绝才惊艳也好,平庸拙劣也好,都会无限放大,如果陆为民能够在这个位置上表现优异,那无疑能为陆为民下一步跨入正部级干部打下坚实的基础。

  “嗯,若只是这些呢,我相信刘哥倒是可以给你一些好的建议,你说的也没错,你们两个单位的工作性质和方法是大体一致的,刘哥这么多年在发展中心里打磨,肯定有心得体会,你倒是可以好好请教请教。”曹朗叹了一口气,不无艳羡,“你小子这一步可真是跨度够大,我当初愣是不相信怎么会把你给弄到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来了,还兼双职,黄绍成给我打电话说他得到消息,说你去南粤是铁定了,不是担任广州市委书记就是担任深圳市委书记,我觉得还比较靠谱,去改革开放桥头堡第一线嘛,这两年南粤被苏省追赶得很紧,也需要你这种人去开创新局面,骆康也和我通过电话,说你可能要去浙省担任常务副省长,我说这消息不太准确,都是瞎传,不可能,……”

  “骆康也给你打了电话?”陆为民知道骆康和曹朗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四个同寝室同学里,就他们俩关系不太对路,自己和黄绍成两人倒是没啥。

  “嗯,别用那种眼光看我,我和骆康之间也没啥,读书时候的意气早就丢了,他现在也是浙省知名企业家了,福布斯榜上浙省骆氏家族也上榜了,去年还来京了一趟,我和他在西绒线胡同里坐了坐,他有个项目大概是要走发改委那边,应该是有些政策性的技改补贴,……”曹朗很轻描淡写,“他还有些不好意思,我说都是老同学了,这点面子你都抹不开,怎么在商场上混啊,我帮他过问了一下,的确是属于政策范围内的,只是程序上时间慢一点,我帮他催了催,……”

  对于骆康那边的情况陆为民也一直是很关注。

  四个大学同寝室同学,只有骆康一人毅然走出了体制,而且依托家族的底子,在商海中闯荡出了一条路来,现在天马化工集团在浙/皖/秦三省都有较大的投资,浙省是根据地,皖省那边现在是天马化工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而秦省则是天马化工挺进西部地区的桥头堡,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天马化工集团也和华民旗下的民生银行和华民银行也结成了战略合作,所以陆为民才能对天马化工的情况十分了解。

第三十节 悟透

  天马化工在多年前就开始转型进军精细化工,现在已经成为国内精细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陆为民也曾经多次向骆康建议,建议其要加大对技术研发领域的研发,尤其是要紧跟当前发展潮流,发展低毒环保型的化工产品,这一点上骆康也接受了陆为民的建议。

  随着国内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化工行业本来就是一个敏感行业,但是又是国计民生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天马集团作为国内精细化工行业中举足轻重的民营企业也受到很大关注。

  天马化工旗下控股金马化工早在2006年就已经上市,市值最高时超过25亿,现在则不到20亿,而作为天马化工旗下的明星企业——银马化工却一直没有上市。

  原来传言2008年本来银马化工有意要上市,但是伴随着金融危机来袭,本来就对上市意愿不是很浓的天马集团也放弃了让银马化工上市的计划,但银马化工的盈利仍然相当可观,远超金马化工这家上市企业,以至于也有不少媒体指责天马集团故意藏匿优质资产不上市,却把已经不是天马集团主导企业的金马化工上市圈钱,甚至怀疑天马集团在金马和银马这两匹“马”之间搞利益输送。

  由于天马化工在行业内的地位,所以无论是民间还是媒体以及地方政府现在都盯着天马旗下企业环保问题,这也迫使天马不得不在开发新型环保产品上花足了心血,好在这么些年来技术投入也没有打水漂,无论是金马还是银马在环保投入还是新产品的研发上都已经占据了行业制高点,所以天马集团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来袭之际,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

  有陆为民的牵线搭桥,天马集团和民生/华民银行之间一直保持这非常密切的合作,而有两大银行的支持,天马集团的发展也很顺畅,没有像其他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种种刁难和资金短缺的困境,所以天马集团现在一方面在谋求向西部市场拓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向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发展,目前天马集团就在谋划在孟加拉国投资建立一家企业。

  曹朗能主动帮骆康让陆为民也很欣慰,两个人关系一直不太融洽,曹朗已经是中宣部要员,而骆康却也是福布斯榜上的常客,两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但曹朗却能看开这些,也足以说明曹朗成熟了。

  “骆康也不容易,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在日益显现,天马化工在进军西部和国外市场,在成本控制和收益上也是要节省一个算一个,当这么大一个企业的当家人,压力不小,我看骆康这两年也老了不少。”陆为民也摇摇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行了,为民,我和骆康都早就丢开了,还用得着你来在这里发感慨,我还能不知道你那点儿心思?”曹朗翻了翻白眼,“同学之间力所能及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相互之间帮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能不帮?黄绍成前段时间来还来了京里,现在这家伙牛了,发改委副主任了,也是动辄上京来跑项目了,我都在问他什么时候再下去主政一方呢。”

  黄绍成也是多年打熬,终于媳妇熬成婆,这个年龄担任南粤省这样的经济大省发改委副主任自然不简单,一来黄绍成本来家族在南粤就有很厚实的人脉关系,二来黄绍成本人工作也可圈可点,加上为人处世相当圆润,在单位上人缘关系很好,三来也有曹朗和陆为民都通过一些关系帮忙推动,这才使得黄绍成终于在今年年初被任命为南粤省发改委副主任,也算是仕途上的一大进步了。

  “绍成人性子过于圆融,我倒是觉得他就留在省直部委里边发展可能更有前途。”陆为民想了一想才道。

  曹朗瞥了一眼陆为民,陆为民这话的意思是并不看好黄绍成下地方,但是稍一琢磨却觉得陆为民所言甚是,黄绍成在大学里就是出了名的热心人好性子,人缘关系极好,但这种性格下了地方,尤其是要主政一方的话,那就未必是好事了,在下边做事难免就要得罪人要损害一些人的利益,以黄绍成的性格,只怕很多时候都难以抹下脸来,可如果开展不起来,上边是不会管你具体原因的,只会认为你的能力有问题,这反而会影响到黄绍成的发展了。

  而在省直部门,涉及到的具体利害因素是远不及地方上的,更多的是程序上的东西,相对来说要好应付得多,所以陆为民认为黄绍成留在省直机关里更合适。

  二人正说间,刘斌也到了。

  ……

  这一次小聚也是陆为民提出来的,本来回京了就该聚一聚,但是刚上任,陆为民起码也得先熟悉一下本部门工作情况,所以连续几天都在搞调研,在中央政研室那边调研了一天,在中联部那边两天,基本上算是搞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围,但是究竟要怎么来开展工作,而且如何来实现高层意图目的,陆为民还有些一头雾水的感觉。

  香浓的咖啡在房间里弥漫,刘斌喜欢喝咖啡,而不像陆为民和曹朗更喜欢喝茶。

  “为民,其实这并不复杂,从让你兼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双职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如你所说,中央政研室那边让你分管联系国际研究局,其实这个局的工作涉及面很宽,但是有一点指向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要服务于国家外交政策,这也包括同样要服从于国家外交利益的党际交往。”刘斌捧着咖啡杯,眼睛里深邃的目光有些悠然,“越是大国,其外交政策和与国内政策结合度就越高,中国还在转型,或者说之前很大程度还没有适应这个国家迅速成长起来带来的自身地位变化,以及国际上对中国大国地位的看法和希望,嗯,我的理解是中央让你出任政研室副主任兼中联部副部长也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要加强这方面工作。”

  “刘哥,你说中央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也在做出改变和调整?”陆为民反问道。

  “嗯,其实你们观察一下就能看得出来,外交部门的官员开始不断安排到各地地方上去挂职锻炼,而不像以前那样基本上和地方上毫无瓜葛关联,这就是一个变化,外交政策根本还是服务于国家利益,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根本利益还是在于内部,中华民族是一个好面子的民族,中国传统上也是一个好面子的国家,其实礼仪之邦也就是另外一个说法,像美国的外交政策也需要让位于和服务于内政政策,总统外交上再成功,但是如果内政干得糟糕,一样遭到摒弃,连任一样失败,中国略有不同,但是也在逐渐改变,打肿脸充胖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何更好的让外交政策为国家利益,为国内利益服务,也成为需要认真探索的内容。”

  刘斌的观点很犀利,直言不讳地提到外交政策要为国家利益服务,而国家利益的根本体现还是本国国内的利益,这听起来有点儿和中国惯有的看法有点儿不同,但陆为民却很认同。

  “刘哥,我的工作也基本上确定下来了,我自己也在摸索,但身兼二职还真有点儿让我,什么工作才是我当前的主要工作,怎样来开展这些工作,在方式方法上,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陆为民当然也并非心中毫无底气,但是刘斌长期在国务院研究中心工作,看问题的角度肯定与刚上来的自己有些不一样,他的建议更具直观性。

  “为民,我估摸着你心里还是有点儿数的,中联部负责党际交往联系,党际交往联系也要为国家利益服务,而中央政研室这边拥有更多的资源,怎么来国家当前的战略重心你好好揣摩揣摩,中心工作是什么,你好好琢磨琢磨,恐怕就能得出结论了。”刘斌嘴角挂笑,“再说简单一点,你自己掂量一下你为什么会被放在这个位置上,恐怕你也清楚,中央看好你的哪些做法和观点,到了新岗位上,怎么来把你的这些做法观点与新工作结合起来,拿出意见建议,建言献策,推动工作,就是你要做的了。”

第三十一节 目光所向

  和刘斌/曹朗的交流无疑是很愉快的,对于陆为民来说,和同层次的朋友交流是很难得的机会。

  曹朗现在担任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已非昔日在蓝岛担任宣传部长时的谨小慎微了,两年局长岗位上历练,与国内文艺界接触甚多,也使得曹朗眼界见识乃至精神层面都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在谈吐上陆为民都能感觉得出来曹朗有着脱胎换骨般的改变,让他也有些啧啧称奇,看来不同的岗位的确能够给人以难以想象的锻炼提升,尤其是处于某个岗位上,你的精气神下意识都会有一种质的变化。

  刘斌就更不用说了,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的研究工作,现在担任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据说下一步极有可能会担任办公厅主任,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这也就意味着刘斌也已将即将踏入副部级领导岗位了。

  刘斌的学识见解没得说,连陆为民也不得不承认刘斌在很多方面看问题都要比自己更长远深刻,或许自己比对方强的就是对基层工作情况的熟悉,对下边现状的了解,不过诚如曹朗所说,陆为民和刘斌工作方向和对象都有所差别,刘斌的工作对象以国内经济为主,更为具体,而陆为民现在的工作对象则更多的是国际党际关系,但究竟下一步的具体工作目标确定,陆为民也知道还有待于两边领导的交底,恐怕才能最后确定下来,而领导交底估计也还需要秉承中央高层当前的一些工作思路和想法。

  对于陆为民进京,刘斌和曹朗心中也清楚,陆为民这一次进京不仅仅是单纯进入中直机关部委工作那么简单,这也标志着陆为民开始真正进入了高层视野,而且其所言所行也获得了高层的认可,把他放在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工作,固然是对其表现的认可,更大程度也还是要借助这两个平台给陆为民更多的机会让其来好好打磨,进一步展示其能力,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许就是为下一步更加重用打好基础。

  当前国内虽然50年代干部纷纷挑起了大梁,而60后干部也都纷纷崭露头角,陆为民无疑就属于其中的佼佼者,比起当前国内那几位万众瞩目的60后官员,陆为民属于60年代末期的,还有五六年的年龄优势,也许陆为民比起他们的劣势就是陆为民从未有过在中直机关部委任职的经验,这很容易在晋升中遭遇诟病,但是现在陆为民可以补缺这一短板了。

  刘斌和曹朗都不认为陆为民会在中央政研室或者中联部干多久,按照他们的估计三年就是极限,甚至可能就是两年,到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的工作可以让陆为民开阔眼界提高思想层次,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会与长期在地方上工作的时候不同,而经历了这样一个从视野到精神层面的磨砺提升,陆为民的仕途前程会更广阔,也许下一步就是直接到某省或者某部担任主要领导了。

  两郎舅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两人也很为陆为民感到高兴,如果真如他们预判的那样,陆为民在两三年间就能走上正部级岗位,那也就意味着不到四十五岁就已经晋位正部级干部的陆为民,有极大可能性能进入中央最高决策层,尤其是陆为民当前的一些做法和观点很得中央高层的欣赏认可,这种兆头非常好,也意味着陆为民在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的工作还会持续的获得中央高层的关注。

  ……

  回到家中,陆为民把包搁下,然后解开衬衣纽扣,坐在沙发上。

  感受到腹部似乎有赘肉的增长趋势,陆为民觉得似乎自己应该要把晨练恢复起来才行了。

  无论如何,到京城工作都要比在蓝岛或者泉城时候要轻松不少,一方面是自己不是主要领导,分管联系的工作只要上了手,其实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了,二来中央部委的工作再怎么也要比地方上的事情要轻松一些,很多工作也没有那么急迫,说句难听一点的话,研究工作,早一天晚一天影响真不大,很多工作本身就是靠日常积累,循序渐进累积而成。

  对于陆为民来说,两个部门的工作也不算太忙,政研室那边,他主要是和国际研究局这边对接,国际研究局有局长副局长,日常工作也有安排,在自己来政研室之间也就有一系列的工作规划部署,连陆为民自己这个分管领导都没有把工作考虑得这么细,反倒是要好好通过国际研究局的这些工作开展来逐步完善自己对这些工作情况的了解。

  当然,陆为民这个新任副主任上任,肯定也会带来一些变化,只是陆为民现在还属于熟悉阶段,也只是和国际研究局的班子成员开了一个见面会,然后就是全局的工作调研,听听工作汇报,提一些要求,暂时还没有真正提出实质性的工作。

  陆为民也一直在琢磨,自己的工作思路该怎么来打开,政研室这边该怎么来做,不过考虑再三之后,陆为民还是放弃了马上就要拿出自己意见的想法,在没有考虑成熟之前,藏拙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倒是对中联部这边的工作陆为民已经有了一些思路,只是要把思路真正变成具体的工作规划要求,陆为民也觉得还要些时间。

  不过陆为民也已经给了中联部研究室这边了一些任务,其实也不完全是任务,就是要他们按照自己的要求来为自己准备一些情报信息资料,以供自己来进行学习参考,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

  虽然两边都还没有给陆为民正式的交底,也就是要秉承中央高层近期中心工作的意图,也要结合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的工作,拿出属于自己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来,这一点现在还没有真正动起来,但是陆为民觉得自己可以先行一步,先把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料信息收集掌握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10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9/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