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1074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那甄敬才的女儿甄妮陆为民不也没有娶么?还不是玩玩儿就过。

  这方面陆为民一样是聪明人,找了夏力行连襟苏伏波的女儿,没有这层关系,他陆为民能这么年轻就有如此造化?

  陆为民是聪明人,就能够理性面对很多东西,既无杀父之仇,又无夺妻之恨,哪怕就是真的不对眼,那也不至于再刻意针对谁,没有谁愿意无缘无故的竖敌,哪怕他再牛。

  “姚安,咱们沉下心来想一想,你可以想象得到,陆为民真的需要为难你来显示什么吗?我觉得不需要,如果你的工作真的如你所受没太大问题,那我觉得他不会刻意为难你。”姚放筹措着言辞,“相反,你和他好歹也是195厂出来的,姚平和他有些陈年旧账,我和他以前有些不对眼,但你却和他没什么实质性的冲突,相反你现在是塔岭县委书记,一个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又和他有着这层若友若敌的关系,如果你能有一些创新且符合他口味的突出表现,我相信他也许会有一些特别的想法和考虑。”

  “哥,你是说我刻意去迎合他的口味来做一些工作,博得他的认可?”姚安的神色变得慎重起来,他听得出自己兄长不是在异想天开,而是有点儿认真的味道,“这行么?”

  “姚安,你不了解像陆为民这类人的心态。”姚放越想越是笃定,思路也越转越宽,“站在他这个位置上,已经不太可能把你视为他的对手,或许你曾经让他感到过不爽,但是你现在还真没有资格让他左右他的情绪,当然工作上的事情除外。也就是说处于这种有些独特而复杂的心态下,你如果能够交出一篇让他感觉到意外的东西来,也许真的会给你带来一些意外之喜。这不单纯是所谓的任人唯贤这类情绪,而是他就是觉得他可以主宰你的命运,如果你干得差,也许他还不太好对你下手,但是你干得让他意外,我觉得你会有意外收获。”

  姚放的这一番话让姚安陷入了沉思,兄长的话不无道理,而且兄长素来对人心的揣摩相当厉害,这一点包括姚安在内都清楚,虽然听起来这个观点有些别扭,但是你仔细琢磨,觉得还真有可能,起码这不会比现在坐等差,倒是不妨一试。

  “哥,你有什么新招?”姚安点点头,算是接受了兄长的建议,试一试也无妨,姚放这么说,也肯定有什么新消息。

  “你看看这个。”姚放把案桌上省农业厅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建议构想丢给了姚安,“据说陆为民对现代农业中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很感兴趣,认为这是适合昌江农业的一条路,你琢磨琢磨。”

  ……

  陆为民还真没考虑过姚家的事情。

  姚放担任副省长他当然早就知道。

  说实话,姚放在昆湖干得很一般,但是姚放担任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这个位置对于姚放来说是一个相当关键的资历。

  可以说左云鹏在担任组织部长期间,姚放基本上能当组织部半个家,很多时候左云鹏都是被姚放牵着鼻子走,当然只是较低层次的人事权,但即便是这样也不得了,左云鹏愿意给姚放这个机会,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姚放能当组织部半个家。

  正因为这个机会,姚放在省直机关里有不错的人缘,这也为他日后在担任昆湖市委书记期间提供了不少便利,省发改委和省国资委下辖的企业对姚放在担任市委书记期间的昆湖支持很大,也得益于省发改委和省国资委旗下企业一些领导受益于姚放昔日的帮助。

  再加上2008年以前全国整体经济形势向好,昆湖好歹也是昌江黄金三角发展区的一极,哪怕在和宋州/昌州的竞争中明显落后,但是经济基础架构摆在那里,加上昌宋昆城市群互动式发展的效应外溢,也使得昆湖这块本来算得上是黄金三角区的低地也还是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再加上姚放的确在为人处世上很有一套,最终虽然未能在昌州市长这个关键位置上得手,但还是争到了一个副省长的位置。

  对姚放陆为民肯定还是要投以关注的,毕竟这个和自己关系不太好的195厂子弟在自己出任省委副书记之后于自己关系的定位会有什么变化,还不太好说,但陆为民觉得以姚放的精明乖觉,恐怕是不太会有意要挑衅自己的。

  至于说姚安,如果不是秦柯为自己收集的相关贫困县资料相当齐全,陆为民也不会注意到宜山唯一一个贫困县县委书记就会是姚安。

  塔岭的基本情况就摆在办公桌上,陆为民这一段时间暂时无暇下去,他的打算是要争取抽一个星期时间把宜山和黎阳跑下来,而宜山的塔岭和黎阳的天梁紧邻,情况相似,也都是贫困县,加上他还需要对两市的党建工作进行调研,所以这一趟下来没有一个星期不行。

  “不急,大成,你们黎阳的情况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这一点国钊书记和崇山省长都有评价,至于说天梁作为你们黎阳唯一的贫困县,我了解过,主要还是自然条件太差,当然也还有历史原因,你们黎阳也做了不少工作,凤岗的变化就比较大嘛。”陆为民对宋大成的到来非常高兴,虽然只有四十分钟他就不得不去昌大作形势政策报告,但有这四十分钟也能好好聊聊了。

  “陆书记,能不急么?”宋大成显得很洒脱,他年龄即将到点,“要说不该我急了,还有两个月,我就到人大去了,要急的也该下一届的领导来操心了,可我在黎阳工作这么几年,要说遗憾,恐怕也就是天梁和凤岗的经济发展了。凤岗略好一些,但是产业结构还是没有调整过来,新兴产业没有培育起来,天梁的问题更棘手一些,市财政还是弱了一点,市里的平台公司这几年融资都用在了城市发展上,房价倒是炒得不低,但是像县份上的交通建设还是拉了债,这一点我觉得我有责任,尤其是天梁。”

  陆为民琢磨出一点儿味道来了,宋大成这是要舍出这一张老脸要来要东西了,这都要退下去到人大去了的人,还这么不依不饶的自责,这不是再给自己做套子还能是干啥?

  笑了起来,陆为民微微摇头:“大成,你也甭给我在这里演戏,你那点儿演戏功夫,我见识过了,我还能不清楚?天梁的情况我大致了解,的确交通瓶颈制约很大,但是省里对道路交通规划有统一的安排,你也不用在我这里叫苦喊穷,我分管脱贫工作,该我发声的时候我义不容辞,天梁和塔岭,是宜山和黎阳的两块伤疤,要把这两块伤疤消除掉,必要的投入省里肯定会考虑,嗯,我在这里表个态吧,我会尽我所能为这件事情摇旗呐喊,不过我也要下来调研,就这一区域的发展进行考察。”

  “陆书记,就等您下来了。”宋大成听得陆为民这样表态,心里顿时宽心大半,他是知道陆为民的性格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陆为民是不会轻易表态的,哪怕是这种听起来有些虚的态,只要陆为民敢表态,那么也就意味着陆为民心里有底,“你打算把我们黎阳放在最后一站?”

  “嗯,有贫困县的地市州中的最后一站,像昌州/宋州和丰州这些地方打算最后去。”陆为民点头,目光中也多了几分感触,宋大成的两鬓都已经斑白了,一晃就是十多年,想当初和对方搭档时,何等意气风华,现在却已经面临退二线了,“大成,宝华都和你谈过了?”

第一百一十七节 复杂

  宋大成欣然点头:“秦部长和我谈过了,年龄摆在这里了,精力也有些不济了,是该交班了。来黎阳几年,很满足,干了一些工作,自认为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当然,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觉得我该知足了,黎阳这几年的增速不敢和宋州/丰州这些比,但是基本上还是保持着全省前五的,在全省排位也在稳步上升,我自认为我是交了一张比较合格的答卷。”

  看见宋大成脸上混杂着各种表情的感触,陆为民也是感慨万千,宋大成算是自己正经八百走上仕途的第二个搭档,第一个是在双峰时的曹刚,磕磕绊绊,陆为民倍感束缚,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几乎是有一只手被绑着那么难受的熬过来,但是在阜头和宋大成搭班子就真的是一件幸事了。

  宋大成为人厚重朴实,做事风格也是稳健踏实,没有什么花头,而且在阜头的威信和执行力都有保证,这也是自己之所以在阜头那几年,阜头能够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态势的主要原因。

  陆为民也是第一次觉得能够如此酣畅淋漓的干工作,太痛快了,自己和宋大成的搭档让两人都受益匪浅,自己能迅速从正处级干部迈向副厅级干部,得益于此,同样宋大成也凭借着在阜头积累起来的政绩,顺利接班,而后也同样晋升副厅级干部,也才能走到今天的正厅级干部。

  只可惜宋大成在丰州和黎阳之间的副厅级岗位上拖沓得太久了一些,否则,以宋大成的作风能力,没准儿现在已经是市委书记,甚至操作得好,退二线下来时,弄个副省级也不是不可能,也还真能如宋大成自己所说的那样,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该知足了。

  “宝华和我说过你的事情,我们都要老,都要退下来,你的年龄摆在这里,下来好好休养一样,把自己身体好好保养好,对了,有没有意思到省里来?”陆为民很欣赏宋大成的洒脱,半点没有要下来的那种失落和萎靡,反倒是精神奕奕的,如同要提拔一般。

  “不,陆书记,谢谢您的好意了,我习惯了黎阳的生活,再说了,到人大也不是彻底靠边站休息啊,我也很想发挥一下余热。放心,陆书记,别皱眉,我不是那种找不到自己角色定位的人,到人大那就把人大的工作做好,为党委政府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议,帮他们把关分忧,我觉得这一点我还是能做到的,我也和潘书记谈过了,也向他拍了胸脯表明了态度,绝不会越位添乱。”宋大成慨然道:“不是还有天梁的脱贫工作吗,我到了人大那边,有更多的时间来专注那么一两件事情,您现在又在主抓脱贫,我觉得起码在天梁脱贫的事情上我可以给您打打下手,甚至我也回去之后打算向潘书记汇报,力争我来做这件事情。”

  看见宋大成澄澈的目光中没有太多的杂色,虽然经历了二十年仕途的风风雨雨,早已经把他这个昔日的青葱少年锻炼成了浸淫于复杂人性中的“老油条”了,他自认为还是可以看得清楚人性真实的一面的。

  宋大成是真心还想做点儿事情,看来天梁的脱贫还真是宋大成的一块心病,所以想要在这项工作上发挥一下余热。

  照理说他到人大去了,可以悠哉悠哉的喝喝清茶,看看报纸,锻炼锻炼身体,顺带也履行人大的义务,但是在党委主导下的人大,定位本来也就比较模糊,虽然各种法律法规写得花团锦簇,但是国内体制如此,人大过于突出,也就会削弱党的领导,所以在现实工作中,人大更多的还是起着监督的作用。

  现在宋大成想要在天梁脱贫的工作上尽一份心,陆为民也很能理解,每一个在任领导总还是有些遗憾的事情,现在宋大成要到二线去了,还有点儿遗憾,当然希望在彻底退休之前能达到自己的心愿。

  “也好,大成,你还是十多年的那样啊。”陆为民满意的点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回去和老潘说说,我相信他也能理解,这也是好事,我们俩就再携手来干一番事情来。”

  宋大成似乎也被陆为民这番话勾起了当年在阜头的种种回忆,爽朗的笑了起来,“陆书记,您现在是省委副书记了,手里边工作肯定很多,就算是您在主抓脱贫工作,也不可能丢下其他工作,您只要多关注一下这边就行,能有一些资源向我们这边倾斜就行,我到人大去了,相对清闲,我想没事儿我也就扎在天梁那边,琢磨一下,怎么来为天梁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子来。”

  “行。”陆为民也不多言,宋大成是个干实事的人,他这么说了,就会这么做,“黎阳今年情况不错吧,你下来到人大,嗯,老田也要下来,到政协,这一下子你们班子里空缺不少,市里有什么考虑没有?”

  宋大成犹豫了一下。

  陆为民问的话有些玄妙,市里有什么考虑,这个市里的含义太丰富了。

  一般理解这个市里应该是指市委,但是自己和市委副书记田蕴天都要下来,一个到市人大,一个到市政协,市长人选省委组织部那边已经明确了,由省委组织部选派而来,但是这个至关重要的市委副书记人选,省委组织部大概有意要在黎阳市委班子里产生,所以现在形势很微妙。

  黎阳市委的班子情况比较复杂。

  市委书记潘晓良是黎阳人,但是成长却不在黎阳,而是在昌州,先后在昌州宝德县担任过县长/县委书记,后来调到省经信委担任过副主任,才到黎阳短暂担任市长,最后接任书记。

  市长宋大成是丰州人,但是丰州在十多年前却是隶属于老黎阳地区,所以应该算是一脉相承,渊源很深,所以宋大成也算是和黎阳有些瓜葛。

  同样市委副书记田蕴天是土生土长黎阳人,而且一直成长在黎阳,影响力很大。

  这一次市长和市委副书记同时退二线到人大和政协,市长人选由省里安排,但是市委副书记的人选却足以让人打破头。

  现在市委副书记的竞争人选有三个,常务副市长葛建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朱森,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张海鹏。

  “陆书记,这个话题我有些不好回答啊。”宋大成宽厚的嘴唇动了动,似乎觉得有点儿为难,“市长人选大家都知道是省里安排,关于市委副书记的人选问题,争议比较大,碰头会上交换过意见,分歧比较大,潘书记的意见是倾向于宣传部长张海鹏,老田则倾向于组织部长朱森。”

  陆为民敏锐的觉察到了一些异样,按照惯例市委副书记缺员,一般说来会是由常务副市长来递补,当然市纪委书记或者市委组织部长递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可现在潘晓良居然提名宣传部长,这无疑是个冷门人选,怎么都觉得有些意外。

  如果说常务副市长年龄偏大,或者资历太浅,当然也可能不合适,但是陆为民印象中葛建本年龄不算大,而且资历同样好像也浅,陆为民还是有点儿记忆的,2002年自己还在丰州担任市长时,葛建本好像就是黎城区委书记了,担任常务副市长也应该有几年了才对。

  “你呢?”陆为民淡淡的道。

  “我?”宋大成自我解嘲的笑了笑,“我么,觉得老葛不错,但……”

  看见宋大成又摇了摇头,似乎不太愿意说下去,陆为民微微蹙眉,“怎么了,你还是市长,还是市委副书记,难道连表达自己意见的勇气都没有了?”

  “不,不,陆书记我没有这个意思,我也阐明了我自己的态度,不过可能潘书记态度很坚决吧。”宋大成赶紧道。

  “唔,潘晓良这么坚决认可这个张海鹏,嗯,宣传部长,这个张海鹏表现很优秀,或者说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成绩?”陆为民觉得张海鹏的名字有些耳熟,但是也没在意,这个名字实在太普通了。

  “呃,陆书记,张部长有年龄优势,也在多个岗位历练过,多面手,……”宋大成觉得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打了个哈哈。

  “行了,大成,在我面前你还给我打马虎眼,说吧,什么情况。”陆为民有些不耐烦了,很显然这里边有故事,秦宝华也和自己谈过黎阳市委班子的调整问题,但是当时陆为民只注意到了市长可能会由省里派下去,就没有在意秦宝华提的市委副书记人选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好像秦宝华也的确提了一下黎阳市委班子结构需要年轻化的问题,没准儿也就是在为这个张海鹏埋伏笔呢。

  “陆书记,张部长曾经是翟部长的秘书。”宋大成绕不过去了,才道。

  “翟部长?那个翟部长?”陆为民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见宋大成没说话,陆为民心念急转,大脑如同检索一般对黎阳和中央的干部进行联系和检索,迅疾反应过来,“翟文广翟部长?”

第一百一十八节 各有背景

  宋大成点头,陆为民顿时就明白过来,难怪如此,原来是中组部翟部长原来的秘书!

  翟文广是中组部下来挂职锻炼的,曾经在黎阳地委担任了两年的地委副书记,后来回了部里边,先后担任过干部三局的局长,部务委员,后来升任副部长。

  陆为民在担任中央政研室副主任兼中联部副部长时,曾经和这位翟部长见过面,因为对方曾经在昌江工作过,和当时的自己一样,都和昌江有些瓜葛,所以也还聊起过昌江的情况。

  当然,没有太多交道,只能算是点头交。

  也难怪宋大成表情复杂,一副唏嘘感触的模样,翟文广的秘书,哪怕是多年前的秘书,陆为民印象中翟文广在黎阳挂职锻炼的时候,应该是1996到1997年之间这个时段,虽然翟文广已经离开黎阳十多年了,但估计这条线谁也不愿意放下。

  这个张海鹏那个时候还是给翟文广当秘书,十三四年间就能走到市委常委这个级别上,很难说这里边没有翟文广的渊源在里边。

  就算是人家翟部长没有过问过,但是下边人也会主动的揣摩上意,估计这个张海鹏也是很会利用这方面的资源,而且是把这份资源用到了极致,否则你很难解释怎么就能从一个秘书走到市委常委这个份儿上。

  当然,要和自己的际遇比,不算什么,但是陆为民知道那不能比。

  “哦,翟部长的秘书啊,难怪。”陆为民点点头,不做评价,“那朱森的情况呢?”

  这个时候的陆为民似乎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他不是省委组织部长,但是作为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党建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组织建设,所谓组织建设,也就是组织人事,再说通俗一点,也就是干部班子的配备调整工作,他作为省委副书记,当然也是有权力和义务来过问的。

  宋大成觉得自己好像被陆为民牵引着话题在走,他本来是不太愿意介入这一类事情,但是要说心里半点隔阂没有也不是。

  葛建本在给他当副手期间,两个人合作得相当愉快,在工作思路上往往都是葛建本帮助宋大成完善,也能提出一些新的点子,这几年里两个人从原来的普通同事渐渐演变成了较为默契的搭档关系。

  当这一次市委关于副书记人选问题上意见不统一时,其他人两位都各显神通,但是相比之下葛建本显然在上层关系上就要弱一些了,而对葛建本比较欣赏的常务副省长乔国章却又不早不晚的调离了昌江,这也是给了葛建本一个重大打击,这让葛建本一度沮丧无比,而恰巧陆为民重返昌江,担任省委副书记,这顿时就让葛建本生出了希望。

  宋大成和陆为民曾经是关系极好的搭档在昌江不是秘密,起码在黎阳丰州这一片不是秘密。

  都知道陆为民起家于双峰,发迹于阜头,正是在阜头县委书记上干得极为出色所以才高升到宋州担任常委,而那个时候也正是陆为民和宋大成搭档,而宋大成也同样延续着这条路,从阜头县委书记升任丰州地区行署副专员,然后才交流任职到的黎阳。

  陆宋二人的良好关系葛建本是很清楚的,陆为民在宋州担任市委书记,到齐鲁之后担任蓝岛市委书记,宋大成仍然与陆为民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往来,这个情况葛建本也知道,如果不是宋大成的年龄原因,葛建本深信宋大成是完全还可以再上一层楼的,这么些年来葛建本对宋大成工作很支持,也建立起了比较好的私交,但他知道宋大成这个人的性格,是不太愿意在这些方面去跑上跑下的,这也是宋大成在黎阳沉浮了几年才爬起来的主要原因,但这一次对葛建本来说实在太关键太重要了,所以葛建本才会厚着脸皮拜托宋大成,请宋大成帮忙牵这个线搭这个桥,或者说请宋大成帮助美言几句。

  对于省委主要领导来说,地市一级的常委和副职们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大多都是比较模糊的,除非有一定的私交或者工作关系来往。

  陆为民不算是主要领导,但是他作为副书记又要比一般的省领导的分量要略高一些,而且葛建本也同样清楚一个情况,那就是陆为民与现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秦宝华也曾是搭档,而且一样是关系相当密切的常委,秦宝华也同样是接了陆为民的班,才升任省委常委,一直干到现在组织部长位置上,也就是说,陆为民对秦宝华也一样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的。

  如果能够获得陆为民对自己的支持,毫无疑问自己就可以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尤其是在面对张海鹏和朱森这两个强劲对手时,这个优势更为关键,这一点葛建本也很清楚。

  葛建本知道自己和陆为民沾不上关系,也幸亏有宋大成这个桥梁,所以他必须要争取宋大成在这一点上对自己支持。

  “朱部长的资历也比较老了,……”宋大成琢磨着怎么来说这话,资历老显然不是你能上的原因,陆为民要听的显然不是这个,犹豫了一下,宋大成才又道:“听说朱部长和闻秘书长是老乡。”

  “和闻一舟是老乡?”陆为民略感惊讶,“闻秘书长好像是东北人啊。”

  “是啊,朱部长老家也是东北那边的,他原来是302厂的组织部副部长,黎阳撤地建市时调到了地委组织部担任副部长,后来又到博北担任了县委书记,才回的市委。”宋大成解释道。

  302厂是三线建设时期在黎阳山区建起来的一家企业,主要生产精密曲轴和齿轮,原来在燕谷县山区中,2000年才从燕谷搬到了黎阳市区。

  302厂的工人大部分都来自东北,六十年代从东北搬迁到燕谷县山区的盘谷镇,从八十年代就在闹着要搬出山区,但是一直拖到2000年才算是拖拖沓沓的搬到黎阳,很大程度也还是受到了北方机械厂和长风机器厂搬迁到丰州的影响。

  闻一舟算得上是尹国钊的左臂右膀,专门从辽省调过来,关系自然不一般,听说尹国钊也在想办法做工作,希望闻一舟到省政府来任职,大概有点儿想要让闻一舟出任常务副省长的意思,但是估计这个难度比较大,倒是另外一个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同时也还挂着副省长职务的杜克锡年龄也即将到点,闻一舟进入省政府担任仅次于常务副省长的常委副省长倒是很有可能。

  杜克锡是在马道涵离开后兼任副省长的,但这一兼任就在没有卸任,一直拖到现在他年龄即将到点,中央大概也是考虑到他年龄将到,所以也就没有做调整。

  “大成,你觉得葛建本更适合?那你和潘晓良交换过意见么?”既然宋大成表明了态度,陆为民当然要问一问黎阳市委内部的酝酿问题。

  “交换过,我和他两人之间谈过,因为分歧比较大,老田很支持朱森,而且朱森多年在组织部工作,现在有几位常委当年朱森在担任市委组织部常委副部长时,都还是县长县委书记,所以潘晓良大概担心在市委常委会上过会出问题,所以一直没有真正研究这个事情,我估计他大概还在个别做工作吧。”话挑明了,宋大成也就不再遮遮掩掩,笑着道:“我觉得老葛更适合,老葛也找过我,希望我能向您‘如实客观’的介绍他的情况,我也是犹豫再三,但是想到‘如实客观’向您反映情况也是我的本分,我本人或许在感情上有所倾向,但是我还是坚持无论是老葛还是老朱,都应该比张海鹏更适合担任市委书记。”

  陆为民笑了起来,抬腕看了看自己手表,然后道:“大成,我明白了,今天我就不留你了,改天我来黎阳,我们再好好聊聊。昌大那边还有一个形势政策报告会,宣传部和团省委组织的高校百场形势报告分析会,我也是赶鸭子上架,要承担五场,今天是第一场,我还得酝酿酝酿,……”

  “行,陆书记,那我就在黎阳恭候您了。”宋大成也站起身来,笑着道:“把话说明了,我心里也踏实了。”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10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4/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