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1091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中央对尹国钊和杜崇山之间的不睦心知肚明,但是却一直没有做出任何动作,除了让陆为民这个昔日昌江搞经济的头号悍将重返昌江外,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央对目前昌江形势是不太满意的。

  现在要重振昌江经济,就回避不了宋州,哪怕陆为民也清楚过度倚重宋州很危险,也不是长久之计,但是就目前来说,昌江经济要重新振作起来,你不让宋州打翻身仗就不行。

  那么宋州谁来掌舵就是关键了。

  陆为民不清楚尹国钊对祁战歌的安排,照理说杜克锡到人大之后,空缺出来的统战部长也可以安排一位常委来接任。

  祁战歌看似是最适合的人选,但是如果把祁战歌放在这个位置也有弊病,很多人就会对比,前两任宋州市委书记一个现在是省委副书记,一个是组织部长,唯独祁战歌却成了统战部长,这好像有些寒碜人。

  陆为民估计如果尹国钊要让祁战歌离开宋州,只怕会做中央的工作,把祁战歌调走,这样相比之下更稳妥,也更有利于省委内部的稳定。

  祁战歌走人,陆为民认为黄文旭应该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他也相信黄文旭可以带领宋州摆脱目前的“困境”。

  其实在陆为民心目中,目前宋州的情况还算不上困境,宋州依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不过是暂时性的遇到了困难罢了,而黄文旭可以扛起这个重担。

  陆为民估计现在尹国钊还没有完全确定关于宋州换将的意图,所以他要未雨绸缪,而关键一步就是要取得秦宝华的支持。

  尹国钊来昌江时间倒长不短,陆为民观察,其渗透力还不够,还仅限于省委内部,秦宝华、闻一舟、唐天涛应该是其主要臂助。

  之所以把唐天涛放在最后,不是说唐天涛实力最弱,而恰恰是唐天涛实力更强,但是更强并非都是好事。

  唐天涛本身个性颇强,加之担任的又是昌州市委书记,所以也让唐天涛独立性更强,换句话说,尹国钊对唐天涛的影响力不及他对秦宝华和闻一舟那么有力。

  陆为民对尹国钊的处境也颇为理解,本身他来的时机就不太好,正好赶上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冲击,杜崇山和他又不睦,原本孙章华算得上是尹国钊的一个臂助,如果加上秦宝华、唐天涛和闻一舟,还有相对亲善的粟海荃,那么尹国钊也可以甩开膀子压制住杜崇山按照自己意图大干一番了,没想到孙章华身体出问题,而失去了孙章华的支持,唐天涛的独立性更强,尹国钊就显得有些力拙了。

  当然作为一把手,其独有的地位优势也还不是其他人可以撼动的,但你要想如臂指使的开展工作,就要看什么事情,怎么来运作了。

  “陆书记,假如,我是说假如的话,假如老祁要动,您觉得黄文旭更适合担任宋州市委书记?”

  秦宝华最终给还是挑明了这个话题,她需要搞清楚对方的想法,从而也要为自己该怎么来应对这件事情做考虑。

  “嗯,我认为当下黄文旭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陆为民也没有遮掩,点点头,“理由原因我想都不用我多解释了,宝华你也应该清楚,我不是那种任人唯亲的人,虽然黄文旭和我比较投缘,但是在宋州市委书记人选这样的推荐上,我不会感情用事。”

  秦宝华有些犹豫,她也承认起码从省内来选人的角度,她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当然这也只是她的看法,尹国钊未必会这样看,更为关键的是陆为民提出了这样一个推荐人选,尹国钊会怎么来看待?

  黄文旭和陆为民之间的关系不是秘密,他在丰州也干得的确很出色,尹国钊也多次给予表扬,但是这并不代表尹国钊就认同他可以到宋州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上去了,他和陆为民的关系也许反而会成为一个障碍。

  照理说陆为民也应该避嫌,但是现在陆为民却依然很坚定的提了出来,这也说明陆为民是认定了要在这个人选上发力了。

  秦宝华吸了一口气,“现在说这个可能为时尚早了一些,国钊书记那里还没有就这个情况和我通过气。”

  陆为民也不在意,“宝华,我知道,不过国钊书记个性也是比较强的,他认定的事情我看难得改变,我只是先提一提。”

  ……

  秦宝华走了,陆为民突然提出的宋州市委书记人选有点儿出乎她意料,在没有得到尹国钊那边消息的情况下,她只能很委婉的回避了在这个问题上的表态。

  剩下的一些人选商量倒是没有太多的波澜,不过陆为民还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比如在西梁市委书记人选问题上,陆为民明确表示组织部有意安排市长陈昌俊顺位接班担任市委书记不是一个好的决定,他认为陈昌俊能力有限,难以承担起当下西梁如此恶劣的局面下的重任,他建议可以由吕腾直接来接任西梁市委书记,这个建议可能有点儿出格,但是陆为民认为陈昌俊可以安排到省直部门工作,不太适合在市州担任一把手,尤其是当前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

  这个建议也让秦宝华很有些作难,她知道陆为民和陈昌俊共事过,但没想到陆为民对陈昌俊恶感如此之深,要说当初尚权智担任宋州市委书记时,陈昌俊和陆为民都应该算是尚系人马才对,怎么关系却如此糟糕?

  当然陆为民建议吕腾直接升任市委书记不太现实,当下这种体制格局下,市委副书记直接转正几乎没有先例,就算是破格提拔也不可能。

  吕腾很优秀这一点秦宝华也认同,但是接任市长也就算是不错的擢拔了。

  秦宝华走后,陆为民也觉得有些疲倦。

  这一轮人事上的探讨研究比其他工作更让人费神费心,他必须要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

  他也知道秦宝华这一次来背后肯定有尹国钊的影子,但是这是他的工作责任,他必须要面对。

  并非他想要为自己为谁争权谋位,而是秦宝华来研究的每一个位置几乎都会对今后每一个地方的城市发展工作开展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他不能不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表明,哪怕最终没有获得认可,甚至招来非议,但是起码自己要做到尽职履责,问心无愧。

第一百六十五节 微妙之局

  不容否认,在人事调整中都会掺杂有个人感情在其中,如果说谁能做到把一切感情撇开,陆为民觉得这是谎言,也是不现实的。

  很简单,只有你熟悉的干部,你才能更了解,对其的评判也才会客观,组织部门推荐来的干部,既无具体详细的量化标准,每个人从事岗位的不同你也不可能就其进行一个相对应的对比,这种情况下,很大程度还是要靠你自己的了解、分析、评估,最终做出判断。

  打个比方,西梁市委副书记吕腾和省发改委副主任喻开河,谁更适合西梁市长一职?吕腾经验丰富,情况熟悉,那喻开河一样经验丰富,还在发改委任职多年,而且也在基层工作多年,你能说孰优孰劣?这本身就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但是就陆为民来说,他对吕腾很了解,但是对喻开河却只能停留于知晓这个人,哪怕组织部门把两人的履历交到自己这里,自己就能根据这些履历来确定谁更适合了么?不能,自己还是只能通过自己平素的了解来做出判断。

  同样这样一个选择摆上了尹国钊案头,假如喻开河在某项工作获得了尹国钊的高度认可,进而对喻开河也更加了解,而吕腾在尹国钊心目中也就是一个印象而已,你说这样一个选择,尹国钊会选择谁?

  这样的选择会在尹国钊、杜崇山、自己、秦宝华乃至每个常委中都有不同的选择,省委组织部方案中的介绍只能说是对这些干部的基本情况进行一个介绍,确保他们具备担任这个职务的基本条件符合,但是谁更适合担任某个职务,谁在这个岗位上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才能,更有利于工作,那就真的是见仁见智了,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决定,而一把手的态度在这个民主集中的体现中又会显得更为突出。

  这也是一把手的优势所在。

  如果在上常委会之前,没有取得尹国钊的认同,那么陆为民觉得黄文旭要想接替祁战歌的可能性就不大,而要取得尹国钊的认同,秦宝华很关键。

  如果秦宝华认可自己的这一意见,那么问题就要好解决得多,尹国钊也不是那种偏激狭隘的角色,他作为昌江的掌舵者,更多的是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只要是有利于工作,尤其是有利于当前全省经济整体大局的发展,个别的人事安排他不会太过于看重,这是陆为民对尹国钊当下心态的判断。

  话又说回来,一个宋州市委书记,哪怕下一步就是省委常委,对尹国钊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黄文旭能够真正推动宋州经济的发展,能够符合尹国钊的期望值,陆为民相信尹国钊应该不吝给予更高的鼓励。

  想到这里,陆为民拿起电话,给黄文旭打了一个电话。

  ……

  黄文旭接到陆为民的电话时也有些惊讶,马上就是年底了,这几天都是各地最忙的时候,他这边也是好几个会,基本上把这几天的安排都给填满了,抽不出多少时间。

  但陆为民却让自己走他那里去一趟,或者约个时间见一面,这倒是有些蹊跷。

  照理说要见面也可以在春节假期中,为了避嫌,也可以安排合适的地方,甚至京城或者省外其他地方都可以,怎么这会儿陆为民却要自己去一趟?

  陆为民在电话里没有说其他,这让黄文旭有些吃不准,但本来有两个会议都是自己必须要参加的,现在只能交给胡敬东。

  “陆书记找你?是不是巩昌华的事情?”胡敬东倒是十分敏感,忍不住问道。

  巩昌华调任阜头县委书记是胡敬东一力推荐的。

  巩昌华在大垣的表现让胡敬东很满意,这几年大垣的经济都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家居产业已经成为了丰州增速最快的一行,而大垣的家居产业也从最初较为简单的办公家具、个人家私等逐渐延伸到了各类定制门窗、仿古家具、暖通设备等多个门类,整个产业不断膨胀,已经呈现出皮革类、布艺类、实木类、金属类、玻璃石材类等多个细分化产业群,尤其是在智能门窗安防这一块更是异军突起,成为一大亮点,现在大垣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南潭、古庆、双峰,仅次于阜头、伏龙、经开区、双庙,成为丰州制造业的一个缩影。

  “不清楚。”黄文旭摇摇头,在胡敬东面前他也没有隐瞒什么,“只是一个老巩进不进常委的事情,还不至于让陆书记这样大动干戈的把我叫去,电话里我都说年前比较忙,但他根本就没有给我说话的机会,就直接让我过去。”

  听的黄文旭苦笑着有些无奈的语气,胡敬东也笑了起来,“那也是你,换了别人,陆书记可能也没有这么随便。”

  黄文旭和胡敬东在丰州共事配合得也比较默契,而且两个人和陆为民关系都比较密切。

  黄文旭不用说,而胡敬东也是因为茅道庵的关系,一直和陆为民保持着联系,尤其是在茅道庵离开昌江而陆为民则重返昌江之后,茅道庵专门从太原打来电话,约定要在春节期间小聚一下。

  “呵呵,敬东,这话也只能咱们俩说说,外边儿人听了,没准儿又会产生联想呢。”黄文旭也有些苦恼。

  因为丰州的表现,尹国钊是对他比较欣赏的,但是现在陆为民重返昌江,情况就变得有些复杂了,昌江官场上都清楚自己和陆为民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自己的身上也深深的打着陆系烙印,而陆为民回昌江之后和尹国钊之间的关系也看不出端倪来,若是融洽当然好,但是若是这两位性格都比较强硬的起了龃龉,那自己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了。

  像自己这样尴尬处境的还有秦宝华,想到这里黄文旭也禁不住翘起嘴角。

  不过秦宝华情况又略有不同,人家已经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自立性都要强得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尹和陆他们两人反而让还要顾及秦宝华的态度,哪像自己这样左右为难?

  相较于黄文旭的心思复杂,胡敬东心态就要简单得多,无论是尹国钊还是杜崇山对他的观感都一般,他能走上丰州市长岗位,也算是有一定机遇巧合在里边,加上杜克锡力荐自己,而时任市委副书记潘小方年龄到了,所以算是捡了一个落地桃子。

  现在陆为民重返昌江担任省委副书记,对他来说当然是一个利好消息,茅道庵给他打了电话,让他在春节期间安排一下,到时候他要飞回来,一起和陆为民坐一坐,大家小聚一下,增加一下感情,加强一下沟通。

  为此胡敬东还专门询问了茅道庵安排在什么地方,最终还是决定安排在骑龙岭上,那里是陆为民起家之地,而且也不像阜头那边那样显眼,容易招人眼目。

  “外边人要胡嚼舌头咱们也管不了,咱们只管做好咱们自己的工作。”胡敬东明白黄文旭的纠结,坦然道:“今年咱们的工作摆在这里,谁也说不上什么,那些人也是羡慕嫉妒恨,才会有这些小动作。”

  黄文旭摇摇头,“今年省里在全国的排位又有下滑,省里主要领导心情都不太好,年前宝华部长来我们丰州调研,和我说的时候,也谈到了年后可能要有调整动作,估计我们丰州也是首当其冲,到时候估计咱们丰州又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哦?”胡敬东有些讶异,随即反应过来,“何青都走了,意思这还不算?那还得要动谁?老钱,老温,还是劳动,老韩?”

  “这就不好说了。”黄文旭再度摇头,“我估计何青都是临时因为青溪那边出了事情临时调整的,宝华部长的话外音显然不是一个两个干部要调整那么简单,……”

  钱岳是市委副书记,温有方是市委组织部长,劳动是常务副市长,韩业辰是纪委书记,这几个都是丰州正直当打的少壮派干部,表现也相当出色,省委组织部对这几位都有过考察,当然这种考察你要说是什么性质的,现在还不好说,但是结合黄文旭的这番话,也充分说明省委对丰州干部的认可和看重程度了。

第一百六十六节 澎湃

  胡敬东沉吟了一下,突然问道:“黄书记,别是要动咱们俩吧?”

  “我们俩?”黄文旭一愣,随即表情沉凝下来,似乎是在思索这种可能性,好半晌之后才缓缓道:“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性,但是的确太小,咱们俩搭班子时间也不长,丰州的表现也尚可,要动咱们俩的话,我可能性更小,你呢,去哪儿?要动你,总的有个合适的安排吧?青溪市委书记蓝向宇接任了,还有哪里?西梁市委书记彭伟国倒是年龄到了,可好像陈昌俊顺位接班可能性要大一些吧?还有哪里?宜山,还是曲阳?”

  黄文旭一口气把可能的存在都点了出来。

  青溪班子已经调整到位,现在主要领导可能面临调整的就是西梁和曲阳,西梁彭伟国年龄到了,而曲阳尤连邦是因为表现太糟糕,还有宜山,宜山的班子虽然调整时间不算太长,也是尹国钊来之后才调整的,但宜山的表现太糟糕了,恐怕省里极有可能还要对宜山班子大动,当然这只是一种常识性的判断,当不得真,具体调整方向和意图,也只有省里几位大佬心里才有数。

  胡敬东摇了摇头,“黄书记,你说的只是一种基于常态下的判断,我觉得不然。”

  “哦?怎么说?”黄文旭来了兴趣,饶有兴致的看着对方。

  “咱们放远一点儿来看,尹书记来咱们昌江也有两年多了,可大家都知道昌江这两年表现不佳,尹书记是有些情绪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除了您刚才说的曲阳和宜山外,那是表现特别糟糕的,还有像桂平、洛门、西梁、昆湖表现也都不太好,甚至要说像宋州、普明和昌西州,据说尹书记也都不太满意。”

  胡敬东的话让黄文旭扬了扬眉毛,“敬东,照你这么说,那全省就没几个能让尹书记满意的了,宋州能和其他地市比么?咱们全省所有地市的经济总量加起来才和宋州匹敌,你能像要求其他地市一样要求宋州?还有昌西州,我记得昌西州的GDP增速一直在全省前几位吧,好像从未落下个前四吧?尹书记还是不满意?”

  “嘿嘿,黄书记,您还别说,我听说尹书记就真还对宋州和昌西州不满意。”胡敬东不相信黄文旭对此一无所知,“听说尹书记认为宋州这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固然有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的回调因素,但是他还是认为宋州市委市府政策过于保守缺乏主动进取的因素在里边,他认为这两年宋州在培育新产业上动作缓慢,或者说就没有动作,对老产业的升级转型发力不足,党委政府难辞其咎。”

  这一点黄文旭也是有所耳闻的,尹国钊对宋州不太满意,主要就是集中在宋州这两年经济增速低于全省经济增长均速,认为这是宋州不但没有起到前几年带动全省增长的作用,反而成为了拖累,这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至于说昌西州,据说尹书记认为昌西州这几年虽然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速,但是昌西州的经济总量基数非常低,他认为昌西州如果努力的话,是可以实现像前几年宋州和丰州这样的高增速的,但昌西州的表现太过平淡。”胡敬东接着道。

  如果说关于宋州的判断黄文旭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昌西州的这个看法他就不太认同了。

  昌西州和当年的宋州、丰州情况是有很大区别的。

  宋州是基础雄厚,只是缺乏契机,而当年宋州市委市府就抓住了这个契机,而丰州虽然在产业基础上略逊,但是基本的基础设施还是有的,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这两年和前几年的大气候也不一样了。

  从2007年后全球全国经济形势都有逆转下行的态势,在2008年以后这种态势更为明显,虽然2009年中央启动了几万亿拉动计划,但是这种强刺激政策效果并不好,除了短暂的刺激了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上扬外,对实体产业的拉动相当有限,甚至还对一些行业剩余产能起到了庇护作用。

  这种情况下,像昌西州这种缺乏产业基础而生态又相对脆弱的地区,你要奢求它也像当年宋州、丰州那样实现高速增长,显然是不现实的,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和时机上就不具备。

  “尹书记还是有些急于求成了。”黄文旭缓缓地说出一句话来,“昌江毕竟和他原来工作的辽省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在产业基础上相差甚远,‘宋州神话’不可复制,这一点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但是我清楚,这是现实,陆书记也说过,昌江不太可能再有一个‘昌州神话’或者‘丰州神话’。”

  陆为民和黄文旭都是当年“宋州神话”的奠基者,正是当年陆为民担任宋州常务副市长,黄文旭担任麓溪区委书记那几年,宋州新兴产业基础开始打下,然后在陆为民重返宋州担任市委书记之后厚积薄发,让宋州一飞冲天,缔造了当年的“宋州神话”。

  对黄文旭的这个判断,胡敬东深以为然。

  这几年他担任丰州市长,对丰州经济发展也是殚精竭虑,他自认为他和黄文旭的携手相当合拍了,对招商引资也好,产业培育也好,也做到了极致,但是丰州这几年的经济增速也还是比前几年有所下滑,当然这是一种正常下滑,总体来说还是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就这样他觉得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想当年宋州那种动辄百分之四五十的增速,他都想象不出来是怎样才能达到那种增速,要知道当年宋州达到百分之四五十增速时,也就是现在丰州这个经济总量的情况,宋州做到了,可丰州是绝对无法达到的。

  “黄书记,也可以理解,尹书记来得的确有些不是时候,赶上了经济下行的时候,再加上现在杜省长……”

  胡敬东没有再说下去,但黄文旭却明白其中意思,昌江经济发展放缓和党政主要领导不睦,发展思路不一致多少还是有些关系的,但你要说孰是孰非,这就见仁见智了。

  “哎,他们两位也的确是,……”黄文旭摇摇头,说不下去了。

  “算了,陆书记,你去吧,这边会我就代你去了。”胡敬东拍拍手,“但愿陆书记别给我们带来一个影响我们过年心情的消息。”

  “呵呵,敬东,我在想,甭管是我们俩,还是班子里其他人,真的要调整,都应该是好事,我们也应该高兴,咱们丰州出了干部,这也是你我两人的光荣,日后咱们见到他们,在心理上也有一份优越感和满足感,是不是。?”黄文旭也振作精神,“算了,不说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不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10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1/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