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203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但是什么?”陆为民紧盯着问。

  “我介绍一下情况你可能就知道了,电杆厂原来是镇上效益最好的企业,效益最好那几年应该是86年到88年这三年,那是钱镇长在当厂长,后来88年到90年效益也还不错,但是91年开始企业效益每况愈下,到现在经营状况变成了只能维持得走,这也引起了企业职工很多反应,……”

  “好了,老巩,不说其他的了,你就说说企业效益急剧下滑的原因。”陆为民不给巩昌华绕圈子的机会,巩昌华这么吞吞吐吐肯定有其原因,但是既然这么晚来自己这里说事儿,那他肯定也就抱着了要说实话的想法。

  见陆为民脸色不渝,巩昌华心里没来由一跳,怎么这家伙官威日盛了,一旦板起脸来,还真有点儿给人压力,真还是坐在那个位置上就有那份气势了?

  “老钱在担任电杆厂厂长兼镇上工业公司副经理时是电杆厂效益最好的时代,电杆厂也是全镇第一利税大户,后来老高担任党委副书记兼工业公司经理,不再兼任电杆厂厂长,而副厂长熊克元继任,受经济大气候影响,效益有所滑坡,但是电杆厂效益也还不错,一直稳在全镇企业利税前三甲,91年初老熊担任副镇长,厂长由钱理华担任,厂里情况就大滑坡,效益一下子就滑到了亏损边缘,后来又有所好转,但是也还是维持在很艰难的情形下。”

  巩昌华也知道自己今晚这一来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自己是牢牢地跟陆为民绑在一架战车上了,既然来了,那有些话就得要推心置腹和盘托出,得让陆为民知道这里边的水深水浅。

  “哦,也就是说电杆厂效益是从熊克元开始时下滑,更主要是在钱理华担任厂长时出了问题?”陆为民一下子听出了巩昌华话语中的意思,“钱理华和老钱是啥关系?”

  “钱理华是老钱的堂弟,也是叶县长的舅子。”巩昌华没有半丝犹豫。

  “哦,这层关系,老孔之前是叶县长担任双塬区委书记?”陆为民回忆了一下叶绪平的简历,问道。

  “嗯,叶县长原来是双塬镇镇长,后来升任书记,孔书记来之前升迁为副县长。”巩昌华点点头。

  “那你们镇上分析评估过电杆厂效益出现大滑坡的原因没有?”陆为民已经悟出来一些奥妙来了,这个孔令成也够狡猾,居然把电杆厂这个烫手山芋推出来,看样子也早就存了此心了。

  “分析过,全国整体形势不佳,电力行业投资下滑,水泥、钢筋、沙石这些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些因素都存在,不过……”巩昌华又顿了一顿,“镇里也有些人质疑电杆价格也在上涨,但是为什么却跟不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认为电杆厂在原材料采购渠道上有些问题,但这种事情不是厂里内部人说不清楚,外边人也是雾里看花,看不明白。”

  “雾里看花,看不明白?怕是你们镇里睁只眼闭只眼或者眯缝着眼,不想看清楚吧?”陆为民轻哼了一声,“电杆厂几百号工人,就是管理人员也有好几十吧,无论是供应还是销售,亦或是财务,都不是一个人吧?哼,只要想看,就没有说看不明白的,关键你想看不想看,想不想认真去看!”

  巩昌华耳根子一阵发烧,这位年轻的书记不是糊涂人,看样子想要在他面前耍心眼儿行不通。

  “陆书记,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像采购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过大,比如也有人反映,电杆厂沙石采购被两家砂石场垄断,水泥不从水泥厂进货,而是从一个建筑材料门市部进货,价格每吨要比市价高出三十到五十元,还有钢筋和运费问题,不过这些问题都只能说是一种反应,要想作为依据查有些难度。”

  陆为民一时间没有吭声,巩昌华这番话倒是实话,估计一来的确没有多少过硬的证据来反映出电杆厂内部问题,二来即便是有些问题,但是有叶绪平和钱理国这层关系在里边,大概很多问题就不好深查下去了。

  只是现在这潭浑水孔令成却要摆在自己面前,要让自己来表态了。

第六十二节 站队的机会

  何明坤不知道老板怎么突然想起带着自己要出来逛一逛了。

  老板这辆三菱蒙特罗听县委里边李县长驾驶员老潘说是什么美版车,和国内进口俩的那些三菱帕杰罗是不一样的,规格似乎也要高一些,国内很少见。

  老潘是县里小车班的资深驾驶员,在部队上就是给领导开小车的,转了自愿兵又给部队里首长开了几年车,这才转业回来到县委里边,对啥都不好,不吃烟不喝酒,就喜欢琢磨汽车,啥车在他嘴巴里都能翻弄出个一二三来,县委最早的北京212、伏尔加、拉达、波罗乃茨,到这一两年开始换的桑塔纳,他都是钻了个透彻。

  老板这辆三菱蒙特罗停在县委院子里时,老潘就几乎流着口水围着这车绕了两三圈,看那模样,简直就像立马不给李县长开车要给老板开车来了。

  老板还没有专职司机,实际上除了书记、县长和人大主任以及政协主席外,县里其他领导都没有专车,也就更谈不上什么专职司机了,这辆三菱越野车的来历也引起了县里很多人的猜测。

  汽车上的是津门牌照,行驶证就丢在驾驶台上,可何明坤没去翻过,他谨守着长辈教的一个规矩,当秘书就得要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所以县委办里边有些人半开玩笑问他陆书记这辆车是哪儿来的,何明坤也只就很坦然的回答真不知道。

  车内强劲的空调让何明坤感觉很舒服,可他不明白老板经常说这车就是血统低贱了一些是啥意思,难道说这日本三菱比书记县长的桑塔纳还逊色了?听老潘说老板这辆三菱一辆的钱能买两三辆桑塔纳,这让何明坤也是咂舌不已,要知道曹书记和李县长的座驾可都是接近二十万一辆的桑塔纳!

  “小何,这就是双塬电杆厂?”

  三菱越野缓缓的停在了距离厂门口大约五十米处,灰尘扑扑的门楼和路面显示着这家企业和水泥、沙石密不可分,而从正面看过去,厂区道路也显得有些破损,至于厂区外更是坑坑洼洼,一直要延伸到省道315上去了。

  “是的,陆书记,这就是双塬电杆厂。”何明坤规规矩矩的回答道,一时间他还不太明白陆为民为啥要把车开到这电杆厂门口干啥,在这呆一会儿,汽车上就得扑上厚厚一层灰。

  一辆带拖斗尾巴的东风货车加足马力缓缓的从厂内驶出来,在门口刹了一脚,门卫过去问了几句,收了对方的出门条,又检查了检查装载的电杆数量,这才升起栏杆,汽车缓缓驶出,向省道315方向驶去。

  东风货车刚刚驶出,紧接着又有一辆湿漉漉的翻斗车装着满满一车沙石,从河坝方向开了过来,这一次门卫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抬杆放行,汽车驶入厂区。

  陆为民在门口坐了十分钟,观察了一下进出厂门的汽车,主要以货车居多,尤其是拉电杆的重型货车多以外地的居多,甚至还有邻省牌照的货车,而进入厂区的则主要是拉沙石和水泥以及钢筋的货车,门卫纪律也很不错,尤其是出厂的货车更是严格。

  “这电杆厂看生意很不错啊?”陆为民淡淡的说了一句。

  “陆书记,电杆厂一直是双塬镇的支柱企业,也是这两年情况才败落下来,以前一直是镇上的利税大户。”何明坤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他已经隐约感觉陆为民今天来实地感受电杆厂的情况可能是和双塬区委和双塬镇党委向县委县府提交的关于在双塬镇进行企业改制试点的方案有关了。

  虽然这还是只是双塬区委和双塬镇党委向县委县府提交的一个方案初稿,但是其方案赫然将双塬电杆厂列为了首批启动改制企业中的第一家,事实上也就有着风向标的味道。

  和洼崮那些企业不同,双塬电杆厂无论是在规模、产值和利税以及历史都要比洼崮任何一个企业强许多,也曾经是双塬镇的红旗企业,这个企业的改制也就意味着要确立一个在全县乡镇企业改制的范本,今后全县乡镇企业改制基本上就要按照这个模式来进行。

  “败落下来?这个词儿用得好啊,衰败了才会落下来。小何,你在双塬镇上干了几年?”陆为民话锋调整的很快,当何明坤以为陆为民要问及电杆厂的情况时,陆为民的问题又转移到了他的工作履历上来了。

  “六年。”何明坤当然知道陆为民不仅仅是要问自己工作了几年这么简单,实打实的说道:“实验中学教了两年书,然后调到镇上党政办干了半年,又到镇上农经办干了一年半,最后又到工业公司干了一年半,又回到党政办。”

  陆为民笑了起来,这家伙倒是和自己有些相似,几年时间就跳了几个单位,学校不算,党政办、农经办、工业公司,再回到党政办,要么就是在哪个单位都看不上,被领导给提走,要么就是能干实事儿,到哪里领导都觉得能扛起担子,关恒替自己选的,杜笑眉也说这小伙子不错,应该不属于前者。

  “你在工业公司干什么职位?”陆为民很注意何明坤在工业公司的工作岗位。

  “主要是搞统计和报表,我在黎阳师专是学数学的,另外有时候也要帮着打打杂干点儿文字上的活计,比如总结和汇报材料。”何明坤见对方直接问及工业公司的职位,心里估摸着自己的猜测不会差多少了。

  “嗯,搞统计,也做文字工作,活儿挺杂啊,那也就是说你们镇上工业公司的情况也算是比较了解喽?”陆为民没给何明坤多少思考时间,“你对电杆厂这几年情况怎么看?给我说实在的!”

  目光如电,言语如刃,直刺何明坤心底,如果不是何明坤已经有了一些思想准备,也许就要被陆为民这番话给问住了。

  “呃,这个,我觉得电杆厂总体来说运转还是比较良好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两方面,一是质量管理体系比较健全,所以产品质量一直在全省电杆行业处于前列,二是固有市场稳定,由于电杆行业主要市场是省内电力部门和市政部门,这些都是国家直管企业和政府部门,习惯于做熟不做生,一旦习惯了某个企业的产品,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轻易改变门庭,而且在价格上承受能力也要强许多。这两个因素都有赖于建厂初期企业领导苦心打好的基础。”

  陆为民眼中掠过一丝异芒,他没想到自己这个秘书对电杆厂的分析居然给自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哦,那你的意思是说现在电杆厂经营还不错?”

  “不,陆书记,电杆厂运转良好并不代表就没有问题,准确的说不但有问题,还有很大问题,之所以现在感觉运转良好,是因为目前市场比较好而已,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恐怕这个运转良好立即就要变成举步维艰。”何明坤摇摇头:“利润率太低,成本控制有问题,市场占有率不但扩大,而且还有萎缩的趋势,没有开拓新市场的规划,坐吃老本,规模优势逐渐失去,这也是为什么在整个经济形势一片向好的情况下,电杆厂的效益依然不佳的主要原因。”

  陆为民几乎要怀疑这个家伙是不是早有准备还是怎么的?居然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能筹措出这样一番如此细致准确的分析来。

  省内电杆主要市场事实上一直被几家较大的电杆企业所占据,但是除开这几家多少和电力部门有些瓜葛的电杆企业外,各地都还有一些地方自己的电杆企业,双塬电杆厂就属于这些地方电杆企业中的一家,总体来说在这些企业中属于中不溜,不上不下,但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陆为民也专门调取了电杆厂企业的资料,了解过电杆厂的一些基本情况,但是过于专注细致的了解显得有些太过针对性,尤其是现在双塬区委和双塬镇党委刚刚提出改制方案,这就更需要注意,他没想到何明坤对这家企业居然如此了解,比起巩昌华来说要了解深刻得多。

  注意到陆为民惊讶的目光,何明坤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陆书记,我在工业公司干统计和报表时,平时也没用多忙,也就经常跑企业,电杆厂是镇上的明星企业,跑的也比较多,所以对电杆厂的情况了解比较多一些。”

  “嗯,很好,干啥工作都得当有心人,否则真要问到你的时候再来收集了解,那就耽误了时间。”陆为民点点头,“那你说一说形成这些问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何明坤知道这个问题也是回避不过去的,他不知道老板问自己这个问题是问的第几个人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大程度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站队,但自己别无选择,甚至他还高兴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机会。

第六十三节 改制(1)

  自打从成为陆为民秘书开始,何明坤就知道自己的前途实际上已经牢牢的和陆为民绑在了一起,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己都会以牺牲自我的形式来进行积累,谈到自己时,很多人都会首先忽略自己本人,而下意识的把自己定位为陆书记的秘书,陆书记的身边人。

  何明坤并不喜欢这种生活,但是他却知道这是自己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寸进的必经之路,而这一点关主任早就明确的和他谈过,而巩书记也或明或暗的提醒过他。

  但是今天的这一轮谈话却有些不一样的味道,之前给陆书记当秘书更像是举行结婚仪式,而这番问话才真正有点儿进洞房考验的意思。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何明坤整理了一下思路,这才缓缓道:“陆书记,其核心问题还是利润率下降,而利润率的根本原因还是成本控制出了问题,导致成本增幅过大,使得利润急剧下降,现在电杆厂的利润率比起三年前至少下降了七成,比起五年前至少下降了九成,也就是说如果现在一根普通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毛利润五年前在一百元的话,现在就只有十元元左右,而在三年前至少还可以达到七十元左右。”

  “原因?成本上涨如此之快的原因?”陆为民面色冷峻。

  “这恐怕和厂领导有关系,据我所知在现任电杆厂主要领导易人之后,钢筋供应商、水泥供应商和砂石供应商都换了人,直接导致成本大幅度上涨,而产品价格并未同步上涨,这是根本原因,根据一些数据显示,钢筋、水泥和沙石平均进货价格都要比外面市场高出不少,这吞噬了利润。”

  陆为民对何明坤的坦率直接很满意,这不仅仅是他有准备,更是代表他的态度,说得难听一点,这就是在效忠宣誓。

  “钱理华对厂里原材料供应把持很紧?那这么说电杆厂有无对运作经营也很熟悉的管理人员?镇党委政府是对此不了解呢还是不清楚?”陆为民问得更深层次一些。

  “钱理华是厂长,他主抓人事和财务,原材料采购和市场开拓主要是副厂长阎忠,另外一个副厂长白宏胜负责生产和安全。”何明坤觉得自己手心已经是汗津津的了,“白宏胜也是钱镇长在当厂长时的供销科长,之前也当过业务员,对厂里情况很熟悉。阎忠是前年才提拔起来的,他是戚书记的连襟。至于说对厂里情况,镇上可能也知晓一些吧,但未必很清楚,呃,巴书记虽然兼着镇工业公司经理,但是他接手这一块时间不长,在企业这一块,很多事情钱镇长说话更管用一些。”

  何明坤这一说,结合着陆为民自己的了解以及巩昌华的介绍,就能大略知晓电杆厂的基本情况了。

  电杆厂实际上就是钱理华和阎忠两个人把持,但是这个钱理华手段很高明,通过原材料采购上把成本提高,巧妙的把利润转移了出去,估摸着无论是水泥钢筋还是沙石都应该是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能就是他们自己安排人经营的,这种方式很隐秘,不是内部人士很难掌握,而且即便是了解到这些情况,你也很难抓到把柄。

  看样子那个担任副厂长的白宏胜应该是这个企业还能维持着正常运转的一个关键人物,只不过他被牢牢的排斥在利益范围圈之外。

  “电杆厂职工大概有多少人?老职工有多少,最近两年进厂的有多少?”陆为民想了一想又问道:“白宏胜在厂里威信如何?”

  “全厂职工一百六十多人,绝大多数都是老职工,因为业务规模这几年没有扩大,所以并没有新招多少工人,管理人员十来个,大多数都是财务和销售上的,质检上也有几个。白厂长在厂里威信也挺高,他啥都干过,不过……”

  “不过什么?”陆为民马上问道。

  “销售和财务上都基本上是钱理华和阎忠关系密切的人,前几年销售上的老人现在都被调到其他部门上去了,……”

  回到县委里边,陆为民整理了一下思绪,这个何明坤倒是挺精明,给自己没当几天秘书,居然就能看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大概也是做了一些思想准备,电杆厂情况倒是说了个底朝天,有些东西连巩昌华都未必清楚,也算是个有心人了。

  陆为民并不担心何明坤,想法聪明人给自己当秘书他也更轻松,他并不喜欢那种过分忠厚老实的人给自己当秘书,对于自己来说,那种眼眨眉毛动闻弦歌而知雅意的机灵角色更适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品性方面就可以放低要求。

  ……

  电杆厂将成为双塬镇首家改制企业的消息立即在县城里传开了。

  乔庄接到自己表兄电话时都还有些糊涂,神神秘秘的约自己一起吃饭,平时也没见自己这个表兄这么诡秘,两家人在一起吃饭时候多了去,也没见这样古怪。

  “啥事儿啊,这么神神秘秘的?”乔庄没好气的看着这个比自己的只大半岁的表兄,“约我到这里来吃饭,就我们俩?怎么,你们厂发奖金了?”

  “嗨,少给我在哪儿胡诌,我要和你说正经事,听说区委和镇上要把我们电杆厂作为首个产权改制企业的试点,已经报到县里了?”白净的面膛似乎有些发红,中年男子搓着手似乎压抑不住兴奋,满怀希望的道。

  “嗯,是有这么一回事儿?这不算啥新闻吧,你们厂里人应该早就知道了吧?”对自己表兄的作态很是不以为然,乔庄瞪了对方一眼,“这也值得大惊小怪?你不是说早就不想在这厂里干有人想要聘请你出去干了么?改制不改制啥的,对你影响不大吧?”

  “厂里是知道了要改制,但是怎么改咱们厂里却不清楚具体情况,只说县里有意要把整个企业产权进行量化转让,企业职工有优先购买权,可怎么个具体的算法买法大家伙儿都不知道,心里没底,所以都想了解了解。”白净面膛的男子舔了一下嘴唇,对送上菜单的服务员简单安排了几个菜,又要来一瓶丰登大曲,这才又回到正题上,“你在县委办,方案应该看到了吧,是个啥情况?”

  乔庄回忆了一下,虽然他不是跟着陆为民这条线的副主任,陆为民分管经济,是副主任迟革林在负责联系,但是他兼着政研室主任,又负责文字工作,更多为虞庆丰服务,基本上也就是常务副主任的身份,一般说来来自各条线的文件和材料他都要先浏览一下,再根据情况将重要的送交关恒,其他的则交由其他几个副主任负责处理。

  “是有这个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只提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并没有涉及到具体改制方案,准确的说是个很粗的草案,算是一个试水性的东西,距离要形成真正可操作性的方案还差得远。”乔庄随口道:“陆书记看了,但是还没有拿意见出来,我看他还不太满意。”

  “那这个方案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白净面膛汉子急切的问道。

  乔庄瞥了对方一眼,这也不是啥不能公开的秘密,用得着这么急急忙忙来找自己?

  “大概就是要对所有资产负债进行清产核资,然后根据净资产数额进行股权量化,拿出一部分股权作为企业职工多年来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奖励,其他部分则通过拍卖方式进行转让。”乔庄打量了一下自己这个表兄的神色表情,有些疑惑的问道:“宏胜,你不是想要……”

  “嘿嘿,你别说,我还真有点儿想法。”白净脸膛汉子就是电杆厂副厂长白宏胜,“如果县里的改制方案真要公正公平,我就打算要试一试。”

  乔庄吃了一惊,连忙道:“宏胜,你想干啥?我听陆书记说过,企业职工配股只占一小部分,县里是希望镇上通过转让这些集体资产来筹集资金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经济技术开发区打基础,你要想搞这个厂,钱理华和阎忠他们会同意?”

  “我为什么要经得他们同意?真要进行这种股份制企业改造,那就是谁股份多,谁就说了算,还以为这是镇上说了算?他钱理国说钱理华该当厂长就当厂长,阎忠该当副厂长就当副厂长?戚本誉都垮了,叶绪平也没这个权力来干预!那得由股东们说了算!”有些新名词儿显然是才学会,白宏胜有些激动,“妈的,都以为大家是傻子,这好好一个厂,就被他们折腾成这要死不活的样子,这么好的市场,居然一年盈利才十万块,工人们两年都不涨工资,居然还大言不惭的说市场形势严峻,是经过销售和财务人员的努力才实现的?我呸!”

第六十四节 改制(2)

  乔庄见自己这个表兄酒还没有开始喝,这酒劲儿似乎却上来了,不由得皱了皱眉,环顾了一下四周,还好,周围还没有上客,没啥人,这才压低声音道:“宏胜,说这些话有啥意义?这改制能不能成还是未知数,除非你真的不打算在厂里干了,这话要落在那帮人耳朵里,你还不更难过?”

  “哼,有啥大不了?大不了就不干这个副厂长了,难道还能饿死?”白宏胜显然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冲动了,主动降低了声调,“二庄,不是说新来这个陆书记很有胆魄么?洼崮建筑公司虽说效益不好,可毕竟也是正份儿集体企业,还不是被他说卖就卖了,现在洼崮那边企业除了一两家的确卖不掉的,基本上都改制了,康明德的民德建筑公司不就搬到洼崮去了么?他要在双塬搞这个改制试点,不会连这第一关都过不去吧?”

  乔庄在家里排行老二,亲戚里道的一般都叫他二庄,只是当了县委办副主任之后,这称呼才渐渐少有听见了。

  “宏胜,现在就下断言还早了点,先前洼崮搞得挺顺,那是原来梁书记和李县长都有默契,陆书记舍了宣传部长这个位置到洼崮,那总得给他一点补偿,那就是给陆书记一些自主权力,何况洼崮是啥地方,能和双塬比么?现在曹书记来了,这里边门道说不清,你们区里老孔怎么想,也还不好说。”

  乔庄这一瓢冷水泼下来,让白宏胜顿时心就凉了半截,有些失望的说:“难道这陆书记也就是搞噱头造声势搞着玩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2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3/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