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205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本来在企业改制方案尚未真正敲定出台之前,我讲这些都显得有些早了,但是今天大家既然来了,我也觉得我们可以开诚布公把内心的话说出来,大家对企业改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陆为民顿了一顿,显得相当坦然,“如果我本人能够现场解答或者说明的,我一定现场回答,如果不能现场回答的,那么我也可以和大家约好一个时间,到时候我再来回答大家。”

  陆为民如此坦率大方,开门见山的就把问题抛了出来,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包括关恒在内,都以为陆为民要见这些人也不过是形势所迫,走走形式,听一听大家的意见想法,然后来一个缓兵之计,让大家先回去等候消息,没想到陆为民居然明确表态,能回答的问题当场回答,不能回答的约定时间答复,这份表态可谓鲜明磊落。

  场内一时间出现短暂的冷场,所有人似乎都在咀嚼着陆为民这番话的真实含义。

  “陆书记,我们电杆厂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搞改制?电杆厂还没有到过不下去的时候,我们觉得不需要改制!”终于有人打破了沉寂。

  陆为民目光落在这个坐在第一排的男子身上,含笑点了点头。

  对方大概也就在三十来岁,穿着一身干净的工作服,长得倒是相貌堂堂,不过一看也就知道不是在生产一线干的,但也不像是搞销售或者财务这一类的人员,陆为民琢磨着这个家伙是干啥的,既然敢打头炮,自然也就是对方圈子里的核心人物才对。

  “说得好,电杆厂还没有到过不下去的时候,不需要改制,嗯,那我问一句,是不是非要到了过不下去的时候,才来改制?那请问你知道不知道到那个时候改制,也许职工们比现在得到的就要少得多呢?”陆为民目光温润细密,却如水银泻地一般牢牢的锁住对方,“对了,我刚才也介绍了我自己的身份以及我分管的工作,因为电杆厂来的职工比较多,我想请提问的人先介绍一下自己名字身份,从事什么工作,这样我也要好有针对性的回答一些,请问这位师傅……?”

  看见陆为民的目光紧紧盯住自己,宽面男子心里也有些发虚,有心想要不回答,但是这个问题却太正常,想要拒绝也找不出合适理由来,犹豫半晌才呐呐道:“李长恒,保卫科的。”

  “哦,大概是李科长吧,那我继续回答你的问题。”陆为民点点头,既然你是故意来给我当靶子,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清了清嗓子,环视四周一眼,“刚才李科长说了,电杆厂没到活不下去的时候,就不需要改制,我要反问一句,是不是要到过不下去的时候我们才来改制?是不是要到活不下去的时候才是改制的最好时机?”

  “我觉得这个回答恐怕是否定的,谁都明白,一样东西肯定是在品相最好的时候卖的价格最高,我们进行改制,既要为保证集体资产不流失,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职工的利益,当然要尽量选择价值最高的时候来改制,这样不但集体资产增值了,职工们的股权利益也能最大化,就像炒股一样,谁会选择在股价不好的时候去卖掉?”

  陆为民清朗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另外我还要问一个问题,我注意到刚才李科长用了‘我们’这个词语,我想要问一问这个‘我们’是指在座所有人,亦或是部分人,能不能代表大家?或者只是代表厂里机关甚至保卫科的人?我为什么要这么问一句,并非有其他意思,而是我觉得在改制方案尚未正式出台之前,在改制方案是否能给大家带来比现在更多的利益之前,大家就都表示反对,我觉得有些无法理解,所以我想要问一问李科长的反对是不是能够代表所有人。”

  这一句话问得相当狠辣犀利,尤其是在陆为民环视的目光下,许多人都有些不太自然。

  “陆书记,我是供销科的谭卫国,我想您可能误会李科长的意思了,我们是觉得现在电杆厂情况很好,县里为什么就要拿我们厂来搞什么试点?这弄得大家人心惶惶,现在连上班都是心烦意乱,其实大家伙儿就是想要一个稳定的工作,并不奢求太多,改制什么的和我们没有太大利益关系,所以大家伙儿就觉得如果可以不改,最好不改,您都说了这是试点,其实也就是尝试,那也就意味着可能会失败,我们厂情况不错,万一这试点真的遇到什么麻烦失败了,你们当领导当然无所谓,毕竟和你们无关嘛,但是我们这些靠这个厂生活的职工呢?那个时候我们找谁去?政府会管我们的生活么?”

  陆为民点点头,总算出来一个说话有些味道的,要不这场风波也就未免显得太过单调无趣了,精心策划这么久搞出一个这么大的事情来,要真没有几个能够有点儿分量的角色来出面,那也太逊了。

  “你是供销科的?嗯,你觉得现在厂里情况很好,那不知道你所说的情况很好是指哪方面的,是厂里效益状况很好,还是职工收入持续增加了?”陆为民淡淡的瞥了一眼对方,然后把手中的资料往桌上顿了一顿,这才不慌不忙的道:“这里是最近五年双塬电杆厂的数据报表,包括财务报表,是从双塬镇工业公司那里提供的,我看了看,五年前,双塬电杆厂利润实现一百二十万元,三年前实现利润六十五万元,去年电杆厂实现利润六万八千元,这是情况好的表现?”

  略带嘲讽的话语一下子就把姓谭的家伙噎得脸胀得通红说不出话来,陆为民没有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再从咱们电杆厂的职工来收入来看,已经连续三年职工收入没有任何增加,当然这不包括所谓厂部机关的财务和销售上,我也看了厂里产值和职工人数,并没有多大变化,也就是说基本上是在同等条件下,职工工作量也没有太大变化,利润锐减,一线职工收入三年无增长,市场销售没有起色,好像还在萎缩吧?”

  “谭师傅,据我所知,咱们双塬电杆厂在三年前还基本上垄断了整个黎阳、洛门、昆湖以及部分昌州电力电杆市场,但是现在呢?昌州市场我们已经失去了,昆湖市场也在萎缩,甚至连黎阳那边也出现了一些状况,不知道我所了解到的,有没有错?”陆为民嘴角挂着的笑容看起来多了几分冷峻,“可是据我了解销售部门的费用连续三年都在大幅度增长,市场萎缩,销售部门开支却在增加,不知道谭师傅怎么解释这个问题?而我们的一线职工收入却没有半点增加,这个对比未免太让人失望了一点。”

  见有些尴尬的谭姓男子欲待解释,陆为民点点头,“谭师傅是不是要说现在市场很严峻,销售费用每年都在增加?那我也可以告诉你,国家和省里连续三年在电力投资上都一直保持高位增长,电杆市场需求并没有所谓的萎缩,而是在不断扩大,至于说费用是不是需要增加,我不是具体经营者,我无从得出结论,但我总觉得这似乎有点不太合理。”

  见谭姓男子在陆为民的反问之下张口结舌,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一直坐在人中间的一个中年男子皱着眉头,似乎是在掂量该不该出面。

  “至于说改制的风险,我觉得如果说一点没有,那肯定是假话,但是大家伙儿可以看得见,现在电杆厂在目前状况下每况愈下,你们应该感觉得到现在厂里的状况,改制之后我个人觉得不管变得更好还是更糟,至少这个主动权掌握在大家手中,而不是少数个别人手中,大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同样也可以作为股东行使自己权利,我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厂里的情况应该只会比现在好,这还不算通过改制给大家带来的股权收益。”陆为民将身体微微前倾,双肘靠在桌面上,颇为自信的道:“我相信这个帐,大家只需要仔细算一算,就算得清。”

第六十八节 应战(3)

  “也许大家还对这一次改制有很多疑虑,我觉得这都可以理解,毕竟这涉及到大家的利益,但是我觉得大家不妨稍安勿躁。”

  陆为民语气也变得更加轻快随意,配合着手握签字笔的动作幅度也显得更大,更引人注意。

  “在方案草案出台之前,县里有关部门还会降将近五年来电杆厂的基本财务指标进行过公示,让大家明明白白的了解电杆厂目前真实状况,然后大家可以结合改制方案草案来对比,我们也欢迎大家对方案的草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双塬区委和双塬镇党委政府也会根据大家建议汇总上报县委县政府,统一进行研究。这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方案,而是要综合考虑大家意见进行完善,既要保障集体资产增值,又要保证职工获益,所以请大家放心,我想只要大家认认真真的对照电杆厂各种数据,再来结合方案掂量,应该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陆为民手中的那一大叠厚实的报表资料一下子就打哑了许多人的质疑,几个人目光在悄悄的交换着眼色。

  先前准备的很多东西现在无法排上用场,坐在这里等人不仅仅是厂部机关的人,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属于一线生产工人,他们的利益诉求和机关人员截然不同,他们固然希望有稳定的工作,但是一样对厂子的现状很不满,对自己现在的收入两年没有变化很不满,同样他们对厂里领导和财务、供销这一帮人也都很不满,这个时候如果再要揪着不放,也许就要立马现形。

  可是局势已经由不得他们了。

  很快就有代表着一线工人的代表发问,提出企业改制之后工人是否会下岗,是否会裁员,以及在收入是否会降低,这是在座一线工人的最大心声。

  “我听了几位一线工人的提问发言,都集中在是否会下岗裁员以及收入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一点上,对于这一点,我想我不是企业经营者,无法给出你们明确的答案。而改制之后经营者将是你们的代表,也就是说你们和经营者都同属于企业主人,企业效益好也就意味着你们收入高,企业效应不好,那你们的收益肯定不高,这是成正比的。”

  陆为民回答这些问题时显得游刃有余,“但是我要说一句,县委县府对于企业改制是有一个期望目标的,而这个改制也是围绕着这个目标,那就是企业要壮大发展,效益要提高,职工收入要提高,这个职工收入是指的广大职工,不是指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而是指以广大一线职工为主体在内的所有职工,当然我觉得肯定会有少数人也许会觉得工作比以往更辛苦,生活还不如以往滋润,那我只能说这是一种正常的纠正。”

  紧接着陆为民有介绍了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对电杆厂前景的展望,陆为民渊博的知识和滔滔不绝的口才也让在座包括关恒在内的所有人见识了一番他的风采,同时陆为民也主动和电杆厂一线职工就一些他们担心的具体问题比如股份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沟通,陆为民只说在正式方案未出台之前都会充分征求大家意见,气氛也从最初有些紧张变得融洽起来。

  接待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才算结束,陆为民也觉得今儿个这一番对话算是对电杆厂一线职工的想法一个基本的了解。

  之前双塬区委和双塬镇党委政府因为方案初稿尚未出来,所以在征求意见工作上搞得有些泛泛,陆为民觉得这应该是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不过这一次电杆厂职工来上访,也算是一个契机,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把改制推进,陆为民的想法就是乘着这个机会让改制工作组开始正式启动,到电杆厂征求意见了解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完善改制方案,推进改制。

  让何明坤通知已经在县委等着的孔令成和钱理国以及县委办、县计经委、县乡镇企业局有关同志在自己办公室开完一个短会之后,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孔令成和钱理国也邀请陆为民一起吃饭,陆为民婉拒了,表示等电杆厂改制圆满成功再来喝这一顿庆功酒。

  ……

  曹刚是下午快下班时才回到县里的。

  上午接到县委办电话称有近百名电杆厂职工上访,也把曹刚吓了一大跳,差一点就要向地委主要领导请假赶回来,不过陆为民随后打来电话中表示情况可控,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凶险,曹刚这才稍稍稳住心神,叮嘱陆为民认真耐心接待的同时也要陆为民随时和他保持联系。

  按照曹刚的想法是打算上午开完会就马上赶回来,不过后来十一点钟左右陆为民就给他打了电话,表示接待已经结束,电杆厂职工情绪稳定,对回答也基本满意,加上李书记要留他和李廷章两人下来谈事情,所以一直拖到下午才回县里。

  回到县里,曹刚就通知陆为民和关恒到自己办公室。

  关恒先到。

  “陆为民呢?”

  “陆书记可能还在与钱理华和白宏胜分别谈话。”关恒见曹刚气色还不错,所以也就微笑着道:“陆书记说今儿个这些电杆厂职工来反映问题也是一个好事,正好就着这个风头正式启动电杆厂改制工作,从明天开始改制工作组就正式开始运转工作,按照陆书记的意见,两个星期之内完拿出改制方案初稿进行意见征求,然后一个月内形成正式方案,力争四十天内彻底完成改制转换。”

  “老关,会不会太快了一点?”曹刚抿了一口茶,皱着眉头,“为什么职工会集体来反映问题,之前有没有兆头?双塬区委和双塬镇党委政府是怎么搞的,之前有没有做工作?陆为民难道也对此一无所知么?”

  曹刚来双峰之后,最开始一直很警惕,对于原来县里班子一帮人采取一直采取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

  他也知道这双峰原来是梁国威的铁板天下,即便是像这一次受到梁国威下台影响而得利的虞庆丰和孟余江两人,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原来梁国威一条战线的人,真正和梁国威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人除了李廷章之外就还只有陆为民,至于杨显德也是因为年龄原因才保持着一种超然态度。

  像虞庆丰在担任纪委书记期间,不少时候都是保持着主动配合梁国威的态度,而孟余江就更不用说了,和戚本誉虽然关系不太好,但那也只是梁国威这个阵营中内部的分歧而已。

  孔令成和戚本誉关系不好,但是却依然属于梁国威阵营的人马,这一点曹刚也很清楚,陆为民似乎很看好孔令成,这让曹刚也有些警惕,但是他也清楚目前自己来双峰时间太短,又是单枪匹马,就算是张存厚来了情况稍有改善,但是要想迅速立住脚,也需要收编原来梁国威的人马,而孔令成也是一个很老练的角色,曹刚也就顺水推舟,想要看看孔令成的表现。

  关恒觉察到曹刚似乎对陆为民在这件事情上有些看法,便有意为其缓颊。

  “曹书记,双塬方面恐怕也是抱着想要多调研得细一些的想法,所以改制方案的初稿也并没有对外公布,但是这种消息本来就瞒不住人,加上有些人大概不愿意看到改制顺利进行,所以也在里边起了一些作用,导致了很多职工并不清楚改制会带来什么,对他们是好是坏,就这么漫无头绪的跑来向县委讨说法了,好在陆书记早有安排,各方面准备也很充分,尤其是明确提出来要把近几年电杆厂各种数据公布出来,让大家了解,这一手很厉害,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立即就哑了火,而正儿八经的一线工人在听了陆书记的介绍之后都逐渐平静下来,基本上接受了陆书记的意见,同意等待改制方案出来。”

  听得关恒这么一说,曹刚表情又稍稍变得好看一些。

  “曹书记,其实我觉得既然挑开了,那就光明正大的把这事儿给摊开来,县委县府的目的想法也是为了企业能更好的发展,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你越是这样,有些人就越觉得里边儿有猫腻,甚至也影响到厂里职工和社会上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我建议县委可以尽早召开常委会研究这个方案,先把初稿拿出来进行讨论,只要明确了方向,就坚定的去做,有问题我们解决问题,有疑问我们回答疑问,彻底打消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幻想,我相信只要这个头开好了,就可以为其他企业改制打下一个良好基础,也能积累不少经验。”

第六十九节 昭然若揭

  等到陆为民和关恒离开之后,坐在皮椅子上的曹刚才舒了一口气,有些疲倦的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慢慢搓揉着额际的皮肤。

  据说这样可以不但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让额部的皱纹舒缓许多,减轻老态。

  来双峰一个月,他就深刻感受到当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差别。

  在南潭当县长时,他觉得秦海基威风八面风光无限,自己当县长事事受约束,苦事儿累活儿都是你的工作,做出成绩了,就是县委领导有力指挥有方了,没几个领导记得你的辛苦操劳,那份儿憋屈郁闷别说多难受了,可你还得笑脸迎合,否则就是班子不团结,板子都得打到你县长屁股上。

  那时候他也曾无数次的咬着牙想再熬一熬,熬上三四年,媳妇儿熬成婆就好了,没想到惊喜来得这样快,才两年时间,自己就跨越了这道门槛,从老二变成了老大,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

  来双峰之前,曹刚就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梁国威这个人他虽然不太熟悉,但是毕竟都是在一个圈子里,他对梁国威的作风还是有些了解,霸道专横,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刚愎独断,县里边基本上是一言堂,李廷章虽然也是老资格县长,但是在他面前也只能是当受气包的份儿。

  可就这样一个风光一时无二的人物,就这么一栽到底,快得甚至如小说故事情节一般,而且还连带着两个副书记都为之黯然落马。

  现在地委虽然还没有明确对詹彩芝牵扯到亚洲国际事件中的责任,但是纪委对她的调查却没有结束,也还没有拿出结论,只是先撤了她的职,而梁国威以生病的原因免职,甚至没有给一个象征性的闲职,这也说明了在亚洲国际事件中他难辞其咎,至于说戚本誉被一脚踢到了旮旯里冷藏,日后究竟会不会还要追究其责任也很难说。

  双峰遭遇这样的大震荡,导致原来以梁国威为核心的班子人心彻底涣散,要想重新把这股子人心凝聚起来,没有一年半载根本不可能,加之本身经济一直就在全地区属于垫底两个县之一,曹刚也做好了来这里过苦日子干苦力活儿的思想准备,但是当他来了这一个多月之后,他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在双峰工作的难度。

  梁国威的垮台直接导致了整个以他为核心的班子的坍塌,戚本誉和詹彩芝黯然出局,却而代之的是虞庆丰和陆为民。

  虞庆丰是地头蛇,人熟地熟,但是这个人长期在纪委系统工作,威信虽然有,但是在县里边人缘关系就不算好,过于古板方正的性格加上纪委特殊工作性质,使得他的工作思路显得太过狭窄,考虑工作看待问题也就难以跟上局势发展节拍,更缺乏开创性和主动性开展工作那种能力和动力。

  连曹刚自己都感觉虞庆丰担任这个县委副书记就是地委为了平衡双峰局面所做的一个妥协,要想协助自己在双峰打开局面,别说虞庆丰本人现在存着什么心思他都有些拿不准,就算是虞庆丰真有意支持自己,曹刚觉得都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凑合着理顺局面也许能行,但要想达到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打开局面,真正把双峰工作拿起来,恐怕难度很大。

  孟余江原本是一个各方面能力和人脉关系都不错的角色,但是对方和梁国威过于密切的关系让人不得不让地委三思,曹刚在接触了这么久之后,也觉得有些遗憾,如果地委能够让孟余江出任分管党群的副书记,而让虞庆丰继续担任纪委书记,也许自己的局面就要好得多。

  曹刚很清楚,摆在自己面前的难题还不完全是县委这一块,而是县政府那边。

  李廷章就像是一根卡在双峰喉管上的鱼刺一般,上不得,下不能,李廷章自己也知道他不可能再在县长这个位置上干多久,而双峰也失去了他的位置,所以现在就是静待地委安排,如果要过于积极热心,只怕还要引来自己的怀疑,所以能够这样低调的撒手,也算是对自己的配合了。

  如果地委能够多给自己一年半载时间,让自己在这一年半载时间里从容的把局面理顺,然后等到李廷章离开,来一个新的搭档,两人再来携手好好谋划一下双峰的发展,那就再好不过了。

  但是曹刚却知道地委是不会给自己这么多时间的,无论是李志远还是孙震对于丰州现在在全省所处的位置和目前所处的形势下都不会容忍下辖任何一个县的领导这种“不思进取”的举动,这也让曹刚扼腕叹息不止,这种情况下,曹刚就不得不选择另一条他极不愿选择的一条路,那就是和陆为民合作。

  陆为民不是曹刚心目中合适的合作人选,如果不是别无选择,曹刚也不会走这条路。

  李廷章和杨显德在角色上的缺位,使得陆为民在某种程度上承担起了县府那边的一些责任,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发展经济。

  这也是摆在双峰县最核心最关键的工作,这项工作拿不起来,不但今年双峰县自身的日子会相当难过,而且地委那边也难以交代。

  陆为民不是自己愿意的合作人选,不仅仅因为对方和自己之前在南潭的嫌隙,如果仅仅是这份嫌隙,曹刚自问可以压下这份不喜,保持一份平和心态和对方合作,他对陆为民的反感还源于对陆为民在经济上过于激进的策略。

  曹刚和陆为民都认为要想让双峰经济在较短时间内有所作为,那么无外乎在两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招商引资要有要有大动作,而是要推进全县乡镇企业产权改制。

  曹刚更倾向于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全力以赴,以求能够在这上边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至于说乡镇企业改制,他内心想法是可以适当搞一搞试点尝试,小步稳走,先易后难,由点及面,如果条件不合适或者有难度,不妨放一放,这和陆为民的观点恰恰相反。

  陆为民认为招商引资固然重要,但是以双峰目前的条件,尤其是在基础设施上的欠缺,即便是花再大的精力,招商引资上想要取得重大突破的几率也不太大,当然如果只是想要在纸面上做做文章那是另外一回事。

  而如果能够在现有乡镇企业产权改制上积极稳妥的推进,不但可以明确产权,激发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加大投入发展壮大企业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将这些集体资产变现,既可以消除合金会上隐藏的巨大窟窿,又可以用这笔资金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下一步的招商引资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将陆为民放在案桌上的方案拿起,曹刚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虽然内心很不愿意承认陆为民的观点,但是理智却告诉曹刚自己,对方的观点才是符合双峰目前局面的合理做法。

  双峰现在无法和丰州市和古庆县比,也无法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行一步已经有了一些气象的南潭和淮山比,甚至连大垣这样的县也要胜过双峰一筹,对于现在的双峰来说是要和阜头争夺全地区的倒数第二名,这才是最现实的。

  而双峰几乎十年不变的县城格局以及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双峰很难在目前这种各地都在想方设法争夺投资项目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和胜算。

  像洼崮能够争取到几个项目投资那也是托了洼崮是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福,加上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这个项目抢先一步成行,否则一样可能面临颗粒无收的结果,从到现在为止双峰包括双塬在内的其他地方都没能有一个像样的项目落户就能见出一斑。

  可要想搞基础设施建设,那就得说投入,现在的双峰为亚洲国际这件事欠下一屁股帐,地区里边的,还有几百干部的,年底就要说兑现,想到这一点曹刚就觉得头疼无比,哪里还能有钱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可基础设施建设不投入,那就意味着双峰在日后招商引资中越来越处于劣势,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曹刚发现自己就像是被陆为民绑架了一般,只能亦步亦趋的按照陆为民设定的路线走,他很想要否定陆为民的规划,但是却发现否定了对方的方案自己却拿不出更好的东西来,而来自地委行署越来越频繁的言语也让曹刚不得不捏着鼻子吞下这口苦酒,有时候他甚至自我安慰,反正按照陆为民的构想,出了成绩那也是自己这个县委书记指导有方。

  可是曹刚却知道陆为民正是用这种手法不断扩大他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在李廷章也许明年翻了年就要调走的情况下,这个家伙的野心简直就昭然若揭!

  明知道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曹刚却还是下意识的有些担心,陆为民已经几度打破了常理,万一情况真如他所设想的那样大获成功,他又再度打破常理呢?

  想到这里曹刚就忍不住想要叫出声来,这绝不可能!

  那自己为什么还这么担心?

第七十节 酒后真言

  微醺的酒意让陆为民身上有些发热,两个人走在河边,小酌之后似乎思维变得更加清晰,谈兴也更浓。

  河畔凉风徐徐,两人有意选择了较为僻静的河汊子这一段,起伏不平的河坎多了几分幽静。两人已经走出了好几里地,身上也已经有了一些汗意,但是谈兴正浓的二人却丝毫没有感觉。

  “为民,我总感觉曹书记对你有点儿说不出的感觉,不过我觉得他应该是意识到了你的观点是符合我们双峰现实的,那种寄希望于招商引资引来几个大项目落户,不太现实,你在和他探讨了之后,他好像理智了不少。”

  关恒在人前从来都是以陆书记名称称呼,只有在和陆为民两人独处的时候,才在陆为民一再坚持之下叫为民,这样也觉得更亲切。

  “嗯,大概他内心也很纠结吧,不说之前我们在南潭就有点儿心结还没有解开,就是我现在的做派也未必让他满意,甚至他大概也觉得我是不是起来得太快了一点,让他有些无法适应,这种有些抵触或者说是敌视的感觉,有时候就是这么敏感。”陆为民自我解嘲的笑了笑:“不过这都没关系,只要咱们大家都能把个人感情克制住,理智冷静的处理工作那我觉得很合适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2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5/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