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233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陆为民是选了一个临窗的雅座,位置很好,夕阳让这一片显得金碧辉煌,随着余晖渐渐黯淡下来,餐厅内的灯光也亮起来。

  来自法国隆河沿岸的品牌红酒是餐厅推荐的,价格虽然略贵,但是味道的确很不错,无论是魏行侠两口子还是陆为民和甄妮都对这家餐厅的推荐很满意。

  香烤小羊排是这里的独门拿手菜品,法式料理现在也逐渐简洁化,这更符合国人附庸风雅的感觉,既少了那么多容易出丑的程序,也能让人充分享受法式大餐的精华。

  伴随着酒液下肚,男人们的话语也逐渐多了起来。

  “为民,你注意没有,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开发区都在降温刹车,但是我看到好像你们行署报送上来的开发区你们双峰开发区赫然在列,怎么你们双峰非要搞这个开发区么?我怕省里不会同意啊。”魏行侠也知道陆为民现在是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陆为民在电话中也和他提起过,“现在不少地方都是一拥而上,名义上是开发区,其实就是圈地,结果圈了地,根本就没有能力开发,算一算三通一平的投入,有些县就砸锅卖铁也根本支撑不起,可就是闹腾着要搞开发区,邵省长对这种现象很是气愤。”

  “魏哥,你别给我们泼冷水敲破锣行不?双峰的情况你也大略了解,我们丰州地区在全省本来就处于下游,而双峰在整个地区的经济中又落后了一步,如果我们不抓住机遇,那么只会被越甩越远。”陆为民语气很沉稳坚定,手中的酒杯轻轻晃动,让红酒的馥郁香气充分的挥发起来,“这个开发区我们必须要搞,而且要搞成功,搞好!”

  “为民,你们县里有那么多资金来投入该初期的三通一平么?要知道这是最起码的条件,你们县里出的事情全省上下都清楚,那么大窟窿,你们县里财政能填得上么?就算是能填上,那你们还有余力来搞开发区?”魏行侠微笑着反问:“跟风没有多大意义,有时候欲速则不达。”

  “不,魏哥,正因为我们比其他县市其他地区更困难,我们县才更需要这个开发区,这不是跟风。至于说建设经费,我们县里也有统筹考虑,可能魏哥也知道,我们县里和省旅投司的合资组建的双峰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九千万,我们县里占股百分之三十,县里考虑以旅游资源开发去公司这部分股份抵押贷款或者直接转让所获资金来启动县里开发区的建设。”陆为民显得很自信,“而且我们县里在今年的招商引资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如果能够以启动开发区建设为契机,我们县里的经济可以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

  “为民,一两千万启动资金对于启动一个开发区来说远远不够,你在分管经济工作,应该很清楚这里边的花费,投入巨大如果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甚至可能会拖垮你们的财政。”魏行侠微微皱起眉头。

  “魏哥,实话告诉您吧,我们现在的财政已经相当困难了,距离拖垮也不远,如果我们不置之死地而后生作此一搏,我倒是觉得我们县财政会真的就这么垮下去。”陆为民坦然道:“与其等垮,我们不如一搏,至少我认为我们还是有很大机会的,但是越拖到后边儿,机会就越少,难度就越大,所以这个问题上,我们县需要省里的认可。”

  “为民,这事儿应该是你们地委行署来向省里申请才对,轮不到你们县里来鼓劲儿吧?”魏行侠笑了起来,“何况,就现在这种情形,你觉得省里会批么?夏秘书长那边你找过没有?”

  “找过,秘书长说这件事情决定权在省政府这边,我感觉秘书长能也觉得这件事情他不太好出面,所以……”陆为民有些不好意思的摊摊手。

  “为民,这件事情不是我不愿意帮你,但是你觉得怎么才能让邵省长认可这一点呢?”魏行侠点点头,他也大略知晓陆为民的一些想法,但是他也清楚在开发区这个问题上,老板不会随便松口,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来尝试过了,但都未能成功。

  “嗯,这一点我们也很清楚,所以我们双峰需要一个机会,但更需要魏哥你来帮我们一把。”陆为民有些神秘的微微一笑,“近期我们双峰……”

第一百四十五节 情与礼

  奥迪匀速的滑行在太平洋大道上,邵泾川瞑目仰靠在椅背上,显得有些疲惫。

  这是昌州市最重要的一条主干道,按照昌州市新城区的规划,南北向骨架式干线都以海洋命名,而南北方向的支线则以国内的大江大河命名,而东西向骨架式干线则以陆地的山脉和其他一些地理名词来命名,这也引起了市民的一阵热议,据说这样也可以彰显昌州向国际化大都市步伐迈进的速度。

  太平洋大道是昌州新城区建设完工的第一条主干线,八双向八车道的快速干线沿着城西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条干道的建成立即引发了拉动效应,让很多原本有意在城东投资建设的商业地产开始向城西倾斜。

  穿过宝龙湖立交桥,汽车流量顿时减小,奥迪开始加速。

  很多出城进城汽车都在这里分道扬镳,通向西南方向几个地市的车流在这里向着各自的目的地进发。

  魏行侠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坐在后边有些疲倦的老板,琢磨着前两天陆为民和自己的谈话。

  陆为民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好在陆为民也算是知趣,没有要求自己要在双峰县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问题上在邵泾川面前做工作,如果是这个要求,那魏行侠就只有委婉的拒绝了,这也是魏行侠很欣赏陆为民的一个原因,对方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努力,什么事情不可为,能够审时度势的拿捏住问题火候分寸不是随便人都能做得到的,有些人甚至干了一辈子也未必能做到,而陆为民显然是其中出类拔萃的角色。

  他跟了邵泾川也有多年了,知道邵泾川很喜欢利用在车上这种悄无声息的行进时间来休息和清理思路,有时候也喜欢在车上和自己说些事情,那老板自己的话来说,他觉得汽车上这个私密环境,尤其是又能看着周围景物的变幻,更能有思考问题的灵感,所以老板有时候在办公室里呆久了,就要拉着自己一起坐车出来兜风式的调整头脑,即便是当了省长之后,这种习惯也只是频率降低,但是依然保留。

  “嘟嘟嘟”,魏行侠包里的大哥大响了起来,接过电话之后,简短的说了两句之后,魏行侠扭过头把目光望向背后已经睁开眼睛的邵泾川。

  “是方蒙吧?”邵泾川见自己秘书点点头,伸出手去,接过电话,“方蒙啊,我听运书省长说今年你们地区财税入库情况很不理想,你要集中精力抓一抓啊,今年其他几个地区的情况都不错,唯独你们曲阳滑坡,你要好好找一找其中原因,三季度数据很快就要出来了,你自己掂量着,嗯,你知道轻重就好,……”

  搁下电话,邵泾川也觉得有些气闷,放下一线车窗玻璃,让空气进来。

  “不让人省心啊,方蒙也是从财政这条线出来的干部,我看是老干部遇到新问题了。”邵泾川的思路已经被打乱了,联想到中央毅然坚决的推动的分税制已经定板,全国各省都感受到了来自中央高层的决心以及分税制改革后对各省财政带来巨大冲击的阵阵寒意。

  为了这个分税制改革,从7月开始,中央和各省已经争执了整整两个月,副总理亲自飞往各省来磋商说服,方案也是几易其稿,但是邵泾川却清楚意识到这条路中央不会回头了。

  “省长,程专员是老财政了,他肯定有办法,一二季度的情况也是暂时的,我问过曲阳第三季度的税收入库情况,比第一第二季度有很大的提升。”

  魏行侠也知道老板的习惯,虽然是自言自语,但是却并不介意甚至是希望自己也能插言探讨,这也让让魏行侠最为感到高兴满足的地方。

  邵泾川言语中的程方蒙是曲阳地区专员,原来也曾经在昆湖工作过,和邵泾川也一直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嗯,我只是提醒他一下,别大意失荆州,今年不比往年,正临分税制改革,明年中央财政返还都要以今年地方财政收入为基数。”邵泾川叹了一口气,揉着太阳穴减压,“中央这一刀够狠,是插在了省里边的命门上了,这分税制一改,像咱们这些财政穷省,日后仰仗依赖中央的程度会更大,也不知道这是祸是福?”

  魏行侠心中微微一动,前两天他和陆为民吃饭时也一起谈到了这个问题,陆为民和他都认为中央搞分税制就是要提升中央财政在整个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加强宏观调控能力,而分税制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对地方一级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短期内将会让地方各级财政都面临巨大困难。

  当时自己也提到了中央明年对地方财政返还将要以今年财政收入为基数,陆为民就半开玩笑的说,省里如果减轻今后的财政压力,也可以玩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招数,损中央肥地方,在后面几个月尤其是第四季度财政收入上做做文章,抬高财政基数,明年至少可以稍稍好过一些。

  陆为民还有意无意提到要提高财税基数并不是什么复杂的难题,下边多的是办法,什么把原来的历欠、死欠都纳入,或者减免的税收让企业补交,日后私下在返还,甚至还可以提前把去年的税收都收了。

  魏行侠当时心中也是一阵感慨,觉得自己也的确需要下基层锻炼,否则像基层很多工作自己都不甚了了,谈起理论来口若悬河,但是若是说到实际工作,这里边门道却还深得很,自己还相差深远,甚至比起陆为民来都逊色许多。

  “省长,咱们省财政本来就弱,现在这中央一收,明年咱们省里怕是很难过啊。”魏行侠已经在筹措着言辞,怎么来把陆为民的那番“高见”转化为自己的观点。

  “嗯,明后年恐怕全省都得要过苦日子,越穷的地方就会越困难,这就是恶性循环。”邵泾川摇摇头。

  “省长,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魏行侠欲言又止。

  “怎么了,行侠,在我面前还有啥不能说不成?”邵泾川笑了起来。

  “其实我觉得也许咱们可以投机取巧一回,不是说中央返还会以今年的财政收入为基数么?可这到年底还有几个月,我们完全可以是加大力度税收入库,采取多种方式来增加财政税收,比如……”

  听到魏行侠的言语,邵泾川也是眼睛一亮,随即满意地点点头,“行啊,行侠,没想到你能有这眼光思路,我很高兴。你别说,这一招剑走偏锋没准儿还真能生到奇效,我估摸着下边大概也有一些人也想到了这一点,只是都不敢说出来而已,嗯,我知道了。”

  见老板又若有所思的闭上眼,魏行侠心中暗自狂喜,邵泾川平时待人平和,但是却极少表扬人,对自己更是鲜有嘉誉的时候,自己跟着他身边这么多年,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自己还是第一次。

  想起当时陆为民漫不经心的表情,魏行侠不由得心中微微一动,那家伙莫不是故意来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把?

  魏行侠越想越觉得像,尤其是想到对方有意无意往这个问题上绕,而且还不动声色的把意见给了出来,魏行侠心里就更是有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他简直想不通像陆为民这样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怎么就能有这般练达的人情和深远的城府,把一件好事就这样不留一丝痕迹的送到自己手上。

  不管怎么说,魏行侠知道自己都得要承对方这样一个情,这个情对于自己来说相当重,尤其是作为一个秘书,老板对自己可以说了如指掌,而现在自己给老板来了一个意外惊喜,老板对自己的观感立即就要上升一个层面,这在日后自己可能离开老板时就有可能影响到老板对自己的安排,堪称重逾千均。

  而官场上欠情,也就意味着要用官场上的行动来还,这种潜规则是自古以来中国风俗人情形成的,没有谁能打破,他魏行侠也不能免俗。

  ……

  李志远刚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就听见秘书在和人打招呼,一声常书记,李志远就知道是常春礼来了。

  “老常来了?”李志远和常春礼一直保持着一种很奇特的关系。

  在李志远心目中,常春礼就像是一个独来独往的独行侠,似乎天生就不太喜欢和人交朋结友,地委委员和行署班子里边,除了萧明瞻和常春礼关系较为密切以外,几乎没有哪一个和常春礼有私谊,要说常春礼是资格颇深的老黎阳地区的副专员,现在地委行署班子和各县书记县长里边应该相当熟悉,但是却没有听说常春礼和这些人有多少特别密切的关系,这一点连李志远内心都有些敬佩。

  当然敬佩归敬佩,并不代表李志远就认同对方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对于现在的李志远来说,他更希望有常春礼这样一块平衡石。

  “李书记,你看了昨天的《人民日报》没有?”

  常春礼一句话就把李志远胃口给勾了起来。

第一百四十六节 动静(1)

  “什么情况?”李志远恰恰因为这两天跑县里边,这两天没有看报纸,见常春礼眉飞色舞的模样,估摸着是有什么好事情,而丰州地区上《人民日报》的好事情,太罕见了。

  “李书记看看就知道了,经济板块里边,右下角,篇幅还不算小。”常春礼脸上表情很生动,乐呵呵的道,这让李志远也很惊讶,常春礼虽然喜怒形于色,但是像这种如此得意高兴的表情,李志远也少有看到。

  接过常春礼的报纸,李志远迅速找到了常春礼所说的内容。

  《旧瓶新酒——昌江省双峰县以商带农创新路带动群众致富》,看见这个题目,李志远就忍不住眉毛一跳。

  文章板块不小,在李志远印象中,自打丰州成立地区之后,似乎还没有上过《人民日报》这种国家级的党报,也就是在《经济日报》这一类综合行业报刊上过,那就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了,而双峰县居然能上《人民日报》!

  这也就意味着,要么双峰做出的成绩抓住了上边关注的热点,正当其时,要么就是双峰的主要领导或者分管所涉及这项工作的领导有着通天的本事,能够动用一些想象不到的资源来实现这个目标,而往往后者也就意味着有着浓厚的政治意义。

  李志远在省政府担任副秘书长多年,对于下边地市操作这些事情也大略知晓,但是像一个县,尤其是像双峰这样一个穷县要想在《人民日报》这样的报刊杂志上露脸,在他看来无论是第一条还是第二条因素,似乎都还不具备,但现实却明明白白的摆在了面前,不能不让他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

  双峰县的工作情况他不敢说了如指掌,但是真要有什么震天撼地的成绩,他作为地委书记还能不知道?就算是引来几个项目或者搞了那个乡镇企业产权量化改制,前者根本不够格,而后者虽然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这个尝试相当敏感,也伴随着很多争议,像《人民日报》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媒体,也不可能报道。

  至于说如果曹刚或者陆为民真有那能力能通到《人民日报》这个层面,那只怕李志远就真要对这两人另眼相看了。

  他很快就把这篇报道浏览了一遍,然后意犹未尽的细细咀嚼了一次。

  作为地委书记,无论是谁通过什么方式让自己领地内正面的一面上了《人民日报》都足以让李志远心情愉悦。

  可以想象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们也和自己有这一样的习惯,自己要看《人民日报》、《昌江日报》、《丰州日报》,而省领导们自然就要看《人民日报》和《昌江日报》,也许一些领导还有其他选择,但是《人民日报》却是雷打不动的第一选择。

  “老常,这篇东西写得很好啊,把双峰今年农村工作的一大特色凸显了出来,我看了今天这一版的文章,都是以农村经济工作为主,既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也有中部农业地区的做法,还有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看样子这是上边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日益重视的一个征兆啊,对于像我们丰州地区这样的农业地区来说,是一件好事啊。”

  李志远细细品读完几篇文章,这才和常春礼交流看法。

  “李书记,你说得很准。六月份中央召开了减轻农民负担的电话会议,七月份在京又专门召开了农村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整顿金融秩序,高度重视支农工作,集中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前两天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大力发展中西部乡镇企业,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足见中央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我觉得双峰县在这方面的确把握住了脉搏,踩准了节拍,以中药材专业市场带动本地区和周邻地区的中药材种植,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常春礼仍然是兴致盎然,“李书记,这是咱们丰州地区第一次上《人民日报》吧,太难得了。”

  “嗯,的确很难得,双峰县委在这方面的工作很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老常,陆为民这个年轻人的思路点子的确很有一套,一个药材市场就串起了整个产业链,也相当典型,不过《人民日报》驻咱们昌江记者站的那些个记着眼高于顶,似乎很少走咱们丰州来,这一次也不知道是怎么开恩愿意到咱们丰州来了,看来双峰县委还是有人才啊。”李志远微微一笑。

  “甭管双峰县委县政府采取什么办法,第一这成绩是现成的,数据也是实实在在的,棒子也撬不掉,第二,双峰县委能有这样的公关意识,那也说明我们的领导干部思路眼界都和以往不一样了,这是好事,对不对?”常春礼毫不在意的道。

  “当然是好事,作为领导干部,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更要学会怎么来把我们取得的成绩凸现出来,这才能起到鼓舞人心激励士气的作用,也有利于优良经验得到推广。”李志远含笑点点头,还欲再说,书桌上的电话却响起来了。

  “莫秘书长,你好,你太客气了,怎么这么久也不来我们丰州,是不是嫌我们丰州人穷地偏啊,呵呵,开个玩笑,只要贵足能踏足我们丰州,那就是我们丰州六百多万老百姓的荣幸啊,呵呵,你不是贵足,那谁是贵足?啊?!邵省长?!”

  李志远接电话时显得很热情随意,甚至还开起了玩笑,但是很快就吃了一惊。

  来电话是他的老上司,省政府秘书长莫无畏。

  莫无畏是担任两届的老秘书长了,邵泾川担任省长之后,还没有换人,而且看邵泾川的意思觉得莫无畏还很投他的胃口,似乎还无意换人,莫无畏和李志远的关系也还不错。

  当听到莫无畏步入正题之后直接告诉李志远,近期邵省长可能要来丰州和曲阳两个地区调研考察,让李志远也吃了一惊,之前他并没有得到任何有关这方面的消息。

  “秘书长,邵省长怎么会突然想起要到我们丰州来视察?这里边有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啊?你可得帮我一把,透透信儿,我前两天到省里去汇报工作,也没有听说过邵省长有考察计划啊?”李志远有些忐忑不安,虽然常春礼还没有走,但是他也顾不得许多了,开始打探究竟。

  “老弟,我也是才得知的这个消息,昨天都没有听说,今天不知道什么原因,邵省长就说要下来看看,不过我知道一二季度曲阳有几项工作进度落后,邵省长和刘省长都很不满意,前些天刘省长好像好专门向邵省长汇报过,我估摸着要调研曲阳恐怕是和这有关,至于你们这边,老哥我是真的不清楚了。”

  电话里的回答让李志远心里更是惴惴不安,去曲阳是带着问题去的,来丰州却又是为什么?

  “秘书长,难道说邵省长没有透露一点意图,这考察调研总该有一个大方向吧?”

  “那肯定有,不过邵省长暂时没说,只有有这么一个意向,我先提前通知你一下,你把各方面工作都准备一下,别到时候手忙脚乱来不及,估计明后天正式公文会传过来,就清楚了。”

  挂了电话之后李志远心情有些漂浮。

  倒不是说怕见领导,但是这种事前毫无征兆的考察的确让人有些吃不准。

  照理说省里主要领导的考察一般说来至少提前半个月就有方案出来,地区和县里也就会有针对性的安排方案,准备考察点和考查路线,但莫无畏的电话里流露出来的意思很显然这是邵省长的临时起意,只不过不知道究竟是曲阳的工作没做好让邵省长准备到曲阳,临时起意带着了一下丰州,还是邵省长觉得丰州某些工作也没有做好,所以要连带着一起来考察调研顺带督导了呢?

  见李志远表情沉郁,常春礼就知道李志远又是摊上了棘手事儿,电话里短短几句话,也能听出一个大概来,“是邵省长要来调研咱们丰州?”

  “嗯,邵省长还是副书记时候来过咱们丰州,当时是陪田书记来的,就任省长之后还没有来过咱们丰州,但这一次调研有些奇怪,之前没有半点风声,说来就来,估计明后天传真过来,就能知道具体时间和内容,我就怕准备有些来不及。”李志远摇摇头,脸色有些沉重,“曲阳工作出了一些问题,邵省长去曲阳恐怕是要去批评人的,咱们丰州近期工作也得捋一捋,别蒙着一头雾水挨批,还不知道为什么。”

  邵泾川在担任副书记时和常务副省长刘运书关系就不太好,这一点李志远心知肚明,而邵泾川这个时候毫无征兆的要来丰州考察,就不能不让李志远起疑了。

第一百四十七节 动静(2)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官场亦是如此,李志远不认为自己就是刘运书一系的人,但是不容否认自己和刘运书关系更为密切,而和邵泾川却谈不上有什么渊源,现在邵泾川晋位省长,而刘运书却要成为分管经济的省委副书记,这种阴差阳错的换位也给他带来了不少困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2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3/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