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259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红扑扑的粉靥在昏黄的灯光下依然显得那样娇艳欲滴,一条雪白粉腻的胳膊从被子里伸了出来,这丫头不怕冷,只穿了一件睡裙睡觉,但到了冬日里早晨起床又觉得痛苦,每每都要在床上赖半天床才起来。

  陆为民就这样站在床头默默地看着这个躺在自己面前的女孩,她一度是自己的最爱,刚毕业的时候自己几乎每天都想和她腻在一块儿,但是现在,也不知道是审美疲劳,还是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带来的心境也有些不一样了,陆为民发现自己对甄妮的感情似乎正在由浓转薄,他不知道甄妮对自己是否也是这样。

  好像原来那种一如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似乎再也寻找不到了,半个月没有联系也就这么过来了,陆为民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不是一种危险预兆,预示着两人的感情已经开始出现裂痕,而感情就和瓷器一样,一旦出现裂痕,也许就再无恢复到了之前的那种感觉了。

  真是这样么?陆为民扪心自问。

  似乎也不完全是,自己依然牵挂惦念着甄妮,甚至做很多事情也要想着甄妮,甄妮的一笑一嗔,每一个让他心醉的画面在自己脑海中清晰如前,而甄妮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一样让他沉迷难以自拔。

  想到这里,陆为民禁不住深深叹一口气,都说爱情是排他的,那自己和甄妮还有燕青之间的关系又算什么,甚至还有一个若隐若现的岳霜婷?脚踩几只船,吃着嘴里,捧着碗里,望着锅里,这种在很多人都绝对是要受到谴责的行径为什么自己却甘之如饴,是自己道德底线的沦丧,还是自己的心思和别人不同?

  甩了甩头,陆为民心乱如麻,索性不想再去多想,车到山前必有路,跟着感觉走。

  脱衣上床,陆为民掀开被子,钻进温热的被窝里,只想享受现在这一刻。

  迷迷糊糊的甄妮只感觉到自己身旁多了一个人,但很快就从熟悉的气息和动作里明白是男朋友回来了。

  酒劲儿尚未全数消去,但是小睡了一会儿却也有些感觉了,尤其是男朋友的手已经开始在胸前肆虐,那份半梦半醒之间的感觉真是很舒服。

  “啥时候回来的?也不说一声。”

  “临时有事儿,刚回来。”陆为民只顾着埋头亲吻着女孩的颈项,双手却已经把睡裙掀了起来一直推到了女孩胸前,女孩很体贴的伸手耸肩让陆为民把睡裙脱了下来,只剩下一条小内裤的胴体紧紧的贴在男友怀中。

  轻怜蜜吻很快演变成熊熊烈火,当女孩主动翘起臀部听凭男友褪下自己的内裤时,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似乎一切都淹没在了冬夜里的熊熊春情中了。

  甄婕早就知道妹妹和陆为民有过这种关系了,事实上甄妮搬出来也就是为了更方便的和陆为民同居,虽然陆为民回来时间并不多,但是回来之后有这样一个小窝也就要方便许多。

  如果不是住在大学里的确不太方便而回家又距离大学实在太远,甄婕也不会住在这里,好在陆为民回来时间很少,倒也没有啥不方便,只是这一回来,就未免有些尴尬了。

  她虽然还没有交男朋友,但是同事同学里大多数都是结婚或者未婚享受已婚待遇的情况了,平素谈笑间免不了就有这方面的玩笑话,她也早就习惯了,作为一个已经逐渐逼近大龄这个阶段的女孩子来说,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当然也不会一无所知。

  隔壁房间里的动静很快就从和风细雨演变成了狂风骤雨,甄妮咿咿唔唔的无病呻吟声也渐渐变成了放浪欢叫,听得已经上床躺下甄婕全身说不出的不得劲儿。

  几番折腾,甄婕知道今晚自己是别想睡好了,她看了看表一直到三点过隔壁才算是安静下来,才让她勉强可以打一个盹儿,可到了六点过她迷迷糊起来上厕所的时候,隔壁似乎又有了动静,这也让甄婕又羞臊又好奇,这两人也太能折腾了吧。

  还没有来得及从便池上起来,卫生间的门就被一下推了开来,这卫生间的门别本来就有点儿问题,不太好扣上,好在屋里平时也就甄婕和甄妮,倒也无所谓,若是陆为民回来甄婕自然会注意,找个小木棍儿也得要插进门别,免得意外发生。

  这一大早刚才还听到他们俩在隔壁床上弄得山呼海响,甄婕也就没在意,没想到门一下子被推开来,吓得甄婕差点惊叫起来,猛地站起身来把内裤拉上,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只拿了一件睡裙掩在胸前另一只手却捂在胯下的甄妮冲了进来。

  松了一口气的甄婕嗔怪的瞪了一眼甄妮,尚未来得及说话,甄妮已经忙不迭的红着脸叫道:“姐,快让我一下!”

  甄婕还以为对方是尿憋不住了,赶紧让开,甄妮也顾不得许多,蹲上便池,这才松开胯下那卫生纸垫着的手,一股白浊的液体缓缓从私处缓缓流了出来。

  “死丫头,你疯了,也不怕怀上?!”甄婕立马反应过来,虽然有些羞臊,但是为了自己妹妹着想,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嗯,我还在安全期,应该没啥。”甄妮见姐姐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下体,羞涩的拿厕所里准备的湿巾清理了一下,这才起身把睡裙穿上。

  这纯粹是意外,昨晚春风三度,仅有的三个套子都用了,谁曾想早上一大早还会有这么一出“晨操”,这她月经都来了四五天了,虽然素来很准时,但是这所谓前七后八的安全期却说不准儿,所以欢愉之后,赶紧来处理一下更保险。

  甄妮是彻底的迷醉在了情海欲河中了,男友的疯狂简直让她觉得自己一夜都在云中漫步,从一个高峰攀上另一个高峰,当陆为民“晨操”起床之后,她觉得自己身体每一个部位都像是漂浮在空气中,无所倚仗,不知身处何处,这一重新躺下去,她打算这一觉睡到下午,谁也别来打扰她。

  ……

  “志远来了?”挥毫将最后一个字一气呵成,中年男子倒退两步,手握狼毫,细细品味,铁画银钩,笔力虽然尚显不足,但是自己胸间的气势却是出来了,还不错,男子满意地点点头。

  李志远站在书案旁,见男子自我欣赏,微笑道:“老领导,这幅字送给我吧,我虽然不太懂书法,但是觉得这几个字字里行间的气势雄浑,扑面而来,让人有荡胸生层云的豁然感,我裱一裱收藏起来。”

  “得,我这手字你还不清楚,狗肉上不得台面,自我欣赏就好,也就是一个调节心境的方式,涂鸦都算不上,免了吧。”男子显然对自己这幅字还是比较满意,他讲求的就是一个意境,至于说笔力如何,那是各人造诣,不必强求。

  李志远知道老领导心情不错,中央的任命已经正式下来了,老领导担任省委副书记,日后也就是分管经济工作。

  用毛巾擦了擦手,中年男子又看了看自己这幅字,这才转过身来,“坐吧,中午就在我家里吃点儿,不出去了,你也知道我不喜欢那一套,恐怕你也知道了,省里已经调整了分工,正式让我来分管经济工作,昌江去年经济发展虽然比较快,但是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仍然属于中下游水平,情况不容乐观,对了你们丰州情况怎样?去年的数据已经出来了,好像丰州增速排名还算差强人意,全省十三个地市州你们排名第九还是第十?但是经济总量依然是倒数第二?”

  听得对方说丰州经济增速排名第九还算差强人意,李志远脸色也有些难堪,不过在老领导面前他也知道没啥不好意思的,“刘书记,丰州底子差了一点儿,只能堪堪和昌西州比,……”

  “志远,你这种想法不对。”刘运书摆摆手打断对方的话头,厉声道:“什么叫只能和昌西比?你们能和昌西比么?昌西是全国闻名的老少边穷地区,而且人家增速今年排在全省第三,这你们怎么不去比,却和人家去比经济总量?!西梁和你们丰州91年建地区的时候GDP相差无几,这才两年,差距有多大了,你这个当地委书记的注意到没有?你怎么不去和西梁地区比?”

  李志远没想到性格素来严谨但却不严肃的老领导怎么一下子话语里就带了一些火性,愣怔了一下,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的确西梁在91年时GDP总量和丰州地区不相上下,但是现在西梁这两年动作很大,一下子就把距离拉开来,虽然还是排位在十一位,但这十一位和十二位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到了十个亿左右,这样大的差距就不是一年两年能撵上来的了。

第四十二节 敲打

  刘运书的确有些火气,省委明确由自己分管经济工作之前,他就开始注意各地经济发展情况,明确分工之后,田海华也专门和他深谈过一次。

  这一次谈话放得很开,也就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两人都阐述了各自的想法,两人都认为昌江省现在的情形关键还是在一头一尾,头是指昌州市,昌州虽然是副省级城市,但是在十七个副省级城市里的经济规模和结构都处于末流,要想让昌江省经济发展获得一个较快发展,那么昌州这个龙头发展起来的带头作用非常重要。

  而现在昌州的GDP不过两百多亿,作为副省级城市,无论是比起内陆的武汉、成都还是东部较为落后济南、哈尔滨,都有不小的距离,更不用说杭州、宁波这些沿海发达城市了。

  要说昌州工业基础并不差,195厂、昌钢集团、红旗机械厂、330厂、昌州发动机工业公司、昌江国棉一厂、飞达化工厂、昌州工程机械厂等多家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在华中内陆地区也算是颇有底蕴,但是昌州在整体经济上这几年来一直在低位徘徊,尤其是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效益不好减员增效的情况下,昌州经济增速一直全省中下游徘徊。

  而相对于原来甚至不足昌州经济总量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的昆湖、青溪以及桂平几个昌州周边地市却发展速度较快,像昆湖去年GDP已经达到了110亿,接近昌州一半,青溪也超过了90亿,达到了92亿,加上桂平也达到了80亿,基本上也就撑起了全省经济发展小半壁江山,这既让昌江省委省政府感到欣慰,又为昌州感到揪心。

  昌州经济的腾飞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昌州作为副省级城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市委书记莫达国是从邻省调过来的,同时兼任了省委副书记,在省委里五位副书记中排位第四,排序在刘运书之后,在另一个省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之前,所以省里在对昌州经济发展的规划上也需要和昌州市委方面进行协调,所以刘运书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他和田海华提到的一尾上。

  这一尾指的就是处于昌江省末尾几位的地市州——西梁地区、丰州地区和昌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

  刘运书在分析了最末尾三个地州经济状况之后才发现一个尴尬的情况。

  西梁地区近两年的增速都高居全省榜首,虽然距离前十还有相当距离,但是已经成功的拉开了和后两位之间的距离,GDP经济总量与丰州之间的差距拉到了十亿以上,而昌西州增速发展也不弱,前年增速全省第四,去年增速全省第三,只不过由于底子实在太薄,一时间还无法追赶上位于倒数老二的丰州地区,而且如果从人均GDP来算的话,昌西州甚至已经大大超越了丰州地区的人均数,这个现实让当初一力推荐李志远到丰州地区担任行署专员的刘运书脸上也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

  “你们丰州地委行署有没有看过全省经济数据?!有没有对比过你们丰州和前面西梁、黎阳这些地区之间的差距?!有没有认真的找过其中原因在哪里?!”刘运书指了指自己书案上那一叠报表,语气变得更加不客气,很有点儿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李志远在担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时联系他,几年下来相处得很融洽,两人关系相当密切,所以刘运书才会在田海华初来昌江担任省委书记不久就不避嫌疑的推荐李志远出任新成立的丰州地区专员,田海华对自己也还算比较尊重,同意了这个意见,虽然当时在常委会里也有些争议,认为李志远没有担任过县长县委书记的经历,主要在省直机关里工作,缺乏执掌一方驾驭大局的能力,但是最终还是在田海华的支持下通过了。

  在夏力行出任省委秘书长之后,省委里也有人提议丰州地委书记是不是考虑另派,毕竟李志远担任丰州地区行署专员时间也不过一年时间,省委另派人接任地委书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当时情况下李志远的表现中规中矩,和夏力行配合也还算默契,省委在征求夏力行意见时,夏力行也推荐了李志远,所以这个人选风波才算是打住,但是也足见省里有很多人并不认可李志远的表现。

  但是这场风波过去并不意味着李志远在这个位置上就高枕无忧了。

  刘运书感觉到田海华在和自己谈到抓一头一尾时特别提到了要抓一尾的发展就有些不一样的意味,西梁和昌西州虽然在经济总量上也落后,但是在发展速度都不慢,一个增速全省第一,一个增速全省第三,唯有你丰州地区前年还是全省第七,去年就变成了全省第九,而这就是你刘运书给我推荐的优秀人选?

  这也给了刘运书相当大的压力,如果识人不明用人不当这个定性在省委书记心目中落下了印象,这无疑对日后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就会受到很大削弱,这是刘运书不能容忍的。

  “西梁地区去年增速又是全省第一,昌西州也是全省第三,省里都说那是因为他们两个地区起点低基数小,所以能一下子发力抢到了全省前列,不能作数,要再看两年再说,但你丰州地区基数也小起点也低啊,怎么就会全省第九,人家西梁和昌西都不作数,那你丰州呢?那不成了不值一提?!你没与找过其中原因么?”

  一连串不客气的质问,让李志远背上顿时渗出了一层毛毛汗。

  这都年边上了,他本来说是来拜会一下老领导,没想到老领导说正好也有事儿要和自己谈,但是当时老领导的语气也很平静,没听出什么来,没想到这一来只有两个人的时候,老领导如此不客气给自己来了一顿猛尅。

  李志远还是第一次见到刘运书如此不客气的批评自己,但是他心里虽然惶恐不安,但也很踏实,领导越是肯骂你批你,那说明他对你还是很看重,假如对你不冷不热,甚至是那种场面上的客套时,那你就真的有麻烦了。

  “刘书记,我工作没有做好,……”

  “好了,志远,你我之间就不要说这种客套话,我是提醒你,现在全国上下都是以抓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工作压倒一切,你经济发展上不来,一切都是白搭,你在领导心目中也就是一个不合格不称职的领导!一年不行也许领导可以隐忍再看一看,两年不行,恐怕领导心目中就要考虑你是否合适这个位置了,如果三年依然如故,那么调整你就是必然!”刘运书压抑着内心怒意,接过李志远送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凌厉的目光在李志远身上落定:“你和孙震都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不要一误再误!”

  李志远感受到来自刘运书的巨大压力,他也意识到肯定是刘运书从某些方面也感受到了来自更高层面的压力,才会传递给自己,让自己引起注意。

  “刘书记,是不是邵省长上次来我们丰州考察……”他试探性的问道。

  “和泾川省长调研考察你们丰州无关,但是我也听说了泾川省长对考察调研你们曲阳和丰州两地的经济发展不太满意,他调研就是冲着你们两地经济发展滞后这个问题去的,回来之后泾川省长与我还有海华书记都交换了意见,也就你们丰州和曲阳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谈了一些观点,还是一句话,思想保守,脚步太小,不敢打破陈规陋习,一味坐等看,看一步走一步,人家都是走一步看两步甚至三步,你们还在看一步之后才走一步,我看差距就是这么出来的!”

  刘运书说着又有些上火,邵泾川在交换意见时虽然语气也很中肯客观,但是言语中也是毫不客气的说丰州地区的有些领导干部因循守旧,用人做事都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什么工作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缺乏主观能动性,这话又刺到了刘运书的隐痛,简直成了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刘运书也曾经在八十年代初在黎阳地委担任过副书记,工作过几年,后来短暂担任了一段时间的省财政厅副厅长,从财政厅副厅长又担任桂平市长直至市委书记,后来才升任副省长、常务副省长,对包括现在丰州地区在内的老黎阳地区情况并不陌生。

  “古庆是怎么一回事?作为你们丰州地区唯一一个算是工业有些底子的县,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什么增长乏力,不要去找客观原因,有没有从他们自身找过原因?大垣和阜头呢?还是那副老模样,十年都不见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些人连钟都撞不响!”

  “不换思想就换人,海华书记给你们这些地委书记专员们说过多次,这句话你当地委书记的给这些县委书记县长们灌输过没有,敲打过没有?灌输敲打不起作用,那就杀鸡儆猴!杀鸡都不起作用了,那就要下狠手杀猴,要不要你们这个丰州地委何用?我想要想当这个猴的人多了去,还怕找不到合适的猴?!”

第四十三节 临变

  刘运书有些高亢的声音在书房中回荡,让李志远脸上也是感到火辣辣的难受。

  毫无疑问,老领导是受到了来自某些方面的压力,甚至让他感到很恼火,所以才会这么毫不客气的批评自己,这在自己担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期间是没有的事情,但是李志远也明白刘运书所言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除了邵泾川外,恐怕还有领导对丰州的发展不太满意,李志远背心一阵发寒,如果不是省委书记田海华,还能有谁?

  “古庆增长乏力,丰州要死不活,这些本来该是你们丰州头羊昂扬奋进的县市却软耷耷的,你们那个开发区是怎么一回事,一年了,搞出了什么值得一看的东西?长风机器厂和北方机械厂搬迁到丰州那还是人家夏力行担任地委书记时拿下来的,你担任地委书记这一年多,做出了什么像样的成绩来?”

  见李志远一直坐在自己对面低着头不再吭声,刘运书火气稍稍小了一点,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将身体靠在沙发靠背上,“志远,不是我生气,我也知道你在丰州干得也不容易,你们地委班子里边几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苟治良是个老油子了,常春礼又是一个炮仗脾气,焦正喜暮气沉沉,要打开局面的确不容易,但是这些都不是理由,你是地委书记,工作拿不起来,省委打板子只能打在你身上。”

  李志远默默点点头。

  “省里对我们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很不满意,尤其是居于下游的几个地市,洛门、曲阳、黎阳加上你们丰州,发展增速都不尽如人意,海华书记为此还专门和我谈过,要我把主要精力要放在昌州和你们后边这几个地市的经济发展上,昌州这边好一点,有老莫来唱主角,我不过就是看看热闹,但是你们这几个地市发展的要我多操心,我就怕这是海华书记旁敲侧击的暗示我,那就没有退路了。”

  刘运书的话让李志远悚然一惊。

  “何况你们丰州也不是一无可取之处,我听泾川省长说,像南潭淮山两个县经济发展增速不是很快么?王自荣从淮山上来,应该是一把好手,可以好好用一用嘛。对了,还有双峰,虽然底子差根基浅,但是很有新意啊,对于这些敢于创新突破的,你们丰州地委要积极鼓励和保护。”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刘运书顿了一顿,“前两天我碰见一个熟人,昌江大学的教授,咱们省里的著名经济学者,谢舜青,她说受邀准备年后到你们双峰去搞一个课题调研,主要是为你们双峰县经济把脉,她是研究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方面的专家,我没想到你们双峰还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很不简单嘛,好像是一个副书记,分管经济工作的。”

  “陆为民?”李志远吃了一惊,下意识的道。

  “怎么了?”刘运书见李志远脸上表情就知道恐怕是有点儿什么,想了一想,恍然大悟似的,“是夏力行那个秘书?我听说邵泾川也对这个年轻人的表现很关注?在双峰表现很突出么?”

  “嗯,陆为民在搞经济工作上是有些新路子新点子,也做出了一些亮点来成绩来,地委原打算要在去年底调整县政府班子,但是……”李志远犹豫了一下,还没有来得及说下去,就被看出端倪来的刘运书打断:“你是说这个陆为民也是你们地委的县长人选之一?”

  “地委在这个人选问题上有些争议,所以就搁下来了。”李志远实事求是的道:“这个人搞经济工作方面能力挺强,但是太过于年轻,也有些锋芒毕露,经验方面欠缺了一些,所以……”

  “欠缺经验,还是怕打烂那些破坛烂罐?锋芒毕露,怕是伤害一些因循守旧者的既得利益吧?至于说年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上并没有对年龄做出特殊限制吧?”刘运书瞥了一眼李志远,随口道。

  “您的意思是……”李志远有些吃不准刘运书的意思了,难道说这陆为民还能和刘书记扯上关系,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我没有任何意思,选拔任用干部那是你们丰州地委的权力和工作,我只是就事论事,陆为民不符合你们地委条件也好,欠缺经验也好,这都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我想说的是你们丰州地委要把步伐迈大一些,胆子更大一些,对那些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或者拉不出屎来的角色,该拿下就要断然拿下,该调整就要果断调整,选拔一批敢打敢拼勇于任事的干部走上能够让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做出一番成绩来,只有保持这样的态势,你们丰州才不至于掉队。”

  刘运书摆摆手,显然对具体个案不感兴趣,只是有感而发。

  李志远这才回过味来,这只是刘书记的信口而言,并不是对陆为民本人有什么特殊感觉,但是这也是一个信号,证明刘书记对方丰州现状很不满意,恐怕也还有不少人对丰州的发展不太满意,甚至可能隐隐指向了刘书记,才会让刘书记有这样大的情绪。

  “刘书记,回去之后我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好好研究一下工作,您说得对,如果我们丰州不做出一些改变,恐怕下一次我们就没有机会来改变自己了。”李志远很诚恳的接受了刘运书的批评。

  “志远,时不我待啊,我刚才语气重了一点,但是我是真心急了,丰州六百二十万人,是全省人口仅次于昌州和宋州的地区,但是经济总量去排在全省倒数第二,人均GDP全省末尾,甚至连昌西州都不如,底子薄条件差不是客观理由,领导不会看这个,把你搁在这个位置上,就是认为你具备改变这一切的能力,你就要充分用好这份权力。”刘运书顿了一顿,似乎在斟酌着言辞,“在一些问题上,要学会民主集中,乾纲独断有时候未必是坏事,该坚持的就要坚持,只要你认定对工作有利。”

  李志远性格有些偏软,这一点刘运书也知道,但是他觉得李志远到丰州也去了两三年了,从专员到地委书记,如果还没有学会如何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这个尺度,那就太不合格了,李志远还不至于这样没有悟性。

  ……

  双峰县的两会就这样波澜不惊的开过去了,元旦也这样一晃而过。

  所有人都有些拿不准上边的想法了,包括所有的县领导们。

  如果要调整李廷章,那么这一次人代会就是最好的契机,哪怕是地委提前几天安排人选来,只要把程序一走,也就是一个等额选举,民主投票,问题也不大,或者就明确一下孟余江或者陆为民是县长候选人,那也没有大问题,但是一切都没有发生。

  地区人大工委那边给县人大这边的意见就是没有县长的选举任务,只有产生了一名副县长,而杨显德也如愿以偿的退了下来,当选县人大主任,地委也正是行文免去了他的县委常委职务。

  难道说李廷章真的不走了,这未免也太荒诞了,连李廷章自己都不相信,甚至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在这种环境下并不太适合继续担任县长了,当然如果地委真的要他一直担任下去,他也只有勉为其难了。

  这个话题也成了县里边一帮喜欢八卦干部们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无数个猜测和幻想衍生出来的版本也在坊间流传,说僵持不下者有之,说原来确定的人选不愿意来者有之,也有说地委尚未考虑成熟还在进一步研究,更有甚者说为了加强地企干部交流,一个长风机器厂的干部可能会来县里担任县长,这个传言也一度甚嚣尘上。

  汽车静静的停在树丛中,如果不是排气管微微排出的水汽,很难发现这还停了一辆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2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9/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