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315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原本还打算在这一批人事上好好琢磨一番的心思顿时就淡了下去,倒是需要好好勒一勒冯可行了,过犹不及这个道理他不会不明白,而且自己需要提醒他,在某些领导心目中是光芒四射,也许在主要领导心目中就会变成不顾大局了。

  陆为民赶到昌州时已经是快六点了,何铿是安排在锦绣山庄吃饭。

  锦绣山庄在昌州城东的城郊结合部,是一家综合性的大型度假山庄,这里最早是苏联援华专家组在昌州的宿处。

  二十多栋带有浓烈苏联风格的红砖小别墅矗立在东郊浅丘中,依山傍水,湖沼处处,林木葱茏,八十年代这一片资产划归了省属的华泰实业集团,华泰实业集团依托这一片土地进行了规划,在这里开发了据说是省里档次最高的餐饮娱乐总汇——锦绣山庄。

  省里边不少上档次但是规模又不大的接待宴请都安排在这里,不过据说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这里生意不算好,所以华泰一直有意要把锦绣山庄处置掉。

  陆为民不能算是第一次来这里,前世中他曾经来过这里几次,但是今生他却还是第一次。

  在他记忆中这一片包括锦绣山庄资产在内的地皮最后被抵押给了省建设银行,再后来被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处理,最终被一家港资企业已相当便宜的价格拿下,进行房地产开发,开发出来的锦绣花园,成为昌州最早的高档别墅区。

  最后这一片周边地皮也随着昌州城市发展迅速升值,到2003年时,这里的一幢苏式别墅就已经卖到了六百余万元,而到了2008年这里的一栋苏式别墅更是创纪录的卖出了四千八百万的天价。

  并不算宽敞的柏油路却很平顺,堪堪过两辆汽车也不算拥挤,可谓恰到好处,陆为民注意到和自己对面而过的汽车要么就是诸如昌江这边都并不多见的奔驰宝马林肯这一类的豪车,要么就是一看就知道是来自党政部门的小号车或者就是合资和涉外的黑牌照车。

  92式号牌已经在昌江省全面启用,丰州地区分到的号段是昌M,不过陆为民这辆三菱蒙特罗是拓达集团的车,上的是津门牌照,已经换成了津A牌照。

  进入锦绣山庄大门之后,还需要开出接近一公里,才能到达锦绣山庄的接待大厅。

  接待大厅相当气派宽敞,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锦绣山庄四个大字颇有气势,大厅门前的广场留有一排专用停车位,但是来客的车是没有谁愿意停在那里的,毕竟那里太显眼了。

  接待大厅侧面就是一大片掩映在各种花木中的生态停车位,这个时代大概还没有生态停车位这一说,但是每一个车位巧妙的用花木隔断开来,一辆辆豪车停在花木中鳞次栉比,的确有些赏心悦目的感觉。

  陆为民尚未把车停好,泊车员就过来询问,当得知陆为民是到A3位时,泊车员立即很殷勤的告诉陆为民车不用停在那里,可以直接绕过后边的绿障小门往里开,每一处岔口都有标注,还有引导员引导。

  A3位是一幢经过改造的别墅,也是锦绣山庄的VIP贵宾房,除了一个宽敞的会客厅外,旁边饭厅经过改造成为宴席间,这样整个一楼显得富丽堂皇,虽然建筑是老式的,但是经过改造装修,却有一股子雍容大气,看得出来这个改造设计也是名家所为。

  华泰在锦绣山庄的改造装修上很花了一些心思,这些建筑物改造不但很好的兼顾了原有建筑架构格局和风格,同时也在创新上做足了功夫,每一幢小楼都进行了专门设计。

  只是二十多幢小楼实在太多了一点,在改造了十二幢别墅之后花费的确太大,就算是华泰实业很有实力,但是对于这样的花费更多的是出于面子考虑而经营能不能收回这些投入也还持怀疑态度,所以剩下的十来幢苏式别墅只能暂时搁下,只把这十二幢已经改造完的VIP贵宾房投入经营使用。

  陆为民把车停在小楼前的停车场时,已经看到了何铿的那辆奔驰。

  他有些讶异,难道说只有何铿一个人请客?或者说只请了自己一个人?这好像有些夸张了。

  不过他也懒得多想,何铿做事素来神出鬼没,但是却绝不无的放矢,很多事情都考虑得相当长远。

  踏上台阶,有专门的迎宾小姐把陆为民带进去,陆为民一眼就看到了何铿的两个贴身保镖,萨连科和娜塔莎。

  看到陆为民进来,坐在沙发一角的萨连科和娜塔莎都和陆为民点头示意,陆为民也很大方的和两人挥手打了个招呼,这才把目光放在坐在正中间抽着雪茄的何铿。

  “哟,铿哥,才从古巴回来,学会抽雪茄了?”

  “附庸风雅,我不喜欢这个,但是觉得手上夹着这玩意儿似乎气场都要足不少,是不是看上去我更有气势和信心?”何铿在没有人的时候也喜欢和陆为民开开玩笑。

  “呵呵,如果古巴雪茄能增长气势和信心,那苏联人在面对美国人的时候怎么还是那样怂?要知道苏联人要雪茄,恐怕古巴人宁肯自己不抽也得要支持他们盟友老大哥,可苏联怎么还是垮了?”陆为民嘴角挂笑,“自己没实力,再怎么装,只能说明自己底气不足啊,不过铿哥,你需要这玩意儿么?或者是为你的对手准备的,让他们加强气势和信心,免得没劲儿?”

  “哈哈,为民,你小子恭维人的本事见长啊,难怪雷达说你现在是上一个台阶就有些不一样,看来还真是变化不小。”何铿笑着拍了拍自己旁边的沙发,示意陆为民入座。

  “铿哥,怎么今天这么有限要招我来吃饭?”陆为民含笑道。

  “嗯,待会儿还有客人来,不知道你认识不认识,我想结识熟悉一下对你也有好处。”何铿也不绕圈子,“看见雷达搞实业玩得风生水起,我也有些动心,也算是为家乡做点贡献吧。”

  “哦?铿哥也打算回省里做实业了?”陆为民吃了一惊。

  何铿的主要产业都在国外,他大略知道一些,尤其是集中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不过何铿投资比较分散,基本上很多项目和贸易业务都是采取和别人合作的方式来做,而且合作伙伴也都是前苏联那边颇有实力的角色,这也有赖于何铿多年在前苏联那边的耕耘。

  陆为民也曾经劝过何铿可以借国内改革开放的东风,回国内来投资,但是何铿也只是搞了一些小投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前苏联那边,当然现在在香港那边也开设了分公司,但是陆为民猜测何铿更多的是借助香港那边的公司做周转,或者说是洗钱。

  不过何铿的事情陆为民并不多问,而且他也清楚何铿背景很深,不是一般的商人,在他背后肯定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背景,或者说某些背后的势力正是借助何铿在前苏联那边布局,而作为一个在前苏联那边人脉很深的华人,何铿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如鱼得水,而反过来,何铿也同样利用他在前苏联那边的关系为国内做一些国内不太方便出面的事情,同样也是游刃有余。

  “有这方面的想法,更主要是有一些机会,我觉得可以试一试。”何铿显得很平静,似乎这是很正常很自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并不太在意。

  “那铿哥是有了发展方向喽?”陆为民也不多问,“国内市场方兴未艾,几乎是每一个领域都蕴藏着很大商机,只要找准切入点,有一帮合格的经营团队,以铿哥的人脉关系,挣钱也就是多少的问题。”

  陆为民这番话到不完全是恭维,现在国内经济发展正处于爆发前夜,只要有合适的项目和资金,基本上都能取得像样的收益,尤其是像何铿这种有相当人脉关系的角色,在这方面更有先天优势。

第四十二节 拜码头

  “我挣钱问题暂时不说,说说你吧,当县长的感觉如何?”何铿笑笑摆摆手,目光沉静,落在陆为民脸上,“听说省里边这边马上会有一些变化?”

  省里边?陆为民立即警觉起来,省里边能和自己沾上什么边儿?何铿说话从来都不会无的放矢,他紧紧盯着何铿,“铿哥,听说什么了?”

  “听说夏秘书长马上要走了,怎么,你不知道?”何铿语气还是那样平淡,波澜不惊。

  “夏秘书长要走了?走哪儿?”陆为民心念急转。

  这个消息他的确不清楚,但是他也早有一些预感,那就是夏力行不会在这个秘书长位置上干太久,迟早还要动一下。

  虽然说从地委书记升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是一个大进步,但是夏力行经历相当丰富,又在原来的老黎阳地区这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全省最大地区担任了这么长地委书记,说句实话即便是顶个副省长也半点不为过,升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也会是情理之中,而现在何铿提到夏力行要走,那肯定是指要离开昌江省了。

  “走哪里我不知道,但是应该是到中央部委里边去吧,届中微调好像已经拉开序幕,这也是惯例,不过这对夏秘书长应该是好事,往往届中微调就意味着下一届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机会。”

  何铿显得胸有成竹,陆为民看在眼里,知道恐怕夏力行要走的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了,否则何铿不会语气这样肯定。

  难道说何铿把自己招来吃饭就是专门说这件事情?似乎用不着,打个电话说一声也就足够了。

  似乎看出了陆为民心中的怀疑,何铿摇摇头,“为民,看来你对省里边这些变化还是不太敏感啊。”

  “铿哥,你知道我现在一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顶多也就是关注一下咱们地区里边的人事变动,哪有那么多精力来关注省里的动静?”陆为民心也慢慢定下来了,看样子这一次省里可能还有一些大变动,而且也会应先到自己,当然可能也涉及到何铿在省里下一步的投资,否则他不会无缘无故把自己叫来,而且多半还和今天要请的客人有些关系。

  “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为民,你现在是县长了,下一步就该是奔着书记位置去,虽说处级干部都是你们地委里边来确定,但是省里的一些关系人脉也许就能让你节省很多时间。”何铿在陆为民面前言语不忌,“我今天请的客人是董昭阳,你应该有些印象才对。”

  “董昭阳?董省长?”陆为民吃了一惊,董昭阳是资历颇深的副省长,现在分管工业这一块,更为重要的是,上半年他才晋位为省委常委,在副省长排序中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常务副省长。

  董昭阳也就董天行的老爸。

  梁炎他们最终夺得了整个曲双公路五个标段中的三个,董天行和马俊成他们在其中起到了多大作用陆为民也不知道,但是陆为民看过他们的投标情况,梁炎还是接受了自己的建议,在招投标方案的前期准备上做足了工作,也使得他们在最终的投标中大获全胜,至少比起其他那些也想来分一勺羹的角色,梁炎他们能拿出来的东西要过硬得多。

  “怎么,没印象了?我记得我和雷达第一次见面是在锦丰宾馆吧?那是昌州市的招商引资会吧,你在那儿大闹会场,董昭阳好像就是代表省里边出席会议的吧?”何铿记忆力相当好。

  “铿哥,这你都能记得着?嗯,是和董省长有一面之缘,但是后边便没有机会见过董省长了。”陆为民不清楚董昭阳和何铿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以前也从没有听何铿提起过。

  “他现在是省委常委、副省长,也许很快就会是省委组织部长,管官帽子的官。”

  何铿的话让陆为民又吃了一惊,董昭阳不是说有可能要担任常务副省长么?怎么要当组织部长?他当组织部长,陶汉又干什么?

  “你说董省长要担任组织部长?”

  “嗯,应该是吧,好像是组织部长要去当常务副省长,他接组织部长位置的班。”何铿也不太清楚这里边的门道,但是他知道这里边的变动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了。

  何铿的话让陆为民震动不小,夏力行要走的话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影响最大的,离开了省委这个中枢看似对还是处级干部的自己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是潜在的影响却不小,至少像李志远、苟治良这些地委的领导们对于自己的态度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对自己多多少少都还有一些顾忌,而作为与夏力行关系不错的陶汉离开组织部长位置上,也是一个令人不太愉悦的消息。

  虽说从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来说在事务权上要宽泛许多,但是对于下边的干部来说,组织部长这个位置分量更要重许多,尤其是对厅级副厅级干部来说,更是至关紧要。

  “铿哥看样子和董省长关系很熟悉?”陆为民来不及多想,他需要了解和评估今天自己来参加何铿专门邀请董朝阳来这场酒宴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最合适,才能抓住这个时机。

  “还行,老董是昌钢出来的干部,昌钢原来和苏联那边有些业务联系,八几年我还在俄罗斯,就和昌钢这边打过交道,那时候就和老董比较熟,后来老董到省里,反而和我交道少了,还是雷达在丰州搞水泥厂之后,我们和他接触又才多了起来。”何铿笑了笑,“没事儿,老董这人念旧,我和他还算投缘,这一次我也是想让你和他多熟悉一下,日后难免就要求到他手上,这一次我也有一些投资想法要和他聊一聊。”

  还在介绍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汽车引擎低沉的怒吼声,应该是董朝阳到了。

  陆为民跟着何铿出去,迎上董朝阳。

  “小陆,我有印象,而且印象还很深呢。”董朝阳相当豪爽,在略作寒暄介绍之后,董昭阳就开始主导着话语的方向,“小陆演的那一出让当时的昌州市方面很不高兴,不少人都把嘴皮官司打到了省里。”

  “还要多谢董省长的宽宏大量呢,当时也是年轻,没想那么多,只顾着要为县里找些投资回去了。”陆为民也附和着董昭阳的话头。

  “别那么说,各自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当然会不一样,但我很欣赏你当时那股劲头和气势,后来我还和老夏当了电话说了这件事情。”

  董昭阳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夏力行前任秘书,但是他对陆为民印象很深还不仅止于那件事情,作为分管工业的副省长,这两年接触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投资项目,也见识了各种为了项目而来跑的人,但是像陆为民这样不管不顾来跑项目还是第一个。

  但这都还不是董昭阳对这个人有很深印象的原因,双峰县在不动声色推进的乡镇企业产权量化改制才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最关键因素。

  见陆为民在和董昭阳谈话时也能保持着不卑不亢但是又不乏尊重的姿态,何铿也是暗自点头,做到不卑不亢容易,只要刻意为之不难,但是要在不卑不亢情况下还能做到有礼有节的尊重,这份火候一般人可不容易把握好,但是陆为民却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这小子几个月不见,变化又不小,就这份城府就比起一年前强不少。

  只有三个人的大圆桌显得有些冷清,但是气氛并不冷场。

  董昭阳是一个人来的,当然也有司机,但与何铿的随员另坐一桌。

  “小陆,我看过一篇文章,嗯,是昌江大学分析乡镇企业发展瓶颈及其对策的文章,这篇文章提到了你们双峰搞的乡镇企业产权量化改制的尝试,和浙江那边也在不声不响搞的产权量化改革动作大体相似,但是我看到这篇文章介绍你们双峰搞产权量化改革从政策到制度设计上都要严谨和规范许多,这让我很惊讶,而且这篇文章摘引的一些数据来自于昌江大学一个课题调研组的论文报告,我也专门调出来阅读了,给我的启迪不小啊。”

  董昭阳也没有想到会在这样一个场合下遇上陆为民,何铿的背景他大略知晓,而且他也与何铿是多年的关系,像今天这样私密的场合下,何铿把陆为民带来,也就是一个很明显的表示。

  夏力行和他关系也还算比较熟,夏力行的连襟原来和他都是昌钢的同僚,关系也处得不错,虽说他和夏力行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陆为民的看法。

  夏力行马上就要离开了,何铿大概也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把陆为民带来见自己,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拜码头了,对此他也并不反感,毕竟人要求上进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更何况他对陆为民本身也就有相当好的印象。

第四十三节 他是我小兄弟

  既然拉上了这个话题,陆为民也就不再刻意遮掩,也把自己对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些观点看法和盘托出。

  董昭阳是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对于省内工业发展这一块有很大的发言权,同样,站在他那个高度,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也更具普遍性更深刻。

  陆为民的话对他颇有触动,尤其是谈到乡镇企业日益国营化的作风,逐渐演变成为“二国营”的现象,也深有同感。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型的现在,乡镇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逐渐丧失,政企不分,集体所有也就意味着没有人会为企业长远负责,产权空心化,而地方政府对政绩上的考量又可以使得他们在效益上肆无忌惮的作假,而且已经成了一种蔓延各地的风气。

  面对这种局面双峰这个乡镇企业并不发达的农业县却率先搞起了乡镇企业产权量化改制,而且取得的成绩让人振奋,这也使得董昭阳对双峰的这个试验充满兴趣。

  “这么说来,你认为双峰的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乡镇企业进行了产权量化改制?”董昭阳端起酒杯,若有所思。

  “对,董省长,双峰经济之所以能够在前三季度保持着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增速,固然有不少其他原因,比如基数低,去年招商引资的项目今年开始全面建成投产,县里边几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但是我坚持其中一个关键因素还是我们推进了乡镇企业产权量化改制,正因为这一点使得我们前几年甚至十年集体投入的资产能够得到盘活,使得原本死气沉沉的这些资产能够在全身心为企业发展的所有人手中发挥出最大效益,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各种资源也能最大限度的运动到极致,从我们县里这些改制企业的改制前后的产值、利润和税收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就可以看得到,前后的差距有多大,……”

  陆为民侃侃而谈,董昭阳不是外行,对于工业经济这一块很内行,对各种经济数据之间的联系影响了如指掌,而且所以在他面前要耍什么花招毫无意义,当然,陆为民也没有必要在董昭阳面前耍什么心眼,因为双峰经济发展变化是实打实的摆在那里的。

  董昭阳的确对双峰的经济发展还有些印象,作为丰州地区经济增速第一的县份,双峰上半年经济增速百分之六十八,创造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虽然双峰的经济总量不值一提,就算是全年经济增速达到百分之百,总量翻一番也就是六个亿,在全省一百一十二个县区中至少也排在九十位之后去了,但是这百分之六十八的增速毕竟创造了一个历史,哪怕基数再低,也不能不让人瞩目。

  “嗯,除了搞乡镇企业产权量化改制外,我注意到你们县里在工业经济发展这一块上有一个远景规划,而且明确提出了工业经济这一块要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这很不简单啊,一个农业县有这样长远宏大的工业发展规划,真的让我有些好奇,而且从目前来看你们正在一步一步实现这个目标,我七月份看到你们上半年经济报表之后就有一个想法,打算来调研一下你们双峰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看一看你们是怎么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现在可不可以先给我一些惊喜呢?”

  董昭阳说话即风趣又很有风度,而且丝毫没有摆出副省长的架子,让陆为民原本对董昭阳还存有一些看法也消褪不少。

  “董省长您太客气了,全省一百多个县市区,我们双峰要论工业这一块只怕要在百名开外了,尤其是我们是传统农业县,工业这一块更薄弱,但是现代经济发展历程决定了一个地方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厚实的工业基础,我们原来的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渐变化,而工业强县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工业强县这句话说易行难,怎么来做到这一点?招商引资是一方面,但是在一个没有资源没有基础的农业县怎么来发展工业?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来有针对性的培育我们的主导产业,把主导产业建成我们的优势产业?这一点我们县里也是煞费苦心,为此也是经过了几番选择,最终才选择了机械加工和制造业和医药产业。”

  董昭阳听得很认真,不时的点点头插一句话,询问一番,看得出来,他的确对双峰在这方面做出的成绩很感兴趣。

  “嗯,是机械制造和加工业,医药产业,这两块,如果说医药产业与双峰作为省里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你们搞起的那个昌南中药材专业市场有一定关系,那机械加工和制造业呢?你们县里把机械加工和制造业也列为主导产业来培育,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刚才董省长也说了,我们确定医药产业是依托我们县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昌南中药材专业市场,那么我们确定机械加工和制造业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呢?……”

  “可能董省长知道长风机器厂和北方机械厂这两家兵器工业部的大型企业搬迁到丰州了,这对于丰州这个农业地区来说是一大契机,我当时在丰州地委办工作,有机会参与这项搬迁的协调工作,也和两大厂有了一些往来,从中得知像两大厂这样的大型机械生产制造企业其实有许多中小配套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主要为两大厂的大型产品提供配套零部件生产服务,而两大厂搬迁到我们丰州,实际上也就是为我们丰州地区发展机械生产和加工业带来了一个契机。”

  陆为民介绍得很详尽,这是一个机会,把双峰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情况介绍给省领导的一个机会。

  “尤其是我接触了一些两大厂原来的配套生产企业,他们有一部分有意要搬迁或者扩建,加上两大厂的技校由于两大厂自身原因暂时无法搬迁到丰州,我们县里觉得如果我们能够把具有相当机械制造加工技术人才培训力量的两大厂技校邀请到我们双峰落足,那么我们可以借助两大厂技校落户带来的机会,引导这些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进入我们双峰,我们县里机遇政策支持两大厂技校为这些中小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培训一批熟练技术工人,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这些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在人才需求上的压力,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和扩张一共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县里先行了一步,才使得不少企业动心,……”

  陆为民列举了欧洋机械、振峰机械等多家机械加工企业招商进来的具体过程,也分析了这些企业之所以没有落户在丰州和古庆这些条件更好地方的原因,有条不紊,有理有据,让董昭阳也颇为感慨,对于陆为民在这一点上表现出来的高瞻远瞩他也是由衷赞赏,一个县份上的干部能够看得这样深远,能够考虑得如此细致,能够有这样敏锐的嗅觉,相当不简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3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5/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