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341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陆为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时兴起的信手涂鸦,竟然会勾得一个饱经沧桑的女孩子如此感触,他完全想象不到自己随心感悟之言对一个女孩子的杀伤力,他甚至还有些觉得自己这么不出声就悄然离去,会不会有些失礼。

  母亲的汤圆还是传统的风味,玫瑰糖心,香甜糯口,外带醪糟的酸甜,让陆为民他们几兄弟姊妹都是一碗吃完,紧接着等待着第二锅再来。

  陈昌秀看着自己几个儿女在饭桌上的谈笑风生,心里边那股子幸福感充斥着,虽然老大老二都有些不省心,放着好好的工作不要,却要出去自己闯荡,但是现在看来至少衣食无忧,而且昨晚听几个儿女的对话,二丫头的公司生意似乎相当火爆,而老大在沪上那边的工作一样相当得意,这也让她放心不少。

  “我只能休息两天,初三就得去昌西,在那儿呆一天,初四到武汉,初六回来。”陆志华听到陆为民问自己,抹了抹嘴,大大咧咧的道:“三子,明天你不是要飞京城么?正好,把你车拿给我用一天,我去昌西,那边的生产基地年后就要启用,我还要去看一看。”

  “嗯,拿去用就是了,不过二姐,你学会开车了么?”陆为民埋头吃着。

  “杜启立会开,他又驾照,我让他开。”杜启立也是陆志华的创业伙伴之一,主要负责生产这一块。

  “姐,这么大一个公司,你们都没说买辆车,还来蹭我的车?”陆为民抬起头来,笑着打趣道。

  “有这个必要么?”陆志华反问:“有事儿租车就行,何必要去买车?现在公司还是发展阶段,除非有必要,根本没有必要购置固定资产,你没瞧我们的办公房全都是租,要说我们每个月的流水买它几栋都没问题,但是关键是有没有价值。”

第一百零六节 入京

  陆为民很赞同陆志华的观点,现阶段就是集中力量拓展市场,保健品就是以营销为王,只要营销拿上去了,生产跟得上,那就一切OK,其他都是次要的,这一点陆志华还是看得很清楚。

  “对了,三子,上一次你在昌州托人帮忙的事儿,我想再去拜访一下你那位朋友还是领导,人家帮了我们忙,至少我们在礼节上也该去拜访一下。”陆志华顿了一顿,“包括这一次在省教委这边的事情,我们都打算拜访一下。”

  陆为民考虑了一下,才道:“昌西那边如果你们觉得有必要可以去,不过春节期间他未必在昌西,我还得联系一下;省里边这个,恐怕他不会见你们,不过初六我会和他在一起吃饭,到时候我会转达这个意思。”

  陆志华仰起头,似乎是在思索,“三子,这大半年忙碌下来,才感觉到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这些精英们都一门心思的想要当官。中国始终还是封建思维站着主导地位的官本位国家,国外政府都是服务型政府,但是我们国内,却是全面主导型政府,绝大部分资源和权力都掌握在政府手中,而当官就可以主宰这些,所以为什么大家都想去当官,因为这最能体现一个人成就感,而掌握着权力和资源的官也的确能够更容易的把这些要素转化为成绩,也就是政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你的选择没有错。”

  听自己二姐说出这样一番话来,陆为民也点点头,“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但是随着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政府这些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方面都要进行改革,使之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政府转型这个观念迟早也要深入人心。”

  “我估计这还有一个很长远的过程,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手中的权力拱手交出,你愿意么?而且这种权力的让渡也就是意味着寻租的范围会缩小,这会让很多官员干部失去很多隐性收入。”陆志华手指敲打着饭桌,很有点儿哲人气息。

  “越是市场化越快的地方,政府实现转型的速度就会越快,经济也会发展更快,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当然正如二姐你所说,这种转型也就意味着我们很多干部无法适应,尤其是这种失落感和灰色利益的损失,更会引发他们的反对和反弹,但是这也恰恰说明这些干部不合格,应该被淘汰。”陆为民接上话。

  “嗯,三子,你能有这个观点最好。”陆拥军也插话进来,“中国经济要发展,需要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而企业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创业,如何培育一个适合创业的环境,而不是整天想着要从企业那里攫取,那才是一个政府的职责,在这一点上,我感觉我们昌江这边和江浙那边的差距还很大,尤其是官员的意识上差距更大。”

  “看来大哥你也很有感触啊。”陆为民笑了起来,“是不是这也影响了你回来创业的积极性呢?”

  “应该有一点吧,我接触我们这边的一些政府官员,即便同样是招商引资,他不考虑你怎么帮助你生存下来,而是首先考虑能从你这里拿到什么,土地款,税收,产值,就业,而这些的前提就是企业要能生存下来才行,作为政府你应当想方设法帮助企业生存下来,然后发展壮大,只有这些做到了,你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很多官员却根本考虑不到这些,或者说他们想到了,但是却不会替你考虑这些,他们只要他们想要的。”

  陆拥军对昌江这边的官员印象不太好,相反在沪上那边他感觉就要好得多。

  一个上午就在一家人的闲聊中就过去了。

  陆爱国的工作情况也成为了一家人讨论的重点,不过陆爱国显然还没有考虑得太多,拿他自己的话来说,现在还是他好好学习的时候,在一家跨国企业里边工作锻炼的经历对他大有裨益,无论日后他要干什么,这段经历都弥足珍贵。

  在去甄妮家吃饭之前,陆为民很郑重其事的给陆拥军了一个建议,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应该尽快的尝试着自己来创业,哪怕是失败的摸索也比站在墙外观察要好得多,何况他已经在沪上同学那里学到了很多,至于说资金问题,无论是寻呼台那边还是陆志华这边的华民,短期内为其提供一笔初始资金都不是问题。

  陆拥军也表示他还需要认真的考虑一下,另外也要和他几个伙伴和朋友商量一下。

  ……

  正月的京城里依然是寒意逼人,陆为民抵达段子君家中时正好两点五十分。

  段子君不太喜欢热闹,喜欢清静,他和老伴儿独自住在这个胡同大院里。

  这里距离朱启钤的故居赵堂子胡同不远,也就是赵四风流朱五狂里边那位朱五的父亲的故居,这里是五路通祥之地,颇有名气。

  工作人员通报之后,把陆为民引进了院子。

  “老爷子。”陆为民踏进暖意融融的室内,段子君手里正拿着一本线装书,很悠闲的坐在沙发上看书,老花眼镜搁在鼻梁上,显得格外精神。

  看见陆为民带来的东西,段子君白眉微动,但很快就摇摇头,示意工作人员收了起来。

  “老爷子,您别摇头,我知道您的规矩,没给您带啥值钱的玩意儿,就是一些干笋、干菜,唯一稀奇一点就是纯天然无污染,京城里边见不着而已,家乡的东西,您尝个新鲜而已。”陆为民笑嘻嘻的道。

  “纯天然无污染,这本来是一个好口彩,但是现在却好像有些变味了,说你那儿的东西都是纯天然无污染,也就意味着你那里封闭落后,没有工业,贫穷保守,是不是?”段子君摇摇头,似乎被陆为民的话勾起了一些什么。

  陆为民怔了一怔,“怎么了,老爷子?”

  “坐吧,难得家乡来能说话的人,本来挺高兴,不过年轻人,千万别变成那种一门心思钻营的角色了。”段子君的目光依然清冽冷峻,落在陆为民脸上,但陆为民却显得很平静自然,“老爷子,实话实说,钻营这个词儿是贬义,但是换成褒义也就是求上进,我觉得呢,求上进不是坏事儿,拿破仑都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关键是你相当元帅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要光耀一方衣锦还乡呢,还是想要借机自己捞个钵满盆满呢?”陆为民说得很直白。

  “哦,你的愿望呢?是想要光宗耀祖?”段子君轻轻哼了一声,捧起沙发旁边茶几上的紫砂陶壶,却不喝水,只是细细的摩挲着。

  “光宗耀祖肯定想,谁不想呢?但这只是一方面,我要说我是为了国家繁荣富强,为了一地老百姓富裕安康,这话显得有点儿大了,说实在一点儿呢,就是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陆为民梳理着自己的思路,眼前这位老爷子也是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的宿老,寻常心思花样在他面前都是白搭,他也没打算在这位老爷子面前玩什么心思,就是实话实说。

  “那你想做什么事呢?”段子君也早就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很不简单,回京之后,他也了解过陆为民的情况,对陆为民的履历也有所了解,也让他对这个年轻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而今年他也一直在关注这个年轻人,双峰县以昌江省全省经济增速之冠的表现让他对这个年轻人更是刮目相看,也更加深了他自己对陆为民的看法。

  “做什么事,也要看阶段,就目前来说,我的目标是让双峰这个昔日的农业穷县尽快发展起来,为了这个目标,我会尽自己的一切努力来实现。”陆为民坦然道:“让双峰能够尽快达到并超过全省经济的平均水平。”

  陆为民的话让段子君沉默了一阵,对方的坦率并没有让他感到意外,也没有多少反感,在他看来,一个男人说话行事也该有点儿底气和傲骨,尤其是陆为民具备了这个底蕴的情况下,就无需表现得太过唯唯诺诺缩手缩脚,段子君不喜欢那种在比自己身份高的人面前就显得夹脚夹手的人,他觉得那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

  “我了解了一下,双峰去年的发展很不错,好得出乎我的意料,也许曲双公路有一些影响,但是这不是主要的,这一点我清楚,你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也做得很好,不过就像你自己也说过的,双峰底子很薄,基数很低,所以可能会发展快一些,那么我想知道你今年又有什么新的点子和路子呢?”

  段子君的这番话一出来,陆为民心就放下大半,这说明段子君之前已经对自己和双峰今年的情况做过了解了,而且他感觉得出来,段子君对目前的自己和双峰都还算满意,所以才有兴趣了解双峰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第一百零七节 揣摩上意

  在段子君家中呆了一个半小时,陆为民抓紧时间介绍了双峰去年的情况和今年的一些打算,段子君基本上没有插话,保持着那种既非漫不经心也不可能是认真倾听的状态,嗯,处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吧。

  陆为民很满足了,只要对方能问能听,已经代表了一个姿态,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心态,他很关注双峰,也很关注自己。

  自己既非什么红色家族子弟,也非他的什么近亲故交,也就是有过那么一段勉强称得上是缘分的交织,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印象不错而已,但也仅此而已,如果你要痴心妄想的认为对方会把你视为不可或缺一见如故的人才,有一心要把你推上更重要位置的想法,那你真的就是头脑搭铁短路了。

  自己在他心目中印象不错,也有些本事,或者还可以说也有点儿人脉,似乎有机会也可以顺水推舟的帮扶一把,但也仅此而已,即便是要维系这种称得上脆弱单薄的关系,那也需要经常的浇灌,对这一点陆为民很清楚,所以他才会每年至少要来一回,力争巩固和加深。

  即便是达不到想要的那个境界,也无所谓,不是每一笔投资都能获得回报的。

  陆为民把自己和段子君之间的交往视为投资,说得文青一点,感情投资。

  当然这种感情略带了一些更宽泛的味道,能不能真正把这份投资经营好,还要诸多方面的发展,比如是否符合段子君的观念胃口,自己能不能做出更大的成绩,或者说自己还有没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会构成很多不同的可能。

  从段子君家中出来,陆为民可以松一口气了。

  这算是又完成了一项工作,这是纯粹的工作,基本上不带其他感情色彩,顶多也就是生活历程中经常遇到的邂逅,而邂逅能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缘分,很难说,至少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不像是夏力行或者曹朗那里,或多或少都还夹杂着结成的感情。

  夏力行那里陆为民一到京之后首先就去拜访了。

  看得出来夏力行对目前的工作还算满意。

  农业部的工作对他来说不算是精专,但是走到那个位置,其实也并不需要太过于专业的东西,而更多的是对中央在这个领域政策思想的领会,并通过自己的思路观点加以延展,然后落实贯彻实施下去。

  一切都如陆为民所料,夏力行很享受目前的工作,看样子是打算在农业部里边好好干一番,估计两到三年内他没有其他想法。

  曹朗那里陆为民也去见了面。他现在是中宣部办公厅“要人”,工作很忙碌,不过陆为民来了肯定要见面,免不了吃饭、喝酒和畅谈。

  陆为民也知道曹朗也很忙,现在个人都有个人一家子事儿,你不能指望着人家都围绕着你转,情意到了,意思到了,感情联络巩固了,目的就达到了。

  曹朗估计是十一结婚,陆为民也见到了他的对象,并不像陆为民想象中的那种矜持或者冷淡的世家子女,长得也不赖,挺清清秀秀的一个女孩子,只是话不太多,但是曹朗后来给陆为民打电话说他媳妇儿对陆为民印象相当好,这让陆为民也很惊讶,也许是自己救过曹朗的命,有点儿爱屋及乌的意思吧。

  在交谈中,曹朗也谈到了他姐夫刘斌。

  陆为民之前虽然也有刘斌的电话,是那一年来曹朗家中时对方给陆为民留下的,但是他却从来没有给刘斌打过,关系还没有熟悉到那一步,贸然打电话,只会让对方轻看。

  曹朗姐夫刘斌已经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承担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研究任务。

  曹朗说起刘斌注意到了双峰成为昌江省经济增速第一的冠军县,对此他很感兴趣,所以想要和陆为民联系一下,曹朗也把陆为民的电话给了刘斌。

  刘斌要想联系上陆为民其实很容易,而他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传递信息陆为民当然明白,这需要自己主动和对方联系,当然不是现在,而是要等到年后上班去了,选择一个合适时机联系一下,也许能够找到一些共同的话题。

  不过刘斌表现出来的对陆为民的看重还是让曹朗有些得意,说他自己这个姐夫虽然平时看起来很低调,但其实骨子里是一个很骄傲的人,等闲之辈很难纳入眼中,能够主动提出要和陆为民联系,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陆为民倒是没有曹朗想得那么多,刘斌本来就是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或许双峰的发展成为了他研究领域的一个合适的麻雀,如果能够拿来解剖解剖,那当然也就再好不过了;又或者谢舜青领导的课题组写的那篇关于双峰县域经济调研的文章进入了他们的眼帘,所以他们也想来了解了解,都有可能。

  ……

  从京城飞回来,陆为民就接到了梁炎的电话,陆为民没法推,只得安排在了晚上,也幸好魏行侠晚上也没时间,陆为民也就顺势请魏行侠下午一起坐一坐,小资一点,喝一杯咖啡聊一聊。

  古堡咖啡位置很好,环境也不错,春节期间,这里生意也很清淡,更多的人宁肯在家打打牌,看看电视,或者就是到外地走人福,这个时候到咖啡厅里来的人并不多。

  魏行侠来的时候,陆为民在停车场等候着,没给魏行侠带什么其他特产,还是老惯例,垛子口的几坛自酿酒,外加两条鹿鞭。

  垛子口乡已经有了首家鹿场,是两家原来的猎户和垛子口乡一家做药生意挣了不少钱的药商联合起来经营起来的,田和泰为此还专门向陆为民做了汇报,陆为民也在申请上抓们签了意见,要大力扶持特色种养殖业的发展,结合旅游景区建设,努力走到以旅游业发展促进特色种养殖产业壮大,以特色种养殖业发展丰富旅游产业内容,打造双峰旅游品牌。

  在陆为民的一力支持下,这家鹿场很快就取得了省里饲养许可证,鹿茸鹿鞭鹿血都成了鹿场最为紧俏的货色,只不过目前鹿场规模还比较小,也还处于创建阶段,产品也还比较稀缺,不过两条鹿鞭倒也不是问题。

  “为民,我们都老朋友了,客气什么?”见陆为民从车上拿下来的东西,魏行侠也笑着摇摇头,不过他挺喜欢陆为民的这种风格,既很好的联络了感情,加深了友谊,又不是太俗,就带点儿土特产,虽然他也知道陆为民带来的土特产外边未必能买得到,至少这几坛酒就不是外边人能喝得到的,还有这两条鹿鞭,要真论价钱,也不便宜。

  “嗨,魏哥,乡下小地方,也还真找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我知道魏哥的习惯,也就只能弄点儿这些尝尝鲜的东西了。”陆为民也不在意,替魏行侠把东西放在他开来的蓝鸟后备箱里,这才拍拍手笑道。

  “还乡下小地方?为民,你们双峰今年人家都说是放卫星呢,百分之九十几的经济增速,财政收入翻番,百分之三十几的农民人均增收幅度,哪一个拿出来都能吓到一大堆人,据说有人都在说你们双峰是医药之城了。”

  两人并肩而行,一边走上古堡楼梯,魏行侠一边笑道:“太谦虚了可就成了矫情了。”

  “嘿嘿,魏哥,真实情况你知我知,别看那些数据看起来吓人,可我们的经济总量你不最清楚?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还不到三个亿,今年也才刚刚过5.8亿,财政收入更可怜,去年才两千多万,今年有五千万了,和昌州、昆湖这些地市随便哪个县比,那都只能相当于人家的零头,你这么说,我自己都觉得脸红害臊。”陆为民一边摇头,一边解释。

  “这我知道,丰州那边普遍底子都很薄,尤其是工业经济很落后,所以年前董省长,嗯,现在是董部长了,去你们丰州考察时,老板也和董省长说,要认真分析丰州那边发展不平衡的真实原因,除了客观因素外,仔细了解一下制约那些发展较慢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究竟有哪些,哪些是可以克服或者解决的,那些是一时难以解决但假以时日可以创造条件来解决的,要有步骤有策略的来解决,不能一年两年过去了,还是那样,发展得好的发展更好,落后的更落后,这样不行,董省长回来之后也向老板作了汇报。”

  二人坐定,要了两杯蓝山,陆为民听出了魏行侠言语中的一些异味,“魏哥,是不是省里对我们丰州这边发展不太满意?”

第一百零八节 透底

  魏行侠瞥了陆为民一眼,正好侍应生把咖啡送了上来,魏行侠也没有吱声,陆为民也没有继续问,他知道对方可能有些什么顾虑,所以他也不好多问。

  一直到侍应生离开好一阵后,似乎想清楚了一些什么的魏行侠才慢吞吞的搅动着咖啡,若有所思的道:“能满意么?今年丰州算是发展不错了,但是和其他地市还是有比较大差距啊,尤其是西梁、昌西,这两个经济状况和丰州相若的地区增速都把丰州甩下了一大截,你们李书记难道就没有一点压力?还是他只顾看着全省经济增速后边几名?可要知道,那后几名的经济总量可比你们丰州强多了。”

  陆为民不好接上这话,但是魏行侠的话语里流露出来的意思却很明确,省里边对丰州近况不满意的人恐怕不是一个两个了。

  邵泾川恐怕不会很满意,作为省长,经济工作是重头,丰州是全省人口第三大地市,仅次于昌州和宋州,但是地区生产总值现在却是全省倒数第二,人均GDP更是全省倒数第一,更重要的是原来和丰州情况相若的西梁已经把丰州远远甩在后边了,他怎么可能满意?

  除了邵泾川,恐怕省委书记田海华也不会满意。

  田海华已经担任昌江省委书记四年了,后年就是十五大,可以说昌江省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情况将会是决定正值年富力强的田海华能否在十五大上更进一步的一个关键因素。

  但是昌江省发展很不平衡,原来传统的三个落后地区,西梁、丰州和昌西,西梁已经崛起,紧追曲阳,大有进入第三梯队的架势。

  剩下的两个地区,昌西州是少数民族地区,加之各方面条件都远逊于其他地区,所以发展相对较慢,但在省里边大家都还能接受,而丰州的发展速度却连昌西州都不及,虽然去年增速有所加快,但是仍然不尽人意,这就让省里边对丰州的发展颇有微词。

  如果不是李志远的老上司刘运书升任了省委副书记,只怕李志远承受的压力还要大许多,但即便是这样,李志远仍然相当被动,邵泾川和董昭阳的陆续来丰州考察,其实也就是一个变相的鞭策。

  这种情形下,丰州如果在今年还未能有较大的改观,只怕连刘运书也难以保住李志远了。

  “魏哥,我们有一句话说一句话,丰州虽然在各方面条件看似要比昌西州那边好一些,但是昌西州显然受到省里关注更多,给予的政策扶持力度也要大得多,不少项目都是省里直接指定到昌西。而我们丰州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许多政策要靠自己去争取,项目资金也没有多少向我们这边倾斜的,嘿嘿,说句难听一点的话,我们双峰争取到交通部关于曲双公路专项资金,省里边还不高兴,觉得要配套一部分,你说这能让人心里舒服么?难道省里就不该向我们丰州投入资金,我们丰州啥都该自力更生?”

  陆为民的话引来魏行侠的反驳:“为民,这话不对。丰州成立地区的时候,省里还是给了相当大的支持的,像省道315改造,全地区第二个程控电话交换系统改造,都是省里出钱,这力度还不够大?而且有一句说一句,夏秘书长在丰州担任地委书记那两年,还是很有一些新气象的,像长风机器厂和北方机械厂引进,丰州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建,都是相当具有远见之举。”

  “但是李志远担任地委书记之后,缺乏一些大动作,而且各方面似乎都有点儿按部就班安步当车的味道。其实你我都知道,像丰州这样各方面发展本来就落后于其他地区的地方,如果你没有点儿破釜沉舟的气魄,没有点儿敢于创新求变锐意进取的大动作,你怎么可能赶得上其他地区?举个简单例子,就像你在双峰一样,如果你还是像原来一样,你们双峰能冲到全省经济增速第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3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1/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