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35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男子脸上露出一抹讶异之色,显然是对曹朗和陆为民的谈话很感兴趣。

  陆为民和曹朗刚刚走到三楼,听得后边有脚步声响,曹朗转过头来看到上来的人,连忙打招呼:“刘哥。”

  “曹朗,这就是你同学小陆?”来人三十出头,气度沉稳,一件薄呢子短大衣穿在身上更显得精神抖擞,眉目中精悍之色隐现。

  “是,刘哥,我姐没和你一起?”看得出来曹朗对这位刘哥很尊重。

  “你姐先过来了,我有点事儿,耽搁了一会儿。”精悍男子面部轮廓分明,尤其是那双很富有性格的眉峰,如鹰鹫一般隆起,一看就知道是个性极强的角色,陆为民琢磨着这应该是曹朗的姐夫。

  曹朗家庭情况陆为民也大致知晓,曹朗在家里和他自己一样也是老三,只不过曹朗下边就没有弟妹了,不像陆为民还有一个弟弟。曹朗大哥在首钢工作,二姐在京城某区财政部门,至于他这个二姐夫在哪里工作陆为民却不清楚了,但是看得出来也是一个不简单的角色。

  “刘哥,这就是我同学陆为民。”曹朗介绍道:“大民,我姐夫刘斌,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

  陆为民心中一亮,果真不简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可是一个智脑型的权威机构,不过对于自己来说,目前似乎还相隔太遥远了一些。

  “刘哥,我是陆为民,你叫我小陆就行了。”陆为民很礼貌的点头示意。

  “唔,小陆,早就听曹朗说起过你,今天一见面果然不俗。”刘姓男子三十出头,语气平和,“走吧,进去吧。”

  正说间,门就开了,估计也是门里边有人听到门外几人的寒暄。

  开门的是一个和曹朗相貌挂像的男子,“哟,这是小陆吧,这么巧走到一起了,快进来吧。”

  陆为民一进屋就能感觉到暖意融融,这北边冬天里没有暖气那可真是没法过,有了暖气,这屋里就比南边要好得多,不像昌江那边,冬天天气阴冷,尤其是河湖密集的地方更是阴冷潮湿,冬天里就像是受罪。

  陆为民也见到了曹朗的父母。

  曹朗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不过山东腔已经逐渐蜕变成为标准的北京官话,而曹朗母亲也差不多,北京口音里总觉得有点川音味道在其中。

  倒是曹氏兄妹三人,都是地道北京话,自小在京里长大,言语口音也就早习惯了这边。

  陆为民在来这种家庭之前也考虑过该带什么礼物,思前想后,才在南潭县里一个木雕艺术家那里买了几样阴沉木雕和两方精致砚台。

  南潭与淮山交界处的笔筒山不高,但是其出产的石砚在明清时代颇有名气,只不过在民国时代衰落下来,不过在昌江本省还是名气不小。陆为民曹朗提起过其父喜欢书法,所以就带了两方精致手工砚台,而为曹朗母亲和姐姐分别带了两串阴沉木佛珠。

  至于曹朗的大哥则为其准备了一个阴沉木雕的野猪,雕工相当精湛,把那头笔筒大小的野猪发威时,猪鬃倒竖野性十足的架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下子就让曹朗的兄长曹扬喜欢上了这具艺术品,而阴沉木佛珠也很让曹朗母亲和曹朗的二姐曹静十分喜爱。

  虽然陆为民并没有为刘斌买礼物,但是刘斌还是对陆为民十分高看,不仅仅是因为陆为民在楼道里与曹朗的那番谈话,更重要的是从选择礼物这些细节中就能看出陆为民此人心思细腻独到,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尤其不简单。

  陆为民本想拜会了曹朗父母之后就离开,毕竟这是人家一家人团聚,但是曹家人很热情,坚决挽留下他一起吃午饭,陆为民也就不再矫情,很落落大方的融入了这个充满了浓郁亲情的家庭氛围中。

第一百二十二节 唯生产力论

  “小陆,刚才我在楼道里听到了你和曹朗的谈话,看来你对咱们国内经济发展走势还是持开放放松的态度?”

  刘斌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每天研究分析的就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势,但是近一年来虽然中心不少专家学者都觉得应该将政治气候与经济需要适当分开来,但是却总是难以遽下决断,今天听到了陆为民话语中十分肯定,刘斌也就想考考这个被曹朗夸赞得天花乱坠的小伙子。

  “刘哥,您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接触的信息资料肯定比我丰富,对政策的了解把握肯定也比我要准确得多,江浙那边地少人多,资源匮乏,工业经济基础也不发达,但是为什么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能迅速发展起来,甚至占据大半江山,靠的还是政策和观念,政策决定观念转变,而观念转变促成政策的落实,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以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江浙地区发展速度很快,这就是明证。”

  陆为民坐直了身体,以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小陆啊,你这个观点在很多人眼中也许就是现实的唯生产力论啊。”刘斌也听出了陆为民话语中未尽之意,笑了起来。

  “刘哥,唯生产力论也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我觉得至少在目前我国经济水平还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在法治框架下提倡唯生产力论并不算错。”陆为民言简意赅,微微一笑,“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前几年的《时代》周刊都登了这句话,美国人都如此推崇,这算不算是唯生产力论的经典语言?”

  “但是这句话现在不怎么提了。”刘斌看了一眼对方,意味深长的道。

  “也许这句话还会很快流行起来。”陆为民笑了笑,也回之以意味深长的应答,“我觉得现在中央可能会在经济政策上更加务实,一味拔高政治理论的高度,非要将其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现象牵强附会的联系起来,钻牛角尖,其实大可不必。”

  刘斌深深的看了陆为民一眼,难怪小舅子对他这位同学这般推崇,这家伙的话不完全是离经叛道,却能卡住国内潮流脉搏的跳动。

  “以江浙地区为首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搅乱了经济秩序,这一点恐怕中央也注意到了,采取必要的清理整顿很有必要,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比例的来界定,刘斌,你觉得呢?”

  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曹扬目光流转了一圈,落在梁赞脸上,虽然陆为民的话语很有新意,但是曹扬还是更看重自己这个妹夫的观点。

  “呵呵,小陆,曹扬的观点你觉得呢?”刘斌没有正面回答,笑着把话题扔给了陆为民。

  “扬哥的话有一定道理,但是那是特定时段特定环境下造成的,我个人看法那还是因为双轨制以及配套政策这种已经不符合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潮流的体制造成的,如果你允许了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作为国有经济的补充,为什么还要对这些经济体施以政策上的限制,使之无法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再说难听一点,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可以享受更优惠的政策,而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却要受到各种政策制度束缚,难道这不是国人宁与外邦不予家奴的阴暗心理的在作祟?”

  陆为民言语变得有些犀利,他需要给这两人留下一个深刻印象。

  “中央在制定政策上过分考虑吸引外资,却忽略了本土私营资本的份量,或许有其他因素的考量,但是外资经济和国内私营经济本质上究竟有多大的差异,是不是外资经济在我们国内攻城略地就比私营经济壮大发展更让人放心,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探讨,刘哥,扬哥,你们觉得呢?”

  “中央已经在对外资进入的领域和力度在进行认真分析,前几年由于国内资本的匮乏,对外资的进入的确放得比较宽一些,这一两年中央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刘斌目光中闪过一抹惊异。

  “不,刘哥,这不是根本,特殊时期浩劫耽搁了我们二十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我们将世界强国之林中再无位置。吸纳外资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我觉得在鼓励外资进入时,固然需要研究其进入领域带来的风险,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国营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使之具备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竞争的能力,只有自己强壮了,你才能昂然面对外来竞争压力,同时也要放开对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限制,使这些来自民间的活跃力量得到进一步发展,只有这种良性竞争制度的建立,才有助于一个国家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既然开了头,陆为民也就不打算收口了。他当然知道仅凭这一番口舌言语当然不足以让曹氏家族中这些京中子弟们对自己青眼相加,但是对于他来说,便是昌江省里的人脉关系也是半点皆无,遑论这四九城中。

  他现在所要做的不过是利用自己前世所知未雨绸缪提前布子,给刘斌和曹扬这等日后必定要有在一方领域有所作为者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尤其是当自己的论断日后一一变成现实时,他们必定会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也算是一个烧冷灶埋伏笔的手段吧。

  “国营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说易行难啊,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国企改制谈了多少年,从下放权力,到租赁制、承包制,花样层出不穷,但是效果呢?”作为在首钢这些超大型国企中担任中层管理干部的曹扬对这一点显然更有体会,摇摇头,“每个个体都有不一样的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直到如此,依然没有能够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遍性的路子来。”

  “那是因为没有触及到最本质的问题。”陆为民简单一句。

第一百二十三节 收益匪浅

  “所有权?”曹扬当然也不是泛泛之辈,闻弦歌而知雅意,“小陆,你的思想很激进啊。”

  “不,不,扬哥,我不是你想的那种观点,呃,怎么说呢,蒋一苇先生的《经济民主论》部分观点我赞同,但是他有些以偏概全了,或者说过于简单化了,实际上我们国家经济问题复杂程度不是某一种形式就能解释得清楚,也不是一种方式就可以解决得了的,多元化,混合制经济,也许能够勉强囊括。”陆为民想了一想才道:“当然这个观点也不过是一管之见。”

  “多元化,混合制经济?”眉峰微皱,似乎是在思索陆为民这番话的刘斌沉吟了一下,摇摇头,又轻轻点了点头,像是对陆为民的这两个词儿有些感悟。

  “对于一个从几乎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踏入社会主义阶段,本来就不完善,其间又遭遇了特殊时期浩劫的洗礼,这个社会无论是从思想、法治以及经济体系和物质基础等诸多方面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个人觉得什么形式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哪怕是没有政策规定的,或者是违背政策的,都应该允许尝试。”

  说这番话陆为民也是字斟句酌,刘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的小有名气的研究员,这也是饭后陆为民无意从曹朗嘴里得知的,所以他不希望自己冒黄腔让对方小觑自己。

  曹朗母亲一直在不动声色的观察着陆为民,她没有想到自己大儿子和女婿居然都和这个年轻人能够谈的到一起,尤其是女婿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里也算得上是青年才俊,深得器重,很有些傲气,没想到和陆为民居然谈得相当投缘,这让她很惊讶。

  她也是纪委里工作多年的老机关了,对于人心百态了解得很透彻,陆为民这样不远千里来家里拜访,当然不是简单的感谢自己那么单纯,也许有要感谢自己的原因,但是她估计更多的是有更深层面的意图。

  不过她并不太反感对方,毕竟这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对方选择的礼物也很合她的心意,让她对陆为民为人处世的水平高看不少,比起陆为民来,曹朗的成熟度就要比对方逊色不少,当然这也许与曹朗的际遇和经历环境有一定关系。

  陆为民很知趣,在曹家呆了三个小时,便很有礼貌的离开了曹家,并婉言谢绝了曹朗的相送,这是在春节期间,家人团聚才是最合适的。

  来这一趟曹家,受益匪浅,仅仅是刘斌和曹扬两个人的认可并获得的联系电话,就价值千金,尤其是刘斌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足以触及国家核心政策,陆为民不指望自己可以具有改天换地的本事,但是哪怕只是潜移默化对周边人对所能触及到的人予以一定影响,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些有益的努力,便不枉今生了。

  刘斌也是普通人家出身,恢复高考之后第二年考上北大的高材生,并且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了研究生毕业回国,虽然有曹杨两家的影响力,但是刘斌能够在国务院发展中心这种单位,想要依靠关系显然不现实,能够在这里立住脚并迅速声誉鹊起,不能不说还是靠的他自己的能力,所以陆为民感觉到对方虽然有些傲气,但是他还是很高兴能够和对方建立起某种沟通管道。

  曹朗的母亲虽然并没有给自己留下电话,但是陆为民感觉得到对方对自己印象还是相当不错,陆为民没有奢望想要攀龙附凤,那种一味想要借助这些东西来走捷径,终究是头重脚轻根底浅,成不了大气候,没有在基层的历练洗礼,便是你有再高超的理论水平,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的虚妄。

  ……

  从一开年,南潭县委县府大院里就笼罩着一层火杂杂的气息。

  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关于南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上,地委行署上报到省委省府的文件虽然还没有批下来,但是已经有好几个版本开始流传在民间。

  一说省委省府主要领导对黎阳地委行署的草率十分不满,连昆湖市这样省内经济发达的地市都还没有搞开发区,却被黎阳地区这样穷困的地区抢了先,黎阳地委行署这是在哗众取宠;一说省委省府认为目前黎阳地区头等大事是地区的分家,至于成立开发区这种事情,需要等到黎阳地区正式分家之后再来考虑;还有一说干脆就是省委省府认为在黎阳地区成立经济开发区的条件并不成熟,已经否决了地委行署的意见。

  对于这个问题,陆为民也有些拿不准。

  毕竟成立县级经济开发区在昌江省本来就是一个新鲜事物,按照常理来说,经济开发区一般说来还是需要选择经济发达地区作为试点,否则在偏远落后地区试点,效果不佳,反而成为笑谈。

  但是南潭县委县府的突兀行动,率先打破了这一禁忌,黎阳地区行署也支持了这一构想,省委省府是否需要通盘考虑来推动这个试点,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前世中昌江省内县一级的经济开发区首先是在昆湖和桂平这两个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中,而南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申报显然有些出乎省里边的意料之外,不过对于黎阳地区的主动要求,估计省里边也不好打击积极性,不能说偏远落后的地区就不需要建设经济开发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越是贫困偏远的地区越是需要更新观念抢先一步发展才对。

  传言纷扰,不过陆为民倒没有太过重视。南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建也是迟早的事情,顶多拖到92年春节后,伟人南行,便如风行水上,一切再无悬念,只不过南潭如果到那时候再来开建,只怕面对无数突然涌出来的竞争对手,还能不能获得预想中的斩获,只怕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第一百二十四节 破冰

  “开成,你怎么看?”轻轻的将一叠资料搁在茶几上,两鬓斑白的老人眉峰里多了几许思索的表情,目光望着自己的副手。

  “田书记的意思……”坐在老人对面的男子五十出头,精瘦的脸颊黝黑中透露出几分儒雅,不过眼前这个东西对于他来说大概也是一个难题。

  “海华书记和我在年前谈过这个事情,他当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说省里边应当认真研究黎阳方面的意见,审慎决策,既要保护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要考虑地方实际情况,避免好高骛远,揠苗助长,但是他也说改革开放,有时候就要敢于突破尝试。”老人将身体靠在沙发背上,露出深思之色。

  “前年昌州经济技术开发获批正式启动之后,昆湖和桂平两市主要领导也曾经在向我汇报工作时提起过这个问题,但是很快就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再提起,不过当时昆湖和桂平两市也提出是建设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夏力行,却把南潭这个在他们黎阳地区都算得上是中等偏下的穷县推出来要搞开发区,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黑瘦男子也沉吟了一阵之后才道:“我和力行同志谈过,南潭经济条件在黎阳地区十三个县市中的确排在下游,这又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县,没有像样的工业基础,他和权智同志的想法是看看是否可以通过南潭这样一个在黎阳有代表意义的落后县来作试验田,看看是否可以在一个没有工业基础的农业县里将工业搞起来,再加上南潭县委县府想要借助南河河堤建好之后可以整理出来的那一片河滩地来做文章,既避免了大规模的搬迁,又可以把河滩地以及临近的荒芜岗地利用起来,即便是不成功,影响也不大。”

  “嗯,在申报材料中我也仔细看了,规划构想很细致,是下了功夫做了一番工作的,不过这都在其次,关键在于……”老人没有再说下去。

  黑瘦男子当然也知道对方话语中未尽之意,夏力行和尚权智都找过他专门汇报,而张秀全也和他提起过这件事情,女婿在当县长,想要表现一番,这也可以理解。

  他想了一想才道:“省长,我觉得可以搞这个试点,但是不宜张扬。南潭本来就是一个贫困县,搞这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牌子虽然听起来响亮,但实际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也还是一个未知数,何况这个开发区并未占用耕地良田,都是整理出来的河滩地以及丘陵岗地,在这一点上中央如果问起来,我们也说得起硬话,不妨一试。”

  老者闭上眼睛,默默思索了一阵,似乎在掂量着什么,良久才睁开眼睛,点点头:“嗯,既然这样,在省政府办公会上提出来议一议,尽早敲定下来,也请力行和权智他们两位同志参加,到时候请他们在会上陈述一下他们的想法。”

  黑瘦男子有些意外,但是看到老者脸上的断然,默默颌首赞同,然后想了一想才又道:“省长,如果省政府办公会通过之后,是否需要上常委会过?”

  这是一个问题,老者心中敞亮,这个时候上常委会未必会得到所有常委的支持,弄不好还会引发不必要的争执,最后成一个僵局,想必田海华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有年前那番话。

  “不用了,这件事情我和海华书记通过气,省政府办公会上敲定,由黎阳地委行署和南潭县委县府去具体落实就可以了。”老者沉吟了一下,“如果有合适机会,你可以在常委会上通报一下。”

  通报也就意味着这是省政府这边做出具体行政决定,可以不经过省委常委会,但是这也意味着如果出了某些状况,那决定者也就会承担更大的责任。

  黑瘦男子看了一眼对方,默默的点点头,往往关键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心胸胆魄。

  ……

  当省政府的批复正式传递到黎阳地区时,南潭县委县府这边却是沸腾起来了。

  南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批下来了!

  虽然很多人并不认为这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能鼓捣成功,但是至少有一点他们都明白,这是一个实打实的正科级单位,也就意味着这个单位起码会产生两个正科级领导,还有若干副科级领导位置等着。

  甭管这开发区日后结局如何,只要往这个位置上一坐,级别上去了,便再无下来的可能,就冲着这一点,足以让无数人彻夜难眠了。

  瞿峻似笑非笑的拿着黎阳地委行署转下来的关于同意南潭县筹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告,这报告还没有正式拿到手,昨晚自己家门就已经有三拨人登门,想必安德健、沈子烈以及秦海基那里也差不多。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个新鲜事物,对于这个开发区究竟该怎么搞,谁心里也没有多少底,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人的热情。

  想到这里瞿峻就忍不住想要摇头,这事儿还有得折腾,为这开发区管委会几个位置,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连带着县里边这几位也得跟着折腾一番,包括自己在内,这个春节就没有清静过。

  “瞿部长,安书记请你到他办公室去一趟。”

  瞿峻刚刚把文件搁下,享受般的捧起热气腾腾的茶盅放在鼻子旁,听凭略带茶香的水雾在鼻息间萦绕,这种水雾缭绕犹如医院里的雾化,对鼻间干燥很有滋润作用,也是每天瞿峻早上的必修课。

  瞿峻无声的点点头,抬起手表看了看时间,九点差五分,这是安德健的风格,八点半准时上班,十分钟泡茶浇花,然后十到十五分钟的读报时间,然后便进入工作时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