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469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安德健已经赴任普明一个星期了,但是一直没有消息,两个人也在电话里通过消息,安德健告诉陆为民他向包括田海华、邵泾川和汪正熹的汇报中都提到了需要一个得力助手,而且也通过董昭阳那边传递了这个意图,但是那边只说普明班子的配备可能要等到下一轮人事调整来补齐,让他少安毋躁。

  郭跃斌是第二天才打来一个电话,事实上那个时候消息已经传开了,宋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德明被双规,与他一道被带走审查的还有宋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宗义和宋城区副区长蓝道才,两个都是在宋城区工作时就跟随马德明的角色。

  几天没动静,陆为民也就丢下了诸般心思,回归于自己手上的工作来了。

  调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尽人事,听天命,这大概是最好的做法。

  能做的都做了,地委这边关于后备干部的推荐也早在去年年底就报到了省委组织部那边,也就是说,如果真的省里有意要提拔自己,那也就是程序问题,如果暂无此考虑,那这个程序也许就一直不会启动。

  从季婉茹那边得来的消息,齐蓓蓓和季永强之间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是这反而让季婉茹忧心忡忡,这种平静往往意味着问题,她不知道季永强和齐蓓蓓会发生什么。

  “数据还在统计中,估计明后天就能出来,但我估计比二月会强不少。”蒲燕进来也是风风火火,一副黑框眼睛戴在鼻梁上,似乎让她多了几分知性气息,很有点儿后世网络上所说的那种御宅眼镜娘的味道,只是她的作风却破坏了这种形象。

  “嗯,我估计差也不多,一切都很顺利,一季度至少可以达到一个让我们满意的增速,我想超越古庆已经不在话下了。”陆为民显得意气飞扬,仰靠在沙发上,“下个星期的剪彩仪式你和大成还得盯着一点,该送的请柬咱们都已经送了出去,陶汉副省长已经同意参加剪彩仪式,另外董部长也答应来参加污水处理厂的单独奠基仪式,只是自个儿答应的,我可没逼他。”

  陆为民话语一出口,蒲燕就笑了起来,“陆书记,你是把在双峰时候的事儿拿去挤兑董部长,他能不来吗?不过董部长已经不是董省长了,他来当然得有理由,找个理由碰上请他参加,想必也就说得过去了。”

  “呵呵,别把省领导想得那么小气,莫非请了董部长,没请其他领导,其他领导心里就不舒服了?这事儿知道的人也不少,算不上个啥。”陆为民也笑了起来,“咱们也没有必要太去在乎人家的感受,干好自己的事儿就行。”

  “阜河二桥桥上的路灯,建委那边建议是不是可以另外调换一下,说原来选定的台灯和桥的设计风格有些冲突,希望选一种更美观和谐一些的路灯,我觉得建委那边的意见可以考虑,宋县长也是这个意思。”

  这种小事儿原本是不需要陆为民来拍板的,但是陆为民这段时间对这几个即将竣工剪彩的项目十分关注,达到了事必躬亲的地步,和前一段时间的表现截然不同,当然蒲燕也知道陆为民的心思,这一次会有几个领导前来,自然也就要做到万无一失,所以有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儿,她也要向陆为民汇报。

  “哟?建委那帮人现在也懂风格冲突了?”陆为民不无揶揄的咧了咧嘴,“如果真的风格冲突,那改一改也无妨,我记得当初是做了效果图的,怎么建委这帮人之前没有想到?”

  “这效果图和实物还是有些差距,也不能全怪建委那边,现在改换时间也还来得及。”蒲燕替建委那边分辨了一句。陆为民一直对建委那边不太感冒,即便是换了主任,仍然是经常批评敲打,让建委那边给几个主任随时都是心惊胆战。

  “该换就换吧。”陆为民没有多纠缠这些小事儿,建委那帮人头脑不清醒,丁贵江原来太袒护纵容,被自己也连带批评了几次之后,才稍微好一些,他也专门叮嘱蒲燕不要对那帮人假以辞色,否则那帮家伙又会自恃是内行而忽悠人。

  下个星期是最重要的一个星期,陆续有好几个项目竣工,现在正在紧急协调,让几个项目能大部分都集中在一天竣工,像阜河二桥、环城路、经开区的基础设施——三纵三横主干道、污水处理厂,另外分别还有几家企业竣工投产和奠基仪式,可以说多喜临门。

  看见蒲燕手里握着文件,却又不坐下,似乎有些心事,陆为民有些好奇,“怎么了,蒲燕,还有什么话不好说?”

  “嗯,陆书记,我听说你可能在我们阜头呆不了多久了?”蒲燕脸上有一抹怅惘和遗憾,另外也还混合着些许不舍,目光沉静,看着陆为民。

  陆为民一愣,这个问题还真有些不好回答,现在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时候会走,安德健那边还在努力,但是未必能行,但陆为民有预感,自己不会呆太久了,也许就是下一周过了,就该有消息出来了。

  “蒲燕,你这个问题可问得我不好回答,若是我说不会走,那是假话,谁都会离开,只是时间问题,就像你也一样,关键是什么时候走,现在我还没有得到消息,但是我估计我可能在阜头呆不了太久了。”

  陆为民很坦然,朋友也好,同事也好,相交贵在知心,蒲燕这一年多和自己配合一直十分融洽,虽然蒲燕也还有一些不足,但是在陆为民看来,她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完美了。

  蒲燕点点头,“我也听到消息,省委这一轮的调整,您名列其中,至于您走哪儿,我还真不知道,不过好想您留在丰州的可能性不大了。”

  陆为民默默点头,沉默了一阵之后才启口道:“不管怎样,我在阜头工作这段时间是我自工作以来最愉快的一段时间,我还要感谢包括你和大成他们对我的无私帮助和支持,没有你们,阜头的工作不可能做到现在这么好,日后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记住这一段美好时光,嗯,这将是我毕生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陆为民的话深含感情,让蒲燕也有些触动,甚至连眼圈也有些微微发红。

  的确,陆为民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成功的树立起了他作为县委书记的中流砥柱形象,从最初大家的半信半疑到后来的相知互信,再到现在的水乳交融,可以说阜头县委县府班子通过这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从一个乱成一团糟的散兵游勇,变成了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堪称一流的班子队伍,全县社会经济事业的全面发展就是最好的验证。

  “陆书记,到时候你若是真的要走,我们可要好好喝一回,你来阜头这么久,我们都还没怎么看见你真正醉过,这一回,那就得一醉方休,不醉不归!”蒲燕也感觉到似乎气氛有些凝重,有意调剂气氛。

  “没问题!”陆为民慨然允诺。

  两个人又谈了一阵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引入企业和正在积极考察准备效仿民生银行试点的招商银行进行合作的事宜,这也是今年县里取得的一个突破,由于民生银行在阜头的试点得到了人行总行的肯定,也引来其他一些股份制银行对阜头金融环境的好奇和关注。

  后来人行牵头,诸如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等几家国内股份制银行都组团来考察民生银行在阜头的发展模式,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果,其中和招商银行的洽谈进行得最为顺利,招商银行也有意效仿民生银行模式,由县里给予一定政策扶持,主要针对阜头县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开展业务,这也得到了阜头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

  蒲燕刚走,陆为民电话就响了起来,是季婉茹打来的。

  电话里季婉茹显得六神无主,话语声音里已经有了一丝哭腔。

  齐蓓蓓和季永强离婚了,据说两个人僵持了三天,而齐蓓蓓则搬出了家,最终季永强还是同意和齐蓓蓓签了离婚协议,齐蓓蓓什么都没有要,相当于净身出户,在宋州市区里租了一间小房子住下了。

  而季永强遭此打击,也是在家里昏睡了两天,季家一家人都是气得不轻,季母也是气病了躺在床上,季婉茹也是忙上忙下,所以这个时候才给陆为民打来电话。

  对于这样的结局陆为民也不意外,齐蓓蓓已经打定主意要和季永强分手,当日的话里已经流露出来了这个意思,陆为民只是想不到齐蓓蓓会这样干脆利索,半个月不到就和季永强离了婚,只是不知道她是怎么把季永强说服签字离婚的,如果季永强不愿意离婚,这要闹到法院去,还真不容易办下来。

  在电话里安慰的话一说就是半个小时,才算是让季婉茹的情绪稍稍好一些,电话里免不了一番言语温存抚慰,陆为民也只好答应近期抽时间到宋州去安慰一下季婉茹受伤的心。

第十节 研究,较量

  还没有来得及挂下电话,敲门声响起来,很急促,何明坤没等陆为民应答,已经疾步进来,“陆书记,省委组织部贺部长电话,说打您手机,一直占线,他又不知道您座机电话,就打到县府办那边来了,让你马上给他打过去。”

  陆为民一听,赶紧挂下电话,然后给贺锦舟打了过去。

  “贺部,我陆为民啊,您找我有事儿?”

  陆为民已经猜测到一点儿,但是也不敢确定,这多半是和自己的去向有关,昨天孙震也和自己提了提这件事情,说省委组织部这一段时间正在密集的进行筛选研究,估计是在为下一轮人事调整做准备,根据他获得的消息,估计很快就会有结果出来。

  “嗯,为民,估计你也猜到了,部里边近期会根据省委意见对各地的人事有一轮调整,你名列其中,我先和你说一声,希望你有个思想准备。”贺锦舟没有和陆为民绕圈子,径直道。

  “谢谢贺部,我也听说了,但是都是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我也不敢相信,您这么说,我心里就踏实了。”陆为民心中一定,不管自己走哪里还是留丰州,贺锦舟的话也就意味着,自己已经进入了这一轮省委组织部提拔的大名单中,也就是说,提拔上一台阶是肯定的了,现在关键是去哪里,走什么位置。

  “唔,你有心理准备就好,关于你的去向,现在还没定,老安与昭阳部长和我都说了你的事儿,但这事儿估计昭阳部长和我都还做不了主,要看田书记、邵省长以及汪书记他们的意见,嘿嘿,说真的,我工作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听说一个副厅级干部还得要几位主要领导来商量拍板的新鲜事儿,你小子算是第一个,够牛!”

  贺锦舟的语气里不无调侃,但更多的还是赞许。

  陆为民的事情安德建找了几位主要领导,但是几位主要领导都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要求组织部对陆为民的安排,还是按照既定流程考察研究,不设定门槛和前置条件,这也让贺锦舟颇感诧异。

  越是这种专门打招呼,照理说就应该有些去向的眉目才对,但现在却感觉好像陆为民好没有定下来去哪里,这就有点儿蹊跷了,除非除了普明这边外,省里大佬们觉得陆为民还有更合适或者说更需要他的去处?

  难道是要去宋州?

  贺锦舟有些怀疑,但也无法确定,汪书记那里他也没有得到多少有价值的消息,在这些问题上,汪正熹的口风还是相当严的。

  “贺部,您就别打趣我了,我有几斤几两我自个儿清楚,也许是觉得我这个人搁哪儿都不太合适,不好安排吧,我有这个心理准备,无论去哪儿,咱都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陆为民语气轻松,既然确定自己要在这一轮调整中晋升,那么心里那点儿担心也就放下来了。

  去不了普明也没啥,昌西州也好,曲阳也好,陆为民琢磨着也许省委看重自己在经济工作上做出的成绩,要把自己安排到像昌西这样的民族落后地区,或者就是像曲阳这样的萎靡不振的地市,至于说安排什么位置,陆为民也估计多半会是有些比如与经济有关的工作,比如分管工业、招商引资或者城建交通这一类的副州长副专员,副书记或者常务副州长、常务副专员这一类的职务,他还不敢想,那明显有些僭越了。

  贺锦舟也在电话里笑了起来,“行了,你也别在我面前矫情了,省里大佬们这么看重你,你还在这里说风凉话,到时候安排到让人意外的位置,我看你怎么说。”

  顿了一顿之后,贺锦舟又才道:“下午可能就要开书记碰头会了,基本上就会把大盘子定下来,昭阳部长这会儿已经去向田书记做最后一次汇报了,估计今晚就能知道大概了。”

  很快祁战歌也打来电话,称可能下午书记碰头会,而晚上就要上省委常委会。

  搁下电话的陆为民有些心神不宁,毕竟遇上这种事情,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走向何方,开始只说是书记碰头会定大盘子,现在又说要连夜开省委常委会,那基本上就意味着至少这一轮的调整要在今晚就尘埃落定。

  ……

  在重大事项上省委常委会讨论之前,通过书记碰头会来预先酝酿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随着民主集中制从文革期间的废止到现在的逐步确定并约定俗成下来,书记碰头会就变成了一个省委常委会的预演。

  书记碰头会的召开和省委常委会的程序基本一致,由省委书记来确定和发起召开,主持人当然也是省委书记,但是在具体研究事项上会因为研究事项不同而通知一到两名与该项工作的常委参加。

  书记碰头会并不具备法定效力,而很大程度是一种预先探讨和协商,无论书记碰头会结果如何,书记依然可以提请召开省委常委会来进行表决,省委常委会才是决定重大事项的唯一权力机构。

  但书记碰头会可以让参会的各人了解各自的想法意图,最大限度的弥合分歧,形成一致意见,这一步很重要。

  “宋州的情况比较复杂,安德健一走,童云松刚去,很多情况都还不熟悉,我认为在这个市委常委的人选上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宋州现有干部中产生。”邵泾川语气里充满了深思的味道,“诚然,宋州出了不少问题,在座除了老高才来外,大家可能也都知道,宋州这两年出了不少问题,也许还会出问题,但是这不代表宋州就是洪洞县里无好人了,我想组织部应该是可以从宋州现有干部中筛选出合适的人选的,老董,你说是不是?”

  因为本次碰头会研究的事项是人事调整,除了田海华、邵泾川、汪正熹和高晋之外,这一次碰头会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龚德治和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董昭阳也参加了。

  “邵省长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认为目前宋州局面不太乐观,老尚去了宋州两年了,局面的确有所改观,但是现在安德健离开,局面又会受到一定影响,我个人觉得是不是多征求一下尚权智同志的意见,选择一个与尚权智同志较为搭得起手的同志去呢?”

  董昭阳面对邵泾川态度明显的暗示,毫不妥协。

  在这一点上,他和田海华已经有过沟通,马德明出问题,这其中有很多猫腻,加上安德健离开,这一下子就让尚权智陷入了困境,而童云松并不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当初选择童云松也是因为邵泾川的坚持,加上考虑到尚权智性格比较强势,童云松和尚权智能够形成互补,所以田海华才勉强同意。

  但是现在马德明出了问题,尚权智缺了一个够分量的助手,这个本来分量不算重的宣传部长就需要认真考虑了,这个人选上田海华不打算再让步。

  “老龚,你的意见?”田海华没有理睬脸色已经有些阴下来的邵泾川,径直问道。

  “嗯,宋州局面的确比较复杂,从马德明的问题就可见一斑,加强党委的领导很重要,而要加强党委领导,班子配备尤其重要,尚权智同志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一次宋州出的问题与安德健同志调离正好凑在了一起,使得宋州情况受到一些影响,所以我觉得董部长所说多征求一下尚权智同志的意见不无裨益,避免日后宋州的局面更加恶化。”

  龚德治的话很圆滑,但是言语中还是流露出要征求尚权智意见的态度。

  邵泾川脸色更难看了,其实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田海华恐怕不会在这一轮的人事调整中作多少让步,宋州这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不过是一个探路石,但是却是一个分量不轻的探路石。

  龚德治和董昭阳的态度虽然表明了,但这说明不了问题,书记碰头会,关键还是在于书记们,汪正熹和高晋两个人的态度还不明朗,这一局还不能算输。

  之前邵泾川曾经通过一些渠道和汪正熹沟通过,汪正熹在一些问题上还是倾向于自己的,这也是邵泾川的底气,但在这个问题上,汪正熹似乎没太在意,邵泾川也还拿不准汪正熹的态度。

  至于高晋,邵泾川虽然对此人没有多少好感,但是他也相信高晋不会站在田海华一方,两人不是一路人,再怎么,在不涉及其他利益因素的前提下,他相信刚来的高晋是会站在自己一方的。

  田海华的目光移向高晋和汪正熹。

  这两个人的态度田海华同样吃不透。

  田海华也和汪正熹交换过意见,但是田海华知道自己离开昌江在即,汪正熹本来就是一个有些倔强的性格,原来对自己还算是保持着足够尊重,但在有些问题上依然不妥协退让,现在,就更不好说。

  而高晋,说实话,这个人来昌江田海华都感觉很意外,照理说他不应该来昌江,但是却来了,这意味着什么,一切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而这却不是自己的责任了。

第十一节 胶着,妥协

  “老高,谈谈你的看法吧。”田海华平静的道。

  即便是高晋支持邵泾川,田海华还是有把握把这个意见提交到常委会上去获得通过,所以他很笃定。

  “对宋州的综合情况我还不是很了解,但是据我所知,宋州这几年经济发展遇到很大困难,这也是导致宋州社会局面不太稳定的原因之一,一个市委常委哪怕不分管经济工作,但毕竟常委是决策班子一员,所以我觉得选拔一个比较懂经济工作的干部,会更有利于宋州。”

  高晋说得很原则,他支持选择一个在经济工作上具有一定能力的干部,至于是本地干部还是外边选调干部,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一定要回答,那就是谁更合适谁上。

  老滑头!田海华和邵泾川几乎同时暗自骂道,但你不能说高晋所说没有道理。

  他是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考虑问题当然要从他所在位置出发,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是把经济工作提到了首位,常委是一地决策机构成员,具有较强经济工作能力,当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且他这样来一招,也就卸掉了田海华和邵泾川碰撞的焦点所在,避免直接成为双方对垒的胜负手,那不是他现在想要的。

  “唔,老高说的也有道理。”田海华轻轻点点头,高晋这表面上是不偏不倚,但是田海华却知道这是高晋在划下道儿,当然这种画道是对自己有利的。

  如果能够选择一个在经济工作能力上有所建树的角色,他高晋当然愿意支持,但如果无法满足他的要求,那么投反对票也不能怪他言之不预。

  “老汪,你呢?”田海华的目光终于落到了汪正熹身上。

  对于这位省委副书记,田海华相处几年,虽然磕磕绊绊不少,但是总算是平稳的走了过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汪正熹是典型的就事论事派,只看重事情本身,而不太容易被其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加之其本人是从昌州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干部,所以在省委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汪正熹对于田海华和邵泾川的暗战了然于胸,说实话,如果从平常时候来看,一个宋州市委常委算不上什么,但是这个时候两个人发生争执,就显得耐人寻味了。

  但汪正熹也知道宋州现在的情况的确不太好,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安德健离去,马德明的落马,使得尚权智在宋州的控制力影响力受到相当大削弱,童云松不是一个合适人选,当那个市委副书记很勉强,对尚权智能不能起到足够的支持作用很难说,在这一点上当时汪正熹也是不太认同的,但是田海华与邵泾川达成了妥协,他也就没有再多言。

  只是谁都没想到马德明出事,才会弄出这么大状况,这其中龚德治又在里边扮演了什么角色,汪正熹都有些怀疑。

  田海华要力图在他离开之前确保宋州局面的稳定,这一点汪正熹很清楚,但是邵泾川有什么意图,汪正熹就有些吃不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4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9/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