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549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第五十三节 抽丝剥茧,举重若轻

  如果说杨永贵的第一个问题是针对国企改革层面的性质而担心的话,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针对这一轮改革的具体方略质疑了。

  前者需要厘清关系,明确性质,而在这一点上,恐怕只是一些理论上的解释是难以说服人的,对此陆为民也有心理准备,他原本以为可能会是陈昌俊要在这个问题上发难,没想到却是杨永贵先跳出来了。

  后者是麓山集团的兼并步骤问题,对这一点陆为民倒没觉得杨永贵的说法有什么问题,只怕不仅仅是杨永贵,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方面的疑虑。

  麓山集团不到十万锭的产能,资产也不过区区2.2亿元,一下子要吞下四家国企,总资产超过12亿,这要说是蛇吞象一点不为过,就算是当下麓山集团发展势头很快,但是也不能脱离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超常规的膨胀,很容易消化不良,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崩盘。

  在这一点上有人质疑陆为民觉得很正常,甚至他估计尚权智和童云松乃至魏行侠都一样担心,只不过这个方案是自己煞费苦心的制定出来的,而且自己也曾经谈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按照一定顺序循序渐进来推进,所以他们才没有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但现在杨永贵把这个话题挑明了,那就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回应。

  “杨书记的问题恐怕也是很多人的担心,事实上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也考虑过,第一个我觉得这是一个定性问题,那就是当我们的企业在进行兼并重组改制时,是不是两个公有制性质的企业兼并就只能变成纯粹的公有制企业,不能牵扯其他性质的权属?我觉得这个问题要这样来看,我们的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工人都是企业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单纯的把职工和企业割裂开来,我们在完成企业改制时,实现了产权权属的变更,那么就理所应当的包含他们为之付出的劳动,他们也是全民也好,集体也好,都是劳动者的一部分,这是我的理解,那么给予他们一定数量的股权我认为是合情合理的,当然杨书记说提到的没有法律依据这一点也的确是一个问题,所以我准备将这个方案再报经省里有关部门审批的同时也提交给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制定关于宋州企业改革相关法规,这样有助于我们在推进企业改革中依法履职,避免盲目妄动。”

  陆为民的话立即引起了在座众人的一阵议论,提交市人大常委会来制定相关法规,这是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但是很快就有人醒悟过来,宋州市是国务院审批通过的较大城市,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这种地方性法规具有法律意义。

  尚权智和童云松、魏行侠都交换了一下眼神,对于陆为民的这个回答也都是惊奇中有些赞许,这家伙脑瓜子的确够用,没有法律支持,那么宋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可以制定通过地方性法规来成为法律依据。

  原本还想附和杨永贵意见的陈昌俊也是一呆,他和杨永贵也同样没有想到这一个问题居然就被陆为民用异乎寻常的精妙一招给化解了,而且人大常委会如果企业改革制定出来地方性法规,反而会成为陆为民用来指定相关方案的最坚实的法律依据,更增加了陆为民手中方案的可靠性。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杨书记恐怕也说出了很多人心里的担心,其实包括我本人在内也一样,麓山集团要接手这四家企业,这是我们市政府的条件,我们市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消化这一万多纺织工人的就业问题,而麓山集团目前正处于高速扩张期,从他们近两三年的发展就可以看得出来的发展速度和势头,我个人看法,兼并一纺厂接手一纺厂几千职工问题不大,因为按照魏嘉平他们的构想,他们原本也是准备要在今年进一步新扩产能,同时新招职工两千人,而一纺厂职工按照当下中央出台压锭之后部分工人可以提前退休的条件政策,以及按照市里出台的主辅分离政策,现下一纺厂六千多职工可以有一千余人分流出来,也就是还有五千左右的职工需要消化,我和魏嘉平他们探讨过,如果在目前情势下把他们原有扩张规模适度放大,同时建设自备电厂,是完全可以消化一纺厂的职工。”

  陆为民的话让在场所有人心里都有些嘀咕,按照他的意思,那就是麓山集团目前只能接手一纺厂,那二纺厂和针织二厂、针织四厂呢?

  “但是一纺厂里是不是那五千职工都需要无条件的由麓山集团接手呢?我觉得这也需要考虑,一方面可能会有部分职工对新麓山集团的前景并不看好,并不愿意到新麓山集团中工作,根据我们前期了解,有部分职工希望在可以拿到一定补偿的情况下自己出去创业闯荡,我觉得这也可以理解,而且应当给予支持,因为有这个想法的职工多半是有一些门道和谋生技能的,如果他们自己能出去寻找更好的发展,这当然是好事,我们要鼓励支持,这一部分群体我们初步了解应该也有七八百人到一千人左右。”

  陆为民有条不紊的介绍着自己的想法,要解决这一万多职工的生计问题不是一件简单事情,比起自己在双峰和阜头推进的企业改制,其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只能多筹并举,广辟渠道来解决这些人去处,同时还要尽可能做到符合他们自己的意愿。

  “我还有个考虑就是如果我们把政策放宽一些,鼓励现有职工中采取停薪留职这种方式出去闯荡,我估计这个群体还会扩大很多,比如新麓山集团为他们保留三年职位,三年之内如果创业失败或者觉得前途不明,愿意回来的,还可以回来,这样的话既可以给这部分职工一个机会,同样也能在较短时间内减轻新麓山集团的就业压力,即便是日后这一部分群体要求回到新麓山集团就业,那至少也为新麓山集团赢得了这几年时间。”

  “那这一部分人数量大概有多少?”魏行侠忍不住问道。

  “具体数量还不能确定,但是初略估计了一下,至少应该是比那部分主动要求获得补偿直接离开的人数量更大,我们预计应该在一千五到两千人之间,也就是说实际上真正可能要求留下来直接就业的人会在两千五到三千人之间,而二纺厂的情况也差不多,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麓山集团要实现与一纺厂和二纺厂的兼并重组,并完成整合实现正常生产,问题不大。”

  尚权智默默点头,这些情况陆为民也都向他汇报过,在方案的具体设计上,陆为民是下足了功夫,尤其是在对企业职工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方式,更是前所未有,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获得了企业职工的真实民意,也正是掌握了这些真实民意,陆为民才敢有这样大胆的方案出炉。

  不能不说陆为民在搞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上很有一套,不但胆子大,而且思路广,点子多,就这么抽丝剥茧,一缕一缕的把相当复杂棘手的问题一点一滴的剥落下来,最终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可是为民,你所提及的这些解决办法,都是建立在新麓山集团必须要高速良性的发展前提下,否则这中间一旦出点儿问题,那么各种问题都会接踵而至,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冒险了?”陈昌俊再也按捺不住,插话问道。

  陆为民看了一眼陈昌俊,他现在是越来越理解陈昌俊的焦躁不安了,的确,如果宋州国企改革这个大方案付诸实施而且又取得成功的话,自己对陈昌俊构成的压力只怕就越来越大了,就算是尚权智有心要帮他,只怕他要压过自己一头也很难了。

  原本魏行侠现在的位置恐怕是陈昌俊最希望获得的,但是未能如愿,而现在退而求其次,杨永贵的位置大概就是当下陈昌俊目前最迫切得到的。

  只可惜陈昌俊在搞经济上边似乎乏善可陈,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多少底气,尚权智虽然信任他,但是恐怕也不会在这个问题随意妄为。

  真要让他担任杨永贵现在的位置,不甘寂寞的他和自己这样丁对丁卯对卯较劲儿,工作还怎开展?何况这个位置也不是尚权智能够决定的。

  “陈部长,改革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是神仙,就敢断言怎么干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们只能就这我们目前的条件情况,按照我们的理解考虑寻找出一条我们认为最优化的道路来尝试,否则,我们又能如何?最起码,我觉得总比现在搁着不动更有希望吧?”

  陆为民笑笑,这陈昌俊也有些口不择言了,谁能保证每一个企业的改革都一定能获得成功?笑话。

第五十四节 知人知面不知心

  党政联席会议从上午九点一直开到了十二点,然后在吃了饭后简短休息之后,又继续召开,一直持续到下午六点半,才算是基本上告一段落。

  层出不穷的问题提出来,需要研究商量,从最初的宽泛的粗线条的问题,到后期的比较细的具体的问题,都一一梳理了出来,提交到会上来讨论。

  按照尚权智的说法,今天就是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会议,所有担心、怀疑、疑惑都要在这个会上提出来,逐一解释清楚,哪怕是一时间无法解决,那也要有一个明确说法。

  自备电厂也是其中一个大问题,这也是决定新麓山集团能否真正突围而出的一个关键。

  按照陆为民和魏嘉平、俞柘以及任东来反复研讨形成的意见,如果没有这个自备电厂来减轻生产成本,骤然吸纳这么多富裕工人,使得成本急速上升的新麓山集团要想在国内市场疲软而大家蜂拥而出抢夺海外市场的情况下,将很难取得决定性优势,甚至可能拖垮新麓山集团,所以在自备电厂的问题上,几乎决定着新麓山集团的命运。

  至于说原棉收购和自营出口权问题,都还在其次,只能说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条件。

  对于自备电厂立项审批问题,在做很多人并不清楚其中难度,但是尚权智、魏行侠和陆为民以及分管工业的卢灿坤却清楚其中复杂程度,尚权智知道这个情况很正常,他本来就是计委系统出身的干部,而魏行侠则是跟随着邵泾川担任副书记期间就接触过这一类项目,至于陆为民,这个构想本来他就是始作俑者,自然清楚其中难度。

  在尚权智解释了自备电厂审批程序之后,在座的一干人都是唏嘘不已,这才意识到自备电厂才是其中关键,而能不能拿下这个自备电厂项目,在尚权智看来,关键还是看昌江省委能不能把宋州纺织企业改制这个大命题提升到更高高度上来,用这一点去争取中央对宋州的这一个特殊政策扶持。

  联席会议终于散了,陆为民这一段时间苦心孤诣构架出来的这个庞大方案也终于浮出水面,正式交到了市委市府所有班子成员们的面前,每个班子成员离开时都拿着这样一个方案详细资料,虽然上边也都印着“内部资料,注意保密”,但谁都知道这个方案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在今天晚上被广为解读分析。

  “我怕什么?这个方案其实很多内容都早已经不是秘密了,麓山集团那边不用说,一纺厂二纺厂和针织二厂四厂这边,他们的职工代表去参观麓山集团时,这些内容大部分也都像他们宣讲过了,而且在这一轮改革中,我们也列出了几个选项,最大限度考虑到了职工们的利益和意愿。”陆为民施施然的一边走,一边伸了个懒腰,“方案定稿出来了,还有一个星期的讨论期,但是我觉得不会有太大变化了,现在就该是考虑如何实施了。”

  “时间上有些来不及了,马上就是过年,要全面启动也是明年翻年的事情了。”卢灿坤和陆为民并肩而行,“不过有些工作恐怕需要走到前面。”

  市政府有两位陆(卢)市长,这也让很多干部不好称呼,卢灿坤比陆为民二十来岁,有些人称呼卢灿坤为大卢市长,称陆为民为小陆市长,但是立即就有人觉得这样不妥,陆为民虽然年轻,但是他是常务副市长,这一大一小的称谓,似乎很容易引发歧义。

  中国人的语言智慧总是无穷的,很快在市政府里也就约定俗成,如果称陆(卢)市长,肯定是指卢灿坤而不是陆为民,称呼陆为民则肯定用“为民市长”这个称呼。

  “卢市长,你是说新麓山集团的自备电厂的前期筹备工作?”陆为民微微点头。

  “嗯,这只是一方面,自备电厂问题难度很高,这不是省里能决定的,需要在中央打通关节,要跑的手续也很多,而新麓山集团一旦兼并进程开始,对自备电厂的要求也会越来越迫切,可以说这个项目越早落实建成,新麓山集团前景就越好。”

  卢灿坤对于陆为民的大手笔还是相当钦佩的,不管这个项目能不能成,陆为民敢这样想,那就不简单,而且既然敢想,说明陆为民也还是有些底气的。

  作为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卢灿坤这两年也被折腾得不轻,国企情况就是如此,他也费了不少心思,但是都收效不大,他也反思过,问题出在哪里,除了经济大气候外,觉得还是前期宋州市委市政府的保守心态和观念有很大关系,而一旦陷入了某种思维定势,要想挣脱出来就越难,即便是尚权智来了之后,这两年仍然沿袭着以往的惯性,没想到这陆为民来了之后,这宋州局面就开始涌动起来,从政法到经济工作这一块,就没有安分过,但是这种不安分却是当下宋州正需要的。

  “嗯,卢市长,这个项目难度不小,其中也还要费不少周折,我有这个思想准备,但是这一步咱们必须要走,把咱们宋州纺织工业解脱出来,对于我们宋州工业经济的发展就是一大贡献,但是仅仅是纺织工业潜力释放出来还不够,宋州不比丰州,也和昆湖不一样,虽然说咱们宋州暂时落后了,但我们也不能就自甘堕落了,我们的目标依然要确定为全省第二,甚至要争第一,我们有厚实的基础,尤其是人文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暂时的困难不算啥,我们在工业这一块的定位仍然是综合型工业基地,仅仅是纺织工业不够,我们的服装鞋帽、机械制造、钢铁、化工、仪表、食品、电子等产业都有一定基础,各个县的条件和基础也远强于我原来所在的丰州地区,我们有理由也有条件重塑辉煌。”

  陆为民语气里充满了自信,卢灿坤看着自己身旁这个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家伙,心里忍不住有些感慨,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些老了?为什么对方就能有这样笃定的自信,看到的都是宋州的优势强项,而自己看到的却总是宋州的不足呢?

  如果换了其他人,这番话只会被卢灿坤视为大话,但是陆为民嘴里说出来就有些不一样了,他在丰州那边两个县以白手起家,短短几年间,创造出一个个奇迹,魔术般的表演已经征服了很多人,现在双峰的医药产业和阜头电子产业在全省县一级经济区中已经小有名气,纵然还无法和诸如昆湖、青溪那边的县份相比,但是已然在二三档次的地市里边遥遥领先了。

  “为民,你这一说,连我这颗有些沉闷的心都有点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冲动了,我也就这一届了,年龄不饶人,但是宋州现在的局面却是我最痛心的,有时候我也在想,难道说我卢灿坤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宋州就这样萎靡不振沉沦不起了?真是心有不甘啊,但是现在为民市长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又有点儿活泛了,我也希望在我退下去之前,能做一点对咱们宋州经济发展有益的工作。”卢灿坤颇为感触的道:“工业这一块咱们宋州情况主要还是以国企为主,但是总的来说由于机制、权属等诸多问题的影响,情况都不是太好,我想知道,为民你是不是有意要在全市工业这一块都要全面推开改制这项工作?”

  陆为民看了一眼卢灿坤,他对这位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并不十分了解,从安德健和杨达金那里知道的情况是这一位和黄俊青关系是比较密切的,但是这种密切又和毕华胜的程度又稍差,应该说是介乎于亲密和普通工作关系之间的一种程度,所以很难判断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猫腻。

  不过从现在卢灿坤的表现来看,似乎这一位还很有些不服老,想要在随后的企业改制这项工作中发挥一些作用,对于人家这样的表现,陆为民倒也不好峻拒,只能点着头含笑表示国企改革这一工作肯定要推进,但是却还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当前的工作还是首先把纺织工业这一块的改制彻底推动起来,以期取得实打实的成效。

  ……

  陆为民下了市委大楼,就看见郭跃斌的那辆奥迪已经从停车场开了出来,停在了门口。

  “为民,晚饭那里解决?”郭跃斌的头从玻璃窗后探出来,笑嘻嘻的道。

  “怎么,又想找我蹭饭?能不能别这么寒碜,你好歹大方一回办个招待行不?纪委书记难道就是天生蹭饭的?”陆为民没好气的径直往停车场走,史德生已经把公爵王也开了过来。

第五十五节 隐语,搏

  “纪委清贫啊,我这来宋州这么久了,愣是没混到两顿饭吃,就看你大方点儿,吃饭还能想到我,怎么现在也嫌我多余了?”郭跃斌嬉皮笑脸,“要不上我车,要不我上你车,你自己看着办。”

  似乎是感受到郭跃斌话语里隐藏着一些意思,陆为民额际微微一皱,警觉的看了郭跃斌一眼,“上我车吧。”

  郭跃斌和自己司机打了个招呼,然后上了陆为民车。

  “刚才和老卢说得挺投缘啊,我看你们俩在那边儿聊了好一阵啊。”郭跃斌把身体靠在车座椅上,漫不经心的道。

  “嗯,聊了聊咱们市里工业这一块的改制问题,他还是有些见识,我感觉他也有心想做点事情。”陆为民随口回答之后,又凝神看了一眼郭跃斌表情,似乎看不出什么来,但是他知道郭跃斌说话素来都是有的放矢,不会轻易问一些无关的话题。

  “是么?想做事儿这是好事儿啊,这年头真心想做事儿的人不多了,不少人做事儿都是有目的的,世风日下啊。”郭跃斌淡淡的道。

  陆为民心一紧,这无疑是郭跃斌在提醒什么,难道说卢灿坤也有什么反映传到郭跃斌耳朵里了?

  “社会处于转型期,尤其是咱们国家经济一直是采取封闭的计划经济,现在闸打开了,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做事儿,这也很正常。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好。”陆为民随口道。

  这一段时间郭跃斌那边的纪委表现倒也中规中矩,在苏谯和泽口那边还有一些斩获,两名副县长被纪委带走调查,尤其是在苏谯还牵扯出一批科级和副科级干部,但都是交给了苏谯县纪委查处。

  郭跃斌从来不无的放矢,他这样语含深意,无疑是有些针对性,而自己刚才和卢灿坤在谈话无疑也落入了他的眼中,只是卢灿坤和叶崇荣这两人虽然是老资格副市长,但是论与前面黄俊青、徐忠志的亲密程度,似乎还赶不上毕华胜才对,郭跃斌的触角利齿怎么就会转到了卢灿坤身上?

  “那是,不过总有一些人忘乎所以,不知不觉就跨越了底线,我就是这干这活儿的,帮他们纠正行为,规范行为,然后惩戒他们所犯下的过错。”郭跃斌耸耸肩,却没有再说下去。

  陆为民也知道这家伙不想说的,你就是多问也没用,但是他已经意识到了,郭跃斌来宋州不会甘于寂寞,前段时间的这些表现不过是餐前小点,弄不好这日后还会有大动作出来,来证明他这个纪委书记的称职和存在。

  郭跃斌的插话打乱了陆为民的心境。

  说实话,他希望目前宋州的格局能基本维持下去,就目前来说,市委市府班子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局面,尚权智已经完全能够驾驭住,而童云松和魏行侠的表现也是比较令人满意,即便是杨永贵有时候闹点儿小别扭,无关大局,市政府这边几位副市长都属于工作经验履历相当丰富的角色,对于当前工作也相当熟悉,陆为民不希望在自己主要精力都放在国企改革和招商引资这两项工作时,市政府这边又生出什么波澜来。

  尤其是他还有一些想法,比如随着国企改革推进,打开了局面,那么一些工作就可以交给卢灿坤的来接手,至少卢灿坤对于工业这一块的十分熟悉,应该可以起到牵头作用。

  但是今天郭跃斌话语里隐含的意思无疑给他提了一个醒,无论是卢灿坤、叶崇荣还是毕华胜,都是在梅九龄——黄俊青主政时代晋升起来的干部,而卢灿坤、叶崇荣以前与梅黄二人关系都比较密切,毕华胜就更不用说,他们之间如果仅仅只有普通的工作关系也就罢了,但是陆为民更担心的是他们会不会牵扯有其他问题,如果是那样,那自己还真需要认真做一些准备,否则真正等到问题爆发出来,手忙脚乱,影响到大局,那才是麻烦了。

  郭跃斌不阴不阳的提醒给陆为民泼了一瓢冷水,让他心情也被破坏了不少,但是他也知道现实就是如此,你想得很美好的东西都会出一些意外,而你越是怕的事情,往往就会到来。

  ……

  “尚书记,为民的思路想法是不是太超前了一些?这个成立一站式的服务中心,政策依据在哪里?就因为他觉得需要这么一个东西来招商引资,嗯,说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竞争力,那市里边就得要成立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机构?他考虑过没有这么一个机构怎么成立,行政审批权力如何行使?就这么把各单位的人聚合在一起,一起审批就行了?这么简单?”

  陈昌俊实在有些忍不住自己内心的恼意,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平和一些,不要暴露出太多对陆为民的不满,让尚权智听起来更像是就事论事。

  “唔,昌俊,设立这么一个机构肯定会遇到很多麻烦和问题,毕竟从来没有先例可循,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值得赞同的,那就是只要有利于我们宋州经济发展,有利于我们宋州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升我们与周边地区竞争的能力,我觉得都可以尝试。”

  尚权智装作没有听出陈昌俊话语里含义的模样,平静的道。

  “尚书记,关键是这样一个机构几乎就把原来很多行政部门的权力收归到一起,摇身一变就成了这个服务中心掌握这个权利了,我觉得不合适,那这样作了,还要这些行政单位干什么,既然随便哪个人都能够代表一级机构审批,这个机构存在还能有多大意义?”

  陈昌俊心里想说的是这几乎代表这陆为民把一切权力都捏合在他的手中了,这样公然剥夺行政部门的权利,这也未免太过了。

  “不,昌俊,你可能理解有些偏差,为民的观点是指要把常规性的审批权力集合在一起,提高效率,我觉得这没错,就我们宋州目前的态势来看,我们在招商引资的环境上已经大大落后于其他地区了,也就是说在日后和其他地区吸引投资者的竞争中,我们的起步台阶就比他们低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来达到和其他地方同步竞争,这很重要,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即便是国企改革成功,我们在经济发展这一轮战役中也会落在下风,这一点我和老童、为民的看法是一致的。”

  尚权智心里暗叹一声,陈昌俊和陆为民之间的矛盾分歧似乎在越来越大,事实上他也清楚陈昌俊与陆为民越来越不睦的主要原因还是二人地位发生的微妙变化,尤其是在陈昌俊希望担任副书记一职未能如愿,而陆为民却又出任常务副市长之后,这种原本还勉强平衡的心态陡然打破,就使得陈昌俊更加难以接受了。

  平心而论,陆为民应该是没有和陈昌俊发生正面冲突的意思,即便是有时候陈昌俊的观点有些过激,陆为民也都能坦然接受,对这一点尚权智也很欣赏,同时他也能理解陈昌俊这种心态的变化,但是他觉得应该有一个度,那就是不能影响到工作。

  意气之争必须要限制在一个度上,如果只是各人的观点之争,那还可以容忍,但是如果把这种观点带到工作中去,那就是尚权智不能接受的了,所以这一次他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语气也就变得有些严肃。

  “昌俊,你跟我这么多年了,从黎阳到宋州,你应该清楚我是怎样一个人,你也应该更清楚当前宋州的局面,我们肩上担子很重,今天只有你我两个人,我也开诚布公的和你谈一谈,嗯,我希望我们俩之间必须要态度一直观点统一。”尚权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似乎是在斟酌言辞,“我到宋州三年了,说实话,这三年工作不尽人意,准确的说也就是一个打基础做铺垫的阶段,省委主要领导易人,可能对我的工作也不是很满意,我估计如果我撑死能在宋州干满这一届,也就是说我在宋州时日无多,那在这仅存的一年多两年时间,我该做些什么?”

  陈昌俊吃了一惊,尚权智还是第一次和他谈起在宋州的任期,他和尚权智是一起到的宋州,他从市委副秘书长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组织部长,无可否认的是尚权智的大力擢拔,而现在尚权智却说他甚至可能在宋州一届都干不满~!那他该怎么办?

  “尚书记……”陈昌俊正欲说话,却被尚权智摆摆手制止,“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还剩下这么一两年时间我能干些什么?仍然这样下去恐怕不行,我也不甘,陆为民来了,这家伙不是完人,也有很多毛病,但是得承认这家伙在经济工作上有他自己的一套,而且有胆魄有闯劲,我觉得我必须要博这一把,而且你也看到了恐怕不只是我准备搏这一把,省委也准备要搏这一把,老童行侠不也就来了么?而且我也认为,我们宋州没得选择,必须要拼这一把!”

第五十六节 别无选择

  陈昌俊微微色变,他听出了尚权智言语中的决然和坚定,更没想到尚权智甚至认为童云松和魏行侠来宋州也是要在宋州来挣这份政绩,如果是这样,岂不是意味着从省里主要领导到尚权智本人都认定在宋州这一战役中是只许胜不许败,甚至连小胜都不行,还必须要风风光光的大胜?

  见陈昌俊色变之后沉默不语,尚权智知道自己的话对对方有些触动,有些话他必须要给对方挑明,这个时候无论是谁要阻挡这个大势,那就是逆流而动,就算是这项工作中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你都只能说是做好弥补完善,而不是公开质疑这项工作的可行性,不看清楚这一点,就会要吃大亏。

  “昌俊,不要以为为民是一时心血来潮,你太小看他了,事前他已经就这个问题和我、云松通过气,而且估计魏行侠也知道这个构想,我甚至可以肯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也都知道这个构想,可能是因为这个构架牵扯面太宽,省里暂时还没有明确表态,但是我可以肯定,领导们内心里是支持宋州在这上边第一个吃螃蟹的,下个星期花省长要来宋州,我估计多半就是为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这个构想而来,哼,你以为为民就真是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不成?他比谁都精!”

  尚权智的话让陈昌俊心里更是悚然一惊,是啊,陆为民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小毛头了,给夏力行当过秘书,那时候这家伙就已经是颇为老练深沉了,揣摩领导意图更是得心应手,岂会在这种事情上贸然行事?他肯定也是得到了某些领导的授意,最起码也是认可才敢把这些看起来有些离经叛道的意图提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5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9/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