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594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萧樱咬咬牙,“初步预算要解决我们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住房,需要一百六十套。”

  “一百五十套?!这么多?你们怎么算的?”陆为民被吓了一大跳,他以为文化系统充其量也就是八十套差不离了,这还得要加上各个事业单位,市文化局也就那么寥寥二三十号人,其中也还有部分都有房子了,虽然是老房子。

  “局机关,宋州歌舞团,话剧团,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昌剧团,群艺馆,书画院,文化艺术中心,还是宋州起义纪念馆,这还没包括宋州艺校。”

  萧樱板起指头算给陆为民听,听得陆为民头昏脑涨,歌舞团和话剧团以及昌剧团,这三家是大头,职工加起来就有一百多号人,这么算下来,还真差不多,“艺校是省市共建的,不能算到我们市里一家头上吧?”

  “可是艺校现在基本上都是我们市里在管了,省里边有几时过问?尤其是你在当部长时又给人家许了那么美好一个愿,什么升级为大专,要加大投入,现在真要说正经事儿了,关乎人家艺校一两百号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人家能不来找你?艺校老师职工可不少,要算进来,至少还得要增加一百套!”萧樱补充道。

  陆为民一阵头疼,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照这样计算,先前自己的估测肯定还漏了不少,全市真要在这个问题上解决好,只怕六千万拿不下来,稍微抛高一点,估计得八千万才能收得拢口子。

  这对于财政来说,哪怕是分成几年投入,无疑也是一个巨大挑战,但陆为民确认为这并非毫无好处。

  首先这么几千套的住宅要建设起来,从规划和建设上来对整个城市的建设也是一个促进作用,宋州城市建设严重滞后,市区规划零乱破碎,三个主城区功能分布也严重失调,所以如果把各单位部门这一次的住宅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再结合城市道路管网和附属配套的学校、幼儿园、银行、医院等服务体系的分布,结合商业区的布局,对于整个城市建设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这几千套住宅要启动起来,对宋州的建筑、建材相关产业也是一个巨大拉动,对本来就不景气的宋州建筑行业来书,也算是一剂救命药。

  至于说最为棘手的资金问题,陆为民觉得也不是全无办法,比如让建筑企业垫资建设,各单位各部门分期支付建设款,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财政压力,当然这个垫资时间可能会相对长一些。

  陆为民相信为政府行政部门和单位的住宅楼建设垫资,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建设企业来承建的,即便是在宋州找不到,也可以物设外地市的建设企业,同时如果财政的确一时无力支付的,也可以考虑用土地来折抵这些建设款项,陆为民印象很深,前世中不是就有很多地方都是如此来解决的,很有点儿以物易物的味道。

  “这事儿只能说到这里,我可不敢打包票,各单位各部门这么多,市里边肯定有统一安排,但是从我本人角度来说,我是支持各单位部门这一轮建房的,因为据我所知,这可能真的是最后的晚餐了,如果赶不上这一轮,我们这些干部职工恐怕就真的只有纵身到商品房的浪潮中去了,那可价格不菲,而且越往后付出越大。”陆为民考虑了一下才道。

第三十节 洪水之忧

  “市里有统筹安排当然是好事,问题是大家都知道市里财政状况有限,如果各部门单位都要抢着赶这班末班车,那该怎么办?那不是先到先得了么?”

  萧樱显然没有这么轻易被说服,何靖已经和她谈了,市文化局的住房基建重任就得要由她来负责,这让萧樱倍感压力。

  她原本是坚决不愿接受这个重任的,但是在市文化局党组会议上,大家一致赞同由她来负责,要她顾大局,尤其是要从全局这么多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协调市里边各部门单位,这里边的含义很清楚,就是要让萧樱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和陆为民之间的关系来抢先一步立项获批开建。

  当然大家大家也都隐约知道萧樱和陆为民原来是同事,关系密切,有这种资源,自然要利用起来。

  “现在还不好说,市里还没有就这件事情正式研究,但是现在不是各部门单位都在报方案么?你们该做方案就做方案,报报到哪个部门就报哪个部门,另外选址这些你们也都可以先行搞起来,好像市建委那边也有一个大略的规划,你们可以结合着先做前面的工作,至于说市里边最后怎么决定,现在说也还为时过早。”

  陆为民挠了挠头,这件事情原本是炒得厉害的,照理说也该研究了,但是近期汛期洪水来势凶猛,虽然还未对宋州的抗洪防汛形势造成大的影响,但是陆为民算一算觉得恐怕也差不多了,估计第一轮汛期很快就要来了,这个时候的确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来研究这方面的事情。

  “为民,你给个准信儿,市里是不是会真的要抢在这之前把以前积压下来的住房欠账都解决了?如果是的话,我们这一次报的方案就要尽可能的细化准确,让大家都满意,如果市里真的做不到,那么我们就只能想办法做一个更精简缩小版的方案,力求尽早获批,抢在其他单位前面来,毕竟我们文化系统本身就是清水衙门,比不得那些单位,我们90年以后就基本没有盖过新房,人家那些单位甭管怎么说,小一点差一点的房子总还多多少少建了一些,这一点我们文化局吃亏吃得太多了。”

  萧樱很认真的话让陆为民也有些犹豫,这关系到两方面,把规模规格抱得太大,结果批不了,反而耽搁了,到后来吃亏,报小了,结果人家报得更大的都能过,也是吃亏,所以萧樱很谨慎郑重。

  他倒是的确想要把大家问题都解决了,问题是要看市里的意见,这不是他能决定的。

  “萧樱,我只能说,我会尽我所能推动把大家问题都解决,即便一时解决不了,但也要分步骤分阶段来解决,所以我建议你们实事求是的申报,既不要太好高骛远搞得太奢侈,也不要亏欠下边干部职工,实事求是就好。”陆为民思考良久才这样道。

  “那我就信你喽,你让我实事求是的申报,我就实事求是的申报。”萧樱眨了眨眼睛,有些俏皮的道。

  ……

  看着暗沉沉的天际,陆为民心里也觉得有些说不出发慌,已经连续下了两天雨了,更糟糕的是长江上游地区仍然在下雨,蠡泽湖的水位已经涨到了历史第三高位,而临近市区的八里湖、九宫湖水位也在猛涨,直接威胁到了市区的安全。

  他专门提醒了尚权智和童云松,同时又在自己权力范围之内给毕华胜打了招呼,要求他加强防汛抢险的准备,同时也让沈君怀在市公安局和武警支队这边进行了动员,要求大家做好防汛抢险长期抗战的思想准备,杜绝麻痹大意的心理,他能做的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各区县的情况也不尽一致,陆为民也只能用自己在招商引资上积累起来的这些威信不辞辛劳的给各县区一把手们打电话,提醒他们加强防范,这事实上已经有些越俎代庖的味道了,市委书记、市长和分管副市长都没有提升到这个地步,你这个常务副市长却在那里上蹿下跳,这的确有点儿说不过去。

  陆为民也知道恐怕自己这种做法已经引起不少人的非议和不满了,但是不做,他自己心里不安,总不能告诉别人,我能预测洪水会给宋州带来巨大的损害吧?自己不是神。

  他吸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子铭!”

  “陆市长!”顾子铭从旁边办公室小跑出来。

  “把德生叫上,开我那辆切诺基,我们再出去转一转,走八里湖和九宫湖那边。”陆为民解开一颗衬衣纽扣,闷热的天气让人全身都有些粘糊糊的,很不舒服。

  “好。”顾子铭答应道,心里却有些嘀咕。

  这一段时间也不知道老板是哪根筋有些不对劲儿似的,总是有事儿没事儿往江堤河堤和湖堤上跑,不是把水利局那边人叫上,就是把公安武警这边的人叫上,连顾子铭都觉得老板是不是有点儿走火入魔了,怎么就一门心思觉得要出事儿,这上有书记市长,下有分管副市长和业务部门,各司其职,作为常务副市长,该汇报的汇报,该提醒的提醒,这就算是把工作做到家了,这要啥都插手,人家分管副市长心里怎么想,书记市长又怎么想?

  顾子铭觉得平素老板一个挺精明的人,怎么却在这个事情上有些偏执了,他也很委婉的提醒过老板,有些事情该通过向市长汇报或者向分管副市长通报来实现自己的想法意图,不应该一插到底,那样不太合适,但是老板却置若罔闻,也不知道老板是怎么想的。

  老板就是这个性格,认定的事儿就要一条路走到底,顾子铭也知道老板似乎对防洪堤很不放心,但是宋州这么多年大风大浪都过来了,那年不遇上两回洪峰过境,这江堤河堤湖堤这么多,也没见出什么事儿,今年汛期似乎长了一点,上游来水也比较猛,但是也不是就不可承受了,在这一点上顾子铭觉得陆为民有点儿偏执了。

  切诺基加大油门从市政府里冲了出来,一拐向西,八里湖和九宫湖都在西边,属于沙洲区,再往东边走就是麓溪了。

  两个湖泊的水口都和长江相连,虽则长江水位升高而升高,这进入六月下旬,连续下雨,加上中上游雨量也大,水位一直偏高,使得八里湖和九宫湖的水位也比平常高出不少。

  切诺基沿着湖堤下的道路匀速前进,陆为民的目光却在湖底下边的草皮周围查看着,长时间的湖水处于高位浸泡,对于湖堤的压力也不小,更重要的是湖水和水口外的江水息息相关,江水涨,湖水涨。

  陆为民让史德生把车提停在路边,自己爬上湖堤,查看了一下水位,心里也有些发憷,比起以往的标准水位要高出不少,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高水位已经持续了相当长时间了。

  这边没下雨,中上游下雨,来水量大,湖水水位降不下去,这边下雨,水位一样下不去,短时间问题不大,但是长时间如此浸泡,陆为民不知道这湖堤质量如何,也记不清前世中宋州遭受那一次劫难究竟是从哪里出了问题,他只能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考虑,而靠近江岸水口的八里湖这一段无疑就是最为危险的。

  一旦长江上游来水过于凶猛,就有可能在惯性的冲击下,直接进入八里湖,而冲击力可能也会对这一段湖堤产生一定影响。

  陆为民用脚踩了踩,然后又走到湖堤下边的基础处,仔细查看了一番基脚处的情况,他不是专家,也不是内行,看不出什么端倪来,但他也知道像这种情况,真正要出事情,也就是那么一时半会的事情,这样看是很难看出问题来的。

  看见长满青苔的基脚处,陆为民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有些意兴阑珊的走回停车处。

  “子铭,你看得出来什么吗?”

  “看不出,不过我知道这一段湖堤比较重要,距离水口太近了,江水可以直接涌进来,对湖堤压力也很大,不过我觉得水利局应该清楚这一段的重要性吧?”顾子铭回答道。

  看见湖堤上还有三三两两的散步者和垂钓者,陆为民总觉得这种心境似乎太闲散了一些,没有防汛抢险那种紧迫感,忍不住拿出电话,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打一个,虽然他知道对方也对自己很不耐烦了。

  这一段按照市里的布置,属于沙洲区,陆为民和沙州区委书记岳唯斌关系近期有所改善,但是却因为这连续几次提醒这防汛抢险的事儿,让岳唯斌对自己又有些意见了,只不过陆为民这一次还准备再要骚扰对方一回。

  不管对方听不听,信不信,但是自己要把招呼打到。

第三十一节 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

  桌上的电话响起,岳唯斌拿起电话一看,微微蹙了蹙眉,陈昌俊很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一点,轻轻笑了笑,“唯斌,有事儿?”

  “没事儿,陆市长的电话。”岳唯斌笑了笑,“陆市长这段时间工作重心有所转移啊,防汛抢险怎么这么重视了?比毕市长过问这方面的时候都还要多,而且多多了。”

  “呵呵,可能他危机意识比较强吧,这是好事儿,免得大家懈怠了啊。”陈昌俊出了一张牌,“二条!人家老毕也乐得清闲,有人代劳还不好?”

  “碰!”坐在陈昌俊对面的一个T恤男子接上话,“至于么?咱们宋州哪年不遇上一两次洪峰,有八里湖、九宫湖,更有蠡泽湖和青鹭池,都是和长江水相通,能有多大问题?陆市长也未免有点儿杞人忧天了。”

  “嘿嘿,这不是杞人忧天,这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嘛,陆市长觉悟多高,那是老彭你这种人能领略得到的?”坐在陈昌俊下手的男子皮笑肉不笑的搭上话,“要不人家陆市长三十岁就当常务副市长?这就是境界,这就是差距,明白么?”

  酸不溜秋的话让在座几人都笑了起来,只不过陈昌俊只是微微翘嘴角,而对面的岳唯斌笑得很含蓄,而他下手的那个T恤男则是哈哈大笑。

  桌上的电话仍然在不依不饶的响着,岳唯斌抱歉的看了一眼陈昌俊,“昌俊部长,我还是接一下,看样子陆市长不把这个电话打到,他是不会罢休的。”

  “你赶紧接,没准儿人家陆市长还真是有重要事情找你呢。”陈昌俊大方的放下牌,摆摆手。

  “陆市长您好,刚才发现电话在想,真是不好意思,呵呵,领导您有什么安排,尽管指示,保证完成任务!”岳唯斌话说得非常好听,满脸的笑容,压根儿听不出什么。

  “哦,陆市长放心,按照市委市府的安排部署,我是第一责任人,防汛抢险,当仁不让,义不容辞,没有问题,我们辖区的堤坝我都已经安排布置下去了,嗯,大会上我们就分了工,卢区长负责长江段和沙河段,我负责八里湖和九宫湖,我们都有分工,哦,你说八里湖和九宫湖,没有问题啊,我前天才去检查过,嗯,带水利部门的人一起去检查过,绝对没有问题,物资啊,都准备齐当了,对,我亲自验收过,都备齐了,您放心,多劳您费心了,您尽管放心,绝对不会给市里边添乱,好,好,明后天我在抽时间去看一看,好,再见。”

  看见岳唯斌挂了电话,陈昌俊下手那个年龄有点儿大的分头中年男子终于忍不住了,“岳书记,这陆市长是不是真有点儿走火入魔了,他这是第几次给你打电话了?第五次还是第六次?这都成了两三天一个电话,你是区委书记,究竟还干不干其他工作了,照他的说法,干脆就守在湖堤上别干其他事儿行了!”

  “嗨,老姚,话不能这么说,陆市长也是关心我们沙洲的工作嘛。”岳唯斌皱了皱眉,“这是好事儿,督促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陆市长在其他工作上可没有这么唠叨过。”

  “他是没有这么唠叨过,那是他从来就不管咱们沙洲的经济这一块,只顾着往苏谯和遂安拉项目了,咱们沙洲可是半点没靠过他,没沾过他一点儿光。”姚姓中年男子有些不满的道:“这厚此薄彼也太做得太明显了一些吧,我听说连经开区那边也是对他意见很大,陈部长,孙书记和他好像也是红过脸吧?”

  陈昌俊脸色微阴,这个姚应海,真他妈是个上不得台面的狗肉。

  有外人在,能说这些事儿?孔礼泰虽然是熟人,但是毕竟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深层次的话抖落出来,就不合适了。

  他当然也知道姚应海对陆为民是怨气满腹,卢楠出任的沙洲区区长,姚应海一直认为那本来该是自己的机会。

  周巍离任,岳唯斌升任,沙洲两个副书记,韩文龙年龄偏大,明显不符合提拔条件,自己虽然年龄也不小,但是姚应海认为自己在沙洲工作多年,也算是小有成绩,韩文龙不合适,那么自己就是最好的人选,没想到卢楠横空出世从宋城到沙洲,打破了他的幻想,而卢楠到沙洲就是陆为民的力荐,这让姚应海内心极为郁闷,对陆为民自然也是一百个不爽。

  “应海,这些话别以讹传讹,为民和承利也是工作中的分歧,很正常,老孙想要把有些项目放在经开区,为民要考虑平衡,有分歧甚至争执,这都是避免不了的事情,谁在工作中没个分歧?”陈昌俊想要制止姚应海的继续大嘴巴妄言。

  “嘿嘿,陈书记,老孔也不是外人,陆为民那是个小心眼儿,眼睛只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很有点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咱们下边不是不知道。”姚应海仗着和岳唯斌关系密切,和陈昌俊也还算熟络,所以说话也就不太顾忌。

  打过好几次牌了,钱都输了好几万,陈昌俊也没有给自己一个准信儿,这让他也有些着急,他倒不是心疼那几个钱,而是自己年龄摆在这里了,若是不抓住机会,再拖下去,自己就真的要变成韩文龙那样,栽倒在年龄这道坎儿上了。

  “应海,怎么说话呢?”陈昌俊脸阴了下来。

  “嗨,陈部长,这不明摆着的么?卢楠和他关系好,又给他推荐了一个让他满意的秘书,这就从宋城到咱们沙洲来当区长了;雷志虎是他党校同学,就当苏谯县委书记了,令狐道明听说和他那个丰州那边旮旯里来的那个妙人儿关系不一般,没准儿就是吹了枕头风,也就能到苏谯去当县长了,这也太偏心眼儿了吧?这也不说了,华达钢铁项目是他拉来的,但他凭什么拉这么大一个项目来,还不是因为他挂着这个常务副市长的名头,他不是宋州市的常务副市长,人家会鸟他?他是宋州市的常务副市长,那就得要为整个宋州市考虑,就不能只为他那一党人的地盘考虑,这么大一个项目,连带附属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附属关联项目都落到了苏谯,一年可能就是几十亿上百亿的产值,都落户苏谯,凭什么?尚书记和童市长也就任他为所欲为?我们沙洲、宋城还有经开区,难道条件就不如苏谯?吃不了肉,汤总该给我们喝两口吧?这也忒不厚道了!”

  应该说姚应海这些话还是代表了宋州市里一些人的观点。

  华达钢铁项目及其附属关联项目相当庞大,涉及到的投资也是超过十亿以上,加上关联附属项目,估计至少也在十五亿以上,这对于已经干渴多年的宋州下边各区县来说都是一个垂涎三尺的猎物,哪怕就是能分到其中那么一两个附属关联项目,那起码也是几千万的投资,建成之后拉动的GDP也是上亿,这种诱惑谁能拒绝。

  但是苏谯方面把各方面工作做得太过于完美,以至于接踵而至的关联项目基本上都落户到了苏谯,就连经开区都未能从中分到一勺羹,更不用说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同时也并不是和发展与钢铁相关联产业的宋城、沙洲等地,但这几个区县的部分干部们都还是对这件事情颇有怨言,认为陆为民应该代表市政府对此予以行政干预,将一些项目分配到诸如沙洲、宋城和经开区以及叶河等县区。

  在这一点上,陈昌俊倒是没有太多发言权,虽然他也觉得市里边把华达钢铁项目以及附属关联项目都放在苏谯不太合适,这分明让苏谯的分量一下子就压倒了其他县市区,傻子都知道,华达钢铁项目及其附属关联项目这林林总总可能超过十五亿的项目一落户,带来的建筑业产值飙升不说,一旦建成投产,拉动的产值至少是五十亿以上,如果按照目前钢材价格上涨趋势,以及钢材深加工项目的拉动,整个产业带来的产值超过上百亿都有可能,也就是说一两年年后苏谯一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产可能就会相当于现在的宋州整个市的GDP!

  这意味着什么?经济实力的膨胀从来都是地方党政一把手政治地位提升奠基石,没准儿那个时候雷志虎就可能会是市委常委了,甚至连副市长都看不上了,而雷志虎与其兄雷志龙都和陆为民关系密切,这无疑让陈昌俊心里也有些发梗。

  “陈部长,老姚说的话可能有些偏激,但是市里边也的确应该考虑一下这方面的问题,我和陆市长提起过这个问题,他却以钢铁产业发展的总体性和节约运输成本做托词,说这是那些企业自主选择,这话也太有些敷衍人了,没有市里的政策支持,这些项目会都一窝蜂往苏谯跑?”岳唯斌对这事儿也有点儿意见,只是他不像姚应海分管经济工作那样情绪直接,何况自己好歹是区委书记,华达钢铁毕竟是陆为民引进来的,公然指责也说不过去。

第三十二节 有些方面,不得不服

  陈昌俊没有对这一话题作出回应,对于经济工作上的政策,他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陆为民在华达钢铁项目上拥有很强的主导性,这个项目是他一手引来,对于市里边来说,这些附属关联项目放在哪里都影响不大,只要是在宋州市范围内就行,放在苏谯的确也有很多优势,这一点陈昌俊也能看得见,当然,岳唯斌的说法从沙洲这个角度上来说,也有一定道理,只是出于各自角度不同罢了。

  “唯斌,沙洲的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很明显,不一定非要去凑热闹,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陈昌俊摇摇头。

  “陈部长,沙洲在宋州条件还算不错,但是和沙洲竞争不仅仅是市里边的区县,现在省内各地市都在加强招商引资的竞争,沙洲要面对其他地市,所以也是煞费苦心,现在要吸引一个像样的项目很不容易,……”

  岳唯斌叹了一口气,只有坐在这个位置上才知道所处的竞争压力有多大,积弱甚久的宋州面对其他地市的竞争拿得出手的东西并不多,尤其是多年一来养成的僵化死板的作风,更是很不适应当下的竞争态势,岳唯斌也力图想要扭转这种局面,但是这是一个长期过程,没有那么容易迅速改善。

  尤其是现在市里各区县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叶河、麓溪这市区周邻几个县区在换了主要领导之后,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上都显得有些咄咄逼人,尤其是麓溪区似乎更有一点儿找到感觉的架势,提出来的要把麓溪打造成为宋州商贸流通中心和服饰之都的口号,也让沙洲和宋城这两个主城区的区委书记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而这个构想据说也是得到了陆为民的高度评价和赞许,更让岳唯斌和艾文崖都是如坐针毡。

  谈到工作,气氛似乎有些沉闷。

  陆为民在经济工作上的强势作风以及拿出手的东西即便是陈昌俊和岳唯斌、姚应海都只能服从,大不了在背后腹诽一番,他们不得不承认无论他们怎么看不惯陆为民,不喜欢陆为民,但也得承认,宋州的招商椅子是在陆为民来了之后才开始打开局面的,产业导向定型和选择路径,也是陆为民出任常务副市长之后才开始有了起色的。

  宋州的招商引资的确缺乏底蕴,不论是从招商引资历史还是经验来说,以前宋州人总认为宋州市仅次于昌州的老二,而且还有着昌州所不具备的丰富水资源和水运资源优势,依托包括蠡泽湖和青鹭池等湖泊的丰富水资源和长江黄金水道的天赐资源,还有厚实的工业基础以及教育科研资源基础,觉得在招商引资上是完全可以力压群雄高人一筹的,结果就是这么多年来,年年都觉得自己该是最适合的,结果年年招商引资的成绩都是出于全省末流,甚至连昌西州和丰州这样的农业地区都比不过,这让宋州干部也是无比尴尬。

  曾经一度为争夺昌B这个机动车牌照号位而义愤填膺的宋州人越来越尴尬的发现,怎么自己所在的城市和其他地市的差距是越来越大,甚至比起那些原来根本就没打上眼的地市似乎都一个个在超越自己,而且把自己越甩越远,每一次到其他地市去学习考察归来,都会悲哀的发现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其他地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宋州城区却总是这样老旧、散乱、无序,感觉不到那一份其他地市所拥有的蓬勃生机,这是让他们最为憋屈的。

  老的传统工业每况愈下,而新产业却又看不到落足点,这种尴尬的情形似乎一直持续到了今年陡然一变。

  完成整合的新麓山集团一下子焕发出了活力,即便是全国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形下依然逆势增长,产值和利润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预计今年新麓山集团的产值和利税比起去年尚未完成兼并重组的麓山集团、一、二纺厂和针织二、四厂合起来还要增长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听起来有些骇人,但是仔细想一想也在情理之中,一、二纺厂和针织二、四厂去年基本上都处于停产状态,总共生产之间不超过两个月,至于说利税更是提都不用提,都处于越生产越亏的状态来,何谈利税?所以在实现兼并重组后,新的生产线一经建成边迅速投入了正常生产,实现了开门红。

  据说新麓山集团的自备电厂已经完成了招投标,即将开建,一旦建成投产,估计至少可以让整个新麓山集团的生产能力增长百分之二十,而成本进一步下降百分之十以上,产值和利税更会获得进一步提升,而且富裕的电力还将会为新麓山集团实现产业提升提供更宽裕的空间,这也将成为新麓山集团今后几年增长的发动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5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4/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