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陆为民选了东崮区的两个乡两个团员作为自己的联系点,无他,方德宝是他的同学,而另外一个在霍山乡马头村的丁克峰也是他的同学,应该说方德宝和丁克峰都是他读初中是最普通的两个同学,也是来自农村中高考中失手的同学。

  这个时代的高考失手再正常不过了,这不是十多年后本科专科随便上的年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这种场面让无数人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折戟沉沙的事例太多了,而这个年代就算是想要考个中专也是难上加难,考上中专也就意味着你有了一个铁饭碗,更不用说大学了。

  城市的同学考不上就只有想办法找路子就业,而农村里的同学就更简单,直接回家要么面朝黄土背朝天,充当新一代修理地球的农民,要么就打起铺盖卷儿奔沿海地区去,成为最早一代的农民工,没准儿运气好成为时代弄潮儿,也许就能摆脱户籍带来的限制,成为新城市人。

  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最平凡而现实的生活。

  丁克峰的情况也是方德宝告诉陆为民的,他家要比方德宝家境略好一些,丁克峰的老爹是村里多年的村支部书记,在村里也有些人望,陆为民也把丁克峰发展成为联系户,这样两户蹲点联系户,也就算是有了两个样本,日后若写情况汇报总结经验,也算是有了两个实打实的素材。

  当然丁克峰情况和方德宝不一样,所以丁克峰虽然也是搞了葡萄架下的木耳栽培,但是在规模上要比方德宝这边要大不少,一次性就投入了三万块进行改造扩大种植栽培规模,这份魄力连陆为民都为之咂舌,当然这也与丁克峰的父亲是村党支部书记,而且丁克峰也在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有一定关系。

  这种葡萄棚下的黑木耳栽培组合技术获得成功这一情况也是陆为民从表哥陈岗那里获知的。

  陈岗到昌州省农业厅培训了三个月,回来提到了农村多种经营发展的方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宜林则林,提倡鼓励发展副业,但是也谈到了要避免行政干预,大概也是淮山猕猴桃事件带来的教训。

  在获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陆为民立即把现在县团委要搞的这个在农村青年团员中发挥带头致富的示范作用活动联系到了一起,如果能够利用这个省农科所搞的这个项目实验结果在南潭进行试点,无疑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效应,所以陆为民立即让陈岗帮忙联系省农科所。

  而省农科所也有意选择一两个点作为推广试点,看到南潭县方面这样热情,也很高兴,这样双方一拍即合。

第五十八节 前世恩主

  南潭县团委和省农科所也就签署了合作协议。

  由省农科所无偿提供葡萄种苗和黑木耳菌种,并提供技术指导,而南潭县这边则负责提供试点户,原本陆为民希望县团委也能拿出部分经费来支持试点户,但是梁彦斌对此不是很感兴趣,而报到县委那边徐晓春虽然表示了支持,但是也仅仅是道义上的支持,要想让县里边出钱,就有些渺茫了。

  所以陆为民也就不指望县里边能给多大支持,借此机会自己干脆就直接确定了方德宝和丁克峰,让这两户自己最为了解的同学成为试点户。

  “德宝,你和克峰可以多交流一下,省里边的专家老师毕竟来的机会不多,更多的还得靠你们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昆湖那边作为省农科所基地搞得比较规范,但是各方面条件也还有差异,所以最终还得靠你们自己。”

  陆为民拍了拍手上的木屑渣,这种用松木渣作为培养体的栽培技术与葡萄种植相结合也算是一个突破,在昆湖省农科所基地里获得了成功,真正要在农户家中来实践成功,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成功,所以省农科所也很重视,基本上隔两个星期就要来看一次,而陆为民也把方德宝和丁克峰叫上一起去昆湖那边考察了两次。

  “嗯,放心吧,克峰那边规模搞得更大,他比我还小心,没事儿就跑到我这边来,我们俩一直都保持着联系。”方德宝把自己身上已经被汗水打湿的衬衣交给自己的对象,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女孩子,然后一挥手道:“走,中午就在我家将就对付一顿,别嫌弃。”

  “呵呵,嫌弃啥?我还不一样是农村里出来的孩子,走!”陆为民大方的一挥手,笑着道:“喝两盅。”

  “好!”方德宝高兴的道。

  陆为民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下午四点过快五点了。

  东陂的班车很少,方德宝帮他找了一辆拖拉机坐到了东崮镇,然后他再坐客车回到县城。

  拖拉机再加上从东陂乡到东崮镇的碎石路,让陆为民再度经历了一次洗礼。

  这一段时间里,他已经多次体味这种滋味,没有燃烧完全的柴油烟气熏得他就是回到办公室身上依然有着浓烈的柴油味道,弄得办公室里的人都以为哪里来了一个修车师傅。

  刚在办公室坐定,小程就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满脸惶然道:“陆书记,今天你上哪儿去了?”

  陆为民有些诧异,平素这个小程挺文静的,说话也是细声细气,怎么今天却变成这样?

  “怎么了,小程?我不是说了么?这两天我都要跑东崮那边,两个试点户我得去盯着,不能搞砸了,省农科所和咱们团委可是签了协议的,不管怎么说,人家农科所可是为咱们提供了那么多种苗啥的,而且隔一周就来一回,人家都挺上心,咱们自己不能不闻不问吧?”陆为民含笑问道:“是不是有啥事儿?”

  “今天下午县委秦书记过来了,来咱们团县委调研,你怎么不参加呢?真有事儿可以等到明天去啊。”小程一脸不解,“秦书记和徐书记都问起了你,梁书记也不知道你去哪里了,柳书记就说昨天和今天上午都没有看到你,不知道你在干什么,我看徐书记脸色就很难看,秦书记倒是没说啥。”小程皱着眉头,“你没和梁书记说么?”

  陆为民心中微微一沉,徐晓春脸色难看不打紧,倒是秦海基没说啥倒是真有点问题,梁彦斌这两天连人影子都没看到,听说是到丰州去了,这家伙好像在跑动,想到新成立的丰州地区团委去,至于柳俊成这个家伙,自己前天不是和他说过自己要去跑省农科所这个试点工作户么?怎么这个家伙……

  想到这里,陆为民就忍不住轻轻哼了一声,看样子又被这个家伙阴了一回。

  这家伙从自己到县团委来就有些不自在,觉得好像是自己踏足了他的地盘,梁彦斌在谋求调动,剩下就是自己和他两人,他和自己资历都差不多,如果梁彦斌真的走了,有很大可能性就是自己和他中的某个人暂时来主持团委这摊子工作,这家伙现在就开始给自己上眼药,深怕自己在领导眼里落个好印象了。

  “没事儿,小程,谢谢你的提醒,我想可能是梁书记和柳书记忘了吧,我前两天就和他们说过我在跑这项工作,看来他们是忘了。”陆为民笑笑,“到时候我和徐书记解释一下就行了。”

  “那就好。”小程松了一口气,和陆为民摆摆手,这才离开了陆为民办公室。

  这个小丫头心倒是挺好,也真难为她了,陆为民叹了一口气。

  越是在这种机关里混得久,你就越是有一种在虚度光阴的感觉,陆为民不喜欢团委的工作,但是既然将自己安排到了这个位置上,那他就要做好,做到让其他人都刮目相看。

  陆为民随手拿起案桌上的报纸,丰州日报据说也在筹办了,但是现在还没有正式创刊,据说要等到十一国庆节,也就是丰州地区正式成立时,就要正式发行。

  在第一版的稍下方,丰州地区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孙震的名字出现在陆为民的眼帘中。

  一时间陆为民有些神思恍惚,前世中自己为这位丰州地委副书记当秘书的点点滴滴有浮现在心中。

  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是在忙着丰州地区的筹备的最后阶段工作么?

  ……

  孙震这时候的确是在忙着丰州地区成立之前最后的筹备工作,十月一日就是昌江省丰州地区正式挂牌的日子。

  九月三十日昌江省委省政府会正式将国务院的批复传达下来,在此之前虽然大家已经都知道了丰州成立地区,甚至大家已经开始围绕着丰州地区来进行工作规划了,但是在表面上还不得不服从黎阳地区的指令,至少夏力行也还是黎阳地委书记。

  要到9月30日截止,原黎阳地区南七县才会正式脱离黎阳,新成立丰州地区,地委行署所在地设于县改市的丰州市。

  这几个月里他算得上是最忙的人,虽然李志远和他是一起从省里空降过来的,但是李志远和他情况不一样,李志远要担任丰州行署专员,现在是等着地区成立,顶多也就是花些时间了解丰州下辖各县情况,他的工作重心摆在政府工作方面,而自己则不一样,地区马上就要成立,而一旦要成立也就意味着地委的各个部委,行署的各个局行部门,都要把架子搭起来,招牌竖起来,这里边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干部人事问题。

  虽然说地委行署以及人大政协工委的干部早已经确定下来,一些重要部委局行的领导也已经基本敲定,但是在这么多部委局行涉及到太多的领导干部,不少都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敲定下来,而自己又是外来干部,对于丰州这边干部并不熟悉,对自己来说这就更为棘手了。

  孙震对拟任地委组织部长的苟治良印象并不太好,除了有一些不太好的反应外,在他看来,省委在组织部长这个职位上的考虑也还是有些欠妥的,一个在丰州县担任了多年的干部,工作足迹基本上没有出过丰州县,对其他县的干部的了解也并不比自己多多少,加上自己这个外来户,无疑就让地委书记夏力行在人事上的话语权变得更重了。

  当然他孙震不是想要否定夏力行在人事上的主宰权,他只是觉得作为日后地委人事上决策上的三驾马车,省委应该更综合统筹的来考虑搭配。

  夏力行本来就是从黎阳地委书记过来,先天上就占据着绝对主动,而自己是从省里过来,对这边情况一点不熟悉,而组织部长则是一直在丰州县工作,从未在地区部委局行和其他县工作过,对全地区干部了解情况相对狭窄,这样的搭配从工作角度来考虑就不是太合适。

  事实上他当时也向省委组织部建议是不是考虑一下在班子里是不是可以适当调整一下分工,考虑一名对丰州整个地区干部较为熟悉的干部来担任组织部长,但是这个意见他只能对和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泰然谈起过,但是并未在省里边获得认可。

  没有获得认可,孙震就只有自己辛苦一些,加班加点的下基层跑部门,抓住一切机会多和丰州地区的干部们接触,力求尽可能的通过自己亲身接触的方式来加深对干部们的了解,这虽然看起来有些老套,但是却是目前最为实用的方式。

  在用人上孙震一直喜欢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获得的实际一手资料来分析判断,而不是下边人的汇报推荐来掌握情况,他觉得只有这种方式启用干部,尤其是启用重要岗位上的干部,自己才能放心,连他自己也承认这样可能会让自己有些累,但是重要岗位的干部任用,他宁肯自己累一些,也要力求把稳。

第五十九节 丰州地委铁三角雏形

  孙震拿起手中的资料向走廊另一头走去。

  现在筹备领导小组挤在这个化肥厂的行政大楼里办公,孙震看夏力行的态度似乎对这里条件还很满意,一点没有想要新建日后丰州地委行署办公用房的意思,如果不是另一位副组长,也就是日后的行署专员李志远强烈要求尽早规划地委行署办公用房的建设事宜,只怕夏力行还真有点安于现状的味道。

  夏力行办公室里似乎有人,孙震敲了敲门。

  里边传来夏力行温和的声音,“请进。”

  孙震推开门,一眼看见安德健坐在沙发里,“哟呵,夏书记,老安也在啊,不打扰你们吧?”

  “呵呵,来坐,老孙,正好你也来看看这篇文章,我觉得很有意思。”夏力行对这个比自己小一大截的团省委副书记还是相当尊重的,只不过在这个称呼上却是破费思量。

  叫小孙吧,对方日后就是自己的副手,显得有些不太尊重,尤其是人前人后的更不合适;叫老孙吧,似乎一下子就把这个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叫老了一大截,孙震本人未必舒服;直接就叫孙震吧,如果关系很密切倒也合适,但现在两人关系还未达到那一步,听起来就显得太过生疏,也不符合夏力行的风格,叫孙书记吧,似乎一下子就把两人关系推得更远,很有点公事公办的味道,在私下场合更不合适,最终夏力行还是决定叫老孙,叫老一点就老一点,听起来至少更成熟。

  “哦?夏书记说的很有意思的东西肯定不简单。”孙震笑着过去,安德健已经站起身来,在三人沙发上让出一个位置来,这样就形成了两人坐在夏力行的对面,一个等腰三角形。

  “呵呵,德健琢磨的东西,推荐给我看了看,我觉得很有价值,你也看看。”夏力行示意安德健把东西交给孙震看看,安德健把手中文章也就递给了孙震。

  “我可不敢贪功,这是我在县里时县委办一个年轻人写的东西,当时只是针对南潭的发展来考虑,但是我觉得更符合日后我们丰州的布局定位,所以修改了一下,把视野角度移植到了整个丰州,但是基本调子还是‘剽窃’那个年轻人的。”安德健笑呵呵的道:“他的原稿也在这里,孙书记也可以看一看。”

  孙震接过安德健递过来的东西,眼睛顿时一亮,《落后地区扶贫发展新思路——京九铁路对贫困地区脱贫的造血功效》。

  夏力行和安德健都没有吱声,孙震也不客气,自顾自的看了起来,粗略的浏览了一下基本情况,再翻了翻原稿,这才抬起头来,“夏书记,这东西怕不仅仅是有些意思那么简单呢,很有点价值和意义,我觉得正符合咱们新成立的丰州地区的发展思路,而且极具现实操作意义。”

  “哈哈,省里边下来的干部就是不一样,操作这个词儿咱们下边可不敢用,只能说去做工作争取。”夏力行开了一个小玩笑,拉近双方的距离,让气氛也变得更轻松,“现在丰州地区成立在即,很多同志的工作却还毫无头绪,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忙什么,整天四处吹牛串门,要不就是憧憬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这种风气我看要不得。”

  “老孙,我觉得丰州地区成立之后地委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不是其他,就是要整肃这种庸俗浮躁的风气,要让大家明白中央和省里之所以要新成立丰州地区,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彻底改善这个落后地区的面貌,而我认为要改善这个地区落后面貌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解决精神落后的问题,要彻底树立起扑下身子干实事的精神和风气。”

  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夏力行的语气已经变得比较严肃,孙震点点头,“夏书记说得对,这其实就是一个精神层次和精神面貌的问题,谋事做事,这是当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上进心的体现,这也是为官者的官德所在,当干部就是要为老百姓谋事做事,整天庸庸碌碌,追求物质,贪求享受,这其实就背离了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准则,这种风气一旦蔓延,就会成为阻滞我们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安德健心中暗自赞叹这位团省委副书记,这理论素养真还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夏力行一个观点出来,他就能立即加以引申发挥,而且还能牢牢把握捕捉到夏力行的核心意思。

  不过安德健也揣摩出夏力行话语中隐藏着的深意,眼下李志远兴致高昂的在为地委行署大院日后建设四处选点,已经拿出来几个合适地址,而各局行部委的筹备组也是跟着效仿,围绕着地委行署的选址到处划地盘抢占有利地形,他感觉到夏力行似乎对此有些不以为然。

  前一段时间夏力行在筹备小组工作会议上提出来让大家把心思放在丰州地区成立以后的中心工作上来,要花心思谋划明年丰州地区该怎么来发展,但是似乎李志远却理解为如何让丰州行署的各部门局行尽快搭起架子垒起台子,行政职能部门这才能够开始真正唱戏。

  夏力行和李志远这两个日后的党政主官从丰州地区尚未正式成立,就隐隐有了一些分歧,这让安德健再一次意识到矛盾无处不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自己从乡镇区上,再到县里,现在到了地区,每换一个新环境,都能很快就觉察到无处不在的矛盾和斗争。

  李志远的这一手很厉害,强调要优先考虑行政部门的办公用房以及干部们的住宿用房建设这一大事,很容易就能抓到这些干部们的心,无论是从黎阳过来的干部,还是从各县抽调来的干部,现在不少都是租住房子,或者就是大家挤在旅馆里,亟待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来慰劳他们这些新建地区的“元老功臣”们。

  虽然在前期就已经有不少规划出台,但是李志远却对原来的规划不太满意,认为太小家子气,不符合日后丰州地区发展前景,要求全盘推翻重新规划设计,这一大动作夏力行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是安德健感觉得到夏力行是不太满意的。

  不过夏力行似乎很克制,也许是要避免在地区尚未正式成立起来就矛盾凸显,所以也只是很隐晦的在一些会议上要求大家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条件待遇,而要把心思放在如何将丰州地区经济发展搞起来这个头等大事上来。

  “老孙说得好啊,这项工作不能拖,地区一成立就必须要认认真真不走过场的搞一次整风运动,尤其是我们的领导干部更是必须要在思想上得到一次洗礼。”夏力行满意的点点头,重新把话题拉回来:“德健提出来的京九铁路事宜,我觉得事不宜迟,要尽快落实专人专班来‘操作’,这项工作也是地区成立之后行署的一项首要中心工作,如果能够让京九铁路通过我们走西线通过我们丰州,那么我们将会有包括丰州在内的三个县市直接受益,其对我们丰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将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助力,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丰州成立地区跨越发展的一个火箭助推器,丝毫不亚于省里边给我们丰州的这个程控电话开通项目的支持。”

  为了支持丰州这个新成立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到明年拿出两个举措来促进丰州地区发展,一是全面升级从昌州到丰州的国道和省道为标准二级公路,另外还将拨付一笔资金用于丰州到下辖各县的主要道路的改造工程,第二项就是由省邮电局决定在除了昌州之外率先在丰州地区进行改造,甚至还先于昆湖、青溪和桂平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市,其所需资金,全部由省财政来负担。

  这两项也都算得上是一个大手笔,尤其是对于丰州这样一个堪称全省最偏远最穷困的地区来说,财政问题将是一直困扰丰州的难题,由省里来帮助完成程控电话的改造和道路升级改造,无疑为日后的丰州地区财政减轻了一个大负担。

  “夏书记说得对,现在我们不少干部还有着很浓厚的坐等靠要的心态,总觉得丰州是新成立的地区,省里边会照顾我们,可是省里给我们的优惠条件也是有限的,不错,丰州的确很贫困,省里是该照顾考虑,但是西边的昌西自治州呢?也是老少边穷地区,比我们丰州条件更差,该不该照顾?要说特殊情况,那全省可就多了去,省里也不可能照顾得过来,最终还得靠我们自己。”孙震点点头。

  “所以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学会捕捉各种对我们发展有利的信息,要敢于去挑战困难争取成功,京九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要说我们丰州地区并没有多少发言权,要去争取似乎也级别也不够,但是不是我们就一点劲儿都使不上,就听之任之呢?我觉得不是,你没有去尝试过,怎么知道使不上劲儿?我们丰州级别不够,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通过省上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去使劲儿?可不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阐明我们的期望和想法?就像这篇文章里所说的那样,大有文章可作,我们也必须要去作,丧失错过了这个机遇,我们就是丰州的历史罪人!”

第六十节 举贤不避亲

  听得孙震一下子把这个意义提高到这个高度上来,夏力行和安德健都笑了起来。

  “孙书记,还是你看得高远啊,错过了这个机会,也许我们丰州就再没有了。”安德健赞同的道:“我赞成夏书记和孙书记的意见,应该尽早成立专人挂帅的专班队伍,把争取京九线过我们丰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省里给我们的两项政策已经确定了,实际上只需要有关部门落实协调,而京九铁路还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我相信黎阳那边肯定也在关注,甚至他们也会去争取,这一点夏书记应该很清楚,所以我们必须要花更大力气,尽最大努力,动员各方面力量去争取。”

  三人又讨论了一些事关京九铁路过境项目的其他事情,孙震这才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德健同志,看来南潭出人才啊,写这篇文章的同志思路很开阔,眼光很深远,这都是你培养出来的干才啊。”

  “呵呵,孙书记你过誉了,写这篇文章的同志要说和我的培养可没多大关系,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大学毕业分配到我们南潭才几个月时间,还在给沈子烈同志当秘书,这篇文章也是子烈同志推荐给我的,我当时也颇感惊奇。”安德健笑了笑,“可能夏书记也还有些印象,南潭猕猴桃销售也是这个小伙子出的主意,到北京去和亚运会拉上关系,后来有建议成立农业开发公司,脑瓜子灵得很。”

  “哦?大学刚毕业?!”夏力行和孙震都是异口同声的问道。

  夏力行若有所悟的点点头,“我当然有印象,为这事儿海华书记还专门表扬了我们黎阳,当然也为这猕猴桃的事情挨了批评,还处理了人,这个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哪个大学毕业的?”

  “叫陆为民,是岭南大学毕业分配回来的,他的老家就是南潭的。”安德健淡淡的笑了笑,看样子夏力行和孙震都开始注意到了陆为民。

  “那这个小伙子现在在干什么工作?”孙震也颇为感兴趣。

  南潭猕猴桃事件他也有所耳闻,黎阳在这件事情上既得了表扬也挨了批评,据他所知,省委对安德健之前是考虑进丰州地区行署班子而不是现在的地委班子,但是在猕猴桃事件上南潭工作得力,表现优异,作为县委书记的安德健功不可没,而夏力行也力推安德健,省委组织部才会进行了微调,安德健才得以进入丰州地委班子。

  没想到这个猕猴桃事件的最大功臣和眼下三人商讨的争取京九铁路过境一事居然也联系起来,这就不能不让孙震感到惊讶了,尤其是这个人居然还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我走的时候在南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担任副主任,当时也是觉得这个年轻同志表现优异,想要给他加加担子,锻炼一下,现在好像到团县委担任副书记了吧。”安德健没有掩饰什么。

  “到团县委主持工作?”孙震是从团省委出来的干部,对团干还是比较认同的。

  “应该不是,现在的南潭县团委书记也是才担任不到两年时间的年轻人。”安德健没有多做解释,但是也留了一些话头子。

  孙震皱起了眉头,南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副主任到县团委担任并不主持工作的副书记,怎么看都有些贬谪的味道在其中,但是安德健没有明说,他也不好多问,但也能估摸着这中间免不了是安德健和沈子烈离开之后南潭县里的一个人事调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