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631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汪书记,我哪敢在您面前打马虎眼?也没有别的其他意思,就是觉得如果能够把年前可能陆续还有一批空缺位置纳入与宋州班子进行一起调整,这样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更有利于工作。”贺锦舟也不讳言。

  “唔,年前,除了宋州这几个班子成员外,省委党校副校长罗潭年龄到了,他也和我说过了,另外宜山市委组织部长陈静久年龄也差不多了,还有其他人么?”汪正熹语速很慢。

  “昌西州委副书记张天豪被列入了中直机关和国务院部委上挂锻炼干部,我听方部长说,由于上挂时间较长,而且这批上挂干部日后的去向也不确定,邵书记的意思是可以考虑免去这边职务,或者不免职,但是另外考虑副书记人选接手工作。”贺锦舟顿了一顿才道。

  汪正熹微微一怔之后,“你是说中组部那边明确了这个意思,这批干部日后要跨省异地交流,或者留在燕京?”

  “好像部里边是有把这批干部跨省异地交流使用的意思。”贺锦舟点点头。

  汪正熹沉吟不语,好一阵后,他才径直道:“陈昌俊任宋州市委副书记,你觉得怎么样?”

  贺锦舟一愣,汪正熹思维跳跃相当大,一下子就回到了宋州这边,让他一时间不知道改如何回答。

  “我面前,你还用藏着掖着?赞同不赞同,都说说你的意见和理由。”汪正熹皱着眉头道。

第一百三十五节 拿捏火候

  贺锦舟小心的斟酌了一下言辞,这才缓缓道:“我觉得不是很合适。”

  “理由。”汪正熹面色不变,似乎早就料到了对方的这个态度。

  “汪书记,我在您面前也就不绕圈子了,事实上宋州这个市委副书记说份量重不重,说轻不轻,如果换个在其他地市也就是一个不尴不尬的鸡肋角色,上有书记市长,还有一个分管党群的副书记,下有常务副市长,名义上是分管经济,但是我们都知道现在经济工作大方向大政策都是常委会定调子,强势一点的一把手基本上就把调子定了,而具体执行更多的是在政府执行层面上,这个副书记,在我看来意义不大。”

  贺锦舟的话让汪正熹忍不住微微咧了咧嘴,“锦舟,你这是在质疑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不妥?”

  “您要这么说也差不多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一个副书记和一个担任常委的常务副市长都要来分管经济,其实就是一个重叠,如果说两个人配合默契倒也罢了,但如果两个人观点理念和行事风格不合拍,那就很容易造成摩擦扯皮,反而拖累效率耽误工作。”贺锦舟也不客气,既然说到这个份儿上,他也不需要隐瞒什么,“宋州情况您也清楚,今年势头很好,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最好的一年,我不能说是都是陆为民的功劳,但是最起码陆为民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企改制,招商引资,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动,这些大动作,陆为民都能够把尚权智和童云松他们两位的观点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就凭这一点就不简单。”

  “你认为陆为民更适合这个副书记?”汪正熹皱了皱眉头,“他在常务副市长位置上一年时间还不到吧?”

  贺锦舟笑了起来,“汪书记,您不是也经常教导我们说,不讲资历,只看实绩,陆为民在现在常务副市长这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宋州经济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也不能说他更适合这个副书记,但我认为如果陈昌俊担任这个副书记,可能会给宋州的工作带来一些影响,我想无论是谁恐怕都不愿意看到这一种情形发生,除非陆为民调离。”

  汪正熹瞪了贺锦舟一眼,这话倒是有点儿逼宫的味道,当然汪正熹知道贺锦舟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陆为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是不可能调离的,至少不能因为陈昌俊担任这个副书记而调离,宋州局面刚有起色,省里很关注,这个原来昌江省的两大核心之一沉寂多年,甚至成了大包袱,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些起色,怎么可能随意破坏?

  让陈昌俊到昌西州也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选项。

  张天豪现在是分管党群的副书记,虽说昌西州经济差了一点,但是这个副书记比起分管经济工作副书记又要高了一筹,在常委里边的排位也是第三,而且尚权智明年离开宋州基本上已经成定局。

  汪正熹也在上边得到一些消息,中组部已经在着手对尚权智进行初期考察了,估计明年还等不到下半年就有可能离开宋州,至于是在本省任职还是离开昌江现在还不明确,但离开昌江的可能性最大,所以陈昌俊事实上到哪里任职都不重要了。

  “前几天花省长也和我交换过意见,她和您的观点相近,认为宋州这边的情况不宜久拖不决,年前定下来是比较合适的,这有利于宋州局面的稳定,她提到今年宋州经济增速大幅攀升,对全省经济增速的拉动效果明显,宋州明年的局面可能会更进一步向好,这对全省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贺锦舟的这番话让汪正熹忍不住哼了一声,花幼兰和他虽然都是土生土长的昌江本省干部,但两个人素无交集不说,而且在工作上的观点也不尽一致,加之花幼兰原来和田海华走得比较近,所以两个人关系并不太好,但也说不上不睦。

  汪正熹也是一个非常冷静理智的人,他也承认贺锦舟转达花幼兰的意见是中肯的,只是情面上有些不太愿意接受而已。

  “锦舟,对宋州班子的调整,你们部里边还有什么其他意见?”

  贺锦舟犹豫了一下,“老尚建议如果陈昌俊不再担任组织部长,就由沈子烈接任组织部长,曹振海任市委秘书长,孙承利任宣传部长,但这个意见方部长还没有明确态度。”

  汪正熹忍不住又轻哼了一声,这个尚权智倒是把算盘打得挺精的,一环扣一环,还真以为宋州市委是他家开的了,自己都要离开了,居然还妄想要把宋州下一届的班子格局定下来,这也未免太异想天开了。

  孙承利在宋州那边的情况不太好,这个情况汪正熹也知道,孙承利也向自己汇报过几次,主要还是反映尚权智和童云松对他的工作支持力度不够,对经开区的定位模糊,资源反而都倾斜到了县里,他这个常委在市里边也是不尴不尬,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

  “锦舟,我看这样,既然你们部里边决定要把宋州市委班子确定下来,那么现在时间也差不多了,一晃就要过年,宜早不宜晚,连同其他地市和省直部门需要一并调整的人选都尽快拿出方案,不要拖拖踏踏,我原本说成熟一个研究一个,你们要拖到一并来,既然如此,那就该怎么就怎么,不要受一些外部因素干扰,……,你把这个意见转达给老方,我也会找时间向邵书记汇报一下,尽快定下来。”

  ……

  有力的一挥球拍,球飞出了底线,姚放有些遗憾的拍拍手,把球拍扔到一边,慢慢走到球场边儿上,端起一杯热果汁,喝了一大口,对走过来的男子道:“不行了,久了不锻炼,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力量控制不好了,姚安,看不住没几个月不见,你球技见长啊,怎么,跟着你们谭市长把球技也练出来了?”

  “嘿嘿,大哥,你别说,谭市长没别的爱好,就喜欢打网球,宜山那边麻风盛行,都喜欢打麻将,唯独谭市长只喜欢打网球,我这个市府办主任也只能跟着练球技了。”姚安拿起一张干净毛巾递给自己兄长,自己也拿起一张毛巾擦拭了一把汗,“这样也对,省得老是输钱,宜山那边那些家伙都打得大,我原来在临溪也就玩玩五十一炮,一场也要输赢两三千,到了宜山市里边,更野,一百,一场四五千输赢很正常,靠工资吃饭的人怎么玩得起?我也算是节省了。”

  “这说明你们宜山经济向好嘛,也算是好事。”姚放擦拭了身体,把毛巾放下,坐下,把身体靠在椅背上,“谭学强特立独行未必是好事,你自己也要注意,和地方上干部打成一片对于你们这些空降干部很重要,玩牌也是一种拉近距离融洽感情的方式,注意一个度就行。”

  “哥,这个度可不好把握,那得要真金白银去抵挡。”姚安摇摇头,突然意识到了一些什么,试探性的问道:“哥,你说谭市长特立独行,这话好像有点儿……”

  “你知道就行了,谭学强当这个市长都有些勉强,田书记不在了,有些事情就不像以前那么简单了,如果还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玩不转的,他在临溪那边我听说关系就处得不是很好,你跟他这么久,恐怕也知道,该提醒的得提醒一下他。”姚放沉吟了一下,“宜山经济增速今年下滑明显,前些天省发计委的一位领导到我们昆湖调研,和我说起,说荣省长和花省长对宜山的情况都不是很满意,这板子究竟该打在你们书记身上还是市长身上,就不好说了。”

  “哥,这未免有失偏颇了吧?经济增速下滑就是市长一个人的责任?”姚安有些不安,强辩道。

  “哼,当然不是谭学强一个人的责任,但是他有些动作不合时宜,宋州今年动作不断,几个大项目那么耀眼,而且提出了修建西宋高速和宋宜高速,人家连资金来源渠道都找好了,西梁那边热火朝天,你宜山这边呢?冷锅冷灶,爱理不理,你谭学强什么意思?弄得人家都准备跨省去找秋浦那边要修宋秋高速了,你们宜山也太会拿捏了,矫情!都知道尚权智是要走的人了,下一届就是童云松和魏行侠搭班子,童魏这两位是什么来头,你谭学强不知道?你这不是故意在刁难么?”姚放冷冷的道:“我知道你们看不惯陆为民上蹿下跳,可那也得看事儿,陆为民这是在为童云松和魏行侠长脸铺底,日后都是他们俩的政绩,你这个时候为难陆为民,就是给童魏二人过意不去!”

第一百三十六节 江南高速

  “但是宋州方面要求也太苛刻了,对于我们来说,宋宜高速重要性根本比不上对他们宋州!他们宋州是想打造成为咱们昌江省在昌江上的一个交通枢纽,西宋高速也好,宋宜高速也好,实际上都是对宋州利益更大,这种情形下,宋州适度让利是必须的,这是我们宜山市委市政府的一致意见。”姚安不服气的辩解道。

  “哼,你们这种心态就不对,宋州有这个条件打造交通枢纽,人家当然要这么干,大部分资金是人家宋州拉来的,规划是宋州搞的,这还要怎么着?你们只需要搞明白,这条道路对你们宜山自身经济发展有没有好处,而不要更多的去考虑你们市政府能从中捞取多少好处,这一点你们心态上就低了一个层次。”姚放轻蔑的瘪瘪嘴,“谭学强如果还抱着这个心态,他会有麻烦。”

  见自己兄长言辞肯定,姚安也有些心虚。

  事实上在宋宜高速公路项目的协商上,他也发挥了一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绪也有一方面,当然不完全是他自身的缘故。

  谭学强在临溪与陆为民在阜头启动了阜临公路的建设,这条道路的建设打通了阜头西北交通瓶颈,为陆为民在阜头赢得了很高的声望,而阜临公路却是谭学强在其中出了大力气的,但在临溪那边却没有获得多少好评,主要就是临溪县里有不少人认为如果能够把那笔资金用在临溪的其他道路建设上更为划算,而用在阜临公路上是便宜了阜头。

  “哥,这样不完全是谭市长一个人的意见,而是市委市府共同意见。”

  “行了,宜山那点儿破事情,我还能不知道?行或者不行,你都该有个直接的意见,你这么拖着才是有问题。”姚放摇摇头,“姚安,你自己小心一点,谭学强好歹都是正厅级干部了,无论走哪儿那都得有一个像样的位置给他搁着,你不一样,不要随意把自己政治命运系于哪一个领导身上。”

  姚安心一紧,连忙问道:“哥,你什么意思?谭市长要动?”

  “我没说,但任何人都有可能动,尤其是经济表现不佳的,可能性更大。”姚放摇摇头,“我只是有个预感,谭学强他不明智一些,也许就会有麻烦,而且是大麻烦。”

  姚安呆了一呆,好一阵后才道:“宋宜高速的确对我们宜山意义不是很大,市里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

  没等姚安说完,姚放就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对方的话头:“糊涂!短浅!经济和政治从来就是连为一体的,要学会看形势!你自己睁大眼睛看一看,我们昌江的公路建设进度在全国排名末尾几位,荣省长为此几次在不同场合上谈到交通发展的重要性,而高速公路建设就是其中重中之重,高书记这两个月考察的都是昌昆高速和昌青高速的运营状况,以及对昆湖和青溪两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提振,看看《昌江日报》的内容重心,难道还不明白省里的意图?”

  见姚安脸上露出深思之色,姚放知道自己这个弟弟这方面还不是太迟钝,进一步点醒对方。

  “宋宜高速会给宜山带来多少好处,最起码一条,让宜山不再是没有高速公路的城市,就这一个名头,都能让你宜山招商引资竞争力提升不少,你管人家宋州能得到多少好处,你只需要明白你自己需要什么就行了!羡慕嫉妒恨那都是没本事的人才会去琢磨的,谭学强如果只有这点水平,我看他这个市长就真的当到头了。”

  “哥,听说宋州大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陆为民鼓捣出来的?”好一阵后,姚安才吐出一口浊气,闷闷的道。

  “怎么,觉得心有不甘,还是觉得刺眼难受?有本事也自己搞去!不管陆为民以前如何,但是你得承认,他在宋州干得不赖,在丰州的表现一样可圈可点,你以为人家能爬到这个位置上真的就只是靠夏力行那点儿余荫?相当官的人太多了,能爬到这个位置上,那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次一点儿的早就被人家干下去了。”姚放显得很光棍,“我和他前一段时间碰到过一次,聊过,这家伙早非吴下阿蒙了,现在这家伙还在竞争宋州的副书记位置呢。”

  “啊?副书记?这家伙不是刚当常务副市长没多久么?怎么可能?”姚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哼,一切皆有可能。”姚放也有些感慨,“他舍生忘死的帮童云松、魏行侠他们垫底打基础,也算是礼送尚权智风风光光的走人,邵老板还能不给他一点儿甜头?这家伙聪明着呢,帮人就是帮己,既让尚权智满意,也让童云松和魏行侠日后记他的情,也替自己积累了资历,一举三得啊。”

  ……

  正如陆为民猜测的那样,无论表面上多么云淡风轻,事实上他和其他人都已经被卷入了这一场堪称“对决”的博弈中去了,没有一个彻底的了解,不会平息下来。

  夏力行给了他一个建议,丢开其他,哪怕做不到心中无事,但是却要把精力放在手上的工作去,而陆为民现在的主要心思就是放在了江南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组建上。

  西宋高速已经无限接近于达成一致。

  陆为民、叶崇荣和西梁地委副书记彭伟国和西梁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高越山、分管交通的副专员等人都多次会晤,而宋州市交通局与西梁地区交通局也和远东实业投资集团进行了紧锣密鼓的会商,就成立江南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这一构想进行了多轮磋商。

  按照磋商达成的意见,江南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首先会是以项目公司的名义启动西宋高速建设,然后考虑建设宋宜高速或者宋秋高速,并可以根据公司的发展方向适时增资扩股成为真正以高速公路运营和建设为主的股份公司,并且会在五到十年中考虑上市。

  在商谈后期,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也加入进来,这也是副省长马道涵的意思。

  虽然目前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昆洛高速和昌桂高速、昌普高速上,但是如果完全不参与,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哪怕只是加入进来当一个小股东,也证明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是对西宋高速的建设作出了贡献的,同时也考虑一旦江南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真的日后效益良好,要考虑上市,那么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也能从中分到一勺羹,至少不会被人视为睁眼瞎,如此好的一个项目都不参与。

  “西梁地区资源特别丰富,是我们昌江省一南一北两大矿产资源富集的区域,西梁铜业是全省最大的铜矿开采和冶炼企业,梁山锡业是全省最大的锡矿开采选炼企业,同时近年还在西梁地区境内发现了钨钼等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省里新成立的昌西钨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三个亿大力启动西梁地区钨矿的勘探和选采以及精加工,发展前景相当好,但是西梁没有铁路,这对于西宋高速是一个最大的优势,以前西梁地区的物产资源输出主要是通过公路运输运往昌州,从昌州通过铁路运出,但是一旦西宋高速建成,西梁地区的物资运输便可有了一个更好的新选择,西梁到宋州不但距离更短,路况更好,而且更重要的货物到宋州即可以选择通过宋州港上船,同样也可以在宋州编组站上铁路,同样西梁地区所需物资设备亦可在宋州港下船或者宋州站下站,这可以极大促进西梁地区经济发展,方便西梁地区发展需要,……”

  “好了,老叶,你就不用说这些优势了,这份评估报告比你所说的详尽十倍,我相信在座的众人大家都早就对这条公路的前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估,现在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来商定入股资本和股权分配,……”搭话的是西梁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高越山,他和叶崇荣是党校同学,关系也很好,所以说话也相当随便:“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西梁也需要一个合理的分配,责权利咱们得说到明面上,宋州不能摆出一副你们吃了亏的模样,说难听一点,这早一天确定下来,早一天大家省心省事儿,工作也能早一天推动,鸡毛蒜皮的蝇头小利,就不要在斤斤计较了好不好?”

  “老高,你说得轻巧,远东实业那边出资和所占股权基本上确定下来了,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那边还在不依不饶说出资出多了占股占少了,扬言要回去告御状呢,就咱们这两家了,你们西梁胃口太大,蝇头小利,你给我点儿蝇头小利试试?”叶崇荣也不客气。

第一百三十七节 西梁之劫

  “老叶,话说清楚,什么我们胃口太大?你们市里出资多少,我们地区出资多少?这条公路摆在这里,大家就可以看看地图,我们不能光看出资,同时也要看这条路对谁的意义和价值更大!”高越山也不是善茬儿,虽然和叶崇荣私交再好,但这是涉及到两个地市的利益,由不得他们两人退让,上边大佬都是看着的,让了步回去是要背书不说,而且也要被骂成“卖国贼”的,何况老大也不会同意。

  “呵呵,老高,这话说得不地道啊,什么叫对谁价值和意义更大?你的意思就是我们宋州更需要这条路,是来求着你们西梁不成?不能这么说吧?难道说你们西梁的货物出来不希望找到一个便捷高效便宜的输出通道?你不能老是盯着我们宋州想要打造交通枢纽这个名头就觉得我们该当冤大头吧?”叶崇荣也不示弱。

  “冤大头?有你叶崇荣在,你们能当冤大头?”高越山气哼哼的道。

  虽然是一个协调会,而且已经是在大盘子确定下来之后的协调会,但是利益之争还是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几方利益,谁也不会轻易让步,这个时候让一步,没准儿日后那就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利益,这一点与会的人的都清楚。

  高越山和叶崇荣交锋,陆为民和彭伟国之间也没闲着。两人是在夏力行离开昌江时那顿饭上认识的,那时候彭伟国还是常务副专员,现在已经是副书记了,前期两个人也接触过几回了,算是比较熟悉。

  “为民,我看我们还是不要争了,这口水说干,你我两个也拍不了板,还是等你们尚书记童市长和我们这边的两位直接过招吧。”彭伟国一副老农模样,笑呵呵的道:“谈这些,伤感情,何必呢?”

  “也是,也是。”陆为民也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彭书记,听说你们西梁广利信用社出了点儿问题?”

  听到陆为民提及这个问题,彭伟国脸色就阴了下来,叹了一口气,“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看样子兄弟地市是都知道了啊,嗯,是出了点儿问题,不过地区行署和西梁市政府正在想办法解决。”

  “听说利民信用社也卷了进去?涉及金额恐怕不小吧?可千万别出现挤兑,这种情况一出,那就是摊上大事儿了。”陆为民微微笑了笑,他知道彭伟国不太想提这个问题,但是他要问个明白。

  彭伟国脸色更难看,他没想到这家伙怎么这么乌鸦嘴?“唔,有点儿麻烦,但是有省里支持,问题不大,为民,你就别在那里鼓捣了行不?我们西梁再穷,西宋高速公路出资还是有保证的。”

  98年和99年是各地合金会整顿和城市信用社出问题的高发期,随着国家对各地合金会政策收紧,各方都意识到了资金的紧缺,对金融部门尤其是四大行之外诸如城市信用社这一类的金融机构资金需求发起的攻势就更猛烈了,而这种发起的攻势中不少就是问题企业,相对于四大行日益严格的审批程序,城市信用社这些机构就要受地方政府影响大得多,自然也就有人要把问题打到这上边。

  广利信用社问题是出在两笔贷款上,一边高达一千八百万和一笔六百万的贷款除了问题,而抵押物则是两张伪造的存单,这里边有多少猫腻现在不得而知,总之直接就把广利信用社给砸瘫了,而利民信用社也差不离,三笔贷给同一家联营钨矿的企业因为这两年钨精矿价格不景气,又出了一桩大事故,矿主被刑拘,整个矿山陷入瘫痪,直接导致利民信用社经营困难,加上一些事先得到消息的客户都提前支取了存款,使得利民信用社立即就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这两家信用社的股东大多都是西梁地区的国企和政府事业单位,也算是把西梁地区行署弄得手忙脚乱。

  西梁地区明年初就要正式撤地建市,摊上个这么大破事儿,也让西梁地委和行署头疼无比,本身西梁的几家城市信用社状况就不佳,现在遭遇这场风暴,更是风声鹤唳,连带着其他两家城市信用社也都出现了大量取款现象,也让昌江省政府对此极为关注,深怕成为海南发展银行第二。

  “呵呵,彭书记,我可没有那方面的想法,我是想问问,西梁地区对城市信用社的处理问题,我听说高层已经有了一些意向,鼓励信用社进行整合兼并,同时条件合适的可以考虑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不知道彭书记你们那边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虑?”陆为民连忙解释,看样子对方是有些误会自己是要落井下石的意思了。

  “城信社现在的情况本来就不好,现在又处于整顿期,人行停止了城信社新的分支机构审批,事实上不停止现在城信社也没有力量新增网点了,我们地区的城信社质量比较糟糕,又出了这么点儿事情,行署拿着也很头疼,成立城市商业银行对资产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都有硬性要求,我们那边恐怕很难达到。”彭伟国也看出陆为民并没有那方面的意思,叹了一口气摇摇头。

  前世记忆中西梁的城市信用社是出了大问题的,如果历史不改变的话,明年初当全国整顿农村合金会的统一行动来临时,就会波及到西梁的城市信用社,尤其是状况最糟糕的广利城市信用社和利民城市信用社就会率先出现挤兑现象,其结果就是导致了整个西梁四家城市信用社都出现全面挤兑,最终结果就是这四家信用社被政府接管,也让当时的西梁市政府刚一成立就背上了很大包袱,所以陆为民很想提醒一下彭伟国,要及早处理着急家城市信用社的问题,否则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会酿成大患。

  “也是,不过你们地委行署可要小心一点,我看目前架势,合金会的整顿清理势在必行,千万别让合金会清理这根导火索燃烧到城市信用社那边去了。”陆为民点点头提醒道。

  “嗯,我们现在最担心的也是这个,就我们西梁自身的实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很难,我已经向高书记和花省长汇报过,看看是否可以引入外来资本对我们西梁地区的城市信用社进行统编整合,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哪怕不是由我们西梁本地资本控股,我们也愿意接受。”

  彭伟国的态度让陆为民也有些惊讶,城市商业银行这个牌子可是不容易拿到,拿到了那也是地方政府的一块宝,如果把控股权让出去,也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对这家名字还挂着自己地方的金融机构失去了控制权,在很多时候,你想要获得对方的支持,还得要看对方脸色了,所以很多时候地方政府宁肯在其他方面勒紧裤腰带,也不愿意在这上面松绳子。

  这只能说明西梁地区的财政状况糟糕到不是一般化的程度了。

  陆为民早就听说了前任西梁地委书记,也就是现在的昆湖市委书记宋振邦是个搞经济的能人,在西梁担任地委书记几年间,西梁地区一直保持着全省第一的经济增速,从原来仅比昌西州略好的情况一跃超越了丰州和曲阳,逼近宋州和黎阳,但是他也听说在西梁地区宋振邦的名声并不太好。

  不仅仅是宋振邦在西梁独断专行刚愎自用,这其实在很多地区一把手都有这个现象,所以没有人会在意这一点,而是因为宋振邦在西梁地区举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弄得天怒人怨。

  西梁本来就是山区,交通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滞后,宋振邦就任西梁地委书记之后,强令金融机构贷款,大搞交通建设,把西梁几个县都建成了较为完整的二级公路网络,同时也让西梁地区财政背上了巨大包袱,每年光是银行利息都压得财政喘不过气来,陆为民不知道彭伟国之所以这么显老是不是就是那几年当常务副专员的缘故。

  宋振邦一离开西梁,据说告状信就像雪片一样飞向省纪委和中纪委,只不过这些告状信都没有能动摇宋振邦在省里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毕竟西梁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地区能够有今天的局面,宋振邦是功不可没,至于说负债问题,也不是揣进了宋振邦个人腰包,而是实实在在用在了建设上,自然也就该下一任领导来扛起这副重担了。

  “彭书记,看样子西梁财政比我们宋州还要拮据啊。”陆为民若有所思的笑了笑,“不过西梁底子已经铺好了,熬过了这两年,就能缓过气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6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1/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