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636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甭管是用什么方式或者在什么情况下做到的,能做到就太不简单了。

  黄桂堂不相信什么是国家考虑宋州遭遇洪灾才会特批这一类观点,这国内遭遇洪灾地方多了去,怎么没见国务院对其他地方特别开口子?这种好事儿落到了宋州,那只能说明这个项目天时地利人和都占齐了。

  不是谁都能把一个项目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做齐的。

  像黄桂堂这样从基层干起来的干部,其实是对从上边下来的干部所拥有的资源十分敬畏而又羡慕的,但是有时候他们为了显示他们自己的存在,就不得不用其他方式来表现他们的存在,比如工作上的态度,和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强势,黄桂堂就是属于这种人。

  但是陆为民却不一样。

  陆为民不但有深厚的背景和丰沛的资源,更为难得的是陆为民在丰州那边两个县干过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县长,书记,每一个位置上都是干得风风火火,这已经不完全是拥有高层资源那么简单了。

  黄桂堂是过来人,他也见识过那些自诩在高层有不少资源的角色,但是在面对地方上各种层出不穷的麻烦问题时的束手无策,很多本身有价值的资源也一样根本无从发挥,但是陆为民却成功的扮演了地头蛇和过江猛龙的综合体,而且相当成功,正是这一点让黄桂堂对陆为民十分敬重。

  尊重强者一直是作为强者的本能。

  黄桂堂觉得自己也算是强者,一个高中生能混到现在这个地步,他很为此自豪,当然和陆为民这个强者相比,可能还弱了点,但这并不妨碍他向更强者致敬和学习。

  “陆书记,我来了,您召唤我,我敢不来?”

  “我召唤你?不是你赖在市里边不走么?”陆为民咧嘴一笑。

  “那哪儿能呢?再怎么我也是一级领导干部不是?怎么可能做那种没皮没脸的事儿?”黄桂堂笑得很猥琐。

  “没脸没皮的事儿我记得你也作了不少,去年黄宁到荻港这条干道规划,你不就是威胁市交建司不给你们县建筑公司几个标段干,你们就不准人家交建司来施工?年初港务局要把荻港纳入统一规划建设,你不也在那里嚷嚷说县里所占股份少了,不增加股份,你就要打断港务局老韩的腿?”陆为民嗤笑着,“桂堂,这是耍横玩赖呢,还是你特立独行的个体性体现?共产党的干部都像你这样,我估摸着这‘三讲’算是白讲了。最起码讲政治讲大局在你脑子里好像就从来没有这一说。”

  黄桂堂下意识的要去挠脑袋,他没想到陆为民连这些“小事儿”都还给他记着,“陆书记,那不过是我一时间的口头禅,开开玩笑而已,您知道,就凭老黄这素质,怎么可能做那些事儿?那不成啥了?”

  “成啥了?你说呢?”陆为民揶揄着对方,“你自个儿很清楚嘛,今天你不是又来市里边耍赖撒泼来了么?正好,鑫林觉得不好处理,我来开开眼,看看我们的黄县长准备怎么给我演一出大戏看看,市里边要真拿不出那笔钱,满足不了我们黄大县长的要求,是不是要把我和鑫林的皮给剥了?”

  “陆书记,瞧您说的,您把我老黄看成什么人了?我是那样的人么?鑫林局长,你得给评个理,我啥时候说过不给钱就要怎么怎么了?我就是来向市里边讲明咱们县里的难处,咱们叶河很是不容易啊,本来华达钢铁是落户咱们叶河的,结果被雷志虎这小子给截了糊,这口怨气咱们也吞了,我听市里也有意见,对于咱们确实存在困难的县份,在资金调拨上要给予优先支持,这话是魏市长说的,我记在本儿上呢,白纸黑字,……”黄桂堂一边嘟囔着,一边也提高声调辩解。

  “嗯,桂堂,想多借钱不是不可以,但是能不能把你们县里准备把这钱用在什么地方上给我说说?别给我说你们要用来解决归并信用社的资金,我清楚,你们那里用不着,你们县里自己也准备有!”陆为民没好气的道。

  被陆为民这一番话给弄得有点儿狼狈,黄桂堂好一阵才回过味来,沉吟了一阵之后,才郑重其事的道:“陆书记,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们县里的确有些想法,谭书记和我作了一些规划,本来说是要找您汇报一下的,请您给参考参考,现在既然都这样了,咱们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说说吧。”

第九节 非传统意义上的君子

  陆为民颇为惊奇,看黄桂堂的样子,叶河是真的准备有一番作为的模样啊,他点点头,“桂堂,那就说说吧,如果叶河真的有什么好的想法,市里当然要鼎力支持,放心,姓陆的没有什么艳羡嫉妒或者截胡的打算,只要是适合叶河的,我绝对支持!”

  黄桂堂点点头,对陆为民他倒也信得过,黄鑫林不用说,再怎么也是老乡加老辈子,“谭书记和我的想法是要把船舶制造以及相关产业作为我们临港工业园区的核心产业来打造,就目前来说,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去年我们为什么不太愿意把荻港交给市里统一来规划建设,就是因为我们担心市里的动作太慢,而且荻港很有可能在全市几个港区中被放在后边儿来介绍,所以我们有些担心,不过韩昌遂给我们县里打了包票,说荻港会优先考虑,而且龙游大道建设非常顺利,所以我们也才放心。”

  陆为民看了一眼黄桂堂,还真看不出这个家伙也有正经的时候,看样子谭伟峰和他是真的在这一点上是达成了共识了。

  “桂堂,看样子你们叶河县委县府是下定了决心了,造船业及其相关产业,这个产业可不简单啊,说实话我们宋州在这上边并没有什么特别优势啊,无论是资源、技术还是市场,这一点你们考虑过没有?”陆为民没有轻易下结论,只是指出了其中的问题。

  “陆书记,这一点谭书记和我当然清楚,荻港有一家船舶修理厂,县里的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效益还过去,主要是负责船舶维修和一些小型船只的修造,荻港港区正在进行扩大、疏浚和修缮改造之后,也吸引了一些外来投资商,其中有几位来自金陵的客人,他们觉得在我们叶河考察了一番,对荻港港区和临港工业区的条件十分看好,尤其是在实地考察了在建的龙游大道和叶城到荻港的主干线之后,更是很满意。”黄桂堂咂了咂嘴,显然是对这拨客人十分感兴趣。

  “下半年宋宜高速黄宁——叶城段也会开建,这个消息他们知晓了么?”陆为民点点头。

  “这个消息不是才确定下来了么?我和谭书记也告诉了对方,所以他们更是有信心,准备在临港工业园依托原来的船舶修造厂进行改扩建,建设一家造船厂,一期投资会达到五千万,二期投资可能达到两亿元!”黄桂堂脸上泛动着暗红色的光芒,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这个项目在一期建成之后,每年可新增产值八千万元以上,二期建成之后可新增产值一点五亿元以上,实现利税两千万!”

  “除了交通和港口优势外,这拨客商还看中了荻港什么优势?”陆为民并没有被黄桂堂兴奋的语气所打动,冷静的问道。

  黄桂堂也冷静了一下自己,“当然,我们该给的优惠条件都会给到最好,而且他们也对我们把造船和相关产业列为荻港临港工业园区这一构想很感兴趣,希望能够引入更多的相关产业来做配套,还有就是我们紧邻宋城的解放机器厂。”

  解放机器厂是中船重工直属的船用柴油机生产企业,生产中速柴油机,效益一直不好不坏,原来一度曾经传言要划归昌江省然后由宋州市代管,但是这也只是一个传言,在宋州也算是一个鼎鼎有名的大型企业。

  解放机器厂生产的船用柴油机在全国都小有名气,只是近年来在面临来自国外柴油机的挑战下,解放机器厂的日子也不算很好过。

  很显然叶河想要发展造船及其相关产业,也是看中了毗邻解放机器厂这一优势,而别人之所以愿意来荻港,也同样有这方面的考量。

  见陆为民没有吱声,黄桂堂紧接着说:“陆书记请您放心,我们不会好高骛远,打造这个产业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县委县政府要做的也就是把产业环境和氛围培育好营造好,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来落户,以一个龙头企业为带动,以附属关联产业的培育为契机,这样形成良性互动,当然临港工业园区也不仅仅是发展造船业,临港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很明显,县里边也还在考虑一些其他产业的培育发展,但我们希望确定个主线,所以……”

  “我知道了,桂堂,不过这好像和你们这一次解决合金会归并信用社的借款没太大关系吧?”陆为民笑了起来。

  “怎么能没关系呢?陆书记,关系大了去!”黄桂堂一听急了,这熬了一天,不就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一下子撇开,那怎么行?

  黄桂堂又用了半个小时来说服陆为民,不过陆为民在这个问题上却没有多少让步,最终只同意增加2000万的借款,但陆为民也承诺会在荻港临港工业园区中帮助引进两个投资超过三千万的项目,这也让黄桂堂喜出望外,六千万的投资,建成每年的产值少说也是近亿元,其利税也可想而知,这甚至比多借2000万要更划算。

  打发走了黄桂堂,陆为民又用了半个小时搞定了郁波,方式方法都差不多,适当增加借款,但是肯定不会让他们满意,但是在帮助麓溪解决项目投资问题上,陆为民给了承诺。

  “陆书记,还是你厉害,我足足花了两个小时,说得口干舌燥,效果半点皆无,你来半个小时就把他们搞定,而且还说得他们两个眉花眼笑,这人比人气死人啊。”黄鑫林坐在沙发里叹了一口气。

  “也没你说那么严重,这两家伙也是心里有谱,过犹不及,明显不可能达到的目的,再说也白搭,不过麓溪那边在意料之中,没想到叶河谭伟峰和黄桂堂这两个居然还很有点儿雄心,超出了我的预料,看来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陆为民颇有感慨,他不能说叶河县委县府的目标是虚妄,但是要想打造造船及其相关产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宋州地处内陆,虽然长江黄金水道是一大优势,但是宋州以前在造船业上并无什么特别底蕴,当然陆为民也清楚,都说造船业要底蕴,但也未必如此,前世中熔盛重工的崛起就如同一个神迹,但事实确实如此,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因此而兴盛,他现在也很难判定叶河的雄心究竟是基于现实的客观考虑,还是夸夸其谈的妄想。

  “陆书记,造船行业投资大,关联度强,叶河的条件……”黄鑫林同样如此担心。

  “要相信投资者的眼光,政府只是培育创业环境,真正决定者还是投资者,作为专业人士,我相信他们会比我们看得更透彻更深刻。”陆为民摇摇头,“政府要做的就是把创业环境和氛围培育营造好,硬件基础设施,软环境,这两方做好了,无论发展什么产业,都立于不败之地了,市里边该支持的也要支持。”

  ……

  袁连美有些烦躁的站起身来,看了看落地玻璃外的门径,又看了看表,重新坐回去,臧梅撇了他一眼,丈夫很少有这样情绪不稳的时候,平素再遇上多么大的事情,他都能安之若素,但是今天丈夫有点儿失态了。

  “老袁,时间还早,你既然请了他,他也答应了你,就肯定会来。”臧梅淡淡的笑道。

  “我知道,不过心里就是沉不下来。”袁连美自我解嘲的笑了一笑,“多少年没有这种感觉了?当初买宋州第一百货大楼也没有这么纠结,现在是越混越回去了,连点儿自信都没有了。”

  “是不是因为他软硬不吃,百毒不侵?”臧梅歪着头,身旁的爱马仕坤包很随意的扔在茶座上,若有所思的道:“都说狐狸始终要露出尾巴,可这位陆书记不简单啊,也不知道是真的修炼成精了,还是真的就是圣人君子了,我自认为阅人无数,也有点儿看不穿悟不透了。”

  “行了,收起你那一套,我早就说了,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陆为民没那么简单。”袁连美不耐烦的又看了看表。

  “我小人之心,他君子之腹?这年头还有君子么?不过是伪装得高明与否罢了。”臧梅摇摇头,“老袁,你真的觉得他是君子?”

  “唔,陆为民应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君子,但是我觉得他的确是不太把大家都看重的东西放在心上,而不是你所说的隐藏得够好,一句话,你得让他真的认可,他才愿意给予你支持。”袁连美沉吟了一阵之后才道。

第十节 南城新区

  陆为民坐在车座上闭目养神。

  今晚这顿饭局,去不去,他也曾经考虑良久。

  袁连美臧梅夫妇算是宋州的名人了,美佳集团旗下两大产业,一是以宋州一百收购改组摇身一变来的美佳百货,一是美佳集团旗下的传统产业——饲料业。

  美佳百货现在是宋州最大的百货卖场和大型超市,经过改建装修出来的宋州一百大楼一二层是全市规模最大的超市,三楼四楼则是精品百货,由于地段优越,地处宋州人流量最大的五一劳动广场一侧,迅速成为美佳集团旗下的招牌。

  同时美佳饲料依然保持着相当好的盈利状况,美佳的家禽饲料和鱼饲料在昌江和邻省的占有率仍然小幅但却稳步上升。

  有人说袁连美和臧梅夫妇是宋州本土首富,挣到的钱一辈子都花不完,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了,但是现在看来这两口子有些不甘寂寞了。

  唯有不甘寂寞者,才是时代进步的动力。

  崔阳夫和袁连美臧梅夫妇俩接触过,看样子这两口子对宋州城市发展这一盘大餐也是颇有想法,而崔阳夫也和自己提到过,吸引部分民资来加快城市改造和建设,这一点陆为民虽然内心赞同,但是他知道在城市规划建设这一盘棋中,涉及利益点面太多,有时候过于仓促的表态,往往要好心办坏事,还需要谨言慎行。

  四大纺织企业的整合,使得这四家企业中相当大一片厂房和办公楼以及部分辅助楼宇都失去了使用价值,加之这些房屋大多老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苏式老红砖房,或者就是小二楼和平房,甚至也还有不少荒废的垃圾场,利用率极低,但是这四大厂都处于城区内,除了部分厂房被利用起来充当新麓山集团的新厂区外,大部分区域都已经划归了市里,由市里来统一进行规划建设。

  由一百大厦改名的美佳大厦地处城中,正好处于沙洲和宋城两区交界处,略微偏东,属于宋城区,这里口岸好,但是随着沙洲区那边的发展,美佳集团已经不满足于现状了,他们想要在现在市里边正要着力开发的沙洲片区来谋划一番。

  市城建发司的动作还是很高效的,在城市总体建设规划的方案出来之后,崔阳夫他们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动作起来了。

  按照崔阳夫给城建发司的定位,那就是要担负两个职能,一个是政府的重点区域和项目的建设发展职能,一个是作为企业的发展盈利职能,二者不可偏废,要兼顾和平衡,但要做好这一点并不容易。

  单做其中任何一项,崔阳夫都很有把握,但是要做到两者兼顾,让市里边左右都满意,这就很考手艺了。

  崔阳夫和陆为民汇报过其中的难处,陆为民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说这是一个平衡术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某个特殊时期或者某个特定区域市城建发司的侧重。

  比如在市区南扩向螺子岭区域发展这一构想,就是目前市里确定的一个大战略,而市城建发司在这方面的推动就要以服从市里的战略为主线,而不能考虑以盈利为目的。

  螺子岭东西两岭到宋城和沙州市区还有接近十公里,这一片区域原来一直是城郊结合地带,由于原来宋州城市发展一直倾向于沿着长江南岸向东西两侧延伸,尤其是沿着八里湖和九宫湖的西面更是发展重点。

  但是现在市区规划方向发生了巨大变化。

  宋州市委市政府重新定位了宋州的城市发展方向,从原来的沿着长江南岸向东西两线延伸,以向西为主,变成了向南为主,东西两线为辅,适时向北跨江而过这一构想,使得向西的发展速度顿时放慢,而向南则成为了一个主打方向。

  这也是陆为民的一个考量,而且得到了当时的尚权智和童云松,现在的童云松和魏行侠的支持。

  螺子岭北麓一直延伸到市区这一片,方圆有接近两百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和浅丘为主,螺子岭北麓植被状况良好,实际上还处于一个未开发的状态。

  沿着宋州长江大桥这条中轴线下来的湖山大道一直要通到螺子岭山脚下,也是东岭和西岭的分界山垭口,把市区分成了宋城和沙洲两片,宋州唯一的一座立交桥就在湖山大道和横贯宋城、沙洲主城区的东西干道——红星路形成,这是整个90年代宋州城区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标志性建筑——将军庙立交桥。

  按照陆为民的构想,宋州要着力向南发展,而不应当向西。

  向西是如宋州双肾一般的八里湖和九宫湖,如果按照原来的规划,八里湖和九宫湖被彻底纳入市区,建成人员密集的商业区和居住区,那么带来的生态压力将会给八里湖和九宫湖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现在环抱意识尚未深入人心的时候,八里湖和九宫湖的湖沼生态很容易遭到破坏,即便是现在,八里湖和九宫湖的情况都不算很好了,也幸好每年汛期都能通过水口与长江进行水体交换,才不至于彻底恶化,所以陆为民认为应当适当放缓向西发展,改道向南。

  向南的好处很多,螺子岭的东西两岭如一道逶迤起伏的屏障绵延二十余里,地势不算险峻,但是螺子岭的植被保存得相对完好,东西两岭的结合处是一个陡然下塌的垭口,比起周围的岭脊至少要低几十米,这对于一个相对高度不超过两百米的浅丘来说已经十分难得了,正是这个垭口正对湖山大道的延伸段,如果延伸段一直向南修,正好可以通过这个垭口穿越螺子岭,进入岭南的麓溪区境内。

  螺子岭以北这一片区域是浅丘为主的地形,兼有部分平原,这一片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属于宋城和沙洲,但是事实上这都是郊区,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忽略,尤其是在确定宋州城区沿着长江两岸发展这个战略之后,这边就更成了典型的郊区。

  虽然现在市里明确了要向南发展,但是短时间内要在这片区域打开局面,也相当艰难,尤其是这一片基本上都是旱地和坡丘,连绵起伏,光是要把路修过来都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了。

  崔阳夫已经多次和陆为民提到,如果要按照市里边的构想来全面启动南向城市新区的建设,其工程量太大,市城建发司这点家当根本就撑不起,而且光是把路修过来了,怎么来引导开发着一块也是相当棘手的工作,虽然实力已经明确提出市属各机关部门的集资建房都会考虑到南城新区,并会在用地上给予最优惠的待遇,但是这还是遭到了市里很多部门机关的反对,认为这边太荒僻,要搬过来的话,宁肯不要,自个儿花钱在主城区里去买商品房。

  当然这可能也只是气话,但也足以说明大家对南城新区的抵触情绪了。

  现在市里边和崔阳夫他们最为头疼的就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把南城新区的基本骨干框架搭起来,规划中的湖山大道延伸段已经正式开机按,而沿着目前城市中心区边沿的东西向横贯线——明珠大道的规划也已经出来了,近期就会招标。

  按照远景规划,明珠大道将会成为日后宋州新老城区的分界线,南边就是宋州的未来——南城新区,北边就是宋州的老城区,而湖山大道和明珠大道交汇处也将建成一座比将军庙立交桥更为宏伟壮观的立交桥——太和立交桥,而这里也会取代目前的将军庙立交桥成为以后十年宋州的城市新中心坐标。

  设想是美好的,但是如何来实现这一点,却是相当残酷的,按照崔阳夫的说法,没等这边建起来,估计市财政就已经破产了,不是市城建发司破产,而是市财政破产。

  市城建发司那点儿家当,连建设湖山大道延伸段都够呛,更不用说横向的明珠大道和更多的网格式道路了。

  秦宝华也和陆为民谈到了这个问题,说市里边各机关部门最为关心的就是他们的集资房,尤其是在国家已经有明确政策出来以后不会再有福利分房这一好事之后,这最后一班末班车的集资房就可能成为所有人的最后晚餐,房子修到哪里,关乎他们一辈子的生活,所以很多人强烈反对市里的硬性规定必须要把集资房建设在南城新区规划区范围内,这也成为秦宝华在调研市区两级时得到的最强烈声音。

  连市区两级干部职工的集资房都不愿意修到南城新区,何谈南城新区的发展?在这一点上陆为民态度极为鲜明,那就是所有的集资房必须要修在南城新区,这一点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但他也清楚,光是用行政命令来实现,会有很多副作用,只有彻底消除这些人的抵触情绪,才能真正让这些干部职工实现生活的搬迁,同样也只有有了这一批最基础的群体落户南城新区生活,你才能带动这个区域的各方面发展和建设,在这一点上,陆为民觉得应该可以做一些工作。

第十一节 后悔和庆幸

  “陆书记,您说什么?!”袁连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问了一句之后,才觉得有些失礼,妻子也拉了拉他的衣角,然后接上话:“陆书记,您说希望我们美佳百货转移到太和坊,可是您知道美佳百货是靠什么生存的,太和坊那边现在就是荒地一块,这……”

  太和坊就是太和立交桥所在那一片,明珠大道和湖山大道在这里交汇,而宋州市政府也准备在这里建一座目前全市最大的立交桥——太和立交桥。虽然说要建立交桥,但是那也还是纸上谈兵,甚至连明珠大道都没有影儿,就算是湖山大道要延伸过来,估计也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至于说要等到太和立交桥建成,袁连美和臧梅估摸着三年内都别想。

  “老袁,臧梅,我不相信你们不清楚宋州的城市远景规划,太和坊地处什么位置你们很清楚,我知道那地方现在就是一片子乱岗地,明珠大道还没影儿,湖山大道最南端距离哪儿也至少还有一公里,要延伸过来也得要一年半载,但那又怎么样?难道说非要等到道路修过来,大家才开始手忙脚乱的去开始圈地?远的不说,以苏谯为例,苏谯沿江那一片两年前是啥?啥都不是,就是一片盐碱地,兔子都不拉屎,但现在呢,三十七家企业落户在那一边,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一至四月,苏谯的钢铁产业园已经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亿元,预计全年完成25亿没有太大问题,现在苏谯钢铁产业园现在已经有职工二千八百多人,预计到年底,工人人数回答道三千六百人,这就是产业聚集给城市带来的变化。”

  袁连美和臧梅都知道陆为民肯定还有话,都没吭声。

  说实话,他们俩都被刚才陆为民的要求给震住了,觉得陆为民这简直是强人所难,甚至比索贿受贿更为恶劣,索贿也不过就是一二十万最多也不过三五十万罢了,可陆为民一张口,那就是得要几百上千万,甚至几千万往那里砸,哪怕他袁连美再有钱,也经不起这样的糟蹋啊。

  “苏谯变化能有这么大,难道说宋州市区还不及苏谯么?你们担心什么?担心明珠大道修不起,还是湖山大道延伸不过来,还是觉得南城新区没戏?”陆为民笑嘻嘻的道:“湖山大道半年之内必须要延伸过太和坊,明珠大道两年之内肯定要建起来,三年之内这太和立交桥这我不敢说肯定能建好通车,但是我相信也差不离就是了。”

  “陆书记,我们知道您的想法,未雨绸缪,先行一步,我们都知道,但是您知道美佳百货还处于发展期,我们想要把美佳百货建在沙洲那边,是因为那边的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地点我们也已经选好,建成之后就可以立即投入营业,而您这个时候让我们突然要改到太和坊那边,实在太出人意料了,我们没办法接受。”袁连美语气很坚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6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6/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