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653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沈子烈快走了,去向成谜,据说可能要离开昌江省,大概是要去投奔尚权智。

  对这种情形童云松是有些不以为然的,这种形成的走到哪儿跟到哪儿的格局是很不好的,但他无意干涉各人的选择。

  告诉沈子烈通知其他几人开书记碰头会研究人事调整招呼,童云松又直接给朱小平打了电话,让他到自己办公室来一趟,最后把几套方案来研究研究。

  这一次人事调整胶着点很多,一个人选僵持不下,可能就会导致连锁反应,多个人选都无法落实敲定,所以朱小平拿出了几个方案。

  但几个方案依然难以让各方满意,各有矛盾点,这也让朱小平这个在省委组织部里边精于平衡的角色都感到棘手,只是有些东西却不是能够妥协让步的,尤其是针对秦宝华的咄咄逼人,朱小平认定只要自己一让步,那么秦宝华的攻势便会得寸进尺,连绵不绝,让自己无从应对。

  童云松也不得不承认秦宝华这个女人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先前都还以为是来一个镀金的,没想到却来了一个工作狂人剽悍牛人,无论是他还是朱小平都承认秦宝华的确非常敬业,作风也相当扎实,但是唯独就是太过于坚执。

  朱小平来得很快,这一段时间他也是被折腾得不轻。

  方案做了一个又一个,一个又一个被推翻修改,而在常务副部长金玉堂离开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很多工作都得他亲自过问,甚至操刀,累得不行,还不能抱怨。

  没等朱小平坐稳,童云松就径直道:“小平,宋城区委书记由沙阳春来担任,你看如何?”

  朱小平心里一沉,虽然早就预料到梁一芒可能无法接任宋城区委书记,到交通局担任局长是备选方案,但是听到童云松话语里不容置疑的口气,他还是有点儿无法接受。

  看见朱小平脸色不太好看,童云松也理解。

  梁一芒风头太劲,找来很多攻讦,而正如陆为民所说,并不是说梁一芒不具备这个能力,而是梁一芒在这个时候担任宋城区委书记不是最好时机,他出任宋城区委书记的优势会被他带来的一些负面因素所抵消。

  从工作角度出发,不如选择一个兼具了梁一芒的优势同时又要更成熟的角色来出任,沙阳春就是合适人选。

  这个意见得到了魏行侠和秦宝华的一致认可,也算是化解了宋城区委书记人选上的僵局。

  “童书记,那梁一芒……”朱小平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很清楚事不可为便没有必要再去多纠结。

  “还是让他到交通局,今后几年我市交通建设的压力很大,让老梁去也希望用他的魄力和锐气有所突破,尤其是宋宜高速和宋秋高速,现在正处于筹备阶段,需要扎扎实实做的工作很多,我希望老梁到交通局打磨两年,能够像沙阳春那样也有所长进,而且交通工作就目前来说更为复杂具体,对我们宋州重要性更大,这对他也是一个挑战,……”

  朱小平听出童云松对梁一芒还是有些不太放心,他知道童云松的脾性,对梁一芒的这种风格不是太感冒,如果不是自己的竭力推荐,只怕梁一芒到交通局都去不了,没准儿就会像秦宝华所言那样,连区长都不够格,搁在那个清闲局里闲置两年消磨锐气也未可知。

  “我知道了,老梁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我想经历这一次,他会认真自我审视和剖析,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

  朱小平硬生生吞下这口闷气,他知道这多半是魏行侠、秦宝华以及陆为民形成了共识,更关键的是童云松也认可了这一方案。

  “小平,沙阳春如果任区委书记,谁来担任区长?”童云松仰起头想了想,“你们部里边两个人选,你觉得谁更合适?”

  朱小平沉吟了一阵,“陆书记和我交换过意见,他认为宋城区今明两年要承载起全市经济发展的重担,应该考虑一个在工作作风上比较灵活而又思路清晰宽广的角色来,我考虑原来两个人选都不是很合适,所以是不是可以考虑让赵然回宋城?”

  赵然原来是沙洲区常务副区长,后来到烈山担任县长,应该说烈山这两年发展高出梓城、西塔一截,他也是功不可没的。

  童云松略加思索,不再犹豫,赵然性格温和但是却不盲从,在烈山口碑相当好,和沙阳春可以形成互补关系,点点头,“我看可以,就这么定下来,书记碰头会上来研究。”

第五十六节 西塔

  既然打定主意要尽快敲定,童云松这个时候也就不再拘泥纠结。

  朱小平准备了几套方案,备用人选也有不少,但是每一个人选基本上就牵扯到其他几个人选的调整,所以这种方案是最不好做,尤其是像比较大的人事变动,这样的方案迟迟不能敲定主要原因就是只要有一两个重要人选无法定板,就要影响到整个方案。

  快刀斩乱麻,陆为民把宋城主要人选敲定下来,其他就要好解决许多,像西塔和梓城的问题,虽然也有争议,但是相对来说分歧就没有那么大。

  花了两个小时梳理了整个方案,童云松也有些疲倦,依然还有一些人选需要上会来讨论,肯定也还会有一些争执,不过童云松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也就直接告诉朱小平,部分人选等到书记碰头会上再来研究拍板。

  朱小平也知道这一次方案成型拖得时间太长,童云松也有些不满意,但是秦宝华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他无法不坚持,否则日后他朱小平日后说话就没有人听了。

  他也感觉到这一次有些棘手,甚至有点儿骑虎难下的味道,好在陆为民后期的介入,让双方都有了一些下台阶的机会。

  当然朱小平也知道陆为民当然不是大度来当好人,陆为民一样有他自己的意图和想法,不过朱小平也能接受,陆为民是兼着常务副市长的市委副书记,而这一轮人事调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更好的为下一轮的经济发展服务,他当然有发言权。

  而且在这个时候介入,朱小平也清楚对方是肯定已经和童云松与魏行侠两人进行了一番沟通的了,像沙阳春出任宋城区委书记估计就是一个双方的妥协,既然满足了秦宝华的调走梁一芒的要求,那么赵然这个人选也就是接受了己方的意见了,这个姿态很明显。

  朱小平也松了一口气,这种僵持他也很累,而且再拖下去,对他和秦宝华两人的威信也是一种损害,所以能够以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结果,哪怕是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但是也胜过一直拖延了,想必童云松和魏行侠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

  赵大恒担任麓溪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吴淼到烈山接替赵然,……

  又是一个双方的妥协,赵大恒颇得秦宝华认同,本想调到市委组织部担任常务副部长,但是却遭到了朱小平坚决反对,到麓溪担任区长应该说是比到市委组织部更让赵大恒本人更满意,而吴淼则是朱小平力荐,到了烈山,这个人选也获得了陆为民的支持。

  书记碰头会并没像想象的过多纠缠,想必这几个月的反反复复纷纷扰扰,已经让各方都有些精疲力竭的感觉,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各方都表现得相当大度容忍。

  西塔的调整也颇为激烈,裘海波到市政协担任副主席。

  这一安排让很多人都感到惊讶,裘海波的年龄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却被硬生生提前安排到了市政协,据说为此裘海波在一个场合里喝多了之后大骂卸磨杀驴,只是骂归骂,酒醒了对市委副书记秦宝华的谈话还是只能忍气吞声半个屁的都不敢放。

  覃泽东到了市地税局担任副局长,但是括弧是正处级,他本人虽然也有些情绪,但是也能接受。

  地税局福利待遇各方面都不错,至少一去替他配了一辆崭新的广本雅阁,这让覃泽东很满足。

  在西塔,他虽然是县长,但是也只能坐一辆半新旧的桑塔纳2000,广本雅阁是99年初才开始上市的,在宋州也不多见,市领导里边都还没有来得及配备,但是市地税局买了两台,除了局长,也就他了。

  李幼君担任县委书记,苗奇伟担任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这基本上是陆为民的意图,也是这一次陆为民的主要目的意图。

  在这两个人选上,陆为民花了不少心思,甚至有了一点儿立下军令状的味道,才说服了童云松、魏行侠以及秦宝华,甚至在朱小平那里,陆为民也做了一些交换。

  西塔目前是宋州情况最糟糕的,也就是宋州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板,陆为民知道自己现在的力量还不足以改变或者说驾驭整个宋州,在很多问题上,他只能眼睁睁的接受童、魏、秦、朱等人的意见,全面出击不如确保一点,让西塔在本轮调整中按照自己意图来实现,这就是他的目的。

  现在做到了,而李幼君和苗奇伟两人就要在未来的一两年里拿出像样的成绩来证明他陆为民的军令状是值得的,否则不但他陆为民的威信会扫地,同样他李幼君和苗奇伟的政治前途也会折戟沉沙。

  这一轮刀光剑影的博弈终于落幕,也让很多人真正意识到了宋州变局的开始,不换思想就换人,这句话似乎真的就成了一句字字到肉的写照。

  宋城和西塔,这两个区县,一个是昔日老大,但已经老去,一个是千古不变的老幺,欲振无力,现在史无前例的书记区县长同时全部易人,这足以说明宋州市委的决心了。

  无论是沙阳春还是苗奇伟,都很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宋州市委不能容忍平庸,宋州也没有太多时间来等待,要创新求变,要交出一副满意答卷,如何来画出这幅答卷,就看他们的表现了。

  在和新任的几个区县主要领导的谈话中,无论是童云松和魏行侠都表露出了一个态度,那就是市委对新上任的班子有足够信任,也会给于他们足够的支持和耐心,但是希望他们不要辜负市委的信任。

  每一个谈过话的人都能感受到宋州市委流露出来的决心,当然还有压力。

  ……

  “压力山大啊,”苗奇伟走进李幼君办公室,就忍不住抓头,这是陆为民的口头禅,现在被苗奇伟捡着了,“干不好,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来,我都觉得真的还不如早点引咎辞职算了。”

  “谁说不是呢?我估摸着沙阳春和赵然也差不多吧?”李幼君狠狠的把烟蒂捺熄在烟灰缸中,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现在是不成功则成仁,没别的选择,放手干吧!”

  “李书记,干肯定要干,我们也不怕苦点儿累点儿,但怎么干才能干出最好的成绩来?童书记和魏市长都和咱们交了底,西塔,不能再像以往的西塔那样死气沉沉,同样西塔也本来就和其他区县条件不一样,也不能盲目的去跟风,否则弄不好就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苗奇伟目光深邃,语气深沉,“陆书记也提了几点,我觉得很有启迪,我们西塔现在要和遂安或者苏谯、麓溪这些区县比,肯定没法比,就算是宋城、沙洲和麓城、叶河,现在各方面条件也比我们强太多,还不说外地市了,我们怎么和它们拼?只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李幼君和苗奇伟都是土生土长的西塔人,两个人经历不一样,李幼君是部队干部转业,而苗奇伟则是乡镇干部出身,但是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这一点是共同的,两个人在裘海波时代关系就不错,这也是陆为民看好二人搭班子的一个因素,现在可以说把两个人绑在了一条战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别无选择,只有拼死一搏。

  西塔的情况对于两人来说了然于胸,几十年都在西塔,而且之前一个是县委副书记,一个是常务副县长,西塔的方方面面都是熟悉无比,但怎么来打开西塔的局面,两人心里有点儿门径,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当副手和当主官是两个概念,尤其是这种背水一战式的方式。

  西塔是个纯粹的农业县,和苏谯、遂安以及麓城、麓溪这些县份不一样,西塔是真没有什么工业底子,县城破败简陋,城镇人口稀少,拿本地人自己话来说,十年前的西塔和二十年前的西塔没啥变化,而现在的西塔县城和十年前的西塔县城大概唯一变化就是多了两条倒土不洋的干道,因为有路灯,成了县城老百姓傍晚散步和摆摊点的好去处。

  李幼君和苗奇伟都思考过,琢磨过,研究过,西塔有什么特色,有什么优势,而什么特色优势是能够真正拿出手来作为西塔下一步发展启动的吸引力和亮点所在。

第五十七节 生态产业,产业生态

  西塔小有名气,名义来源于西塔和西湖。

  西塔是位于西湖边上的一座唐代宝塔,而西湖也不是杭州那个西湖,没有断桥也没有三潭映月,而是位于西塔县城郊的一座湖泊,比起杭州西湖,西塔县这个西湖面积要大几倍,十八平方公里,西塔位于湖西的虎山下,山环水绕,钟灵独秀,禅韵悠悠,别有一番风韵。

  因西塔而成的西塔寺也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但是西塔寺规模并不大,香火比起省内其他著名寺庙来说也不算旺盛,但是地处西湖岸边,山林葱茏,水碧峰青,其环境幽雅程度远胜于人潮涌动的杭州西湖。

  而西湖除了十多平方公里湖面外,紧挨着互动还有接近十平方公里的沼泽湿地,阳春时节,草长莺飞,端的是个好去处。

  陆为民就曾经给当时的西塔县委县政府提出来过,可以考虑打造西沼湿地公园,一方面利用国家专项资金来建设维护这块难得的湿地,一方面也可以借助湿地公园的建设,来提升西塔县打造生态县的名声,不过裘海波和覃泽东都没有太大兴趣,甚至认为陆为民是故意冷落西塔。

  你常务副市长来我们西塔调研建议,不谈项目,不谈招商引资,不说如何发展工业,却给我们上课要搞什么生态建县,还嫌我们西他不够穷不够落后么?建个湿地公园就能当饭吃当钱花?

  对此看法陆为民也是无言以对。

  前世中西塔日渐发展成为昌州市的后花园,西塔距离宋州市区八十一公里,但是距离昌州市区仅有二十三公里,只不过横亘在西塔和昌州鱼峰县之间西峰山让两地交通隔绝。

  倒不是说西峰山有多么险峻,事实上西峰山只是江南丘陵地形中再普通不过的丘陵山峦了,但是鱼峰和西塔本身就没有多少往来。

  鱼峰历史上就属于昌州经济区域,而西塔则是宋州这边的一个农业县,经济交往很少。

  西峰山虽然绵延数十公里,但是山势绵长却并不厚实险峻,而真正西塔县城到鱼峰县城直线距离也不过就是十四五公里,而鱼峰县城到昌州市区不过区区九公里,据说鱼峰已经被纳入昌州县改区的规划中,如果不是鱼峰经济较为落后,恐怕鱼峰县改区也早就启动了。

  前世中鱼峰县改区也是拖到了2006年以后,主要原因还是鱼峰经济一直处于昌州的末尾几位,到后来也是昌州城区不断膨胀扩张,鱼峰较为充裕的土地资源使得鱼峰成为昌州市区扩张主要方向,这才真正把鱼峰纳入进来。

  而鱼峰一经被纳入昌州市区之后,与鱼峰只有一匹西峰山之隔的西塔就成了热土,规模相当宏大的西峰大道破山而出,使得两地联系骤然拉紧。

  短短三四年间,西塔就成为昌州房地产资本最为青睐的地方,西湖边上的九桂花园、揽山苑、塔湖领地成为昌州最为著名的别墅集中区域,成为昌州新富们的首选,而后昌州的三环线更是直接从西峰山麓经过,让西塔真正成为了昌州后花园。

  西塔全县三分平地,一分湖沼,六分丘区,而丘区呈现出一个半环状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将西塔包裹护卫着,也使得西塔成为宋州西南一隅的突出领地。

  三分平地和一分湖沼都主要集中在被西峰山环绕的这个区域内,所以山环水绕,发展农业的条件还是相当适宜的。

  “奇伟,我觉得陆书记的一个观点很符合我们西塔现实,那就是我们不能以己之短去比兄弟地市的长处强项,还是要扬长避短。”李幼君梳理了自己的思路,“我们的长处优势我认真分析过,只有两点,第一,位置优势,距离昌州近,虽然有西峰山相隔,但是要打破这个瓶颈,不是不可能的,只是这可能需要在初期投入较大,但我觉得必须要走这一步。”

  苗奇伟认同李幼君的这一点,西塔偏处一隅,既不在昌宋公路上,也不濒临国道,只有一条省道。

  向西向南都是被西峰山包围,只有向北通往宋州,向东到遂安,但是一旦向南突破西峰山的瓶颈,那么地理位置的优势就一下子凸显出来了。

  只是这突破西峰山的瓶颈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从西塔到鱼峰直线距离不远,但需要穿越西峰山区,从工程量和施工难度上来说,也不是很大,但是这里边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鱼峰县这边的积极性问题。

  鱼峰和西塔这边经济上往来很少,也没有什么联系,要修这条路,虽然只有那么十多公里,但是因为是山区公路,估计每公里的造价起码也是一两百万,这还只是按照普通二级公路来计算。

  如果要按照更高标准,比如陆为民提及的六车道造价,起码还要翻一番有多,也就是说这十多公里道路造价可能就要五六千万。

  就算搞一个折衷,先建四车道外加隔离带,路两边预留两车道,估计没五千万也下不来。

  五千万,对于西塔财政来说不是小数目,就算是有市里补贴,西塔也吃不消,而要让鱼峰出钱,估计对方根本就没有兴趣。

  西塔一方出钱,估计很多人心里都难以接受,凭什么鱼峰到西塔的公路就该西塔一方出资?要知道路一旦修通,受惠的却是两县。

  陆为民给李幼君和苗奇伟提及过这个问题,这条公路的受益优势要等到房地产行业进入兴盛阶段,尤其是昌州房地产行业进入高潮期,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而现在还不明显,很多人也还意识不到。

  事实上包括李幼君和苗奇伟他们两人也没有意识到,他们也不可能想到今后十年中,中国房地产行业会以那样一种高高昂起的姿态纵马狂奔,连带着土地、房产一切都如泡沫一般迅速膨胀起来。

  要解决道路瓶颈问题,尤其是南下通道的建设问题,还有一个过程。

  “第二,就是我们西塔的生态环境优势。”李幼君提及这一点时,语气并不像说第一点时那么肯定,而是带有探索性的味道,“我们西塔没有工业,也没有污染,县城规模小,城市人口少,县里绝大部分区域处于原生态的环境下,我们全县湖沼河流水域面积占到全县百分之十强,而森林覆盖更是占到了百分之六十八点七,可以说入目之处,尽皆葱茏,生态环境上的优势无与伦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生活环境的质量需求会越来越高,而我们西塔缺乏工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带来一大优势,没有工业污染的生态环境,对于渴望贴近绿色自然生活的人们来说,往往格外具有吸引力,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可以大做文章。”

  “李书记,我明白你的意图,上次我们也探讨过,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文化产业、运动旅游产业,这些定位还比较模糊的产业应该是我们西塔日后重点培育发展的方向,但这可能要求我们放弃对工业这一块的发展,或者说至少让我们在选择工业发展上受到很大限制,基本上排除了绝大部分传统工业,这可是一个不容易做出的决定啊,也许会让我们几年之内都难以看到收获成果,市委市府那边……?”

  在这个问题上,李幼君实际上和苗奇伟已经进行过几次商谈,但是都没有像这一次谈得这样直白透彻,而今天李幼君这样提出来,也就意味着李幼君可能有所抉择了。

  “奇伟,不仅仅你说的这么简单,放弃传统工业这是一方面,短时间内看不到收益是一方面,而要发展我刚才所说的那些产业,还需要我们在基础设施上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这更是一个难题。”李幼君叹了一口气,摇摇头,“但是我们有选择么?如果我们也和苏谯、遂安那样做一样的选择,我们能竞争胜出么?我看没有多少胜算。我们如果按照它们选择的路径来角逐,就算拉到一些投资,培育起一些产业,那可能也是它们挑肥拣瘦剩下的,没准儿就是高污染这一类的,对于我们西塔的环境优势来说,必然带来巨大压力,这反而会损害我们长远持久的竞争力,所以我不认为那是一条值得我们去冒险的路径。”

  李幼君说这番话时也是充满了矛盾心情,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不是光口头说两句话喊喊口号就行的,像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文化产业运动旅游产业这些都是要讲环境氛围、讲市场需求的,西塔现在的情况适合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6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3/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