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第七十三节 下基层

  “老秦,老曹,我是第三次来南潭,前两次来说难听一点还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毕竟丰州地区还没有成立,这个筹备组也算是一个半吊子,不过我也了解了一些情况,南潭工作还是很有特色有亮点的,我想就不要照本宣科的按照汇报材料念了。”

  端坐在正中位置的孙震目光汩汩,缓缓的掠过坐在椭圆形会议桌对面的南潭县委县府一帮子领导们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

  “按照夏书记的意见,今年是丰州地区成立之年,从现在到过春节还有几个月时间,各县对于明年的工作有什么想法打算,现在开展了一些什么中心工作,作为县里边的党政一把手,心里都应该有一个谱了,我想听听南潭县委县府对从现在到明年有什么想法打算,你们县委县府的工作重心是什么,主要打算抓什么工作,说来听听,别藏着掖着,说点儿干货,老秦,老曹,怎么样?”

  秦海基表情十分严肃,不动声色的瞥了县委办主任杜保国一眼。

  杜保国只觉得自己脸上有如蚁爬,一抹汗意从额际渗出,孙书记这番有些调侃味道的话似乎是在影射汇报材料有些流于形式?要听干货?不知道这干货究竟是指什么?

  早上一大早就到地委办通知,地委副书记孙震要到南潭调研,而且已经在路上了,秦海基和曹刚都是吃了一惊。

  都说这位团省委下来的副书记有些特立独行,下来调研不提前通知有关单位,而且调研情况也不怎么按照地委办确定的方案来进行,双峰县第一个接待他的调研就弄出不少事情来,双峰县委书记和县长都在这位言辞犀利头角峥嵘的孙书记面前弄得面红耳赤下不了台,所以南潭方面也是花了一些工夫来了解,从各个渠道获知了这位孙书记似乎有些离经叛道的风格。

  就为了这份汇报材料,秦海基和曹刚也没少坐在一起琢磨,可以说几经推敲才定稿,没想到这汇报材料刚念了一半,孙震却来了这么一出,怎么不让秦海基和曹刚感到郁闷?

  “孙书记,秦书记和我是这样考虑的,您来咱们丰州这边时间不长,情况也不是十分熟悉,尤其是咱们南潭,我们想要全面的把我们南潭县委县府工作情况向您汇报一遍,另外也想听一听您对我们工作的要求和指示,要不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的汇报暂时往后搁一搁,先看一看咱们县里城关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另外再看看我们南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情况,下午看一看我们南潭猕猴桃生态基地发展情况,然后我们再来汇报,您看如何?”

  曹刚睃了一眼面沉如水的秦海基以及有些有些发憷的杜保国,硬着头皮建议道。

  孙震面色如恒,点点头:“这样也好,老秦,老曹,不要觉得我是在挑碴儿,咱们丰州地区新建,十二月省委海华书记可能要到我们丰州地区调研考察,夏书记对这件事情相当重视,下个月夏书记要一个县一个县的搞调研,我相当于是为夏书记打前站,而夏书记又是在为海华书记打前站。”

  顿了一顿,孙震似乎是在调整语言,怎样既不打击在座众人尤其是秦海基和曹刚两人的工作积极性,又要让他们意识到当前情况的严峻性。

  “南潭从去年到今年的工作情况很有特色,德健同志和子烈同志留下的基础不错,这也与包括你们两位在内的在座所有同志的努力分不开,夏书记让我带话给你们两位,南潭会是海华书记调研的第一站,南潭必须要以一个让省委领导满意的面貌出现,要做到汇报有想法有观点,参观有看点有亮点,务必要让省委领导满意,如果谁把这个第一印象搞砸了,地委要严肃追究责任人的政治责任!”

  省委书记要到南潭来考察调研?!

  这怎么可能?!

  秦海基和曹刚下意识的交换了一下震惊的眼色,两人背上都是一阵发凉,南潭有多少年没有迎来过省委一把手的光临了?

  秦海基记忆中似乎至少有十年以上了,最近的一次省领导来南潭也是两年前,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张裕和来考察南潭,而省长来南潭都应该是已经离开昌江的上一任省长五年前的事情了。

  省里领导来原来黎阳地区考察也好,调研也好,基本上都是走北六县,南七县里顶多也就是丰州和古庆两个县走得稍微多一些,像南潭、双峰、大垣、淮山和阜头这五县,要想获得省领导的垂青时候就很少了,顶多也就是有时候某项专题工作可能会来走一趟,而且基本上是省政府的副职,连省委常委来的时候都很少。

  客走旺家门这句话在老黎阳地区这十三县市里可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果省委书记真的要来南潭考察,那对于本届县委政府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一切事情都要为此让道,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推进。

  秦海基和曹刚先前的些许不满和郁闷顿时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紧张。

  丰州地区新成立,省委书记要来考察调研,第一站是南潭,难怪孙震来这里会这样做派说话!

  “这个情况也是昨天下午下班之前夏书记才接到省委的通知,这是要我们要有一个思想准备,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准备时间,如果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做不到最好,只怕就真的有人要为此负责了。”

  孙震并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的确有这事,说实话他对南潭的汇报情况的确也不是很满意,在地委办发文给各县时就专门提到各县汇报情况时要尽可能的拿出工作思路规划中切合实际的东西,要实打实准备马上要做的工作,不要千篇一律的老一套,但是很显然自己在双峰的批评效果并没有影响到南潭,或者触动不大。

  孙震不想初来乍到就当恶人,但是在来丰州这几个月里,他发现丰州地区之所以落后恐怕不仅仅是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造成的,而正如夏力行所说,精神落后思想落后才是最主要因素。

  或许是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造就了这里比起北六县更封闭更保守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有反过来作用与这个地区的发展,使得这里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更为滞后,要改变这里的情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改变这里干部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

  而省委书记考察丰州在即,会不会来南潭他不知道,这要到时候由丰州地委和省委办公厅来协商,但是如果你不拿起鸡毛当令箭给南潭县委县府这帮人敲一敲警钟,依然如现在这般四平八稳的给你连篇累牍的废话汇报,那到时候真的就要看无可看,说无可说了。

  原本他一直以为南潭是一个不错的考察地,有南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甫出就闯出了颇大名声的南潭猕猴桃,照理说完全可以拿出相当像样的亮点来,但是今天来南潭的第一印象就给他不太好,所以他不得不有些不客气的打断对方话头,让对方明白这样的汇报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

  老远看着一行人从山坡那边转了过来,陆为民有些纳闷儿。

  难道说这霍山乡的农民思想一下子就来了大解放,都对着木耳种植技术感兴趣起来,一下子都能相信这技术能让他们赚钱发财了?

  先前丁克峰不是说嘴皮子都磨破了,几乎是挨家挨户发动,好说歹说才算是勉强说通了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朋友熟人来看一看学一学么?怎么一下子又来了这么多人?

  在田里大棚里正在讲解怎样培育菌种的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和围在一起的几个人也都抬起头来伸长脖子看看究竟是谁来了。

  “陆书记,陆书记!”有些苍劲的声音是丁克峰老爹丁甫高的声音,这个马头村的支部书记对陆为民倒是挺亲热,平时都是叫自己名字,怎么突然叫起自己官衔来了,咋一听就这么别扭得慌。

  “为民,为民!”

  陆为民讶异的站起身子将手放在眉峰下遮阳,想要看清楚来这一大堆人究竟是些啥人,梁彦斌怎么也来了?啥时候他也对这事儿上心起来?莫不是县里领导……

  陆为民紧走两步上了一处坡坎,挥了挥手,示意在这边,陡然间目光落在当先一个有些魁伟矫健的身影上,这个身影是如此熟悉却又陌生,让他身体下意识的变得有些僵硬起来。

  孙震孙书记?!

  没错,国字脸,宽额浓眉,一头油黑的板寸发,手背负在背后,头微微低垂着,似乎在注视着地面,又像是在倾听旁边秦海基、徐晓春介绍情况,时不时点点头,但是却一言不发,自顾自的往前走。

  梁彦斌此时的脚步显得格外轻灵,如在非洲草原上奔行的小鹿,陆为民还第一次看到身材有些走形的梁彦斌能够以这样的步伐在田坎坡地里纵跃,就连他旁边的霍山乡乡长黄大模竟然都有些赶不上他的步伐。

第七十四节 第一次偶然相逢

  “梁书记,黄乡长。”陆为民刚来得及招呼二人,梁彦斌已经满头大汗的打断了陆为民的话头,“为民,情况怎么样?团员们还在吧?还没有教授完吧?县委秦书记和曹县长要陪地委孙书记来实地看一看!”

  “什么团员们还在?”陆为民莫名其妙。

  “嗨,不是说村里又组织了一些年轻人来学这门木耳栽培技术么?那不是咱们的团员还能是啥?”梁彦斌给陆为民使了一个眼色,倒也不避讳黄大模,黄大模只是嘿嘿笑。

  “梁书记,完倒是没完,农技员还在讲呢,可来的人不都是团员,也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来听一听看一看,我觉得倒不一定非要局限于团员或者年轻人,咱们就是利用团员示范点来带动当地老百姓学会一门致富技术,算是咱们团委开展的这项工作的一个带动效应吧,这也是好事啊。”

  陆为民笑了起来,这个梁彦斌倒是有些急智和孽胆大,居然就敢这么大模大样的把孙震带到这里来看了,看来也是在领导面前拍了胸脯,没了台阶下了,只有硬着头皮往下走了。

  “好好好,只要还在就行。”梁彦斌抹了一把大汗,悄悄瞥了一眼正在往这边走过来的孙震一行人,“为民,我也是被逼得没办法啊,谁知道这孙书记风格这么逗硬?问我们今年团委开展工作情况,我就在向上随便一说这团员带头致富示范活动,他马上就说要来看实地看,弄得秦书记和曹县长紧张得不得了,深怕我是虚吹,我这也是赶鸭子上架,没法啊,幸好我记得你说今天要过来,也就只有硬着头皮过来,若是今天你们提前结束了,那我还真不知道回去之后怎么像秦书记和曹县长交待。”

  “梁书记,不至于吧,咱们这工作是开展了,可不一定领导来的时候就正好能看见,如果说每一次领导来都刚好就能看见这学习教授,那就真的是有问题演假戏了,聪明一点的领导那还不得一看就穿。”陆为民摇摇头,笑着对黄大模道:“不过黄乡长,今儿个咱们这一出可是实打实的,没谁演戏,你说是不是?”

  “那不是咋的?在乡上,徐书记把我拉到一边,专门向我问你是不是真的在马头村田里边,是不是今天要现场教授交流,我哪知道啊,不过我知道你是去了马头村,估摸着你也在田里,所以也就壮起胆子来了,这不正好?正好让领导看看咱们县里干部的作风。”

  陆为民这一段时间里很来了几趟霍山,和乡里也很熟络,尤其是陆为民每次来都是坐公共汽车到乡上,然后拉着乡里团委书记直接走路下村,半点没有县里下来干部的架子,而且中午饭都是随便在食堂里或者村上对付一顿,乡里干部们都看在眼里,对陆为民的印象自然就不一样了。

  黄大模是霍山老乡长了,书记换了两茬儿,他这个乡长却一直没换,从四十来岁干到五十岁,对地区和县里干部见得也多了,加上年龄摆在这个位置,所以也就不怎么在乎,说话也就大大咧咧。

  “梁书记,这孙书记还真下来了?”看着孙震和秦海基一干人走近,陆为民自动站在一旁,挨着梁彦斌,“走这么远也要来看一看,看样子这孙书记是不相信咱们县里啊。”

  “嘿嘿,你别说,都说孙书记就是这作风,在双峰那边也是这样,把话说满了,孙书记说去看就一定要去看,结果就漏了黄,县委书记和县长都是作了检讨。”梁彦斌听得现场讲解的农技人员和听课的人都还在,心里就踏实了许多,语气也变得轻松起来,“上午在看开发区时也没说要来看团委发起的这个活动示范点,只说去看猕猴桃种植基地,没想到这猕猴桃种植基地一看完,孙书记突然就说要看示范点,我脑袋都差一点短路了。”

  正说间,一干人已经走到了地头,正在讲解的农技人员和听课的老百姓一看也知道有领导来视察来了,都自觉的围成了一个半弧形,等待领导的视察讲话。

  孙震略略皱了皱眉,他注意到在田里现场听农技人员介绍教授知识的人并不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只有一部分,不少也都是四五十岁的农民,这团委搞的示范点应该是以青年团员为主体,这现场一看,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普通的技术培训点。

  “老秦,老徐,这就是你们县团委的致富示范点?大家都是来学木耳栽培的?团员占到多大比例?除了这个点之外,带动起来发展的户数有多少户?”孙震亲自走到田间查看了葡萄藤架下的菌种情况,一边顺口问道。

  秦海基愣怔了一下,说实话他还真有些适应不了这位孙书记的作风,亲自下田坎,还要亲自手把手的拉开看,每一个细节问得清清楚楚,如果说在猕猴桃生态基地那边自己是早有准备还能勉强应付得过来,这边却的确不了解了,他立即把目光投向了站在旁边的梁彦斌。

  暗叫不妙的梁彦斌只觉得自己背上的汗水立即渗了出来。

  这个示范活动自打黎阳地区团委布置下来之后他就没怎么过问过,每年这种活动不少,都是按部就班布置下去,谁也没有真正去督促落实,也是这陆为民才来团委才会有这么大兴趣搞这个活动,没想到今天自己随口一提,这孙书记就这么感兴趣。

  这会儿梁彦斌是真恨自己怎么会如此多嘴饶舌,弄成现在这般光景,看也就看看吧,还要文的这样细,这不是故意要人出丑么?

  可这话谁敢说出口,看见秦书记那目光过来,梁彦斌知道今儿个自己得好好琢磨一下怎么来秦书记那里把这印象给扭转来了,只不过这会儿却还得把这一关给过了,他求救似的侧首望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陆为民,但愿陆为民能答出一个子丑寅卯来。

  “孙书记,这个示范点是我们团县委搞的,在东崮区我们搞了两个点,一个就是这里,还有一个在东陂乡,这个点规模相对较大,投资在三万块左右,主要是利用省农科所推广的一门新的应用技术——葡萄种植和木耳栽培结合应用,这门技术也是才开始在运用于实际,目前我们南潭只有两户,今天你看到的这十来户都是才开始来学习的,团员户数大概占到一半左右。”

  “哦?”孙震的目光落在了这个面容沉静的年轻人面前,方才他就注意到了这个一直陪着走在一旁的年轻人,看样子此人应该是南潭县团委负责这个示范活动的具体经办人,心里也约莫有了一些估计,应该就是安德健所提到的那个陆为民才对,只不过对方一直走在一行人边缘,而且有意识的落在后端,所以他也没有直接询问对方,“才带动十来户?只有一半是团员户?”

  陆为民本想解释一下就重新把主位让给梁彦斌,但是这个活动一直是他在负责,而梁彦斌除了知晓这个活动外,对于内里情况一无所知,看到梁彦斌负责的表情和旁边徐晓春鼓励的目光,陆为民索性就敞开来说了。

  “孙书记,就这十来户也是我们想方设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说动的,咱们南潭农村里之前并没有种植木耳这种东西的历史和经验,就是这葡萄种植也是这两三年才开始发展起来,老百姓心里都还是有些担心怕投入打了水漂。利用这葡萄架下种木耳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同时葡萄棚架下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更接近于野生木耳生长环境,优于普通温棚和室内出耳环境,这也是省农科所重点推广的农村致富项目,我们团县委也是在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从省农科院那里争取到这个试点。”

  既然放开了陆为民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一条一块娓娓道来,“虽然有农科所支持,但是毕竟这是一个新生事物,也需要一定资金投入,现在农村里对新生事物接受很慢,绝大部分老百姓都希望看到别人实践成功之后自己再来慢慢效仿,这样可以减轻风险,但是也很有可能就丧失了市场良机,所以我们团县委就专门挑选了一批头脑灵,接受外界事物快,有冒险尝试精神的青年团员来做试点,当然我们也不排斥团员之外的其他农户来尝试,这本来就是一个为广大农村农户推广的一个致富方法。”

  “这一位率先尝试的是我们霍山乡马头村团支部书记丁克峰,他们家本来就种植葡萄,这样在葡萄棚架下尝试木耳种植,条件最成熟,我们也希望马头村其他一些葡萄种植户来尝试,经过我们……”

  陆为民很自然的接过了话语权,引导着一行人向葡萄园里走去。

  秦海基脸色阴沉,狠狠的瞪了一眼表情有些难看的梁彦斌,跟随着孙震而行。

第七十五节 要有所为

  二十分钟参观时间眨眼即过,陆为民对葡萄种植、木耳菌种培植数据如数家珍,显然是很花了一些心思在这上边。

  尤其是谈到团委利用青年团员对新生事物接收速度快,思想较为活跃开放,积极鼓励青年团员及其家庭大胆尝试,基层团组织从中积极协调联系,帮助做好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促成在金融上对试点户的支持,这几项工作上都取得了一些经验,孙震听得相当振奋。

  他是从团委出来的干部,当然清楚共青团的工作更多的是务虚,但是如何在将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如何将共青团的工作与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工作,尤其是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这个对于南潭县乃至整个丰州地区这样的农业地区结合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年初向全省各地团委发起的青年团员致富先锋模范示范活动就是他最为得意之作,为此他也曾煞费苦心的就这个实施方案推敲了许久,在下发到各地区之后,他也十分关注这项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但是从各地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值得一看值得一提的东西寥寥,这让他也相当失望和郁闷。

  未曾想到却能在自己已经调到丰州地区之后,在南潭县看到这样一个令他振奋的亮点。

  每一个领导都希望自己推动的工作能够在下边得到重视和不折不扣的执行,这往往就意味着对方是否重视自己,虽说孙震当时还是在担任团省委副书记,但是这项工作的确也是凝聚了不少心血,从开始筹备到方案出台,再到具体落实,他都是一力亲为,甚至也确定了几个县作为试点,但从后来的效果来看,都很难尽如人意,也使得他为此惆怅良久。

  但今天他在难谈却看到了这样一个让人舒心的局面,甚至可以说只要在把这个点好生规划和打造一下,两个月后省委田书记来南潭视察也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参观考察点,也算是作为团委在基层开展工作的一个具体落实典范了。

  虽然说这还只是一个雏形,但是毕竟这个活动是扎扎实实在这里生了根,利用团干部和普通团员中的头脑灵活勇于尝试的优秀分子来率先示范,在发展经济中做出表率,既为自己创收增收,又能起到示范争先的带动效果。

  孙震一直认为做工作不在于你玩多大的声势,而在于你的作风和实际效果,像南潭这样不声不响的就搞了这样一个示范点,而且还带动了其他农户来观摩学习,让孙震很满意。

  这样示范效应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看出来,但是至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只要农技人员的指点跟上,一批吃螃蟹者能够从中获得实际效益,那么很快就能够带动一大批其他农户学习效仿。

  而青年团员在这样的示范活动中既能够锻炼自我,同时又能密切与群众关系,这恰恰是作为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也是党的助手和主力后备军最需要具备的能力,青年团员能够在帮助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这一中心工作中起到率先垂范作用,也能进一步提升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这也是新时期党对共青团工作中的一项新的要求。

  “老秦,不错,很不错,不仅仅是这个项目不错,而在于我们一级基层团组织在党委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勇于创新,我就说了,有好东西好经验,不要藏着掖着,怎么,还怕别人学了去咋的?”孙震双手叉在腰际,站在山坡上,心情显然很不错,看着坡地下边的那一顺溜葡萄园。

  “德健同志经常在夏书记面前说南潭干部有能力,工作有特色,要我们有时间都来看看,说实话,今天上午我听你们的汇报,很不满意,我相信夏书记来了也肯定不会满意,但是今天实地看了,我觉得不错,南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们昌江第一个县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很难得,怎样打好这块牌子,用好其中政策,我觉得还很有潜力可挖。”

  登高望远,心胸为之一宽,孙震兴致高昂。

  “南潭生态猕猴桃,全国闻名,我刚才听老曹介绍,今年基本上达到了供求平衡,这与县里边前期工作做得扎实,广开渠道有很大关系,我看了这些果园,也相信猕猴桃可以成为我们南潭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块金字招牌,也会成为我们南潭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道;这个葡萄棚架下种植黑木耳,我觉得同样是一个好路子,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团委能够先行一步,脚踏实地的把工作做到了实处,做到了最基层,说真话,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很不容易啊,这个典型我的看法是南潭要专门作一个经验总结,我也要把这个情况向力行书记汇报,借这个机会来探讨我们共青团组织在新时期中怎样在农村经济工作中来发挥我们的青年先锋作用。”

  秦海基脸上露出少许笑容,虽然孙震的话很多都听起来不是滋味,但是毕竟这是在表扬南潭工作,比起孙震在双峰的评点,南潭堪称得了高分了,尤其是听到孙震表示要把这一情况向夏力行汇报时,秦海基心里就更踏实许多。

  夏力行来丰州地区担任地委书记是很多人都没有料到的,这其中也包括秦海基。

  都说传言往往是最准确的,但是传言之所以被叫做传言,也就意味着它很多时候其实也一样不可靠。

  传言中本来是尚权智过来担任地委书记,唐文忠要过来担任行署专员,没想到却是夏力行过来担任地委书记,却来了李志远和孙震这两个外来户出任行署专员和党群副书记。

  对于夏力行,秦海基虽然也算比较熟悉,但是他也清楚自己并不怎么符合夏力行的胃口,只不过在安德健和沈子烈同时离开,南潭需要一个熟悉情况且有威信的本地干部来稳住南潭局面,而唐文忠和姜定国也都全力支持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夏力行才认可了自己。

  但是现在情况陡然大变,唐文忠和姜定国都留在了黎阳,而新来的李志远和孙震两人他都是从未有过交道,甚至可以说之前任何交道都没有过,在这种情形下,他就不得不小心的应对着这一切了。

  在夏力行和孙震心目中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就相当重要了,尤其是孙震,这个很有个性的副书记据说和夏力行关系相当密切,已经隐隐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夏力行、孙震以及安德健走得很近乎,地委里边三个人俨然形成了一个核心群体,而反倒是组织部长苟治良和行署专员李志远似乎拉上了关系。

  “孙书记的要求我们县委回去之后一定认真要学习领会,并且要迅速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力争在这两个月时间里把目下的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以我们南潭最好的一面来迎接省委田书记的考察调研。”

  秦海基的胸脯拍得当当作响,不管怎么样,态至少要表足,别让领导觉得你连这点底气都没有,那你还怎么来开展工作?

  孙震瞅了一眼态度坚决的秦海基,不动声色的微笑着点点头:“怎样做好当前工作,南潭县委头等大事,不需要为迎接省领导而来专门做戏,而是要考虑如何扎扎实实让我们南潭社会经济事业得到推动,这才是我们一级党委政府所要做的中心工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