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755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

  萧劲风找到陆为民时,陆为民已经有些疲惫不堪了。

  被陆志华和崔磊这两个工作狂拉着反复探讨争论这个新产品,一耗就是两个多小时,咖啡喝了好几杯,连陆为民都觉得肚子发胀了,这两人却还是精神抖擞,陆为民实在撑不住了,终于等到了萧劲风来,总算是找到机会扯呼。

  “你很忙?”陆为民看着萧劲风有些兴奋的表情,总觉得这家伙好像这段时间有些不一样。

  “世纪风华发展一直很辛苦,我花了不少心思才算是在沪上打开了一条路。”萧劲风神色稍微收敛了一些,“那个吕嘉薇你遇上了?”

  陆为民心里一个激灵,立即警惕起来,“你怎么认识她?”

  “镇静一点儿。”萧劲风眯缝起眼睛,目光灵动中透着几分深沉,两个人穿出厅堂直接走进了停车场,上了车,“我知道你对这女人印象不太好,德勇大概也说了这女人不少坏话吧?她可还算是德勇的表姨妹子呢。”

  “少给我说没用的,我看你所谓的找到了门路也就是在这个女人身上吧?”陆为民的反应也很快。

  “不完全是,但是的确是这个女人帮我牵了线搭了桥,不过我对这个女人也没什么好感,这女人太精了,而且路子太野,胆子也大,但是不容否认,这女人手里边资源很丰富。”萧劲风语气里多了几分冷峻。

  陆为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了很熟练的打着方向盘的萧劲风,这一刻他意识到萧劲风已经长大了,成熟了,不再是那个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了。

  在沪上打拼这两年,陆为民并没有过多过问,但是可以想象得到风华世纪一个来自昌江的企业,就算是得到了华民集团在资金上的支持,你想要在沪上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打开局面,难度会有多大,但是萧劲风还是顽强的在沪上扎下根来,哪怕非常困难,但是能站稳脚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现在的萧劲风经历了这两年在沪上的拼搏,对于沪上的政界商界生态只怕都有了他自己的认识,搞房地产开发,不和政界打交道是不可能的,而这两年,很显然给了萧劲风很大的刺激。

  “你所谓的资源是指什么?”陆为民尽量让自己的心境平复下来,淡淡的道。

  “为民,你知道我这个人的性子,我不是那种没脑子的人,我也知道你以前和我说过很多,在沪上,世纪风华干得很辛苦,很累,但是发展却不太顺,比起以往我做三姝时,辛苦十倍,但是却像是陷入一个网中,你想要干什么都被捆得死死的,到处都是各种玻璃门海绵墙,让你使不上劲儿,也走不通路。”

  萧劲风语气里多了几分沉稳,“我觉得世纪风华可以做得更好,为此我们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你却拿不到机会,旧城改造,我们拿到的总是最差的环境,最苛刻的要求,然后收益总是最瘠薄的,我给自己说,我们现在是打基础,创牌子,积累人气,但是比我们更后进来的,却总能拿到更好的地块,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协议拿地没你的份儿,招标拿地总是费尽心思还得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零敲碎打,真不容易。”

  陆为民能理解这两年萧劲风在沪上打拼的艰难,可以想象得到,本来沪上人就很排外,像昌江这种在沪上人属于落后地区的企业却来沪上发展,肯定也会招来他们的白眼和轻视,这种情况下,你想要打开局面,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世纪风华还是凭借着锲而不舍的努力苦干开创出一片局面。

  只是开创出一片局面距离萧劲风渴望的成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萧劲风渴望找到一个能够让世纪风华更上一层台阶的机会。

  “劲风,所以你就有了其他心思?”陆为民语气淡漠。

  “不,我只是想获得该属于我们世纪风华的机会,但我记得住你和我说的话,超越底线的事情,世纪风华不做。”萧劲风摇摇头,“吕嘉薇不简单,她在沪上有不少关系,她原来还在京城里呆过相当长时间,有些门道,她只是帮我牵线搭桥,至于说做什么,能不能做,还轮不到她来说话。”

  “你都说这个女人不简单了,她就只是这么简单的帮你牵线搭桥?你觉得可能么?”陆为民反问。

  萧劲风沉吟了一下,“为民,商场上并非你所想象的那样非黑即白,灰色领域的利益其实往往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其实你肯定比我清楚,吕嘉薇在里边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不清楚,但她介绍的人据我所知,的确是有些不一般的背景,我想世纪风华完全可以走正规的程序和他们合作。”

  “哦?你这么肯定?哪家公司?”陆为民倒是有些好奇了,他知道萧劲风的性子,在沪上几年,他肯定也有他自己的人脉关系,这些人脉关系也许起不到决定作用,但是要了解一些内幕性的信息还是没问题的。

  “喜福实业。”萧劲风吸了一口气,吐出四个字。

  陆为民皱起眉头,“喜福实业?搞什么的?”

  “什么都搞,基建、证券投资、医药……”萧劲风琢磨了一下,“这个企业比较复杂,原来在南京那边发展,是以医药、软件为主,但是这两年到沪上发展,据我所知是和沪上政府关系比较密切,我和那位张总谈过,他也有意和我们世纪风华合作。”

  陆为民吸了一口冷气,他回忆起来了,前世中这个喜福实业也是搅起了漫天风雨,成为一枚超级炸弹,炸翻了无数人。

第二十八节 站稳

  “行了,劲风,这件事情到此为止。”陆为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不必再说,做企业,走旁门左道固然可以获得一时的机会,但是绝对会埋上隐患,天上不会掉馅饼,你记住这一点,越是辛苦,你发展的基础就会越牢靠,指望别人,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很危险,当这种依赖成为习惯,这也就意味着这家企业危险了。”

  萧劲风微微一怔,低垂下头,细细琢磨陆为民的话。

  “我和你说过,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十年间都会是一个黄金产业,世纪风华在沪上是外来企业,起步阶段慢一些,发展难一些,很正常,越是这样,越是要沉得住心,耐得住寂寞,我承认你所谓的灰色领域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世纪风华也需要打打擦边球,但是你刚才也说了不会超越底线,但是我认为如果你有了某些心思,那么底线就会模糊,所以今天我必须要正告你,树牢底线,半点模糊不得。”陆为民进一步道:“和喜福实业合作的事情不必再说,如你所说,既然对方实力雄厚,人脉宽泛,凭什么找你世纪风华?你世纪风华很了不得么?对方既不缺资金,又不缺关系,找你的目的何在,价值何在,意义何在?多用脑筋想一想,不要被一点利益遮住了眼睛。”

  萧劲风咬住嘴唇不语。

  “这一次我帮你做一次主,就这样,和那家公司合作的事宜,不用再谈,至于你找什么理由借口,自己想办法。”看见萧劲风仍然心有不甘的模样,陆为民忍不住道:“劲风,信我一次,我不会害你,那家公司绝对有问题,你知道我的脾性。”

  萧劲风终于吐出一口气,无声的点点头。

  事实上在接触对方时,他也有些担心,但是担心都被急于在沪上打开一番局面的强烈欲望压制住了,这个时候被陆为民挑开,他心里也才松了一口气。

  陆为民很少用如此肯定的话语来下决断,更多的是一种推断,但是这一次却如此肯定,也说明这里边的确存在许多猫腻,猫腻也就意味着风险,而世纪风华在沪上现在还没有多少根基,一旦风险来袭,也许首先就是替罪羔羊。

  “劲风,在资金方面,有华民方面的支持,你可以适当大胆一些,浦西这边难度太大,你可以着重向浦东发展,那边在土地资源上要丰沛得多,而且在地价上也要便宜许多,我建议你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以开发商业地产自持,然后以此为抵押向银行融资,同时可以壮大自身实力,这样一来有助于你在沪上树立世纪风华形象,打响知名度,也更有利于你下一步的发展,……”

  陆为民也知道萧劲风有些失落,毕竟自己掐断了他原本寄予很大希望的一条线,现在世纪风华手中就只有那么几个小项目,下一步如何发展,也没有了头绪,素以他必须给对方打打气。

  “我原本也就是想要找一些渠道到浦东那边找机会,浦西这边太难了。”萧劲风有些萧索摇摇头。

  “浦西这边也不能放弃,继续做旧城改造,树立口碑,总有机会,但是可以适度把重心向浦东转移,毕竟未来沪上希望在浦东。”陆为民点点头,“对于京城、沪上这样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来说,土地资源永远是稀缺品,尤其是地段比较好的或者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所以这个时候投入再大拿地,其回报都绝对是超值的,甚至会是超乎你想象的回报,所以在这一点上,你可以再大胆一点。”

  萧劲风看了一眼陆为民,今天第一次露出笑容,“为民,你知道不知道沪上这边地价,你以为是在昌州?”

  “我不知道,但是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大付出意味着大回报,你记住,越来越稀缺的东西其增值速度会超过你的预期。”陆为民很肯定的告诉对方。

  萧劲风也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这么肯定,但是结合对方前期的观点,他也知道陆为民是极度看好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尤其是对一线城市的城市规模扩大力度十分看好,这也符合他的观点。

  “对了,为民,你也小心,吕嘉薇是盯上你了,她似乎对你很感兴趣,不断从德勇那里打听你的情况,我听她说,她在昌江这边也有关系,正准备到昌江来谋发展。”萧劲风露出一抹诡谲的笑容,似乎是再说你有麻烦了。

  “这种女人的话你也信?”陆为民不以为然,“她有关系,她有关系就不会靠这个模特经纪公司为生了。”

  “不是那么简单,她这个模特经纪公司好像不是主业,应该是个副业,呵呵,手里有一大票美女资源,很多事情就无往而不利啊。”萧劲风已经丢开了之前陆为民给他带来的阴霾,他也是个果决的人,一旦决定,就不再多想,“再加上这女人很会来事,分析判断事情也很准确,要不怎么能栽倒之后,又迅速翻身?”

  “昌江不是沪上,她还真以为可以横跨两地,纵横无疆?”陆为民轻笑。

  “不,这女人不是那种无的放矢或者喜欢空言的人,她如果这样说,不会没有底气。”萧劲风摇摇头,显然是和对方打过这么久交道,对这个女人还是有些认识了解。

  “哦?”见萧劲风说得这么肯定,陆为民也不由得正视起来,“那倒是要小心一些,我知道了。”

  ……

  “贺部长变贺书记了,我在这里先敬贺书记一杯,恭祝贺书记在昌西州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陆为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把酒杯翻过来,表示自己已经干了。

  “好了,为民,你这么搞,是不是准备让我今天从这里抬出去啊?我本来是打算接这个机会和你们好好聊一聊的,还要向你取取经,你在宋州和丰州的表现,省里都是有目共睹,我内心都艳羡得很呢。”贺锦舟也是满脸感慨。

  他本来是不喜欢这种接风饯行的活动的,在他看来去昌西州工作,应该是自己这一生政治仕途上的最后一站,他没有选择某个局行部委安安稳稳熬几年,而是主动选择了昌西州,就是觉得想要弥补自己工作几十年的一个遗憾。

  他在地方上工作几十年,基本上都是干的副职,除了短暂担任过两年县委书记外,基本上就是在机关工作,然后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真正给他机会让他能够扎扎实实做点儿实事的时间并不多,所以他想弥补自己这个遗憾,而全省最落后最贫困的昌西州就是他的选择,为此他也和荣道声、高晋、杜崇山也专门汇报过自己的一些想法,最终还是获得了几个主要领导的支持。

  昌西州经济落后,如何来加快发展,贺锦舟心里也没多少底,但是他坚信昌西州是有机会的,他愿意为此而付出最大的努力。

  “贺部,您也是在地方上工作过多年的,一个地方的发展成功取决了多方面因素,机遇,用人,路径,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一个地方发展速度快慢,成果好坏,宋州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固然与这几年宋州市委市府的决策准确领导有力有关,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宋州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这一点达金应该很清楚,至于丰州,准确的说现在丰州还在依靠大投入来实现产业打基础,丰州现在的产业基础很不健全,阜头的电子产业虽然看起来很光鲜,但是和遂安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当然,两地电子产业有差异化,除了阜头,大垣的家具制造产业略有看点,其他几个县的情况都不尽人意,所以市里才决定要在丰州城区借助撤地建市城市建设契机来夯实丰州产业基础,这一步走得很艰难,我们为了打造适合投资者的招商环境,投入相当巨大,现在丰州市财政都处于崩溃边缘,不得不靠出让处于市区中心的市级机关土地来换取喘息之机,就是希望挺过这一关。”

  陆为民多喝了几杯,也有些酒意,话语也多了起来,“一个地方的发展不是哪一个人能撑起来的,凝聚人心,群策群力才是关键,外边都说我和张天豪面和心不和,各行其道,可能我们在一些发展思路上有差异,我觉得这很正常,学会包容,起码我们在发展工作上是做到了相互支持的,这也是丰州市干部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九节 机制

  “为民说得对,杜书记对你们丰州班子的团结很是赞许,在和我谈话的时候也引用了你们丰州和曲阳的事例。”贺锦舟点点头,微笑着道:“说你和尤连邦分别到丰州和曲阳都很好把握住了自己的角色,干得非常出色,我估摸着也是在提醒我到昌西州之后要处理好和文俊州长之间的关系,为民所说的意思我明白,合则两利,斗则两败,这点道理我还是清楚的。”

  陆为民赶紧端起酒杯,“贺书记,这话我可受不起,我们在座几个人都是受过你的教诲,我哪里敢班门弄斧见笑大家?我说错话了,自罚一杯。”

  陆为民又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然后才道:“文旭,大成,达金,老关,怎么还稳起?老领导走上新岗位了,日后受他教诲帮助的机会也就少了,还不表示一下你们的谢意?”

  见陆为民把话说到了这份儿上,黄文旭也只能端起了酒杯,贺锦舟也不推辞,来者不拒,这一轮酒喝下去,大家都有些酒意,兴致都高昂了不少。

  “贺书记,你这一走,部里边熟人可就没几个了,方部长变方书记了,左部长我们都不是很熟悉,他来丰州时间也不是很长,我们都只知道左部长是沪上过来的,对左部长的脾性也不了解,日后要办事情可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在商言商,在仕言仕,杀猪匠在一起就只会说屠术,体制内的人在一起自然也免不了谈工作,新来的组织部长左云鹏,黄文旭只打过几次交道,并不熟悉,所以也想从贺锦舟这里了解一些情况。

  “文旭,你别说,左部长我也不熟悉,他来部里边几个月,在部里边呆的时间也不多,工作也分派得很清爽,各自把自己的工作干起来,有什么重要事情电话里向他汇报就行了,他和方书记性格不大一样。”贺锦舟自然明白黄文旭的意思,沉吟了一下才缓缓道:“我和他接触这么久,也摸不清楚他的性格脾气,他和我们部里原来这些老同志联系不太多。”

  虽然贺锦舟话说得很隐晦,但是在座这些人都是大风大浪经历了无数的角色了,一下子就能听出贺锦舟话语里的味道。

  很显然新来的左部长对原来组织部里边这些老人不太感冒,弄不好贺锦舟这个常务副部长也是被迫离开。

  左云鹏到组织部这几个月,已经先后有一位副部长和一位部务委员离开了组织部,现在贺锦舟这个常务也离开了,可以说组织部是迎来一轮真正的大洗牌大换血。

  “贺书记,你这一走,部里常务这个人选也没有明确啊。”黄文旭进一步问道。

  “嗯,没有明确,不过我估计很快就会有人选了。”贺锦舟轻描淡写的道:“左部长新来,肯定也有他的一些想法和意图,当然也需要一些能够领会他的思路想法的干部来执行,部里边这套人马基本上都是方书记在的时候的老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的确需要交流互动一下了。”

  席间一时间有些冷场,陆为民这个时候似乎要冷静许多,“听说姚放有可能接替您的位置?”

  贺锦舟有些讶然,他没想到这个消息这么快就被陆为民知晓了,但是想一想陆为民也算是这批年轻干部中的翘楚人物,杜崇山对他印象不错,而方国纲和他一样来往密切,加之姚放上一次是和陆为民、尤连邦一道竞争正厅级岗位,结果未能如愿,但是也肯定引起了陆为民的注意,而且姚放好像和陆为民都是195厂的子弟,所以获知这个消息也不奇怪。

  “有这个说法,估计还是要看左部长的意见。”贺锦舟摇摇头,左云鹏新任组织部长,省里在这个人选上多半也要征求他的意见,“现在说法有好几种,姚放是其中一个,汪书记对姚放印象颇佳,在荣书记面前力荐。”

  汪正熹已经卸任省委副书记,担任省政协党组书记,等待年底政协会议之后,预计就会担任省政协主席,不过汪正熹在昌江省深耕数十年,在省里影响力不可谓不深,所以即便是他下来了,荣道声和高晋也对他十分尊重,更不用说他现在还会在政协主席位置上发挥余热,所以有汪正熹的推荐,姚放就算是不能担任这个常务副部长,估计省里也会给他安排一个实职正厅级职位了。

  黄文旭和宋大成几人听得陆为民和贺锦舟这番对话都有些惊讶。

  姚放如果从昆湖市委副书记位置上直接上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就不简单了,一般说来常务副部长不但是实打实的正厅级,而且这个正厅级职位分量还不轻,并不比一个市长轻,像贺锦舟这样在常务副部长位置上干上几年,到除了昌州市之外的地市下边去只能是当书记,而不是市长州长,贺锦舟也是因为年龄原因,所以才会选了昌西州,否则如果他年轻几岁,省里这些市的一把手他是绝对够资历的。

  “贺书记,姚放是不是太年轻了一些吧?”宋大成忍不住插话道。

  “年轻?大成,比姚放更年轻的,你眼前不就坐了一个,还和你搭档两年呢。去年到丰州,他不就是把姚放给挤掉了么?你们不知道?”

  贺锦舟一句话就把在座的几个人都逗得笑了起来。

  “呵呵,陆市长是另类,不算,姚放资历也浅了一些吧,基本上都没有在基层干过,好像以前一直在团委系统工作啊。”宋大成对这个姚放还是有些印象的。

  这个问题倒是有些不好回答。

  在座的众人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即便是贺锦舟也一样是在县里打拼过多年,所以对那种没有在基层县乡干过的干部都没有太多的认同感,倒不是说对这些人有什么成见,而是觉得这一类人如果真的担任了执掌大权的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了,对于下边干部的选拔导向恐怕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影响的,尤其是对他们这种在基层苦干起来的干部的了解程度肯定不及像贺锦舟这种在基层干过多年的深。

  “现在还不确定,只是有这种说法,估计节后,嗯,十六大召开之前,肯定会有一个结果。”贺锦舟在这个问题上也不好多说。

  “贺书记,达金和老关他们这一批的问题应该要在十六大之前解决吧?”陆为民替代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杨达金和关恒问了一句,这也是今天的主要话题。

  “应该是要在十六大之前解决,这是八月份部里边开会就定下来了的,也报给了省里,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贺锦舟倒是回答得很干脆,“虽然部里边调整很大,但是也不是人走政息,左部长当时也都过来了,不过你们这一批干部会怎么安排就不好说了,左部长可能也有他的考虑,好像左部长的意思是要把省里干部交流放在一块儿来。”

  “贺书记,您的意思是像文旭和大成这种都有可能要交流?”陆为民径直问道。

  “可以这么理解吧,文旭不是丰州本地干部,倒还好说,像大成这种本土成长起来的干部,左部长从来部里就说要进一步推进干部交流的常态化,尤其是那些一直没有离开出身地成长地的干部,一定要推进交流机制的落实。”贺锦舟点点头,“这是左部长来组织部之后提出的第一个思路,而且他也表示一定要任上坚决推行下去,执行彻底,好像叶书记也很支持左部长的这一观点。”

  贺锦舟所说的叶书记是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庆江。

  叶庆江在这次党委会上升任省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地位进一步提升,虽然在几名副书记中靠后,但是已经和其他常委有了区别。

  “叶书记也支持左部长?”陆为民很敏感。

  “叶书记支持干部交流这一机制,他认为一个领导从普通干部到了副处级干部之后就应当要考虑在本地市内交流,而到了副厅级干部,就必须要在全省交流,除非有特殊情况,最好副厅级干部以上都要回避本人成长地和户籍所在地。”贺锦舟解释道:“在方书记还担任部长期间,叶书记就和方部长多次交换意见,提议由组织部和纪委来共同研究出一个常态性机制,既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干部的能力,又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也对干部的成长有很大裨益,方部长当时也赞同,但是因为涉及面太大,在考虑如何来落实的问题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厘清,所以迟迟没有形成正式方案,左部长来了之后很感兴趣,就把这个方案抓了起来,我估计十六大之前部里边就要搞第一批试点,在十六大之后,就要全面推开。”

  “那老关和达金他们就正好赶上这个关口?”陆为民替关恒和杨达金问道。

  无论是杨达金还是关恒都不是很希望离开本地,毕竟要去一个陌生地方,适应新的环境又需要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最缺的也是时间。

第三十节 厘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7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5/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