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792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陆为民在宋州威信的确不低,但是在主城区这一块里边,却对陆为民颇有怨气。

  不少主城区的干部认为陆为民在宋州期间是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主城区的发展,而可以扶持郊区郊县的发展,像麓溪、苏谯、遂安都是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进而迅速把宋城和沙洲这样的老城区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同样经开区的干部也是对陆为民感觉复杂,他们认为华东软件园当时的上马固然是孙承利一手导演,但是这也和当初经开区一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产业定位有很大关系,如果当初市里边能够大力扶持经开区的产业培育和发展,经开区也不至于在华东软件园这一根绳子上吊死。

  这种观点有点偏激,但是如果你认认真真琢磨,也还是有一定道理。

  在任何一个地方的经开区都是被当做市里边的嫡长子来扶持培养,好项目大投资都基本上向经开区倾斜,唯独在宋州,在陆为民担任常务副市长和分管经济副书记时代,市里却没有为经开区拉来一个像样的项目,一笔拿得出手的投资,而苏谯、遂安和麓溪、烈山、麓城这些区县,却是一个个吃得钵满盆肥,华达钢铁、风云电子、烈山化工五十万吨甲醇项目,麓溪的小商品城、新麓山集团的自备电厂,叶河的火电发电厂,这一系列的项目奠定了这些去区县崛起的基础。

  两相对比之下,也不能不让经开区、宋城区、沙洲区的干部们心里有怨气。

  所以在张静宜看来,无论是市一级层面还是区县一级层面,陆为民来宋州欢喜的人固然多,但是反感的人也不少,陆为民到了宋州要重新把局面挽回来,干部群众的心气凝聚起来,还得要好好花一番心思,而如果这期间有人要在里边搅浑水,拖后腿,陆为民要面临的困难会更大。

  张静宜也很想看看陆为民来了之后,如何破这个局。

  ……

  从杜崇山办公室出来,陆为民知道还有最后一关,觐见荣道声,听取省委书记的叮嘱。

  一般说来,在昌江,市级主要领导上任前的谈话,市委书记是由省委分管党群副书记和组织部长谈,当然纪委书记的谈话也少不了,但是那比较有针对性,主要是廉洁方面的问题,所以可以不算,无论是主要领导还是班子成员,上任之前省纪委的谈话都少不了,但市委书记一般说来却是要由省纪委书记亲自谈话。

  如果行政主官,那么省长谈话也是一个必要程序,如果是市委书记,省委书记最后叮嘱也是惯例。

  但是一般说来,无论是市委书记还是市长,在完成必要程序之后,也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模式,那就是市委书记会在省委书记谈话之后还要去拜访省长,市长在接受了省长约谈之后也会找机会去拜访省委书记,哪怕就是五分钟十分钟,那都非常重要。

  见省委书记不是想见就见的,同样见省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也不是想见就见的,虽然约了时间,但是领导很忙,你就得候着。

  这期间,宋州那边的一些情况信息也悄悄传递过来了。

第三节 战或不战,我都等待

  陆为民没想到自己回宋州也会引发这么复杂的情绪,但是沉下心来想一想,他觉得也可以理解。

  秦宝华也好,林钧和朱小平也好,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风格他们或有所感,或有所闻,而现在自己以市委书记的身份重返宋州,对于他们来说,心里再不愿意,现实也迫使他们必须要面对自己,适应自己,而自己原来的风格,恐怕也让他们心里有些发憷吧。

  有些发憷可以理解,但相互适应却是一个必然。

  对于这些人的心态,陆为民也大略能琢磨出一二,但是整个宋州市委市政府现在有些散乱的心气还是让他心里禁不住一沉。

  什么都不可怕,怕就怕干部的心气散了,那要重新凝聚起来,就需要花大力气,而干部的心气从班子成员们的心态就能略窥一斑。

  秦宝华是一个回避不了的坎儿,相信秦宝华也是这么想的,这一关要过,而且要过好。

  他需要考虑一些策略,也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工作风格。

  事实上作为市委书记,他也不可能再像几年前当常务副市长和副书记那样意气飞扬了,秦宝华大概担心的就是自己当初的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但现在自己是市委书记了,还会那样么?当然不会,秦宝华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有些多虑了。

  而且陆为民也分析过秦宝华的一些心思,他觉得自己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秦宝华是个要强好面子的女强人性格,而且是想要在宋州做一番事业的人,只要这个心思占主流,陆为民就不怕和秦宝华处理不好这层关系,当然要让秦宝华意识到这一点,肯定也需要一段时间和几番磨合,但陆为民有这个信心。

  略微有些麻烦的是林钧和朱小平。

  从黄鑫林和曹振海那里陆为民都获得了同样的消息,林钧和朱小平走得很近,市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走得近是常态,但是市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常态下应该走得更近,黄鑫林和曹振海所说的二人走得很近,绝对不是一般程度的很近,所以这不能不让陆为民深思。

  如果市委书记——市委分管党群副书记——组织部长这个三角关系很密切稳固,那么可以说市委书记在一个市里边那基本上就可以做到一言九鼎,树立绝对权威,人事问题牢牢掌控,就是架空市长也不是难事。

  但是现在这个三脚架却有些问题,自己和朱小平不对路。

  这种不对路,不是简单的意气嫌隙,而是在思想意识和工作风格上的不对路,而这种不对路意味着很难弥合和磨合,而且陆为民也不指望自己能够和朱小平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朱小平同样是一个有些倔强的人。

  单单只是朱小平不是问题,组织部长虽然牛气,但是在市委书记面前,他还得低头,但是现在林钧却加了进来,市委副书记,如果他和朱小平结成联盟,这问题就不好处理了。

  诚然,省委既然安排自己到宋州掌舵,当然会给予自己必要的支持,万不得已的时候,就是换掉市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也不是不可能,但这样的副作用很大,省委可能会认为自己驾驭能力偏弱,或者认为自己在处理班子团结问题上欠缺领导艺术,更为关键的是林钧和朱小平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自己要拿下他们,同样需要花费一番手脚,没有一年半载,成不了事,可宋州还要在内耗中消耗一年半载么?

  这也是陆为民不愿意见到的。

  按照陆为民的想法,如果迫不得已要动人的话,他希望只动一个,这样可以把事态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而这个人是朱小平最好,他希望争取林钧,但这要看情况,有些原则底线无法退让,哪怕需要付出代价。

  当然他不是那种想要挑起战争的人,他来宋州也不是想要寻找战争的,在此之前他会尽可能的展示柔和的一面,但这一切无效的时候,展示强势和手腕的时候,他也不会吝于一战。

  坐在候见室里,陆为民想得出神。

  他想到宋州做事,但是做事之前却要把人事理顺,起码在做事的时候不能有人拖后腿。

  但是如果一去就要想把人事理顺,也不可能,那太明显了,在别人尚未露出破绽之前,你要硬桥硬马的正面打,别人会说你吃相难看,领导会认为你权力欲望太强,这不妥。

  所以虽然明知道在人事没理顺之前要做事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麻烦,但他还是得去做,只要在做事中才能找出对方的破绽,才能为自己提供出招的机会,当然,他更希望对方别给他这个机会,那样更好,他不是战争狂人。

  候见室门开了,走进来的秘书很沉稳,“陆书记,荣书记请您过去。”

  候见室是一种大家心照不宣的称呼,但是却万万不能上正式台面的,其实也就是省委书记办公室旁边的一个小办公室,但这个办公室却没有人具体办公,虽然也有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一张椅子,但是斜对面却是两套组合沙发,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以及昌江省地图都悬挂在上边,看起来有些小会议室的风格,但更多的是为在等候荣书记召见时提供短暂逗留的来客们需要。

  “谢谢。”虽然知道这不过是一个例行公事了,但毕竟这是要觐见昌江最高首长,同时这也是一个自己要向直接上司汇报自己施政纲要的机会,这也许决定着省委书记对自己工作的看法。

  陆为民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跟着对方走了出去。

  ……

  连续接待了几拨客人,又审读了几份文件,荣道声感觉到有些疲倦,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身体,活动了一番,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更清醒。

  虽然有点儿累,但是工作还没有完,下一项工作很重要,要见陆为民,他需要听一听陆为民对他这一次重返宋州的想法。

  对陆为民这个人,荣道声是怀着一种比较复杂的心态来看待的。

  三十五岁,出任宋州这个仅次于昌州的全省第二大市市委书记,荣道声要说没有一点顾虑,那是假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荣道声宁肯让陆为民到昆湖,在他看来,昆湖的经济体系更为灵活,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也更容易调整过来,而宋州,一旦落下去,再想要拯救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也是为什么荣道声下定决心要把童云松拿下的主因,他无法容忍在这样拖下去了,哪怕实际上童云松并没有在宋州犯多少实质性的错误。

  能当好常务副市长,能当好市委副书记,能当好市长,但是未必就能当好市委书记,这不是荣道声一个人的观点,而是无数例证所证明的事实,当然能当好副职和市长,在市委书记任上干得更好的人也不少。

  这也说明陆为民之前一切的表现都做不得数,甚至可以归零。

  一切都只能现在开始,一点一滴,都要纳入眼中。

  但荣道声也要承认,陆为民先前在宋州,在丰州的表现是称得上优异的。

  宋州力挽狂澜,锐意求进,无论是已经走了尚权智,还是上午才谈了话的童云松,都对陆为民的能力赞不绝口,前两任市委书记都认同陆为民的能力,尤其是童云松堪称是败走麦城,仍然对陆为民接任自己表现出了强烈的认同感,就这一点,也让荣道声宽心不少。

  荣道声很想听一听陆为民自己的想法,听一听陆为民对宋州未来的定位,这关系到昌江省委下一步的规划,这很关键。

  在陆为民到宋州担任市委书记这个决定问题上,看似随着恽廷国入主昆湖而尘埃落定,但是如果不是因为陆为民和恽廷国在昆湖市委书记一职上对决,恐怕陆为民要这么轻易入主宋州,也不可能。

  荣道声当然清楚这是杜崇山的一种策略,事实上高晋也一样清楚,但杜崇山的观点也并非没有道理,陆为民善于培育产业,而昆湖恰恰就缺乏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陆为民到昆湖可谓因材施教,但荣道声也认为,陆为民到宋州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宋州作为昌北地区和昌鄂皖结合部、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理应有更高的定位,这是荣道声个人的一种期盼和想法。

  现在就要看陆为民的想法是不是也和自己的想法一样或者近似,对此荣道声也非常期待。

  “荣书记,陆书记来了。”门外秘书的声音唤醒了荣道声的沉思。

第四节 发展,发展,还是发展

  看着进来的陆为民,荣道声点点头,“为民来了?坐吧,昨晚没睡好吧?”

  “还行。”陆为民在荣道声面前也没有太矫情,点点头,顺着荣道声的目光,在荣道声对面规规矩矩的坐了下来,双腿并拢,身体坐直,“两点钟才算睡着,下半夜还算睡得比较香。”

  陆为民回丰州,一番交接,忙的不亦乐乎,然后第二天就返回昌州,虽然只是谈话,但谁都知道谈话中也要有问话,尤其是见省委书记这一关更不简单,所以一些准备是必要的,所以陆为民上午一大早就赶回了昌州,然后在家里一边休息,一边整理思路,考虑下午谈话的内容。

  中午好好休息了两个小时,两点半钟准时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左云鹏处接受谈话。

  左云鹏还是很客气的,半个小时谈话压缩到了只有二十分钟,都是些勉励和鼓舞的语言,这让陆为民略感意外,当然可能里边有诸多原因,但是想到有吕嘉薇这层因素在里边,总是让陆为民有点儿腻歪。

  左云鹏那里节约了十分钟时间,但是在杜崇山那里却多耗了半个小时,原本半个小时延长到了一个小时,好在荣道声的谈话时间是五点,倒也不虞让省委书记等候。

  省委书记会谈什么,会问什么,陆为民都想过,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华东软件园困局的破解?产业经济上会有什么想法?这些可能都会涉及,陆为民也有一些想法和打算。

  “嗯,理解,职务变动,压在身上的担子会更重,可能也会有很多想法和感慨,有些激动也是正常的。”荣道声话语温和,似乎也是有些感触,“想当初我刚当县长时,也一样彻夜难眠,总想着工作该怎么怎么搞,那时候还早,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还没有真正步入正轨,政策风向也是一日三变,但任务本质却是一样的,让老百姓生活变得好起来。”

  陆为民没有接话,他知道这只是省委书记今天谈话的一个引子。

  “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在当今这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一级党委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就是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说得在直白一些,就是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生活美好起来,心情舒畅起来。”荣道声话语还是步入正轨,“那我们怎么来做到这一切?怎么更好更快的做到这一切,让更多的人能够实现这一切?这就需要我们一级党委政府的群策群力,运用我们的政治智慧和专业知识来为他们搭桥铺路,引导他们走上致富路。”

  陆为民点点头,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

  “为民你很年轻,但是履历却不简单,很丰富,成绩也很耀眼,但是我要说成绩属于过去,现在你到宋州,从零开始。”荣道声目光落在陆为民脸上,“宋州现在的情况你可能都大概了解一些了,实事求是的说,不太好,上一届班子在看待一些问题上缺乏远见,处理一些问题上缺乏魄力,导致了目前的困境,当然有些问题比较复杂,相互交织在一起,但是作为一级党委政府不能因为问题难解决就搁置,冷处理也是要因人而异,要讲究方法的,……”

  觉得自己有些偏了,荣道声陡然收回话题,“省委安排你到宋州去,是因为你对宋州熟悉,而且宋州的一些问题你也有比较理性和客观的判断,宋州也是我们昌江第二大城市,可以说省委的黄金三角战略,宋州承载着这个战略的一足,不容有失,所以省委希望你能在这个位置上带领宋州走出困境,实现新的辉煌,不知道你有没有信心?”

  “有。”陆为民声音不大,但是内里的决心却在短短一个字里迸发出来。

  “好。”荣道声满意的点点头,原本已经微微向前坐直的身体,重新坐回了沙发里,“今天我们就随便聊聊,你谈一谈你自己对下一步工作的一些想法,我今天就是当一个听客,当然,听客也是要发问的,你要有思想准备。”

  陆为民点点头,“那好,荣书记,我就随便谈一谈。我先来谈一谈,我们宋州的定位。”

  荣道声眼睛一亮,这家伙很有想法啊,不按自己给他划定的范围来,却要别出心裁,有点儿意思。

  “定位,嗯,为民,宋州的定位是什么?”荣道声随口问道。

  “荣书记,这要看你站在不同角度的考虑。”陆为民开始酝酿,“站在昌江全省角度来说,宋州就是昌江副中心,和昌州组成了昌江经济双核,而且和昌州一样,都是以工业立市,以工业兴市,以工业强市。宋州经济经历了八十年代兴盛,九十年代的没落,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略有起色,基本上符合了这个副中心的定位,当然昆湖的崛起也对宋州这个副中心的地位构成了挑战,但是我以为昆湖短时间内还无法挑战宋州,原因有三,第一,宋州的经济较为均衡,尤其是工业经济门类齐全,基础厚实;第二,宋州城市经济和昆湖县域经济有区别,宋州主城区城市人口相当于昆湖两倍有多,而城市经济也是一个副中心的核心;第三,交通优势决定了昆湖在这方面赶不上宋州,铁路,国道,高速公路,长江干流航运,这些条件都是昆湖难以媲美的。”

  “还有么?”荣道声发现自己有点儿心痒难熬了。

  “嗯,第二要站的角度就是,宋州要成为昌鄂皖三省结合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陆为民开始深入,“摊开地图就可以看出,宋州在这个区域的特殊位置。昌鄂皖结合部,如果单论三个省,我们昌江的经济比起北面皖省还不如,比西北的鄂省差距更大,但是从这个结合部区域来说,宋州却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比起皖省的怀远和秋浦,鄂省的黄州、江夏,本省的西梁和宜山,宋州基础显然更雄厚,条件更优越,也更具备发展潜力,所以,我认为宋州应该充分发掘潜力,提升宋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利用宋州的经济影响力辐射三省结合部地区,同时让三省结合部地区几座城市的资源和产业来反哺宋州,进一步巩固宋州的核心地位。”

  “嗯,有点儿意思,听你的口吻,好像还有?”荣道声兴致盎然。

  “第三要站的角度就是长江流域的角度来看,宋州应当成为长江中游地区和蠡泽湖区的节点核心城市。”这个时候陆为民也就没有什么客气了,实际上这个三个角度定位是他早就提出来过的,但是应该说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也许有人微言轻的缘故,另外也有大家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具体的经济发展中去了,缺乏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同时也忽略了不同的角度定位会给整个城市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长江流域,长江中游?蠡泽湖区?”荣道声曼声回味了一遍。

  “对,长江是我们国家的主动脉,这条黄金水道的运力和作用远远超出十条铁路的价值,但是长期以来,国家在水运开发上的投入不足,导致长江水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也和以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财力上的不足有一定关系,但是现在这种局面正在不断发生变化,长江水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江海联运的这种优势更是内陆其他地区无法企及和复制的。”陆为民努力梳理着自己的思路,“宋州位置很独特,处于中游中的中游,下游金陵、沪上,襟带苏皖,上边则是武汉重庆,连通巴蜀,加上宋州紧邻蠡泽湖区,工农业发达,历史上是长江中游传统的物资集散地,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使得宋州不但可以成为一个工农业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而且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辐射周边的商业贸易中心,同时也可以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交通枢纽。”

  荣道声一边消化着,一边微笑着点点头,“为民,胃口不小啊,但是要实现你所谓的从三个角度定位,宋州好像距离还很远啊,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远远达不到你所说的那种境地,华东地区经济重镇比比皆是,长江流域更是星罗棋布,你怎么让宋州在里边脱颖而出?”

  陆为民沉吟了一下,“荣书记,如果要讲具体的,恐怕会耽搁您太多时间,但是如果简而言之一句话,那就是发展,发展,最后还是发展!这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本身宋州要谋发展,二是我们的领导班子要全心全意谋发展,同时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断变化的宋州。”

  “唔,”荣道声对陆为民简短精悍的回答非常满意,发展具体方略看样子陆为民心中也有些谱了,这是好事,半句没提华东软件园的事情,也说明陆为民对解决这个问题是把握的,“为民,你有想法很好,但是记住,好的想法也需要一个团结的团队来完善和执行,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第五节 与有荣焉

  荣道声最后这一句话颇有分量,也让陆为民意识到省委并非对宋州市委市政府班子的情况一无所知,也并非毫无保留的信任自己,这一句话就是一个暗示和提醒,陆为民心中也是一凛。

  “荣书记,我明白,我到宋州之后一定会按照省委的指示,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凝聚民心士气,解决当前实际问题,尽早实现宋州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新突破。”陆为民语气郑重的表态,这其实也是相当于向省委书记的一个背书。

  “你明白这一点就好,现在宋州的民心士气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对于宋州的发展很不利,你去之后,要尽快解决实际问题,把宋州工作重新拉上正轨,宝华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干部,你和她要和衷共济,我很希望看到你和她能够携手在宋州这片土地上重新创造出一份奇迹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7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2/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