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805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常岚的排位应该怎么来安排,也有些困扰张静宜,这个问题上问任何人似乎都有些不合适,没有明确规定,但如果要按照晋位正处级的时间来排序似乎又有些不合适,最终张静宜还是只能请示陆为民。

  陆为民的回答是根据工作需要来确定。

  这也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排序根据工作需要,什么叫工作需要?兼任市委政研室主任的副秘书长和兼任市委督查办主任的副秘书长也有工作需要,但谁更需要在排位上的调整么?一般人听不懂里边的奥妙,但张静宜却听懂了。

  很快市委办就以通知形式下发了关于调整市委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工的通知,明确了秘书长和六位副秘书长、两位市委办副主任的工作分工,而常岚赫然位列张静宜之后,而在原来排序第一的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督查室主任蒋子宁之前。

  这份通知也正式将常岚的地位定位于市委第一副秘书长。

  常岚来陆为民这里也是接受正式上任之前的谈话。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常岚是真的有些出乎意料。

  之前她知道自己可能会调整,比如有可能让自己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也有可能担任一名排名靠后的副秘书长,这些她都考虑过,但是唯独没有考虑到陆为民会一步把自己擢拔到市委办主任这个位置上。

  市委办主任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位置上呆上一段时间,如果要下去,当个县长区长都算是寻常的了,到哪个局行部委担任一把手也很正常,而且还肯定会是比较重要的局行部委,弄得好下去担任哪个区县的书记也不是不可能,杨达金从市委办主任到遂安担任县委书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常岚还没有狂妄到自己在市委办主任位置上过渡一下就要去谋个县委书记的想法,但是陆为民把这个位置交给她,也相当于是交给她了一副重担,她必须得要干好,干出成绩,还得要市委里边这个小圈子里的人都无话可说,她太清楚市委机关里边这个小圈子里的阴微了。

  这一轮人事调整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麓溪常务副区长,一个就是市委办主任,而且市委办主任是从秘书长张静宜手中“抢”下来的,足见这个位置的重要性。

  这也相当于陆为民的一个人事背书,而这两个人如果干得不怎么样,虽然不一定会有什么后果,但是肯定会让一些人对陆为民识人不明有看法。这也是陆为民不能接受的,同样常岚也无法接受。

  所以当常岚走进陆为民办公室时,心潮澎湃,走出陆为民办公室时,心情固然激动,但是却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压力。

  ……

  “坐,老陈。”陆为民见陈庆福进来,点点头。

  “常主任刚走?我看她面色沉重,陆书记,你这副担子交在她身上可不轻啊。”陈庆福看了一眼陆为民面部气色,言有所指的道。

  “怎么?老陈你不看好她?”陆为民随口问道。

  “那倒不是,常岚也算是经历了好几番沉浮波折的了,我记得三年前陆书记您离开宋州时,她本来是有希望当驻京办主任的,但是后来谢朝阳上了,前年她回来,就在市委政研室工作,不过我倒是觉得她的性格并不适合政研室,市委办应该更适合她。”陈庆福摇摇头,“当然,市委办主任这个位置关系重大,她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陆为民深深的看了陈庆福一眼,陈庆福已经有了一些变化,至少在气势上已经有了一些不同,比起以往的内敛低调,现在更多了几分自信和沉稳,看来位置的变化对于人来说的确改变甚大,哪怕现在还只是一个意见,尚未真正落实,也能对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每个人适应新的岗位,都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希望这个过程是通过工作来不断的磨砺自己实现自我适应和提升,而不是被动的等待着打熬资历来获得。”陆为民点点头。

  陈庆福立即感觉到了陆为民话里有话。

  秦宝华和他谈了,而他也主动的找了陆为民汇报了工作。

  虽然陆为民没有把话挑明,但是陈庆福还是能感觉到陆为民的意思,安心踏实工作,不要过多的去考虑其他。

  常务副市长的运作程序比较复杂,尤其是市委书记新来,这还需要一个过程,虽然陆为民和秦宝华在这个人选上已经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但是目前还没有正式在常委会上提出来。

  陈庆福也不清楚陆秦二人在考虑什么,不过他相信既然陆秦二人已经有了这个意图,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他现在也不需要想太多,把安排给他的工作好好干成就行了。

  “陆书记,按照您的意见,秦市长和我也就华东软件园的问题再度和拓扑集团联系过了,但是如我们所料,没有什么效果,拓扑集团那边仍然没有回音,而且根据一些渠道反馈回来的消息,拓扑集团目前已经基本上处于崩盘的境地了,根本无力也不可能来解决华东软件园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些消息称拓扑集团的主要负责人已经销声匿迹,联系不上了,所以我觉得市里边应该考虑走另外一条路,放弃和拓扑集团联系,主动承担起和银行、建筑商沟通的责任,尽早来解决问题。”

  “那拓扑集团这边留守人员怎么说?”陆为民虽然早已经料到了这个结果,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还能怎么说?还是一样的拖,表示要和拓扑集团总部联系,但却无法给出具体时间,我觉得我们不能在这样无限期的拖下去,这样只会耽搁我们自己,受损最大还是我们宋州。”陈庆福语气也变得更为肯定,“明知道没有结果,我们就没有必要在拖延。”

  “银行那边你们是怎么考虑的?”陆为民也知道迟早要走这一步,但是如何与银行那边达成妥协,这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

  “秦市长和我研究过,华东软件园的土地问题涉及到几种情况,一种是的确已经办过证,而且拓扑集团也是支付清楚了费用的,这一部分数量不大,第二类是办过证,但是拓扑集团尚未支付清楚款项,市里和拓扑集团有协议证明,必须要付情况所有款项之后,这些土地证才能正式生效,而且市里边也给银行发去了公函,因为这个问题上争议颇大,这个协议具不具备法律效力,这是其一,拓扑集团在质押土地时也给银行谈过这一批土地费用尚未结清,这一点银行也是清楚的,但是当时银行为了急于放出贷款,所以就接受了这些土地质押;第三类则是尚未办证的土地,但是以为内当初拓扑集团要求市政府出具证明便于他们质押,所以市国土局的确出具了一份公函证明这一块土地的土地证还在办理之中,最终银行接受了拓扑集团的质押。”

  陈庆福在这个问题上是下过一番工夫的,在秦宝华明确表示华东软件园问题要由他来负责之后,陈庆福也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边了,这是困扰目前宋州局面的难题,解决掉这个问题也是势在必行。

  而能被陆为民和秦宝华看重让他来牵头处理这个问题,本身也就说明了很多。

  “既然涉及到这么复杂的情况,银行就这么草率,就这么大胆把款贷给他们了?”陆为民皱着眉头道。

  “陆书记,这里边也是有些原委的,前两年金融部门在放贷上是一直比较宽松的,而华东软件园又被报纸媒体吵得红得发紫,而拓扑集团又被视为是咱们全国软件行业带头人,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咱们市里边也是全力以赴的支持,这种情况下,土地质押更多的是一种形式,谁都没有想到过会走到这一步,那会儿银行是生怕拓扑不再他们那儿贷款,而这个土地质押也更多的是银行的一个程序要求,所以才会变成这样。现在出了状况了,银行这才开始检点自己,开始一步一步弥补程序上的问题,而我们市里边在这上边就有些迟缓了。”陈庆福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在这上班必须要马上跟上,如果真的无法达成妥协,那就只能通过法院审判来解决问题。”

第三十七节 难得

  陈庆福所说的也是事实。

  当时的拓扑集团如日中天,各地地方政府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献媚邀宠,想要把拓扑拉到自己地盘上,要政策给政策,要土地给土地,要补贴给补贴,银行也不是傻子,看见这样一个优质而又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地方政府有如此扶持,还不是一样投怀送抱,争抢着上门放贷,生怕人家不要它的贷款了。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拓扑集团就变成了银样镴枪头,几年下来就折腾成这个模样,让人唏嘘不已。

  事实上也不是拓扑集团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前期的拓扑集团应该说还是相当靠谱的,只不过掌舵者头脑发热,走偏了路,一步一步偏离了本来的正轨,却变成了资本玩家,这才坠入了深渊。

  “老陈,说说你们的打算。”陆为民知道秦宝华和陈庆福已经研究过几次处理意见了,作为市委书记他没有参与,但是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的观点也很明确,第一需要尽早处理,避免影响宋州下一步发展,第二要依法处理,不管是政府权益会受损,还是能够争取回来一些,总而言之,一切要按照法律轨道来解决,同时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不能随心所欲,这一条原则尤其要遵循,第三就是力争获得各方的谅解支持,合理解决好纷争。

  “好,按照陆书记您的意见,秦市长也召集了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华东软件园的处理意见,我们的想法是在拓扑集团丧失了对等谈判资格的情况下,直接和几大银行接触,根据前期的了解,银行也有这方面的意愿,毕竟这些土地搁置在那里,如果我们市政规划和建设不跟进,那也就是一片荒地,甚至可能沦为周边老百姓的‘菜篮子’,所以他们在这一点上也有意愿的。我们准备将这三类土地分类与银行进行谈判,第一类比较麻烦,我们也有思想准备,但是第二类这是有协议证明,而且事先银行也知情,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要据理力争的,在这个问题上,秦市长和我的意见倾向于聘请专业律师与我们一道来和银行进行谈判,如果真的无法达成一致,那么我们也要明确告知银行,就需要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

  第二类涉及的土地数量最大,也是争议最大的,土地证的确办理了,也交给银行质押了,但是当初土地费用尚未交清,这一点照理说是市政府违规了,土地权属既然质押就属于银行,但是市政府方面却也留了一个心眼,在获知拓扑方面向银行质押这些土地时,就通过官方形式告知了银行,并且通过联席会议方式与银行方面进行了衔接,并形成了会议纪要,这也是具有一定效力的,在这一点上也是市政府的底气所在。

  如果能够通过协商解决下来,当然好,但是解决不下来,就只能诉诸于法院,通过法院审判来裁定,但这一点上也有一些难度,那就是银行会不会接受法院裁定,宋州市法院会不会依法审判裁定,而一旦银行方面认为宋州市政府和法院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嫌疑,认为裁定结果不利于他们,上诉是必然,而这会不会影响宋州市政府和银行方面的关系,这一点也很关键。

  没有银行的支持,宋州今后的发展就必然要遇到很多困难,这一点陆为民和秦宝华、陈庆福都很清楚,但是如果为了讨好银行而放弃属于宋州自身的权益,这又是宋州方面无法接受的,这道题不好做。

  “老陈,这样做最好,聘请专业律师这样的专业法律人才来维护我们政府自身权益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有些人觉得我是政府啊,我怕谁,谁敢给我叫板,那就是给共产党过意不去,那就要对人家不客气,这种观点很荒谬,也完全脱离了时代。现在从上到下都提倡要建设法治社会,所以这种观念问题就很大,我们可以先和银行心平气和的进行交涉,拿出我们的观点和理由,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谁都不愿意彻底把问题搞砸,这一点上我相信是大家的共识。”

  陆为民点头认可陈庆福的意见,继续道:“但是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就是可能双方会因为差距太大而谈不拢,那也没有关系,我们只需要和银行讲明这一个道理,宋州市政府不会强词夺理,也不会以权代法,一切听从法院的裁定,如果他们认为宋州市法院最后的裁定不公正,也可以上诉,我们也一样,在省高院总不至于有什么猫腻了吧?如果他们真觉得有,估计他们的省分行也不会答应,总而言之要有一个结果。大家可以当面锣对面鼓的把问题讲明,而且还有一个观点我们也需要向银行方面阐明,那就是无论最终结果,或者说裁定结论对谁不利或者有利,都不应当影响到下一步我们双方的合作,这是基本点,对他们如此,对我们亦是如此。”

  陆为民觉得自己的话有些絮絮叨叨了,不过他还是觉得自己需要把观点向陈庆福阐明清楚,那就是一码事归一码事。

  宋州市政府和银行方面的纷争不应当影响到下一步各自的工作,对宋州市政府来说,宋州的发展需要银行体系的支持,尤其是四大行,同样,四大行也一样希望在宋州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他们不是垄断,像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都已经进驻宋州,下一步可能还会有诸如华夏、兴业、光大这一类的股份制银行进来,甚至以后还会有外资银行进来,他们应该看得到这里边竞争的残酷性。

  陈庆福也领会到了陆为民的想法,虽然这听起来好像很多人都觉得不能接受,但是陆为民却把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彻,银行是经营盈利为目的,某一个事情上并不可能代表整个方针政策的改变,同样宋州市政府也一样,这种相互需要的契合性决定了双方谁都离不开谁,短时间大家都可以拿捏矫情一番,摆一摆架子,但是内里大家都清楚,这也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台阶和渠道,谁也不愿意一直僵持下去。

  就算是这个问题上无法解决,那么也可以通过仲裁机关来裁定,所谓是非自有公论,这个“公”,最终只能是司法体系来体现,而无论裁定结果对谁不利,谁心里不服,但是也要接受这个现实,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宋州不可能没有这几个银行,而这几家银行也不可能从宋州撤出,就这么简单,必须要理性的面对。

  “陆书记,您放心,我们会和银行方面阐明这个观点的。我想银行方面也一样是聪明人,大家其实都明白现在的局面就是斗而不破,华东软件园问题上的我们可以斗,但是会在法律范围内,而丢开这一点,我们仍然相互需要,仍然要继续合作,这是无法回避,也无法改变的。”陈庆福点头称是,“这一点上,我会和他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没什么好遮掩的。”

  “嗯,这样就好。”陆为民仰起头思索了一下又道:“工程款项问题上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我们是这样考虑的,既然拓扑集团已经丧失了这个资格,那么最终可能会是我们来接手,我们的意见是该支付的还是需要支付一部分,毕竟建筑商承担的资金压力也比较大,但是剩余的需要在和银行方面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意向再来考虑,后续工程暂时中止,这样也可以给银行方面施加一定压力,……”

  陈庆福又汇报了在拆迁农民问题上的想法,提出了可以考虑采取分步走的方式,依托目前一些开发商在建的商住小区规划,进行配套迁建,尤其是那些已经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更是可以考虑用这种方式来解决,这样也有助于加快化解失地农民逐渐融入城市生活带来的不适应感。

  对于陈庆福的这个观点,陆为民非常赞赏,实际上这一个观点他也有过,没想到陈庆福也有这样的想法。

  在就失地农民问题上,目前看起来似乎还不严峻,但是陆为民很清楚随着城市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南城新区虽然是主要发展区域,但是不可避免的诸如宋城和沙洲这些老城区也会像周边扩张,这就会涉及到大量的征地拆迁,在这个问题上未雨绸缪,能够多为这些丧失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却又缺乏谋生技能的城郊农民考虑一些,相当难得。

  这增添了他对陈庆福的认同感,一个对这方面有所思索的干部,无疑是值得嘉许的。

  在很多人只注重能够给自己的政绩带来辉煌光鲜的一面,而自动忽略了本该由政府承担起来的责任和义务的这个时代,陈庆福的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很能说明很多问题,这种人现在并不多见了。

第三十八节 选择,示之以弱

  抓住了人的问题,也就抓住了所有工作的牛鼻子。

  陆为民深刻领会到了这一点。

  秦宝华对陈庆福的推荐之前陆为民虽然也已经准备了接受,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担心的。

  陈庆福能力没有问题,经验更不缺乏,但是陆为民担心的是其的精神状态,从以前的接触来看,陈庆福稳健有余,锐意却有些欠缺,当然这可能也和他长期担任宋城区委书记这个特殊位置有一定关系。

  作为梅黄时代的“老臣子”,却又担任宋城区委书记这个在当初可谓最炙手可热的角色,在尚权智挟势而来担任市委书记时,他不低调不稳健就太不知趣了,可以说如果当初他不低调不稳健,不但无法上到副市长,甚至都有可能成为池鱼。

  而在他这一批干部中,可以说他是唯一一个算是在梅黄时代也比较得势,而在尚权智时代却又能在上一层楼的角色。

  陆为民在担任常务副市长期间和陈庆福也有一些接触,对陈庆福的能力还是认可的,但是陈庆福在担任副市长之后也显得相当低调,这很容易让人忽视他,不过随着尚权智时代的干部也逐渐淡出,像陈昌俊、沈子烈、叶久齐、艾文崖等人都各奔东西,像陈庆福这样硕果仅存的三朝元老可谓真的不多见了,也许就是黄鑫林勉强能和他一比。

  不过今天陈庆福的表现给了陆为民一个意外惊喜。

  或许陈庆福的确性格上比较内敛低调,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实现这些想法的勇气,从陈庆福提出要结合目前市区规划的商品房建设用地上加入拆迁补偿房建设这一想法就可以看出来。

  不管陈庆福是不是迎合自己的一些观点,不管陈庆福是不是有意要通过这些做法来为他日后担任常务副市长之后加分,陆为民觉得只要他这么想了,这么做了,那就值得支持。

  陆为民也觉得,也许是这个常务副市长对陈庆福的热情有了一些刺激,但是他不认为这是坏事,能被激发出了热情,起码也好说明他内心深处也还有梦,说明对方心目中还有一份未曾熄灭的火,而这恰恰是很多走到这个层面的领导干部欠缺的。

  ……

  一晃来宋州就已经有三个星期了,但是陆为民感觉上时间如梭,但自己手里的工作却没有真正抓起来,这让他有一种不适应感。

  他也知道这可能是自己从市长过渡到市委书记之后的那种轻微的“失落感”带来的,以前都是自己亲力亲为,重要工作自己都要一抓到底,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须放手,很多工作该是市政府那边的,就该是市政府那边去。

  陈庆福的积极性很高,在秦宝华的支持下,已经开始逐一拜访以工行为首的几大行,据说在工行遇到了一些麻烦,但是在建行那边却有一些效果。

  陆为民知道这事儿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搞定的,工行涉及金额最大,当然不可能轻易松口,而建行那边松口那也是知道有工行在前面挡着,他们就算是松一松口,也不过是送一个人情,只要工行那边的意向没有达成,他们这边也就没戏,同样工行那边的条件如果不变,他们这边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最终还需要通过省分行那边,当然有些工作需要现在市分行这边先做起来。

  建筑商那边的问题其实相对简单,他们要的也就是市政府的一个承诺,一个态度,实际上他们也清楚市里边要一次性把款项支付完毕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还有大量后续工程尚未建成,甚至还没有动工的情况下,这种半拉子工程能拿到一部分工程款相当难得的,他们更想知道的是下一步市里边还会不会继续原来的规划方案。

  失地农民拆迁房补偿和社会保障机制这一块也终于缓慢的启动起来了,这一块也是最为麻烦的,除了涉及到这些人的拆迁补助房外,也还有他们的就业问题,在此之前,秦宝华也提出了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这些人就业,以便于他们能够最快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了,但是这不仅仅是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下发几个文件就能行的,这需要扎扎实实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情况我都大略知晓了,不过我不觉得情况有你担心的那么糟糕,为民,你是不是太急于求成了一些?”方国纲手扶在沙发扶手上,安详的问道:“你才去三个星期,而且如你所说,市里边和银行之间的协商正在进行当中,一些补救措施也在推进,这已经很不错了,当然,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为民,宋州不是丰州,你现在是市委书记,不是市长,有些问题欲速则不达,你也要学会辩证的考虑问题,东边不亮西边亮,如果某一方面某一件事暂时碰了壁,或者走不通,就应该考虑换一个思维角度,或者就另外走一个方向,也许就能收到一些意外的效果,……”

  向方国纲汇报也是陆为民思考了许久之后做出的决定。

  按照常理,作为市委书记,汇报工作的对象有不少,但是也会有一些选择性。

  像省委书记,那没有说的,但是向省委书记汇报工作那是要有一些理由的,非重大事项或者特定时间节点,一般说来是不宜轻易向省委书记提出这个要求的。

  省长,一些较为重大的事项,涉及到市里边的一些重要具体工作,这都可以,相较于省委书记那边的台阶,省长这边的门槛要低得多,但是这里边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工作其实既可以市委书记市长一起去汇报,或者二人中单独某人去汇报,以目前陆为民和秦宝华之间正在逐渐磨合融合的趋势,陆为民更愿意由秦宝华单独去汇报,这样更有利于建立起一套良性工作汇报机制。

  省委分管党群副书记,这也是作为市委副书记主要对接的一个对象,作为省里的主管党群事务的副书记,他的分量非比寻常,对接的就不仅仅是市里边分管党群的副书记,更多时候也需要直接和市委书记联系,尤其是在杜崇山和陆为民关系不浅的情况下,这就更是一条尤为重要的管道。

  但是陆为民没有选择以上三条管道,而是选择了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方国纲,选择了向方国纲汇报工作。

  之所以选择向方国纲汇报工作,陆为民也有几个考量。

  第一,目前宋州市里边大的人事变动暂时还没有考虑,但是却又有一些工作需要做到前面,像常务副市长增补和其余两个常委的增补问题,而这个常务副市长和常委增补问题,都与下一步宋州经济发展有相当关联,陆为民希望未雨绸缪,能够先行在方国纲这里打一个埋伏,提前开始生火预热。

  第二,在自己担任宋州市委书记这一问题上,方国纲没有明确表现出多少倾向性,但陆为民却清楚,正是这没有明确表现出倾向性也就是对自己的一个有力支持,如果说方国纲对自己的支持表现得过于积极热情,这反而会有一些负效应,作为浸淫政坛多年的方国纲,自然很清楚这里边的分寸,于情于理,陆为民也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向方国纲表达自己的感激,而这种汇报方式也是其中一种。

  不要以为领导对这种汇报不重视,恰恰是在汇报对象的选择上就是一种姿态,很多领导恰恰就看重这个。

  第三,宋州下一步的工作更多的牵扯着各种具体的经济工作,方国纲作为常务副省长,也能够在一些工作上为宋州提供支持,尤其是下一步陆为民考虑到要和几大行的省分行正面交锋,这些国有银行,自恃甚高,像自己作为宋州市委书记要去和对方接触交锋,或许对方会在表面上很尊重,但是骨子里未必买账,这也需要来自省里的一些支持,而方国纲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桥梁。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陆为民认为方国纲在这些工作上的经验丰富,也许能够为自己提供一些指点迷津的思路。

  他并不在意在方国纲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软弱,有时候示之以弱,反而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收获。

  “方书记,您知道的,宋州现在的情况,华东软件园问题一日不解决,宋州发展经济的束缚就一日难以解脱,但是正如你说的,有些事情我们又不能急于求成,可我们又有多少时间来拖来等呢?”陆为民一脸愁容,“我现在算是体会到了一脚踩空的感觉,以为回宋州轻车熟路,真正回去了,这才发现,天色大变,宋州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宋州了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8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5/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