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808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窦永年给陆为民的感觉是很有想法,当然这可能是在杨达金影响下在整个遂安形成的这种氛围,那就是要力争上游。

  没等陆为民多问,窦永年已经很主动的谈了遂安县委县政府的一些想法,简而言之,就是要依托目前的电子产业,进一步夯实基础,同时也要打造和培育电子材料产业作为遂安今后三到五年的重点发展方向。

  陆为民明白窦永年电子材料产业的含义,事实上这个想法在杨达金尚未离开遂安时就和陆为民提起过想要发展硅产业,陆为民很谨慎的向杨达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电子材料产业如果不能掌握核心技术,那么就不得不依赖于国外市场,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将会很大,这一点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地方政府都是一个极具风险的挑战,要杨达金考虑清楚。

  当然培育一个产业不是政府说了算,政府只能是牵线搭桥,政策扶持,从各方面诸如融资、土地、财政补贴、基础设施等方式给予鼓励,真正要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企业和市场。

  有市场就会有投资,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陆为民给杨达金提及了国外市场的情况之后,杨达金回到遂安之后就安排人有意识的收集国外在多晶硅产业方面的相关资料,并迅速提出了要在遂安建设电子材料工业园的构想。

  这个构想也在遂安县委县政府内形成了共识,只不过杨达金很快就调离了遂安,但是遂安县委县府的主要领导基本未变,无论是接任书记的曹孟非还是接任县长的窦永年都仍然看好这个产业,因为这二人都是亲自参与了对硅产业的市场调研,对硅产业发展有很大信心,所以在继续推动多晶硅产业在遂安落地问题上持十分积极的态度。

  陆为民都窦永年的热情也是非常无奈,作为一个重生者他很清楚多晶硅产业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三伏到三九的过山车历程,这其中有多少巨富变成巨负,多少风云一时的领袖人物变成人人喊打的落水狗,可以说多晶硅产业的起落饱含了数百亿甚至数千亿财富的转移。

  问题是窦永年提出的条条理由从现在这个角度来说都是经过了充分市场考察的,如果对于陆为民来说是一个企业,那当然没问题,早投入早产出,只要瞅准时机急流勇退,留下一地鸡毛也干卿何事,他也有这个信心。

  问题是作为一个地方的主政者却无法像企业那样,留下的一地鸡毛你就得一个一根捡起来,还得要想办法把这些倒塌的鸡窝兔舍给重新扶起来,让它们重新走上正轨,而这本来应该是由市场来解决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却会落下惨痛的疤痕。

  陆为民真的很头痛,他已经发现哪怕自己是一个重生者,哪怕有很多自己知道的事情就会发生在自己身边,自己一样无法改变,就像是拓扑集团一样,明知道那是一个坑,自己还是宋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一样无法改变历史的轨道,仍然要眼睁睁看着宋州往坑里钻,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自己这个蝴蝶,拓扑集团也许就不会在宋州挖下这个坑,这个坑也许就挖到其他地方去了。

  多晶硅这个坑从体量来说会比软件园大得多,但这个坑和软件园不一样,它是先扬后抑,然后,然后还没有然后,至少自己重生是还没有然后。

  当然根据陆为民的判断,太阳能光伏产业会在随后有一个缓慢而艰难的爬坡过程,不过在化石能源日趋紧缺和开采成本日益高昂以及环保压力下,太阳能光伏产业还是会迎来属于它的那个时代,但是问题是谁能熬到那个时候?

  陆为民知道自己是无法阻止遂安培育多晶硅产业的,因为在自己来宋州之前,遂安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且遂安也是把多晶硅产业作为了遂安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要从电子装配到电子元器件再到电子材料这一个产业链的联动变化发展,促成遂安能够真正成为综合性的电子工业基地。

  而且从现在掌握的材料来看,遂安也的确具备了这方面的基础条件,这种情况也让陆为民只能在内心中唏嘘感叹,他没有理由阻止遂安这样做,也不可能阻止,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要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一方面要防止走弯路,一方面要为这个产业可能聚集起来的产能提供一个释放渠道。

  这也是陆为民的自我安慰。

  “笃笃”敲门声,“陆书记?”

  “常岚啊,进来吧。”陆为民振作了一下精神,看见进来一身淡青色套裙装的常岚,点点头。

  自从担任了市委办主任之后,常岚在着装上也明显有了变化,从原来风韵十足陡然间变得端庄素雅起来,当然在着装的选择上也还是保持着高标准,宝姿、迪奥是常岚目前最常穿的品牌,但是陆为民也注意到常岚在装束上也有很好的搭配风格,并不完全是依靠品牌来展示自己。

  “陆书记,下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要召开,这是为您准备的发言稿。”常岚把手中的文稿递给陆为民。

  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下周在昌州召开,按照会议要求,各地市州书记、分管党群工作副书记和组织部长以及常务副部长都要参加,而且有几个地市要作经验交流发言,陆为民也没有想到怎么省委组织部会把这个交流发言的名额丢给了宋州一个,而且是点名要由市委书记发言,这让陆为民也很是郁闷。

  自己才来宋州一个月不到,能有什么经验?难道谈丰州的经验?这不是成了笑话么?本来有心想要和省委组织部那边沟通一下,但是想到姚放那张脸,陆为民就失去了兴趣,算了,自个儿忽悠吧,听得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就拉倒。

第四十五节 七窍玲珑心

  见陆为民很随意的接过文稿看了看,就搁在了一旁,常岚也有些明白这位市委书记的心思,不过她也觉得省委组织部这一次的安排好像有点儿出人意料,照说不该轮到陆为民这个新来的市委书记才对,但就这么安排了,而且陆为民好像也无意去交涉。

  虽然很不待见这事儿,但是陆为民还是给常岚交代了一番,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要市委办按照自己的意图写出来,到时候也就照本宣科念一遍了事儿。

  “常岚,坐吧,正好也说些事儿。”陆为民把身体微微坐正,示意对方也入座,“市委办这边还适应吧?”

  “挺好。”常岚抿了抿嘴,轻轻笑了笑,“梁主任和徐主任都很支持我的工作,静宜秘书长也很关照,其他几位秘书长也都比较熟悉,所以很顺利,倒是我自己心里有些压力,工作没做好,就辜负了您和诸位领导的关心和期望了。”

  “挺会说话啊。”陆为民笑了起来,“在我面前用得着说这些么?既然是我点将,那我就是信得过你,不骄不躁,方为大将之风,知道我欣赏你哪一点么?嗯,我离开宋州时,大概那时候算是我们俩都比较落魄吧?自我感觉好像有点儿落魄,总之那段时间心情不太舒畅,但看到你被谢朝阳挤下来,仍然一副乐观豁达的模样,我觉得我自己有点儿小家子气了,着相了,不就是一时风光么?连常岚都能看得开,我堂堂一个市委副书记还能想不通不成,岂不是说我连常岚这个女子的心胸都不如?”

  “陆书记,您就是想要这么说,也得要照顾我一下情绪吧?”常岚也笑了起来,“女同志怎么了,女同志就不能大气自信么?”

  “我找个理由不行么?”陆为民也不在意。

  两三个星期处下来,陆为民已经和常岚建立起了一种比较密切的常态化关系,也知道常岚这女人的确比较大气,起码是陆为民接触过女性中十分大气雍容的,而且难得的是常岚的思维十分清晰冷静,分析问题也相当理性透彻,也许唯一欠缺一点的就是在文才上。

  不过自己并不需要写手型的市委办主任,其他两个副主任文才都很出色,市委办里写东西的高手也不少,关键在于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上的老练成熟,以及在工作中的协调处理能力,而恰恰这是常岚的强项。

  “对了,这里有三份稿件,李宗达、吴淼和窦永年的,算是考题答案吧,不过他们也都在考题上发挥了不少,我觉得还行,基本上符合我的胃口,你整理一下,各个区县的书记区县长们的功课分门别类整理出来,我到时候还要用。”陆为民把桌上三人就各自所处岗位对下一步工作的一些想法文稿交给常岚。

  “陆书记,看样子他们几个的想法还是让你比较满意了,不过麓城、烈山和遂安现在的情况都还不错吧,我个人感觉永年县长和吴淼书记都是有些抱负的,宗达书记可能因为年龄原因,他更求稳,但是在发展工业这一块上,他还是态度很明朗的,而且宗达书记在烈山工作很多年,情况熟,人缘关系也很好,有他在烈山,局面就没问题。”

  常岚的话让陆为民也很满意,“你看问题还是比较准的,李宗达性格如此,年龄也摆在那里了,倒也不怪他,而且像烈山也需要他这样的书记,我也和他谈了,让他好好工作,和张阳明把烈山工作抓起来,让烈山发展上新台阶;至于说吴淼和窦永年,麓城和遂安的条件情况也决定了他们必须要有所作为,就像我坐在这个位置上一样,守成能行么?不行,那就只有寻找新的路径。”

  常岚很享受也很珍惜这种能和陆为民坐而论道的机会。

  不是谁都能有这种机会的,陆为民也不是对着谁都能这样谈兴大发的,哪怕是一个县区的书记,甚至常委们,也未必有这样的机会,而自己就拥有了。

  常岚也很清楚陆为民对自己的信任源于何处,一方面是三年多前自己的押注,一方面是自己表现出来的处理事务的能力,还有自己在市委市府机关里工作多年的人脉和经验,这三者让陆为民选择了自己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办主任。

  市委副秘书长不重要,而关键在于市委办主任,这个位置堪称中枢神经所在,担任了这个职务也就决定了自己成为了市委书记面前的第一红人,而自己的一言一行也会被全市干部们所关注,她同样很享受这种被关注的滋味。

  要想一直享受这种机会,那么就要有当得起这种享受的实力,这是常岚的理解,没有实力,就算是陆为民再欣赏认可自己,一样坐不稳这个位置,所以从陆为民流露出来要让自己担任市委办主任的意思开始,常岚就开始恶补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她不敢奢望一下子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市委办主任,但是她会在最短时间内让自己提升到一个让众人认可的高度。

  “阳明县长和宗达书记配合很默契,宗达书记的性格很好,和几任县长搭档反映都非常好,吴淼书记到了麓城之后仍然经常提到李书记。”常岚抿抿嘴,脸颊的酒窝隐现,“陆书记,我觉得一个班子的搭配更重要的是互补互融,谁强势也好,谁柔和也好,只要能够形成一个默契,有利于工作,那就说明两位主要领导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都是合格的,我是这样理解的。”

  陆为民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嗯,常岚,这番话倒是有点儿市委办主任的水准了。”

  “还不是跟您学的,我也觉得在您身边受益匪浅,瞧瞧,才两个星期,您都发现我的变化了,说明我提高有多快,现在我心里可踏实多了。”

  常岚妩媚的一笑,看得陆为民心里边都是一抖,这女人原来不太爱笑,但是到市委办之后,似乎笑容就多起来了,而且这一笑还真有点儿勾魂夺魄的感觉,难怪这才两个星期,已经有些流言蜚语出来,不过陆为民倒不在意。

  “活到老,学到老,谁也不是生来就会的,学习,适应,总结,提高,这都有一个过程,你也不必太过给自己压力,功到自然成,保持你现有的风格就好。”陆为民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哟,都六点了,晚上我丰州的一个同事过来,一起吃顿饭吧。”

  “好啊。”常岚也很爽快的答应下来,“您安排在哪儿?”

  “环球,我让文秀帮我订了桌,我私人请客。”陆为民见常岚想要打电话,摆摆手,“一顿饭钱我还是付得起的,环球也不能敲我不是?”

  “敲您?环球怕是求之不得吧?这要传出去,陆书记私人请客都是在环球,这该是个多大的广告?”常岚浅笑吟吟,“您的同事一行几人?什么时候到?需不需要去接一接?”

  “嗯,估计就他一个人吧,我没多问,大概要六点半才能到,你替你我去接一接,把文秀叫上,他熟悉,丰州市的副市长吕腾,看看他今年能不能进常委,我在丰州工作时对我支持和帮助很大,也帮我分担了许多压力。”陆为民点点头。

  “那您看需不需要把宝华市长和静宜秘书长请上一起?”常岚犹豫了一下才又道。

  “宝华市长就算了,她今晚有安排,省民政厅袁厅长过来了,她和老陈都要去陪一陪。”陆为民摇摇头,“静宜秘书长那里,……”

  “静宜秘书长今晚没事儿,要不把她请上一块儿,多一个人也热闹一些,万一吕市长那边不是一个人,也多一个人帮您抵挡一下啊。”常岚立即接上话。

  陆为民看了常岚一眼,这女人也生得一颗七窍玲珑心,才来两个星期,就已经发现了自己和张静宜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她这个副秘书长兼市委办主任夹在里边就有些考手艺了,现在看样子是想要把自己和张静宜之间的关系弥合起来,只是她却不知道自己和张静宜之间的这种心结,但常岚能有这份心,也足以说明此人的心胸。

  别人当市委办主任若是知晓书记和秘书长关系不对路,怕是高兴还来不及,正好可以凸显自己的重要性,但常岚却没有这么肤浅短视,就这一样也不枉自己看重她。

  “嗯,你给静宜打个电话吧,看看她有没有事儿,没事儿就一起吃顿饭,丰州来的朋友酒量都不小,你和静宜秘书长今晚可要多担当一些啊。”陆为民笑了起来。

  “陆书记,您这样说可就太没有男子汉气概了,您得说,丰州来的朋友哪怕酒量再好,在咱们宋州,也得要皈依伏法,没他们逞威的机会。”常岚眼波盈盈,俏颊生晕,“我酒量我自己知道三两正好,五两就是极限了,静宜秘书长那里我不知道,您就看着办,总得要保护我们才对不是?”

第四十六节 丰州来客

  常岚的俏皮话逗得陆为民朗声大笑,有这样一个丰姿绰约而又气度雍雅的女子在身边随伴,而且这个女人还兼具能力和风趣感,陆为民估计自己的工作效率都要提高不少。

  “常岚,吕市长也是一个有点儿酒量的,不过他这个人比较固执,不太喜欢和女人喝酒,他这个偏见我觉得应该纠正,而今天就应该是一个机会,你和静宜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来纠正他这个偏见,我希望吕市长能够在我们宋州得到一次深刻教训,从此改掉他的偏见。”陆为民笑吟吟的道:“当然如果我们宋州女性不能捍卫自己的尊严,我也不吝出手相救。”

  “真的?如果这位吕市长真的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女性,我想静宜秘书长第一个就不能放过她,我也愿意跟附骥尾。”常岚也不示弱:“女子能顶半边天这可不是说说而已,我相信那位吕市长经历这一次,一定会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那好,你赶紧给静宜联系一下。”常岚的话还真把陆为民的兴致给勾上来了,吕腾素来不服人,若是被两个女人在饭桌上给打趴下,这就有趣了。

  ……

  张静宜也没有想到陆为民怎么会突发奇想要她一块儿接待吃饭。

  如果是公事宴请接待,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常岚在电话里也说了,是陆为民在丰州的同僚,应该是属于关系比较密切的那种,陆为民私人请客,可是却要把自己和常岚拉上,这让她有些费解。

  这一段时间,陆为民和她之间的关系在慢慢缓和,逐渐变得融洽起来,虽然还达不到昔日那种言语无忌的密切程度,但是这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起码陆为民内心没有再有那种隔阂感,而只要没有那种隔阂感,那么随着工作中交流沟通日渐增多,接触也越来越频繁,关系自然就会水到渠成的改善了。

  市委秘书长和市委书记之间本身的工作联系就是最频繁的,虽然现在常岚担任了市委办主任,但是不能不说常岚这个女人很会来事儿,很能够把事情轻重缓急分开来,小事情自己处理,大事情却肯定会向自己汇报,当然也会提出一些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处理事情也是有条不紊滴水不漏,难怪陆为民会相中她。

  张静宜最初对常岚是有些警惕和轻微敌意的,虽然早知道自己这个市委办主任是不会长久兼任的,而且从本心来说张静宜也不愿意长期兼任这个市委办主任,但是轮到要卸任市委办主任了,而且是被一个年龄和自己相仿,而且气度姿色都不俗女人“夺走”,这份不悦感却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短短两个星期,常岚就用她的表现很大程度的消除了张静宜的敌意,虽然还说不上是亲密无间,但是起码两个人的关系已经相对融洽许多了,这一点既让张静宜自己感到惊讶,也有些警惕,但却无法否定对方的善意。

  就连秦宝华都问她是不是和常岚关系处得不错,这也让她有些尴尬。

  原来她曾经在秦宝华面前流露出来过一些担心,但是没想到短短两三个星期就有这么大改观,连秦宝华都能看出来。

  张静宜踏进陆为民办公室,就看见陆为民正在给吕文秀交代着。

  “吕市长他们已经快上一环路了,我和他说了你们在柘溪立交桥等他们,车牌号也告诉他了,文秀,吕市长的车你认识,你和常主任去接一接,我和静宜秘书长在环球等你们,接着人你们就直接过来。”

  “好的。吕市长电话我有,到了我就先给他打电话。”吕文秀点着头。

  等常岚和吕文秀离开,陆为民这才起身,“静宜,走吧,我们先过去,坐你的车,吕腾,丰州市的副市长,可能你见过,但不一定有印象了。”

  “嗯,我知道,吕市长好像是在丰州分管交通城建这一块,原来在古庆当过县委书记吧?”张静宜和陆为民并肩而行,接口道:“我记得丰州通往浙江那边的公路柯丰公路就是要过古庆吧?”

  “嗯,没想到静宜你对丰州那边还有印象啊。”陆为民话一出口,就觉得有些失言,张静宜不太喜欢提及丰州那边的事情,因为她去丰州的时候正是和沈子烈夫唱妇随的时候,只不过世易时移,沈子烈来了宋州又离开,而她又来了宋州。

  “有点儿印象,还是老沈在南潭的时候,他带我和娟子去丰州逛了逛。”张静宜语气变得有些淡。

  陆为民有些尴尬,沉默了几秒钟之后才道:“你和沈哥还有联系吧?”

  “联系不多,主要是娟子,她有时候要回来看看她外婆和我。”张静宜语气不变,“娟子也大了,独立了,我也安心了。”

  “听说沈哥有可能要离开庐州去其他地市任职?”陆为民吞了一口唾沫,没话找话。

  “好像是吧,上一次娟子回来说了一下,具体情况也不清楚。”张静宜摇摇头,“老沈可能也要结婚了,我听娟子说,那个女人对她挺好,知书达理,高级知识分子。”

  提到这个话题,陆为民就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虽然清楚这里边是非对错,但是毕竟人家是夫妻,很多东西却不足为外人道了。

  幸好已经到了停车场,把这个话题终于止住了。

  张静宜的车是一辆银灰色的帕萨特,有司机,但是有时候也是张静宜自己开车,今天她要喝酒,自然就要安排司机。

  一直从上车到环球大酒店,张静宜都没有再说一句话,而陆为民也很知趣的没有吭声,但是他感觉得出来,张静宜的心境并不像她平素表现出来的那样清冷无波,起码在沈子烈再婚的问题上是如此。

  ……

  吕腾的车驶入宋州一环路时就被眼前的繁盛景象所吸引住了。

  他上一次来宋州的时候还是五年前了,当时宋州别说一环路,甚至连主城区的道路都还没有真正梳理好,一环路更只是一个地理性概念,没想到一隔五年,展现在自己面前的竟然是如此壮观宏大的景观。

  一环路上车流如梭,尤其是大型货车数量更是占到了相当比例,车牌号也是纷繁复杂,昌、鄂、皖、苏、豫、沪、浙车牌号都随处可见,而昌A、昌B、昌F、昌M、鄂A、鄂B、鄂J、皖A、皖B、皖E、皖P、皖R等尤多,昌省省内车牌倒也罢了,但是像鄂省和皖省车牌号也相当多,足见宋州和周邻两省经济往来程度有多么密切。

  从太和立交桥到柘溪立交桥这一线,吕腾也充分感受到了宋州经济的蓬勃活力,都说宋州遇到了困难,但是遇到了困难依然有如此情形,不能不让吕腾感到感慨。

  而宋州的城市建设和交通状况也让吕腾感到震撼。

  丰州的一环路都还没有完全竣工,但是吕腾知道即便是丰州的一环路竣工了,也一样无法和宋州的一环路相比。

  宋州的这条一环路那密集的车流已经充分展示出了这里的经济厚度,吕腾深知一个地方的交通运输饱和程度就能看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层次,车流密度越大,说明这个地方的经济实力越雄厚,而货车数量如果越大,说明这个地区的工业和物流业就越发达,同样如果是小车数量更大,那说明这个地方的第三产业以及百姓富裕度更高,这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规则。

  他知道宋州的一环路其实并未通车两年,但是仅仅是两三年间,宋州一环路就已经出现了近乎饱和的车流密度,这只能说明宋州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当初一环路设计者的估料,使得也许原本五年的设计标准只用了两三年就达到了饱和。

  “吕市长,宋州城市变化好大啊,简直认不出来了,我前年还来过宋州呢,那时候他们的一环路好像还没有完全竣工,现在这条路上怎么这么多车?”司机是吕腾到市政府担任副市长之后才跟他的,对此也是大为惊讶。

  吕腾默然,他是分管建设这一块的副市长,丰州搞了这个一环路,也引来了不少批评,认为丰州市政府好高骛远,不顾实际情况,建设的一环路标准远远超出了丰州经济发展需要,他真想把这些人带到宋州这边来看看,看看人家的发展变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8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8/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