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826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看来要赢得陆书记的信任,我还真要下苦功才行。”吕嘉薇也不以为忤,淡淡道:“我听说目前遂安正在积极建设电子材料工业园,在招商引资上有进展么?”

  陆为民微微一惊,随即皱起眉头:“怎么,吕总也有意走实业的道路了?”

  “难道不行么?”吕嘉薇看了一眼陆为民,“好像我在陆书记眼里都是投机取巧之徒似的。”

  “遂安的确有这方面的构想,希望在发展硅材料产业方面走到前面,毕竟遂安经济本身就是以电子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格局,材料产业的发展能够延伸它们的产业链,宋州市委市政府也持支持态度。”这不是什么秘密,而且还在大力宣传和招商引资,吕嘉薇知道也很正常。

  “嗯,听说京华投资和远东投资都有意要参予进去?”吕嘉薇显然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对京华投资和远东投资的来源很清楚,也清楚芦苇每年和这些资本的关系。

  京华投资资本主要来源于京城,也吸收了一些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海外资本,而远东投资这是东南亚华人资本在经历了印尼排华运动之后转移出来的资本,这几年在昌江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大,获利同样丰厚,也成为昌江资本市场上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对于京华投资是否有意要进入硅材料产业,陆为民不太清楚,但是杨子宁的嗅觉很灵敏,而远东投资方面,陆为民的确是和林家介绍过。

  陆为民在接待远东投资和江南高速方面的高管时,和林家的核心成员谈及过目前宋州的投资看点,谈到了遂安打造电子材料基地的一些想法,也介绍了硅材料产业的前景,谈到了自己对今后几年欧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可能给硅材料市场带来的希望,这也引起了远东投资方面的极大兴趣。

  远东投资这几年在昌江深耕,获得了很好的收益,这使得林家对陆为民的认同度越来越高,甚至林家和华民集团也有了一些联系,有些事情到了一定层面就不是秘密,华民集团现在虽然主要产业放在了南粤的健力宝和对金融上的深耕,但是在昌江仍然有一些产业,像遂安的风云电子和昌州的世纪风华,所以双方的合作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第九十六节 灰色资本

  “吕总,资本是逐利的,无论是哪个产业,只要它们觉得有利可图,便会寻味而至,遂安启动硅材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行动,而遂安的条件的确也很不错,从现在市场调查情况来看,多晶硅的市场前景很看好,欧美市场由于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所以投资多晶硅行业,效益可期,所以这些资本涌入这个行业也很正常。”

  陆为民没有正面回答,而只是介绍了多晶硅行业的市场前景。

  “这么说来,陆书记你也很看好这个行业?”吕嘉薇不为所动,径直问道。

  “我看好不看好不重要,资本在投入某个行业时,都会有专业调查机构进行调查评估,吕总,你如果也有意这个产业,我想你也应该进行专门调查才对。”陆为民笑了笑,无可无不可的道。

  “可我现在只想听听你的判断。”吕嘉薇看着陆为民。

  陆为民耸耸肩,“我的判断是最近今年多晶硅产业都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至于说能不能在里边赚到钱,取决于几方面,一方面是你在欧美的市场渠道是否打通,另一方面是企业规模和核心技术上是否掌握到位,一个决定你的产品成本,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当然投入也要求越大,而核心技术掌握程度决定着你的良品率,这很关键,另外就还有你进入市场的时机,就目前来说,进入越早,风险越小,而越到后边,就不好说了。”

  陆为民说的是大实话,事实上他也没有必要在吕嘉薇面前说假话,因为实话到了有些时候也未必有人能听得进,比如现在这番话大家都爱听,但等到各方资本都一窝蜂涌入,而欧美市场也还红火的时候,你说实话,也没有人愿意听,尤其是在赚钱的时候。

  吕嘉薇对多晶硅行业突然大感兴趣起来,也让陆为民有些意外,但想想也正常。

  吕嘉薇代表的不仅仅是她一个人,她背后应该还有不少人,这个利益群体有多大他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钱有不少都应该是来历不明,或者说是灰色的,如何通过一个合法渠道来进行漂白,也很讲究。

  吕嘉薇自己本身就有一个投资公司,陆为民认为那其实就是对方用于洗钱的一个公司,而如果通过投资来转化进入实业来转一道手,日后哪怕是上市也好,股权转让也好,或者被整体收购也好,很多灰色资本就可以漂白了。

  当然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投资如果能够产生效益就更好了。

  陆为民印象中,多晶硅产业应该就是这一两年蓬勃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中国的多晶硅产业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资本疯狂的悲喜剧,从谷底到巅峰,再从巅峰到谷底,可以让你充分体验一回大喜大悲的轮回历程,就看你能不能把握时机了。

  吕嘉薇这帮人也对多晶硅产业产生了兴趣,对于陆为民来说倒是一件好事,如果这帮人真的愿意投资这个行业,陆为民不妨在为他们推波助澜一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年里自己也许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吕嘉薇背后的左云鹏发生冲突,或者说有一些冲突,左云鹏也会看在这个项目上,对自己容忍几分,而自己的一些在人事上的想法意图也可以获得左云鹏的支持,得到满足,可以说是有利无弊。

  吕嘉薇之所以这么重视陆为民的看法,不仅仅是因为陆为民是宋州市委书记,而在于陆为民的经济工作上的造诣。

  根据她所掌握的各方面情况来看,陆为民在产业经济上的嗅觉是无与伦比的。

  印尼林家的资本进入大陆之后,在陆为民的引导下进入了当时还看不出深浅的高速公路,虽然大家都知道高速公路是一个包赚不赔的行业,但是从当时西宋高速来看,无论是西梁和宋州的情况都不是很乐观,高速路项目的回报率取决于车流量,而车流量又受制于地方经济发达程度,从当时宋州和西梁的情况来看,西宋高速能否实现盈利很成问题,但是外界的质疑和担心在西宋高速建成通车之后,很快就消失了。

  无论是西梁还是宋州的经济都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而汽车的普及率速度也让外界大为吃惊,尤其是西梁大量物资通过宋州港上船,而宋州港的大量货物吞吐也通过西宋高速输入西梁乃至更西边的昌西州,使得西宋高速从已开通就进入了良性循环模式,也让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公司为之懊悔不已,想当初也是他们对西宋高速不感兴趣才使得林家的资本能够染指这一块。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栽了宋宜高速上,所以在后期昌桂和昌普高速上,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公司坚决否决了江南高速染指的意图。

  高速公路项目太惹眼了,林家资本是东南亚华人资本,来历清白,而自己手中的资本少量当然没问题,但是对像高速公路项目来说几千万根本说不上话,而量再大一些就很刺眼了,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吕嘉薇知道自己最好还是别太抛头露面。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华达钢铁项目上,据说华达钢铁进入宋州也是陆为民起到了很大作用,将一家钢铁企业从冀省搬迁到宋州,同时又投入巨资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使得华达钢铁迅速成为昌江屈指可数的钢铁企业,甚至威胁到了昌钢的地位,为此华达钢铁的几大股东也是赚得钵满盆肥,这份本事也是让人心折。

  而多晶硅项目则不一样,这是一个现在大家都还有些看不透吃不准的行业,很多资本跃跃欲试,同样也有不少人犹豫不决,这样如果能够搭伙进入,也许能在里边浑水摸鱼,甚至捡个漏。

  她吕嘉薇不是那种单纯以色侍人的角色,或许以前为了生存出头要做一些不得已为之的事情,但是等到真正能有机会出头的时候,谁又愿意去做那些龌龊腌臜之事呢?

  陆为民的远见卓识在搞经济这一块上的确非凡,这也是吕嘉薇通过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得来的,遂安县委县府提出的要推动多晶硅产业的发展,获得了宋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甚至连陆为民对多晶硅这个产业的评点,吕嘉薇也一字不差的获悉了,也正是基于此,她才决定要在这个行业里边插一脚。

  左云鹏刚担任组织部长时间不长,同样,陆为民也刚担任宋州市委书记,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两到三年内,这两人的位置都不会有变化,也就是说这一段时间里,陆为民在工作中都需要仰仗左云鹏,这也就意味着,起码在这个问题上陆为民不可能误导自己,这也是吕嘉薇最大的依仗,至于说三四年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

  干什么事情都有风险,没有风险的事情从来就不存在,这点儿风险,吕嘉薇觉得值得一担。

  “陆书记,也就是说,您认为这个行业目前算是朝阳产业,是很有前景的,值得投资喽?”吕嘉薇笑吟吟的道。

  “嗯,可以这么说吧,我是这样判断的,但是行业风险谁也无法预料,多晶硅这个产业很大程度取决于欧美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的变化,风险也会来自欧洲,需要随时关注欧洲一些主要国家,比如德国、西班牙这些国家在扶持太阳能光伏方面的政策变化。”

  陆为民也清楚吕嘉薇的心思和依仗,对于他来说,吕嘉薇背后的灰色资本要进入这个行业也不是坏事。

  既然遂安已经决定了要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多晶硅产业形成全产业链,那么当然欢迎各方资本进入,进入越早,越能尽早形成产业规模,也能形成规模优势,形成吸聚效应,也对遂安在这个产业行的布局越有利。

  至于说几年以后的事情,陆为民也知道这不是哪一个人能扭转的,只能说到那个时候来见招拆招了,也不知道那个时候自己还在不在宋州,在不在昌江。

  “陆书记,我打算和京华投资以及远东投资方面接触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合伙,不知道可否请您牵个线搭个桥呢?”吕嘉薇打定主意就不再犹豫,微笑着问道。

  “吕总,京华投资的杨子宁,远东投资的林氏,你好像都不陌生吧?还需要我来牵线搭桥?而且据我所知,他们现在也很希望更多的资本进来,这样可以分担风险,如果你要加入,恐怕他们会举双手欢迎的。”陆为民斜睨了一眼吕嘉薇,“我只是提醒你们一句,要干尽早,另外在产业链上,你们自个儿琢磨,这个产业链上下游都有技术壁障,在下手之前,最好请专业人士评估清楚,尤其是在一些专利技术方面,确保自己的投资项目不至于受制于人。”

第九十七节 重磅消息

  陆为民的提醒让吕嘉薇很满意,虽然陆为民婉拒了为她牵线搭桥,但实际上她并不需要,目的也就是试探一下,而陆为民的提醒态度更能说明问题,说明他是真的希望自己的这第一笔投资能有所斩获。

  “陆书记,谢谢你的提醒了。”吕嘉薇矜持的笑了笑,“我们会聘请专业团队负责,我们只是负责投资,我相信远东投资和京华投资和我们也都是一样的考虑,看好这个行道,并不一定非要自己亲自赤膊上阵,我们没有这个本事,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团队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嗯,资本的力量,这句话说得好。”陆为民点点头,“就目前来说,资本的力量的确很强大,连新浪的创始人王志东都能被资本扫地出门,资本还能有什么不能做得出的?资本逐利无可厚非,但资本的短视同样无可否认,资本既要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强大,同样,掌控资本的人也需要有更长远的目光和宽容的态度,否则就无法成长起来。”

  “是啊,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长远的目光和宽容的胸襟,这是成功的基本要素。”吕嘉薇端起咖啡杯,轻轻抿了一口,“陆书记,我获得一个消息,不知道您是否感兴趣?”

  “什么消息?”陆为民漫不经心的道,正事儿已经说完,他也准备离开了。

  “垆头机场。”吕嘉薇笑了笑。

  陆为民悚然一惊,目光如炬直视对方:“你说垆头机场?”

  “嗯。看样子陆书记还是有兴趣嘛。”吕嘉薇嘴角浮起一抹得意的笑容,“我还以为陆书记是真的没啥事儿能让你动心的呢,没想到……”

  “行了,说吧,垆头机场怎么了?”陆为民有些不耐烦了。

  吕嘉薇的话的确是说中了他心中事儿,垆头机场的问题他一直在考虑,这个已经被空军方面基本废弃了好几年的机场现在一直荒置,但是对于宋州来说,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能够接手,那么对于把宋州打造成为昌鄂皖结合部的水陆空一体化交通枢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但是从陆为民还在担任宋州常务副市长开始,宋州市委市政府就曾经屡次向省委要求与空军方面协商,是否能够把这儿废弃的机场移交给地方,宋州方面打算接收这个机场之后,进行全面的改扩建和翻修,将其重新建成一个民用机场。

  这个想法虽然好,但是省里边和空军的交涉却是石沉大海,基本没有了消息,空军方面甚至没有搭理省里,这事儿也就只能这么搁下了。

  没想到今天吕嘉薇居然给自己来放了一颗卫星。

  “我从一个偶然机会听到一位和军队内部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谈到过宋州这个机场,听说空军方面已经有意把这个机场作为闲置资产移交给总后,而总后方面则正在做移交前的准备。”吕嘉薇眨了眨眼,“进了总后的嘴里,只怕这个机场要回归地方,难度就很大了,我听说宋州市一直希望把这个机场要回地方,重新建设成为民用机场,不知道陆书记是不是有这回事?”

  陆为民没想到会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军队内部的事情的确不好说,垆头机场空军方面废弃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对于宋州地方上来说,却是一个难得机遇,这个机场虽然荒置了几年,但是基础条件还在,尤其是这么大一块地皮,你现在要新建一个机场,光是选址就得要让你忙乎上几年,还不用说建设,而垆头机场如果接手,改扩建和重新修缮设施,一两年之内就决定可以搞定,如果来得快的话,一年也不是不能拿下来。

  现在关键在于如何让这个机场能回到地方上来。

  垆头机场要说历史要说到抗日战争期间去了,解放战争期间,这个机场曾经在国民党手中成为华东地区重要军用机场,当然随着解放,这个机场从地方归入军队,但作用一直不彰,一直拖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个机场基本上闲置不用,到后期就干脆废弃了。

  “吕总消息很灵通啊,宋州的确希望这个机场回到地方,不过你也知道涉及到军队中的事情,就不好办,军地相隔,要打通不容易。”陆为民平静的道:“吕总有门路?”

  “门路?哟,陆书记,您太高看我了,军队里边水有多深您还不知道?谁敢说能打通什么?不过我一直觉得,既然是空军废弃不用,现在不是提倡说军队要支持地方建设么?这样一个废弃的机场移交给地方,都是共产党管的摊子,也不存在什么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变废为宝,何乐而不为呢?只是程序上可能麻烦一些,需要疏通到才行。”吕嘉薇见陆为民有些认真,继续道:“我在军队里有几个朋友,但是这种事情恐怕不是靠私人关系能解决问题的,能帮着牵牵线,说说话可以,但是关键恐怕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和军方协调,我只能说给你透这么一个信儿。”

  陆为民深深的看了一眼吕嘉薇,沉吟了半晌道:“吕总,垆头机场对宋州很重要,宋州市委市政府会尽全力去解决这个移交问题,当然我也清楚这里边难度不小,程序很多,恐怕要走到军委上边去了,但我们不会放弃,如果吕总有资源,能够为我们宋州市委市政府提供一些帮助,我本人会记着这份情。”

  吕嘉薇扑哧一声笑出声来,但看到陆为民有些不悦的瞪着她,又赶紧收住笑声:“陆书记,别这么一本正经,我能帮的上忙的,肯定会尽力,但我也说了,这种事情肯定得你们宋州和省里自己去跑,别太指望我这边。”

  “这一点我当然明白。”陆为民也不是不晓事的人,当然清楚这种事情靠个人关系是不可能成的,但是个人关系的确能够在某些环节上起到助力或者润滑作用。

  “那行,我估计你们宋州也早就和省里沟通过,不过现在要抓紧时间才行,具体有什么问题和需要,我们可以随时联系,陆书记,您看行不行?”吕嘉薇微笑着道。

  陆为民有些郁闷的点点头,不想和这个女人扯上关系,但是你却不能不佩服这女人关系人脉够广,起码你还不知道的消息,人家能提前知道,不过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你就得适应中国这个社会现实,哪怕是自己当了市委书记一样无法免俗。

  “噢,对了,陆书记,顺带还有一个事儿,宋州石化正在改扩建和技改吧,好像是800万吨炼油?”吕嘉薇见陆为民起身,突然想起什么似的。

  陆为民立即警惕起来,看了看对方道:“宋州石化属于中石化直管,别说市里,就是省里也过问不到,是有这个情况,有两年了吧?应该都快完成了吧?”

  吕嘉薇瞥了陆为民一眼,似笑非笑的道:“陆书记,别那么紧张,我没别的意思,我就听说好像中石化近期又在准备考虑还要在华中华东地区上一个80万吨的乙烯项目,好像就在华东华中几家炼油厂所在地选址,总投资可能要超过一百五十亿元,不知道你们宋州有无兴趣?”

  陆为民吃了一惊,80万吨乙烯项目?他思索了一下,才缓缓道:“据我所知,中石化扬巴乙烯项目还在建吧?另外赛科项目也在建,这两个项目产能不小,难道说中石化还不满足?”

  “这我就不清楚了,但是据说中石化高层认为今后十年间国内乙烯需求会快速增长,希望未雨绸缪,大概这个项目建设时间也比较长,没两三年拿不下来吧?”吕嘉薇摇摇头,“我只是给你透个信儿,据说可能会在华东华中几家炼油厂所在城市选址,未必有你们的份儿,当然你们要去争取的话,我可以帮忙牵线。”

  陆为民沉吟了一番,点点头:“这事儿我知道了,需要回去商量一下。”

  “行,有什么多联系。”吕嘉薇很大方的道。

  ……

  坐上车驶出停车场,陆为民就在琢磨,吕嘉薇今天的表现。

  毫无疑问,吕嘉薇是希望和自己结成更为密切的关系,原因有几方面的。

  一方面是她后边的灰色资本可能的确需要通过一个渠道来漂白,抑或是她本身希望找到一个更好的生财之道,正经八百的生财之道,这是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正常想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后边这两个消息来表示亲善,拉近关系,确保她的投资能有稳定回报,当然也不排除她希望在后边这个工程中谋利的意思。

  这陆为民都理解,问题是如何来应对处理。

第九十八节 一样也不能少

  宋州石化和市里边联系并不紧密,作为中石化的直属子公司,宋州石化可能也就是在用地、用水和用电上会和宋州市方面牵扯上关系,其他联系并不多,甚至在叶河那边,宋州石化有自己的原油和散货码头,当然,要说从GDP上来说,宋州石化也能给宋州市提供一些,但在税收上却因为中石化体系的隶属原因,远不及像新麓山集团和小商品城这样的地方企业。

  不过80万吨乙烯项目却有些不一样,这属于大炼化产业,对于下游石化产业拉动力度非常大,同时其带来产值、税收和劳动就业以及附属的相关产业消费拉动也很强,在任何一个地方政府来看,都绝对是不能错失的发展机遇。

  宋州石化位于长江岸边的叶河县境内,距离宋州主城区约16公里,距离叶河县城15公里,正好处于荻港和桂塘之间,如果乙烯项目要落户宋州,也只能选择在紧邻宋州石化区域,陆为民略微想了一下,就能判断出假如这个项目要在宋州,那么也就是叶河县的桂塘镇境内。

  之所以几年前启动桂塘电厂项目,很大程度也是需要进一步保障宋州石化炼油厂的需求,也正是因为有宋州石化位于此,所以桂塘电厂项目才没有受到多大阻碍就顺利获得了当时计发委的首肯,迅速启动并建成,桂塘电厂已经于今年五月建成投产发电,极大的缓解了宋州电力面临的紧张局面,也使得宋州的电力供应在整个昌江省乃至长江中游地区都属于较为充裕的区域,这同样也成为宋州招商引资的一大招牌。

  进入2003年以来,各地电力需求缺口日益突出,像新麓山集团和华达钢铁如果不是上了自备电厂,只怕也早就面临拉闸限电的困局了,也正是因为未雨绸缪兴建了自备电厂,这才使得华达集团和新麓山集团的发展不但在成本上得以进一步降低,同时丰沛的电力保障也使得这两家企业可以昂首阔步的迅猛发展。

  如果80万吨乙烯项目能够落户宋州叶河,那么也就意味着桂塘电厂恐怕又要提前进入二期扩建,这同样是一个不小的项目投资,可以说一个项目的落地就会拉动一系列项目的启动,其带来的连锁反应也会迅速反馈出来。

  陆为民也清楚像这样一个项目会有多么热门,又会有多少地方去争强,宋州并不具备多大的优势,尤其是宋州距离苏省不算太远,而扬巴乙烯项目后年就将竣工投产。

  他印象中最终长江中游这一区域的乙烯项目应该最终是落户武汉了,不过在时间上应该稍晚两年才对,怎么会现在就提出来了,这个具体原因还不清楚。

  不过陆为民也清楚自己这只蝴蝶重生然后用翅膀带来的风暴,现在已经不能再用原来的老思维和老记忆来判断历史走势了,尤其是像昌江境内的许多事情已经很难再用前世的记忆来判断,宋州目前的发展势头已经和前世中的宋州截然不同,所以你也无法确定中石化高层方面在有些问题上是不是也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这个项目花落何处,关键还是在中石化高层如何考虑,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对乙烯的需求日益增大,新上一两个乙烯项目也是符合产业政策的,尤其是宋州本身就有500万吨的炼油项目,而且正在改扩建为800万吨的炼油项目,如果和乙烯项目并联,这也在情理之中。

  在陆为民记忆中,中海油也会在明后年在惠州上一个大炼化项目,今后几年里大炼化会陆续布局沿海地区,相反在华东华中腹心地区,似乎也就只有武汉这个乙烯项目,所以如果宋州争取到这个项目,的确进一步巩固宋州作为工业大市的地位很有利。

  不过80万吨乙烯项目虽然让人心动,但是陆为民更重视的是吕嘉薇提到的垆头机场问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8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6/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