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829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和县处级班子调整不一样,推荐市委班子成员主动权更多的是掌握在市委书记手上,自己这个副书记和朱小平这个组织部长并没有多少发言权,当然陆为民这样的动作从情理上来说也是不妥的,最起码在推荐人选之前应该有一个酝酿,但是对方基本上没有给自己多少思考的余地,干净利落的提出了郁波和谭伟峰,自己能说什么?搁一搁,还是不同意,显然都不可能。

  林钧心有些发凉,他一直觉得陆为民应该有一些动作,作为市委副书记,他应该需要自己的支持,但是现在看来,自己似乎对对方的性格还是有些误判了,或许是先前这几个月的低调麻痹了自己?

  现在市委常委已经是十人,陆为民提出了增补郁波和谭伟峰进入市委常委,也就意味着宋州突破了之前的惯例十一名市委常委,而且这还有一个暗示,陆为民是获得了省委相关领导在这方面的首肯,这才是林钧最担心的。

第一百零四节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陆为民没有太多心思考虑其他人的想法,尤其是林钧和朱小平的态度,现在他的想法就是尽早把各方工作推上正轨,按照自己的构想推进下去。

  在和秦宝华沟通了之后,其实这个事情就算是定了下来。

  郁波和谭伟峰的资历和能力上都是没有问题的,都是好几年的书记任职,而麓溪乃至叶河的表现也有目共睹,谭伟峰现在担任的苏谯县委书记在前任雷志虎的时候也是由市委常委兼任的,所以陆为民和秦宝华提出来的时候,秦宝华也没有任何异议。

  市委书记和市长达成了一致意见,也就意味着这个推荐人选问题没有悬念了,至于说省里边会不会批准,那是另外一回事,不过秦宝华也相信既然陆为民能给自己通气打招呼,多半也是和省里相关领导有过沟通了。

  陆为民的目光溜了一圈,几个常委都纷纷表态赞同,林钧的态度也很是简洁明了:“我赞同。”

  这一意见迅速就形成了市委常委决定,按照程序上报省委组织部。

  在上报省委组织部之后,陆为民有专门给左云鹏打电话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实际上这个想法也在上一次的酒局上已经有过沟通,左云鹏没有打什么麻烦,只是示意尽早报上来。

  陆为民当然明白这背后的意思,起码在省委组织部这边的关节上已经不存在什么阻碍了,当然按照程序,这还需要走省委常委会的过会,而这个过会还需要等待时机,这个时机倒不是说有什么阻碍,而是要等待着合适的时候提上省委常委会的议程,才能过会。

  ……

  “宝华市长,鑫林和廷江有没有情绪?”背负着双手和秦宝华走在一起,陆为民吁了一口气,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七点过天色尚早,夜风徐徐,正是一年里气候最适宜的时候。

  “要说一点儿情绪都没有,我觉得恐怕也不可能,不过鑫林和廷江应该是都有些城府和胸襟的人,就算是有些情绪,只怕也不会影响到工作。”秦宝华也觉得这一次陆为民提出增补常委之举有些突兀,但是秦宝华也能理解。

  虽然提前和自己沟通了,但是在此之前却是半点风声皆无,应该都是陆为民已经于省委组织部那边沟通得差不多了,才来和自己商量的。

  虽说这个主动权是掌握在市委书记手上,但是他这一次提出的增补常委却又是把包括黄鑫林和霍廷江两个副市长置于一边上了,直接提名了郁波和谭伟峰,这也显得有些不太符合常例。

  按照惯例,常委人选如果是从本地产生,在副市长人选中如果有年龄等各方面合适的,一般说来会是优先考虑由副市长里边改任,像这一次黄鑫林和霍廷江本身在年龄、资历和能力各方面都是符合条件的,却没有能进入常委推荐人选,而反倒是郁波和谭伟峰两个县区书记直接进了推荐名单,而一旦两人或的省委批准,两个人作为市领导排名反而要在黄鑫林和霍廷江之前了。

  不过体制内本身就是既有惯例也有特例这一说,一切都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工作需要。

  让副市长改任常委也是工作需要,直接从区县书记中甚至部门领导中提拔常委也是工作需要,工作需要可以涵盖任何一个方面,也可以作为任何一个最充分的理由。

  “我也知道这一次提名郁波和谭伟峰恐怕有些影响,我会找鑫林和廷江他们两人好好谈一谈。”陆为民一边走,一边道:“我主要还是考虑从工作角度出发,郁波我打算让他到经开区担任党工委书记,今后这一两年里,经开区的工作将会是我们市委市府的一个重头戏,我希望郁波能够经得起经开区这副重担的考验。”

  秦宝华微微点头,陆为民的意图她也清楚,的确经开区需要一个头脑灵活思路清晰的掌舵者。

  虢大奎担任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这几年,经开区的发展一蹶不振,虽然主要原因还是在孙承利那边,但是无论是秦宝华还是陆为民都还是觉得虢大奎的开拓能力差了一些,所以陆为民急于改变这一现象。

  秦宝华估计郁波上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的话,只怕紧接着就要着手调整经开区管委会的班子了,陆为民是不会容忍经开区这个在各地市都被视为经济发动机的直属领地萎靡不振的,把郁波这个在搞经济工作上颇有路子的能人放在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位置上不过是第一步罢了。

  “一次性申报两个常委人选,而且咱们宋州以前一直是十一个市委常委,现在突破了这个标准,省委组织部那边会不会有不同意见?”秦宝华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问到省委组织部那边的态度。

  “肯定会有一些不同意见,不过十三个市委常委在各地也是常态,尤其是咱们宋州还是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十一个常委反而不符合标准。组织部这帮人也都精着呢,对于你下边市委上报来的人选总会千般挑剔,目的就是一个,尽可能的把你的人给否了,然后尽可能安排他们认可的人,毕竟位置只有那么多,每年需要调整的干部官员又有那么多,挤掉你一个,他们就能腾挪出一个可供安排的位置来,这其实也就是一个博弈。”陆为民说话也有些刻薄,“你态度强硬一些,推荐的人选说服力更强一些,或者说上边领导们认可度更高一些,他们就不敢随便否决你的意见,如果你的态度软一些,选的人说服力差一些,不太符合领导们的胃口,那么被否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当然这三者因素也是可以转化的。”

  陆为民把这些问题的根本性质看得很清楚,也对省委组织部内部操作规程很了解。

  原来贺锦舟也就和他仔细介绍和探讨过部里边的具体运作规则,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有争议的人选上,往往就是市委和组织部的意见分歧比较大,而如果市委书记资历够深、人脉够厚且比较强势的话,就容易形成僵局,最后可能就会由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甚至省委书记来拍板。

  对于陆为民的这番说辞,秦宝华也知道是正理,组织部那帮人的德行她也同样清楚,惯用伎俩就是拉起虎皮当大旗,狐假虎威,包括她当初下宋州,那也是经历了一番风雨的,险些就要把她弄到黎阳和曲阳去了。

  “唔,苏谯作为咱们宋州经济大县,虽然今年经济总量可能要被麓溪超越,但是底子摆在那里,稍微努一把力,反超麓溪也不是难事,县委书记进常委也符合惯例,郁波如果以市委常委身份兼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在其他地市也有先例,我看昌州、昆湖、青溪都是这种模式,咱们宋州在之前也是这样,到孙承利时候才改了过来。”秦宝华沉吟了一会儿才道:“不过我看今天好像老林和老朱的态度有些不那么好。”

  陆为民冷冷的笑了笑,一时间却没有说话,低垂着头往前走。

  秦宝华也意识到自己问到了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接着下边的话,好一阵后才犹豫着道:“为民书记,是不是与老林和老朱在好好谈一谈?我觉得我们宋州目前的形势不错,当下我们有面临着80万吨乙烯项目和垆头机场这两大工作和机遇,各方面工作担子都很重,如果能够……”

  秦宝华没有再说下去,但是陆为民却能理解她的意思,总的来说,秦宝华还是一个比较理想化和的人,总还有点儿与人为善的念想,这一点陆为民倒是有些感动,这年头在官场上厮混的男男女女,能心存善念的没几个了,都是恨不能踩着别人头往上边儿爬的角色,秦宝华能说这番话,一方面固然是不希望班子内部的不团结影响到市里工作,另一方面也有的确不希望看到陆为民下重手。

  “宝华市长,怎么说呢?老林和老朱两个人的心思,我到现在都还有点儿琢磨不透,你说我也来了两个多三个月了,和他们也都谈过两回,给我的感觉就是和他们始终隔了一层,你要说像静宜,还有老包,老陈,我才来时,不也是都有点儿疏离感么?但我就在想,大家能在一起工作就是缘分,而且谁都知道天下无不散宴席,我们能在一起共事多久?三年,还是五年?大家相濡以沫,也迟早会相忘于江湖,也就这么短短几年的缘分,何不一起携手干点对宋州老百姓对宋州这座城市有益的事情呢?”陆为民悠悠道:“但我感觉,老林和老朱似乎和咱们班子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有点儿格格不入,但你要说其他有什么,似乎也说不上来,我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来面对这种局面了。”

第一百零五节 阵营

  秦宝华心中也叹了一口气,都是心灵剔透的精明角色,摇摇尾巴,都能知道你拉稀拉干,你林钧和朱小平平素就走的近乎,陆为民一来,你却摆出一副结阵自保的架势,你觉得陆为民能吃你这一套?

  地皮没练熟之前,暂时不理睬你,现在情况摸透了,地皮踩热了,你还想要坐等对方三顾茅庐式的示好拉拢,恐怕就得好好掂量一下你自个儿有没有诸葛亮的本事,现在局面是不是三分天下的格局了。

  不过秦宝华还是觉得现在宋州的局面是真心不错,如果能够避免内耗,能够齐心协力,最大限度的劲儿往一处使,精神都用在手里边的实际工作上,那怎么也要比撕破脸反目成仇要好得多。

  “为民书记,我是这样想的,老林和老朱两人也在咱们宋州干了好几年了,你也知道他们俩一个来自省委办公厅,一个来自省委组织部,理论基础扎实,现在实践经验丰富,用好了的确能成为你的得力臂助,我琢磨呢,可能是因为你的年龄原因,老林和老朱也许在面子上还有些搁不下,所以,嗯,保持了那么一点儿矜持吧,我的感觉大概是这样,如果咱们能多沟通多联络多交换一下想法,我觉得局面会更好一些。”

  这活儿要说真不该自己来做,这也不是市长的活儿秦宝华如是想,所以说得这么别扭难受。

  陆为民同样如此认为,本该是自己发挥主动性的,倒成了秦宝华来开导自己了。

  不过他倒不是很认同秦宝华的观点,如果与林钧和朱小平两人撕破脸,肯定会对工作有一些影响,这毋庸多说,但能影响到什么程度,也得要看自己的应对之策,另外陆为民也没有考虑过要彻底和二人撕破脸,那不符合斗争策略,斗而不破,边缘化对方,才是上策。

  当然秦宝华说得也有一定道理,自己是不是太过于孤高傲岸了,以至于林朱二人觉得自己有些居高临下,心理上难以接受了?如果真是这个原因陆为民倒是觉得这不是问题,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的事儿自己不是抹不下脸来,一样可以玩得很顺溜,关键在于林朱二人的心思在不在这上边,这是关键。

  陆为民觉得林朱二人和现在市委市府这一帮人的心思有些不一致,他们俩和自己与秦宝华这一帮人想的事情不一样,这才是问题关键。

  “宝华市长,你的意见我不认同,但是我接受,也会尽最大努力来尝试,不过我也有一些看法,想要和你探讨一下。”陆为民悠悠的道:“我觉得这些小细节恐怕都不是关键,关键还在于这上边。”

  看见陆为民拍了拍心,秦宝华有些不明白。

  “做事需用心,如果心思不在做事上,那么无论我们怎么做,都无济于事。”见秦宝华仍然一脸疑惑不解的表情,陆为民淡淡的道:“我感觉,嗯,这纯粹是我的感觉,没有任何理由,老林和老朱的心思不在做事上,我所说的事,不是简单指一般性的工作,而是指我们的共同目标。”

  秦宝华盯着陆为民,要听陆为民的进一步解释,她有点儿明悟,但还想确证。

  “就我的感觉,起码我接触了我们市委市府班子,也包括区县一级很多班子成员,大家的心思都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如何让我们宋州变得更好,让宋州老百姓收入更富裕,生活质量更好,生活环境更优美,城市更富有活力,这是我们一班人比较高的目标,或者说理想吧,我们也是围着这个目标而工作干事,如果再结合现实一些,那也就是把自己手中的工作干好,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这算是比较普通或者低一层面的,再往后一层,就是如何玩好自己手中的权力,让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力量能体现得出来,找准机会谋求升迁,顺带也把手里工作干着,这种层面,也是我们一些官员干部的心思,而且还相当有市场。”

  陆为民的三个层面论让秦宝华心里悚然一惊,虽然陆为民没有明确指林朱二人属于那个层面,但是谁都能听得出来这其中的影射,很有点儿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决绝味道。

  “一二三层次,我们不能奢望人人都能达到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也是值得称颂的,第三层次,在我们现行体制下,我们也无法做到完全杜绝,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出于工作还只能相忍为国,但我想这绝对不能成为放纵和鼓励的理由,尤其是在一定高度上。”

  陆为民的话让秦宝华沉默了,好半晌之后才道:“为民书记,老林和老朱还不至于……”

  “我不特指谁,还是那句话,听其言,观其行。”陆为民摆摆手,“宝华,我们眼下手里的工作很多,件件都是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是我感觉大家都能迎难而上,都乐于和敢于去面对和应对处理,而且也都有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我们宋州的希望所在,不想干的,趁早靠边,我动得了的,我就要动你,我动不了的,你也就自己知趣一些闪边儿上去,别影响我们干正事儿,你要不识抬举,那也许就真的是历史车轮要把你碾压而过了。”

  秦宝华目瞪口呆,她不知道陆为民怎么一下子就变得如此狂暴凶悍,流露出来的气势几乎就像是雷暴降临前的天空,要横扫碾压一切。

  “宝华,我觉得你说的也有道理,作为班长,我会再做一番努力,但我本人不看好这个结果。”

  ……

  陆为民实在没有太多心思和林钧朱小平他们斗心思,但他攘外必先安内他还是明白的,林钧和朱小平不可靠,但是黄鑫林和霍廷江却必须要安抚好。

  黄鑫林的问题比较好解决。

  作为最早“投效”陆为民的副市长,黄鑫林的履历可谓最为丰富的,从最初黄俊青旗下的财政局长,照理说是应该被列入清洗对象的,但是此人却在尚权智时代以“技术官僚”的形式留了下来,后来在陆为民担任常务副市长期间还被陆为民代表尚权智“招抚”,担任了市长助理,只不过在童云松时代一度担任了市委秘书长,却未能进入市委常委,后来黯然转任副市长。

  据说之所以边缘化,究其原因也和华东软件园项目有一定关系,他不太看好这个项目,也提出了一些异议,虽然态度很委婉,但是在当时那个环境氛围下,无疑就有点儿刺耳了,童云松还算是一个比较讲“仁义”之人,没有把他彻底边缘化,而还是安排了一个副市长职务,换了尚权智甚至秦宝华,恐怕就没有这么好过了。

  得到陆为民要来送宋州时,黄鑫林就主动靠拢,对于黄鑫林的能力陆为民还是认可的,是个多面手,只是黄鑫林在性格上稍软,在目前的位置上还是很称职的,而黄鑫林的也不像有些人野心太大,所以陆为民一番谈话之后,黄鑫林也能明白陆为民的苦衷。

  陆为民也很坦然的告诉黄鑫林,郁波是要到经开区去扛大旗,难度很大,很有挑战性,而谭伟峰作为苏谯县委书记,也需要一个身份来把苏谯发展带上正轨,这些话都是客套话,但是陆为民有一点却说得很明白,他不想打破目前市里的格局,他认为目前市委市府格局是适合全市发展的,一切人事变动安排,都需要服从目前全市发展大局。

  当然陆为民对于黄鑫林也很明确的告诉他,对他黄鑫林,陆为民他有自己的安排。

  有些话不需要说透,更重要的是要看对方是否能够真正信任你,而黄鑫林对陆为民的信任度却足够。

  霍廷江的情况要稍微复杂一些。

  事实上如果单论交情,霍廷江应该是和陆为民最早的一批干部了。

  从陆为民担任常务副市长接手市里几大纺织厂的改制开始,陆为民以麓山集团为载体,开始推动全市纺织系统企业的全面整合,让当时麓山集团还是属于麓城县的集体企业,经过改制,新麓山集团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同时兼并了市里的几大纺织厂,成为整个昌江乃至华东地区的纺织龙头企业,和山东魏桥并称中国纺织企业两大巨头。

  从那个时候开始陆为民和霍廷江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但是随着苏谯和遂安的崛起,麓城战略地位开始下降,霍廷江和陆为民之间的关系也只停留在了比较密切的这个层面上,在没有进一步深化,而反倒是秦宝华到了宋州之后对霍廷江颇为欣赏,关系迅速密切起来,也才有了霍廷江升任副市长。

第一百零六节 全力以赴

  不过霍廷江他自己也应该清楚,无论是郁波还是谭伟峰并不比他逊色什么,甚至麓溪的表现比麓城的表现更为出色,他在竞争上副市长位置的时候,一样也在市里边有不同意见,比如像郁波的呼声并不比他低,当然最终还是他胜出了。

  正因为如此,陆为民在和霍廷江谈话的时候也没有说太多,只说了宋州面前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希望大家能够抛开过多的私人心思,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来,尤其是目前宋州作为工业大市,工业经济更需要作为支撑起宋州整体经济的主要脊梁,霍廷江作为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面临的责任和压力更大,要霍廷江好好把握这个锻炼提升自我的机遇,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话里玄机暗藏,倒不是陆为民许了什么空头诺言,霍廷江作为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本身也是最容易出成绩的一块,苏谯、遂安外加烈山、叶河,这几块工业经济上都已经有了一些构想出来,只要能够牢牢抓住这个要旨不放松,宋州工业板块发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果说自己的话霍廷江可能还有一些表面上的敷衍的话,那么秦宝华给霍廷江的沟通就是能起到意料中的效果了。

  陆为民从未指望过自己能赢得市委市府班子里边所有人的喜欢和尊重,这是不现实的,做为市委书记如果都成了老好人,大家异口同声都说好了,那也只能说明这个市委书记是没做事,做不了事的角色,没有哪个真正做事的一把手是众口皆说的,要做事就要得罪既得利益群体,总会有一些利益受损者要骂娘,总会有一些触动了旧规则让有些不适应的人要找借口发作一回两回,这都很正常,也只有这种情形才是常态化的。

  ……

  “为民,宝华,你们宋州市委市政府才真是要放卫星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我都在说你陆为民到了宋州两三个月了,啥动静没有,这下可好,一来就给我上猛药啊,我怕我们昌州省委省政府都有点儿吃不消啊。”

  方国纲笑吟吟的看着坐在自己对面这对男女,看得出来陆为民和秦宝华的配合应该是比较默契的,也难怪朱小平这段时间有些恹恹的,市委书记和市长统一了意见,这个组织部长就真的啥当头了,这是不争的现实。

  “方书记,我们要也是赶上了这个时候,80万吨乙烯项目,我怕我们如果不提早给省里汇报,万一花落别家了,省里边还不知道而我们又知道了,我们担不起这个责任啊,本来就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石化项目,可这长江中游就云集了中石化五家炼化企业,怀宁石化、宋州石化、武汉石化,还有长岭石化和巴陵石化,谁的实力都不弱,手心手背都是肉,谁走到前面也许就能占得先机呢。”陆为民清了清嗓子,“我和宝华市长也是一得到这个消息就召开了常委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这不就赶快来向省里汇报了么?”

  陆为民看了一眼秦宝华,笑吟吟的道。

  “是啊,方书记,这个消息是陆书记通过私人渠道获得的,然后又通过其他一些渠道进行了核实,基本上确定这个项目的确有意向,但是还处于比较保密的阶段,我们就在琢磨,如果我们能够中石化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做一些准备工作,另外能够早一些和相关部委和单位的领导进行沟通,让他们知晓我们宋州市委市府的想法,起码我们也算是占得先机了吧。”秦宝华补充道。

  方国纲先前的确有些吃惊。

  80万吨乙烯项目搁在哪个省都是天大的项目,昌江能够有这个条件接受的只有一个城市,那就是宋州,只有宋州有宋州石化这个全省唯一的大型炼化企业,而且宋州沿江,有优良的江海联运港口,还有隶属于昌州铁路局在昌皖铁路上的宋州编组站,加之现在已经通车的西宋高速和宋宜高速,可以说在交通条件上的优势不是省内其他哪座城市能相比的。

  而且在此之前省里边没有哪一个人获悉了这个80万吨乙烯项目,方国纲本人也是在得到了陆为民电话上的报告之后,才通过自己的关系去核实,也是几经周折才了解到的确有这个意向,还是中石化内部刚刚酝酿起步的,甚至在他们内部知晓的人也很少,只是几位老总级别和具体操作者知晓。

  陆为民在从吕嘉薇那里得到消息之后,也通过了他自己的关系,找刘斌帮忙核实,刘斌起初也觉得不太可能,因为扬巴乙烯和赛科项目都还在建,也都会是在一两年内建成投产,可以说长江流域这两大项目会给国内乙烯产能带来一个质上的提升,怎么中石化又想起要在长江中游再上一个乙烯项目了?

  不过在陆为民的坚持下,刘斌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了帮陆为民打听。

  结果刘斌反馈回来的消息称中石化的确有这么一个构想,主要也就是考虑到国内乙烯需求持续攀升,对国外进口依存度也日益增大,为了解决这个缺口,所以中石化提前布局,考虑针对昌鄂皖湘四省市场上马一个乙烯项目,以保证对昌鄂皖湘四省市场需求,但是在什么时候上马的时间问题上中石化内部也还有争议,尚未正式确定下来。

  陆为民也清楚,前世中这个项目要一直拖到好几年后最终落户武汉,但实际上国内对乙烯的需求一直在猛增,而明年年中石化仪征——长岭的输油管线工程就要开建,也就是说日后中石化“甬沪宁管线”和“鲁宁管线”加上“仪征——长岭输油管线”在苏省连成一线,而这条管线的建设也使得宋州石化既可以通过江海联运获得原油供应,同时也可以通过“仪征——长岭输油管线”获得原油供应,原油供应进一步得到保障。

  原料和市场都不是问题的情况下,宋州石化的地位就凸显了,“仪征——长岭输油管线”使得宋州有了更充裕的原油保障,而宋州地处昌鄂皖结合部,且距离湘省也很近,正好处于四省中心位置,在这个地方上马80万吨乙烯项目,建成之后可以最方便的辐射和覆盖四省市场,对四省的化工原料市场起到巨大支撑作用,在运输成本上也可以获得最优化。

  当然对于其他几省来说,它们的炼化企业也有它们自身的优势,但是在陆为民看来,包括武汉石化在内,它们的优势都远不及宋州,所以如果宋州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到前面,让高层真正认识到宋州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那么这个项目提前布局于宋州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但这样大一个项目光凭宋州一市之力的跑不下来的,如果只是宋州市委市政府出面,从级别角度上来说,中石化恐怕都会觉得你昌江省不够重视,所以必须要有省里出面,成功率才会比较大。

  “为民,宝华,这个项目我也了解了,的确有,但是还处于一个前期的筹备阶段,可以说也只是有了一个意向,当然,就如你们俩所说,意向要转化为实际行动,要看业主单位的意图,也要看市场变化情况,同时也和我们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有很大关系。”方国纲切入正题,“荣书记和高省长那里我已经提前简单汇报了一下,因为先前掌握的情况不是很充分详实,所以也只能口头先汇报,今天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心里有底了一些,我先代表省委省政府表一个态,省委政府全力支持宋州争取这个80万吨乙烯项目落户我们昌江,落户宋州。”

  方国纲的声音宏亮,极有气势,尤其是那一挥手,更显示出他的果敢决断。

  “确定了这个意见,但是要涉及到具体操作用,我估计工作量会很大,省里的意见还是由我来牵头,为民和宝华你们两位来当副组长,全力以赴,我的想法是这样,和中石化、国家发改委那边的衔接联系由我和为民去,宋州这边的各方面准备,宝华,嗯,你们市里边还要明确一位市领导来具体抓,就由宝华和另外一名市领导来具体承担,要力争在九月底之前把基本资料先站起来,我们也要和国家发改委和中石化那边先建立联系,两条腿走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8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9/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