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83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和组织部长还处于磨合期,孙震个性鲜明突出,而苟治良也不是善茬,又硬又滑,又是从丰州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角色,地委里边不少人都在看着这两位的碰撞较量。

  “我看这也不是坏事儿,只要一心为公,没啥不能争的,民主集中制,先民主后集中,这对工作问题看法上的争论也算得上一种充分的民主吧,夏书记,您说是不是?”李志远眉峰不动声色的蹙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时的波澜不惊。

  孙震也没有想到李志远这样敏感,自己不经意的开一句玩笑也能引起对方这样反应,这让他既有些好笑,又让他心里浮起一抹怒意。

  不过在这种场合下,他当然不会和对方较劲儿,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争锋较量从来就不在语言上,而要拿工作中实质东西来说话,孙震历来这样认为。

  “嗯,我赞同志远的观点,民主集中制,民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手段来体现,集中正是对民主的尊重和维护,这就需要我们在决策执行上加以贯彻保证,这也是我们党保持战斗力的关键。”夏力行像是什么也没有感觉到似的,目光掠过在座众人呢,重新垂下眼睑,将注意力放在手中的文件上,自顾自的道。

  “张天豪就城市道路建设和市政设施建设这几项工作也向我和志远汇报过多次,但这笔资金只有这么多,该怎么用,我估计咱们地区机关各部门各人都在打这个小九九,不过有一点我可以断言,无论怎么分配,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因为这和我们当前摆在面前所需要推开的工作量相比,差距太大,所需要的资金也是缺额巨大,在这一点上,我想我们在座诸位都清楚。”

第一百一十节 解决之道

  几个人都默默点点头。

  几条连接丰州市和下辖各县的道路改造省里有明确规定,分三年改造建设,而丰古路的建设是首当其冲,这既是经济建设需要,也还带有一定政治意义,无论是夏力行还是李志远都对此没有异议。

  剩下的建设资金分配就显得僧多粥少了,尤其是李志远有意要将部分资金优先用于地委行署各部委局行干部的住宅建设的意思一透露出来,立即就成了地委行署各局行部委干部们每天茶余饭后讨论的最佳谈资。

  这固然让对来丰州工作干部的感到了一些希望,振奋了人心,但是这笔资金的使用同样也牵扯到其他几项工作的开展,比如丰州市政道路建设和横跨丰江的丰江大桥建设。

  地委行署希望在市区道路和市政设施建设上由丰州市本级财政来承担更多一些,对这一点地委行署也研究过几次,基本上有了一个明确意见,但是这遭到了丰州市方面的坚决反对。

  丰州市方面明确表示丰州市财政无力承担,并表示如果地委行署一定要硬性安排,那么市里边不得不考虑将原来的建设规划从三年延后到五年,并且不得不削减在教育和卫生上的投入,甚至关系原本不是很融洽的丰州市委市府几个主要领导在这一点上也异乎寻常的坚决一致。

  在这个问题上地委行署和丰州市委市府已经进行了几番争论,丰州市委书记、市长张天豪甚至在某个私下场合下扬言,哪怕是丢了乌纱帽,也不能昧着良心为讨好地委行署而出卖丰州市的利益,据说这赢得了丰州市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甚至有不少老干部明确表示如果谁要为了官帽子就附从地委行署的决定,那就是丰州市的叛徒。

  正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尖锐对立,这也使得才成立不久的丰州地委行署和丰州市委市府关系陡然紧张起来。

  虽然只是临时性的探讨,但是谁都知道这个问题无法回避。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钱字,尤其是在涉及到两级党委政府的现实利益情况下。

  作为一个新建地区,地委行署和丰州市之间的关系是有些微妙的,而这种微妙体现在诸多方面,一方面地区和市的利益冲突和纠葛,一方面则是地委行署和丰州市两级党政主官之间的关系,这里边还包括着前任领导和后任领导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复杂微妙程度便是个中人也未必能明白无误的把握了解。

  “夏书记,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还是需要实事求是的评估一下轻重缓急程度以及划分一下地区和丰州市之间的责权利,丰州地区不是省辖市,在包括城市道路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责任义务主体按照常理来说主要还是要归属于丰州市的,但是丰州地区初建,省里又的确拨付了一笔用于改造丰州道路建设的资金,难免让丰州市方面有些想法,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地委要有一个明确说法,不能老是这样和丰州市踢皮球,这不是解决之道,而且我个人认为丰州地区迟早也要改为省辖市,这是一个大趋势,如果我们丰州城市建设进度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快了,从地区变成省辖市这个过程和时间还有可能大幅度缩短。”

  孙震发言素不轻发,但是说出来的话都是有条不紊,有些分量。

  “所以我觉得张天豪提出来的要求地区在资金帮扶上予以支持也不无道理,也并非单纯的是为丰州市争取利益,再说难听一点,难道说丰州市就不属于丰州地区了?地委行署就在这丰州城里,丰州城区建设好了,也是对咱们丰州地区的一个肯定。”

  “可是孙震同志,馍馍只有这么大一块,撒胡椒面的结果就是每一项工作都可能受到影响啊。”李志远似乎是沉思了一下这才接上话:“设身处地想一想,我们丰州地委行署各局行部委的干部们大多来自外地,拖儿带女租房甚至是住在校舍里,丰州条件比起他们原来工作生活的要差许多,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我觉得在这一点上适当倾斜是必要的,至于说丰州城市建设,就像你说的,地区不是地级市,在市政建设这一块上,丰州市理应承担必要的义务和职责,天豪同志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我相信他应该能够理解目前我们地委行署所处的困境。”

  “专员的看法我不敢苟同,我并不反对加快我们干部职工的住房建设进度和力度,但是我认可要这样大规模的全面铺开显得有些不切实际,资金本来就很有限,全部投入也未必能一蹴而就,而丰州地区县市里的干部职工会怎么看?为了建干部职工宿舍,就可以挪用省里定向给丰州的市政道路建设资金?这些风言风语一旦传开来,会让我们的工作很被动,我们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

  陆为民知道今天这个短暂的讨论会又只能是一个无果而终的结局,除非夏力行直接拍板,但是很显然夏力行还没有如此打算,困扰着他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一点具体工作,孙震和李志远之间针锋相对时隐时现,作为地委书记要想巧妙的平衡好这一点,也需要高超的驾驭能力和领导艺术。

  ……

  “哦?你是说可以尝试让长风机器厂和北方机械厂搬迁到丰州?”安德健原本端起的茶盅停留在空中,顿了一顿,重新放了下来,似乎在评估陆为民的这个想法,凝神沉思了一阵之后,安德健才背负起手在办公室里走了一圈,抬起目光望着陆为民缓缓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这件事情的?”

  “秘书长,也不是什么想到了,前两天我回宿舍,我邻居家是应陵长风厂的,正好说起要回老家去商量他们长风厂要整体搬迁的事儿,听说厂里工人们也在为长风厂搬迁到哪里争论,好像是说长风厂不太愿意搬迁到应陵县城,想要搬迁到城市里,我就在琢磨,咱们丰州不是新建么?怎么就不能搬到我们丰州呢?正好可以结合着咱们丰州城区的规划,相当于一张白纸上作画,多就多点,还能增添一点人气不是?好歹咱们丰州也是地区行署所在地了不是?虽说是军工企业和咱们地方上关系不深,但这些人来咱们丰州,总得要消耗,最起码增加了城市人口,咱们郊区菜蔬队的菜也能多卖点儿,还能卖个好价钱不是?”

  陆为民半真半假的笑着道:“秘书长,这事儿我也就是顺口一提,合适不合适,有没有可操作性,那我可不敢说,那得你们当领导的来分析判断。不过我在想丰州县改市,城市人口这么少,城区里边破旧狭窄,市政建设相当滞后,咱们这么多干部的住宿用房不也还没着落么?是不是可以考虑和人家军工大厂搭上线,没准儿人家能来落户,指缝里漏点出来,顺带着就帮咱们的房子和道路建设也给修了呢?就算是沾不了太多光,捞点小便宜那也是节省点儿算点儿不是?”

  听得陆为民后边这一段有些儿戏的话语,安德健瞅了陆为民一眼,这小子是故意在打埋伏呢,半真半假,但这个点子却是跳出了窠臼,值得琢磨琢磨。

  见安德健不再吭声,而是坐回在沙发里,陆为民也就知趣的悄悄离开。

  陆为民的这一提点的确让安德健有些开窍的感觉。

  刚才那个临时碰头会火药味儿已经隐隐起来了,在城市规划建设和优先考虑的问题上李志远和孙震尖锐对立,虽然夏力行一直没有明确态度,但是安德健却是知道夏力行是倾向于孙震的意见的。

  只不过李志远的想法也有很深的“民意基础”,尤其是背后这一大帮来自黎阳和下边各县上来的干部们,都巴望着能够早一点从现在租住的房子里搬出来,李志远提出要优先保障将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解决,简直就成了他们的再生父母,谁敢提出反对意见,就是在和这好几百上千号的干部们作对,就算是夏力行也不得不掂量否决李志远意见带来的负面影响。

  李志远的话也没错,要想撒胡椒面一样鱼和熊掌兼得不现实,只能明确优先由于某一方面,但是孙震的意见虽然有些拂逆“民意”,但是却占着正理。

  这是省里用于解决丰州基础设施薄弱的改造资金,暂时挪用部分资金来为干部职工建房,等到日后地区财政好转来弥补,虽然不至于上升到违法乱纪的高度,但这的确违反了财经纪律,而且地区干部职工们固然欢欣鼓舞了,但是丰州市的干部职工呢,其他县怎么想?

  如果被人揪住了这个小辫子不放往省里边捅,丰州地委就要为此背书,而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需要丰州地委全会来决定,而作为地委书记首当其冲的难辞其咎。

第一百一十一节 试金石

  能坐在这些位置上的人物没有哪个是庸人,至少在利害得失上早已经把一切算计得清清楚楚了。

  李志远不愧是省府办下来的高明角色,玩这一套也很厉害,先以进为退把自己观点阐明了,声势也出去了,你地委作出决定同意这么做,民心他收了,但是责任却得由地委来扛;如果地委否决了他的意见,他对下边也有交待,看看,我是这么建议的,但是被夏力行他们给否了,这干部职工们的怨气就得要撒在夏力行这帮人身上,其心可诛啊。

  如果李志远本人是地委书记,只怕他就不会轻易做这样的表态了。

  包括夏力行、孙震和自己在内都对李志远这一手心知肚明,王舟山夹在其中也是两难,明知道这有些违规,虽说能把干部职工们人心收买了,但负面效应一样很大。

  在安德健看来这其实就是一个政治道德问题,李志远这么做,往深处说,那就是欠缺政治道德了。

  夏力行也不是不想两全其美,但是丰州地区财政状况摆在面前,就那么一点“涓涓细流”,开源节流将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丰州地区财政奉行不二的原则,你怎么来实现各方意图?

  话都能说得漂亮,但是落在实际上,那就得要有真东西摆出来,不是嘴皮子翻弄几下就能把钱给抖落出来,教师队伍要吃饭,干部职工奖金福利要兑现,这马上就是年关上了,夏力行和李志远都还得为今年这个年怎么过搜肠刮肚,作为一地的决策者,就不能不考虑深远周全一些。

  但是今天陆为民这个点子却让安德健眼睛一亮。

  长风机器厂和北方机械厂都要搬迁?!这两个厂的情况安德健虽然不算太清楚,但是都在这黎阳圈子里,这两个厂属于中央直管而且规模效益都还算不错这些情况他是知晓的,就像陆为民所说的,这两个厂如果真的能整体搬迁到丰州,占地面积不会小,工程建设量可想而知。

  这丰州地委行署各局行部委要能挨着他们建设沾点光占点便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运作的好的话,甚至连城市市政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能夹杂在其中,请这些中央军工大厂支持一把,不但可以帮助丰州城市建设加快进度,而且这节省下来的资金也决不是小数目。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丢脸,但是对于丰州地区这样一个新成立的贫困地区来说,压倒一切的问题是财政的现实困难,如果能够从引来长风机器厂和北方机械厂而从中获益,一切都可以是选项。

  陆为民把这个想法扔给了安德健之后就不再多问了,这也不是他该管的事儿,很多事情只需要一个引子,领导们都是能盘算出利弊得失的精明人物,对于能招来两个国营大厂落户丰州会带来什么利弊自然会有他们的算盘。

  陆为民怎么都没有想到安德健会这样快这样直白的就把自己给“卖”了。

  原本他把这个想法半真半假的丢给安德健,就是不想掺和在这件事情中,在他看来,抛出一个点子一个路子就算达到目的,赢得安德健的认可和欣赏就算是成功,而这件事情说易行难,真要想打这主意,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了,而且成功率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清,顶多也就是一个想法而已。

  但是当他被叫到夏力行办公室看到孙震和安德健都在座,而几位领导看自己的目光都有些不一样时,陆为民就知道自己大概又得卷进这桩事儿里脱不开身了。

  “呵呵,怎么,还有些不乐意?”安德健打趣着陆为民,“我这个秘书长安排不动你了?”

  “没,没,秘书长,那也就是我一个随便的想法,您可千万别觉得这事儿就是啥灵丹妙药,……”

  看见陆为民惶恐不安的样子,夏力行和孙震都哈哈大笑起来,“小陆,怎么出了一个好点子还怕背责任,还是觉得怕领导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迁怒于你?”

  孙震笑得很开心,看得出来他对陆为民印象相当好,“你是不是也把我们这些人看得太逊了一点?点子不错,很有价值,至于说是不是具有可操作性,其中的利弊评估,那是地委行署有关部门的事情,和你有多大关系,你那么担心干啥?”

  “是啊,小陆,我平时觉得你挺胆大嘛,怎么这事儿就让你感到压力了?至于么?”安德健也是一边摇头一边笑:“看来我是高看你了啊。”

  “不是,孙书记,秘书长,我和秘书长说了之后才觉得这事儿难度挺大,所以怕你们……”陆为民没说下去。

  “怕我们忙乎半天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啥也没捞着?”一脸淡然的孙震插话,“难度小的事儿轮不到我们丰州,越是难度大,说明这事儿对我们丰州的利益越大,这是最简单的辩证法,我来考考你,你觉得如果我们丰州要争取这两个国营军工企业来我们丰州落户,优势有什么,劣势有哪些?现在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另外那我们又可以做哪些工作来强化我们优势弥补我们劣势?”

  陆为民吃了一惊,孙震这话来得太突然了,虽说话语里说是要考自己,但这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岂止是考一考这么简单,简直就是要马上启动这项工作的前奏了。

  三个领导的目光都落在了陆为民身上,陆为民稳了稳心神,事实上这个问题他也早就琢磨过了,否则他也不敢在安德健面前漏这个须子,但眼下这副情形和只有安德健一个人在场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夏力行和孙震都是目光灼灼,显然就是要听听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个验证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试金石。

  前面那段时间自己也许在他们心目中印象不错,但是要想进一步加深,进一步巩固,那就需要不断的通过他们的考验关,今儿个就算是一个大考。

  “夏书记,孙书记,秘书长,像这件事情和一般的招商引资还有些不一样,像长风厂和北方厂这样的军工企业不像目前招商引资来的企业,主要都是以吸纳我们本地剩余劳动力为主,他们是有自己的职工,而且都是国营企业正式职工,这也就是说这些军工企业之所以要搬迁出来,其主要原因除了是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比如解决交通成本、信息流通成本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解决他们的职工及其家属的日益增长的各种生活需要。”

  打开了话匣子,陆为民也就没打算收口了。

  “我了解了一下长风厂和北方厂之所以要搬迁的主要原因,就是两个,一个是企业发展需要,两家企业就目前情形来说效益都还不错,国家又有政策支持他们搬出来,这是其一,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老一辈的职工已经逐渐步入退休和即将退休阶段,他们需要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来安度晚年,而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条件改善,他们的家属子女在教育、医疗和就业问题以及诸如文化娱乐、婚姻等各方面也不满足于目前的现状,希望能够有一个更舒适方便的环境,正是这两个因素使得长风厂和北方厂目前开始考虑搬迁出来,而两个企业的搬迁,包括厂区和生活区的整体搬迁,我个人觉得应该带来相当大的机会。”

  “机会?”孙震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夏力行,接口道:“你觉得国营企业搬迁过来是一个机会?”

  “孙书记,这只是我个人看法,这两家企业都是军工企业,我知道您的担心可能是害怕目前国营企业出现的困境开始显现,万一这些企业搬迁过来没多久就不景气了,会不会给我们丰州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但我个人觉得军工企业在目前我们国家经济体系中应该要属于特殊保证的,尤其是这两家企业规模都不小,它们的产品都还具有相当竞争力,而且据说两家企业也已经开始有开发民品的计划,以它们的科研实力,如果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我想应该还是很有前途的。”

  孙震不置可否的皱了皱眉头,“除了这一点之外,这两家企业如果搬迁到我们丰州,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孙书记,好处是相对的,这些企业也不是傻子,它们也一样要评估到我们丰州的利弊,从我们丰州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两个企业如果过来,不说厂区占地,仅仅是数千工人连带着他们的家属子女可能就会超过万人,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能需要建设数千套住宅来满足这些职工和家属的需要,这样大的生活区就涉及到规划和市政配套建设,而恰恰我们丰州是新建地区,丰州县改市,在土地资源上较为丰富,在规划上也称得上的白纸画图,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它们在规划建设上的需要,这一点是其他城市所难以具备的,而同样我们可以依托这两个军工大厂的建设来规划我们地区干部职工住房建设,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市政配套设施,也可以减轻我们在市政配套建设上的资金压力,可谓相得益彰。”

第一百一十二节 步步入眼

  陆为民这番话算得上是问题的核心。

  丰州现在最为困难的就是财政资金问题,这几百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要建设起来不是单纯只修房子那么简单。

  丰州老城区情况很不乐观,没有足够合适的地块提供,地委行署的确也在考虑将这些单位的住房建在老城区外区的区域,但是这就涉及到道路、管网以及必要的配套生活设施。

  可以说这一笔开销也是相当惊人的,如果能够利用这两个军工企业生活区建设来实现共享,无疑可以极大地减少这笔开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享受这些国营大厂带来的优惠条件、比如供电、供气等等,对于这些军工大企业,从中央到省里都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而且还有一个相当有利的因素就是可以利用这两个大型军工企业的迁建实现整个丰州城市中心按照地委行署的意图来进行转移,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让丰州尽快实现从县城到城市的升级。

  “小陆,你说的都挺美好,但我最初所提到的几个问题,你还没有完整的回答呢。”

  孙震已经在内心认可了陆为民的观点,事实上他也一直在就如何和李志远的观点实现妥协而费神。

  他得到一个较为可靠的消息,如果不出意外,夏力行在丰州担任地委书记可能只是一个过渡,很有可能会在省的第六届党代会之后和党的十四大之前回省里担任职务。

  这也就意味着李志远很有可能要接任夏力行的地委书记职务,而自己何去何从虽然没有明说,但接任李志远行署专员的可能性也就相当大了,在这种情况下,与李志远把关系处得太僵不太合适。

  孙震不是那种为了自己官位就可以放弃自己坚持的原则的人,但是他也承认李志远的观点中同样也包含有合理的一面,凝聚干部职工的力量,解决他们所最为关切的问题,本身也是地委行署的责任,在这一点上他力图找到了一个可以和李志远都认可的共识,但前期的沟通效果并不好。

  现在看起来眼前这个年轻人提出的吸引长风机器厂和北方机械厂搬迁到丰州来应该是一个契机,借助长风机器厂和北方机械厂搬迁来实现双方意图的妥协,而且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动丰州城市化的进程,这对于丰州市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相信张天豪也很乐意见到这个己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但前提是长风机器厂和北方机械厂能如丰州方面所愿搬迁到丰州。

  “孙书记,其实我都说了一些,我们现有的优势并不多,新建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企业搬迁需要,另外我们丰州临江,地势平坦,空气质量好,也是省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些勉强可以算是优势吧,但我们劣势就比较明显,新建地区基础设施很落后,无论是这些国营企业比较看重的交通条件和教育、医疗水平都难以和其他城市相比,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我觉得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尽快了解这两个企业的想法,不仅仅是企业领导和它们上级主管部门的想法,也要了解这些职工和他们家属们的想法,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想法,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陆为民觉得孙震提出来的这几个问题都有些超出了自己的范围,即便只是所谓的考一考,也显得有些出格了,这不是自己可以回答的问题,但处于这种情况下,他又不能不回答。

  孙震把目光投向夏力行那边,微笑着道:“力行书记,怎么样,看来德健同志为您推荐的秘书很有水准啊,我都有些羡慕了,搁在政研室都有些可惜了,我觉得到地委办更合适一些呢。”

  地委办和政研室在级别上相同,但是所需要涉及的工作却有差异,政研室主要是大政方针的调研,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说难听一点更多的是属于纸上谈兵,而地委办则不一样,除了一样承担着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职责外,更多的是具体的执行落实和督促,工作量和复杂程度都要大得多,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手中权力也就要大得多。

  现在地委办主任依然是秘书长安德健亲自兼任,虽然安德健已经提出来是不是可以考虑提拔一名同志来担任地委办主任,但夏力行和孙震都没有就这个意见表态,事情也就这么拖下来了。

  “呵呵,孙书记,你这是在厚此薄彼啊,高初听到了心里怕就很不舒服呢。”安德健也笑了起来,“不过小陆不仅仅是脑子思路开阔,点子多,在执行力上也不差,孙书记是不是也是看中了小陆这一点啊?”

  听得两位领导都这般夸赞,陆为民还真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告辞离开。

  看到陆为民离开,孙震才点点头:“力行书记,我看陆为民是个可造之材,放到地委办也好,政研室也好,都不是什么问题,就像刚才德健秘书长说的,这个年轻人很有点思想,而且难得的是务实的作风和执行力,这是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都不具备的。”

  “老孙,这事儿先不说,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就是这两大军工企业我们是不是需要引来,一旦决定要引入,那么恐怕我们需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开展前期工作,确保这项工作落实下来。”夏力行想了一想才又道:“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够引入这两个军工企业,对于我们丰州城市经济发展大有裨益,利远远大于弊,甚至可以说有百利而无一弊。”

  从夏力行办公室出来那一刻,陆为民就知道自己这一次又算是成功了,这个建议成功的打动了三位大佬的心。

  他没有想到孙震会对这个意见如此感兴趣,甚至超过了夏力行,照理说他作为分管党群的副书记是不应该如此急切的关心这方面工作才对,这让陆为民也有些意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