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832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你也知道现在市里两大项目,一个是80万吨乙烯项目,宝华市长在主抓,一个是垆头机场项目,我在负责,你说长江二桥这个问题我觉得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要抓紧了,嗯,下一次常委会,你和静宜说一声,列入常委会议程,到时候,我看可以你来牵头。”

  “我来牵头?”还常委会?谭伟峰有些凌乱,但是马上就反应过来,“这……?”

  “省委组织部那边已经来了消息,明天对郁波和你的考察组就要下来,另外下个星期,组织部王副部长要到你们苏谯调研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你好生准备一下,我估计半个月之内省委关于你和郁波的任命省委常委会就会研究,我也和崇山书记、国纲书记以及云鹏部长都汇报过了,请省委在考察结束之后尽早研究,以便于我们宋州安排工作。”

  陆为民语气很平静,但是听到谭伟峰耳中还是如同火车飞驰而过,轰隆作响,让他脑子有些发懵,甚至有点儿思维停顿的感觉,来得这么快?

  “陆书记,我……”饶是谭伟峰平素以淡定大气自诩,但是骤然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有点儿心潮起伏,就这么成为市委常委了?

  之前他一直以为黄鑫林甚至霍廷江可能会都比自己更有可能,前提是如果的确有两个常委人选,即便是像省委推荐人选已经报上去了,他还是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陪注,也许省委只会批一个常委下来,而自己不过是一个备选,但是这会儿陆为民如此一说,那也就意味着陆为民打的主意就是要推两个市委常委,而他也做到了。

  陆为民摆摆手,打断谭伟峰想说的话:“担任市委常委不是职位升迁,也不是享受,更是一份责任!就像你刚才说的,长江二桥的问题,你不是市委常委,那么就势必要由一个市领导来承担起责任,但是你是市委常委了,那么你就要义无反顾的扛起这个担子,工作没做好,板子就会首先打到你的身上,你明白么?”

  谭伟峰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陆为民,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你刚才的分析比较客观,麓溪现在的势头很好,它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未来几年麓溪的发展速度不会慢,苏谯要追赶麓溪压力会很大。”陆为民把背负的手放下来,似乎是在斟酌言辞,“但是苏谯也有其自身优势,那就是工业基础的优势,钢铁工业是整个工业的粮食,而有华达钢铁这个庞然大物在这里,苏谯的工业就有支撑点,目前国内民营钢铁企业中,华达钢铁排名第二,次于沙钢,但是它和沙钢的距离却非常大,沙钢预计今年销售收入会突破200亿元,而华达钢铁却还在为140亿而奋斗,而且沙钢的产品结构和产品线也远比华达钢铁更丰富和科学,沙钢的冷轧不锈钢板和热轧不锈钢板产品线上已经走到了前面,在这一点上华达钢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谭伟峰点头深思。

  “华达钢铁作为龙头企业,县委县政府要督促它自我发展,不要满足于现状,在另一方面,县委县府也要考虑如何让钢铁这条主线延长,像特种钢管、船舶用钢、汽车钢板这些高附加值产品的项目要着力培育,在这一点上,苏谯县委县府还是要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不要满足于有项目自己找上门来,真正好的项目和企业,不是你能等来的,你苏谯的环境氛围和条件还没有好到那个程度,比起苏州、深圳这些地方的条件,你更是差得天遥地远,所以你还得要主动出击,……”

  ……

  “基础设施建设上也不能安于现状,河图科技工业园在软硬件标准上应该更高,只有这样才能更具备吸引力和竞争力,我很看好这个科技工业园,这个科技工业园也许将是日后苏谯工业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

  巨大的广告牌树立在宋州市体育馆外,阳光下“2003首届宋州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几个大字在广告牌上熠熠生辉,下边还有几个小字,“10月22——10月26”,下边还有一个标识牌,写着距离服装服饰博览会开幕还有“25”天,似乎采取这种倒计时方式,更能够增加大家的紧迫感。

  服装服饰博览会选择在宋州市体育场和紧邻的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在规划中的宋州国际会展中心未建成之前,估计随后的几届博览会都还暂时只能在体育场和文化艺术中心内举行,不过按照宋州市委市政府的规划,宋州国际会展中心将在十一月正式奠基,启动建设,预计2006年10月建成使用,正好可以赶上第四届服装服饰博览会,工期三年。

  郁波陪着陆为民转了一大圈,两个人额际都有些汗意,一大群人都跟随在二人身后,张静宜和黄鑫林正在小声的交谈着。

  “会展布置进展还算顺利吧?”陆为民随口问道。

  “还行,截止目前为止,仅我们宋州市确定参赞的厂商就达到了73家,省内市外企业65家,省外企业89家,主要来自苏、浙、沪、鲁、皖、鄂、闽几个省市,另外还有12家国外和港台企业参展,总计239家,估计后期还会有一些厂商,我们力争超过300家。”郁波介绍道。

  “第一届嘛,大家都还没有经验,也是一个摸索过程,另外麓溪的服装服饰产业也是这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比起其他省市来,我们算是后起之秀,所以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另外参展家数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形成一个定期的贸易模式和平台,还得要看交易金额,还是那句话,大家把期望值放低一些,心里也就平衡了,胜亦不骄,败亦不馁,保持平常心和进取心。”陆为民给郁波打气。

第一百一十四节 分进合击

  “陆书记,说真的,我还真没把目标定太高。我们麓溪区的服装服饰产业发展比较快,但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底蕴还不够,比起苏浙那边的一些地方来说,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我们的势头很好,尤其是有了小商品城和正在筹备的服装城,这和我们的服装服饰产业形成了互动,成长性也就更好。”郁波语气里谦逊中隐藏自信,“这个服装服饰博览会也是一个尝试,什么事儿咱们都要尝试一下才知道行不行,从目前市内市外以及省外企业的积极性来看,我还是比较看好的,麓城的服装面料生产能力对我们周边地市的服装产业来说也很有吸引力,包括苏浙两省的很多企业,这也是一大有力支撑。”

  “嗯,有这份信心就好。”陆为民很满意。

  和谭伟峰相比,郁波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类人。

  谭伟峰思维灵活,手腕高超,口才也好,驾驭能力很强,在这方面和陆为民有些近似,而郁波则更像是技术性官员,作风严谨踏实,做事精益求精,待人温和有度,亲和力很强,可以说这两人作风迥然各异,但是却都很优秀,在工作中的表现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陆书记,麓溪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我们的目标也已经确定,就是要利用宋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这一优势,全力打造商贸集散中心,确立宋州作为昌鄂皖结合部和长江中游地区的核心枢纽城市,我觉得这一地位一旦确立,将会使得宋州从一座较大城市真正迈向大城市的台阶。”郁波语气充满了自豪,“麓溪未来两三年里仍然会保持着一个比较快的增速,甚至不会比今年的增速慢多少,我有这个信心。”

  看见郁波信心满满的表情,陆为民也有些头疼,他想要和郁波谈的事儿,也就是郁波下一步的去向。

  他需要提前和郁波交交底,免得事到临头,郁波还没有多少心理准备,同时他也要听一听郁波对下一任麓溪区委书记的人选考虑。

  郁波说的没错,麓溪目前的格局已经具备,下一步发展势头不会差,甚至发展速度会更快,他有这个信心,陆为民也有这个信心,郁波如果继续担任区委书记,麓溪的发展会更加稳健,但是作为市委书记,陆为民不得不考虑更多一些。

  “嗯,老郁,有个情况可能我需要和你先说一声。”陆为民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郁波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但是陆为民语气转折,而且神情一下子肃穆起来,让郁波心里咯噔一声响,出什么事情了?他迅速把近期的工作梳理了一遍,好像没有什么状况啊,服装城的规划已经定稿,很快就要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服装服饰博览会也没有什么问题,这不刚汇报了么?还有哪里有什么问题?难道是……?

  郁波对自己被市委推荐为常委人选也很是惊喜了一番的,不过他表现得很矜持,对于同僚和朋友乃至下属们的恭喜,他也一再表示一切都未定,不过是一个推荐,一切要看省委的考察意见。

  考察组已经来了几天,已经结束了对自己的考察,现在正在苏谯考察谭伟峰,难道自己考察过程中出了什么意外?

  见郁波脸色微变,陆为民也估摸着郁波可能想偏了,毕竟正好是这个骨节眼儿上,自己预期变化突然,也难怪人家东想西想。

  “别胡思乱想,省委组织部考察组就你的考察和我交换过意见,反映良好。”陆为民摆摆手,“我要和你说的是你下一步的工作情况。”

  “工作情况?”郁波骤然反应过来,看了陆为民一眼,“陆书记,您的意思是我下一步的工作可能要调整?”

  “嗯,市委有这个意图,现在还在酝酿研究,但是你要有思想准备,我觉得早一点和你说一说,你心里也可以琢磨一下了。”

  陆为民话语里虽然还是说还在酝酿研究,但郁波却知道这基本上是定下来了,都要让自己琢磨考虑下一步工作了,这不摆明了么?

  “市委打算让我到哪儿?”郁波深呼吸了一口气,点点头,尽量让自己平静一些。

  实际上在得知自己被市委推荐为市委常委候选人之后,郁波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既希望自己能继续留在麓溪工作,但又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自己一直在麓溪工作,从麓溪区长感到区委书记,八年时光,一晃而过,即便没有升任市委常委这件事情,自己也不可能再在麓溪呆下去了,一旦担任市委常委,那走人的可能性起码也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他不是没有心理准备。

  只是走哪里,郁波却不清楚,尤其是现在市委几套班子主要领导都有人选的情况下,如果一定要说,那也许可能让自己兼任统战部长和总工会主席,但是现在陆为民如此郑重其事和自己打招呼,要自己先考虑问题了,显然不是这种轻松职位能给自己的。

  心念急转,郁波已经隐隐猜测到一点儿。

  见郁波脸上若有所悟,陆为民也就没有打哑谜,“嗯,估计你都猜到了一点儿,市委有意让你兼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让你主抓经开区的发展。”

  ……

  和前一轮调研的走马观花不同,这一轮的调研陆为民都是有的放矢了。

  陆为民很清楚第一轮调研是要摸清情况,第二轮调研就是要指明路径了。

  市有市情,区县有区县的具体情况,如何来有机结合,既考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科学性,也考研区县一级党委政府的实际操作性。

  杜崇山和陆为民的谈话还是给陆为民带来一些压力,虽然陆为民竭力想要让自己不受外界的干扰,按照自己既定的路径推进,但是省里传递过来的影响却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市里的工作安排。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在获得省里的支持同时,却面对省里的期望无动于衷,这说得过去么?

  自己推荐的两个市委常委在左云鹏首肯之后,考察组来得很快,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考察程序,只等省委常委会过会了。

  陆为民也抽时间专门找了荣道声和高晋那里作了汇报,一方面是两大项目以及长江二桥项目工程的落实问题,另一方面当然也要把郁波和谭伟峰的情况向两位主要领导做一个介绍,这是起码的规矩。

  荣道声和高晋都对80万吨乙烯项目寄予厚望,当然他们也知道这个项目面临着周邻省份的激烈竞争,甚至陆为民也感觉到二人对这个项目能不能落户到宋州的信心不太足,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像武汉的竞争力与宋州相比,明显更有优势。

  垆头机场的问题两位领导明显就没有80万吨乙烯项目那么感兴趣了,不过如果能够从军方手中拿回来,当然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在这一点上,两位领导都表现会全力推动昌江省与金陵军区的协调,力争能有所收获。

  程序上走到了,陆为民也就心愿已了。

  80万吨乙烯项目省里也许能发挥一些作用,而垆头机场,估计真的就要靠自己了。

  秦宝华已经去了京里,带着霍廷江和市发改委、国土局、招商局一干负责人去的,省发改委一位副主任先期已经飞抵京城,双方要在京城汇合,然后开始攻关之旅,后期方国纲也就要跟进了。

  垆头机场的工作也已经启动起来了,省军区那边已经和金陵军区空军进行了协调,金陵军区空军方面也给出了很明确的回复,他们无权就这个问题作出任何答复,但是同意就这个情况向上面反应,现在么,就只有暂时等候消息了。

  要这么一直等下去,估计等到地球毁灭都未必会有消息,陆为民当然清楚这里边的门道,他需要主动出击。

  但现在秦宝华还在京里,他暂时还不能进京,两个人总得要有一个留在家里,所以现在他也就把调研工作做到家。

  ……

  “梓城要发展,就必须要结合自身特色,走自己的路。”令狐道明的话掷地有声,语气里充满了绝决。

  陆为民饶有兴致的背负双手看着面前的展板,微微点点头,“道明,你的意思是梓城要另辟蹊径,走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这条路?”

  “嗯,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当然这只是县委县府的一个思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条主路,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就只走这条路,梓城的条件特殊,山区、丘陵和平地各占三分之一,而山区和丘陵却又横亘在南面,阻挡住了我们和南边的昆湖、昌州联系,这是我们目前一个比较现实的困难。”令狐道明叹了一口气。

第一百一十五节 梓城的路

  陆为民心中暗笑,这家伙是来要条件了,但却说的是实话。

  梓城算得上是目前宋州最困难最落后的县份了,从自己97年第一次到宋州开始,梓城似乎就没有找到自己的路,一直跌跌撞撞的跟风,时而要发展纺织业,时而要以旅游业为主线,总而言之,一直没有把准自己的脉。

  令狐道明到梓城担任县委书记陆为民估计还是有些憋屈的。

  从苏谯县长到梓城县委书记,照说是升迁了,可是那边是苏谯,这边时梓城,两边的经济总量和结构完全是两个世界,一个是正在高速迈进工业化时代,一个则还徘徊在农业时代,梓城的GDP只有苏谯的十分之一强,人口两县却相若,苏谯接近80万,苏谯73万,这样悬殊的差距不能不让人心惊,这也是令狐道明坐卧不安的原因。

  虽然令狐道明是童云松时代被搁在梓城县委书记位置上的,但是陆为民却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决定,你令狐道明在苏谯能顺风顺水,那么把你搁在这梓城县委书记独当一方,给你最大的自由裁量权,倒是要看看你令狐道明能不能打开一条血路出来。

  据说令狐道明从到梓城之后,就一直很沉默,一个劲儿的调研,几乎是一个乡镇一个乡镇的摸情况,搞清楚自己的家当底细,一直到自己到宋州之后,令狐道明来汇报时都还没有真正推出他自己的构想,这也说明了梓城的情况困难和令狐道明的慎重。

  要干就得要干成,这一点令狐道明很清楚,如果还想前一两任那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熊瞎子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最终就是一事无成。

  所以这一次他必须要把底细摸清,在现在而今眼目下,梓城的情况摆在面前,面临周边兄弟县份的竞争挤压,梓城究竟该怎么办?走什么路才能走出属于梓城自己的路?

  梓城生态环境堪称一流,和西塔一直是宋州南部生态环境保持得最好的县份,而这也是一个变相说法,也就是梓城缺乏现代工业,是一个典型以农林业为主的农业县,而且既称不上农业大县,也称不上农业强县,就是一个非常平庸而落后的农业县。

  也许唯一有点儿名就是当年江湖道上所说的“苏谯的刀,梓城的炮”,盛产社会闲散人员,而且都是在外地讨生活,但随着宋州社会治安连续几年的整肃,这已经成为了历史,而除此之外,梓城就真的没什么值得夸赞的东西了。

  照理说,梓城的地理位置也不算差,西邻遂安,东北与烈山相邻,夹在遂安和烈山之间,北边和麓城接壤,南边则是昆湖,但是梓城的地势构成却成为一个障碍。

  梓城是南北两头地势崎岖,而中间则是平地,尤其是北边与麓城接壤地区属于浅丘区,而南边与昆湖市的东楼区接壤则是山区,东西两边和遂安、烈山包围的区域则是平地,所以遂安——梓城——烈山这一线很平顺,但是从麓城——梓城——东楼这一线则显得有些不畅了。

  梓城到昌州需要绕行遂安,虽然路况不错,但是却总有点儿绕,而麓城到昆湖距离虽不远,但是路况却不好。

  从遂安经梓城到烈山这条道是省道219,路况很不错,但是从昆湖经梓城到宋州这条路也是省道320,但路况就很差了,麓城到梓城的路况不太好,而尤其是从东楼区的北部边缘地区到梓城南边儿的石门镇这一段,道路蜿蜒,路况更差,遇上雨季还会出现塌方泥石流什么的状况,所以很多时候宋州和昆湖之间更多的是走遂安到昌州经昌州绕城高速再到昆湖或者宋州。

  令狐道明这番话也就是提到了梓城的交通问题。

  “道明,我也不瞒你,市里也曾经研究过宋昆高速的问题,我和江南高速那边接触过,他们也的确对这条路感兴趣,咱们宋州和昆湖也都算是昌江经济大市,这条路前景不差,但是就算是省里同意,也不管是江南高速还是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来接手这个项目,没有两三年的建设,想都别想。”陆为民笑吟吟的道:“你梓城是不是要等到这条高速公路修才觉得有希望,现在就没戏?离了这条路,你们梓城就没辙了?”

  令狐道明也笑了起来,“当然不是,你把我们梓城县委县政府也想得太无能了一些吧?宋昆高速如果要修,的确对我们梓城影响很大,一南一北都打通顺畅通行,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儿,但是没有这条路,现在省道219和省道320也能为我们梓城提供支持,梓城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一条公路上,产业的发展也是多方面因素汇聚而成,不会依赖于一条道路。”

  “那就好,我还真以为你令狐道明就准备在一条绳子上吊死呢。”陆为民点点头,“我还是那句话,路要自己选,自己走,当然市委市府会给予县里必要的支持,省道320本来也是市里连通昌中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哪怕是日后宋昆高速建成,随着汽车日益普及,这条省道的重要性也不会受到削弱,所以市交通局也准备对省道320麓城蓬口——梓城北台段,梓城石门到昆湖交界处,分段进行全面整修,市里也会和昆湖方面衔接,要打通瓶颈,彻底释放这条道路的运能。”

  “那就太好了,陆书记您来一趟梓城,总得要给我们带点儿好东西才对,要不空手来,您也不好意思是不是?”令狐道明乐呵呵的道:“县里也在积极会同市农业局,联系省农业厅,准备把在我们梓城的黑坝、土垸、三合三个乡镇打造万亩绿色生态蔬菜基地,这一步我们已经走出去了,但这还仅仅是第一步,腾丰镇的花卉栽培种植已经有一定历史了,主要是供应昌州需要,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民众对花卉需求也在增加,所以腾丰镇也有意要着力打造花卉栽培种植基地,目前镇里开了一个花卉种植栽培培训班,请到了省农科院、昌江农大和来自沪上的一些专家学者来教授花卉栽培常识,另外还开设了一个高级培训班,主要是针对花卉加工产业的一些问题进行讲课,……”

  陆为民眼睛一亮,他一直觉得令狐道明到梓城这么久不可能这么寂寂无闻,若说是两三个月没声音,可以理解,但是半年多了,还没有音信,那就有些不正常了,现在看来,这个家伙还是在有条不紊的按照他自己的路径在动作呢。

  “嗯,还有么?”陆为民还真想多听到一些让人鼓舞的东西来。

  “陆书记,我们县里想法很多,但是都比较细化,基本上是一个镇一个乡一个模式一条路一个做法,比如腾丰,是搞花卉,而银峰乡,以丘区为主,目前那里有二十多家苗木种植大户,目前已经组成了苗木联合社,统一进行栽培、交流和销售;又比如,我们县里正在接触两个项目,一个是脱水蔬菜项目,一个是果蔬汁和蔬菜汁加工项目,还在洽谈中,对方看中了我们梓城中部片区蔬菜种植上的巨大优势,而且我们也介绍目前我们县里的一些规划,所以比较感兴趣,我们也准备把县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打造成为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加工园区,重点做好这方面的招商引资,……”

  令狐道明还是比较谨慎,没有夸口,只是实事求是的介绍了县里的一些想法,不过陆为民倒是觉得这更符合梓城的实际情况。

  梓城的条件摆在那里,没有工业基础,又不像西塔那样有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可以说在宋州十二个县市区里边,梓城和泽口是最平庸的了,泽口好歹紧邻长江,又还有一个蠡泽湖紧邻,发展渔业有着得天独厚优势,而梓城就真的是什么都没有,有山没矿,有地没工业基础,交通也不畅,之所以这么些年没有发展起来,既有前一两届班子的问题,同样也很大程度源于本地的实际困难。

  实事求是的看待本地情况,这就是解决梓城问题的基本点,起码令狐道明没有好高骛远,也没有漫无头绪,带着县委县府一帮人算是基本上找到了症结点,至于说能不能解开这个症结,打开一条出路,还得看这一帮人的接下来的工作了。

  “道明,你们县里的工作我不多评价,按照你们既定的路径走,你只有尝试了,才知道能不能走通,但是我认同你的观点,梓城没有必要和苏谯或者烈山这些县份比,自然条件和基本要素不一样,要走自己的路,适合它们的,未必就适合梓城,现代农林业也是一个发展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提高,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绿色生态环保的农产品的需求将会是一个大趋势,如果梓城在这方面趟出一条路来,也许就真的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陆为民很认真的道。

第一百一十六节 无处不在

  飞抵京城时,陆为民几乎要睡着了。

  陆为民这一次是公私兼顾,一方面是要回京城看看老婆孩子,另一方面也要借助国庆节去拜会一些领导和朋友,另外也需要处理一些事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8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2/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