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843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关键还是要在产业结构布局上当排头兵。”谷伟语速放慢,显然是要在这个问题阐明自己的理解,“郁书记您说了陆书记谈到对河图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布局很满意,我认为陆书记的意思可能也是有点儿我们经开区就应该要当宋州的河图科技产业园。”

  “宋州的河图科技产业园?”郁波脸色微微动容。

  “对,我的理解就是经开区的产业模式要有创新,就像河图科技产业园相对于苏谯的钢铁产业园和机械产业园一样,要有区别,要起到提升产业结构,补缺产业链,具有科技含量,……”

  郁波陷入了深思,谷伟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有区别,但是要有提升和补缺功能,但是他的理解是更要有属于自身的特质。

  “谷伟,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觉得可能也还有一些不足。”郁波双手合叉放在小腹上,微微仰靠身体,字斟句酌的道:“我觉得有差异,有提升,有补缺,这是一个方向,但是经开区还应该有一些特质,经开区区位绝佳,基础设施一流,比起麓溪区要好许多,麓溪区能建成服装产业基地,成为商贸中心,那么经开区呢?我的想法就是经开区一方面要吸引核心企业、科技企业进入,同时更要注重吸引具有大型企业甚至是跨国企业的总部和分支机构进入我们经开区,无论是金融企业还是制造企业,或者综合型企业,这似乎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名词,叫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谷伟咀嚼着,“郁书记,那这个定位会不会和沙洲、宋城有重合之处?而且会不会一下子定位这么高,收效会不会太慢?”

  谷伟虽然问得有些委婉,但是郁波却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当然不可能一步跨那么大,我不是说了么?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前期可以借鉴河图科技产业园的做法,吸引一些对于全市产业具有补缺提升的项目和企业,然后逐步拓展,……,我听说招行有意要到我们宋州建立分行,这就是一个契机,……”

  ……

  “你说什么?华民要出手转让昌州商业银行的股份?”陆为民刚坐下,就禁不住又站了起来。

  “当市委书记的人了,怎么这点儿气度都没有,一惊一乍的,你怎么服人啊?”陆志华摆摆手,示意陆为民不要大惊小怪,“还包括西梁商业银行的,可能都要转让。”

  “还有西梁商业银行的股份?”陆为民更吃惊了,“什么原因?”

  现在华民集团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拓展出了几条线,但是金融作为主业却是一直没有放手过,从最初入股民生银行,到后来涉足西梁商业银行,到2000年终于进入昌州商业银行,华民集团一直在金融行业深耕。

  陆志华一直对金融业很有心,目前除了健力宝外,金融业算是华民最重要的核心产业,相比之下,风云电子和世纪风华虽然盘子够大,但是陆志华眼中都还属于外围,尚未真正成为华民的核心板块。

  “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原因是省里有意引入德隆进入。”陆志华淡淡的道。

第一百四十四节 局中人

  “德龙?!”陆为民倒抽了一口冷气。

  细细思索,德龙集团这个庞然巨物也要进入昌江了,而且是进入城市商业银行,陆为民有些印象,前世中德龙在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参股控股,把城市商业银行变成了德龙系庞大集团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铸就了德龙巨兽的威名,不过随着德龙的灰飞烟灭,它旗下的企业也是分崩离析,不但给中国股市带来狂风骤雨,也给它旗下的实体带来了巨大影响。

  华民集团虽然现在也有华民系这一说,但是要和德龙系相比却还不在一个层面。

  华民集团至今没有一家上市企业,也没有深入到上市企业股权中,唯一一个一度有希望上市的健力宝现在也暂时没有上市的意图,而真正筹谋上市的三姝酒店集团也还欠缺一些火候,或者说主事者的上市欲望不够强烈,所以虽然华民系旗下也有多个企业,但是其关联度远不及德龙系这么强,而且名声也主要局限于昌江和沪上。

  尤其是在华民集团总部迁往沪上之后,华民集团在昌江名声也小了不少,其产业也就是风云电子、三姝酒店和西梁商业银行和昌州商业银行,以及算得上是关联企业的陆拥军的标准汽配了。

  华民集团对西梁商业银行和昌州商业银行并未控股,在西梁商业银行华民集团算得上是大股东,相对控股,但是在昌州商业银行则是排在第二,不过昌州商业银行的体量要比西梁商业银行大得多,重要性也不可同日而语。

  “嗯,德龙。”陆志华倒是显得很冷静,“德龙有意控股昌州商业银行,这也获得了省里的认可,他们对西梁商业银行也颇感兴趣,所以省里有人递话给我,希望华民退出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把股份转让给德龙。”

  “省里有人递话?谁?”陆为民颇为玩味,虽然外界知道自己和陆志华关系的人不算多,但是在省里边一定层次的领导那里这却不是秘密,在了解这个情况的前提下,省里还能直接给陆志华递话的人就不简单了,而且是让华民集团退出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

  西梁商业银行是西梁清理合金会时财政最为困难时省里主动邀请华民集团入主的,这会儿最困难时候过去了,也就有点儿鸟尽弓藏的味道了,而昌州商业银行也是在进行改制时引进战略投资者华民集团很是花费了一番代价才入主,但是没想到这也才几年,省里就要改弦易张了。

  不敢说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这部分股权有多大价值,但是这却是华民集团布局金融板块的一着棋,现在这么空口白牙让华民集团卷起铺盖走人,这话不是谁都能说的。

  “高省长。”陆志华随口答道。

  “理由呢?”陆为民也随口问道。

  “理由?这好像不需要吧,或者说省里觉得德龙进入昌江能够给昌江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德龙正在全力打造一个覆盖多个产业领域的综合型企业集团,或许你们省里觉得送上这样一份大礼会让德龙更有意愿进入你们省吧。”陆志华似乎对昌江省的这个要求并不是十分抵触。

  “那你的意思是怎么样?”陆为民觉得陆志华把自己找来,恐怕不是问自己该怎么办,而是还有一些其他想法。

  “既然省里有着意愿,恐怕也不是我们华民能够拒绝的,既然省里要我们离开,那我们就离开。”陆志华很坦然。

  “德龙付得起钱么?”陆为民能听出陆志华内心的不悦,但是这却无法拒绝,他冷冷的问道。这个时候的德龙应该已经陷入了泥潭中了,虽然不能说是危在旦夕,但是其资金链绝对不像外界表现出来的那么风光,问题不少。

  “嗯,德龙虽然现在很庞大,但是它们摊子铺得这么大,我也有些好奇,一下子要把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都拿下,德隆能一下子拿得出来这么多现金么?所以我也接触过德龙,但他们好像无意用现金来收购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的股权,而是希望用他们上市公司的一些股权来置换。”陆志华语气很轻松,“比如湘火炬的股权,还有沈阳合金的股权。”

  陆为民眯缝起眼睛,“上市公司股份?按现在股市收盘价来计算?这其中风险有多大,谁能说得清楚?”

  “嗯,我来也就是想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既然省里已经拿出了这个态度,我们华民也不能拂逆省里的面子,退出可以,但是要商量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华民取得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的股权也不是偷来的抢来的,而是真金白银换来的,所以德龙想要没问题,但是得给出合理的价格,可是这用上市公司股份来置换,价格怎么来确定?”陆志华也不是省油的灯,对这个问题很谨慎,“他们说可以按照现行市价适度下浮,我有些吃不准。”

  陆为民冷冷的笑了起来,“现行市价?适当下浮?现行市价能说明什么?德龙是坐庄高手,谁能玩得过他们?华民不能要这些东西,日后说不定腰斩都是轻松的。”

  陆志华一凛,“你觉得这里边有古怪?德龙现在控股好几个上市企业,从表面上来看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像湘火炬这样的企业。”

  “姐,国内股市,很多企业股价和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和股价早已经背离了,湘火炬也许的确经营很不错,但是它的股价能值那么高么?这其中有没有人为操纵的因素在里边?这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得穿的,不碰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这句话不是你经常在说的么?华民没有在股市上玩票,那就别碰,老老实实做自个儿本分事儿,这就是我的意见,至于德龙要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的股份,那么就请拿出真金白银来,他们说股权置换,那不如请他们把这些股权抵押给银行贷款来支付收购款?”陆为民摊摊手,“总而言之不接受股权置换,只要真金白银。”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德龙总不能光所不练。”陆志华认同道:“我们态度好一些,但是不代表我们容忍空手套白狼。”

  “姐,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和我有关系?”陆为民总觉得这里边还应该有些原委,陆志华对自己的前途很看重,一直避免影响到自己,为此在宋州这边的发展基本上都放弃了。

  “为民,你要说完全没有关系,是假话。”陆志华点点头:“事实上在华民总部搬到沪上之后,你们省里对华民就有些看法,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我也觉得华民如果一直留在昌江会给你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所以正好你们省里既然有这个想法,我就干脆遵从,这样免得还有什么闲话。”

  陆为民默然,虽然这些东西理论上是可以厘清的,但是人言可畏,而且有这层关系在里边,本身也的确容易授人以柄,所以陆志华肯定也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现在德隆开口更是成了最好的理由。

  有些时候本身就需要有得有失,而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和陆志华分手,陆为民就一直在考虑。

  德龙进入昌江不是一个好兆头,一旦控股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就免不了要涉及到关联贷款,而且以德龙目前的资金饥渴度,恐怕少量贷款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也是为什么德龙要控股的原因。

  当然德龙目前的体量的确很大,在外界看来德龙俨然就是一个日后的三井或者住友,实事求是的说德龙的操盘人也的确能力超群,但是德龙的步伐过快,胃口过大,而且过于迷醉这种所谓整合带来的风光,而忽略了其中的巨大风险。

  在消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德龙旗下实体企业短时间内根本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现金回报来支撑这样急促的吞并动作需求,所以这自然就只有用一些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手段来弥补了,而这种资本运作在经济一帆风顺的时候还能勉强遮掩得住,一旦宏观经济出点儿问题,那么就会一下子演变成一场风暴。

  高晋现在显然没有看清楚局面,过于看好德龙带来的所谓好处了,陆为民很想提醒一下高晋,但是这个时候自己的特殊身份反而成了累赘,何况既然陆志华已经打定主意要让华民退出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自己也没有必要去多嘴,尤其是高晋也越来越流露出支持昆湖方面而挤压宋州的生存空间的时候。

  不过这并不代表自己就无所作为。

第一百四十五节 班主任老师

  也许自己该做一些什么事情,但是身份却有局限了自己,让自己在做一些事情上需要考虑清楚利弊得失,陆为民也在掂量。

  德龙深入昌江金融界,城商行体系会迎来大变动。

  华民退出,这不是什么问题,华民在金融界已经有了相当稳健的地委,其在民生银行的根基已经极其深厚,与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相比,华民系不声不响的通过一些变通手法,早已经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但是陆志华却异常低调,虽然杜启立也代表华民系成为民生银行副董事长,但是华民系在民生银行一直属于那种不出声的类型,但是却没有谁能忽视华民系,尤其是华民系与希望系关系也相当密切的情况下。

  现在没有人能预测德龙进入昌州和西梁两家城商行之后会带来什么,但是陆为民却很清楚,德龙如果熬不过明年宏观调控风暴,那么就会轰然倒下,而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会经历什么样的冲击,也很难说,陆为民的判断是遭受重创是难免的,不过有省里兜底,也不会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过华民退出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也算是很隐晦的给陆为民提了一个醒,高晋对于自己的观感在不断淡化和弱化,这从近期他不遗余力的支持昆湖就能看得出来,而在宋州的80万吨乙烯项目上,高晋基本上没有发声,而只是方国纲出面,这种待遇的对比明眼人都能看得到,好在荣道声还算公允,虽然对昆湖的中铝项目很重视,却也没有抛弃宋州80万吨乙烯项目,起码在一些场合下也还表了一些全力支持宋州争取80万吨乙烯项目落户的态。

  对此陆为民倒是看得很淡然,恽廷国和高晋走近并不是什么秘密,相信省里其他人也能看得见,而中铝孟原项目的确体量很大,能给昆湖经济发展注入一股活力,省里全力支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中铝的态度和效率也的确要比中石化好得多,也难怪别人态度不一样。

  想到这里陆为民也有些憋闷,这中石化就这么傲娇,昌江这边已经表现出了如此诚意,秦宝华已经三度赴京,方国纲也是第二次赴京去会商,但现在仍然没有什么好消息传出来,不能不说这同是央企,但在做事的态度方法上就是不一样。

  ……

  陆为民很久没有回家了。

  这个家是指父母家,在195厂的父母家。

  父母不喜欢离开195厂这个特定环境,而更愿意和老邻居老同事们生活在一起,这种心理陆为民陆志华他们都能理解,所以对父母的这种做法也没有反对,父母依然住在最初厂里的老房子里。

  不过这个时候父亲早已经退休,每天固定时间上午在厂里生活区溜达溜达,下午到厂俱乐部茶室里去下下象棋,晚上在河边散步,这就成了父亲的固定生活模式,而母亲也差不多,除了每年固定一两趟回一回南潭乡下,母亲基本上那个都不怎么回南潭了,每天早上起床收拾家务,然后买菜做饭,下午和厂里几个相熟的老姐妹一起晒晒太阳,扭扭秧歌,有时候也到城郊公园或者香火旺盛的庙宇道观去走一走,这一切就构成了父母退休后的主要生活。

  当然如果大哥陆拥军的孩子出生,也许就会给这个家庭带来一些改变,起码父母的生活会发生改变,所有的重心会到那个孩子身上。

  陆为民自己的孩子已经被苏燕青父母给承包了,这一点让母亲很是遗憾,但是父母都很通情达理,能够理解。

  接到父亲的电话陆为民很惊讶。

  父亲很少给自己打电话,一年到头也许就那么一两次,多半还是年边上。

  打电话得多一点的是母亲,基本上每个星期五固定要打电话,问自己回去不回去,这一点上陆为民都有些惭愧,自己似乎从来没有主动给家里打过电话,而是心安理得的等着父母给自己打电话,甚至在母亲有时候打电话来遇上自己忙碌或者有重要事情时还有些不耐烦。

  父亲在电话里没有多说什么,只问自己在哪里,当自己回答说在昌州的时候,父亲显得有些意外和高兴,让自己赶紧回家一趟,却不说具体什么事情,这让陆为民莫名其妙。

  父亲的口气不像是家里出了什么状况,但父亲在电话里不愿意多说,只催着自己赶紧回家一趟,陆为民也不敢怠慢,所以这边事情一了,就让史德生赶紧送自己回家。

  史德生也来过195厂宿舍区多次了,对这边的路况也很熟悉,所以二十分钟以后,奥迪已经驶入了城东195厂宿舍区。

  195厂宿舍区分成好几大片,而随着住房体制改革,195厂也不在建设福利房,但是195厂也成立了房产公司,主要是在195厂原有的旧厂房、宿舍和土地上进行修建和改造,一些修建于五六十年代的老旧宿舍开始陆续改造,但是一些颇具苏式特色的建筑物都还是保留了下来,在这一点上昌州市委市政府倒是没有糊涂,对这些具有历史意义和历史特色的老旧建筑给予了特殊处理,尽可能的保留了下来。

  不过一些保留价值不大的老旧宿舍却因为占地广,楼层低,纳入了房地产公司的视线,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始了拆迁,而陆为民父母的那一栋楼据说也纳入了计划,当然要轮到真拆的时候还得要些时间。

  ……

  陆为民踏进家里,就听到了家里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传出来,他一时竟然有些想不起这是谁了,不过借着有些变幻的光线看到对方时,陆为民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莫老师?!”陆为民有些惊喜,赶紧一个快步走上前去,顺手把包丢在了旁边的沙发上,“莫老师,您来了?”

  “为民,难得看到你一回啊,有几年了吧?”面容上浮起一抹笑容,看见陆为民满脸惊喜的表情,站起来的中年男子忍不住舒了一口气,点点头,“去年我才听说你到丰州去当市长了,今天来你家,才知道你又调到宋州当书记了,这么大的好事,你也不给老师说一说?”

  虽然是自己昔日的学生,但是这个学生已经不是不复往日了,当市长已经很骇人听闻了,这才一年过去,居然又调到宋州当市委书记去了。

  “莫老师,就那么回事儿,到丰州当市长也好,到宋州当书记也好,我还不都是你的学生?”陆为民赶紧把自己高中时候的班主任老师拉着沙发上坐下,然后向自己父亲说道:“爸,你也不说一声,要说莫老师在,我得快一点儿回来。”

  “没事儿,没事儿,你现在是市委书记了,更忙了,忙大事儿要紧。”莫怀强赶紧摆手道。

  “也没啥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是刚从我姐那边过来。”陆为民笑着摇头,“今天回来早一些,我姐找我有事,说了一会儿话,她这会儿去机场了,五点半的飞机到京城。”

  陆宗光微微扬了扬眉毛,“志华又走了?她不是前两天才回来么?昨天她还说要在昌州呆两天啊。”

  “谁知道?二姐事情多,成天飞来飞去。”陆为民知道陆志华回来就是为了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的事情,分管金融的副省长尤国斌为此专门找了她,谈得不是很愉快,后来高晋也出面和陆志华谈了,虽然最后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但是陆志华心里肯定不太舒服,既然已经敲定,剩下的具体细节就交给下边人来谈了。

  陆志华现在精力主要在京城那边,似乎是在筹划着一个什么项目,回昌州的时间也不多,基本上是一个月有几天在昌州,十天在沪上,还有几天要去南粤那边。

  陆为民也问了陆志华这段时间在忙什么,不过当时陆志华不愿意深说,只说到时候会告诉陆为民,见陆志华情绪不佳,陆为民也就没深问。

第一百四十六节 校庆邀请

  莫怀强有些感慨,陆家四状元,在十年前就已经是195厂里被传为一段佳话了。

  现在个个都更不简单,陆拥军清华大学毕业,好好的红旗机械厂车间副主任不干,辞职下海,现在在开发区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私营企业,生产汽车配件的,据说资产起码是几千万。

  老二陆志华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都说早年那个补精益髓液就是陆志华搞出来的,后来卖给了三株,据说卖了几个亿,虽然这里边免不了有些夸大,但是由此可见那个貌不惊人的陆家二女的本事了,现在虽然不太清楚陆志华在干什么,但是听说陆志华花了好几百万给陆家老两口买了别墅,但是老两口去住了几天之后不适应,最后还是回来了,由此可见陆志华也一样不同凡响。

  至于说老三陆为民,也就是自己这个学生了,当初靠上岭南大学就是一匹黑马,自己当时预计他的成绩顶多也就能上一个昌江师范学院,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超水平发挥,考上了全国重点的岭南大学,很是出了一把风头,这也罢了,大学毕业之后本来说是要分回195厂的,没想到临时出了点儿状况,却被分回了他户籍原籍地黎阳地区的南潭县——陆为民母亲户籍所在。

  大家都为此扼腕不已的时候,这家伙却又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飞上枝头变凤凰,给地委书记当秘书,后来又下到县里开始,县长、书记就这么一顺溜的干了起来,虽然丰州那边的县份都是些穷乡僻壤,但是毕竟那也是县长书记啊,处级干部,在195厂里又有几个?更何况陆为民那时候也不过二十七八岁,怎么就能当到县长书记这一角?

  后来的故事就越发惊世骇俗了,到宋州当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后来变成常务副市长,莫怀强虽然对地方官场上的东西不是很懂,但是也清楚作为副厅级干部的市委常委是什么概念,去年得到最新消息是陆为民居然到丰州去当市长了,实打实的正厅级干部,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偌大一个195厂,副部级单位,除了党委书记和厂长,也就是现在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副省级,而其他副厂长都还是正厅级,而这些副厂长们那个不是在厂里拼搏奋斗了几十年,低于四十五岁的基本没有,而陆为民才三十五岁居然就是正厅级干部了,而且按照外边的说法,地方上的正厅级比起国企上的正厅级只高不低,一般国企的正厅副厅如果要到地方上去任职,都还要打折扣。

  或许陆家四个子女中就是老四陆爱国要稍微跳脱一些,据说这家伙也是大学毕业之后四处游荡,在多个大型外企里边干过,经常跳槽,也很少回昌州,莫怀强也曾经教过陆爱国一段时间,但不是班主任,已经很多年没见到过这个昔日的学生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8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3/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