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849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大哥,没那么夸张,当然,我也会注意。”陆为民笑了起来,“不过看你公司现在蒸蒸日上,我心里也高兴。”

  “没办法,要想不被丢下,就只能咬紧牙关往前冲,这么好的时代,如果不抓住机会,为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陆拥军很是感慨,“志华比我走得更远,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不能落后。”

  “大哥,你不比二姐差。”陆为民由衷地道:“二姐也是抓住了机遇,这几年你发展势头比她更好。”

  电话响了起来,陆为民看了看,“劲风他们在催我了。”

  “行,待会儿再说吧,我也得去见一见我多年未见的几个同学了。”陆拥军点点头。

第一百六十一节 杰出校友

  应该说195厂子弟校40周年校庆规模办得还是相当可观的,从庆典仪式的规格和出席领导的层次也能看得出来。

  本身子弟校从195厂整体正式移交给昌州市教育局,更名为昌州市第五十五中学,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起码学校老师们全部从企业职工变成市里管的事业单位人员了,但很快按照上边文件政策要求,五十五中又和其他中学一样都移交给了区属教育局,五十五中也就移交给了蓝湾区教育局,这让子弟校的老师们也有些受打击,不过好在在待遇上并无太差别,子弟校的老师们也能接受。

  出席这次校庆活动的包括昌州市副市长马知文、昌州市教育局局长温阳和蓝湾区区长胡信海。

  像五十五中这样的一所普通中学,而且是由厂矿子弟中学“收编”而来的学校校庆,能迎来市教育局局长和所在区区长参加,已经相当难得了,这里边显然有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谢增平和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姚放以及陆为民的因素在其中。

  三个同为正厅级干部,但是对昌州市来说,很显然谢增平和姚放的分量要比陆为民重得多。

  谢增平是国家发改委的要员,可以说结好这类要员,对昌州市来说算是提前投资,几乎可以肯定,日后肯定有项目要求得到人家头上,而且这还将是一个长久的交往。

  而姚放,那也不简单,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像马知文这类正厅级干部省委组织部一样有第一甄选权,虽然没有决定权,但是如果在酝酿的时候膈应一下你还是绰绰有余的,而像温阳这种副厅级干部,则更是直接进入省委组织部的囊中。

  倒是陆为民,不管你在宋州有多牛,但是你到了昌州,不能说你啥都不是,但是县官不如现管,那分量就轻多了。

  ……

  “为民,来,来,快过来,我来替你介绍一下。”老远看到了陆为民和几个人出现,姚放眼睛微微眯缝起,嘴角浮起笑容,朗声招呼道。

  说实话,对姚放的招呼陆为民是很不以为然的,这不是省里开组织工作会议,你姚放是主人,这是校庆,要说主人也该是校长,或者昌州市教育系统的领导,你这姿态不就是证明你与众不同么?

  当然,腹诽归腹诽,陆为民却也不想计较这些,好歹姚放也算是学校的学长,比自己高好几级,也比自己大哥陆拥军还要高几级,何况人家也是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这点面子肯定要给。

  “姚部,来晚了,抱歉抱歉。”陆为民连带笑容,疾走两步,“马市长,好久不见了。”

  对马知文,陆为民见过,还打过几次交道,关系也还算不错,原来是他刚在宋州担任宣传部长时,马知文还是麴县县委书记,后来陆为民援藏时,陆文龙已经当选昌州市副市长了,在陆为民担任常务副市长期间,也曾经因为鱼西公路和麹西公路与当时鱼峰县委书记高峻、麴县县委书记马知文都有过接触。

  “陆书记,的确好久不见了,前年好像我们在省政府见过一次面,后来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你的踪影了,麹西公路通车典礼邀请你,你也不到,不够意思啊。”马知文也是一个非常豪爽的性格,与当时鱼峰县委书记高峻完全是两类人。

  马知文这话也没有撒谎,但是麹西公路通车,马知文已经是昌州市副市长了,而陆为民也刚从藏区回来到丰州担任市长不久,马知文和陆为民在省政府遇上也是陆为民刚从藏区回来还没有正式安排工作,所以两人也聊了几句,但是很快陆为民就远赴丰州任职去了。

  “呵呵,的确不好意思,马市长,你知道当时我刚到丰州,的确抽不出时间来,改天我请酒赔罪。”陆为民一边和马知文聊着,一边却很主动的已经走到了姚放身旁,彬彬有礼的笑道:“姚部,不用介绍了,我知道这是咱们195厂子弟校最杰出的校友增平司长吧?虽然我也去过发改委几次,但真不知道增平司长是我的学长啊,罪过罪过,……”

  在陆为民明澈的目光望过来的时候,谢增平也在饶有兴致的打量着陆为民。

  和陆为民一样,他也是接到校庆邀请之后很随意的问了几句有哪些“杰出校友”会回校参加时候才得知陆为民这个人的。

  说实话,陆为民给他的冲击力远比他给陆为民冲击力大,无他陆为民比他整整小十一岁,而且是担任宋州市委书记。

  在体制内混的人太清楚同为正厅级干部,一个市委书记和一个厅长、一个司长之间的区别了,哪怕是自己在所谓“小国务院”的发改委,这个司长的确很牛气,但是如果你要和号称灭门令尹或者封疆大吏的市委书记相比,那还真的欠缺点儿火候。

  或许你可以在资源分配上有一些更大的权力,但是无论是司长还是厅长,你都永远无法和一个市委书记所拥有的覆盖全方位的权力相比。

  一个三十五岁之龄的年轻人居然就能高居宋州市委书记之位,而宋州是昌江全省唯一一个获得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当然和昌州的副省级城市有差距,但是比起其他城市来,宋州的分量地位又要重不少。

  “为民书记,我也是才听说你是我们195厂子弟校的学弟,我虽然不是195厂人,但是却是实实在在在195厂读了五年初高中,可以说我对195厂的熟悉程度并不比你们这些195厂子弟逊色啊。”谢增平也颇为感慨,“这个时候我都还能想起我们子弟校老校门上左右两侧的那标准楷书八个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一次回来,老校门虽然变成了侧门,但是大模样却没有变,我还专门去看了看那两堵墙壁,那几个字还能隐约可见呢。”

  “是啊,增平司长,我读刚来子弟校读初中的时候还在,但高中的时候,这几个字就被石灰水给抹了。”陆为民也不无感慨,“其实现在咱们这些学校里写的各种名人格言哲言不少,但是我琢磨来琢磨去,还是觉得这八个字儿最符合意境,在学校,就是好好学习,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天天向上,那就是要奋发昂扬,追求上进,这符合我们国家传统主流价值观,想想我们这代人不也就是秉承这份理念成长起来的么?”

  谢增平微微动容,陆为民的话很合他现在的心境,回到母校,能让他回忆起学生时代的东西只能下那道现在看起来有些老旧不堪的大门和两扇残留的墙壁,很多人已经根本记不起十多二十年前这所学校的模样,而陆为民一来就能说出当时的情况,还能顺带引发一番深合他心境的话语,顿时就让他觉得回来这一趟值得了。

  深深的看了陆为民一眼,谢增平点点头,“为民书记,我赞同你的观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展潮流和节拍,但是作为我们民族的主流传统观念却很难改变,尤其是对我们成长有益的更是如此。”

  有时候就是一句话就能激起双方心理上共鸣,进而激发双方的好感,而此时的这第一次见面给谢增平和陆为民的感觉就是如此。

  无论是马知文还是姚放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觉得谢增平不过是客套,而陆为民不过是刻意讨好对方罢了。

  校庆活动内容其实都差不多,对于一所中学来说,就谈不上有多么深厚的底蕴和惊艳的看点了,无外乎也就是一些老旧照片对历史的回顾,历届优秀和杰出校友的成就展览,当然也还有学校历年所得的荣誉和发展历程,再有也就是济济一堂的座谈会,林林总总,不一而终。

  无论是谢增平、姚放还是陆为民都不可能长时间呆在这里参加这个校庆活动,座谈会露露脸,摄影展看一看,顺带留下几笔“墨宝”祝愿,看完学校的演出,也就差不多了。

  “增平司长要在昌江逗留几天啊?”马知文一直把谢增平缠得很紧,而姚放似乎也有意无意的配合着马知文,这让陆为民几乎没有多少机会和谢增平谈上话,陆为民也是瞅准了机会,看见马知文上厕所,而姚放却被温阳说话牵引了注意力时,抓紧机会。

  “明早的飞机,我也是顺带回昌州看望一个亲戚,他身体不太好,我受父母委托顺带回来看看。”谢增平淡淡一笑,“为民书记,听说宋州正在争取垆头机场军转民?”

第一百六十二节 善缘

  这不是什么秘密,昌江省委省政府也与军方进行过沟通和交涉了,只是现在进展不大,有些事情欲速则不达,陆为民也只有耐心等候时机成熟,听得谢增平问起,他点点头:“增平司长,宋州地处昌鄂皖结合区域,需要这样一个机场,而空军方面这个机场荒废日久,基本上是废弃了,所以我们希望争取这个机场能交给地方上。”

  “嗯,为民,国务院和军委总后1999下半年开过一次多部门协调会议,好像有一个会议纪要,主要是针对中央禁止军队办公司之后,军队原来一些公司的土地、房屋等军产类与军队脱钩后的处置问题,我记得当时也包括一些废弃的营地、机场的移交处置有一个意向性的意见,军队是有明确意见表示支持的。”谢增平思索了一下才道:“这个会议纪要的相关指导意见应该有一些作用。”

  陆为民眼睛一亮,这谢增平一来就给自己送来一份大礼。

  两个人找时间都聊过几回,虽然没有涉及到具体事宜,但是关系拉近了不少,陆为民也主动请对方直接叫自己名字,以示亲近。

  现在军队那边一直声称在无偿转交给地方上没有政策可循,所以如何移需要研究,也就是这么一个说辞也使得两个月过去了毫无寸进,而且甚至有往明年拖下去的节奏,这让陆为民也觉得心烦意乱。

  吕嘉薇那边虽然也表示可以使上劲儿,但是却需要昌江这边要把这个意见推到最高层面时才好用劲儿发力,如果达不到那个节点上,那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可能会出现僵局,更不利于问题解决。

  所以陆为民也一直在通过各种关系来推动这个事情,但是始终不得其法。

  现在谢增平这么一点,陆为民顿时胸中豁然开朗。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看似混沌无序,但是一旦有了一条线,就能把一切串联起来,全部带动。

  现在的垆头机场事宜似乎就是这样,也许就是欠缺这最后一把火。

  “增平司长,多谢提点了。”陆为民还欲再说,却被谢增平摆手制止:“为民书记,举手之劳都算不上,我也就是顺口一提,具体操作还得要你们自个去,军队那边手续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繁杂,就算是他们有意移交地方,那要走的程序也不少,你们要有思想准备。”

  “嗯,这一点我们心里还是有数的,前期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可说实话,都是隔靴搔痒,见不到实效。”陆为民苦笑着道。

  “也不是没有实效,起码这件事情已经提上了日程,发改委这边都能知道,说明军队那边也是有动静的。”谢增平给陆为民打气,他对陆为民印象颇好,而且陆为民如此年轻,日后前程难以估量,以后免不了也还有打交道的时候,这个时候能够结下一段善缘,那也算是一个预先投资了,“中石化那个项目你们也还在争取?”

  陆为民算是明白谢增平这是真的在帮自己了,点点头,“增平司长,不争不行啊。我们宋州看似架子大,但是真正在产业这一块里能拿得出手的没几个,而且基本上都是以民资为主,国资这一块经历了九十年代的没落,宋州发展滞缓,已经被甩在了身后,可以说近十年来,中央在宋州的投入上几近于零,长江二桥迟迟未动,而宋州石化地位很尴尬,上有扬子石化,下有武汉石化、巴陵石化,分量不轻不重,但我们宋州的位置却很好,正好处于通达三省的咽喉要隘上,或许我们宋州从政治这个角度上来说比不上武汉这样的大城市,但是如果但从日后的市场角度和经济效益角度山来说,我相信选择我们宋州绝不会错。”

  谢增平笑了起来,陆为民那一句长江二桥迟迟未动大概才是他这一次的真实意图,对此他倒没有什么反感,本身宋州长江二桥也的确审核通过了,审核通过并不代表就会马上启动推进,这里边随便哪个细节问题都可以拖上你一年半载,每一个环节你要顺畅通过都需要下边来润滑打通。

  “为民,长江二桥基本上没什么阻碍了,估计年前就应该可以正式批复下来了,你们前期工作应该做了不少,现在可以抓紧继续了。”

  作为基础产业司的司长,谢增平这个话还是敢说的,每年重大项目虽然审核批准的那么多,但是每年中央财政投入项目却需要依次通过,避免无序和过于集中,除非是中央高层有明确意见要集中批复或者集中开工,基本上都是保持一定的频率和节奏,这样也有助于保持投入有序,对经济刺激也可以保持均匀性,宋州长江二桥项目所有流程均已走完,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对宋州来说也是一个大利好消息。

  “至于80万吨乙烯项目,主要还是要看业主方,也就是中石化,能源项目我们基础产业司也有牵扯,但是像中石化这样的央企,他们对市场分析有他们的专业团队在负责,定位哪里,什么时候上马,主动权主要还是在他们手中,不过我可以帮你敲一敲边鼓。”

  不管谢增平能否做到,或者还是口惠而实不至,人家有这个态度,已经非常难得了,陆为民从未指望过一层虚无缥缈的校友关系就能赢得对方不遗余力的帮助和支持,哪怕双方第一印象再好,当然,示好可以使双方本身就不错的印象进一步加深,也算是为日后关系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

  “增平司长,大恩就不言谢了,我本来想邀请您到宋州一行,实地看一看我们宋州的变化,但是您明早就要走,我也不敢留您,不知道您春节会不会回昌江?”陆为民瞥见马知文已经从卫生间出来,长话短说。

  “不一定。”谢增平也知道陆为民的意思,“为民,不用那么客气,好歹咱们也是校友,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行,我年前也肯定会回京里,到时候我给您打电话。”陆为民也不多说,此地也不是多说的场合。

  ……

  校庆活动的意外收获倒是让陆为民颇为喜悦,结下这段善缘对日后自己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基础产业司涉及的工作范围相当宽泛,宋州日后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大动作,都离不开基础产业司的协调支持,远的不说,以垆头机场为例,还有陆为民正在考虑的要进一步启动宋州港的扩建,以进一步巩固宋州作为昌江省在长江上的门户枢纽以及辐射鄂东皖西南的作用。

  不过他也清楚谢增平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要想真正做成事儿,还得要靠自己,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收获的只会是失望。

  但谢增平的确给他带来了两大利好消息,一是长江二桥建设即将启动,二是垆头机场的希望。

  长江二桥也就罢了,这是国家重点工程,要使劲儿宋州方面顶多也就是能呐喊吆喝一嗓子助助威罢了,但是垆头机场曙光已现,那么就不能耽搁了。

  垆头机场的事情不能耽搁,但是他手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不解决好这一轮人事调整工作,明年宋州的发展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做为市委书记,这才是第一要务。

  看看时间也是十二月份了,如果邻近春节再来调整,留给调整后新到岗的干部适应时间反而不多,也会影响到明年工作,所以陆为民不打算再拖下去,在林钧这个本该是自己最重要的助手缺位的情况下,陆为民只能牢牢抓住秦宝华这个第一副书记来稳定局面,好在两人在大部分问题上都持相同观点,倒也不虞其他。

  但在此之前,他需要向杜崇山汇报一下,而左云鹏那边,陆为民相信以目前他和吕嘉薇还处于合作的“蜜月”阶段,暂时不会有太大问题。

  ……

  “说一说你的理由。”杜崇山第一次在陆为民面前皱起了眉头,很显然他对陆为民汇报的这个话题有些不太满意。

  陆为民能够感受到杜崇山语气的不悦,说实话他也知道自己汇报的这个问题肯定有些不合时宜,但是为了明年的总体工作,为了下一步可能带来的反应,他必须要先汇报。

第一百六十三节 釜底抽薪

  陆为民也能理解杜崇山的不悦,他不但不烦恼,而且还有些感激,他知道对方是在替自己考虑,为自己好。

  好不容易在宋州站稳脚跟,眼见得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宋州经济已经开苏复苏,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现在正是稳住阵脚全力发力的时候,今年三强争霸的局面已经基本定型,昆湖登顶的势头已经不可逆转,也就是看宋州和昌州之间的榜眼之争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杜崇山也从未指望陆为民一到宋州就能让宋州起死回生,事实上上半年的格局就已经决定了昆湖今年要夺冠这个结果,尤其是现在昆湖还有省长高晋全力支持。

  中铝孟原项目不是没有反对声音,像中铝这个铝电一体化项目这个行业事实上在国内已经出现过热现象,中央对此已经有些警惕,这个时候继续上马这样大规模一个项目会不会成为一个泥潭?当然这更多的该是中铝自己考虑的问题,昌江省委省政府姑且可以不考虑。

  不过这个项目也会加重昌中地区用电紧张局面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本身昌中地区用电就比较紧张,这将迫使孟原电厂二期扩建乃至三期扩建项目的上马,但孟原距离昌州太近,二期火电项目本身就引起了省里一些人对昌中地区空气环境质量容量的担心,而这个铝电一体化项目一来,孟原电厂三期都不得不纳入规划,这势必更进一步加剧昌中地区环境污染的严峻性。

  不过这些问题都在高晋的一力支持下被压了下去,荣道声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些犹豫,最终选择了放行,毕竟一百多个亿的投资是实实在在的,其产业链的延伸效应也是极其可观的,就连杜崇山也承认自己如果坐在荣道声或者高晋位置上,一样无法拒绝。

  今年是属于昆湖的,甚至杜崇山认为明年也可能属于昆湖的,也许后年才可能是属于宋州的,但后年属于宋州,也需要宋州扎扎实实干一年才行,现在眼前这家伙却不安生,也许这家伙骨子里就有着不安分的因子,所以杜崇山他觉得自己需要提醒他,警告他。

  陆为民当然清楚杜崇山内心的担心,但是正因为他了解杜崇山内心的担心和期盼,所以他才觉得自己必须要走这一步。

  “杜书记,今年宋州局面下半年的时候已经起来了,可能您也注意到了,宋州工业经济这一块出现了复苏势头,有新看点,也有老产业的新拓展,同时宋州也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依托我们自身工业优势,挖掘第三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像麓溪的商贸流通业,宋城的工业设计和服务、贸易、金融,沙洲的教育产业、医疗服务业和旅游产业,都有一些新的亮点,但是我们宋州的发展依然很不平衡,尤其突出的是泽口和梓城。”

  陆为民先介绍宋州当前局面,他知道杜崇山虽然是省委副书记,但是却对经济工作一直很关注,这可能与他本身就是搞经济出身有很大关系。

  杜崇山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虽然也经常查看各类数据报表,但是宋州市委书记当面向他汇报,这种更直观的感觉更好。

  “除了发展不平衡外,我们市里边尤其是一些核心部门和核心区域还是留存着一种很深的暮气,一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暮气,干工作流于形式,谈起待遇就眉飞色舞,说起休息就兴高采烈,但是要说到在工作上如何创新,如何精益求精就兴趣乏乏,恹恹欲睡,经过这半年多来的感受,我觉得这还是和我们市委在用干部的导向上有很大关系。”陆为民在用词造句上很谨慎,“我们组织部门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过多的考虑干部的资历,在选人用人上对一些工作风格较为突出,个性较为鲜明的干部比较排斥,而对那些循规蹈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是安于享乐、追求虚荣的干部却青眼有加,我觉得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我们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当然我说的这种现象更多的还是在副处级和科级干部的任用上比较多见。”

  杜崇山听得陆为民如此毫不留情面的评价林钧和朱小平的工作,心里也是微微一沉,这说明陆为民已经对林钧和朱小平的工作非常不满意了,但是林钧和朱小平的问题却不那么简单,杜崇山相信陆为民也应该清楚,而且他认为陆为民应该分得清楚什么是问题的主要矛盾,什么是矛盾的主要问题,也应当清楚宋州和他本人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为民,你说的这种情况真的很严重?”杜崇山沉声问道。

  “我认为是比较严重的,很多人可能和我的观感不太一样,但是我从丰州到宋州,感觉反差很大,丰州的干部充满了活力朝气,一股子昂扬向上你追我赶的劲头,宋州这边呢,可能一些区县的书记县长们还是有这个竞争心的,但是在区县班子里边那种安贫乐道的氛围就很浓了。”陆为民字斟句酌的道:“市里也在力图改变这种风气,但我认为不在用人导向上做好表率,很难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

  杜崇山沉默不语,陆为民的心思他也能理解,一个地方上不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那么这个地方无论是引进多少大项目,规划多少产业,那都是白搭,没有一群用心想事用心做事的干部来执行,这一切都是纸上画饼空中楼阁,所以陆为民力图要改变这一点,也如他所说,明年宋州局面要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就必须要在用人导向和用人机制树立正面的积极地风向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8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9/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