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866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嗯,也不是不回去,只是在香港太无聊了,我表姐也不能一直在香港呆着,人家也有一家人,章哥肯定有意见,我让杏儿帮我在沪上选了一套房子,不需要太大,八九十个平方就行了,她正在选,劲风的世纪风华在沪上也有两个盘在建,但杏儿说一个盘还早,估计要明年才能开盘,另外一个盘五六月份就能开盘,但是就算拿到房,从装修到入住,起码也得要年底,所以赶不上,只能选一套现房,最好是精装修的,实在不行二手房也可以,我和她说最好还是在浦西,各方面条件更成熟一些。”隋立媛把脸贴在陆为民背上,悠悠的道。

  “隋棠呢?”陆为民想了一下问道。

  “我给隋棠买了一套房,在京城,但是隋棠说她回国的可能性很小,她觉得她更喜欢国外的生活,隋棠大了,也只有由她去了。”

  隋立媛有些黯然,隋棠出国之后就不怎么回国了,女大不由娘,这也在常理之中,但是隋立媛也清楚,隋棠不愿意回国多多少少也还是和自己现在的尴尬身份有一些关系,但是总体来说隋棠还是体谅和理解自己的,哪怕是自己现在这种状况,隋棠都还是经常打电话来宽慰自己,这一点也让隋立媛很安慰。

  “各人有各人的路,谁也无法决定别人的路,隋棠喜欢国外生活未必是坏事,如果性格单纯,真还是在国外生活更合适一些。”陆为民由衷的道:“国内这种生活,除了世界观人生观已经定型难以适应国外生活的人外,还真不是最好的选择。”

  “哦?”隋立媛有些吃惊,她没想到陆为民居然会这么说,“为民,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

  “也不是,媛子,我们都是成年人了,而且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朋友家人都在这边,社会关系也基本上都在这边,如果要出去,我们会花相当大的精力来适应,而且我们和隋棠不一样,她可塑性很强,我们呢?很难改变了,所以国内生活才是我们喜欢的。”陆为民摇摇头,“只是国内的生活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也需要不断的适应。”

  “嗯,在香港,虽然周围都是华人,但是各种生活习惯还有语言以及日常习俗也都还有很多不一样,我去了几个月都难以适应,在那里短期住一住可以,长期住下去,还是不好。”

  隋立媛已经打定主意把香港只当做一个临时落脚地,取得了香港居留权之后,就么有必要非要在香港居住,当然昌江现在也不太合适了,沪上和杭州都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距离昌州也不算远,几个小时车程,来往也很方便。

  “你打算日后定居沪上?”陆为民心中暗叹,他能理解隋立媛的心态,一个单身女人,现在还带着一个孩子,若是长期留在一个陌生环境里,肯定情绪不会好,但是沪上就不一样了,距离近,来往方便,自己可以去,她也可以来,还有隋家的亲戚也可以时来时往,的确要好得多,只是唯一一条不好,风险大了。

  “嗯,我有这个想法,为民,你觉得合适么?要不在杭州也可以。”隋立媛咬咬嘴唇,轻声道。

  陆为民苦笑,沪上和杭州有区别么?

  “随便吧,你觉得哪里合适,就在哪里吧。”陆为民想了一下,“世纪风华和三姝的总部都搬迁到了沪上,可能沪上要合适一些,等到孩子大一些,如果你还有兴趣,也可以继续参与三姝的管理,另外平安堂药业那边,估计隋立平和隋立安并不希望你现在就参与管理,但是如果平安堂药业做大了,以后的事情也很难说,所以多学一学东西我觉得也很有必要,如果可以的话,你去读一读书,自费去大学相关专业学一学东西,对你日后有好处。”

  “读书?”隋立媛迟疑了一下,“为民,你觉得我行么?”

  “没有什么行不行,读书始终比不读书强,学到多少算多少,总会有用处。”陆为民笑了起来,“也别把大学就想得那么神秘,我看你字写得不错,而且悟性也挺强,好歹也是在三姝连锁酒店管理公司担任过几年高管,三姝连锁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现在也算是业界内的头羊了,如果按照这个资历,就是去读NBA也没什么不行。”

  “杏儿和范莲她们前两年就在昌江大学读书了,我当时也想过,但是总觉得自己只有初中毕业的底子,这要读大学,简直不可能。”隋立媛听得陆为民这样一说,一下子就信心倍增,兴趣浓了许多。

  “你自己琢磨一下,孩子现在半岁多了,等到两岁,基本上也就可以考虑入幼儿园,那时候你可以腾出精力来,去读读书,当然闲暇时间也可以到三姝去上上班,根据情况而定。”陆为民转过身来,看着隋立媛,“人,总得要有点儿事情做着才有意义,不是么?”

  隋立媛心里一暖,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忍不住把自己身体依偎入他怀中,“为民,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自己一直在做梦,尤其是一觉醒来,真怕这一切都不是真的,我觉得上苍对我真的是太厚了,让我遇上了你,才能有下半辈子的这样幸福的生活,我真的很满足了。”

  抚摸着女人厚实光滑的乌发,陆为民摇摇头:“别把我想那么好,其实我还觉得我对不起……”

  隋立媛伸手捂住陆为民嘴,深情的凝望着他道:“别说了,我知足了,如果一切完美,那就不是生活,真的是做梦了。”

  ……

  把苏燕青母女两人送上飞机,陆为民才算是舒了一口气。

  春节就这么一晃而过,似乎什么都没有干,每天就被各种来来往往的琐事所缠绕,一闭眼一睁眼,一天就过去了,陆为民扳起指头算了算,这个春节算是他和家人呆的时间最长的一个春节了。

  初三飞京城,初五飞回来,然后在昌州呆了两天,这才把苏燕青母女俩送回去。

  苏燕青似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在昌州这边的生活了,或许是在她自己家呆惯了的原因,在昌州两天,总觉得这里不舒服,那里不习惯,昌州这边阴冷潮湿的气候也不合适,孩子似乎也有点儿感冒的迹象,所以苏燕青主动提出来早一些回京城,原本是打算买到下午的机票也提早到了早上一大早九点钟的飞机。

  明天就是正式上班了,当然大年十五之前,这种完全进入正常上班的节奏还不可能,但是有些工作却需要下一步抓起来了。

  陆为民印象中2004年因为国内一些领域虚热,导致中央出手对一些领域的清理,同时高尔夫球场禁令也是从2004年开始执行的,虽然这个禁令有点儿形同虚设的感觉,但是你想要拿到正式的手续却是不可能了,哪怕你可以公然建造高尔夫球场,监管部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你却永远无法获得正式的许可了。

  2004年是风云激荡的一年,对于宋州来说一样如此。

  昆湖、昌州、宋州,昌江三强,GDP基本上三个市是10个亿的等差数列差距,这个顺序和数据估计三座城市的执政者和老百姓心里都不满意,也都不服气,而要刺刀见红,就要落在今年和明年身上了。

  垆头机场项目已经基本敲定,卢灿坤退下去了,陆为民有意让黄鑫林来分管国土、建设和交通这一块,所以也和秦宝华商量了,垆头机场项目从后续的移交、改扩建到组建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运营都由黄鑫林来牵头负责,秦宝华也同意了这一意见。

  陆为民给黄鑫林也下了任务,今年年底之前务必要让机场正式运营起来。

  这个要求可不低。

  虽然垆头机场各方面的基础设施条件还不错,但是毕竟荒弃了几年,修缮工程量不小,而且从设备安装、调试到获得民航局那边正式认可,进入运营程序,其复杂程度只怕也是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运作的。

第十九节 撰文

  时间不多了,记忆中中央的动作是从四月份开始的,也就是说,节后还有两个月时间的缓冲期或者说是机遇期,垆头机场必须要在这两个月期间完成移交,并组建机场集团公司,同时全面启动修缮、安装和调试,为下半年机场的运行做好准备。

  黄鑫林正月初十也就是三天后就要飞到京城去,和军方就移交做最后的沟通协商,在大方向大问题都已经解决了情况下,还有不少细节性的问题,但是陆为民认为这都可以在一个星期之内解决掉。

  这也是陆为民给黄鑫林下的死命令,半个月之内也彻底解决一切手续问题,二月底之前彻底完成移交,三月中旬之前,要完成机场集团公司的法律手续上的组建,三月底之前全面启动修建和设备购置和安装调试。

  80万吨乙烯项目陆为民心里没有多大把握,事实上几个月内要搞定这样一个项目显然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陆为民不知道中央的动作究竟会不会对中石化这样的央企起到作用,或者说起到多大作用,因为印象中虽然前世中在这一轮风暴中,的确有不少企业折戟沉沙,像铁本、拓扑、顺驰、德龙等等,这些企业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毫无疑问都受到了中央在这一轮宏观调控风暴的动作影响,导致了局面的恶化,最终出现问题。

  这里边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形就是出问题的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它们由于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而又无法像国企那样获得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所以才会崩盘,而与此同时,甚至就在同一领域,国有企业依然在逆势扩张,而且动作连连,这与民企的风雨飘摇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现象也让很多经济学者发出了批评声,所以陆为民也不确定中央的宏观调控究竟能不能对中石化这样的巨型央企起到作用,没准儿你觉得不可能的事情,也许人家就能在风暴中一样逆势搞定呢。

  正因为如此,陆为民觉得公关工作不能停下来,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也许别的地方见到当下的阵势觉得无望了而停下了工作,那么宋州这个时候依然不屈不挠的坚持努力,就能取得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起码也能给中石化那边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证明宋州方面的确是有诚意的。

  从机场返回昌州的途中,陆为民有意把车速放慢,也就是在考虑这些事情。

  除了这两件事情外,宋昆高速也是一件大事。

  秦宝华在正月初五和陆为民电话联系过,她已经和昆湖市长梁楷联系上了,谈得还算比较满意。

  梁楷也认为宋昆高速对于宋州和昆湖发展的重要性是要高于昆宜高速的,但是省里要从打通昆湖和宜山之间通道瓶颈,促进稀土矿的开发,起到一路一带的作用这个支点出发,昆宜高速省里边已经正式立项报到了交通部,可以说基本上不可逆转,那么这种情况下,宋昆高速要继续推进,肯定就要另辟蹊径。

  所谓蹊径,就是把这条高速公路交给江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来接手。

  但明眼人都很清楚,以目前宋州和昆湖的经济体量,以及宋州独有的黄金水道深水港口码头优势,可以想象得到宋昆高速的盈利率是要高于昆宜高速公路的,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公司出于“大局”需要而接手昆宜高速,而现在经济效益更好的宋昆高速却交给股份制的江南高速来接手,这无论如何也难以说得过去。

  要打破这个利益藩篱,只能从省上着手,单单是宋州和昆湖两边在那里吆喝还不行,要通过两市各自做工作,促成省里的认识看法改变,进而使得宋昆高速能够破除成见,吸纳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公司以外的资本进入。

  梁楷能担任昆湖市长自然也不是毫无来头,除了在昆湖本地根基深厚外,梁楷和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叶庆江据说是很有些渊源的。

  照理说叶庆江不是昌江人,而是苏省人,和梁楷这种昌江本地土生土长的干部是牵扯不上什么关系的,但是稍微信息灵通的人士都知道,叶庆江嫁女的时候,是在杭州办的席,整个昌江省的干部基本上无人参加,只有梁楷一家人是座上宾,由此可见双方的关系,所以即便是恽廷国对梁楷也不得不保持足够的尊重。

  这也意味着只要作为昆湖市长的梁楷只要能够已足够正当的理由提出来,那么恽廷国即便是不太支持,但是也不会太反对,而如果有叶庆江为宋昆高速说说话,那么这条路的成功几率也要大许多了。

  ……

  “文秀,把我这篇文章的框架拿去,替我好生润一润色,根据我的这些要求,你找一找资料,可以在网上查一查相关的情况。你先看一看,看完之后,和我谈一谈你的感受和想法。”陆为民把自己的手写的几页稿纸递给吕文秀,“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吕文秀接过陆为民递过来的东西,飞快的瞟了一眼,没有题目,但是他却看到了几个用引号引起来的字,“诚信立市,法制治市,产业兴市,生态建市,打造华东和长江中游地区最优发展环境,共创和谐文明宜居之都”,这大概就是老板从春节前就开始酝酿的东西了。

  “陆书记,那我先拿去看看了。”吕文秀知道陆为民的脾性,一般性的东西,可以交给自己独立来操作,但是重要的文稿,陆为民都要亲自执笔,要先把框架立起来,重要内容填进去之后,才会交给自己来润色和补充,这篇东西大概就是今年乃至今后几年老板对宋州市发展的一个总体思路。

  “嗯,帮我好好琢磨一下,我总觉得有些内容还不够充实,语言也还不够精炼,具体内容我都斟酌过几次了,但总还是有些不太满意的地方,像生态建市这个提法,如何让生态宜居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两者平衡,这里边应该还有一些有机联系,另外在法制治市这个提法上,还需要充实,尤其是如何让法制建设和我们整个宋州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结合起来,要有说服力,我觉得我写的还有些模糊和空洞,大家未必能理解到,你还得好好帮我润色充实,……”

  陆为民一边说,吕文秀一边迅速记了下来。

  这是老板灵感来的时候的一些想法,想到哪里说到哪里,需要马上记下来,然后还得要结合这篇东西细细打磨,当然他润色完之后还不够,还有常岚把关,进行二次润色,最后还要送到张静宜那里去定稿,这才可能拿到会议上来用。

  陆为民又这么仰着头一边思考一边说,吕文秀也就这么随手记,同时也在跟着陆为民的思路走。

  应该说这篇东西是陆为民这两三个月来结合宋州实际情况拿出来的一个工作思路,这是宋州市委的一个整体工作思路,也是从今年开始整个宋州市委要着重做好的几项工作几件事情,同时还要把这几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说立意很高,但是要具体细化到各个部门单位的工作中,还需要市政府那边拿出一个具体操作实施方案来,但前提是得把这个意见先做好。

  这一谈一记,就花去了半个小时,陆为民还意犹未尽,但是一时间也找不到更好的灵感,只能让吕文秀先拿去用着。

  回到自己办公室,吕文秀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算是把通篇文章看了两遍,大体揣摩到了老板这份东西里边的一些想法。

  其实这也是老板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提到的,吕文秀并不陌生。

  比如法制治市,陆书记经常在各种场合提出,虽然中国不搞三权分立和司法独立,但是仍然要坚持公检法独立行使自己权力这一原则,党委政府在具体个案上不能随意干预和过问,党委政府对公检法的领导应该是要通过政策方针和组织人事的领导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具体案件的过问来实现。

  又比如法制治市对打造最有发展环境的影响作用,陆为民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发展竞争也会随之升级,宋州不能通过低层次的竞争来实现自己的发展,而是应当在高端要素、软要素上的打造来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而法制环境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软要素和高端要素,一个能够真正摒弃外来干扰影响,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司法体系,对于一座城市的软环境提升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远胜于一般性的硬件设施要素带来的优势。

第二十节 治市方略

  常岚很认真的阅读着吕文秀交来的文稿,每一句每一段,她都几乎是细细咀嚼了一遍。

  这是陆为民为下个星期的市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是常岚却从里边揣摩出了陆为民的工作思路。

  诚信立市,这个观点常岚早就听陆为民多次提起,而且常岚也知道早在陆为民还在丰州的双峰和阜头工作时即提出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会极大的优化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环境,极大的提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极大的减轻社会经济运行成本,为整个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顺畅宽松的发展环境。

  在这个问题上,陆为民几年前担任宋州常务副市长时就曾经屡屡向宋州市委提起过,但是这个观点并未受到重视。

  当时的宋州市委更侧重于通过加大力度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来实现宋州经济的转型,对于发展环境的养成和打造还欠缺一些更直观的感受,但是现在几年时间过去了,宋州经济比起六七年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结构和基础也比起六七年前更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宋州已经跨越了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而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而陆为民也已经是宋州的市委书记,那么时机就相对成熟了。

  举全社会之力打造一个覆盖全市的诚信体系,其中最迫切的还是在市场经济领域建立起金融征信体系,这样可以对全市各种成分的经济体在日常运营中带来极大的便利,缩减运营成本,提升融资和交易效率,而在社会领域,则要着力塑造全社会的道德诚信体系,确立诚信做人,道德为本的良好氛围,形成良性循环。

  这当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陆为民在这个问题的阐述上也提出了一些观点,比如要从宣传领域来着力宣传鼓励,要从社会保障体系这个领域来保障等等,常岚也感觉陆为民的这个想法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和前瞻性,别说要实现目标,哪怕是要达到初级目标,没有十年之功都难以实现。

  法制治市这个问题常岚要熟悉一些,因为陆为民曾经和她探讨过这个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常岚甚至觉得陆为民的观点不像是一个共产党的市委书记,而更像是民主党派的干部的一些观点。

  陆为民提出了共产党作为单一的执政党,对于现有司法体系的领导上是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的,或者说是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的,当然陆为民也再三表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现阶段也绝对不容动摇和质疑,那么如何在现有的政治格局下改善和加强党对司法体系的领导是可以做出一些尝试的。

  比如加强司法部门在行使自身职权时的独立性,又比如加强对司法机构职权监督核对地方党委政府干预司法机构行使职权的监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确保司法机构在行使职责时既要严格遵守法律独立行使职权,同时又要确保司法机构不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陆为民当然不可能提出像他和常岚私下谈话时的那些观点,而是更多的提出要求司法机构要杜绝司法腐败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司法环境,以此确立宋州优佳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环境。

  在这个问题上,常岚觉得本来是可以着墨最多的一方面,但是却由于其敏感性,陆为民在文章中谈得不多,更多的是一言代之,常岚觉得可能在具体操作上,陆为民可能会有一些新想法,不宜见诸于书面。

  产业兴市这个问题陆为民也着墨甚多,但是常岚却没有花太多心思去看,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是大家日常工作中探讨得最多的,陆为民的一些观点想法大家都了解了,所以这方面不需要多斟酌。

  生态建市这个问题,常岚以前到没有多接触,但是陆为民却把它缀在了最后一个问题上,也说明陆为民开始意识到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好坏不仅决定着城市竞争力,同时这也是提升城市民众和谐度和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未必是竞争力很强的城市,城市民众的和谐度和满意度也未必很高,但是一个竞争力强的城市,城市民众和谐度和满意度高的城市,绝对是生态环境良好的。

  在这个问题上陆为民着重阐述了党委政府的根本宗旨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再具体一点就是大家要安居乐业,健康幸福,而这个相对抽象的描述中,基本上都和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座城市的当政者不能为市民们创造一个健康乐居的生活环境,那么这个党委政府就连最基本的条件都不合格。

  陆为民在最后的综述中也谈到当前宋州市委市政府最迫切的任务还是发展经济,要解决好当前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解决好农村广大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解决好城市农村居民通过自身劳动实现增收的这个现实问题,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客观、科学、辩证的来看待目前存在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路径来推进工作。

  吃了晚饭开始,常岚就在很认真的消化着陆为民的这份文稿,虽然吕文秀已经为陆为民的这份文稿填充了不少内容,也在文字上做了不少修饰润色,但是常岚还是能够很轻易的咀嚼出其中陆为民蕴藏的深意。

  作为市委办主任,这是最起码的基本功。

  你需要搞明白市委书记工作的基本思路,这关系到自己这个市委办主任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工作侧重。

  如果说陆为民来宋州这半年的工作还有些飘忽不定,更多的是就事论事,见招拆招,那么从这份文稿中表露出来的意图来看,陆为民已经基本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始拿出自己的治市方略了。

  这个方略的梗概已经初现端倪,或许在今后的工作中还会有一些细微的调整变化,但是大方向和大步骤基本上是确定下来了,而且常岚也从中看出了陆为民的雄心。

  一个普通的经济强市无疑不是陆为民的目标,甚至像昌州和昆湖这样现在还排在宋州之前的经济大市都不是宋州的追赶目标,常岚感觉陆为民的目标更像是要把宋州建成诸如苏州、大连和青岛这样的示范性都市,要达到产业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城市文化独特,人民群众满意度高这样的高度。

  端起茶杯,常岚喝了一大口茶水,然后抬起脖子活动了一下。

  她需要清醒一下头脑,然后来梳理一下陆为民的工作思路。

  每一个观点,都需要细化,而且要具体细化到每个具体行政职能部门中去,当然这是市政府那边的工作,但是市委办这边却需要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这就是她这个市委办主任的活儿了。

  ……

  张静宜拿到这份文稿时已经是两天后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8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6/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