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869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科艺花业首选是宋州,但是宜山和丰州也是科艺花业的备选地,备选地变成正选地也很正常,谁开出的条件更好,谁让投资商觉得投资能股收到更好的回报,前景更好,那么投资商自然就会选择什么地方。

  从现有条件来看,仅仅是本省市场来说,把基地选择在宋州无疑是最优的,地处昌州、宋州和昆湖黄金三角区域腹心地带,土质肥厚,光热水条件好,交通优势也很明显,而宜山的优势是距离苏、沪两地更近,丰州的优势则在于紧邻浙、闽两省,而且丰处高速一旦建成,那么进入浙省市场会非常方便。

  正因为如此,科艺花业方面才会在梓城摆出了如此积极热情态度相待之后,仍然没有一个明确说法,这也让梓城方面非常着急。

  对于梓城来说,已经确立了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以及相关配套加工业为核心这一主导思想,那么在县里培育一些能够带动全县相关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来就是必行之路,虽然梓城县内也有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本土企业,但是梓城本身市场狭小,原来的县委县府也对扶持现代农业的发展缺乏一个明晰的思路,在扶持和促成本地企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技术上也缺乏有效的手段,所以在这一点上,县里也急于吸引一些外来上规模、有资金有市场的企业来带动本地产业的发展,而科艺花业算是目前县里相中的一个最具潜力的项目,尤其是鲜切花产业对于梓城来说还算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产业。

第二十七节 处心积虑

  “小齐,你是和科艺花业方面打交道时间最长的,也和他们接触了这么多次,对他们的想法也应该是最了解的,你觉得我们梓城要成为科艺花业的项目投资地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我们怎么才能消除这些障碍,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令狐道明皱着眉头沉声问道。

  齐蓓蓓沉吟了一下,一时间没有说话。

  科艺花业这个项目论投资规模不算很大,但是其带来的潜在影响力和对梓城产业发展走向的引导却是不可小觑。

  她对鲜切花产业做过一个调查,近几年来鲜切花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如果说十年前鲜切花还只是京城、沪上、广州、深圳这样的大都市中产家庭以上的时髦品,那么十年后,像南京、杭州、苏州、宁波、武汉、合肥、昌州这样的二线城市也已经是走入寻常百姓家了,其市场需求几乎是一两年翻一番的规模在膨胀。

  而且随着老百姓省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对鲜切花的需求也会成为偶尔为之逐渐变成一种常态性的需求,这种生活习惯的改变,也给鲜切花市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需求。

  与此同时鲜切花出口市场也一直呈现出开放状态,尤其是东边近邻日本的鲜切花市场需求相当大,但是原来一直被荷兰、哥伦比亚和东南亚各国所垄断,国内出口日本鲜切花量很小,从2002年开始,国内一些鲜切花生产企业开始打入日本市场,并且发展迅猛,大有后来居上的架势,其中科艺花业就是其中佼佼者。

  由于在国内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又打开了国外市场,所以科艺花业在种植基地的布局上也开始加快,所以也才有了选址昌江这一举动。

  梓城最早确立了现代农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是规划发展的现代农业中主要还是以大棚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盆景制作等已经在梓城具有一定基础的经济农业,而像鲜切花产业却在梓城还是一片空白,仅有极少数的花农不成气候的零散栽培,也根本没有形成系统性的产业体系。

  作为国内著名的鲜切花生产商,科艺花业不仅拥有较为完备的流通体系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科艺花业拥有一整套的种植、加工和冷藏、运输体系,这对于像梓城这样毫无经验的新入局者无疑是最重要的,如果科艺花业能够将栽培基地布局梓城,无疑能对梓城今后的鲜切花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对于梓城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基地这一梦想也算是迈出有力的一步。

  “令狐书记,潘县长,科艺花业是私人企业,作为商人,他们考察投资环境肯定也是要从他们的投入和收益来考虑,我感觉他们内心应该还是倾向于我们宋州,也就是梓城的,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迹象就是来梓城考察的是他们一位常务副总,而去宜山和丰州的则是两名主管带队,而且考察程序也远不及我们这边繁琐冗长,我觉得越是繁琐也就说明他们考察各方面条件都很细致,越是冗长,也证明他们在这方面的慎重,都说挑货才是买货人,草率做出决定是不符合一个成熟的投资商的风格的。”

  齐蓓蓓语速很慢,但是话语里流露出来的含义却让令狐道明和潘阳都有触动,这位市招商局的招商二科的科长也算是招商局里边的元老了,人年龄虽然年轻,但是不愧是教师出身,不但思维清晰,口才好,而且考虑问题也很有深度,比起招商局里那些倚老卖老的老同志或者说少有下来的局领导们,这位女子的表现要好得多。

  “虽然科艺花业可能更青睐于我们宋州梓城,但是这种青睐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会选址我们梓城,很简单一个道理,丰州和宜山也有它们的优势所在,他们还需要斟酌。”齐蓓蓓开始有意识的引导着令狐道明和潘阳的思路。

  “我觉得我们需要进一步和科艺花业接触,嗯,接触的层次可以再高一些,向对方阐述我们全市一盘棋的理念,让他们意识到梓城是我们宋州后花园,也是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的基地,市里边也会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优惠、融资配合、产业配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比如鲜切花需要考虑冷藏和物流业的支持,需要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我们可以提出市里正在积极筹划宋昆高速,将要横穿梓城,这对于梓城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又比如,垆头机场已经正式进入了准备移交的阶段,而且据我所知有望今年年底就要完成改扩建和手续审批,正式投入运营,而随着鲜切花产业的发展,拥有机场这一条件也会成为一个重要选择因素,这些都是提升我们梓城竞争力的利好消息。当然,这些消息从我们招商局或者县里说出来,可能显得没有那么具有说服力,但是如果能从市领导,尤其是市里主要领导嘴里说出来,那可能意义就不一般了。”

  齐蓓蓓的娓娓道来让令狐道明和潘阳都是眼睛一亮,宋昆高速的问题他们当然知道,陆书记一直在积极争取,只是昆湖那边不怎么来气,这让梓城方面也是有些丧气,不过据说春节期间局面又有一些变化,昆湖那边好像改变了态度,现在关键是要解决省里的态度,这个问题陆书记和秦市长都一直在运作争取,估计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垆头机场的问题令狐道明和潘阳自然也是知道的,这是陆为民就任宋州市委书记亲自主抓的一项工作,据说已经基本上敲定了,开年之后副市长黄鑫林就在京城,就是会解决最后的细节问题做最后的工作,估计很快就要进入正式移交阶段,一旦完成改扩建,下半年就有可能要进入开通航线为正式运营做好一切准备。

  “唔,小齐,你这个意见很好,看来还是要你们这些一直和投资商打着交道、接触着的人才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啊,我一直觉得我们梓城条件够好,觉得他们似乎就理所当然的该在我们梓城落户,可是问题往往没那么简单,就像你说的,我们能提供的,也许人家宜山或者丰州能提供更多,甚至条件更好,这就需要我们来更进一步凸显我们的优势,梓城有些条件差了一些,我们县委县府也找过市里,我们梓城落后了,但是不能一直落后下去,也就需要市里边在有些方面给予支持,除了宋昆高速外,遂安到梓城的省道陆书记和秦市长也答应了我们县里,要尽快立项改建,改建成为快速通道,这样我们到宋州,到昌州,都将实现一小时麓城,这也有助于我们梓城尽快融入昌宋经济圈中去。”

  令狐道明颇为感慨,“小齐,你看这样行不行,科艺花业这边你继续帮我联系着,这边我请鲁县长、朱局长他们和你一道,仍然要继续谈,我和潘县长会尽快就这个项目向市里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市里的支持,到时候我给你电话联系,你们徐局长似乎身体这段时间也不适,就只有辛苦你了,到时候事情成功了,我们梓城县委县府会给你请功。”

  “令狐书记,您太客气了,本来这项工作也就是我的本分,我也知道陆书记对梓城提出的打造黄金三角生态后花园这个构想十分感兴趣,而且梓城有得天独厚的水、热、光、土资源,而且更为难得是没有工业污染,这也是最难得的,陆书记也与专门的指示给我们招商局,要求我们招商局要根据各地不同条件和思路,有针对性的为各地服好务,所以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齐蓓蓓微微笑道,精神也是一振。

  令狐道明和陆为民关系很熟稔,这一点她也是了解过的,而且陆为民对梓城和泽口的发展很关注,因为这两个县现在算得上是宋州的短板,在这两个县做出一点成绩来,往往要比在其他区县做出一点成绩更为显眼,更容易赢得陆为民的关注,这也是齐蓓蓓精心选择的目标,就是要利用这个项目吸引陆为民的注意,进而寻找机会展示自己,而刚才令狐道明的话语也预示着自己朝着这个目标更前进了一步。

  令狐道明话语中的要向“主要领导”汇报,齐蓓蓓理解应该就是陆为民而不是秦宝华,因为自己言语中有暗示,同时令狐道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只要陆为民要出面显示重视这个项目,那么就是自己的机会了,令狐道明和潘阳自然会在这个项目上适当的介绍自己的功劳,而自己也需要这么一个机会来接近陆为民,适时的谈一些自己的想法,这就是齐蓓蓓想要达到的目的。

第二十八节 平衡和协调

  陆为民自然不知道某个女人为了博得自己的注意力而煞费苦心,甚至这种做法已经不纯粹是为了博得注意而做作了,而是真正在以实际工作成绩来谋求自我能力的一种证明,只不过齐蓓蓓却没有意识到,她只是单纯的对自己可能会失去这样一个机会而不甘,所以才会处心积虑的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来。

  人事调整安排陆为民交给曹振海之后心里要踏实许多了,和之前的朱小平相比,曹振海让人放心许多。

  曹振海的人品陆为民信得过,所以他才会不遗余力的把曹振海推上这个位置。

  曹振海从副市长到宣传部长,可以说在市委市府里边浸淫多年,他能这么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上来,而且还能获得如此好的名声,不是简单的人缘关系好一句话就能概括的,这说明曹振海审时度势并作出正确应对的能力很强,在体制内能做到这一点,基本上就意味着你立于不败之地了,如果你再在能力上有较为突出的特点的话,成大器的可能性很大。

  就陆为民的看法,曹振海要说在哪一方面能力有多么突出,真还说不上,但是胜在均衡且有自知之明,而且曹振海的理解领悟能力也不差,尤其是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历练,对于一把手的意图他几乎闭着眼睛都能揣摩出一二来,这也是陆为民乐于见到的。

  一个班子内,需要多种角色存在,这样既能保持一定的活力,同时也能使得自己做为市委书记能驾驭住整体局面不至于偏离轨道,平衡才是王道,这是陆为民的理解。

  曹振海就是平衡之局中的一块稳定之石,他的成熟、豁达、谦和、中庸、圆滑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自己在这个局里实现稳定,同时又能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这样的角色很不容易找到,也幸好有他这样一个角色存在。

  像林钧、陈庆福、张静宜、沈君怀、包泽涵这样的角色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稳定性,像林钧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陈庆福的谨慎保守,张静宜的过于理性而缺乏工作激情,沈君怀对自己理念的过于坚执而缺乏圆融,包泽涵的部门利益至上和缺乏大局观,都是一个班子里边需要平衡和润滑的,而曹振海恰恰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在陆为民看来,曹振海更适合的位置其实是林钧的副书记位置,但就目前来说,曹振海担任组织部长也能发挥出相当重要的作用。

  ……

  “老郁来和我谈了半宿,他的意见比较大,觉得市里边没有考虑经开区的实际情况,所以对原来的那个方案是持否定态度的,部里边根据他的意见适当做了调整,但是他还是不太满意,认为力度不够,市里边还在搞折中方案,这不适合经开区目前的实情,……”曹振海苦笑着道。

  陆为民扶了扶额头,有些苦恼。

  郁波也找过他两次了,经开区这一次基本上班子全换,除了虢大奎外,原本只打算动两个副主任的,但是在郁波的坚持下,他也同意三个副主任全部调整,因为经开区这一年多的表现实在不堪入目,可能这几位副主任也意识到了主要领导调整了,他们自个儿也难以在这个位置上坐下去了,有点儿破罐子破摔的味道在其中,这也是陆为民之所以同意大换血的原因。

  “这个老郁,是不满足他的要求誓不罢休怎么的?”秦宝华也一副懊恼的模样,“昨天他还跑到我办公室里一坐两小时不走,一个劲儿的诉苦叫难,我还在琢磨,这郁波以前不是这样的人啊,在麓溪当书记的时候,那也是不吭声不出气的埋头苦干,怎么一到经开区这边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呢。”

  陆为民愣了一愣,看了一眼秦宝华,“宝华,他也跑到你那里去叫苦叫冤了?”

  “那不是咋地?本来我上午还有一个接待,要接待浦发银行昌州分行的尤行长,可郁波这家伙赖着不走,愣是让我拖了半个小时才过去,弄得我给人家不停道歉,也幸好老尤是老熟人,不太在意,要不我还真不好办。”秦宝华气哼哼的道:“陆书记,老曹,我看老郁满腹牢骚的样子,在我面前也是怨气很大,我开始还以为是因为城建投司放慢了经开区那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缘故,后来听他的话题好像也牵扯到班子成员的安排,对组织部这边的安排不满意?”

  “秦市长,还是那句话,觉得原来市里边对经开区不够重视,从班子成员到普通干部,都是些关系户,几十号人里边,能用得上的没几个,现在这些人占着位置却发挥不了作用,他无法开展工作,加上市里边给他定的任务有这么高,所以他觉得压力有点儿大吧。”曹振海摸了摸下颌道:“这也能理解。”

  郁波的确压力很大,但是若是没有一点难度和挑战性,陆为民怎么会把郁波搁在这个位置上去?他以为这个市委常委这么好当?

  不过话说回来,经开区管委会那摊子人陆为民也了解,事实上在几年前他还没有离开宋州之前就知道经开区那帮干部的德行,什么人的亲戚舅子老表都往里边塞,加上孙承利那会儿觉得软件园大功告成,只管等着摘果子,所以也对经开区管委会那边工作放得比较松,更是让这帮人闲得没谱儿了。

  这帮多多少有些这样那样的关系,这个局长的姨妹子,那个秘书长的小舅子,都是些不软不硬的关系户,这么些年闲散惯了,现在一下子要想把这帮人的心给收回来,重新走上正轨,当然不是一件容易事,打铁还需自身硬,郁波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才坚决要求在班子配备上必须要给他配强配满意。

  “陆书记,我觉得可能也该给老郁那边一些自主性,你把经开区比喻作为市里经济发动机,这个比喻可真的是让老郁压力极大,连麓溪和苏谯还有遂安都没有被比喻做经济发动机,现在一下子安在经开区头上,老郁说你这是纯心要让他夜不安枕,经开区去年GDP不足10亿,麓溪已经达到108亿,相当于经开区的11倍,你说这个噱头放在经开区头上,不是逼着老郁带着经开区去追麓溪么?这个担子太重了,老郁有这样那样的要求理由也是可以理解的。”

  秦宝华也为郁波辩解,郁波是麓溪区委书记,现在还没有卸任,但是这一轮人事调整之后他卸任是必然的,而市委把他放在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位置上,意图很明显,就是要让郁波率领经开区走出困境,甚至要赶超哭戏、苏谯这些经济强县,这个任务被市里边很多人都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郁波提这些要求也在情理之中。

  “老曹,我看可以在经开区班子成员构成上适当在做一些调整,老郁前两天也来和我谈过,谈到经开区下一步的工作重心还是产业聚集和培育,他有一些想法和考虑,但是需要有人来执行和推动,他也提到招商引资将会是今年经开区一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他也建议在班子成员配备上要考虑。”陆为民顿了一顿,“我原本考虑让老齐和孙桓对调,但是目前经开区工作压力比较大,是不是可以考虑让老齐到经开区担任主任,协助老郁工作,另外在班子配备上考虑一个有活力有闯劲有经验的年轻干部来抓招商引资工作?”

  曹振海点点头,又看了一眼秦宝华,“我看可以,齐太祥在遂安工作期间就是主抓经济工作,他到经开区可以极大的减轻老郁的工作压力,让老郁有更多精力来考虑经开区的经济发展的宏观布局,经开区目前的产业培育发展比较薄弱,招商引资工作任务肯定很重,班子成员中的确需要一个经验能力都比较突出的干部,我看是不是可以在全市招商系统里边选拔一下。”

  “宝华,你觉得呢?”陆为民还是尊重秦宝华意见的,虽然这不是书记碰头会,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林钧的影响力在不断萎缩,而秦宝华和陆为民只要意见形成一致,也就基本上意味着这一决定的定板。

  “嗯,这比让老齐到招商局强。”秦宝华也赞同这一意见,齐太祥从泽口县长到招商局担任局长恐怕一时间也适应不了,而且招商局长也未必就是和齐太祥,而到经开区担任主任,倒是可以一展所长,“另外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压力不小,这个专司招商引资的副主任要选好。”

第二十九节 负重前行

  黄鑫林坐上飞机时,才算是真正舒了一口气。

  在京城这十天实在是太累了,每天的谈判、饭局,下来的个别沟通和交流,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一一核对到位,这是陆为民在临行前专门交待的,不能有半点闪失。

  虽然是公对公,但是这却是军队对对方,而且接触这么久,黄鑫林也感觉到军队中的水似乎比地方还要深,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好在昌达集团的梁总一直在配合着商谈,很多不太好处理解决的问题就可以交由他来协调解决。

  对于昌达集团的梁炎出现在这里,黄鑫林也是最初有些意外之后就明悟了,至于说梁炎如何从军方那边拿下了这个大活儿却不是黄鑫林能了解的了。

  不过从这一段时间里与梁炎的接触中黄鑫林也多少了解到一些,军队那边有些人的胃口比想象还要大,这让黄鑫林也是胆战心惊,但是他随即明白过来,之所以陆书记专门叮嘱自己无比要把各方关节细节做清做细,绝对不能被人钻了空子落下话柄,这话里有话,也是言有所指,大概也就是有这军队里边的个中原委,恐怕也是陆书记最为头疼的。

  梁炎如何挂上军队的号,或者说陆书记是有意要让梁炎来顶缸,这都不重要了,起码黄鑫林觉得这是把自己给摘了出来,从这一点来说,黄鑫林也是对陆为民感激万分。

  从梅九龄、黄俊青时代黄鑫林就担任财政局长,梅九龄和徐忠志身陷囹圄,但是他这个财政局长却能安如泰山,凭什么?凭借的就是他黄鑫林的小心谨慎和深思熟虑,凭借的就是他能闻风辨色,审时度势的觉察出问题的好歹厉害,从而趋利避害。

  旁人都觉得这从军方手里边接手机场这么大一块肥肉,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恨不能伸长脖子来拣这块肥肉,沾些荤腥,但是黄鑫林却清楚这里边哪有这么简单。

  偌大一个机场,就算是废弃的,从土地到机场建筑和各类设施,这得值多少钱?如果要新建一个这样的机场又要多少钱?说是军队地方一家人,都是共产党领导下,但谁不知道这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你的好处怎么可能会给我?

  黄鑫林不清楚陆为民是通过什么手段说通军队那边放手的,但是他很清楚如果要通过所谓的官方渠道去走,十年都未必能说的下来,但是陆为民却能在短短半年里就走到这一步,这太不容易了。

  在京城这一段时间里,黄鑫林也见识了陆为民的能耐,起码陆为民那个姓曹的同学,现在是中宣部办公厅副主任,就身份绝对不一般,举手投足流露出来的气势就非比寻常;而军队里边与自己接触时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东西也无一不证明陆为民的人脉关系真可谓上达天听了,哪怕是军队总后里边,一样有人在帮宋州方面使劲儿,否则那有可能这么顺。

  真正介入这桩事情之后,黄鑫林才真正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棘手和敏感性,这样大的一个机场说交给地方就交给地方了,甚至在讨价还价上虽然也经历了一番口舌,但是在黄鑫林看来,这已经是相当难得了,最起码人家是有诚意的,愿意和你讨价还价,否则一句话必要按某个价格来,你愿意干就干,不愿意拉倒,你不也一样坐蜡。要不你就自个儿回去建,看看得花多少。

  一直到最后黄鑫林都没有吃准昌达集团介入究竟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介入的,不过有些问题搞不明白就别去搞明白,搞明白了可能比没搞明白还要麻烦,所以黄鑫林也不去多想。

  其实他也揣摩出一二来了,这样大一个机场交接,军方能如此爽快,而且效率也是惊人,下边人都基本上没有打什么麻烦,哪怕是高层发了话,也不可能有这样好的态度,这只能说明上上下下都有人在帮忙运作,也难怪陆书记这般有把握,只是这要人帮你运作,没有利益牵扯其中,黄鑫林是不相信的,而黄鑫林是最怕在这里边牵缠不清的,而且他也想象得到,这样大一个项目,其中利益纠葛有多大也不用说了,这要被卷进去,日后出了事儿,只怕就是有命进监狱,没命出监狱了。

  现在昌达集团介入了,没有明说是以什么身份介入,但是黄鑫林却清楚,昌达集团是以垆头机场改扩建工程的承包商身份介入,事实上这个改扩建工程现在八字都还没有一撇,他这个分管建设交通的副市长都还不知道,这个梁炎就出现了,而且是落落大方的出现。

  军队方面似乎也很欢迎这个梁炎的出现,双方关系很熟络,这既让黄鑫林有些担心,同样也放下了另外一方面的担心。

  总而言之,昌达集团的出现,从一个角度化解了宋州市政府方面可能面临的一些麻烦,现在这些潜在的风险就被昌达集团接走了,包括黄鑫林这个副市长在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卷入这些利益格局中,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会非常失望,甚至痛心,但是对黄鑫林来说,他是真心松了一口气。

  在上飞机前,黄鑫林给陆为民和秦宝华都打了电话作了汇报。

  陆为民的话很短,只说知道了,要他赶紧回去,家里活儿还多着呢,几个项目都要让黄鑫林回去牵头赶紧干起来,这让黄鑫林既感到充实和欣慰,又有些犯愁,宋昆高速要启动,遂梓公路要立即开建,江洲大道及其延伸段也要迅速铺开,还有经开区那边的配套设施和道路工程,也要重新进行规划和建设,宋州港码头和长江航道宋州段也要和省交通厅对接扩建和疏浚的工作,黄鑫林粗粗算了一算,这么多事情足够自己从年头到年尾都别想好生休息了。

  秦宝华倒是非常高兴,询问了许多具体情况,不过黄鑫林感觉到秦宝华似乎对垆头机场移交的深层次情况并不十分清楚,所以他在汇报时也是有选择性的,既然陆书记也是有意要把这些麻烦事情和市里边撇开,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把这些东西卷进来。

  垆头机场移交的复杂内幕和牵扯到具体利益纠葛,黄鑫林估摸着没有谁能搞得清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更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陆为民为什么要去碰这样一颗烫手山芋,黄鑫林也有些不解。

  谁都知道这种事情搁在那里永远都是一个祸患,只要上边有人查,高层要认真查,里边就绝对有问题,就绝对要出事。

  对陆为民黄鑫林信得过,陆为民在经济上是过得硬的,这一点黄鑫林很肯定,如果陆为民想要捞钱,也不会等到今天,为了机场这个项目而承担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在黄鑫林看来,陆为民这样是在冒险,或许现在不觉得,但是日后呢?日后一旦倒查,有些事情恐怕就说不清楚了。

  而且就算你是清白了,但是外边流言可畏,仍然可能使你声誉受损,特别是在关键时期如果被人利用,极有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所以在黄鑫林看来,陆为民这样做是有些得不偿失的。

  只是事已至此,陆为民定下来的事情也不是他能改变的,他能做的也就是再提醒一下陆为民小心了。

  ……

  陆为民搁下电话,笑着点点头:“鑫林那边已经登机了,他们那边程序上的一切都走完了,剩下来的就是移交了,移交和这边组建机场集团公司可以同步走,另外改扩建工程也已经准备了,要确保年底就能正式开通运营,起码京城、沪上和广州这三条航线必须要开通,力争成都、深圳、沈阳这几条航线也要在年前开通,池枫,萧樱,这对于我们全是的旅游业发展是一大利好消息啊,你们可以好好利用和加大宣传。”

  “哦,黄市长那边都办完了?”池枫也很高兴,“那可太好了,陆书记,有机场和没机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从旅游业来说,高端游客基本上都是通过民航来实现运输的,我们宋州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有独有的自然景观,水陆航运条件都已经具备,现在就差民航了,补上这一短板,我们的基础条件就算是具备了。”

  萧樱没有答话,她今天是来汇报江洲古镇的开发进度的,这个项目也是市旅游局今年的重头戏。

第三十节 人精

  陆为民也注意到了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萧樱,他瞟了对方一眼,“萧樱,怎么气色不太好啊,身体不舒服?”

  “昨晚没睡好。”萧樱淡淡的应了一句,“夜不安枕嘛。”

  “哟,什么事情压力这么大?”陆为民知道萧樱话里藏话,也不客气,“不是又要先来诉一番苦吧?”

  “诉苦不诉苦,陆书记你心里清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旅游局解决不了,池市长也解决不了,我不来找你这个市委书记,找谁?”萧樱打开话头,也就更不客气。

  “唷,今天是来兴师问罪了啊?”陆为民大笑起来,“好啊,该来,我这个市委书记不就是排忧解难的么?有什么问题正好可以当面锣对面鼓的说个清楚,能解决的,当面就定,不能解决的,分清原因,有条件的,抓紧时间办,没条件而又需要解决的,创造条件解决,怎么样,萧樱,我这个态度够明朗吧?”

  “态度明朗是好事,关键是能不能有具体落实的方案。”萧樱显得心平气和,但是语气却毫不客气,“江洲大道启动仪式搞了这么久,进度太慢,还有延伸段的问题,我向宝华市长和卢市长都反映过,延伸段能不能同期开工,这样一东一西可以同时打通,但这个建议却没有得到采纳;江洲古镇部分文物古迹的修复资金明显不足,拨款不到位,进度缓慢,这严重的影响到了古镇维护修缮进度,也会对下一步古镇的全面打造带来影响;沙洲区对江洲古镇开发的一些配合措施不到位,力度小,效率低,向江洲小学旧址的拆迁至今没有启动,导致我们规划中的铜鼓寺古街修复工程无法全面铺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8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9/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