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904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第一百二十二节 生意各做各

  陆为民背负双手走在古镇街道上,紧随着他的一行人也是自动的跟上,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也都是健步如飞,提前跑到了前面去把位置站好,以求能够取得最好的拍摄角度。

  “天明,幼君,服博会之前这两条街开业有没有问题?”陆为民也是走出了一身汗,秋老虎的威力不减,这一趟子走下来,立即就觉得脊背上汗流浃背。

  江洲古镇的开发建设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按照当初市里和区里规划,江洲古镇先行将两条条件最好的街道——青云街和翼王街进行修缮扩建,建成一个古玩字画与工艺品一条街和一个美食一条街,作为打造江洲古镇旅游亮点的首发。

  从池枫和萧樱开始,江洲古镇开发有限公司的重点就放在了这两条老街上,经过这大半年来的全力修缮打造,这两条街已经初具规模。

  石达开驻跸旧址就在这翼王街上,这是一座进深三重的大宅,镇上的百姓都把它叫做翼王府,是典型的明代江南大院,但保存得相当完好,也难怪石达开会选择这里作为驻跸所在。

  翼王街是作为古玩字画和工艺品一条街来打造的,这条老街上原来也有一些买文房四宝和旧字画的商铺,但是远未成气候,不过当宋州市政府提出要打把江洲古镇打造成为独具江南风情的旅游小镇,并且要把这条翼王街规划为古玩字画与旅游工艺品一条街时,包括宋州市里和周邻省市的商家立即纷至沓来。

  一两个月内,这条街大大小小三百多个门脸就被租售一空,甚至连带着与翼王街相交的两条横街岔巷里门面一样大受欢迎。

  和翼王街相似的自然还有青云街,青云街上最著名的建筑群落无疑是波斯袄教的建筑遗址,这种和明教、摩尼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古教派是唐宋时期的一个重要宗教,但在现代已经消失,留下的遗址已经成为历史学家们研究古波斯袄教的重要资料来源,而这里也被开辟为波斯袄教博物馆。

  青云街是江洲古镇开发公司着力打造的美食一条街,这里原本就是江洲镇保存的最完好的一条街,经过维护修缮之后也焕发出了青春,其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小食更是江洲古镇重点招商引资对象,这两个月涌入这条街的各地名小食是多达数百家,而同样一些颇具实力的餐饮名店也有意要在这里打响招牌。

  这两条街的改造已经接近尾声,同步启动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陆为民这一次来也就是要实地检查古镇开发工作的进展情况,他希望古镇第一期工程能够在10月1日国庆节试营业,同时在服博会开幕时正式全面启动营业,为服博会召开提供一个更好的造势平台。

  “陆书记,放心吧,肯定没有问题。”葛天明虽然才到沙洲不久,但是也是对沙洲当前工作做了一个梳理,了解到江洲古镇的开发是陆为民十分看重的一个项目,也是专门先期就来进行过一次调研,对江洲古镇开发也是有所了解的,“您看,现在街道建设已经结束,主要是入住的商家们自行进行装修,大家都知道国庆黄金周是旅游旺季,他们也知道争分夺秒尽快完成装修和铺货,除了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酒楼饭店外,这些商家的装修都已经完成了,补货也差不多完成了,大家都在等待着国庆节就好迎来一场盛宴呢。”

  “幼君,旅行社那边衔接好没有?江洲古镇一经推出就要一炮打响,旬阳楼大家都知道,但是像石达开驻跸所在的万家大院,波斯袄教所在的圣火坛,都要加大力度宣传,同时美食街和古玩字画街的宣传更要全面铺开,要让游客们来一次就要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要利用他们的口眼相传,打响口碑,……”

  陆为民仍然有些不放心,看了一眼李幼君和李幼君背后的萧樱。

  “放心吧,陆书记,这一段时间我和萧局长都在做这件事情,十一黄金周历来是旅游旺季,江洲古镇旬阳楼全国闻名,各地旅行社对于我们江洲古镇打造期盼已久,也很期待,我们也采取了各种方式来激发旅行社的兴趣。”李幼君没有介绍具体什么方式,不过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前期我们也邀请了部分旅行社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来考察过,他们对江洲古镇景点的进一步丰富还是十分满意的,觉得这极大的提升了江洲古镇的江南旅游重镇地位,可以让游客们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李幼君的话也是一套接一套的,陆为民也知道他上任以来花了不少心思在江洲古镇开发的推进上,应该说现在古镇开发如此顺利,他也贡献了不少心血和智慧。

  “萧樱,你说说,有没有信心一炮打响,一炮走红?”陆为民笑着问道。

  “准备了这么久,当然希望成功,但口碑人气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积淀,目前的古镇开发只有两条街打造出来了,而且商家入场,商业气息浓了,那么历史人文气息也就自然而然会被冲淡,我有些担心游客们在这上边的体验会受到影响。”

  萧樱说得很坦然,听得周围的葛天明、顾建国等人都是一愣,这位萧局长可是有点儿打脸触霉头的架势啊,也不看看时候,陆书记兴致正浓的时候,你居然敢在这里泼凉水,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不过李幼君和沙洲区旅游局的人倒是没什么意外,都知道这位萧局长和陆书记是老乡,关系不一般,也只有萧局长敢在陆书记面前发这种话,换其他人,借他几个胆也不敢。

  “嗯,历史人文气息被冲淡了,萧樱,不愧是文化局出来的啊,从文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多一些,但的确,游客体验固然有商业的一面,但是我们江洲古镇作为旅游景区看点首先还是我们历史人文景观,旬阳楼不必说,翼王府和波斯袄教遗址,这要着力宣传,明清不同时期的三家大院,也要把特色宣传到位,我不指望我们能一步到位大红大紫,但是我们是有这个实力的,明清江南大院的建筑群落很有看点,值得推荐,……,要做好这方面的平衡,可以考虑宣传海报,电视报纸上做一些宣传,……”

  陆为民一边走,一边察看着周围的商家入驻情况,看得出来,前期工作还是做得很扎实的,商家入驻情况很不错,基本上都已经到位。

  陆为民随便走进两家店面了解了一下,问了问商家们对国庆节试营业的期待,发现这些商人们心里都还是很有底气的,他心里也要踏实许多。

  走进第三家,这是一家卖文房四宝的店面,装修得古色古香,陆为民刚一进门,里边老板已经迎出来,“陆书记,好久不见了?”

  陆为民一愣,看着对方面熟,而且一口阜头那边的口音,顿时觉得亲热几分,“哟,乡音啊,是觉得挺面熟的,阜头过来的吧?”

  “呵呵,陆书记,是啊,阜头过来的,原来就在县政府后门不远那儿呢,咱们好歹也是探花街上的小有名气的店面啊。”老板是个四十来岁中年人,长着一张鞋拔子脸,不过笑起来倒是挺憨厚,语气也挺实诚。

  “把阜头四宝都给搬到这里来了?嗯,阜笔,泊墨,堡砚,口纸,都上架了,怎么知道这边儿的?阜头那边生意怎么样?”陆为民来了兴趣,阜头商人能这么快远征宋州,一方面说明商人们的灵敏嗅觉,另一方面也说明宋州方面的宣传工作做得不错。

  “陆书记,阜头生意挺好,一年比一年好,咱们阜头名气越来越大,来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自然就好。”老板在陆为民面前也不拘泥怯场,照样说笑,有啥说啥,“不过阜头肯定名气是比不上宋州的,旬阳楼嘛,举世闻名,宋江的反诗,谁人不晓?江洲古镇也一样,要开发打造,又是您陆书记在这里掌舵,我们当然有信心啊,怎么知道的,昌江电视台专题片一播,大家伙儿都知道了,新闻联播上不是也上了一个新闻么?”

  陆为民也笑了起来,“哦?看样子阜头不是你这顺义堂一家过来了?”

  “陆书记,这赚钱门道谁愿意放手啊,我们阜头您能捧起来,这宋州比阜头条件更好,还能起不来?怎么可能我一个人来,我粗算了一下啊,我们阜头过来的起码有十几家呢。”老板笑呵呵的道:“算是组团吧。”

  “都是这笔墨纸砚?”陆为民颇为好奇,“你们也不怕抢生意?”

  老板乐了,一脸笑容,“陆书记,我们探花街几百家生意都是一样的,不是照样做?您是我们阜头出来的,还能不知道?虽说东西差不多,但是那也有差别,生意各做各,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嘛。”

第一百二十三节 择路

  陆为民也乐了起来,这老板倒是口气挺大,不过话也在理。

  阜城探花街上基本上都是经营同一行道的,要么是字画古玩,要么就是笔墨纸砚,几百家店面,基本上都是这两类,可就这样个个生意都能做得起走,而且还越来越红火。

  光是一个堡砚,什么吴记堡砚、三台炮堡砚、林氏堡砚、徐禄记堡砚、张畠堡砚、红寨堡砚,就能有一二十类,那已经不简单是砚台这种简单的文房四宝那么简单了,那就是一件件各具特色各有风格的小型文化艺术品,基本上成了到阜城人手必备的纪念品了。

  同样像泊墨,那制作作坊在泊头镇也大大小小有好几十家,各有各的门道,最著名的金记泊墨、韩氏泊墨、坛子泊墨被誉为老泊墨三宝,而新进出来的秦风泊墨、蔡氏烟墨、梅林炭墨更是成为文人新宠,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也成为阜城古镇文房四宝中的一颗颗明珠。

  虽然就那么几样产品,但是阜头的商人们就能玩出无数个花样来,每年光是探花街文房四宝的销售额都已经超过2亿元,一排阜笔品质最高的能卖到八千多块,这还不是什么孤品一类的噱头玩意儿,就是真正的商品,同样最贵的一方堡砚卖出了十七万的天价,当然这不仅仅是砚台了,那得是艺术品。

  除了文房四宝外,字画的生意同样也是在阜头做出了大文章,像探花街数百家字画店,你要说里边真正有所谓的大家名人字画能有多少,绝大多数还是近现代和当代的一些画师、书法家们的作品,但是不容否认的是这些作品都多多少少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和鉴赏价值,从一两百一幅到两三千一卷,贵贱都有,而且你买了觉得还不亏,回去拿着欣赏也好,留存也好,都还觉得值,没准儿几十年后这位画家书法家出名了,你这东西就成传家宝了呢?

  “也是,老板,看样子你是胸有成竹啊,阜头就有十多家过来?”陆为民点点头。

  “嗯,陆书记,粗粗算一下也有十多家吧,都是探路的,估摸着后边还会有来。”老板笑眯眯的道,“这生意只要好了,自然就有人来,我们也希望这江洲镇能发达兴旺起来,凭借着宋州的名气,咱们也能好好做生意。”

  陆为民目光在店面里一转,就看见了悬挂在中堂上的一副字,笔走龙蛇,极有气势的一副草书,“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郊,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哪堪刺配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老板,不是宋江的真迹吧?”陆为民一看这幅字写得的确极有气势,酣畅淋漓之意透纸而出,忍不住点打趣道。

  “呵呵,陆书记,宋江的真迹可是在旬阳楼墙壁上,这算是临摹本吧。”老板也是个懂点儿历史的人,有点文人雅士的架势,“在这宋州做生意,总得有点儿和宋州有瓜葛的镇店之宝吧?这幅字就是我专门请咱们丰州一位大家写的,还有那幅‘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是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我也托朋友请了宋州一位书法大家帮我写了,还没送过来,到时候也是要挂在店里坐镇店之宝的。”

  “嗯,看不出你这生意做得倒是挺有头脑啊,那就预祝你生意兴隆了。”和老板道了别,陆为民一行人才意犹未尽的出了门,陆为民转头就问:“萧樱,阜头的旅游业情况你恐怕也是比较了解的,我不求江洲古镇能赶上别人,起码我们沙洲区也要有一个追赶目标,2003年阜头旅游业产值突破了20亿大关,我们这边和阜头的差距可不算小啊。”

  “陆书记,前段时间我和萧局长也一起去过阜头考察,了解阜头在发展旅游相关产业的一些经验做法,也还是有一些启迪,但阜头的情况也还是和我们这边有些不一样,他们那个昌南旅游影视基地吸引力非常强大,不仅仅是几个古镇和工艺品生产那么简单,在现代旅游和文化历史旅游的结合方面,他们做得很好。”李幼君接上话。

  “嗯,有启发就好,说实话,当时我在阜头当县委书记,发展旅游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阜头是典型的农业县,没有工业基础,可谓一穷二白,萧樱应该知道,那时候丰州最穷的两个县,一个双峰,一个阜头,都让我遇上了,要改变阜头的局面,怎么办?”陆为民一边走,一边感喟道:“工业无法一蹴而就,而阜头在历史古迹和景点上也还有那么一些优势,那么就只能在这上边做文章,没想到当时迫不得已之举,却做成了大文章。”

  “我们宋州的条件比阜头好了不知多少倍,但我们却没有真正把我们的资源发掘出来,宋州三国时期就是江南重镇,古迹尤多,而历经两晋南北朝和隋唐,遗址遍地,可我们真正下功夫去挖掘了多少?前期文化局做了一些工作,但很不够,现在大家都把心思放在抓经济工作上去了,忽略了这些方面,可大家注意过没有,这些遗址遗迹的保护挖掘同样也可以有机的与经济与商业结合起来,阜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希望幼君,萧樱,你们和沙洲、宋城还要好好在这上边下功夫。”

  两边的记者们和市委办市府办的秘书们,都很认真的在记录着陆为民的话语,只听得一片笔尖划纸的声音,当然也有人已经把录音笔打开,这样可以更方便回去之后来整理。

  “尤其是随着国内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旅游行业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相当长的黄金成长周期,这甚至会远超过其他行业的成长周期,而这个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纳也是其他产业所不能相比的,尤其是像餐饮娱乐、酒店住宿、商贸零售等相关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很有效果,能极大的解决我们市里缺乏必要就业技能的低端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是其他产业无法做到的。所以,如何抓住这个契机,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值得我们去好好琢磨和规划。”

  陆为民这番话也算是为前期全市旅游文化工作做了一个小结,同时也是为今后一段时间全市旅游文化工作定了一个调子,像江洲古镇这样的开发,还要继续进一步加大力度,同时要注重对历史遗址遗迹的挖掘保护,最为核心的一句是要把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与挖掘商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要把旅游业有机的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宋州一大亮点产业。

  ……

  “陆书记,您的观点和看问题的角度的确和一般人有些不一样啊。”

  葛天明的话让陆为民笑了起来,“天明,你这是褒我还是贬我啊?”

  “当然是褒扬您啊。”葛天明在陆为民面前很放松,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从京城下来的干部,还源于他和陆为民有些渊源,在来宋州之前,刘斌就专门给陆为民打过电话,甚至可以说葛天明来宋州也就是因为陆为民在宋州担任市委书记,也正是因为如此,葛天明才接受了陆为民的意见,挂任副市长,但却到区县一级担任主要领导来锻炼自己。

  “我怎么听着像是有点儿别有味道的感觉呢。”陆为民乐呵呵的道。

  “呵呵,陆书记,我是实话实说,您在别的区县都是大谈特谈工业兴市,招商引资是关键,到了我们沙洲,您就转口风了,要因地制宜,找准定位,服务全市,这听起来好像也不错,但是我们觉得总还是差点儿味道,现在我和老顾都有些着忙了。”

  葛天明也是打算要从陆为民这里探探底。

  顾建国和他说了与池枫谈工业发展这一块的问题,基本上算是与池枫取得了一致意见,认为沙洲的工业发展也要有一些新动作,不过这个观点还有待于细化和研究规划,尤其这还得要过陆为民这一关。

  市里边早已经确立了沙洲和宋城作为主城区,不是全市工业板块的重点发展区,但是沙洲区里经过讨论认为,沙洲如果单纯依靠第三产业,就很难真正有所突破。

  在这一点上,葛天明也是和顾建国研讨过了几次,而且也请相关产业研究人员来做过分析评估,认为沙洲的发展不能局限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一样要作为重头戏来打造,当然在产业选择上要有所甄别。

第一百二十四节 发展才是硬道理

  “差点儿味道?”陆为民把手放在了沙发扶手上,翘起二郎腿,微微颌首,“今天看样子天明是要和我说点儿事情呢,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怕是走不了是吧?”

  “陆书记,你这一说好像把在我们沙洲区吃顿饭都说成鸿门宴的味道了,我们只是觉得区委就一些工作和市里边的意见略有出入,或者说我们的理解不到位,想要向您汇报一下。”葛天明面部光洁,胡子茬儿都刮得光溜溜的,咋一看还真有点儿意气风华的模样,根本看不出是挨边儿四十岁的人了,甚至比陆为民看起来似乎还要年轻一些。

  不过葛天明不是愿意养尊处优的人,就凭对方愿意到区县一级来锻炼就能看出一斑,这是一个愿意做事,也想做成事的人,刘斌推荐给陆为民的人,自然也是要有些能耐和性格的人,对此陆为民还是很欣慰的。

  “嗯,是工业的问题吧?”事实上池枫已经找过陆为民谈过这个问题,但是陆为民还没有明确态度,把宋州划分为几个功能区,这是从长远出发的考虑,当然陆为民也能理解沙洲和宋城的忧虑,尤其是在目前泾渭分明的情况下,作为主城区,谁愿意与麓溪、经开区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难以望其项背呢?

  “对,陆书记,我今天也不客套了,我觉得市里边在规划上可能过分强调全市大局,过分考虑长远规划,而忽略了区县一级的考量和想法,而且我也认为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发展的势头来看,我们要用目前的眼光来看今后五年十年的发展趋势是会出现很大偏差的,也许你现在觉得考虑很周全的东西,三五年以后再来一看,哎呀,当时怎么想得这么狭隘这么粗浅呢,早知道当时就该如何如何,……”

  陆为民觉得颇为有趣,面前这一位居然在自己面前说这种话,不能不让感到好笑,要说对今后几年局面发展判断,谁又能和自己比?可葛天明的态度却很认真。

  “市里边对宋城和沙洲的定位我觉得大方向上是稳妥的,第三产业势必会成为宋城和沙洲经济腾飞的主要发动机,但是我认为这个主要发动机要加上一个之一的后缀,宋城和沙洲不应该只把目光落在第三产业上,尤其是不能一味专注于房地产业的发展,虽然房地产业的红火给政府的非税收入带来了很大的增长,甚至取代了税收成为财政收入的一大亮点,但是我认为这隐藏着风险。”

  葛天明的话让陆为民心中一动,“天明,你觉得房地产市场发展存在风险?”

  “不,一定时期内房地产市场仍然会欣欣向荣,而且房地产业发展也会有一个相当长的平稳发展期,毕竟我们国家城市化率严重滞后,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还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些都是支撑房地产业向好的基础,我所指的风险是地方政府因为房地产业的红火而丧失了培育其他产业的动力,产生了依赖心理,一旦房地产业市场进入正常发展状态,势必会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下行压力,而到那个时候再来想谋求转型,我觉得可能已经丧失了战略机遇期,而且面临的竞争压力会更大。”

  陆为民不动声色的问道:“所以你觉得沙洲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这一块?”

  “沙洲为什么要放松工业发展?就因为沙洲的第三产业比重在不断提高么?但是看一看数据报表就能知道,沙洲第三产业比例提高是建立在第二产业发展无力的基础之上的,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而且我们都知道第三产业的良性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第二产业的发展基础之上,虽然全市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惊人,但是这不能掩盖我们沙洲第二产业的落后孱弱。”

  葛天明有些激动了,“沙洲区不是全部都属于市区,我们仍然还有六个乡镇一二十万的农业人口,城市化也要面对这些人生存生活方式的改变,怎么来解决这一块?陆书记您在视察翼王街时说了一句旅游业对解决低端劳动力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还要说工业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我们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样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工业和服务业的双轮驱动,相比于其他区县,沙洲区,宋城区都更有这个条件和优势。”

  陆为民吁了一口气,这个问题在池枫和他谈过之后他就一直在考虑,自己在考虑一些问题上是不是过于超前了,也许宋州几年后沙洲和宋城要走上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路径,但是这还是2004年,而沙洲和宋城,乃至宋州市都还是一个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很普通的城市,而相较于那些常住人口远比宋州市少,但是GDP早已经破千亿的沿海发达城市来说,宋州还差得很远,工业化进程还远未达到预想的程度,城市化进程更是相差甚远,这个时候就要过分强调二三产业的均衡发展,是不是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准则,有拔苗助长的嫌疑呢?

  见陆为民有些意动,葛天明趁热打铁:“陆书记,我恳请市委认真研究我们沙洲和宋城的实际情况,我们虽然是主城区,但是工业化的水平很低,而服务业的发展实际上更需要工业化的拉动,同时我们也认真考虑过我们沙洲的工业发展方向,有一些具体规划,我们需要得到市委的支持。”

  “你们要搞工业集中区?”陆为民沉吟道。

  “对,我们要搞工业集中区,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要搞!”葛天明斩钉截铁:“我们也有规划。”

  “在哪里?有什么好的思路?”陆为民皱了皱眉。

  “初步构想是在西南边的建堂镇,那里紧邻麓溪和麓城,基础设施也不错,和工业发展的氛围也比较好。”葛天明顿了一顿,“产业思路上我们内部还有争议,主要是考虑到沙洲的具体情况,一些同志很急切,希望尽早改变沙洲的面貌,……”

  陆为民点点头,“区里先拿一个意见出来吧。池枫和我也说了,我想这个问题可以提交到市委市府来进行研究,天明,你和沙阳春都有这个意见?”

  “沙书记也和我在一起探讨过,我觉得……”葛天明有些张口结舌,好像沙阳春这家伙是在利用自己当出头鸟啊。

  陆为民摇摇头,似乎是在思考,好一阵后才缓缓道:“天明,沙洲发展工业,或许从现在来看是必要的,但是以后……,算了,我提醒你们一句,不要浮躁,更不要急躁,沙洲目前的局面应该说包括我在内的前两届市委市府都有责任,越是落后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沉下心来,沙洲不能像苏谯和遂安那样大干快上,沙洲的特殊环境决定了要搞工业,那也需要认真分析评估,什么才是适合沙洲的,怎么才能避免和全市规划不合拍,这一点上可以向经开区看齐,我的意见,标准只能高于经开区,宋城也一样,……”

  ……

  诸如沙洲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每一周都在上演着。

  每一个区县都有自己的规划和构想,每一个区县委政府都想要最大限度最短时间内实现自己所在区县面貌的变化,面对周围兄弟县区的你追我赶,任何一个领导都无法熟视无睹,同样对于他们来说,在仕途上的前进其实也一样面对着这些同僚们的竞争,而如何在竞争中实现压倒和胜出,最大的底气就是现在政绩上交出一篇耀眼的答卷。

  而在目前的形势下,最耀眼的政绩无疑就是要在经济表现上了,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财政收入增幅,招商引资额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些就是最核心最直接的要素,对抗比拼的结果往往也就是要在这些数据里产生出来。

  当然政绩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经济数据,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说,如何能够保障民生需求,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但是如果你要把这些要求具体细化,你就会发现这归根结底还是呀落实到经济的发展上来。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可支配财力的大小,没有充裕的地方财力支持,你怎么来实现民生保障的投入,你怎么来提高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水平保障,你怎么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修建文体设施要不要资金?完善社区服务体系要不要资金?增加公益性岗位要不要资金?改善城市面貌需不需要投入?

  这一切无不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伟人的一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确是有其深刻哲理在其中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9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4/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