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924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宋大成点点头,“也是,干部年轻化是个趋势,选拔干部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现在也逐渐是硬杠子,文凭不说绝对需要,但是一个实打实的全日制重点大学文凭,那也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了,这还没有算陆书记最拿得出手的实绩,不让陆书记去,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不过这对于今年宋州的发展会不会有影响?现在可是宋州增速咳嗽,全省经济就要感冒的感觉啊。”

  宋大成的话并无夸张之处,宋州增速拉动了全省增速接近10个百分点,2005年更关键,陆为民这样离职脱产学习,会对宋州产生多大影响,还真不好说。

  “省里肯定也有考虑,也没有免陆书记的职,肯定会对陆书记有一些要求,我估计陆书记肯定也要提前做准备。”关恒摇摇头,“你我就不要杞人忧天了,眼看着我们黎阳西梁望尘莫及,这会儿还替宋州操心,我们是该暗自窃喜希望宋州慢下来让我们可以有希望赶上才对。”

  ……

  郁波也是先和谷伟联系上之后约着一块儿来的。

  坐在郁波的奥迪座驾里,谷伟显得有些疲倦,郁波皱了皱眉,“有点儿吃不消?”

  “郁书记,我们罗崮要开车三个小时才能上高速路,这三个小时的路程都是山区盘山路,路况不太好不说,而且地势险恶,开车坐车都得要揪着心,我到省城一趟得六个小时,嘿嘿,你说吃得消吃不消?”谷伟展颜一笑,“至于说工作么?刚上手,一切都还在熟悉阶段,现在还谈不上其他。”

  郁波微微点点头,“你这一去昌西州,只怕没四五年是别想挪动了。”

  “我知道,有思想准备。”谷伟在这一点上倒是看得很开,当初从麓溪区委副书记位置上想要接任区长,未果,结果在招商局长呆了不到一年一下子到县委书记位置上,哪怕是一个偏远穷县,但毕竟也是跨了两步了,比起别的同僚,自己起码节约了四五年,还能怎样?还不知足,那就心口子太厚了。

  “感觉怎么样?”郁波看得出来谷伟虽然眉宇间满是疲惫,但是气色却不错,精神状态也还行。

  “风景很美,倒是一个老了之后养生养老的好地方,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基础条件太差了,基本上没有像样的工业基础,交通条件落后,主要是山区恶劣的条件制约了交通瓶颈打通,同样一段路,在平地上能修三公里的资金,在我们那里一公里都未必能修成。”谷伟感慨很多,“老百姓很淳朴,渴望改变面貌的愿望很强烈,但却苦于没有条件和路径,一句话,困难很多,缺项目,缺资金,更缺干部,缺头脑灵活,有思想和意识的干部。”

  郁波默然无语,这是落后地区基本上都存在的问题,要改变,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投入,而要单纯要以地方上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难度很高,这就需要从中央到省里的大力支持。

  就像罗崮这种县份,你想要吸引项目和资金,根本不具备条件,一没有良好的交通,二没有优势的资源,三没有熟练劳动力,四没有市场,可以说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根本就不具备产业落地的条件,除非你能把这些问题解决。

  “有没有突破口?”郁波也不问虚的,直截了当的问道。

  “嗯,现在还不好说,走了一些,看了一些,心里还是有些底,但的确条件太差了,和宋州比简直没法提,说句难听一点的话,要引来一个项目,也许需要四个要素,宋州基本上都能具备,顶多欠缺点儿,而在罗崮,那就得一个一个要素去从头来创造,而有些要素是你根本无法做到家解决的。”谷伟苦笑道:“虽然也知道昌西州很困难,但是其困难程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有一个最大感觉,那就是省里对昌西州这边投入太少了,本身条件就差,如果你在有意无意的忽视,放任所谓的自由竞争,那么其结果就是穷者愈穷,发达者越发达了。”

  “才从宋州走,就开始反攻倒算了?”郁波笑着打趣道:“宋州原来也一样困难,也一样是自己从困难中走出来的。”

第十二节 热血

  “在其位谋其政嘛,我知道宋州原来也有困难的时候,但是我们基本要素是有的,昌西州这边靠自己是很难解决的,我们也不是要上边把什么都包干,但是起码你要给我们创造一些最基本的条件,让我们有埋头苦干大干的条件不是?”谷伟摇头,“起码现在我觉得省里的态度还没有扭转过来。”

  昌西州在老少边穷四个字里占了三个字,老少穷,其最大的问题还是交通不便,虽然昌西州——青溪——昌州的高速公路已经建成,但是昌西州整体交通环境已经很糟糕,像谷伟担任县委书记的罗崮县和冯西辉担任县委书记的马腾县都是偏居一隅,距离高速公路最近的距离都还有好几十公里。

  昌西州各区县之间大部分都是二级路面,但这种名义上的二级路面实际上因为山势环境的限制,一来路面狭窄,二来因为相当路段都是山间河谷边缘徘徊,所以也很危险,维修养护不易,所以路况也不佳,所以在很多路段时速都限制在40公里以下。

  这种交通状况极大的制约了昌西州经济的发展,也是目前谷伟觉得最头疼的难题。

  像昌西州——青溪的高速公路,途经昌西市——蒙山——固城——新田——青溪市碧湖区,高速公路经过了昌西市、蒙山和固城两个县,这三个市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就明显好于其他县,而那些与高速路不沾边的县份的劣势就更加明显了,像罗崮要上高速公路,就还要胫骨55公里的二级路面,从蒙山与固城之间的尧镇站上路,而冯西辉担任县委书记的马腾县情况更差,马腾位于昌西市以西69公里处,需要先经过茂源县,从茂源上国道再到昌西市,才能挨着高速路的边儿。

  像这种情况,怎么谋发展?

  在谷伟看来,要解决昌西州七县一市一级一个林区的发展问题,首先需要解决交通瓶颈问题,而昌西州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要解决交通问题根本不是昌西州自身能做到的,不说高速公路,哪怕是你能改造成为标准的二级路面,一些路段裁弯取直,一些过于陡峭险峻的危险路段通过开凿隧道来解决,这些都是需要动辄数千万上亿资金,起码得省里拿出专门规划,每年拨出专项资金,中央还要有专门资金补助,这样才可能在未来几年里逐步解决,这样也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发展问题。

  “省里也有省里的难处。”郁波半晌才冒了一句,“昌西州的经济总量才多少?2003年才一百三十亿出头,今年也就一百五十亿出头,只相当于苏谯或者麓溪一个县区,现在各地发展经济的压力都很大,省委领导不也和咱们一样?一样要接受中央的考核,经济增速一样是戴在他们头上的紧箍咒,就像一条宋昆高速公路,投资也是几十个亿,但建成之后对宋州和昆湖经济拉动是明显的,没准儿就能让这两个市经济增速增长那么两三个百分点,可这几十个亿投在昌西州呢,哪怕拉动昌西州十个百分点又有多少?更何况这还不仅仅是拉动经济的问题,目前都要讲市场经济,谁来投资建设都要讲回报,像宋昆高速,江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就愿意投资,而昌西州的公路交通呢?建成高速公路,有多少车流量,收益如何?这些都是问题。”

  “那意思是都要以经济效益论英雄,那就不讲民生效益了?”谷伟也知道郁波的话没错,换了自己处于那个位置,可能也会那样想,但是现在是罗崮县委书记,就要占到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了。

  “当然不是,我们昌江省是落后地区,省里领导肯定要优先考虑把经济总量做起来,只有当经济总量起来了,省里才有足够的财力来投入到落后地区的建设发展上来,就像你说的,昌西州的交通问题,恐怕没有几百个亿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但现在省里可能拿出几百个亿来解决你昌西州交通问题么?那是分成几年也不可能,昌西州要发展,其他地方就不要发展了?”郁波很耐心的解释道。

  谷伟没有在多说什么,郁波说的都是道理,但关键在于昌西州能等下去么?不能,那么就只能自寻出路。

  也许郁波有一句话是对的,当初宋州也一样困难,却能突围而出,这不仅仅是有基本要素那么简单,而是要有一种寻找机遇的嗅觉和勇于突破的勇气精神,陆书记当初所在阜头也一样情况恶劣,丰州的条件并不比昌西州好多少,但是看看现在丰州的情况,已经逼近了老牌经济强市青溪,而阜头一样名列全省十强县。

  ……

  “昌西州有昌西州的特点,如果简单的要把两个地方拿到一起来比较,是不合适的,也不利于昌西州寻找自己的发展路径。”陆为民陪着贺锦舟走在江畔。

  下午四五点钟,还有一丝昏黄的太阳,但要不了多久,天就要暗下来,这年前的日头落得早,天色不到六点钟就要发暗,借着这个时候阳光还有那么几许暖意,在河边走走,感觉真不错。

  “这我知道,昌西州条件当然无法和宋州比,但昌西州总不能始终找这些客观条件来自我安慰吧?”贺锦舟两鬓斑白,但精神抖擞,健步如飞,“每年都用一样的理由来解释,说不过去,这一次省委调整了昌西州委和一些县委班子主要领导,我本人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我也知道这是必须的,打破这藩篱壁障,让新鲜血液新鲜空气进来,让我们昌西州感受到外界的阳光和空气,这才能真正让昌西州有所突破。”

  “锦舟书记,你这么看我就放心了,我想随着省里对昌西州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昌西——青溪高速公路已经开通,目前省里又在谋划昌湘高速全线打通,这对于昌西州来也是一大契机,我相信昌西州的情况会越来越好。”

  贺锦舟不客气的打断陆为民的话头,“为民,我们俩之间,你还和我说这些虚的干啥?好不好我自己心里没数?我们等不起,不可能等到人家都发展起来了,省里觉得我们昌西都成了一大漏斗拖累了,要来全力帮扶我们了,我们才来说发展的事情,我贺锦舟,我们昌西州委以及昌西州的老百姓也不会认同这个想法。”

  陆为民见贺锦舟面色激动,赶紧道:“我没这个意思,但锦舟书记,我们要实事求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昌西州的条件恶劣是摆在面前的现实,要改善创造发展条件,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我还是那句话,因地制宜,寻找突破点,现在昌西——青溪高速公路建成,这大大改善了沿线的投资环境,那么我觉得昌西州下一步就应该集中力量优先发展昌西——蒙山——固城这一线的经济,因为有了高速公路,这三个县市在吸引外来投资和项目时也才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样高速公路开通,也对于这三地的对外开放思维意识拓宽也有很大的作用,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也更容易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和先进意识。”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贺锦舟点头认同,“昌西州就像一条龙,而昌西市——蒙山县——固城县这一线就像是龙脊,只有龙脊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一条龙发展起来,我也希望伟峰、幼君、谷伟以及西辉他们能把宋州丰州先进的发展理念带到我们昌西州,能够为我们昌西州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为我们昌西州的老百姓造福一方。”

  贺锦舟把话题提的这么高,反倒是让陆为民有些担心了,他沉吟了一下才道:“锦舟书记,欲速则不达,伟峰也好,幼君也好,他们才来,恐怕也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另外昌西市和固城县,有了一定条件,但是要把好发展的脉,摸准发展之路,这还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分析评估,您得有一定心理准备,或许短期内未必能见到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为民,我心里有数,我只希望在我卸任昌西州委书记的时候,能够看到我们昌西州出现可喜的变化,我也给荣书记和杜省长说过了,请他们再给我三年时间,让我能把这把老骨头好好最后折腾一回,为昌西州贡献我最大的力量。”

  贺锦舟的话让陆为民也是颇为动容,这年头有如此朴实想法的人实在太少了,起码连自己都无法做到这一点,都还是要掺杂一些个人因素,但是贺锦舟却能如此坦诚,就凭这一点,也许自己都该要为对方出谋划策一番。

第十三节 探讨

  这种群体的小聚固然有联络情谊的因素在其中,但是在饭局上的对目下时局的纵谈才是最热烈的。

  对当下时局的把握,尤其是政治经济局面的分析判断,找出适合自己工作中的一方面,这些都是体制内人物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把生活和工作已经很自然的融为一体了。

  “昌州的情况比较特殊,应该说昌州发展速度既没有特别慢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快的时候,一直是一种不愠不火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宋州和昆湖在这几年里高速发展开始超越昌州,昌州市委市府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再不能扭转这种局面,恐怕就真的要掉队甚至永远无法跟上了。”

  黄文旭对昌州的形势估计很不乐观,宋州已经拉远了距离,而昆湖2004年的经济增速也相当于昌州的2倍,目前两市的GDP距离已经达到了七十多亿,这个距离说小不小,说大不大,要赶上不是不可能,但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变成一百多亿,鸿沟一旦形成,在现在各家都在突飞猛进的情况下,再来追赶就不容易了。

  “黄部,我觉得按理说,昌州的工业经济基础是很有优势的,即便是在现在我觉得昌州仍然有很多优势是昆湖乃至宋州都无法比拟的,稍稍调整方向,适度发力,追赶上来应该不是问题才对。”

  宋大成显得很不能理解昌州目前的孱弱,作为省会兼副省级城市,昌州的航空、动力设备、钢铁、汽车、电子产业,这些那一块都是工业板块中的大头,随便哪一个产业的增加值达到几百亿都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事情,还有诸如仪器仪表、矿山采掘和冶金机械等小项上也一样优势明显,但是就是这样,在宋州和昆湖的节节进逼之下却连连败退,被宋州甩远不说,现在昆湖也要碾压一头,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哀。

  宋大成的话说出了在座很多人的疑惑,想当年昌州是毫无悬念的碾压态势鹤立鸡群,即便是80年代初期最极盛时期的宋州比起昌州来说,也还是要矮一大头的,但是现在竟然沦落到了这种地步,被宋州超越也就罢了,连昆湖这种小字辈居然也可以欺负一番,不能不让人唏嘘感慨。

  黄文旭也对这个问题有很深的感悟,来到昌州,他才深刻认识到昌州与其他地市的不同,昌州是副省级城市,所有区县一二把手和市直机关的一把手都是副厅级干部,也就是说,这些干部的调整,都需要经过省委组织部的程序,而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任免权只能涉及到这些单位部门的副职。

  当然市委在市直机关和区县一把手任免上有很大发言权,理论上市委常委会通过的意见拿到省委那边都不会打回来,但是这个情况也导致了另外一个现象的产生,省委组织部那边要求市委在确定这些人选的时候要主动和省委组织部对接,也就是说省委组织部要主动参与到市里对自己下辖区县或者市直机关一把手的选拔中来,本来这在程序上也是合理的,提前介入,相互沟通协调,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是这个尺度却很难把握。

  如果省委组织部对某个人选“过于感兴趣”,那么在沟通协调中就会更加“主动”,主导权也会被省委组织部那边所掌握。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市委组织部这边就有些坐蜡了,你不能体现市委的意图,市委主要领导不满意,你要据理力争,省委组织部又是上级,而且还具有相当话语权,他要真坚决反对,这个人选就得要搁下来。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黄文旭才算是深刻领会到了副省级城市里边的门道有多深,办事儿有多难。

  他也是在丰州市干过组织部长的,现在换位到昌州担任组织部长,这份感觉对比就很不是滋味,在丰州,无论是市直机关还是区县班子调整,那都是丰州市委的事儿,而现在最核心的一把手任免权限在省委了,省委组织部甚至要参与这些干部选拔过程,越俎代庖喧宾夺主的滋味就这样,憋屈。

  这只是一方面的,昌州市委和昌江省委的关系如何来把握好定位,副省级城市如何来体现自己在全省的独特地位,如何来利用好自己作为省会的核心优势,这些都可以写几本书,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就那么几条,最大限度的争取作为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不同于其他地市的独有权益,体现自身的独有地位,同时又要很娴熟优雅的处理好与省里的关系,避免因为自己的独特地位引发省里的猜忌和不满,这是个很考纲的活儿。

  “嗨,一言难尽,昌州的情况只有呆过的人才清楚。”黄文旭也懒得多说,这种话题扯开来也说不清楚,不是当事人,领会不到,“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副省级城市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其带来的一些框框架架有时候也会成为制约一个地方发展的枷锁。”

  陆为民倒是能够理解黄文旭话语里的苦涩和无奈,当一个市委都对下边区县一把手的任免没有最终决定权时,其受到的制约会有多大,如果是换了汪正熹时代的昌州市委问题不大,汪正熹虽然是从昌州成长起来的干部,但是在省里威望很高,无论是当时的田海华还是后来的邵泾川都对其很尊重,但莫计成时代就不行了,莫计成一是外来户,二是能力上有欠缺,所以这个市委书记在省里话语权不够,现在彭海波的情况比较特殊,彭海波在工作上比较放手,而且很明显能感觉得出来他的心思没有在昌州上,而是有意接任分管副书记的职位,但是没想到被方国纲占了先。

  原来也有传言方国纲本来是要外调其他省份担任三把手的,但没想到留了下来,这也意味着彭海波的想法落了空,这是陆为民从曹朗在中组部的一个朋友那里得知的消息,当然未必完全准确,但肯定有其出处。

  彭海波没有能接任杜崇山的位置,那么只有两个可能性,要么继续打熬等待机会,要么就是寻找机遇走人,所以彭海波有多少心思会反正该昌州上,不好说,而且现在这种情况,你想要重塑威望,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原来你都放手,现在你要重新改变权利版图,那免不了就有冲突矛盾,短时间内昌州还得在磕磕绊绊里边过。

  昌州市委内部不安静,对于黄文旭这个新来的外来户来说,也很麻烦,工作重心如何调整,如何来适应这种有些混乱的局面,都是很微妙的事儿。

  “文旭,自个儿按照自个儿的想法做就行了,在其位谋其政,你是组织部长,你们市委和省委组织部那边多少会有磕绊,但你作为市委常委,肯定首先要确保的市委意图的贯彻,省委组织部就算是有些不舒服,但是也应该能理解你的处境,总不能把屁股坐歪了。”陆为民随口道:“这是起码的原则问题,至于说省委组织部有意见,该解释的解释,不理解的,那也只有任他们去,心底无私天地宽,翻不起多大风浪来。”

  ……

  像这样小聚的场合,发起者总要选择一些大家都能参与的话题来,以免冷场,黄文旭也是一个很擅长制造话题的人,现在到了昌州,紧邻省委省府,消息更灵通,话题也更宽泛。

  “大陆和台湾那边现在也直接通航了,虽然是采取这种包机形式,但有了这个开头,两岸联系必定会进一步更加密切,台资来大陆更便捷,而且日趋常态性,我估计这两年台资赴大陆投资会迎来一个较大的提高,而且覆盖领域范围也会大幅度增加,我有个朋友在苏省,据说他们那边的招商引资部门已经把现在已经在苏省有投资的台商作为重点公关对象,通过这些已经在大陆投资的台商来作为纽带,通过他们来牵线搭桥,吸引更多的台资赴大陆投资,据说效果很不错。”

  黄文旭的话勾起了大家的兴趣。

  “苏省本身就是台资密集地,我们昌江在这方面是短板,除了昌州、宋州和丰州台资略多,倒是应该好好琢磨一下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宋大成建议道。

  “不要只把目光局限于我们省内部,还是要主动出击,苏省这样做,我们可以主动到苏省去联系对接,总有对我们这边优势条件感兴趣的,资本家是逐利的,更看重的如何能让他们赚钱的条件。”贺锦舟接上话。

第十四节 各有滋味

  对于贺锦舟的话,谷伟微微点头,但是却只能在内心暗叹。

  像自己所在的罗崮,就算费尽心思去招商,但台资可能来么?基本条件都不具备,怎么谈得上招引项目进来?当然如果这对于像昌西市、蒙山县和固城县来说,就具备一定可行性了,毕竟有高速路和铁路相通,这一线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只要招商引资得宜,是完全有可能迎来一波快速发展的机遇期的。

  不过贺锦舟的话倒是给宋大成和章明泉等人一些提醒,苏省发展速度太快,涌入的资本、项目很多,不仅仅是台资,包括外资和内资都相当多,而对于像黎阳经开区和松阴县来说,都是机会。

  黎阳仅靠皖、浙两省,尤其是与杭州直线距离只有三百五十公里,可以说是昌江最靠近长三角腹地的区域,论条件,论基础,都不算差,当初黎阳地区一分为二,原本都以为把南黎阳地区(丰州地区)这一块最穷的包袱地区扔掉了,黎阳可以轻装上阵,没想到是十年过去了,黎阳的经济发展不愠不火,仍然是在全省中下游徘徊,而当初被视为穷乡僻壤的南黎阳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丰州市,却是异军突起,现在已经稳稳居于第二阵营的前列,与黎阳市的经济实力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种反差也让黎阳人很是难以接受。

  宋大成从丰州市副市长调任黎阳市委常委时,黎阳那边的干部也是滋味复杂,没想到昔日不屑一顾的南黎阳(丰州)居然现在抖擞起来了,也要来对黎阳的经济发展指手画脚了,但宋大成的经历摆在那里,阜头现在是整个原来老黎阳地区十多个县区里唯一一个闯入全省十强县的县份,宋大成就是从阜头县委书记起来的,你黎阳人不服气,那你看看你们北黎阳地区又有哪个县有冲击全省十强县的实力?

  正是这份底气也让宋大成既感到压力,同时也被黎阳方面寄予厚望,在担任黎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之后,黎阳经开区也迎来了比较显著的变化,这也是宋大成能够胜任黎阳市常务副市长的主要原因。

  黎阳经开区是昌江省距离长三角地区最近的市级经开区,在吸引包括台资、港资、外资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投资和项目上应该是具备一定竞争力优势的,前期宋大成的一些构想在经开区得到了实践,取得成效也印证了这方面的动作是有效果的,那么下一步随着台资的进一步放开,台商进入大陆内陆地区更加便捷,也会给内陆地区带来更多的机遇,尤其是台资密集的电子、塑胶、食品等领域,更是可以成为黎阳经开区的主要引资对象。

  ……

  在宋大成思考的同时,章明泉也同样在琢磨。

  他在曲阳的位置有些尴尬,市长助理兼松阴县委书记,曲阳市委书记尤连邦对他并不太感冒,这一点他很清楚,当初尤连邦与陆为民竞争丰州市长失手,结果到了曲阳,而自己和陆为民的关系大家都很清楚,所以章明泉虽然很满意自己上了副厅级,但是也清楚到了曲阳还得要夹着尾巴做人。

  好在是担任市长助理兼松阴县委书记,而不是直接担任副市长这一类就在市委市府圈子里,在下边毕竟要隔一层,天高皇帝远,也要自由得多。

  实事求是的说曲阳的条件和丰州相若,但是相较于丰州从黎阳地区分出来后主要领导干部都大多是从外调入的,所以也造就了丰州干部对外来干部并不太抵触,曲阳的干部就更排外一些,章明泉到松阴任职,也清楚要想在松阴在曲阳站稳脚跟,一是要和妥善处理好与本地干部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要拿出政绩来,你得拿出让干部群众服气的东西出来,你才能说得起硬话。

  松阴的条件其实并不比原来自己所在的南潭差多少,南邻粤省,东接闽省,处于昌江的东南边缘,但这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太过偏远,但是却紧邻闽粤,同时松阴境内水利资源尤其丰富,县内河流密布,主要属于东江水系,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不少,同时松阴境内矿产资源也相对比较丰富,尤其是稀土矿十分丰富。

  同时松阴果木资源丰富,松阴柑桔、脐橙极为有名,无核化渣,肉质嫩脆,含糖量高,果味浓郁,酸甜适度,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困扰松阴的难题还是交通,松阴既不通铁路,也不通高速公路,全县只有省道相通,而且路况也不佳,这是松阴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实在太精准的描绘了当前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最需要什么,但是一说到修路,这就涉及到资金问题,往往不发达地区都是因为地处边远山区,道路建设成本高投入大,而这也使得本地区在这方面靠自己力量无力解决,就成了恶性循环,越是交通落后,就越是闭塞,也就越是穷困,而越是穷困就越是没有资金来解决交通瓶颈,这样就成了一个死结。

  要破除这个死结,就必须要通过多方面筹集资金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省市两级的支持至关重要,同时通过有效渠道募集民间资金也是一个有益补充。

  松阴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是仍然面临解决交通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谈得上谋划发展。

  那么是否可以寻求台资来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呢?章明泉思考着。

  台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例子很少,倒是像港资和东南亚华资进入的情况不少,江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现在更是承接了宋昆高速公路项目,但宋昆高速公路项目的收益率肯定不是曲阳和松阴这样的地方建设营运公路能比拟的,这一点上恐怕还需要做周密的计算分析才知道这些私人资本是否愿意进入。

  章明泉琢磨着找个机会再和陆为民谈一谈,听听他在这方面的意见。

  ……

  “洛门的情况不好不坏,主导产业调结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涉及到巨大投资,但是不解决这个问题,环保始终像个紧箍咒一样勒在头上,市里边也很头疼,群众上访反应络绎不绝,去年就有三拨进京的,省里给市里压力也很大。”杨达金摇摇头,“感觉市里边还是没有打开思路,我也和主要领导建议过,要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魄力,老是这样缝缝补补,破坛烂罐舍不得丢,培育新兴产业放不开手脚,只会贻误战机,但奈何人微言轻,无人听啊。”

  陆为民也有些替杨达金惋惜。

  杨达金到洛门后并不太受重用,主要领导对他都是不冷不热,这也导致他在市里边不怎么说得上话,洛门本身在产业发展上就走了弯路,造纸业作为洛门头号产业,其给洛门带来的污染问题一直困扰洛门多年都未能解决,洛门市委市府也一直无法下决心在造纸业上下狠手,导致造纸业和相关产业仍然在洛门作为主导产业,而对其他产业的扶持力度却又不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9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4/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