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937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齐蓓蓓一气呵成,把自己内心所想和盘托出。

  “苏谯的钢铁、机械制造产业,麓溪和麓城的纺织、服装产业,遂安的电子制造业,都是机器人最大的用户产业,同时苏谯的机械制造和遂安的电子产业又能为我们经开区的机器人制造产业提供相当的技术基础和熟练劳动力储备,这种优势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我这里也准备了一份资料,主要是收集了近五年来南粤和浙省地区纺织、服装、汽车、机械、电子、电器等行业普通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数据,数据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的工业普通劳动力成本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而且每年上升幅度还在不断攀升,这意味着也许三五年后,我们的普通劳动力成本就将上涨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对于企业来说,降低人力成本也许将是一项不得不面临的艰难选择,那么机器人的需求将会出现不断增长的势头,这就是我们宋州经开区的机会。”

  ……

  齐蓓蓓的这番话也在第二天陆为民视察不二越工业机器人项目厂房工地时侃侃谈出,也让陆为民十分感兴趣。

  他真没想到齐蓓蓓居然有如此深远的思考,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本来他对齐蓓蓓已经高看了几眼了,虽然也有不少人对齐蓓蓓骤登高位有些异议,但是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现在看来自己不是高看了对方,而是低看了对方。

  郁波经常在自己耳边唧唧歪歪并非毫无因由,齐蓓蓓经历了这几年的历练,简直就如浴火凤凰,完全重生,以前也许就是一种漂亮的山鸡,而现在才真正有了一只凤凰的气质了。

  “小齐,你的意思是你们经开区现在已经确定了发展机器人产业作为唯一核心,但是因为机器人产业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如同搭积木一样不断积累垒砌,所以围绕机器人制造产业这一核心,高端电子、精密机械、光电一体化这几项产业会成为你们这项计划的前期重点?”

  “对,陆书记,我们就是这么想的。”齐蓓蓓倍感鼓舞,陆为民的理解和分析都很到位,先前齐蓓蓓还很担心陆为民能否理解到自己的意图,这个意图是她和郁波几番研讨得出的结论,可以说齐太祥和金满仓都没有能够真正参与多少,或者说他们就没有太多的理解和领悟到,没有真正跟上形势发展,但是陆为民却在离开了宋州赴京学习半年后只听了自己简短一番话的介绍,就能明白自己的意思,这让齐蓓蓓兴奋无比,“一个核心,三个支撑,形成一个三条腿凳子,共同发力。”

  “听起来很美。”陆为民笑着回应了一句,“但是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你们这个构想中有没有缺陷、软肋或者说短板呢?”

  “有。”齐蓓蓓毫不犹豫的道:“最大的短板就是我们在人力资源,主要是指高端人力资源方面有着很大的缺口,我们宋州目前的科研教育资源远不能胜任今后我们这一块产业的发展,目前我们宋州仅有刚刚升格为昌江工大的昌江轻工业学院和昌江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这两所学院,实事求是的说后者是培养高级蓝领而非科研型人才的学校,固然不可或缺,但是这对于我们今后发展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帮助有限,这也许要迫使我们今后不得不舍近求远与昌州、南京、沪上、杭州、庐州甚至更远的京城、武汉、重庆、成都等地的科研院校来进行合作,而这种合作的成本会相当高。”

  陆为民已经在心里竖了一个大拇指,这个女人太不简单了,真的是一隔三日便当刮目相看,这个女人的成长速度太快,完全颠覆人的观感。

  “很好,那小齐,你们经开区有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呢?”陆为民含笑问道。

  “现在还没有太好的办法,我们已经提出了和昌江工大和宋州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立机器人制造产业研究中心,下一步打算吸引企业也参与进来,当然在研究中业态和形式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毕竟涉及到各方的技术和利益保障,也还有不少壁障需要打破。”齐蓓蓓回答很干脆。

  “唔,我大致了解了,我的理解,就目前来说,机器人制造产业在我们宋州乃至国内也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这个初期我们宋州在科研资源上的短板还不明显,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这种短板如果不想办法解决,就会越来明显,也会越来越制约这项产业的发展,小齐,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

  陆为民的话很直接,齐蓓蓓看了一眼眼含鼓励的郁波,大胆道:“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改变这个短板难度很大,需要在诸多方面做出努力,我们可以通过扶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来弥补,但是研发中心建立就需要大量招聘技术研发人才,而这些中高级人才对生活要求相对较高,更愿意呆在各方面条件都十分完备的大城市,或许创业和事业心会有一定吸引力,但是家庭束缚又会让他们更愿意呆在大城市中,在这一点上我们宋州城市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别说和京沪相比,就算是和杭州、南京、武汉以及昌州在文化艺术、娱乐休闲、教育卫生等方面条件相比,都还有相当差距,所以就算短期内能以高薪、事业吸引对方来,但能不能长久留住和继续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还要看我们这个城市环境的优化改善,这是我的理解。”

第五十节 隐忧

  “很不错,这个齐蓓蓓的表现很不错,非常难得!”在返回市委的路上,陆为民很难得用了三句话来评点,陪同陆为民的张静宜和郁波都知道陆为民这是心情非常好的情况下才会有这样的表现,都知道齐蓓蓓这个女子看样子是对了陆为民的眼了。

  但实事求是的说齐蓓蓓的表现的确很引人瞩目,郁波也毫不客气用最好的评价来推荐自己这位得力手下。

  “陆书记,秘书长,齐蓓蓓文化层度并不算高,大专而已,而且要说专业谈不上对口,学师范的,但是这个女子有一个特质,那就是肯学肯钻,有一股子狠劲儿,只要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干好干成,最初我对他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几项工作交给她,都完成得非常漂亮,不能不让人称赞,陆书记,您是知道我的,都说我这个人做事要求有点儿苛刻,但对这个女子的工作我是非常满意,每项工作交给她都值得放心。”

  张静宜也知道郁波的这个性格,做事有点儿过于讲求完美,这也不是秘密,连陆为民在民主生活会上也点评过郁波的这个性格特点,过于讲求完美自然也就有弊端,那就是在有些时候容易苛求,容易在班子内部引发不和,这一点也是陆为民给郁波的告诫。

  事实上这一点在经开区班子里也比较明显,郁波相当强势,但是班子内部却不是很融洽,齐蓓蓓自然是郁波的忠实拥趸,而齐太祥和金满仓与郁波关系都有些疏远,甚至有矛盾,另外一个副主任则是不掺和旁观,但毋庸否认的是经开区今年的发展势头太好了,这极大的增强了郁波的话语权。

  郁波有意让齐蓓蓓来取代金满仓担任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的意图张静宜也有所知晓,现在看来他这个意图很有可能得逞,因为他推出的齐蓓蓓这个人选让陆为民也非常欣赏。

  陆为民的意图很明确,经开区要在今后几年里取代苏谯、遂安和麓溪,成为宋州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个火车头的意思并不是一定是指经开区的经济总量要超越这三个区县,而是指经开区在产业发展导向上要有创新,有新意,要起到引领作用,尤其是瞄准发展前景远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带动全市产业升级的头羊,而谁能做好这一点,那么他就会毫不犹豫的予以最大的支持。

  现在郁波在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任上表现如此优异,他当然要不吝支持,无论是人事权还是财力上。

  “嗯,小齐还是太年轻了,虽然工作很出色,但是也还需要好好磨砺,嗯,多角度全方位的锻炼一下,多压压担子,也有利于她的成长。”陆为民自然明白郁波的心思,笑了笑,“要不交流出去锻炼锻炼?”

  郁波一愣,苦笑起来,“陆书记,你这是釜底抽薪啊,经开区工作稍微有点儿起色,我们可经受不起,小齐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干,下一阶段我觉得市委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我看可以让小齐担任党工委副书记嘛。”

  陆为民和张静宜都笑了起来,陆为民摇摇头,“现在都在喊减副,党委减副是首当其冲的,你经开区有必要设那么多副职么?你说多设一个副主任还可以说是任务重,党委副职增设有多大意义?老郁,不要揠苗助长,来日方长嘛。”

  “是啊,老郁,齐蓓蓓年轻,又是女性干部,骤登高位,肯定有人眼红的,稳一稳是好事,真金不怕火炼,多干点儿成绩出来,也好让那些人闭嘴。”张静宜也道。

  郁波当然知道陆为民和张静宜的意见是中肯的,齐蓓蓓刚刚担任管委会副主任一年多时间,还很稚嫩,虽然工作很有章法,也有锐气,但是毕竟资历太浅,冒然将其提到更高的位置,只会适得其反,他现在这么说,也是要给陆为民和张静宜先施加一个印象,以便于日后真正需要动的时候这两人能够认可,陆为民自然不必多说,张静宜也是市委常委,同时也是女性干部,获得她的认可,日后在市委常委会上,谁要真的有不同看法,张静宜也可以以女性干部的身份帮忙缓颊。

  “陆书记,秘书长,我知道你们也是为小齐好,不过我还是觉得市委还是应当树立一个任人唯贤的风气,谁能干,谁敢干,谁肯干,这样的干部理应是市委优先选拔提拔的对象,不能老是停留于口头上文件上,真正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却要戴着老花眼镜去看对方的资历履历,动辄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将人拒之门外,我也打算找时间找曹部长沟通一下,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郁波的话让陆为民和张静宜都嘴角挂笑,陆为民道:“好啊,你有意见看法完全可以主动去和老曹沟通一下嘛,还有市委民主生活会的时候也一样可以提出来嘛,实在觉得不凑巧,中心组学习会时候大家谈看法的时候也可以提嘛,这是好事啊。”

  三个人之间的气氛显得很随意,打趣着,调侃着,这份融洽很难得。

  “陆书记,明天走宋城?”张静宜随口问道。

  “嗯,宋城,我也很想看看宋城的动作,后天走沙洲,这两个区据说都有很大改观,我心里也是很期盼,真心希望能够看到让我怦然心动的一幕。”陆为民不无期待的道。

  ……

  宋城和沙洲的调研足足耗去了陆为民两天时间,这两天时间陆为民都是采取上午调研,下午听取座谈汇报,然后晚上个别谈话的方式来进行。

  应该说宋城和沙洲的表现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的确变化不小,另一方面仍然还有一些惯性在驱动。

  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很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宋城和沙洲区委政府都还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房地产行业上,这一点倒是不能完全怪宋城和沙洲区委,就目前的局面来说,谁都能看得出来,房地产业的火爆是必然,只是看火爆程度和火爆持续时间罢了。

  那么一方面借工业园区建设造势,另一方面却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倾注在了拓展他们自己的新区建设上。这个新区其实也就是当初两个区自己建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一分为二,一块是工业园区,而另一块就是所谓的商务新区。

  既然是区一级的商务新区,自然也就要和市里的南城新区有所区别,一个向西,一个向东,工业园区自然要搞,但是商务新区也不能放松,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力度更大,因为毕竟对于区里来说,基础设施建设一推进到位,土地就是生地变熟地,价格立马翻几番,只要挂牌出让程序一走,有的是房地产公司蜂拥而来,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立马就打入指定账户,对于任何政府来说,这种诱惑都是难以拒绝的。

  陆为民是过来人,前世中他担任常务副区长一样也是被房地产业带来的巨额资金流弄得欲仙欲死,但是他同样知道房地产行业准确的说那就是一条不归路,本身就是一锤子买卖,单从产业发展上来说,无可厚非,但如果被这一锤子养刁了胃口,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已经习惯于这种非税收入作为财政的支柱,一旦房地产业丧失了动力,土地出让受阻,那么政府财政就会陷入危机,而各种支出开销,尤其是一些刚性支出却又不是你想停下来就能停下来的,所以到那时候,政府就真的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他专门和两个区的主要领导进行了相当郑重其事的谈话,明确指出,房地产行业目前虽然较为景气,的那是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产业对于宋州这样一个制造业为根基的城市来说,其主要作用还是以保障城市供应需求为根基,难以真正成为宋州支柱产业,当然在局部范围和特定时期内,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会带来相当可观的动力,但是需要认真引导和分清楚其与工业和其他第三产业的本质区别。

  陆为民对两个区确立的工业园区发展方向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评价,要求这两个区要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发展工业园区和主导产业上来,要分清楚主次,搞明白本末,可谓言之凿凿,也让包括葛明和沙阳春在内沙洲和宋城两个区的领导都意识到陆为民这番话是有所指,而且态度是格外明确。

第五十一节 调研

  陆为民的调研如同一阵旋风席卷而过。

  对于苏谯、遂安、麓溪、麓城四个经济大区县的调研陆为民更多的是看和听,毕竟这四个区县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自我发展路径,它们只需要在自己既有的路径上进行优化和突破。

  优化不必说,突破创新也是在既有基础上的尝试,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政实力作后盾,这种尝试要比那种孤注一掷强得多,哪怕错了,失误了,马上可以调头重来,并不影响大局。

  苏谯依然是依托河图科技产业园,大力发展高端机械制造加工和特种机械制造加工,不求大,力求专精,力求独特,力求竞争力强,在产业细分市场上下功夫。

  这一点在谭立锋时候已经初现端倪,而池枫担任苏谯县委书记之后更是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积极鼓励和引导本地机械制造加工的龙头企业与昌州、南京、沪上、武汉等地的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力求占据高端市场,这一点也得到国家科技部的高度评价。

  6月份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一位副司长莅临苏谯,考察了苏谯三家机械制造企业,对苏谯高端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高度评价,表示科技部会高度关注苏谯高端机械制造和加工产业的发展,并会考虑拨出专项资金予以扶持,鼓励苏谯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积极进入国际国内高端设备市场。

  苏谯机械制造和加工企业也是备受鼓舞,苏谯县委县政府也适时出台政策,表示国家科技部给予的扶持基金,县里会争取省市两级配套,县里再以双倍于中央、省、市三级下拨资金的资金配套,预计可达到一亿元的产业扶持资金来支持县里的机械制造业进行升级和技术改造,只要获得认可的企业均可以政府贷款贴息、技术改造扶持基金支持等方式直接获得政府财政支持,上不封顶。

  这个消息也是在苏谯机械制造行业引发了相当大的震动,一亿元,再来一句上不封顶,虽然有点儿夸大的口气,但是足以显示出苏谯县委县府在这个问题上坚决态度,于是乎从七月开始,就陆续有企业开始投入巨资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一时间发往德国、日本的高端设备订单也开始猛增,而苏谯县委县政府也毫不含糊,派县科技局的干部进入企业进行了解核查,实打实的准备予以财政贴息和资金补贴。

  与此同时,各个企业前往沪上、武汉、南京、昌州等地高校和大型国企挖人才的动作也是络绎不绝,仅七月份就有七名技术和研发人员来到宋州,估计这股风潮下半年还将继续猛吹。

  而且据说池枫也在苏谯多个企业进行调研时肆无忌惮,甚至是恶狠狠的狂言鼓励这些企业要挥动锄头猛挖那些各地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有大型企业的高技术人才,不要吝惜高薪,县财政会予以补贴,同时会根据这些企业的用工、税收状况,为这些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技术名额,从户口、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申请市里统一予以奖励支持,这一点也得到了秦宝华毫无保留的承诺支持。

  秦宝华也打算把池枫的这个建议扩散到全市其他区县,只要是在全市范围内符合标准的企业,都会予以一定数额指标,解决这些专家和高技术人才的户籍、子女就学、住房和其他技术补贴一类的福利,尤其是在住房和子女就学问题上很有吸引力。

  全省乃至周邻省份的很多人都知道宋州从小学到高中的基础教育质量水准极高,丝毫不亚于昌州,甚至有过之,而且这几年来几个著名的教育机构或独资,或者与宋州本地著名学校联合办学,宋州教育名声更是声名大噪。

  当然宋州几所中学像求实、树德以及鼎新国际等几所学校每年也当得起这个名声,每年考上清华、北大、人大、中科大、复旦、浙大、沪上交大、南开、同济、哈工大等名校的人不可胜数,像省内很多条件较好的家庭都把子女送到宋州来就读,甚至连周邻省份也有不少人把子女送到宋州就读,甚至不惜在宋州租房陪读。

  也正是在这些学校的名声吸引下,来宋州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像苹果国际这一类的私立独立教育机构也觉得宋州环境极其适合教育产业发展,所以也有纷纷来此落地或者加大投资力度,这种循环之下,使得宋州这一块的影响力更大。

  教育这一张牌现在越来越成为宋州的王牌,虽然在高等教育上无法与昌州这样的省会城市相比,但是像基础教育这一块却已经是超越了昌州了。

  相较于苏谯产业的调整,遂安则有点儿另起炉灶的感觉。

  太阳能光伏和多晶硅产业虽然和电子产业密切相关,但是更多的是和电子材料关联比较大,而太阳能光伏组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比较低端的电子产业,只是用途差距较大而已。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多晶硅产业在目前来说可谓是红得发紫,陆为民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这个蝴蝶翅膀似乎提前引爆了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爆点。

  前世中本来要到2006年才开始突飞猛进的这两样产业,似乎从2004年就开始在宋州勃兴起来,由于宋州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多晶硅产业上的提前布局,在各种配套设施和政策上市县两级都给予了较为完善和优厚的条件,使得进入2005年后涌入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多晶硅产业的资本和项目更加汹涌。

  从2004年第三季度开始到2005年第二季度,又陆续有七个太阳能光伏组件和多晶硅项目在遂安落地,其中有五个是多晶硅项目,而且都是年产在1200吨多晶硅以上的项目,没有一个是产能低于1000吨的项目,其中最大的一个达到了3000吨的最大产能,还有两个都是2200吨的最大产能,规模比起第一批显著扩大,协议资本高达四十亿元以上,截止2005年7月,这几个项目实际投入资金也达到了24亿元,这样的火热程度远远超出了陆为民的想象。

  遂安现在可以当之无愧的拍着胸脯说,遂安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太阳能光伏第一城,世界硅都,当然这个硅都和硅谷的硅字虽然字相同,但意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陆为民在考察了遂安之后也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遂安的太阳能光伏和多晶硅产业正好赶上了欧美这一波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热潮,甚至还提前了预热,这比起前世中那种无数个跟风项目都是在2008年以后才开始涌入,赶了个晚集,导致血本无归的情况要好太多。

  现在这些项目大多都能在2007年底之前建成投产,起码也都能撵上一波热潮,只要不是太贪婪毫无节制的继续加大投入扩张产能,都不至于陷入深渊,像前期吕嘉薇参予的这几个项目都应该可以赚得钵满盆肥,甚至是只要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就已经开始动工开建,能在2007年年中能够投产,基本上都能回收成本之后还大赚一笔。

  忧的是一旦这股风潮随着欧美多晶硅价格暴涨起来,恐怕就不是地方党委政府所能控制,无数资本会发疯一般的涌入,这种情况在前世中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你相关职能部门如何提示风险,都没有人相信,更没有人理会,只有当价格暴跌让他们亏得吐血,他们才会真正意识到市场风险的残酷性。

  对于陆为民来说,现在他也是无能为力,他没有这个权力去干涉市场行为,现在如此多的资本涌入这个行业,客观上也促进了遂安成为全国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最大制造基地,对于遂安的工业实力乃至经济实力都有着显著的提升,同样也给遂安的财税收入带来了大幅度提升,对于宋州,对于遂安来说,都是好事。

  至于说真正到了行业过冬的时候,地方政府也谈不上有多么大的责任,毕竟这是市场经济,市场行为。

  现在的陆为民也只能往好里想,希望能够在2009年太阳能光伏泡沫吹得最大的时候自己能够给它们泼一盆冷水,或者帮他们先把泡沫挑破,毕竟那一跤跌下来摔得太惨,以至于无法爬起来了。

  就这么个情况陆为民也很含蓄委婉的和遂安现任班子以及几家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企业的项目负责人都谈一谈,谈的时候还得要注意策略和方法,不至于引起对方的反感,但是很显然现在这种环境气氛下,谈这个没有人相信,或者说没有人能听得进这些。

  谁能预言几年后的事情,现在连这个产业都还处于大热之前,谁就能断言到大热之后的骤冷,实在太夸张了,所以陆为民自己都觉得有点儿为时过早,也只能是说说而已。

第五十二节 会更好

  对于麓溪来说,2005年大概是一个不太让人满意的年份,虽然麓溪的经济增速依然强劲,但是苏谯增速依然不减,而遂安的气势却更惊人,随着遂安的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企业逐渐进入竣工和试生产阶段,苏谯和麓溪承受的压力也更大了。

  上半年苏谯GDP总量以124亿的略微领先麓溪123亿,两个区县的差距只有1个亿,竞争处于白热化状态,而遂安的经济增速也并不慢,以110亿紧随苏谯和麓溪之后。

  但是大家都知道从9月份开始,遂安的几家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企业就要陆续建成投产,而无论是太阳能光伏组件还是多晶硅项目其带来的工业增加值都是相当可观的,对于地方经济拉动更是显而易见的,届时前八个月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60%左右增速的遂安可能会一跃攀升到80%以上,甚至可能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遂安和苏谯、麓溪之前那十多个亿的GDP差距,在最后几个月里可能很快就会被抹平,甚至反超。

  这给了苏谯和麓溪很大的压力。

  麓溪今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仍然遵循原来定下来的原则,即以商贸流通业为纽带,以大服装产业为核心,努力促成商贸流通业和大服装产业的互动互通,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应该说这一战略思想还是相当清晰的,随着小商品城二期和服装城的建成开业,加上宋州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的影响力越拉越大,宋州在小商品和服装制造业上的规模效应也逐渐显现,同时体育用品产业也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尤其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体育用品产业更是蓬勃发展。

  而宋州全市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麓溪的商贸流通业带来了新商机,像麓溪今年准备筹建的一个二手机器设备市场,鉴于宋州钢铁和机械制造加工业相当发达,使得各种机械设备的需求也很旺盛,这也促成了这样一个二手设备市场的产生。

  与此同时一个大型五金暨标准件批发市场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当中,届时这个市场建成将成为昌鄂皖结合部最大的标准件专业市场。

  这两个市场一旦建成,将会进一步巩固麓溪作为宋州商贸流通中心的地位。

  麓溪目前三产比例中第三产业比例已经远超第二产业,这并不是说第二产业发展不力,而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实在太快,相比之下第二产业就有点儿相形见拙了,尤其是像部分低端的鞋帽、饰品、服装和纺织产业已经有向麓城转移的迹象,更加剧了这个比例对比的变化。

  为此麓溪区委区政府对于第二产业也确立了全力发展上规模、具有自身品牌影响力的大中型服装鞋帽企业和体育用品产业这一目标,而邻近的麓城则主动承接了一些低端和规模较小的企业向南转移,像麓溪和麓城结合带的几个乡镇成为了最主要的纺织、帽袜、制鞋、鞋材、饰品的主要聚集区,为次麓溪和麓城也专门建成了几个专门工业园区来为这些产业转移提供支持。

  对于麓溪出现的这种情形陆为民倒是觉得很正常,而且也赞同麓溪提出的应对策略。

  宋州历史上就是传统的长江中下游结合部的商品物资集散中心,现在虽然这现代工业的兴起,宋州又成为了重要的工业城市,大量的工业制成品正好可以通过这里的港口码头、铁路编组站、高速公路枢纽和航空港进行中转输送出去,同样各种物资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输入进来。

  对整个宋州市来说,商贸物流业的勃兴也就决定了宋州是否能够从一个工业型城市转化为综合性城市的关键,在这一点上,麓溪就要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

  从现在的表现来看,麓溪当得起,陆为民也希望麓溪能够一直把握住这个节拍,要充分的把商贸流通和自身第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携手共赢。

  宋州的四个传统经济强县区中无论是苏谯、麓溪还是遂安,1—7月的经济增速都是略低于全市平均经济增速的,唯有麓城以88.6%的经济增速傲视群雄,虽然无法和经开区相比,但是经开区的经济总量基数很低,不过区区十来个亿,而麓城不一样,那也是十强县,过百亿的GDP,能够以百分之八十几的增速增长,怎么看都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倒不是说常岚去了麓城就有那么大的本事让麓城改天换地,实事求是的说应该是天时地利人和都被常岚给占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9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7/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