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945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呵呵,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消息,对他们目前正在美国进行的收购有一定帮助,如果事情成功,那么这个人情就大了。”

  陆为民知道如果沪上电气、黑河电气与通用电气真的达成了协议,那么这个竞标联合体的战斗力就不可小觑了。

  东芝很有实力,也舍得砸重金,但是如果意识到GE和沪上电气与黑河电气的联盟结成联合体,恐怕他们在中国市场上想要深挖一锄头的愿望就要打折扣了,而且中国政府方面已经很明确的表示出了不会允许某一家非中国企业能在国内核电市场独大的态度,这对东芝也是一个打击,没有中国市场这一块底气,他们花重金拿下西屋电气,盈利点从而来?

  所以这一次的最后竞标还真的有些扑朔迷离,沪上电气他们和GE联手,肯定出价上会更高,和东芝竞争,鹿死谁手,还很难说,不过这起码意味着已经具有和东芝一搏之力了。

  秦宝华也知道沪上电气在美国竞购西屋电气,但是具体情况却不是她关心的了,只是有些好奇陆为民又怎么能给沪上电气提供消息了。

  “那陆书记,你可得把这个人情给用足了,沪上电气如果生产制造基地能够转移一部分到我们宋州,对于增强我们宋州工业实力很有帮助,它很切合我们的机械制造加工和电子产业,能够起到很好的连接效果。”秦宝华对此很重视。

  “嗯,宝华,这事儿我会盯着,他们跑不掉。”陆为民很有把握,“中石化那边进展怎么样?”

  80万吨乙烯项目也是陆为民很关心的事儿,这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对宋州的产业稳固有很好的定海神针效应。

  “很顺利,我们这边因为在前期工作推进得比较早,所以手续一下来,马上就可以动工,中石化那边和施工单位都非常满意。”秦宝华颇以为傲的道:“用地、用水、用电以及各方面配套都基本上按照时间节点在推进,不会耽搁。”

  “陆书记,秦市长,能不能别这么敬业,还有的是时间工作,开完会就听你们两这你一言我一语,每一句离开了工作,能不能让人轻松一会儿啊?”张静宜实在忍不住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陆为民和秦宝华都笑了起来,“还是静宜提醒得好啊,我们也别变成机器人了,虽然我们这里日后可能会是全国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基地,但是我们自己不能变成机器人。”

  “陆书记,不二越的机器人项目建设进度也很快,我估计……”一提到机器人,秦宝华又有些克制不住,下意识的想要谈不二越在宋州的机器人项目,看到陆为民嘴角的笑容,秦宝华才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习惯了,嗨,是真习惯了有点儿改不了啦。”

  “那就得请静宜多监督你了,别太投入了,咱们也得学会调剂自己工作和生活,别弄得像祥林嫂一样,见人就说咱们宋州产业上的事儿,……”陆为民也在打趣。

  三个人这才话把话题岔开。

  ……

  回到常委楼,陆为民下意识四处打量了一下,又是几个月没回来,都觉得有点儿陌生了。

  宋州的常委楼和市长楼都没有进行房改,保留下来作为家不在宋州的在职副厅级以上干部的宿舍,陆为民、秦宝华、林钧、张静宜、池枫、葛明、孙道滨等人都住在这里,当然你如果觉得宋州房市看好,愿意自己在宋州买房,当然也欢迎。

  不过貌似没有哪位市级干部在宋州买房了,倒不是买不起,可能大家也是有意识的避嫌,难得弄个瓜田李下的嫌疑。

  吕文秀把陆为民送到了门口,就被陆为民撵走了,他不需要谁来帮自己收拾,何况他也知道自己虽然没在宋州,但是吕文秀肯定经常过来帮自己打整,自己也不是没手没脚,有些事情一样可以做。

  虽然张静宜再三提醒别老是谈工作,但是回来不谈工作可能么?所以话题还是老是要回到工作上去,让人很无语。

  不过陆为民倒是很喜欢这种氛围,回来就是为了工作的,尽快了解情况,熟悉情况,也可以尽快重新进入状态。

  从秦宝华的一些介绍中,陆为民也对一些具体工作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应该说情况真的很不错,尤其是在市区这一块,经开区、宋城区、沙洲区这三个地方的表现都超出了最初陆为民的预料,应该说今年宋州经济增速能达到77.7%,GDP能突破1800亿达到1810亿,固然有几大经济强县区的功劳,但是沙洲和宋城的表现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第七十二节 CBD构想

  经开区不用多说,郁波的表现有目共睹,在产业选择和培育上,经开区走到了全市前面,虽然就GDP总量来说,经开区还无法和几大经济强区县相比,但是其产业优化性、前瞻性以及发展潜力上来说,都更具优势。

  让陆为民有些意外的是沙洲和宋城,除了沙洲和宋城搭建起了工业园区发展顺利外,沙洲和宋城的经济增速提升更多的还是来自于第三产业,最主要的还是房地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当然也还包括医疗和教育产业,另外还有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就是包含在大旅游业当中的酒店、餐饮和娱乐服务行业。

  房地产业发展最快的南城新区以湖山大道为界,以东是宋城区,以西是沙洲区,随着一环线的全线贯通,二环线的推进加快,两年前还被视为荒郊野地的一二环之间,尤其是南一环和南二环之间这一片紧邻螺子岭不远的区域,顿时就变成了房地产开发商们眼中的香饽饽,而宋州快速增长的经济和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也是房地产商们敢于下重注拿地的主要底气。

  仅仅是2005年一年里,南城新区的一二环,也就是南一环和南二环之间就有多达十八块土地挂牌出让,而几乎每一块土地都引来无数开发商的竞逐,南一环内的土地更成为了房地产巨头么眼中的金子。

  而市政府也是有意先对南一环和南二环之间土地进行挂牌竞拍,而暂时搁置了部分一环线内的土地,在房地产商们眼里,这显然是市政府在故意待价而沽,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

  这个猜测也没有错,市里边的确是有意放缓了地段更好的土地的挂牌出让,因为谁都看到了如此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带来的肯定是地价的一路飞涨,越是好的地段,其地价涨势就越猛。

  但总的来说,宋州市政府的重心还是没有放在房地产这一块上,这也是陆为民来宋州之初就确立的原则。

  宋州首先是一个工业城市,制造业是宋州的根基所在,其次才是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这两点是宋州保持自身竞争力优势的根本所在,只有在这个根本之上才能谈得上其他。

  房地产行业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其首要属性是满足普通民众的住房需求,其次房地产行业应当健康发展,要为宋州城市发展提供较强的竞争力,这也决定了宋州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应该与宋州城市发展同步,不宜过于拔高房地产行业的地位。

  当然这只是宋州市委市府内部确定的原则,只能说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这个指导原则的指导意义相当有限,主要是依靠土地供给来平抑地价和房价。

  陆为民也知道这不是一个地方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但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应当要有这样一个姿态,至于说能起到多大效果,只能说尽力而为。

  但陆为民态度很明确的表明了宋州的前景在于工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或许在将来会逐渐赶上来,但不是现在,现在的宋州还没有到可以轻视第二产业的地步。

  不过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升温,宋州这样一个经济突飞猛进的城市免不了也会引来各地房地产商们的觊觎,来自省内外的房地产开发商们也都纷纷涌入宋州,这个势头从2004年就开始出现,2005年更为凶猛,而本土的房地产商们自然也不甘示弱,依仗本土优势发力,和外来大鳄们展开激烈的竞争。

  新开发出来的楼盘一个接一个,像南城新区一个月内就可以有四五块土地同时开建,去年12月仅南一环线两边就有多达七个楼盘在同期开盘,但是即便是这样大的供应量,仍然被汹涌而来的购房者抢购一空,这不能不说市场经济不是哪一级政府能够控制得住的。

  南城新区内主要还是以住宅开发为主,但是在沙洲和宋城的老城区内改造则主要就是以商业区的改造为主了。

  陆为民在七年前担任宋州常务副市长时对宋州老城区的改造就持谨慎态度,一方面是宋州老城区古旧遗迹遗址多,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式建筑物多,开发老城区难度大,不易形成规模,另一方面宋州城南地区郊区以浅丘为主,拆迁量小,从当初发展城市的角度来看,向南发展是趋势,同时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城区规模的迅速扩张,所以基于这两个因素的考虑,陆为民才启动了南城新区的建设规划。

  现在看来当时的构想是明智的,在财政状况尚不丰裕的情况下,优先开发南城新区,保证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为宋州城市发展腾挪出了足够的空间,现在宋州财政相对充裕不少,那么也就有更多的余地来对老城区进行开发改造。

  不过陆为民在对老城区开发改造上仍然持在很多人看来是相对保守的观点,这也让包括市里很多干部都举得费解,认为陆为民在很多工作上思路都相当开放前瞻,唯独在老城区改造上却异常保守,陆为民给出的解释是老城区改造应当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要建立在保护老城区旧有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宋州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内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这些东西一旦遭到破坏,便再无恢复的可能,这种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所以必须要谨慎。

  这个观点在本届市委市府内部内被陆为民屡屡强调,所以也就形成了老城区内改造力度较小,进度缓慢的情形。

  当然改造力度小,也并非不改造,鉴于南城新区的环境更为优越,大量城市人口南迁,老城区改造更多的是从打造商业中心区的格局来考虑,陆为民也曾构想过要打造城市CBD的意愿,但是他也清楚,城市CBD不是想打造就能打造的,没有足够的产业作为底气,说句难听一点的话,没有雄厚的GDP和财政收入作为支撑,没有相对成熟的第三产业支撑,这个CBD就算是把架子搭起来,那也是有骨无肉无血,是个空壳子。

  就目前的宋州来说,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当健康顺畅,今年全市GDP已经突破了1800亿,按照通行的说法,一座城市的GDP如果低于3000亿,那么建设CBD就是空中楼阁,当然也有学者把这个标准降低到了1000亿,但是陆为民认为3000亿是基本数,当然在未达到3000亿之前,你可以有自己的规划和初期建设,但是你要让一座城市的CBD真正发挥CBD的作用,成为真正的中央商务区,GDP低于3000亿就是残缺的,或者是不成功的。

  除了GDP总量外,CBD对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也有较高的要求。

  在陆为民看来,宋州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06年GDP突破2600亿是不成问题的,甚至摸到2800亿也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最迟2007年GDP就可以轻松超越3000亿,届时,宋州就不得不考虑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发展,这也是一座城市发展到高级形态的必然要求。

  但是就目前宋州的第三产业发展来说,却还远远不足,不但是第三产业规模上不足,在三产比例上所占比例太低,而且第三产业中一些高端产业诸如工业设计、电子商务、会展会务、文娱传媒、文化创意类的服务类和高端创意类产业还很欠缺,这些都是日后要想打造CBD的软肋。

  这一点上陆为民觉得自己可能先前也有些过于注重夯实产业基础而把精力放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上去了,现在来进行调整也不为迟,所以他对宋城和沙洲在旧城改造时着重发展第三产业这一动作十分重视。

  宋城区和沙洲区在大力发展酒店、餐饮、娱乐、休闲、百货零售等产业形态上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麓溪区的崛起占据了商贸流通业的制高点,对于宋城和沙洲的刺激是巨大的,但是麓溪已经远远把沙洲和宋城甩在了身后,现在沙洲和宋城要迎头赶上,就必须要走自己的路径。

  ……

  陆为民房间灯一直亮到了凌晨一点才熄灭。

  他把吕文秀近期为他准备的多份资料和文件都一一浏览了一遍,同时也批阅了一些积压了一段时间的文件,本来该秦宝华批阅的,但是秦宝华却很避嫌,从2006年1月1日之后的文件都留给了陆为民来批阅。

  既然回到了市里边,那就要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距离春节至少有半个月时间不到了,陆为民不得不抓紧时间。

第七十三节 城市竞争力

  只剩下半个月时间就是春节,实际上2005年已经过去,等待的是2006年拉开序幕。

  陆为民不确定自己还能在宋州市委书记位置上呆多久,也许一年,也许半年,也许就是两三个月,但一年制中青班的确让他的前程充满了变数,所以他必须要抓紧时间布局,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意图都要推出来,赢得大家的认同,并贯彻下去。

  实际上从和安德健谈话之后,陆为民就开始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省委和中组部真的有意要让自己挪位,自己该在离开之前做些什么?

  自己在宋州已经呆了一年半时间,如果说前三个月是自己在重新摸底定调,2003年内第四季度开始的十五个月就是在开始排出自己的发展套路并付诸实施了,效果是明显的,而2005年这一年来的表现虽然是在自己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但是实质上大家都清楚,这一年其实就是2004年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推动,或者说巩固,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应该说成绩是摆在明面上的,宋州连续两年的经济高增长,使得宋州已经和包括昆湖和昌州在内的省内其他城市拉开了一道深深的鸿沟,宋州现在的目标对手已经不再放在省内,而是置身于全国这个范围内来了。

  1810亿的GDP使得宋州仅以66亿之差落后于济南,20亿差距落后于哈尔滨,屈居全国城市GDP的第二十一位,这让陆为民和省委几位主要领导也是颇为遗憾,要知道这是包括四个直辖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以及所有省会城市在内的大排名,而排在宋州之前的普通地级市只有四个,苏州、无锡、佛山、东莞,苏省和粤省各占二个。

  宋州的第二产业发展是健康的,从产业培育到导向发展,第二产业的发展不但后劲十足,而且前景宽阔,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宋州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是有些缺失的,或者说是不太完整的,虽然麓溪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远高于第二产业,虽然老城区两个区的第三产业比例也高于第二产业,但是对于苏谯、遂安和麓城这三个经济强县来说,第二产业的比例仍然高于第三产业,而且高出比例还不小,同样经开区、烈山和叶河也是如此,这也拉低了全市第三产业所占比例。

  宋州要走上综合发展的现代化之路,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成为比例,当初陆为民的确为宋州的产业发展制定了一个方略,那就是全力发展第二产业,打好基础,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方略的实现时间有所提前了,也就是说,这个方略需要提前调整了,是该重新考虑二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了。

  着力培育第三产业需要纳入议事日程了,好在麓溪、沙洲和宋城已经走到了前面,麓溪当然没啥说的,但是沙洲和宋城还需要有更科学合理的规划。

  目前这两个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还属于野蛮生长阶段,这固然是市场经济所决定,但是要让这种野蛮生长更健康,更具有可持续性,政府的适度介入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趋利避害,优先发展,略有侧重,这些都有助于宋州经济能够更健康的发展。

  这恐怕就是自己当下最急迫的问题,陆为民在沉沉睡去的时候还在琢磨着这个问题。

  ……

  省委组织部的工作效率的确很高,陆为民回到宋州工作的第三天,省委组织部一位副处长带队到了宋州,开始了对林钧的考察,在这位副处长来宋州之前,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姚放和陆为民通了电话,谈了省委组织部的意图,陆为民表示理解和支持。

  等到省委组织部一行人离开,秦宝华来到陆为民办公室,“他们没透露老林走后咱们市里的人事安排?”

  “宝华,你觉得他们知道么?姚放都在我面前卖关子,也不知道省委组织部那边的确没定,还是省委主要领导那边另有安排,或者说现在还没有考虑到这上边来?”陆为民摇摇头,“不管他们,我们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老林还没有走,我们还不能走程序,可要等到走程序,只怕省里早就把人定了,所以咱们还得走到前面。”

  “嗯,盯着这个位置的人不少,谁让现在咱们宋州惹人眼红呢?”秦宝华不无自豪的道:“我看了沿海几个地市的数据,比起邻近的我们还差一点儿,宁波2400多亿,大连接近2300亿,南京也是2400亿出头,武汉和沈阳刚过2200亿,决一胜负就在今年了。”

  “宝华,咱们干好自己的事儿,按照当前发展速度,哪怕我们的增速下滑十个八个百分点,也不影响我们的势头,我们进入全国城市20强是无可阻挡的事情,所以我们没必要再纠结这个。”陆为民笑了笑,“之前我也是有点儿走火入魔,总把眼光盯在这上边,现在发现也就只差那么一点儿,心态也就有些变化了,觉得也不过如此而已,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陆书记,就像你说的,我们总要给自己找个目标不是?那咱们才有动力哇,苏州、杭州咱们没法比,这邻近的就只有南京、武汉了,加把劲儿我们就能超越它们,为什么不去超越他们?”

  秦宝华振振有辞,作为一任市长,如果宋州能够在自己任上超越了以往高不可攀的南京、武汉,那绝对是一件值得记入城市史册的事情,要知道这两座城市在国内城市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比起京津沪穗来也就是一线之差,绝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唔,你说的也对,但是南京、武汉不是那么好超越的,看似我们的GDP总量距离它们好像不大,也许我们短期内能够实现超越,但是我们的深层次潜力距离它们却还很大,比如高端人力资源、研发力量、人文积淀、城市化的历史等等,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吸引力,城市魅力还不足,一座工业城市和一座综合性城市的魅力是有差距的,为什么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愿意选择留在那些综合性的大都市而不愿意回自己的家乡,哪怕明知道自己家乡生活成本和压力更低更小,除了创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更多外,就是因为那里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氛围,一起探讨,一起生活,一起娱乐,一起学习,他们在那里能够找到更多的朋友伙伴,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座城市的城市文化的长久积淀。”

  陆为民对秦宝华还是很尊重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方的表现还是值得认可的,他也希望如果自己真的要离开宋州,那么这根棒能够交到秦宝华手中,所以他希望对方能够明白随着宋州经济实力的急剧提升,宋州城市定位和下一步的发展考虑都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也就是说2006年的宋州城市定位和构想与2003年是截然不同,作为城市管理的主政者,要根据不断发展的市情,学会与时俱进。

  “今后的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是一个创业环境的竞争,而创业环境的优化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到更多的更丰富多彩的人才群落到城市落户扎根,所以要提升这些条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我们自身的工作上来。正好,我也想要和你谈一谈我们开年之后我的一些工作上的想法,主要是在第三产业发展上的一些想法,咱们俩探讨探讨,一起琢磨琢磨。”

  听陆为民主动提及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秦宝华来了兴趣。

  全市上下都知道陆为民是一个执着的工业主义者,认为第二产业才是宋州真正的支柱和底气所在,所以在几年前担任常务副市长时就不遗余力的支持宋州企业改制,要保持宋州既有的工业竞争力,陆为民重返宋州后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更为清晰,不遗余力的发展工业产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上也是向工业项目倾斜,也的确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

  现在陆为民居然主动提及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想法,而且以如此郑重其事的姿态提出来,说明陆为民的一些观点思路也在发生变化了,或者说宋州的快速发展到现在这一步,也使得陆为民对目前宋州的发展格局要重新进行定位了。

第七十四节 底蕴

  秦宝华从陆为民办公室里离开时,脸上还残存着深思的表情。

  不能不说陆为民能以这个年龄担任市委书记绝非偶然。

  当大家还沉浸在宋州的辉煌数据中时,陆为民却已经在考虑宋州存在的隐忧和短板了,而且这并非杞人忧天,他谈到的宋州的短板可谓字字见血,一剑封喉。

  宋州的GDP总量的确很风光,逼近了沿海那些副省级城市,但是风光之后的隐忧却又有几个人注意到,走一步看三步,这才是市委书记的真实水准。

  陆为民看到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城市底蕴城市竞争力乃至城市魅力的不足,这是最根本的问题,这会导致下一步宋州在与其他同等水准的城市竞争时显得缺乏吸引力。

  正如陆为民所说,现在虽然宋州的GDP已经是昌州的两倍有多了,可如果100名大学毕业生让他选择到昌州还是宋州来工作,可能其中70甚至80名以上的大学生还是会选择昌州而非宋州,这除了昌州是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这个因素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宋州的城市底蕴和魅力不足。

  提升宋州城市底蕴和魅力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宋州也早就在做,比如城市规划的优化,交通的顺畅,绿化的美化,空气的清新,教育和医疗的发达,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更优良的创业环境,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酬待遇,这些都是,但宋州做得还不够,还远远不够。

  要想和南京、武汉这些城市竞争,那么宋州还需要在很多方面下足功夫。

  其中陆为民提到了两方面,一是第三产业的优化发展,需要政府加以扶持和引导,二是在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和提升上要下功夫,打造文化宋州、古韵宋州,让文化宋州和古韵宋州成为宋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要让国人在一提到宋州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宋州发达的工业经济,更要想到宋州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而在这两点上,宋州是有很多资源可供挖掘、整理和打造的,在这上边宣传部门更要拿出一整套的策略来。

  秦宝华感觉到陆为民对宣传工作的不太满意,也就是对霍廷江工作的不太满意。

  别说陆为民,就连秦宝华都觉得霍廷江在担任宣传部长之后表现乏善可陈,秦宝华甚至都觉得把霍廷江安排在宣传部长位置上是一个错误,这位还是在政府序列一边干点儿实际的工作更合适,对于文化宣传这一块,他的确没有多少天分,更缺乏一些敏锐性。

  林钧的离开似乎要提供一个机会,但是秦宝华却知道霍廷江没有机会,陆为民对他的不感冒不可能让曹振海在接任副书记之后还把组织部长留给他,而秦宝华本人也更倾向于张静宜接任组织部长,这是陆为民和她都能接受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市委秘书长更不可能是霍廷江能胜任的,谁来接任这个市委秘书长也是一个问题,秦宝华考虑过池枫,但是她感觉陆为民可能有些不愿意,池枫在苏谯干得很顺手,她雷厉风行的作风很快就在苏谯控制住了局面,这很不容易,如果易人,势必对苏谯的发展有影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9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5/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