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958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极大的消化我们本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一些劳动力外流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同时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宋州城市社会配套体系建设也是不可或缺,将有助于我们宋州从制造业城市向综合性城市的转变,……”

  陆为民花了十多分钟来阐述目前宋州产业发展的格局和构想,邓绍荣也貌似听得很认真,不过陆为民却从对方有些散乱的眼神中感觉到这个家伙好像是在左耳进右耳出,或者说这个家伙压根儿就不想听这些。

  对于这个情况陆为民也有心理准备,其实这才是符合常理的,邓绍荣不是那种充满了事业心的角色,他来昌江也不是为了要真正为昌州政法工作上台阶而呕心沥血一番的,这是陆为民的判断,现在看来,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那么,这个判断成立,也就意味着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接触了,不谈事业,那么就是利益的交换了,这个时候的陆为民反而变得很安然了。

  如果对方真的是那种死心眼的人,认定宋州当前局面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门心思要净化宋州社会空气,陆为民还真要觉得头疼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好了,这个问题不存在了,无外乎就是想要玩利益交换了,陆为民不陌生。

  左云鹏和吕嘉薇那边不也已经有过了这样的事情了么,多一个邓绍荣又如何,当然陆为民估计邓绍荣的吃相甚至可能比左云鹏吕嘉薇他们还要难看一些,从这么迫不及待的以这种方式来介入宋州就能感觉到一斑。

  “为民,你的想法我也听明白了,嗯,我赞同你的观点,宋州不能做一个单纯的制造业城市,而应该向一座综合性的大都市方向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不可或缺,而且也应该大力推进发展。但是我的理解,第三产业不应太局限,第三产业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餐饮业、酒店业、娱乐业固然是第三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工业设计、会展会务、文化传媒这些都是,我了解过,你在阜头就干得很好,引进了多家外地大型开发企业进入,像华侨城就是那个时候引进的吧,后来联合打造了昌南影视文化基地,我去看过,非常好,我觉得宋州作为一座规模和底蕴都远超阜头百倍的大都市,理应干得更好才对。”

  陆为民一凛,这家伙下的功夫很深啊,居然对自己的阜头的经历也花了这么大心思来琢磨,很不简单啊。

  “邓书记也去过阜头?”陆为民也笑了起来,“见笑了,阜头当时条件也是赶上了,不过邓书记的建议我记下了,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上,我们宋州也在做,比如江洲古镇……”

  话音未落,邓绍荣就高兴的打断陆为民话头:“对,为民,我就是这个意思,宋州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像娱乐业这些第三产业中低档次产业的发展上,这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丑恶现象盛行,人民群众反应很大,我们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对这些现象要零容忍,一旦发现就应当毫不留情的坚决铲除。而像为民你刚才提到的发展旅游产业,像江洲古镇的旅游产业,嗯,包括旅游地产,我也听说了,搞得很好嘛,你们宋州城市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发展也要跟上,多引入一些外来的大型企业来,就像你在阜头干得那样,这一块才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嘛。”

  陆为民脑瓜子一时间还没有转过弯来,怎么这邓绍荣还开始教育起自己如何来发展第三产业了,还把江洲古镇的旅游地产发展拿出来做范例了,但是当听到邓绍荣再度提到要多引入一些外来的大型企业时,陆为民这才有点儿慢慢回过味来来了,联想到秦宝华和自己说的那件事儿,心里略略有了一些底,只是不知道这家伙胃口有多大。

第一百零五节 不欢而散,引而不发

  “邓书记,宋州在产业规划发展上的确是有些不足之处,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我们欠缺了一些经验,当时也是考虑到宋州是老工业城市,要振兴工业,所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工业这一块上。”陆为民斟酌言辞,他在考虑如何来应对对方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欲望。

  对这种事情,他知道避免不了,但是他却不能容忍对方用这种方式来“敲诈”自己,有一就会有二,如果不在第一次就让对方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么对方就会把自己的隐忍视为软弱可欺,下一步就会得寸进尺,会更加麻烦。

  当然陆为民也知道现在不是和对方撕破脸皮的时候,他也无意就此与对方弄成水火不容,那样同样对宋州大局不利,就算是自己再占理,但是如果弄得怨冤不解,那么省里领导也会认为自己是在恃宠而骄,起码也是不懂规矩了。

  所以在不超越原则底线的情况下,陆为民是打算妥协的。

  但前提是对方得明白是非道理,明白自己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人,明白自己之所以愿意握手言和,并非是惧怕了对方的手段,只是不愿意两败俱伤而已,这也同样需要对方拿出姿态和动作出来,这也同样是自己给宋州市委市政府的一个交代。

  “宋州前期主抓工业这一块也没错,否则宋州不可能有今天的表现,只是时移势易,我们作为一级领导干部,也需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不断调整我们的工作重心,宋州现在第二产业相当发达了,但第三产业在拖后腿,而且第三产业在发展上也有些问题,过于倾向于那些见效慢且社会效益差的产业,像娱乐业,这些产业容易滋生违法犯罪,毒化社会空气,像你们宋州前期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个人感到很痛心,也很震惊,所以在签批意见上也签得比较严厉,为民,你要理解和支持我啊。”

  “对于这些产业,我个人认为需要限制和控制,像房地产和旅游产业这些则应该大力扶持推进,……”

  邓绍荣似乎有些忘乎所以了,对于陆为民表现出来谦冲,他觉得这是陆为民对自己的尊重和敬畏,以至于有些话题也渐渐超越了边界。

  陆为民皱了皱眉,他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有些头脑不清醒。

  诚然,作为省委常委,你有资格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但是你也需要自我评估一下,你的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合乎不合乎宋州当前的发展局面,现在看来,这家伙好像有点儿飘飘然了。

  “邓书记,可能您的观点和我们宋州市委的想法略略有些出入,我们认为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当然是下一步大力发展的,但是像餐饮业、酒店业、娱乐业、家政服务等您谈到较为低端的服务产业,我们觉得对于当前宋州的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像这些产业可以吸纳对技术能力要求不高的低端劳动力,尤其是缺乏必要劳动技能的中青年妇女,可以帮助她们实现本地就业,就地增收,解决很多社会问题,比如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又比如农忙时期农村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陆为民满脸深思的表情,似乎是真的在对邓绍荣的建议做深刻细致的分析和解释。

  “当然,我们市委市府在发展和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我们觉得还是不能因噎废食,我们不能因为它们存在问题就不去发展,那反而就成了削足适履了,邓书记,您说呢?所以我们市委市府也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认为需要认真总结其中经验,也准备出台一些具体管理规定,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

  陆为民语气很温和淡然,但是流露出来的意思却是清晰的,有事儿说事儿,有问题说问题,第三产业发展上,宋州市委有自己的构想规划。

  邓绍荣宽厚的脸上微微一僵,他意识到了眼前这个人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他也觉察到了自己的话语好像逾越了界限,对方态度很好,也摆出了一个非常愿意倾听自己观点的态度,但是骨子里却并不接受自己的意见。

  他吸了一口气,脸色微微几变,似乎是在掂量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再度发难撕破脸?邓绍荣否定了这个意见。

  对方已经拿出了有意退让的姿态,再要继续进逼,可能就会遭遇来自省里其他人的反弹,陆为民敢摆出这样姿态,肯定也是通过其他渠道已经向相关领导做出过汇报了。

  就此揭过?邓绍荣心里又有些不得劲儿,如此虎头蛇尾的收场,似乎让自己有点儿外强中干的味道了。

  这也罢了,关键在于自己这样收场,下一步怎么走?

  陆为民是聪明人,邓绍荣估计对方也应该琢磨出一些东西来,邓绍荣甚至也可以肯定,对方在日后的工作中对自己的一些“建议”也会给予“善意”回应。

  但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么?

  自己的确想要一些东西,但是却不应该用这种近乎于“施舍”的方式。

  “为民,可能我和你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有些分歧。”邓绍荣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沉吟了一下才又道:“宋州市委市府对第三产业发展有自己的规划,我理解,但是我觉得这不是因噎废食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底线的问题。是不是为了发展经济,就可以突破一些底线,是不是就可以对一些业已出现的问题,甚至在蔓延的问题视而不见?我觉得宋州市委市政府要反思,要重视。”

  陆为民正欲解释,邓绍荣却挥手制止,“为民,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加强管理嘛,但我觉得加强管理是肯定有必要的,可对于已经形成了一种现象,存在着有继续蔓延的风险,就不是仅仅靠加强管理那么简单了,嗯,我觉得还是要有一些更有力的措施跟上才行,打击处理是一方面,清理整顿也是一种形式,破而后立嘛,经过打击处理清理整顿,再来出台周密可行的管理举措,这样才是合适的,也才能起到效果。”

  ……

  不欢而散。

  这场争斗还将继续。

  陆为民觉得自己还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而且他也知道可能对方一样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陆为民一直认为对付这种在利益上有所图的家伙要好办得多,但是没想到这个家伙却用这种方式来展示他的存在,还有点儿耐性。

  在双方都阐述了各自的立场之后,好像也没有太多可谈的了,自己把姿态摆足,对方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认同省公安厅前期查处上取得的成绩,但是就下一步的清理整治却没有一个明确说法。

  陆为民知道这是对方有意要在宋州颈项上悬着一把剑,始终不落下来,就是要让自己难受。

  他也不怵,引而不发也是一种策略,表明了对方的意图,同样自己也不是引颈待戮,对方也需要真要落下来这把剑,能不能砍断宋州的铁颈项,弄不好会崩了剑刃,所以引而不发也是非常高明之举。

  自己还是小觑了对方。

  不过对于陆为民来说,这事儿起码有了一个暂时性的结果,各自都需要回去评估,以待于下一次“会战”。

  今天的结果可能双方都不满意,但是又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掂了掂手里的茶叶罐,陆为民也是摇摇头。

  茶叶是邓绍荣送的,极品祁红。

  应该说这家伙还是相当有风度和感召力的,自己告别时,也是笑语宴宴,让秘书把茶叶送上来,很有点儿“依依不舍惺惺相惜”的味道。

  这样的角色不好对付,想想也是,能走到这个位置,连这点儿风范和手腕都没有,还玩什么?

  陆为民并不惧怕什么,实力决定一切,自己已经表明了态度,这就足够了,下一步自己也要继续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

  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没那么多精力都放在这上边。

  接下来宋州市会迎来一系列的人事调整,林钧走人,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市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都会陆续调整。

  同样,市里边也还有好几个重大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要展开,宋昆高速、长江二桥、中石化80万吨乙烯项目、昌宋高速前期准备工作,都要进一步推进,同时市里边表现不太好的诸如泽口今年也是攻坚之年。

  2006年,对于整个宋州来说,将是决战之年。

第一百零六节 始作俑者,责无旁贷

  林钧走了。

  应该说是走的位置还不错,省物价局担任局长,虽然是发改委下边的二级局,但总算是正式晋位正厅级干部。

  曹振海接任市委副书记,张静宜改任组织部长,这两个人选的调整变化是陆为民还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就已经基本敲定了的,为此陆为民在荣道声和杜崇山来京里出席十六届五中全会时就已经向二人汇报过这个情况,下一步也就是落实的问题。

  当时林钧要离开的趋势还不明显,但是陆为民还是未雨绸缪,先行做了准备。

  荣杜二人都没有反对陆为民的推荐,算是基本认同了陆为民的推荐。

  曹振海这么多年工作兢兢业业,资历也在市委班子里边最深,对陆为民的工作也很支持,也算是对陆为民这两年多时间来在宋州取得很大成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陆为民为曹振海邀功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都能理解。

  曹振海就任市委副书记,张静宜接任组织部长也没有太大悬念。

  张静宜资历肯定够了,从市委秘书长转任组织部长,不过是为了保持宋州市委班子的稳定性,而且张静宜和秦宝华关系也很好,她从市委秘书长到组织部长,都能很默契的协调好党政两位主官之间的关系。

  黄鑫林入市委常委的问题也没有太大悬念。

  减负之后,常委班子配齐也是必要的,尤其是要强化市政府班子与市委班子对接也成为惯例,市政府除市长之外,还有两名副市长进入市委常委将成为常态化,所以黄鑫林进市委常委既是资历够了,同样也是赶上了这趟政策班车。

  但张静宜转任之后留下的市委秘书长和沈君怀走后的政法委书记人选一直还没有确定,估计省委在这两个人选上还有一些考虑,陆为民也不想多去操心。

  市委秘书长人选是多半要征求自己意见的,但目前市里边没有太合适的人选,这让陆为民也很头疼。

  拖一段时间也是治标不治本的事儿,陆为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至于政法委书记的问题,陆为民干脆就不去过问了。

  多过问也无益,这个人选省委有安排了,这一点上方国纲也早就暗示过陆为民,陆为民再去纠缠就显得有点儿不识时务了。

  ……

  人事调整上宋州方面能做的也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心思就该放在工作上来了。

  陆为民很清楚,要想在人事调整上赢得更多的主动权,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经济工作上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成绩来。

  今年工作压力不小,虽然第一季度开了个好头,第三产业明显提速,但是让陆为民有些烦恼的第三产业的增速主要还是来自于房地产业,而非其他服务业。

  西塔增速最快,房地产投资继续猛增,西塔的西峰山片区房地产开发进入了一个高潮期,无论是开发还是销售都处于一种购销两旺的盛况,从鱼西公路的车流量就能看出一斑。

  目前鱼西公路已经和昌州市区一些次干线的车流量相差不大了。

  的确,从鱼西公路进入昌州城中心也不过就是半个小时车程,而西峰山区良好的植被、优质的水源、清新无比的空气,都根本不是昌州市区能够比拟的,尤其是在目前私家车数量大幅度猛增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西峰山区中买上一套房子与在昌州市区买上一套房子节约下来的钱买一辆十万块钱左右轿车这个主意实在太划算了。

  如果住在西峰山片区这些楼盘中,开车从西峰山区到昌州市中心,时间根据时间段和车辆条件而定,大概在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之间,如果是深更半夜,开一辆二十万上下的轿车,二十分钟也能跑到城中心。

  当然这个城中心是指鱼西公路的终点站黄牌楼,黄牌楼不能算是城市最中心,但是却是在昌州城内一环上,也能算得上市中心,而以现在昌州城的交通状况,无论是你坐出租车还是公交车,抑或是骑自行车,四十分总时间能到,绝对算是非常满意的了,绝大多数人都需要耗时五十分钟到八十分钟之间在每天路上奔波。

  现在鱼西公路及其延伸段给整个城北片区的单位就带来了一个利好消息。

  选择西峰山区购房,既有公交直达,开私家车则更方便,还有大量的黑车云集在西峰山区各个楼盘小区外,四十块钱可以送到昌州市区,晚上在接你回来,四个人拼个车一个人一天也只投十块钱,更有一些私家车主,干脆就主动在小区内拼车,更方便便宜。

  这甚至成为了一种潮流。

  应该说西塔西峰山区开发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得益于昌州城区二环、三环建设力度的加大,使得城区和郊区的界限在逐渐消失,而西塔也就不知不觉的挤入了昌州近郊区域,甚至堂而皇之的有了昌州后花园的名头。

  当然,西塔也在西峰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下了大工夫,依托鱼西公路,西塔几乎是在围绕鱼西公路建起了好几个立交,这极大的增强了鱼西公路的干线输送能力,有向城市快速干道转变的趋势。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塔西峰山区的开发迎来了一个高潮期,几十家开发商集中在这里开发,拿地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这也给西塔财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财力的增长自然也给带来西塔县委县府了底气,西塔县委县府也在为下一步西塔的发展有更深的谋划。

  房地产业势头大好的自然还有沙洲和宋城。

  江洲古镇到沙洲老城区这一线成为热点中的新热点,甚至超过了红极一时的南城新区,宋城也不甘示弱,在紧邻经开区的一线,启动了新区建设,而由于宋州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对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由于滞后因素的影响,现在才开始日益显现出来。

  2006年第一季度宋州整体房价出现了一波较大幅度的上涨,这更刺激了房地产开发商们加大力度拿地建设。

  应该说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全市整体经济形势的拉动也是极为明显的,尤其是宋城、沙洲、西塔这几个本身就不是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为主的区县。

  从第一季度数据来看虽然沙洲和宋城在GDP总量上比烈山和叶河还差一大截,但是两区的财政收入却已经超过了烈山和叶河之上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出让金及房地产业税收带来的巨大收入。

  至于说西塔就更不用说,其财政收入已经逼近了自身GDP只相当于对方的三分之二的麓城,不能不说也是让人瞠目结舌,所以这也是让麓城县委书记常岚颇为心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9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8/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