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梦时代(重生)_分节阅读_第1301节
小说作者:俊秀才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6.85 MB   上传时间:2016-08-27 15:42:09

  两者相辅相成,推高房价获利也是有很大的把握的。

  更让他觉得很方便的是,由于法律和政策上的一脉相承,他完全就把香港的炒作经验搬到了英国来,连很多细节都不用动。

  而且英国的房地产炒作力度可以更大,英国的法案对于外国人买卖房子,更加有优惠政策。

  刘大头以前主要是买地卖地,然后以修建房子谋利为主,对于具体大规模的炒作房子,经验还是有些不足。

  但他一点都不心慌,因为他的身边就有几个这样的专业人才——文州炒房团三人组啊!

  萧奇之前把他们派过来,刘大头还有些不高兴,但到了他决定好了运作方式之后,他才发现,这是萧奇给自己送得力帮手来了!

  文州炒房三人组负责炒高房价,他负责买地囤地炒地,简直是天作之合嘛!

  占有“恒信投资公司”15%股份的布兰森,当然也不会吃干饭。

  听说了刘大头的投资方向,布兰森在帮他找好办公场地之后,二话不说就又给他派来了一大堆的市场专家。

  有负责房地产买卖法律的顾问,有负责和政府土地买卖部门沟通的退休政府资深专员,有负责收集各种伦敦市的土地、房产资料的分析师,有负责和银行打交道的金融专员,有负责为他们提供各种后援保障的人员……

  就这么着,“恒信投资公司”的架子完全就搭建了起来,刘大头随时可以动手。

  萧奇的50亿美金,现在就在公司的账户上,想着有这么多的钱可以供自己使用,刘大头连呼吸都是紧促的。

  但他毕竟也是一家数百亿港币市值的大公司的董事长,50亿美金虽多,但他也不是没有见过。……嗯,不过单论现金方面的话,还真没见过。

  经过了资料的收集分析,刘大头第一时间把第一个炒高房价的地方,定在了威斯敏斯特区。

  说起威斯敏斯特区,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如果说位于这里的一个场景,大家就明白了。

  有没有看到过一个空中俯瞰的画面,在泰晤士河的一座大桥的旁边,有一个标志性的英国大本钟,然后旁边就是英国的国会大厦的古老建筑,然后泰晤士河对面就是伦敦眼?

  这些著名的建筑物,包括女王及家人们居住的白金汉宫,包括唐宁街11号,包括大英博物馆,都是位于威斯敏斯特区的。

  由此可见,这个也是横跨了伦敦泰晤士河的区域,就是伦敦的中心地带。

  这里的房价理所当然的最高,但也是整个伦敦房价的风向标。

  如果威斯敏斯特区涨价了,那么周围的兰贝斯、萨瑟克、肯辛顿·切尔西等地方,就肯定会跟着涨价。

  3月初,刘大头就开始了第一步的计划。

  他先自己在兰贝斯、萨瑟克、肯辛顿·切尔西这三个区域,大量的开始购买土地。

  一时间,有着布兰森支持的他,一个月时间就拿下了10多块大大小小的土地,50亿美金的资金,直接花掉了10亿。

  与此同时,杨华、侯木泰和关山塘三人,也开始在助手的帮助下,分批次的购买起了威斯敏斯特区的高档楼盘和高端新房。

  文州炒房团一贯就是这样的招数。

  不去找什么廉价房来炒,要炒就炒知名度大,非常有价值的好房子。

  价格炒高了之后,名声也会很大,带动的效应自然就大。

  至于说左手卖右手,右手换左手这样的手段,那更是玩得出类拔萃,以英国这个房地产监管的力度,恐怕是很难阻止的。

  买土地买房子很容易,但这个炒作的过程,却是需要时间来发酵的。

  不可能说我这个月买了房子,第二天卖出去就以12%的利润成交,那只能哄小孩子,大人一听就知道里面有鬼。

  而且数量少了还不行,一两套房子的涨价,根本没法形成效应。

  另外收买报纸、杂志、记者等等,吹嘘房子的紧缺、房价即将暴涨,推高人们对于涨价的预期,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文州炒房团做一个炒作,那也是非常有耐心的,绝对不是大家想象的三五两下搞定。

  而现在,他们就在慢慢的布局中……

第2378章 回家吃饭

  在逍遥武馆吃饱喝足,外加被陆琴再次狠狠的训练了一把,萧奇晚上的时候,回到了家里。

  嗯,是萧旭和陈玉莲的房子,市委大院里面。

  陈玉莲正在摆碗筷,帮佣阿姨正在厨房里为最后一道菜努力,至于老爹则是坐在沙发上看内参。

  看到萧奇,陈玉莲下意识的一愣,然后点点头,“稀客啊,奇少。”

  “妈,瞧您说的,我哪里是客啊?”萧奇一听这语气就不对,赶紧的露出了阿谀的笑容,“您坐,您坐,我去洗了手后,来帮忙端菜端汤,儿子好久没有孝敬你们了。”

  “滑头。”

  萧旭头也不抬,给了一个评价之后,继续的看文章。

  萧奇的脸皮比他可厚多了,装作没听见,去洗手间洗了手之后,去厨房把菜肴给端了出来,四菜一汤,外加一锅玉米稀饭。

  帮佣的阿姨已经拿着饭菜去了外边小屋,她们那边有三个人一起吃饭,待会儿才会过来收拾饭桌。

  其实陈玉莲和萧旭并没有什么讲究,刚开始还叫她们三个一起吃,但她们三个哪里敢,和市委书记一起吃饭,肯定是浑身不自在,根本就吃不好,还不如端到外面去吃。

  所以多几次过后,萧旭和陈玉莲也不去强求,一般就是两口子吃饭。

  可是,他们两口子一起吃饭的时间也不多。

  一方面萧旭要经常开会,要去各个单位、各个区县视察,晚饭经常是在外面吃的。

  另一方面陈玉莲也很忙,光蓉城就有五个儿媳妇,都是陆续的生孩子,她这个当婆婆的,自然要去探望和关心一下。

  这么算起来,两口子一周能有两三天相处的时间,都算是不错了。

  有两三天能在一起吃饭聊天,这还多亏了萧旭从来不喜欢工作以外的应酬,除非是推不掉的,否则他肯定是回家。

  别看萧旭现在升官到了副省级,但他的品格和心性都从来没有变过。

  在他身上,从来没有过权钱交易,从来没有公私混淆,从来没有私相授受,这是闻安平经常赞赏的地方,通过他,首都的那几位也知道了萧旭的坚持不变,对这位大器晚成的官员,是越发的重视和报以希望。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萧旭本身的能力出众,无论是在国际大势的判断上,还是在治理蓉城市的过程中,都是出类拔萃的优秀。

  否则上面的人就算欣赏他的品行,你没有实际的能耐,那最多也只会给你一个清流的职务而已。

  今儿萧旭开会结束的时间早点,跟老婆说了一声,自然是回家早点休息。

  没想到儿子居然回了家,这在萧旭来说,都是最近比较少有的事情。——萧奇这段时间不是往国外跑、首都跑,就是在五个儿媳妇的家里,让萧旭觉得,儿子能在这么忙碌之中,还不忘了公司发展,已经是老萧家的种很优秀了。

  陈玉莲其实也挺高兴的,不过她的嘴巴向来不饶人。

  坐在饭桌上,太后大人冷不丁的道,“我说你这从外面回家,也没想到给我带个儿媳妇和孙女回来?或者多带几个儿媳妇和孙女儿也行啊,明明是一大家子人,怎么反而显得冷清呢?”

  “妈,我的亲妈,她们现在基本上连门都不出,怎么过来啊?”萧奇道,“除了琴儿之外,她们几乎就没有出过小区。再说了,我想着有那么多抱着孩子的年轻女人进入咱们的家里,不是给老爸在添麻烦吗?”

  “可不是给我添麻烦,大家可都知道你和我的区别。”萧旭撇清自己道。

  萧旭的人品大家都知道,如果频繁出现漂亮女孩子抱着孩子出现在他的别墅,那就只能有一个解释——全都是他的儿媳妇。

  原因很简单啊。

  蓉城是仙女公司的总部,萧奇有多少老婆的事情,早就传遍了整个蓉城的官场。

  据说首都的牛副总都曾经说过,萧奇这个人就两个地方不足。

  第一就是太小家子气,小农意识非常强。

  第二就是太过贪恋女色了,这一点也不好。

  不过民间的人们,对于世界首富的女人多,并没有什么鄙视的地方。

  因为萧奇的财富,早已是他们一辈子都比不上的了。

  正因为差距得太远,所以他们不会把萧奇当成普通人,反而觉得这是风流多情的表现。——嗯,你该没有看过,古代有人觉得皇帝女人太多,就很鄙视很不满的吧?那是天经地义的啊!

  陈玉莲自然知道萧奇说的是理儿,再加上儿子难得回家吃饭,心情也很好,稍微的叮嘱了他两句,也就没多说什么。

  饭后,陈玉莲去收拾整理家里的东西了,萧奇则是和寻常一样,跟老爹来到了书房。

  萧旭泡上了两杯浓茶,边泡边笑道,“我这个市委书记,应该是全国最舒服的了。就连首都的市委书记,恐怕在生活上也没有我这么享受吧?西湖龙井、黄山猴魁、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彩云普洱。光是一年喝茶,每个品种我可能要喝掉一个山头的好茶吧?”

  有钱了之后,生活自然要过得好一点。

  那些有营养有助于身体的东西,自然就是多多益善。

  所以平日吃的穿的用的,萧奇和老婆们,一天到晚都往家里送。

  比如这个茶叶就是余珊珊负责的,公关部在采购礼品的时候,知道公公喜欢喝茶的余珊珊,自然让他们不惜本钱的收购好茶。

  于是最好时节的最好茶叶,就都到了萧旭的茶杯里。

  萧旭也是懂茶之人,知道自己喝的这些名茶,还不是市面上卖的那些,而是真真正正的初展一芽一叶特级茶,一斤卖个十几万块是轻轻松松的。

  一座山头的茶树固然是很多,但每颗茶树只采摘一芽一叶,而因为茶叶太嫩了,所以一般是五斤鲜茶出一斤成品茶,这么算下来,余珊珊每年单是送过来的西湖龙井就是五十斤,二百五十斤的一芽一叶鲜茶,一座小山头的产量也是差不多了。

  “呵呵,你工作都那么辛苦了,多犒劳犒劳自己,也是好的。”萧奇笑着道。

  “其实也用不着这么讲究。”萧旭说了两句,也不多说。

  他不是矫情的人,儿子和儿媳妇们都是孝敬自己,才买这么多好东西过来。

  他们的钱都是正正当当的赚来的,有什么不好用的?挣得又多,难道不许买好的东西孝敬老人啊?

  所以萧旭也仅仅是感慨一下,并没与什么别的意思。

  坐在沙发椅上,萧旭道,“这几天省里在开会,张省长主持,主要是商讨震后地区重建的问题,事情很是麻烦啊。”

  又来了。

  萧奇暗自叹了一口气。

  不用多说,老爹可不仅仅是在感叹,肯定要自己出力了。

  萧奇倒不是说拒绝出力,之前他才在那里想着,富裕了就至少要惠及家乡人,这个家乡人至少包括了全蜀川的老百姓,所以他愿意出钱出力来帮忙家乡人摆脱穷困。

  但问题是,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想到世界首富,自己这边还好,如果是自己的儿女子孙们,他们厌烦了这样的索取,又该怎么办呢?

  “你那是什么表情?敢情我们就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等着你的美金?”萧旭轻咳了一声,“我只是想告诉你,情况很严峻,你能帮忙想点办法来,就想点办法出来。钱虽然很重要,但一个正确的方案,一个正确的决定,却能节约很多钱,还能惠及许多老百姓。”

  “您说吧!”萧奇只能点头。

  “情况是这样的,距离地震过去,差不多已经一年了。震后地区现在的建设,仍旧是有着非常大的困难。”萧旭道,“遭受灾害严重的地区,山区外面的城区和县城比较好办,但问题是那些处在山区的县城和乡镇,尤其是贝川这个地方,这儿才整理完毕。由于地形复杂,又要考虑到以后的防震防灾需求,县城和乡镇如果要原地重建的话,恐怕得花数千亿啊!

  现在全国上下的捐款和国家的拨款,其实倒是还比较充足,可大家现在有两种意见倾向。第一是贝川本来就是地震、泥石流灾害多发区,如果再花那么多钱修建,下一次几年、十几年再来一次灾难,再次毁掉了这个县城,那几千亿打了水漂不说,人员伤亡情况怎么算?

  另一种说法是,那里是贝川居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他们自己也愿意迁移回去。我们把那里重新修建一次,既是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又是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表现了我们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是好事儿一件。”

  “好事个屁!”萧奇直接就骂道,“说第二种说法的人,完全就是拿民众的生命财产当儿戏,完全就是坐在办公室里面胡扯!他们有去现场考察过?有去实际调研过地质情况?有真正计算过,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做好这个事情?问他们敢不敢立军令状,如果十年之内,原地再次发生大地震、大泥石流灾害的话,拿他们去抵命,行不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0页  当前第13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01/18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梦时代(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