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448节
小说作者:睡觉会变白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39 MB   上传时间:2016-09-24 15:42:14

  褚青抿着嘴,顿了几秒钟,忽笑道:“没关系,做事总得担点风险,您二位就先写着。”

  “那行。哦对了,导演你准备找谁?”芦苇又问。

  “我这不愁着呢!哎,你们觉得管虎怎么样?”他道。

  “管虎?”

  两人琢磨片刻,不约而同地摇头:“火候差点!”

  “贾樟柯呢?”

  “拍小市民还成,狗子嘛,他拍不出那份儿壮烈!”

  “那娄烨呢?”

  “忒矫情!”

  “呃,要不找个香港导演?”

  “噗!”

  两人差点没噎死,断然否决。

  “那,那我真想不出来还有谁了。”他也没辙。

  “不用急,先把剧本完成,时间足够。”述平安慰道。

  ……

  2月19日,第55届柏林电影节落下帷幕。

  此次华语军团大放异彩,顾长卫凭借处女作摘得评委会大奖,蔡名亮的《天边一朵云》拿了特别艺术贡献奖。另有两位年轻导演的作品,也刷了两个不太起眼的小奖项。

  其中最惹人注目的还是《孔雀》,在柏林大受欢迎。作为女主角的张静初,当晚穿着一身深蓝色的长裙子,在红毯上淡然自若,更是一举成名。

  国内的媒体亦纷纷赞赏,称其清新典雅,有大将之风,又是一位颇具竞争力的新生代女明星。

  而两口子身在国内,时刻关注着那边的消息,几乎每天一通电话,得知万事安好。唯有一样,《孔雀》的投资方华亿,仗着银熊奖的威势漫天要价,生生吓跑了海外片商,正在无限苦逼中。

  褚青对此表示遗憾,也压根懒得管,还是忙叨自己的那摊事儿。

  《凶犯》改编的调子定下之后,述平和芦苇很快写完了剧本,取名《天狗》。他马上传给了张平,人家的回复也很迅速,说可以。

  随后,他又亲自跑了趟电影局,带着一千字的剧情梗概、编剧的授权书、单片拍摄申请,以及银行出具的资金证明等等。由于立项阶段不强制要求提供主创人员名单,官方亦没什么刁难,便盖章批准。

  至此,他算暂时松了口气,以为能缓一缓。可谁承想,不知道哪个碎嘴的,居然把消息给漏了。

  这下好嘛,褚青低估了自己的咖位,一听说他要开新戏,媒体乌泱乌泱地跑去堵门口。最后不得已,公司搞了场简单的发布会,说电影正在筹备中,你们别瞎嚷嚷。

  但记者们不管那个,该怎么写怎么写,都开出花了。于是乎,公司几天之间就收到了上百份简历,以及大量经纪人的推介。

  其实挺有意思的,就国内这一票电影人,单论影响力,那绝对数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这三驾马车。只要能搭上大导的戏,多少明星脱了裤子还哭天喊地的。

  人家有这个本事,一部戏就能捧你上位。

  而次一点的,便是徐克、刘伟强、陈可辛那些香港导演,也是很快的蹿红途径。再次点的,就轮到贾樟柯、王小帅这帮人。

  他们完全走另一条路线,虽然片子没人看,但能在国际上刷脸,运气好的还能拿奖。

  前两种导演的吸引力,无论新人还是大咖,通通都逃不过。后一种导演就比较怪,新人不太感冒,反而某些明星劲劲儿的想攀交情。

  尤其那些已经在商业上证明自己,急需一座奖杯来转职演员的。

  至于褚青呢,最特殊,不会写剧本,不会当导演,就是投资一部牛逼一部,从未失过手。所以在那帮家伙眼中,他大概相当于职业导师,小手一挥,噼里啪啦的各种BUFF。

  而接下来的日子,这货就围着三件事打转了:挑演员,找导演,与扶持计划的启动。

第四百五十九章 电影新力量

  宁浩是个闲不住的人。

  他用半年的时间就拍完了《绿草地》,并且搞定了后期。像这种题材的电影需求淡薄,甚至说根本没有市场,公司便备了两条路子:一个卖给电影频道,一个送去参展,还不能是欧美影展,人家不好这口。

  与其类似的,还有《我们俩》,都更符合东亚人的审美观。所以褚青就想着,等马俪文杀青了,便打包发去东京电影节。

  这才年初,原以为宁浩得歇一阵子。谁承想,丫颠颠的又找上了门,手里还攥着一部剧本,叫《疯狂的石头》。

  这个故事的最初想法,在2000年便有了,当时找不着款爷投钱。现在却不一样,某人就跟金闪闪似的普度众生,惹得一票苦逼导演劲劲儿地往前拱,不利用太浪费了。

  何况,宁浩也有相当的自信,可以抓住对方的眼球。

  果不其然,褚青还没等翻到最后一页,就拍板定论。稍有意外的是,他还提出两个要求:1,必须以扶持项目的形式投资运作;2,加入公司。

  宁浩有点蒙,可随即就明白了,简单讲,就是包装上市的意思。不过呢,他也不怎么反感,甚至还带着一丝抱大腿的窃喜。

  于是乎,这货便成了公司的第一位签约导演。

  而同时,《疯狂的石头》加上还没完成的《我们俩》,以及另一部主动求勾搭的《男人上路》。公司已经投资或准备投资的电影,一共攒了三部,勉强可以启动项目。

  其实多了也愁,都是自己掏腰包,一分钱一分货,不干那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儿。

  前两部片子都熟,至于《男人上路》嘛,导演叫刘小宁,演员出身,这是他的处女作。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父亲如何教儿子成长的故事,但褚青特喜欢里面的感情,充满了原始的野性与粗犷,雄性荷尔蒙乱飙的那种。

  ……

  2月25日,我们俩公司。

  江小菊早早到岗,提前打开了最大的那间会议室,里面已布置成了会厅的样子。这是员工昨天晚上劳动的结果。说来挺辛苦的,每次搞活动的时候,男人们就得搬桌搬椅,女人们则要清洁打扫。

  而活动结束,又得恢复原样。没办法,谁让场地不足呢,只能人为调整。

  今儿的发布会非常重要,江小菊作为王姐的得力属下,自然不敢怠慢。什么签到台、麦克风、插花、红包等等,都得检查妥当。

  不多时,到了八点四十分,记者们逐一露面,皆是北京的主流媒体。人数不多,坐了十几张椅子,袁蕾身为御用笔杆,牢牢占据了头把交椅。

  九点钟,发布会正式开始。

  台上一共六个人,中间是两位老板,左边是王姐,右边是那三位导演。再往上,则扯着一条横幅,写了行字:

  “电影新力量启动仪式。”

  名头特朴素,朴素得就像村里办个秧歌大会一样。原本众人还提意见,说前边加上“中国”啊,“华语”啊,或者某某赞助商的称号,瞅着也有气势。

  褚青全给否了,他只想踏踏实实的做点事,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好了,我们开始!”

  王姐也不试麦,搂头就道:“先感谢大家来参加这个发布会,今天比较冷,暖气也不太热。不过我们的效率你们都了解,最多四十分钟就OK。”

  “呵……”

  底下人不禁轻笑,这倒是实话,全北京的单位就属他们利索。

  “资料你们手里都有,我这边说,你们先看看。”

  王姐喝了口水,继续道:“所谓电影新力量,是一项面向大陆新人导演的扶持计划,每年一期,名额没有限制……”

  诶!

  媒体就爱这样的,直接捞干的讲,不扯意义、价值神马的。那些都是旁人评述,自己往脸上贴金没用。

  “我们会全程跟进,但不会干涉导演的决定,以便给他们最大的发挥空间……好了,下面有什么问题,可以示意。”

  很快,王姐念完了稿子,记者心里也有了数,纷纷举手。

  袁蕾那位置太显眼,当然是第一个,笑么兮兮地问道:“你是想拯救中国电影吗?”

  “哎!”

  褚青立马打断,顺便白了她一眼,道:“你可别害我,我从没起过那心思。我跟冰冰就是觉得自己有些条件了,想出来做点小事儿。而且看着那些好剧本找不到投资,心里挺不落忍的。”

  袁蕾撇撇嘴,自行倒下,但孟静又站起来了,道:“你们刚才说是每年一期,这个怎么保证?有没有停办的可能?”

  “这个是我们的理想状态,只要有值得投资的剧本,那就肯定不会轮空。其实今年准备得太过仓促,我们的原始想法是搞一个类似交流会的东西,让那些导演和编剧带着作品过来,再拉一些有实力的片方,当场商谈,相中了就签约。不过这种形式太复杂,希望将来能够实现。”

  范冰冰凑近麦克风,不慌不忙地应道。

  “那你们对投入资金有限制吗?”另一位记者又问。

  “我们会对成本进行预估,如果在公司的承受范围之内,那么就全额投资。如果超出了,那就占一定的比例,然后联系其他片方,看看能不能合作。”

  “这个扶持目标,只是面向新人新作吗?”一位男记者问道。

  “呃,我们有个标准,就是导演的前三部作品,都符合投资条件。因为我觉得一名导演,至少要经过三部电影才能成熟起来。说白了,你拍完三部戏,如果还不红,那你就真的没天赋。而在他们成名之前呢,恰恰是最难熬的时候,我们很乐意在这个阶段帮他们一把。”

  褚青顿了顿,接着道:“那我个人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去赚一些钱,再提供机会给这些有才华的导演。同时,也提供我的资源出来,让大家留意一下新朋友的作品。”

  “那你会跟他们签约吗?”

  “呃,这个要看双方的意思吧。目前我们签下的只有宁浩,这是我们第三次合作,彼此都有很深刻的了解。”

  “这三部电影,你们俩会担当主演吗?”

  范冰冰瞧了瞧老公,回道:“有合适的我们当然会主演,但还是听导演的意见。”

  问到这,差不多都清楚了。

  随后,记者们又调戏了一下三位菜鸟,便迅速有效的收工。说实在的,他们真不太关心,因为扶持电影这种事,谁干谁扑,何况你个中小企业?

  光看那三个人,马俪文和宁浩算有点小名气,刘小宁压根一路人,就这种卡司,想让人注意都难。

  国内的新生代电影人多了去了,其中不乏有才有料的,可究竟能走多远,一切靠成绩说话。

  ……

  《我们俩》还有一些冬天的戏份,计划在下个月杀青,加上后期制作,褚青投了能有六百万。

  《男人上路》就简朴一点,预估成本是三百万。

  最困难的是《疯狂的石头》,宁浩得自己建组,选外景,挑演员,公司指派了一位制片协助。这一套程序下来,起码到夏天才能开机。

  至此,褚青的扶持项目算磕磕绊绊的起航,他没什么大规划和大抱负,只是想多拍出一些好电影。这个东西,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和局面,谁也不知道。

  而他现在最愁的,还是《天狗》的导演。丫琢磨来琢磨去,脑仁都快抽抽了,终于划拉到一个不太着调的家伙:

  姜文!

第四百六十章 布拉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7页  当前第4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8/7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