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医统江山_分节阅读_第728节
小说作者:石章鱼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2 MB   上传时间:2016-11-21 12:33:19

  吴敬善将圣旨递给了胡小天,胡小天展开看了一遍,上面果然写着赦免了他的全部罪过,还封他为镇海王。胡小天心中暗自好笑,七七变得可真快,想要利用这种方法安抚自己吗?他将圣旨合起,随手放在了一边,端起茶盏继续喝茶。

  吴敬善看到胡小天并未表态,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望着胡小天,静待他的下文,见到胡小天久未说话,终忍不住道:“胡大人意下如何?”因为胡小天并没有应承,所以还不能叫他王爷,其实吴敬善也明白得很,现在胡小天羽翼已丰,想让他向大康俯首称臣哪有那么容易?胡小天未必肯给朝廷这个面子。

  胡小天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轻声道:“我记得吴大人已经辞官养老了。”

  吴敬善笑道:“是朝廷让我去礼部帮忙,我若是突然就这么走了,别人也无法一下接手那么多的事务,想想还是等所有事情交接完成再说,本来是不想离开京城的,可这次朝廷说来封赏胡大人,知道我和胡大人曾经共同出生入死相交莫逆,所以就来了。”他特地强调和胡小天共同出生入死的那段经历,就是要让胡小天记得他们此前的交情,千万别对自己不利。

  胡小天微笑道:“你我一起出使大雍的事情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吴敬善点了点头道:“可不是嘛,如果不是胡大人智勇双全,只怕老夫都没命返回故土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权德安突然道:“听说映月公主就是安平公主,不知胡大人可否为咱家引见一下?顺便也好解开这个谜团呢?”

  胡小天冷冷看了权德安一眼,这老太监才是真正的使臣,吴敬善只不过是个样子货,果不其然,权德安一说话,吴敬善马上就沉默了下去。

  胡小天道:“听说皇上早就已经驾崩了,现在的皇上是个冒牌货,权公公可否为我印证这件事情呢?”

  两人目光冷冷相对,锋芒毕现,一时间室内的空气变得紧张了起来,吴敬善身处两人旁边,禁不住心底打鼓,他挤出一丝笑容道:“听闻郭光弼的后花园非常精巧,老夫想去参观一下可否?”

  胡小天和权德安谁都没有理会他,吴敬善灰溜溜站了起来,默不做声地退了出去。

第六百九十四章【意外封赏】(下)

  权德安缓缓点了点头:“别人怎样说都不重要,关键是怎样去做,这份圣旨你接还是不接?”

  胡小天哈哈大笑:“权公公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势,准备强迫我吗?”

  “不敢,你如今已经是一方霸主,连兴州都落到了你的手中,谁还敢强迫你做任何事?”

  胡小天将手中茶盏放下,不紧不慢道:“你们的消息还真是灵通,我这边刚刚拿下兴州,你们就过来了,是从郧阳过来的?”

  权德安摇了摇头道:“本来是要去东梁郡见你,可听到你发兵兴州的消息,于是才找了过来。”胡小天夺取兴州的确是他们意料之外的事情。

  胡小天向那道圣旨扫了一眼道:“这份东西是想骗小孩子呢?”七七在康都陷害自己的事情仍然记忆犹新,他才不会相信这丫头会良心发现,此番主动向自己示好,背后必然别有用心。

  权德安道:“殿下若是真心想对付你,只需和大雍联手,你断无在庸江立足的可能。”他说话仍然咄咄逼人,表现得极其强势。

  胡小天不屑笑道:“那你们不妨试试,和大雍联手等于是与狼共舞,最终谁收到的损失更大还不知道呢。”

  权德安见到胡小天根本不怕自己的恐吓,气焰也不像刚才那般嚣张,端起茶盏默默饮茶,调整谈话的节奏,借以冲淡刚刚剑拔弩张的气氛。

  胡小天道:“如果权公公就是为了这些事情而来,圣旨劳烦你带回去,顺便帮我跟你的主子说一声,她不来烦我,我就不会去惹她。至于什么镇海王,骗人的玩意儿,她爱给谁这个封号就送给谁。”

  权德安将茶盏缓缓放回茶几之上,长叹了一口气道:“其实咱家也不明白,为何殿下要对你如此宽容,可惜殿下对你一片真心却被你如此曲解,想想真是为殿下不值。”

  胡小天冷眼望着权德安,这番话根本就是颠倒黑白,七七对自己宽容?自己上次回康都的时候险些死在她的手中,若非自己命大,恐怕现在早已变成了一堆白骨,今次权德安前来,必然是因为她政治利益的需要。

  权德安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双手呈给胡小天道:“这是殿下的亲笔信!”

  胡小天望着那封信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还是接了过来,他并未开启那封信,盯着信封上那行娟秀的小字。

  权德安在一旁充满期待地望着他,他同样好奇里面写得是什么,胡小天最终还是没有打开那封信,将信放在圣旨之上,轻声道:“这圣旨我接下了,你帮我告诉她,这封信我不会看,除非是她当面向我解释,这个王爷我也接下了,她想做什么文章,就做什么文章,我可保证大康北疆无忧。”虽然胡小天没看信中的内容,可是他知道七七之所以主动示好,无非是想跟他保持现状,希望他们之间不要妄动干戈。

  权德安本来看到胡小天不肯看信颇为失望,却想不到事情居然峰回路转,胡小天居然答应接旨也同意了镇海王的封号,这就意味着自己和吴敬善此行没有白跑一趟,顺利完成了任务。

  权德安也不啰嗦,起身向胡小天抱拳道:“王爷千岁,咱家告辞了。”

  胡小天也没有挽留,淡然道:“一路走好,恕不远送!”

  权德安离去之后,胡小天马上下令将大康朝廷封自己为镇海王的消息广为散播出去,胡小天本不是轻易低头之人,接受大康的封赏就等于默认自己的领地仍然是大康管辖的一部分,不过对胡小天目前而言却是最为现实的选择,他原本准备坐收渔翁之利,趁着苏宇驰和西川、兴州交战之机夺下郧阳,可是胡小天并没有预料到苏宇驰的战斗力如此强大,其实不仅仅是他,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胡小天虽然拥有轰天雷这样的杀器,可不到必要的时候还是不能祭出。更何况他根据印象所设计的轰天雷还有很多欠缺和不足的地方,天机局既然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给苏宇驰震天弩和龟甲战车这样的武器,说不定还有杀伤力更大的武器。

  郧阳在苏宇驰的手中和自己的手中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李天衡及其大军都被死死困在了西川,经过郧阳之败,李天衡必定会蛰伏一段时间,一来恢复元气,二来重新调整自身的战略。

  自己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任何的损失,郭光弼的战略转移成就了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抢占了兴州,以后对郧阳可以形成包夹之势。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七七的远见卓识,她或许也意识到跟自己僵持下去并无任何的好处,所以突然就改变了策略,非但赦免了自己过去的所有罪责,还破例封自己为王,异姓王!以此向天下宣告两人之间重新达成了谅解。

  胡小天之所以答应接受王位,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大雍,此前大康和大雍不断放出信号,要夹攻自己。如今所有谣言随着自己被封王而不攻自破。庸江之上双方水师仍在僵持,大雍军队也已经推进到距离兴州五十里外,兴州乃兵家重地,苏宇驰固守郧阳打败李琰之后,让兴州的战略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不排除大雍军队会不惜一切代价强攻兴州的可能。

  胡小天虽然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可是在他内心深处并不期望打这场仗,他目前的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和大雍抗衡的地步。七七的封赏对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及时雨,表面上看是胡小天低头,可对外放出的信号却是他和大康冰释前嫌,重新联手,这会让大雍重新审视目前的形势。

  胡小天需要得不是战争而是时间,只有足够的时间才能让他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他也明白,七七和他一样,需要得也是时间,正是因为此,双方才有了再次合作的可能,不是因为感情,只是因为眼前的利益,这一点他清醒得很。

第六百九十五章【剖析】(上)

  秦阳明率领的大军在兴州城北驻扎三天之后终于退去,与此同时,南阳水寨剑拔弩张的局面也宣告缓和,李永福率领的庸江水师主动撤离,胡小天被封为镇海王的消息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已经传遍天下,有人说胡小天和永阳公主冰释前嫌,有人说胡小天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有人说大雍朝廷迫于压力不得不采用绥靖政策来稳住胡小天,有人甚至说胡小天和永阳公主之间压根就没有敌对国,此前的种种根本就是他们故意制造的假象,众说纷纭,总之有一点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胡小天和大康重新联手。

  计划不如变化,大雍一方正是迫于这种压力,而不得不选退兵,如果他们坚持强攻兴州,那么他们所面临的必然是胡小天和大康的联手。其实大雍皇帝薛道洪在进攻兴州这一点上的态度并不坚决,若非李沉舟竭力主张拿下兴州,他并不会主动掀起这场战事。

  严冬将至,这将是大雍今年最冷的一个冬天,北方的战事虽然暂时进入冬歇,可是黒胡人并没有停下增兵的脚步,他们以拥蓝关为中心不停扩展着实力,这预示着来年春天,冰雪消融之时必然还有一场大战。

  同时展开两场战争,与南北两个强大的邻国为敌明显是不智的选择,也就在这时,大雍发生了一件举国震动的行刺案,大内侍卫副统领袁江连同十二名当值侍卫意图刺杀大雍皇帝薛道洪,虽然刺杀失败,可是也将薛道洪吓得不轻,因此而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调查行动。因为这件事牵连甚广,先后有近百人被下狱调查。这场行刺,也让薛道洪将主要的注意力重新投向国内,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政权尚未稳固。

  兴州郭光弼虽然丢掉了根据地,可对他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坚持留下等待他的也将是被歼灭的结局,依靠着大雍提供给他的军粮,一路向西,主力部队前往嵇城,将那里作为根据地向西扩张,至少可以获得喘息之机,脱离被大康、大雍和胡小天三者包夹的困境。

  苏宇驰经过这场战争让周边所有人都认识到了他强大的战斗力,目前胡小天接受了镇海王的封号,他心头的一块石头也算落地。

  胡小天虽然没有如愿以偿地得到郧阳,可兴州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得到兴州的意义不仅仅是多了一座城池,还意味着他已经掌控了整个庸江下游,坐拥兴州,向东可以遏制南阳水寨,向南可以给郧阳造成压迫。应该说,胡小天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获利者。

  损失最大的莫过于西川方面了,李琰携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前提下被苏宇驰完败,李琰虽然将主要的责任推到了燕虎成的身上,可是他心中也明白自己身为主帅很难撇开干系。率领着残部退到郧阳西南的阳浦,一面让人前往西州禀报详情,等候李天衡的最终决定。

  西州阅江楼上,西川大帅李天衡静静站在那里,义子杨昊然守在他的身后。郧阳落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曾经被李天衡寄予厚望的这场战争却证明,他的大军在苏宇驰的面前不堪一击。李天衡想起了张子谦,如果张子谦还活着,应该有办法解除眼前的危机,帮着自己从困境中走出来。

  西川的这些将士太久时间没有打仗了,张子谦曾经说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养兵绝不是养尊处优,而是要在不断地战斗中训养,郧阳之战证明他的话完全正确,自己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过于保守,如果听张子谦的话,趁着大康最虚弱的时候夺下郧阳,又或者早日拿下红木川,就不会落到现在被别人封住南北通路的境地。

  李天衡叹了口气道:“昊然,你得到的消息属实?”

  杨昊然点了点头道:“完全属实,胡小天已经接受了大康的册封,成为镇海王。”

  李天衡的唇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造化弄人,记得当初自己五十大寿的时候,胡小天代表大康而来,册封自己为异姓王,被自己果断拒绝,现在这异姓王的头衔落在了胡小天的头上,难道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短短的几年内,胡小天的崛起如此迅速,灿如新星。他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凭栏前,冬日的寒风送来江面湿冷的气息,李天衡禁不住打了个冷颤,从心底感到发冷,用力裹紧了黑色的大氅,魁梧的身躯如同包裹在一片浓重的阴云之中。

  “你怎么看?”李天衡的目光犹如天色一般黯淡。

  杨昊然道:“大康为胡小天洗清罪名,封他为异姓王只不过是一个安抚的手段,并不代表他们之间已经彻底消除了隔阂,胡小天此人野心勃勃,以他今时今日的实力根本不必看大康的脸色行事,之所以答应也是因为处于对眼前形势的判断。”

  “眼前什么形势?”李天衡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忽然感到一阵难过,不由得又想起了张子谦,这是过去他最常询问张子谦的一句话,现如今张子谦已经杳然仙去,自己的身边也少了一位最重要的良师益友。

  杨昊然道:“孩儿斗胆说上几句,不对的地方还望父帅指正。”他当初因为揭发赵彦江、林泽丰谋反有功,被李天衡收为义子,对他也极为器重,短短几年内也成为李天衡最为倚重的年轻将领之一。张子谦被杀之后,杨昊然就成了李天衡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因为他头脑清醒,大局观极强,李天衡对他的看重甚至强过了自己的儿子。

  李天衡点了点头,示意杨昊然只管大胆说出他的看法。

  杨昊然道:“郧阳之战苏宇驰充分展示出其强大的战斗力,尤其是震天弩和龟甲战车,这两样东西估计也让胡小天为之心惊,他最早的目的应该是郧阳,正是认识到苏宇驰的厉害,他方才转换目标,改成去抢占兴州。郭光弼的败走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坚持留在兴州,就算无人去攻打他,他和手下的那些人也面临饿死的结局,所以他只能向西转移,寻找生机。”

  李天衡冷哼一声,他对郭光弼极其不屑,此次郭光弼答应和己方联手进攻郧阳,可到了最后,竟然不发一兵一卒,李天衡将己方这次的惨败也归咎到郭光弼的身上。

  杨昊然道:“至于大雍,他们本来想在背后支持郭光弼,以期望从郧阳之战分一杯羹,郭光弼这个人也是个两面派,表面上跟咱们达成联盟,答应联手攻打郧阳,可背地里又和大雍达成协议,我看即便是他们夺下了郧阳,也未必会遵照承诺将郧阳交给咱们。大雍应该提供给郭光弼不少的粮草,如果不是拜他们所赐,郭光弼也没有能力完成这次转移。”

  李天衡扬起手重重在凭栏上拍了一记,借以发泄心中的郁闷。

  杨昊然道:“大雍白白送了那么多的粮草,非但没有得到郧阳,也没有抢到兴州,从他们此前兵力调动来看,应该是想水路并进,强攻兴州的,可是大康偏偏在这个时候封赏胡小天,胡小天迫于形势也就顺水推舟接受了封赏。”

  李天衡点了点头,杨昊然对形势的分析丝丝入扣,合情合理,他双眉紧皱道:“照你看,我们应当怎样做?”

  杨昊然道:“强攻郧阳已经没有可能,我们这次死伤严重,而今之计唯有撤军,休养生息,再图大计。”

  李天衡抿了抿嘴唇,当初他就是以休养生息,蓄精养锐作为借口一次次拒绝了张子谦出川的建议,方才造成了如今的困境,张子谦死后,形势急转直下,他方才意识到自己的优柔寡断方才是造成困境的真正原因。若是继续保守下去,西川只会日见衰落,正南、西北这是西川最重要的两条经贸道路,如今都已经控制在别人的手中。大康早已封锁了他的东部边境,现在唯一剩下的只有西边了。

  杨昊然道:“父帅,虽然西川东部、北部、南部的出路都被封锁,但是还有西边,而今之计应当大力发展和沙迦之间的关系,而且西川和沙迦本为姻亲,相互之间应该彼此扶持。”

  李天衡漠然摇了摇头道:“沙迦人不可信,他们一直都在觊觎中原的土地,你以为他们会在这种时候雪中送炭吗?”他的唇角浮现出一丝苦笑:“落井下石他们才会!”

  杨昊然道:“西川的状况并未像父帅想象中如此悲观,郧阳虽然战败,士气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并未伤及到西川根基,就算沙迦人不可信,红木川方面也不是没有突破的机会,胡小天虽然表面上控制了红木川,可是红夷族未必全部心服,而且南越国也不会甘心看着红木川落在他的手中,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必然可以找到突破的机会。”

第六百九十五章【剖析】(下)

  西川大军终于退去,苏宇驰在确认西川退兵之后打心底松了一口气,他不喜欢战争,经历的战争越多,打心底对战争就越是厌恶,一看到那一张张失去生命的面孔,他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悲哀,不仅仅是面对自己的手下,在看到敌人的尸体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

  袁青山将一封请柬送到了苏宇驰的手中,请柬是胡小天发出的,邀请苏宇驰于望春江白狼堆一聚,还是上次他们相聚的地方,还是他们两人,只不过现在彼此的身份却有了很大的不同,并非苏宇驰发生了改变,而是胡小天所有的罪责都已经洗清,他也摇身一变成为镇海王,大康数百年来的第一位异姓王。

  袁青山静静站在一边,等候着苏宇驰的决断。

  苏宇驰道:“江心一聚……”他的声音中透着犹豫。

  袁青山道:“他会不会对将军不利?”

  苏宇驰的唇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不会。”

  袁青山道:“我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朝廷要封他为王?”

  苏宇驰道:“公主殿下也是为了大局考虑,胡小天控制云泽,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康腹地。”

  袁青山道:“此人野心勃勃,趁着我们应付西川的时候居然偷袭了兴州。”

  苏宇驰道:“郭光弼主动放弃了兴州,胡小天不抢,大雍也会抢占了过去,相较而言落在他手里还要好一些。这次胡小天接受封赏也是迫于形势,若是没有这次的封赏,说不定大雍方面已经开始强攻兴州。”

  袁青山道:“公主反倒救了他!”

  苏宇驰点了点头,这次的封赏对胡小天来说的确称得上一场及时雨。大雍正是处于对大康的忌惮,方才放弃了强攻兴州,其实大雍如果当真攻城,朝廷应该也不会出手,给胡小天的封赏只是一个名头,并无任何的实际意义,大康不会因为这次封赏改变对胡小天的敌对,胡小天也不会因为接受封王而对大康重新俯首称臣。

  袁青山道:“看来外界传言或许是真。”

  “什么传言?”

  袁青山道:“都说公主对他余情未了,看来应该是真的,若是以后公主和他再续前缘,恐怕大康的江山都可能会落在他的手中。”

  苏宇驰呵呵笑了起来:“公主殿下不会将天下事和私情混为一谈。”

  七七独自站在祭天台上,云层压得很低,让人产生一种透不过气来的压抑,龙宣恩死后,她已经控制了大康的权柄,登上了大康的权力巅峰,今秋的大丰收让大康恢复了不少的元气,她在朝中的统治也变得越发稳固,郧阳的这场胜利重新让列国认识到大康的实力,可七七却始终都高兴不起来,她忽然发现在和胡小天决裂之后,自己的身边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陪她说话。在她身边围绕的这些人,对她都存在着敬畏之心,无一例外。

  在所有人眼中,她这次封王是为了稳住胡小天,处于战略上的考虑,可是只有她心中明白,自己的动机非常的复杂,走出这一步其实是向胡小天低头认错,不知他能否领情?

  周睿渊静候在祭天台下,仰望着七七的背影,这位永阳公主远比他想象中更加坚强更加厉害,他从未见过有哪个女子拥有如此的野心和抱负,他不得不承认,七七在治国方面强过最近几任帝君太多,身为丞相的周睿渊一度对大康失去了希望,可是当七七真正掌权之后,她展开的一系列举措,已经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古老的国度,让大康这棵濒死的枯树发出了新芽。周睿渊甚至开始相信,大康或许会在七七的手中重新走向富强。

  七七转过身,一双妙目冷冷扫过随行群臣,臣子们无人敢和她目光相对,一个个敬畏地低下头去。她的目光定格在周睿渊的身上,轻轻点了点头,示意周睿渊走过来。

  周睿渊双手拎起官袍,毕恭毕敬来到七七的身边,恭敬道:“殿下有何吩咐?”

  七七道:“兴州那边有没有消息?”

  周睿渊道:“有,胡小天已经接受了镇海王的封号。”

  七七美眸中光芒浮掠,轻声叹了口气道:“本宫下旨的时候,他还没有攻下兴州。”

  周睿渊道:“殿下后悔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8页  当前第7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8/9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医统江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