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_分节阅读_第136节
小说作者:范西屏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9 MB   上传时间:2017-02-19 13:51:54

  就在朴都佑扇得自己快要陷入昏迷的时候,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正是钟石。

  原本钟石还打算观望一会,突然的变故让他有些不明就里,只能先看看再说。很显然,朴都佑前倨后恭的变化说明对方肯定是有背景和势力的人。但眼看着朴都佑打得自己鲜血横飞,只差一点就皮开肉绽,而那名年轻人居然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态势,这让钟石就有些恼火。正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这名年轻人如此捉弄朴都佑,就算是个普通人,也已然超过了钟石的心理底线。

  “你是谁?你知道这位先生是谁?他可是大宇财团的金善协会长!”就在钟石和身后一群研究员不疾不徐地走了上来之后,先前被金善协扇了耳光的中年人有些色厉内荏地喊道,很显然走过来的这群人给了他莫大的压力。

  因为钟石说的是英文,所以他说的也是英文。研究员们自然听了个清楚,相互间互望了一眼,就齐齐地朝着钟石看去。

  钟石听到之后,先是一愣,随即心中豁然开朗,原本是这么一回事。

第74章 心照不宣的阴谋

  后世由于韩国爆发金融危机,导致整个韩国企业都陷入一个极其危难的境地,而大宇财团则是遭受危机最为严重的一个。由于摊子铺得太大,加上金宇中本人盲目自信,使得以出口为主的大宇财团很快陷入现金流难以为继的境地,为此金宇中大举向海外银行借债,到了后来危机爆发的时候,整个大宇财团的负债超过800亿美元,甚至超过净资产两倍还要多。这种举债度日的日子没多久,金宇中本人就做出一个震惊世界的举动,抛弃了一切流亡到日本,直接抛下一大摊的烂摊子不管了。

  他可以不管处于资不抵债边缘的大宇集团,但是韩国政府却不能不管,因为整个大宇财团对经济、民众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为此韩国政府花费了超过600亿美元的资金来支持大宇集团,或让其中某些企业破产,或让某些企业被兼并,最终耗费了数年的时间,才终于将大宇集团平稳地安乐死。

  钟石一想到后世这段历史,再联想起现在这一幕,哪里还会不明白?这大宇财团完全是掉入了一个别人精心设计好的圈套当中,利用韩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时机再加上金宇中本人狂妄自大的个性,某些势力或者财团用资金作为诱饵,半逼半诱地让整个大宇财团乖乖地钻进了圈套。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对面的这几个白人到底在这场轰动全球的破产案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这位先生,现在好像不关你的事吧?还请你不要干涉到其中。”见钟石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中年人不敢怠慢,低头和金善协商量了几句之后,就朗声地对钟石说道。

  金善协本人并不懂英文,和他英年早逝的大哥不同的是,他是在日本留学,倒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此时他微微侧开身子,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一双原本就细小狭长的眼睛更是眯成一条缝,显然打算以一种好整以暇的架势来旁观这件事的后续。

  趁着钟石和对方交涉的时候,几名交易员赶紧取来毛巾,裹上冰块,给朴都佑敷脸。这些东西都是酒吧里常见的物品,并不难找。金善协就这么冷眼看着,也没有出言制止。

  “的确不是我的问题。”钟石点了点头,说出一个让中年人倍感意外的答案,“只不过这位先生是我临时的翻译,如果他再这么继续虐待自己,恐怕未来一段时间他都不能帮助我了。至少出于我自己的利益考虑,我也要阻止他这种愚蠢的自残行为。”

  听到是这个原因,中年人松了一口气,向钟石伸出手来,说:“这个你可以放心,我们会为你安排一个合适的翻译,我是大宇集团汽车制造部门的管理科长高修明,不知道先生怎么称呼?”

  “钟石。”钟石微微地和他沾了沾手,就不动声色地抽回手掌,“不知道这几位先生是?”说着,他指着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的几名白人。

  高修明的脸色顿时变得不自然起来,嘴唇嚅动了半天之后才缓缓说道:“这几位是我们大宇集团的客人,正好在这里休息。刚才的事实在是抱歉,让钟先生见笑了。”

  “还真是没有绅士风度啊!你说是吗?史蒂文森先生?”钟石侧过头来,带着一脸的冷笑,对着那几名一直置身事外的白人说道。

  听到他这般不加掩饰的嘲讽,几名白人当中的一员顿时就变了脸色。一般来说对于一个修养良好的具有骑士精神的白人来说,遇到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坐视不理的,更何况是一名来自曾经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

  不过没等到那位史蒂文森先生开口,高修明就抢着说道:“钟先生,你应该是有所误会,刚才发生的事情并不关这几位先生的事。事实上,他们只是我们的客人,并没有牵扯到这件事当中。”

  “是吗?”钟石回头望了高修明一眼,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高先生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让我和这几位先生聊几句吗?放心,我只是聊一些普通的事,因为我和这位史蒂文森先生是旧识。”

  高修明很奇怪,原本是处理朴都佑的事情,怎么半天之后就转到几名白人身上了?他不敢擅作主张,赶紧走过去和金善协商量起来。

  和高修明、朴都佑等人不同,金善协对高端品牌的认识相当有水平,他很早就认出钟石身上的衬衫是那种法国格调、在香榭里大道服装店特别定制、没有Logo的服装,这种衣服至少要一万多美元一件,能穿上这种衣服的人非富即贵。

  除了钟石外,其他几个交易员身上穿的要不是阿玛尼、要不就是D&G,又或者是范思哲的衣服,这些都是意大利的高端服装品牌。

  金善协之所以能认识出这些品牌来,除了平时的耳濡目染外,还因为他曾经交过一个服装设计师的女朋友,在这个女朋友的熏陶下,金善协对服装高端品牌的认识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在心中衡量了一番,又打量了几眼正瘫坐在地上呻吟的朴都佑,金善协微微地点了点头。他也不愿意将事情搞大,尤其是在对方是外国人,而且底细不明的情况下。

  要知道,韩国的媒体可是很乐意写这些大财团的接班人仗势欺人的文章,这些文章可能极度歪曲事实,将这些贵公子说成十恶不赦的纨绔,然后将另外一方说成受到压迫的弱势,如何被打压受剥削惨无人道等等。

  不得不说,这种文章很有市场,最能激发起大众的同情心。不要说金善协,即便是他的父亲金宇中,如果被写了这种文章,都有可能被迫出来澄清甚至是道歉,因为韩国人是一个相当偏执的群体,即便是知道不对的东西也会有人去坚持,甚至有人还会为此剖腹。

  因此,金善协此时最希望在记者们没有闻风而动之前,尽早息事宁人。

  “你是谁,我可不认识你!”见钟石凑了过来,那名叫做史蒂文森的白人就是一怔,随即朝着钟石摆了摆手,矢口否认道。

  史蒂文森是个身材高大的白人,三十岁左右,碧眼黑发,戴着一副眼镜,举手投足之间有种莫名的自信。其他几名白人分坐在他的周围,显然是以他为首。

  钟石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大大咧咧地就坐到了他们的旁边,拿起一瓶还没开启的啤酒,朝着几人晃了晃,说:“比利·金没有和你们一起来?要知道他可是正宗的韩国人,应该比你们几个人更为熟悉韩国的情况。”

  顿时,几人的脸色都变了。几人互看了一眼后,才由史蒂文森试探性地问道:“这位先生,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如果你再胡言乱语的话,小心我对你不客气。”话语之间,已然透着一股冰冷的寒意。

  史蒂文森几人此时心中很纳闷,正是因为他们几个人并不出名,因此才被派到韩国来考察。如果要是像比利·金那样的角色出现在韩国,肯定会被有心人盯上。为此他们还找了家刚注册不久的公司作为掩护,希望能够彻底地掩饰自己的身份。

  谁想到千算万算,竟然还是被人认了出来,而且这个人一上来就说出比利·金的名字,显然对他们知根知底,甚至可以说是一路人。

  果不其然,钟石对他们略带威胁的言论并不在意,反而是自顾自地开了啤酒,狠狠地喝了一大口之后,才缓慢地说道:“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来路。事实上,我和你们干的是同一件事情。只不过你们的同行在曼谷表现得实在是太过显眼了,导致我们现在就如同过街老鼠一样。放心,我不会拆穿你们的身份的,这对我并没有好处。”

  如此一说,史蒂文森哪里还会不明白钟石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见他眯起眼睛,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一番钟石,半天之后才说道:“那么,你到底想要什么?”

  “没什么,只要你帮我朋友说一句话罢了。”钟石撇了撇嘴,指着一旁的朴都佑说道,“看来那几个韩国蠢货对你们还挺关心的,相信这应该不是问题吧。韩国人可真是偏执,如果他们知道你们的身份,我相信绝对不会把你们当做贵宾一样接待吧。”

  听着钟石半软半硬的话,史蒂文森就知道这件事他们很难脱身了,不过他也不是善与之辈,不可能因为钟石几句话就任其摆布,就见他低着头想了想,随后抬头说道:“这些都不是问题。那个姓金的小子为了讨好我们,出手打了他的下属,你的人过来劝架,结果是自讨苦吃。这些我们都可以搞定,不过这位伙计,说了这么半天,还不知道你是……”

  钟石笑了,伸出手来:“钟石,目前在香港。”

  “香港?”史蒂文森的眼睛就是一亮,很快就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是一个好地方,相信我们很快会再次见面的。”

  “比起香港,我更喜欢韩国。”钟石仿佛没有听出他的话中之意,表情有些懵懂,不过他很快又说道,“我相信,朱利安·罗伯逊先生也是这么想的。”

  此言一出,史蒂文森等人脸色均是一变。很显然,对方根本就没有把他们当做一回事,言语之间甚至还认为,只有他们老虎基金的创始人罗伯逊才有资格和这位钟先生平等对话。

第75章 大而不倒(一)

  不错,史蒂文森这一行人正是老虎基金的先行军,他们通过掩饰身份来调查韩国市场,包括大型企业和国内经济形势,为未来做空韩元做准备工作。

  事实上,除了老虎基金外,基本上华尔街有名的对冲基金都在这段时间派来分析师,针对韩国经济进行高度密集的调研。这些分析师不仅拜访了大型财团的高级管理层,还和韩国金融界的人士密切互动,力求能够通过系统的情报搜集和分析找出支持韩元贬值的可能,又或者是韩国金融系统的弊端,从而能够借助这些薄弱环节来寻找一丝冲击韩国汇率制度的可能。

  目前韩国的汇率制度是每日有限度的调节机制,即相对于前一天市场上的收盘价,第二天汇率波动有一个界限。这种汇率制度并没有固定的目标区间,是市场上目前存在的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折中。

  举个例子,某一天韩元兑换美元的平均收盘价格为800:1,韩国央行规定的波动范围为1%,那么第二天韩元兑换美元的波动范围在792:1到808:1的价位之间浮动。如果这一天的收盘价下跌为805韩元兑换1美元,那么下一个交易日韩元兑换美元的价格波动范围则在796.95到813.05之间。

  这种汇率制度并不是自由浮动,自然也就有被攻击的可能。如果韩元波动范围超出韩国中央银行规定的界限,韩国方面就有义务出手干预。只要中央银行出手干预,攻击汇率制度就成为可能。

  正因为量子基金在东南亚地区做得非常过火,导致整个东亚地区对美国对冲基金和国际游资都抱有深深的戒心,尤其是在马来西亚总理直接怒斥索罗斯为“白痴”,泰国代总理甚至宣称要动用黑手党干掉索罗斯的情况下。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韩国金融界有着一定知名度的比利·金才没有亲自登上韩国的土地,转而派了几个陌生的脸孔,借助身份掩饰来实地调研韩国经济,因为比利·金很清楚,韩国是一个怎样偏执的民族和社会,如果比利·金的身份曝光,迎接他的恐怕是一辈子再也踏不上韩国的领土。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后世韩国有个歌手,当红程度一时无两,在韩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事业如日方中。只是后来为了躲避韩国的强制性兵役制度选择加入美国国籍,顷刻间在韩国身败名裂,成为各方指责的对象,最终只能灰溜溜地抛下一切事业远走他乡。

  因此当史蒂文森等人被点破身份后,才会有如此反应,甚至为了封住钟石的口,而不惜得罪金善协,飞快地将朴都佑这件事摆平。

  原本这件事就是金善协为了讨好这几个所谓的“投资商”而弄出来的,那中年人也是因为一时工作的疏忽而被金善协怒扇耳光。这副场景让史蒂文森等人看得目瞪口呆,他们虽然已经很高估韩国人的偏执心理,但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发生这一幕。

  如果是在美国,这种行为肯定会发生互殴甚至是拼命的现象,要知道美国人的心理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侵略性十足。然而后来发生的另一幕更让他们瞠目结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如果不是钟石过来劝说,他们还浑然不知,这一切都是为了讨好他们。

  钟石也是见好就收,又和这群别有用心的人敷衍了几句,才带着满脸是血的朴都佑扬长而去。

  ……

  “各位,我们考察韩国也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可以说说你们的看法了!”两天后,在钟石的房间内,一场小型的会议正在秘密地召开。

  当钟石发问之后,几名交易员先是面面相觑,过了半天之后才有一人开口说道:“根据我们这段时间的调查,发现韩国金融系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种问题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类似,即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存在着严重的泡沫化。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外资投入并不是完全用在生产行业,相当一部分挤入了资本市场,这相当危险。”

  “不过这种泡沫正在被逐步消除,自从韩国综合指数在6月份创下最高点的799点之后,到目前为止,整个韩国的股市已经下跌了超过150点,下跌幅度达到19%。这种下跌一方面是基于整个东南亚经济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则可能是韩国政府正有意识地去除资产泡沫化。”

  “只是这么一来,韩国企业想要从股市上融资就变得非常困难了。少了这一条融资的渠道,韩国企业只能通过向银行和外国投资者融资,通过贷款和发放债券的形式,无论如何,这两种方式的成本都不会太低。”

  当说完股市之后,另外一名研究员立刻接过嘴,继续说道:“根据我这两天的分析,和韩国方面反馈过来的资料,韩国企业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负债率过高。这种高不是我们普遍认为的高,而是超高。”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现金流、扩大生产等方面的原因,举债是在所难免的。相对于净资产来说,一般企业都普遍有着30%-70%左右的债务,超过50%的债务水平就会被认为是高负债率,而超过100%则会被认为是资不抵债,对这种企业如果不是快速发展,拥有良好的市场和前景的话,投资人会对这种企业避之不及的。

  然而韩国企业的普遍负债率超过100%,有的甚至达到骇人的1000%,即十个这样企业的净资产才能够偿还债权人的债务。这种负债程度要是放在其他地方,早就被认为是高危企业之一。

  “根据来自韩国金融业的消息,他们估算,韩国企业平均负债率在400%左右,而排名在韩国前三十位的企业更是负债超过500%。这种惊人的负债率相当可怕,如果一旦发生债权人追讨债务的情况,这些企业将立刻陷入现金流崩溃的境地。”

  “我分析的原因是,韩国在80年代之后,开始快速地向外扩展,这种扩展是以出口高速增长为前提,建立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这种增长的结果是短期外债所占GDP的比重极高,根据数据统计,光是韩国企业界的短期外债就占到韩国GDP的50%以上。放眼全球,这种高度依赖外债的情况也是极为罕见的。”

  听到这些分析,钟石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歪着脑袋,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看到老板这副表情,其他人心中就有些不安。沉默了片刻之后,才有分析师接着说道:“另外,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这个现象不止是奇怪,甚至对韩国经济来说,是相当危险和致命的。”

  “8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自由化后,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这种调整集中在汽车、重机械制造、钢铁炼制、造船业和海外工程等领域。调整的主要措施是韩国政府要求大企业进行重组合并,结果是造成了一大批重量级的财团,其中就有我们比较熟悉的三星集团、起亚集团、大宇财团等。”

  “不得不说,这些财团的崛起极大地加强了韩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诞生了很多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的超级企业。但是……”

  说到这里,那名研究员顿了顿,看了看钟石的脸色,见他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就又接着说道:“这种以高度垄断为代价的财团制度看似加强了在全世界的竞争力,但是反过来更是绑架了韩国政府和民众。也就是说,即便是市场经济下,这些财团的运营状况也不能出现大问题,甚至为了避免社会动荡和高失业率,韩国政府还不得不在这些财团陷入困境的时候出手帮助他们,这种绑架行为真可谓是……”

  说到这里,研究员低下头来,想寻找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解释这种行为,但是任凭他绞尽脑汁,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恰如其分的词。

  “大而不倒(Toobig Tofail)是吗?”就在他苦苦思索的时候,钟石一语道破。

  研究员的眼睛就是一亮,立刻点头附和道:“对,就是这个词。大而不倒,大而不倒。”他反复念叨了几遍,发现这个词实在是太贴切了。

  大而不倒,这种情况钟石可是非常熟悉。在后世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为了应付金融巨头们的现金流危机,美国政府忍受着各方的抨击,毅然决然地向这些金融巨头注入巨额资金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一违反市场经济的行为被经济学界大肆抨击,但是美国政府非常清楚,如果任由这些金融巨头崩塌,到时候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就会崩溃,随之而来的将不再是由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而会演化成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甚至是大萧条。

  “由于外债过多,因此韩国方面如果没有考虑债务套期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韩元贬值的情况,这些大企业的名义外债将急速上升。到时候即便是由于韩元贬值带来的出口利好也弥补不了名义外债的增多,而且由于东南亚地区的货币普遍贬值,这给韩国出口业带来的竞争压力绝对不是之前可以比拟的。”

  说完这些之后,那名研究员无奈地摇了摇头,甚至连他自己都认为韩国企业的发展走入了一条歧路。

第76章 大而不倒(二)

  “关于金融监管方面呢?”沉默了半天之后,钟石接着问道。

  一名研究员站起身来,微微地点了点头,说道:“关于金融监管和政府管制方面,我仔细地询问了韩国方面,发现这个国家的金融管制简直形同虚设。确切地来说,当大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依靠的并不是资产的抵押和良好的信誉,而是政治力量,例如总理、总统等。就拿我们前段时间遇到的大宇财团来说,他们的会长金宇中和金大中总统私人关系非常好,还经常一起打高尔夫。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所谓的银行系统审核了,恐怕总统府传下一句话,就会有很多银行争先恐后地给大宇财团发放贷款,而完全不会去考虑他们运营的基本情况。”

  “韩国有50%以上的贷款都是通过政治力量发放给大公司的,当这些大公司负债过多,而自身的增长又乏力的时候,银行方面就有了大麻烦。前段时间的韩宝钢铁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韩宝钢铁陷入危机而不能及时偿还贷款的时候,韩国第一银行和汉城银行只能被迫宣布破产,这种信贷制度不要说没有监管,即便是有监管也很难保证不会发生类似的事件。”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韩国的大型财团近乎50%的股份是控制在外国资本的手中,这一点和韩国方面叫嚣着发展民族工业很违背,但是一般都是由韩国人执掌这些企业,我想也是因为这些韩国人能够和政府高层充分地打好交道的原因。可以说,外国资本充分地利用了韩国的关系。”

  政商紧密结合这是东亚文化的通病,基本没有办法摒绝。后世韩国的某位总统,还因此谢罪自杀。

  钟石想到这里,在心中暗暗地叹息。那名韩国总统可谓是草根阶层努力上进的典范,在当建筑工人的时候,就一直努力地准备司法方面的考试,最终成为了一名律师,随后投入到韩国的民主事业当中,成为轰动全国的人权律师。后来投身到政界,几次三番的竞选后终于成为韩国的总统,达到人生的巅峰。只是后来受困于受贿丑闻,性情刚烈的这位前总统选择了跳崖自杀,一时间轰动了全世界。

  沉默了半天后,钟石才回过神来,见研究员们看向他的眼神都有些古怪,不禁老脸微热,轻咳了一声,说:“宏观方面呢?”之前这些人所说的涉及到部分宏观方面,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微观方面的偏多。

  “我来说吧!”任若为站起身来,朝着钟石微微地点了点头,“说到韩国的经济,就不得不提到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

  OECD全称是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是一个由三十多个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其前身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原本成立的目的是协调二战后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后来演变成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管理等各方面挑战的一个机构。

  这个组织的核心是通过政府间的双边审查以多边监督和平行施压,促使各成员国遵守规则或进行改革。简单来说,是在出口信贷、资本流动和外国直接投资等方面制定游戏规则的一个组织。

  “韩国政府于1996年,也就是去年加入这个组织,根据经合组织的要求,韩国政府必须放宽国际资本自由流入韩国的限制,这使得韩国金融系统在短时间内欠下了大笔的外债,而这些外债都是以美元计算的。”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即韩国政府从80年代开始限制财团获取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财团在无奈之下只能依靠海外投资来支持自己的高负债率,他们利用韩国进入OECD的机会对韩国政府进行了不懈的游说,最终让韩国财政经济部放宽了短期外资流入的限制。”

  “虽然OECD据说只是建议韩国方面放宽长期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而不是短期资本流动,但韩国方面却恰恰相反,放宽了短期资本流入的限制。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由于短期国际流动资本的限制,使得韩国在这一年内积累了大量的短期外债,这个外债的水平之高,简直让人咋舌不已。韩国券商反馈过来的资料是,根据他们的统计,韩国方面欠下的短期外债总额超过500亿美元,这个估算的数字还是趋向于保守,实际的数字恐怕没有人知道。”

  “更为要命的是,韩国可用的外汇储备绝对没有这个数字多。也就是说,一旦发生韩元贬值的现象,依靠韩国中央银行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守住韩国货币的。”任若为一脸的严肃。

  足足给了五分钟的消化时间后,任若为才继续说道:“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韩国的国际收支已经高达230亿美元,这是去年的数据,相信今年应该会更多。在这种不平衡的贸易顺差面前,韩元汇率的调整极其微小,相信其中肯定有韩国中央银行的功劳,但是这种表面下的干预汇率将很快会被发现,等到对冲基金们发现的时候,也就是韩元的末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5页  当前第1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5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时代之金融之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