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医高源_分节阅读_第167节
小说作者:唐甲甲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930 KB   上传时间:2023-10-26 12:48:13

  高源道:“行了,过去的事情我就不说了,但是无论你想振兴沉家,还是接回妻子,还是修复父子关系,培养卫生员这一点,你必须要做到。”

  “为什么呀?”沈丛云根本不明白。

  高源说:“你不必明白,照做就行。”

  沈丛云顿时一噎。

  高源又道:“况且,退一万步说,如果你们父子最后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了,他们打死也不肯姓沉,或者学习沉氏外治。那么至少,这些卫生员还能给你们沉家留下一些传承,至少他们还能证明你们沉家曾经辉煌过,中医界还有这么一个专精外治的家族。”

  沈丛云听得呆住了,他喃喃道:“至少……至少证明……存在过……”

  高源认真地点点头。

  过了半晌,沈丛云才缓缓点点头。

  高源也安心了大半。

  可谁料,沈丛云又小声问了一句:“如果我看到有好苗子,我能不能收他为义子,让他改姓沉?”

  “滚你妈的!”饶是好脾气的高源也忍不住骂了一句粗。

  沈丛云赶紧缩了缩脖子。

  高源也没了好态度,指着沈丛云的鼻子说:“这次给我全教,不许给我保留。”

  沈丛云老大不乐意:“啊……你前面不是还说可以保留一二的吗?”

  高源说:“前面是前面,现在是现在,现在涨价了!”

  沈丛云顿时无语,小声逼逼道:“你这弄的比当年金圆券还狠。”

  高源白他一眼:“好好培训去,能有多大效果,就看你自己肯出多大力气了。”

  沈丛云颓然地点点头,而后又不死心地问:“义子的事情,真不能做啊?”

  “滚!”高源怒喷。

  沈丛云赶紧逃出去了。

  高源真被他气够呛。

  但还好,沈丛云还算听进去一些了,倒是没敢撂挑子。高源也在时时盯着,他不仅安排医护人员都要学习和掌握。

  不说其他人了,连西医博士黄文定和西医护士田园都被他给动员起来了,这两人也被逼着去学中医推拿了。

  这下,沈丛云算是牛逼大发了,连留洋博士都跟着他学习了,院里所有人都成他学生了,沈丛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下,他也不知道是更吃亏了,还是赚了。

  只是他两个儿子却是一脸腻歪,不情不愿的。

  沈丛云为了刺激儿子,教其他人倒是教的挺起劲,每次儿子路过的时候,他都要故意提高声音,也不知道要跟这两个儿子置什么气。

  看着高源这段时间都扑在了外治法的推广上,胡仁华又想到了高源之前的话语,他也忍不住过去询问:“高大夫。”

  高大夫看来。

  胡仁华看看认真教学的沈丛云,他指了指那边,询问:“这也是你为明年可能到的饥荒做的准备?你怕没有药,所以先要训练大家学会外治?”

  高源也没想到胡仁华竟然看破了他的用意,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点了点头。

  胡仁华一时哭笑不得:“你就那么有把握?”

  高源回答:“未雨绸缪而已。”

  胡仁华道:“你这哪是绸缪啊,你这是开了个雨具店啊。”

  高源也懒得跟他争,只是往前指了指。

  胡仁华:“干嘛?”

  高源没好气道:“你也去学啊,你杵在这里干什么?”

  

第229章 扩大规模

  在沈丛云积极培训卫生员的时候,高源也被叫去开会了,而高源也帮沈丛云排了个班,把时间错开,让沈丛云跟着他一起去。

  县里这些年一直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这里面的很多具体细节操作,尤其是疾病预防方面,都是高源牵头拟定的。现在因为集体程度更高了,所以王汉章又让高源再拿出一个更进一步的卫生举措。

  而高源则是认为现在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更集中了,基本上是以大面积生产方田为主。所以高源认为卫生工作要配合农业生产,而任何卫生工作的开展,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

  为此,高源提出了三建立和三到田。

  “三建立?三到田?”王汉章露出了好奇之色,他说:“你这还学会编顺口熘了?”

  高源道:“这是为了好记,也好宣传推广。”

  王汉章点了根烟,道:“你具体说说。”

  其他人也都看向了高源。

  高源拿出了小本本,他说:“三建立呢,主要是要建立田间休息棚,开水供应站和田间厕所。我不止一次强调过,农村的卫生预防工作,说白了主要就是两个,一个是粪,一个是水,把这两个管好了,疾病也就能减少了。”

  “我们前两年的工作,已经在各个村建立了公共厕所,也对饮用水源进行了管理,相对来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只是在田间地头,做的还是不够到位,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这一块给补上。”

  高源看向了王汉章。

  王汉章听完之后,也点了点头,觉得很有道理,他指了指高源:“继续说,三到田是什么?”

  高源说:“医药卫生人员到田,医药供应到田,卫生宣传到田。”

  “哦?”王汉章听完之后露出轻疑之声。

  高源道:“是这样的,我们张庄基本上各个生产队都培养了自己的卫生员,这些卫生员现在是半医半农的状态,但我的建议还是尽量让他们以医药为主,农业劳动为辅。”

  “其实农村的医药预防工作也有不少,像现在换季了,他们也需要时常熬一些预防感冒的药汤送去田间地头,这就是医药供应到田。目前各个生产队并没有专门的卫生宣传员,也都是这些卫生员兼任着。”

  “所以他们也需要承担卫生宣传到田的任务,卫生员是我们整个卫生体系的最基础环节,是极为重要的,他们是对村子和村民最熟悉的,又是治疗病人的第一环,他们的水平关系到我们整个卫生体系的健康。”

  高源说完,会议桌上众人皆露出了不以为然之色。

  紫乡卫生院的曹院长说:“哎,高大夫,你这个话说的有些太绝对了吧?我怎么没看见这些卫生员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高源看他。

  还不等高源说话,胡仁华就直接顶回去了:“那是你们的卫生员没用。”

  “嘿!”曹院长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这么不给面子,他立刻顶回去:“你行,你全家都行,你全家都有用。”

  见胡仁华也想骂回去,王汉章用力戳了戳:“哎,干嘛呢,泼妇骂街呢!”

  胡仁华才把话给咽下去,才换了一个比较温和的说法:“我们张庄的卫生员就能顶上用场,你们那边怎么不行,还弄得自己医院的大夫累的跟孙子似的。”

  曹院长顿时气的眼珠一瞪。

  可还不等他说话,其他人纷纷开炮了,对着胡仁华一阵输出。

  胡仁华顿时成了众失之的。

  胡仁华也是个不服输的性子,一个个都喷了回去,现场顿时热闹极了。

  高源也无奈地摇摇头,因为他的坚持,他们张庄基本上每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卫生员。要知道,这可是626之后才有的配置啊。不说别的了,张庄的医疗配置就算放在全国农村,现在也是排的上号的。

  其他乡里,只有几个很大的生产队才有卫生员,卫生员的数量还不大到生产队的一半。而且,这还已经是高源之前就努力推进过的结果。

  换做其他县,其他市,连这些数字都达不到。

  高源捏了捏发疼的脑袋,看向了王汉章。

  王汉章也是沉沉地叹了一声,而后摇了摇头。

  高源对他说:“局长,这个卫生员的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王汉章皱眉道:“现在大家都忙的热火朝天,哪有工夫来培养卫生员?之前大家还空的时候,都没能搞成功,就别说现在了。”

  高源却说:“之前是联合诊所时期,那是私人所有,他们要想着赚钱。现在都是公家的了,培养卫生员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王汉章眉头皱的更深了。

  “好了,别吵了!”王汉章出声喝止了他们。

  其他人这才消停。

  胡仁华把双手往胸前一盘,睥睨众人,他现在一点也不把这些同级院长放在院里,毕竟他都想制霸宇宙了。

  王汉章看了看其他人,没好气地说:“你说你们这些人,之前见天跟我抱怨,医院人不够,忙不过来,让我想办法调配人手,人家张庄卫生院怎么不来哭呢?”

  “说到底,还是你们自己的工作做的不够到位啊。让你们培养卫生员,一个个就知道偷懒,就知道敷衍了事。现在好了吧,没人给你们分摊压力了吧?我说你们就是活该!”

  曹院长还挺不服气:“这些村里的卫生员能治什么病?学医哪有那么简单?没几年苦功夫,连学徒都算不上。我们卫生院也把大队的卫生员给叫来了,能顶什么用啊?培养他们?得,您先让他们全职跟着我们学个几年再说吧。”

  其他人也纷纷应和。

  王汉章又看向了高源,他已经把话头给引出来了,其他的就要看高源的了。

  高源赶紧对王汉章点点头,露出感激之色,然后他才对其他人说:“的确,学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口也吃不成胖子。但不管怎么说,我想这些卫生员还是具备的一定的基础的。”

  “现在各个卫生院都忙不过来,这是事实,卫生员能帮我们分摊多少,我们就能减轻多少压力。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让这些卫生员集中学习推拿针灸等外治医术。”

  

第230章 沈丛云对阵严桥

  前半句大家还觉得说的挺有道理的,只是最后半句话一出,众人齐齐一愣。

  胡仁华也短暂懵了一下,然后就是愕然地看向了高源。

  一直坐在最角落头,把自己缩成一个黑团团的沈丛云闻言,也抬起了头。他有点懵,什么情况,听高源这意思,单培养张庄卫生员还不够了?要扩大到全县了?

  “外治?”王汉章也露出了疑惑之色。

  李润玉则是看向了严桥,严桥脸渐渐黑了下来,看向了最角落的沈丛云,他那个冤家女婿不就是外治的专家嘛。

  高源肯定地点点头:“没错,就是外治?”

  曹院长费解地问:“这是为什么?”

  高源说:“中医治病讲究简便验廉,外治法是把这四个字发挥到极致的医术。现在很多生产队都没有自己的保健室,自然也不可能有药房,就算有些大的生产队把药房建起来了,里面的药材也是非常不齐全的。”

  “所以日常治病,难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而外治法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掉这一个不足之处,所以这就是我非常推荐推广外治法的根本原因。”

  这话一出,众人再度商议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2页  当前第1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7/2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中医高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